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21 Jun 2024 10:14:1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WFH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坐姿不良|打工仔WFH易致痛症?物理治療師:3個90度維持良好坐姿(附4種簡單拉筋紓緩動作) //www.afterroberto.com/%e5%9d%90%e5%a7%bf%e4%b8%8d%e8%89%af-%e6%89%93%e5%b7%a5%e4%bb%94wfh%e6%98%93%e8%87%b4%e7%97%9b%e7%97%87-%e7%89%a9%e7%90%86%e6%b2%bb%e7%99%82%e5%b8%ab-3%e5%80%8b90%e5%ba%a6%e7%b6%ad%e6%8c%81%e8%89%af/ Tue, 05 Jan 2021 10:47: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347 疫情反覆不定,打工仔不時需在家工作(WFH),在這「私人空間」往往更容易忽略坐姿,在缺乏伸展和運動的情况下,坐姿不良對腰、頸等部分負荷甚大,久而久之形成痛症。有物理治療師指出,必須注意在家工作的環境佈置,選擇合適的椅子並調整坐姿,還要善用時間做拉筋動作,以下4種有助紓緩不良姿勢所造成的痛症。

 

WFH坐姿不良易有痛症

部分打工仔在家工作時,都會坐在梳化或地上,甚至伏在地上工作相信亦屢見不鮮,久而久之便會容易出現痛症。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徐善美指出,在餐桌或書桌及坐在椅上工作是最理想,並需將電腦及屏幕等設置調整在合適的位置及高度。

 

工作桌設置:頭向前傾角度愈大頸負荷愈大

她解釋,電腦擺放的位置應是眼睛跟屏幕顯示第一行字的水平成一線;手提電腦的屏幕高度較矮,則應將電腦墊高一點,令頭部不用垂下來,此舉能減低頸部負荷。徐善美強調,頭部本身有重量,當頭部向前傾斜便會增加頸部負荷,角度愈大,負荷愈大。例如頭部成水平狀態,頸部負荷約10至20磅;頭部前傾30度,頸部負荷會增加4倍至40至80磅。

坐姿不良|打工仔WFH易致痛症?物理治療師:3個90度維持良好坐姿(附4種簡單拉筋紓緩動作)
不少打工仔WFH時,都會坐在梳化或地上,甚至伏在地上,久而久之便會容易出現痛症,怎辦呢?

 

3個「90度」維良好坐姿

徐善美又指出,良好坐姿可根據3個「90度」作標準:

3個「90度」 作用
腹部及大腿成90 保持腰部處於直的狀態
手肘保持90 防止膊頭負荷變重
膝頭成90 角度太大會「吊腳」、角度太小會令背部受壓

 

久坐易令椎間盤受壓 每45分鐘走動伸展

此外,長時間坐會令椎間盤受壓,她建議每45至60分鐘便起來走動伸展;同時要注意室內的光線,一旦有反光問題,雙眼會容易疲勞。

 

4種拉筋紓緩痛症

打工仔要紓緩痛症,徐善美建議進行以下4種簡單拉筋動作,有助在平時放鬆肌肉:

4種簡易動作 每組頻率
將頭部向左傾,左耳向左肩膊靠近,保持10秒。轉做右邊,重複上述動作。 每組做24
坐下時身體向前傾,面貼大腿,下背應會有拉緊的感覺,維持10秒。 每組做24
坐在椅子上,左手拉椅背,身向右轉,左邊腰部應感到拉緊,維持10秒。然後換右邊,重複上述動作。 每組做24
站立,弓步(前腳曲、後腳直),重心輕輕壓低,感覺後腿會有拉扯感,維持10秒。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每組做24

 

參考資料:https://physio.hksh.com/zh-hk/physio-our-services/sports-physiotherapy-introduction

 

