【運動消閒】「微溫效應」放鬆肌肉減痛? 遠紅外線護具 不如熱敷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冬天轉冷,長者特別容易關節疼痛。市面不少標榜「遠紅外線」產品,如遠紅外線燈、護膝護腕、腰封,聲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活化細胞、令關節更靈活。究竟與一般關節護具有何分別?遠紅外線產品真的有神奇功效?

微溫效應,放鬆肌肉,遠紅外線,熱敷,關節疼痛,血液循環,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活化細胞,
「神奇」功效?——穿戴遠紅外線護具,便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關節靈活度,甚至活化細胞?(itakayuki@iStockphoto)

什麼是遠紅外線?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曾遠康指出,遠紅外線(Far Infrared)是不可見光的電磁波,一般指在光譜上15-1000µm(微米)區域的光波,在紅外線的波長範圍之內。任何物體於絕對零度(-273℃)以上,都可放出紅外線。遠紅外線應用範圍廣泛,如烤麵包機、咖啡烘焙、風筒、遙控器、遠紅外線紡織品等。

微溫效應,放鬆肌肉,遠紅外線,熱敷,關節疼痛,血液循環,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活化細胞,
曾遠康(李祖怡攝)

遠紅外線燈輻射傳熱 有灼傷風險

坊間有不少遠紅外線保健儀器及產品,到底有沒有治療作用?

物理治療師歐陽健表示,物理治療師以往會用到遠紅外線治療痛症、急性肌肉或韌帶扭傷、肌肉痙攣等。當中最常用是遠紅外線燈,治療效果與熱敷差不多。遠紅外線療法的原理與熱敷十分相似,皆是透過在淺層作熱能效應(Thermal Effect),令新陳代謝率和痛楚承受能力提高、促進微循環(Microcirculation),以及令繃緊的肌肉放鬆。

遠紅外線與熱敷治療相異之處,是遠紅外線的輻射特性,毋須接觸皮膚便帶來治癒效果,對有開放性傷口或對熱敷物料過敏的人尤其適用。曾遠康解釋,熱傳遞有三種方式,包括傳導、對流和輻射。傳導需要透過介質傳熱,熱經由高溫的物體傳遞至低溫的物體;對流同樣需要介質,隨液體或氣體的移動來傳熱。只有輻射毋須介質傳熱,遠紅外線燈便是運用輻射傳熱的原理,以電磁波傳遞熱。因此,即使不用靠近或接觸遠紅外線燈也感受到熱。

微溫效應,放鬆肌肉,遠紅外線,熱敷,關節疼痛,血液循環,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活化細胞,
歐陽健(李祖怡攝)

不過,歐陽健表示,現時已經很少用遠紅外線治療,多改用直接熱敷,因為遠紅外線燈容易引致皮膚乾燥,尤其是長者皮膚,以及身體凸出來的位置如膝蓋已較乾燥,遠紅外線燈會令皮膚更加乾燥;另外,並非人人合用,糖尿病、皮膚病患者,或換了金屬人工關節者都不宜使用,有灼傷風險。

促進血液循環 缺臨牀實驗支持

然而,坊間仍然有不少遠紅外線產品,包括護具、毛氈、坐墊等,曾遠康解釋當中原理,「Fabric(布料)混合一些物料,主要是metal oxide(金屬氧化物)。人體體溫約有攝氏三十幾度,穿戴或使用產品後,布料會被我們heat up(加熱)至攝氏二十多度,發出遠紅外線」。

歐陽健補充,遠紅外線燈是靠電力放射遠紅外線於皮膚,達至微溫效果;遠紅外線紡織品則採用特別的物料,如銅化合物纖維,是一種能吸入能量後,再釋放能量的物質,「以遠紅外線手套為例,由於體溫高於室溫,手套會吸收人體能量,再輻射於皮膚,而同時避免能量輻射於周圍環境,令能量集中於皮膚上,變成熱能,這解釋為何手套下的皮膚表面,溫度會些微升高」。遠紅外線手套是透過使用者自身發出的熱量來達到療效,與遠紅外線燈的模式不同。

市場上最常見的產品,是遠紅外線關節護具,聲稱能產生微溫效應,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放鬆肌肉。是否真有其效?歐陽健表示,這些產品的功效都缺乏文獻及臨牀實驗支持,「遠紅外線療法和熱敷都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但標榜有遠紅外線功效的護具又是否足以令血液循環增加?是否與遠紅外線燈或熱敷的效果相若?這是成疑的」。

活化細胞功效 只在動物實驗實證

另有遠紅外線產品標榜能提升關節靈活度,歐陽健對此說法有保留,「如果關節的活動幅度不足,是因為肌肉緊張引起,那放鬆肌肉後,關節靈活度有可能提升。然而,關節的靈活度不一定與肌肉有關,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例如本身關節長期僵硬、缺乏運動、退化等」。關節靈活度提高,是因為遠紅外線能使肌肉放鬆,但並非遠紅外線的直接功效。

微溫效應,放鬆肌肉,遠紅外線,熱敷,關節疼痛,血液循環,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活化細胞,
治療痛症——物理治療師以往會用遠紅外線治療痛症、急性肌肉或韌帶扭傷、肌肉痙攣等。(lzf@iStockphoto)

另一款遠紅外線產品聲稱能夠活化細胞,歐陽健引述Photonics & Lasers in Medicine 2012年的一份期刊指出,遠紅外線會與表皮細胞的水分子產生共振效用,幫助細胞活化;文獻又指遠紅外線可能會令細胞中有「發電廠」之稱的線粒體加強「發電量」,惟這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研究。他又提到2015年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的文獻,指出遠紅外線能令患有慢性心臟衰竭的人,細胞產生更多及活化一氧化氮酶,從而使一氧化氮量提升,阻止血管收縮和防止不正常的血小板聚集。該研究又提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遠紅外線能促進傷口復元,因為增加生長因子、肌成纖維細胞和膠原蛋白等傷口復元原材料的數量,從而創造更多新的細胞取代在受傷時失去的細胞。值得留意的是,研究在動物身上有效,並不代表在人類身上也有相同作用。歐陽健認為,目前欠缺大型及可靠的醫學研究支持上述的說法。

微溫效應,放鬆肌肉,遠紅外線,熱敷,關節疼痛,血液循環,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活化細胞,
熱敷治療——熱敷是其中一種物理治療方式,可在患處敷上暖水袋、電熱氈(左)。圖右為冷熱敷墊。(李祖怡攝)

歐陽健最後提醒消費者購買護具時,要了解該護具的功能和用途,「譬如網球肘,是因為前臂肌肉太緊張。佩戴護具的目的,是紮着前臂近手肘位置,做粗重或重複性工作時,令肌肉收縮集中在前面,不會扯到發炎的地方。如果該護具能達到此目的,便可考慮使用,而其他額外的功能,就由消費者自行選擇」。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