]]>
天氣凍 五十肩?筋骨痛症發作?物理治療師教你簡易運動、自行檢測參考 //www.afterroberto.com/%e5%a4%a9%e6%b0%a3%e5%87%8d-%e4%ba%94%e5%8d%81%e8%82%a9-%e7%ad%8b%e9%aa%a8%e7%97%9b%e7%97%87%e7%99%bc%e4%bd%9c-%e7%89%a9%e7%90%86%e6%b2%bb%e7%99%82%e5%b8%ab%e6%95%99%e4%bd%a0%e7%b0%a1%e6%98%93/ Mon, 21 Dec 2020 04:36: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073 【明報專訊】「一入冬,關節就痛,準過天氣報告!」有物理治療師分享,許多病人曾跟他這樣抱怨。究竟天氣凍與筋骨痛症有沒有關係?舉起手感到肩膊痛,以為是「五十肩」,但臨牀上,半數肩膀痛患者是「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

第四波疫情爆發,大家再次啟動在家工作模式,別忘記注意坐姿。長時間寒背打電腦是「夾擊」肩膊的高危因素!

天氣凍 五十肩?筋骨痛症發作?物理治療師教你簡易運動、自行檢測參考
注意坐姿——疫情一波接一波,大家又開始在家工作,注意不要寒背打電腦,否則有可能造成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設計圖片,Malik Evren@iStockphoto)

 

沒足夠證據低溫影響痛症

有人說,在天氣寒冷的日子,特別容易頸梗膊痛,到底有沒有醫學根據?註冊物理治療師歐陽健表示,臨牀上的確有不少病人稱自己的痛症與天氣變化有關,但從醫學研究角度,低溫影響痛症的說法並沒有足夠證據支持。綜合各研究顯示,痛症受很多因素影響,而且部分涉及主觀回憶。

天氣凍 五十肩?筋骨痛症發作?物理治療師教你簡易運動、自行檢測參考
歐陽健(資料圖片)

「如果只依靠人類記憶去判斷兩種事物的關連,而非嚴格的醫學證據,很容易得出不可靠的結論。」歐陽健續指,人的記憶很多時傾向記憶兩種事物,同時發生或一起發生變化,從而認定它們相關,例如潮濕、寒冷天氣和關節疼痛。目前,較多研究認為天氣轉變與關節痛症沒有關連;不過,亦有研究找到兩者有部分關連。2007年一篇刊登於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隨訪200名膝痛患者3個月,發現天氣冷會輕微影響膝痛程度。

另一邊廂,2014年刊於Arthritis Care & Research的研究發現,氣溫、濕度、氣壓、風速等都與背痛無關。總的來說,天氣轉變與關節痛症的關係,認為沒有關連的研究居多,研究質素及可靠程度亦較高。

 

肩峰下空間變窄 肌腱摩擦發炎

天氣凍 五十肩?筋骨痛症發作?物理治療師教你簡易運動、自行檢測參考
圖1(明報製圖)

肩膊痛,不少人以為是肩周炎(又名五十肩),有沒有想過是其他痛症?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是很常見的肩痛成因,發生在肱骨、肩胛骨和鎖骨之間。肱骨與肩胛骨形成了肩峰下關節腔(subacromial space),當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肩關節或重複活動時,肩峰下空間變得狹窄,造成「夾擊」,滑囊、旋轉肌肌腱與肩胛骨因互相摩擦而發炎(圖1)。

 

長期寒背打電腦、搬運高危

重複的舉手過頭動作,姿勢不良如寒背,以及重複創傷、退化、肩膀肌肉疲勞、肩袖肌群失衡,甚至肩峰骨刺或肩胛骨不良結構的變化,都可導致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游泳、拋擲或拍類運動、體操等需要手臂上舉的運動,出現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風險較高;另外,工作性質需要重複使用肩膀或搬運重物等,例如速遞工作、長時間寒背打電腦都是高危因素。

 

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病徵:

  • 手高舉過頭,或手放背後由下而上摸背脊(hand behind back)時,感到痛楚或活動幅度受限
  • 感到肩膀無力
  • 日常活動受影響,如穿脫衣服、洗頭吹頭、女士扣胸圍背扣、男士後褲袋拎銀包等

有別於肩周炎 舉手至特定角度才痛

歐陽健補充,肩周炎有別於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前者並非肌腱發炎所致,而是關節軟組織黏連,尤其是喙肱韌帶。肩周炎患者的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受限,外旋更為明顯;而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患者通常有伴隨痛弧(painful arc),即手舉高至特定角度才感到疼痛。「肩周炎的痛楚比較分散,病人大多指不出哪個部位痛,他們說整個肩膊都痛。而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患者較容易說出痛點,而且可能有痛弧。」

 

自測參考:手臂側抬或有「痛弧」

天氣凍 五十肩?筋骨痛症發作?物理治療師教你簡易運動、自行檢測參考
圖2(明報製圖)

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患者通常手臂側抬在60至120度感到疼痛,過了特定角度則不會痛(圖2);惟不是每個患者都會有痛弧,痛症測試方法只供參考。

 

簡易運動:手畫圈拉橡筋 強化肩肌 開刀磨骨幫助不大

治療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過去會為患者施行肩峰下減壓術(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將肩峰骨突出部分磨走,減少軟組織受壓。不過,近年研究發現,肩峰骨形狀不會增加肌腱發炎風險。2018年刊於《刺血針》的研究發現,肩峰下減壓術與對照組相比,前者肩部疼痛和功能得到較大改善,但並不是臨牀上重要的差異。

 

嚴重可注射藥物消炎

天氣凍 五十肩?筋骨痛症發作?物理治療師教你簡易運動、自行檢測參考
(蘇智鑫、李祖怡攝)

註冊物理治療師歐陽健表示,情况嚴重者要透過注射藥物來消炎,例如皮質類固醇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platelet rich plasma(PRP)injection)等。假如病情輕微、穩定,可透過運動強化肩膊肌肉來改善問題。當然,大家亦可以做這些運動,加強肩膊關節穩定,減低傷患風險。

 

 

肩胛肌肉穩定運動
做法:

  1. 手臂伸直向側打開(初時可不用水樽)
  2. 慢慢畫圓圈(由細至大、大至細的圓圈)
  3. 逆時針、順時針各畫3個圈

注意:水樽裝500毫升水,以增加難度

 

下斜方肌強化運動
做法:

  1. 2人面對面站立
  2. 雙手拉着橡筋帶
  3. 鍛煉者把橡筋帶拉近身體,夾緊肩胛骨
  4. 12下為1組,共3組

注意:可將橡筋帶綁在門柄/穩固的地方

 

旋轉肌(外旋)強化運動

動作1
做法:

  1. 雙手握橡筋帶兩端,手肘彎曲90度
  2. 傷患一邊,前臂向外張開;另一隻手保持不動
  3. 12至15下為1組,共3組

注意:可夾着毛巾,確保手臂貼緊身體

 

動作2
做法:

  1. 側躺,傷肩朝上
  2. 手握水樽,前臂向外張開
  3. 12下為1組,共3組

注意:

.手臂貼緊身體
.以啞鈴/負重物件代替水樽
.可將重量慢慢增加,以提高難度

 

文:李祖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示範:蘇雅賢、歐陽健(註冊物理治療師)

 

]]>
趴牀睇文件 戙腳覆電郵 錯姿WFH 虐待腰頸 //www.afterroberto.com/%e8%b6%b4%e7%89%80%e7%9d%87%e6%96%87%e4%bb%b6-%e6%88%99%e8%85%b3%e8%a6%86%e9%9b%bb%e9%83%b5-%e9%8c%af%e5%a7%bfwfh-%e8%99%90%e5%be%85%e8%85%b0%e9%a0%b8/ Wed, 19 Aug 2020 04:34:5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914 【明報專訊】香港居住環境狹窄,家中未必容得下書桌和辦公椅。抗疫期間在家工作,餐枱、茶几、沙發,甚至睡牀,都變成了辦公室。置身家中,趴在牀上看文件、戙高腳覆電郵,結果換來頸痛及腰痛。

趴牀睇文件 戙腳覆電郵 錯姿WFH 虐待腰頸
當安樂窩變成工作場地,不合適的環境,加上不正確的姿勢,較易造成頸痛、腰痛。(設計圖片,Masafumi_Nakanishi、Satoshi-K@iStockphoto)

WFH想避免腰痠背痛,除了要注意坐姿及家具器材配置外,每天簡單的伸展運動,亦有助改善問題。

在家工作,電郵、文書紀錄、視像會議,統統搬到蝸居處理,欠缺合適的桌椅配備,甚至沒有下班時間。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淑玲(Horlick)指出,近期每天都有1個有關在家工作的新痛症求診,比例都算高。

趴牀睇文件 戙腳覆電郵 錯姿WFH 虐待腰頸
何淑玲(受訪者提供)

 

餐枱茶几太高太矮皆有問題

家中的家具一般未必符合職安需要,Horlick舉例,如餐枱及餐椅過高,雙腳無法平放在地,長時間在此工作,可增加腰部壓力;相反在較矮身的餐枱、茶几及椅子工作,背部長時間處於彎曲及拉緊狀態。加上手提電腦屏幕跟鍵盤兩者的距離較近,視線角度長期低於水平,頸部下彎,增加頸椎壓力。

適合的枱及椅,對在家工作非常重要。枱的高度應配合手肘的水平,讓手腕及手臂得以承托,肩膊放鬆,減少手部承受壓力。椅的高度亦要適中,否則使用時便要彎身遷就,增加腰部壓力。有扶手的椅子更加理想,用來托住手肘,肩膊亦得以放鬆。

在家工作時可以不顧儀態,趴在牀、窩在沙發、戙高腳、盤腿蹺腳等。若只是半小時或1小時,可能不覺有問題,但維持不正確坐姿一整天,便較易形成頸痛、腰骨痛等脊椎問題,還可致手臂痛、腳痛。

 

頭前傾1英寸 頸椎受壓增5公斤

Horlick說:「要解釋錯誤坐姿與上述痛症的關係,可從人體結構比例說起。頭部大概是身體重量十分之一,假設50公斤重的人,頭部約有5公斤重。坐直時,頭部在頸椎的重力相對為一對一。但當頭部向電腦屏幕傾前,每前伸1英寸,頸椎受壓力增加5公斤,頭前伸愈長,頸椎受壓愈大愈容易受傷,而頸椎第6、7節比較容易勞損,肩頸的負擔愈重,肩膊附近的肌肉亦特別容易痛楚及疲倦。如果頭部長時間持續同一姿勢,甚至會令相關肌肉繃緊發脹而發炎,有可能壓住附近神經線,影響手臂,產生痛症。」

 

坐骨神經痛 下背麻痛至腳掌

Horlick表示,在家工作坐得太隨便,對腰椎亦構成壓力,最常見可引致坐骨神經痛。「人體各部分都有重力,基於槓桿原理,不同姿勢會產生不同的壓力點。站立時,腰椎成180度,壓力點較平衡分佈在身體各部分,所以腰骨所受的壓力較小。坐下時,腰椎成90度,加上曲膝姿勢,壓力點落在腰間,所以比站立時承受多50%重力。至於不良的坐姿,如坐下時前傾20度,因為上身及下身形成一個更細的夾角,在人體工學上受壓點集中在腰椎的第4、5節,壓力高達站立時的兩倍。」而躺下時,大概是站立時的25%。換言之,坐得耐,對腰椎、椎間盤以及附近的肌肉,都帶來較大的壓力。趴牀睇文件 戙腳覆電郵 錯姿WFH 虐待腰頸

不知大家有否試過,坐得耐,腰骨「硬晒」,腳又麻又痛?這可能是坐骨神經痛。Horlick指出,坐骨神經痛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個病徵。疼痛是由下背到臀部,一直伸延到大腿、小腿及腳掌,刺痛阻礙站立或走動,有時還會帶麻刺感、麻痹或無力等徵狀。坐骨神經痛有很多不同成因,包括椎間盤退化、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肌肉勞損等,其中姿勢不良如蹺腳太耐亦是常見的成因。要確保腰椎健康,必須遵守「3個90度」的黃金守則:(見圖)

鞋盒厚書背墊 臨時應急改善

在家工作想做得舒服,可借助一些輔助物件,以減低頸椎及腰部承受壓力。餐枱及餐椅並非以工作用途為設計目標,如果要在餐枱、餐椅工作,擔心會腰痠背痛?Horlick建議,可找家人留意一下坐姿。從側邊觀察,耳朵與肩膊垂成直線,頭部並無過度向前伸,便算理想。若餐枱高度不合適,需要彎曲背部,以配合視線角度,可在餐椅放個背墊,或在腳下加張櫈仔,雙腳得以平放,可減低背部壓力。又或者用幾本厚書放在電腦下面,升高屏幕,減低肩膊拉扯的壓力。

沙發並非理想的「工作椅」,把電腦放在茶几上,工作時,頭部便向前傾,增加肩膊壓力。但如果並無其他選擇,一定要坐在沙發工作,建議放個背墊,再用幾個鞋盒升高電腦,減低肩膊拉扯的壓力。如果真的出現痛症,就要找家庭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詳細檢查及治療。
文:黎雅麗
編輯/林曉慧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有片】WFH長期低頭致頸生富貴包? 骨折風險增七成 窒礙腦供血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c%89%e7%89%87%e3%80%91wfh%e9%95%b7%e6%9c%9f%e4%bd%8e%e9%a0%ad%e8%87%b4%e9%a0%b8%e7%94%9f%e5%af%8c%e8%b2%b4%e5%8c%85%ef%bc%9f-%e9%aa%a8%e6%8a%98%e9%a2%a8%e9%9a%aa%e5%a2%9e%e4%b8%83/ Mon, 10 Aug 2020 04:11: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783 【明報專訊】留家抗疫,養出「富貴包」?在家工作姿勢不當,加上不停「煲劇」打發時間,頸部長時間前彎盯緊手機或電腦屏幕,久而久之,頸背生出一個「大包」,俗稱「富貴包」或「水牛肩」。

【有片】WFH長期低頭致頸生富貴包? 骨折風險增七成 窒礙腦供血
頸彎養大包——「低頭族」長期頸部前彎,頸背可能會長出一個「大包」,俗稱「富貴包」或「水牛肩」,可透過物理治療強化肌肉改善。(kitzcorner@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有片】WFH長期低頭致頸生富貴包? 骨折風險增七成 窒礙腦供血
(李祖怡攝)

姿勢不良、肥胖荷爾蒙失調、濕氣積滯,都可引起頸椎出現「大包」!若延誤治療,物理治療師指出,年長患者將來有骨折的風險增加70%;中醫則指會增加肩周炎、手部麻痹、肩部肌肉勞損,甚至影響腦部供血。

「富貴包」指兩肩之間近頸部形成的脂肪塊,骨科專科醫生何嘉棋表示,它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主要是頸椎、肥胖、荷爾蒙問題。正常的脊骨,頸椎和腰椎稍微前凸,胸椎則略為後凸,屬正常弧度,「但疾病或姿勢問題會令頸椎向前,看起來慵懶的樣子」。

【有片】WFH長期低頭致頸生富貴包? 骨折風險增七成 窒礙腦供血
(明報製圖)

肥胖、骨質疏鬆種禍根

隨年紀增長,骨質漸漸流失,骨骼強度下降,身軀不自覺彎腰前傾,都會造成類似富貴包。另一個原因是姿勢不良,經常低頭看平板電腦、手機,加上缺乏運動令頸肌肉減弱,久而久之便出現頸部往前彎的問題。尤其是四五十歲中年人,同時開始面對骨質疏鬆的問題,估計將來更多年長一輩有富貴包。

除此之外,肥胖人士的頸背可能堆積脂肪;而荷爾蒙失調導致肥胖,患者軀體肥胖,但四肢纖瘦,屬於中央肥胖。部分人士因長期服用類固醇,或腦下垂體、腎上腺腫瘤,過度分泌皮質醇,導致庫欣氏症候群,徵狀包括月亮臉、富貴包、高血壓、中央肥胖等。

【有片】WFH長期低頭致頸生富貴包? 骨折風險增七成 窒礙腦供血
何嘉棋(資料圖片)

治療方法需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包括詢問病史、用藥紀錄,以X光檢查骨頭、抽血檢查荷爾蒙水平、磁力共振腦部檢查等。何嘉棋舉例,假如是受類固醇藥物影響,需在醫生指引下停服。而「低頭族」姿勢不良,導致頭部前傾,則可透過物理治療強化肌肉,令患者可以挺胸收腹;伸展和強化肌肉運動可在物理治療師指示下鍛煉。

【有片】WFH長期低頭致頸生富貴包? 骨折風險增七成 窒礙腦供血
歐陽健(李祖怡攝)

因姿勢不良引起的富貴包,可透過運動改善或預防。註冊物理治療師歐陽健引述2010年刊登於Th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Sports Physical Therapy的文獻,年長患者將來有骨折的風險增加70%,與年齡或先前的骨折無關。歐陽健介紹4個鍛煉動作,伸展和強化相關肌肉。

中醫貼士:大椎穴不通 百病纏身

從中醫角度,富貴包位置正好在大椎穴。仁濟醫院葵青區中醫診所註冊中醫魏雪瑩表示,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意指其穴能補虛治勞,所牽涉經絡包括:督脈、膀胱經、大腸、小腸、三焦經、膽經和胃經。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處,主要有升陽、益氣、退熱、補虛等作用,不但能鎮靜神經,亦可以瀉全身之熱及消炎功效,還可改善肺功能。

當大椎穴出問題,會怎樣?魏雪瑩解釋,由於頸部是身體連接大腦的一個重要通道,假如陽氣淤塞,氣血不能通往頭部,阻礙全身陽氣通暢及氣血功能,會引起頭暈、頭痛、失眠、健忘等。大椎穴瘀堵除了導致氣血虧虛,同時會造成左右肩氣血不通,增加肩周炎、手部麻痹、肩部肌肉勞損等風險。

針灸鬆深層肌

治療方面,因為每個患者體質不一樣,所以治療方法都不一樣。主要處理手法包括:針灸、拔罐、推拿。針灸主要利用入侵性方法,促進血液循環,放鬆深層肌肉,達到修復筋膜肌肉的作用。針對不同情况,在富貴包位置上取穴或圍刺。若是不良姿勢及生活習慣,影響氣血流動,陽氣不能升發到頭部,不能化解水濕,痰濕內困所致的富貴包,可以選擇火針治療。

拔罐可以因應情况選用普通拔火罐或者刺絡拔罐,氣血虛弱或痰濕內阻,病情較輕患者可用拔火罐,放鬆患處附近肌肉,改善血液循環。瘀血內阻患者可以在富貴包位置上先點刺放血,然後再拔罐。

初發按摩可消除

推拿治療,主要針對頸部脂肪積聚源於氣血不通,而按摩能夠疏通氣血,所以初發的富貴包可用按摩方式消除,平時可以指尖循環打圈按摩,拍打肩頸兩側刺激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另外,在大椎穴艾灸、貼膏藥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腫祛瘀、通經絡、祛濕祛寒,改善身體血液循環,防止富貴包愈來愈大。惟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不適合艾灸。配合內服中藥,調理體質,達到相輔相成效果。

熱毛巾敷後頸

日常生活也可加以配合,用熱毛巾熱敷後頸,通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魏雪瑩提醒,看手機、電腦時頭部不宜過低,盡量將屏幕抬高至視線水平,平時多做運動、多活動頸椎和手腳,並減少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富貴包對健康影響深遠,但是不難治療,因此不應延誤醫治,愈早治療效果愈好。由於富貴包有年輕化的趨勢,家長可從小訓練子女正確站姿和坐姿,及早預防,以免事態嚴重,影響腦部供血或者身體活動能力才處理。

文:李祖怡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留家抗疫 物理治療師拆解居家運動 3 大陷阱 兼教你紓緩周身痛 6 式 //www.afterroberto.com/%e7%95%99%e5%ae%b6%e6%8a%97%e7%96%ab-%e7%89%a9%e7%90%86%e6%b2%bb%e7%99%82%e5%b8%ab%e6%8b%86%e8%a7%a3%e5%b1%85%e5%ae%b6%e9%81%8b%e5%8b%95-3-%e5%a4%a7%e9%99%b7%e9%98%b1-%e5%85%bc%e6%95%99%e4%bd%a0/ Fri, 31 Jul 2020 08:23: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681 【明報專訊】第3波疫情來勢洶洶,大家都不敢怠慢。重回留家抗疫的日子,很多人選擇在家運動,強身健體。但其實家居作健身房,一不留神易招損傷。

今次找來註冊物理治療師拆解,居家運動的3大陷阱。另外,教大家幾招強化肌肉的運動,對抗在家工作引致的痛症。

註冊物理治療師藍芳(Ida)指,適量運動可增強免疫力,大家留家避疫期間,也應維持一定的運動量。不過家中空間有限,而且設備不及健身中心,稍有不慎,容易受傷。她請大家提防以下3大陷阱。

留家抗疫 物理治療師拆解居家運動 3 大陷阱 兼教你紓緩周身痛 6 式
(設計圖片,黃志東攝/terng99、gamespirit@iStockphoto)

 

赤腳彈跳受壓 韌帶易發炎

為保家居清潔,不少人做運動時不穿鞋子,赤腳上陣,但其實會傷害足部。Ida表示,她有一名中年女病人,平日甚少運動,早前留家抗疫時玩體感遊戲,經常要跑、跳及抬腿,將遊戲變成運動。玩上一段日子後,發現腳腕韌帶及足底筋腱受傷。「在家赤腳運動,沒有運動鞋承托及吸震,直接用腳踏在地板上,腳掌長時間受撞擊及受壓下,腳底韌帶容易受傷或發炎,腳掌肌肉較少的人更是高危一族。」

即使是體格強健的運動老手,赤腳運動一樣容易受傷。Ida指另有一名中年男士,本身熱愛長跑,有運動底子,早前在家赤腳做HIIT(高強度間歇式訓練),雖然已鋪上瑜伽墊,但仍扭傷足踝。「HIIT是一種在短時間內達到高效能的運動訓練,有不少跑跳及上下彈跳的動作,腳掌會長時間受壓;加上做快速及高強度運動,未必可把每個動作姿勢也做得標準。鞋子有穩定及保護足踝作用,但赤腳下,即使姿勢輕微不當,也容易令人受傷。」她建議運動內容如果包括踏步及跳躍多的動作,要穿一對舒適及鞋底不太薄的運動鞋。

 

包裝米當啞鈴 抓拿不當扭傷手

相信並非每個家庭也有齊啞鈴等健身用品,很多人在家做負重運動,會「就地取材」隨意選上家中物件代替,如大盒包裝紙包飲品或一大包米。「水樽算是相對理想的選擇,因較合手形,不易滑落,但紙包飲品、包裝米等,欠缺良好的手握位,當作啞鈴拿上手,郁動時容易扭傷手腕韌帶,或令手指過度用力受傷。」若真的要用這些物品訓練,避免過重,建議最多2公斤,寧願負重輕些,增加訓練次數,可以由20次開始,慢慢遞增。

這個做法可以提升肌肉耐力,以及保持一定運動量,減低肌肉流失。但如果目標是肌肉增大,變成大隻佬,在家健身則未必可如願。「因肌肉增大是要做負重運動,其間負重量需逐漸遞增,甚至重達數十公斤,一來家中未必有這重物,二來抓拿姿勢不當更易受傷。」

 

梳化難借力 椅桌易移位招意外

有些健身運動,需要借助固定物件支撐身體,不少在家中健身的人選擇以梳化、餐椅或桌子代替,其實潛藏危機。先講梳化,通常物料較為柔軟,未必適合借力支撐,容易導致姿勢錯誤和受傷,如果沒有合適物件或借力點,寧願改做其他動作。

至於餐椅及桌子,雖然質料較硬,可以支撐身體,但其重量較輕容易移位,或造成意外。建議用椅桌借力時,最好靠牆和加防滑墊,避免移動。

Ida又提到,在家運動時留意有無足夠空間,避免撞到家俬,尤其是有尖角的物件更為危險。最好雙手向兩邊伸直成一直線畫一圈,沒有撞到任何物件,便是合適空間。

 

簡易運動:6式強肌 紓緩WFH周身痛

 

雖然在家運動暗藏危機,但始終適量運動對身體非常重要,特別在抗疫期間,很多打工仔都在家工作,久坐不動下更易患上痛症。註冊物理治療師藍芳解釋,家居環境相對辦公室狹窄,亦未必有專為工作而設的裝置配合,工作時容易出現不良姿勢,例如長時間打側身用電腦,導致勞損,增加痛症風險。要預防傷患,建議最好先增強肌肉,當有一定肌力時,便可支撐身體維持良好姿勢,紓緩痛症。

今次她推介的6式運動,佔用空間不多,適合家居做,讓大家強身健體,減少痛症。6式為1個循環,共做3個循環,若能一口氣完成,成效最理想;如體力不夠,可在每式之間休息約1分鐘。完成每個循環後如有需要也可稍為休息,但盡量要連續做,減少停頓時間。「這些運動可以日日做,約1星期後體能應有所增強,之後可按能力加快速度及增加次數。完成後,可做些靜態伸展,放鬆肌肉。」她也提醒大家,在家做運動要保持空氣流通,以及注意飲水量,運動前後也要飲水。

留家抗疫 物理治療師拆解居家運動 3 大陷阱 兼教你紓緩周身痛 6 式
(黃志東攝)

1. 抬腿踏步

目的:提升血液循環,具熱身作用
動作:站直,雙腳靠近。同時提起右腳及左臂,膝蓋及手肘成90度。兩邊交替,原地踏步,每邊各做20次

注意:眼望前方,上身挺直,切忌過度用力踏地,腳落地時要輕放

 

2.左右深蹲

目的:提升血液循環,具熱身作用
動作:企直,雙腳靠近,雙手持毛巾或帶子兩端。然後左腳向左踏出一大步至比肩膊寬,雙手也向前伸直,再蹲下至膝蓋成90度。完成後企直返回開始姿勢,換邊再做,每邊各做20次

注意:眼望前方,手持毛巾有助身體平衡,可改持2支水樽(由500毫升開始)增加難度。蹲下時膝蓋不過腳尖,腰背保持挺直

 

3. 雙人阻力運動

目的:練雙方的腰腹、肩膀、背部及手臂肌肉
動作:兩人面對面站立,雙方雙手各拉毛巾一端,一方(甲)前後腳企,微蹲及把重心移至臀部位置,雙手向前方伸直;另一方(乙)雙腳站直,上身向後挨至雙手伸直,拉起上身至手肘屈曲,緩緩返回開始姿勢,做20次

注意:雙方上身挺直,(甲)把毛巾在手掌繞一圈,避免甩手;(乙)向後挨的斜度愈高,難度愈高

 

4. 平板支撐加抬腿

目的:練腰腹及臀部肌肉
動作:俯臥地上,雙膝貼地,手肘與肩同寬,提起雙膝,伸直雙腳,以手肘及腳尖撐起身體,雙腳輪流提起約1呎高,每邊做20次

注意:眼望地面,下巴靠向頸,肩膀要放鬆,避免縮起,腰背及臀部成一直線。後踢時不用踢太高,否則易令腰部下墮變成壞姿勢,增加受傷風險

 

5. 推壓3式

目的:訓練肩膀及胸部肌肉
初階動作:牆上壓
雙腳與牆保持約1呎多的距離,雙手與肩同寬,依在牆上,上身向牆壓至手肘屈曲90度後,返回開始姿勢,做20次

注意:眼望前方,上身挺直,收緊腹部。拉遠雙腳與牆身距離,增加上身傾斜度,難度也提升

中階動作:膝上壓
雙手打開至肩膀闊,膝蓋貼地,腳尖觸地。上身向下壓至手肘屈曲90度角後,返回開始姿勢

注意:眼望地面,上身挺直,手腕與肩膀成直線

高階動作:掌上壓
把膝上壓的姿勢由膝蓋貼地轉為伸直雙腿,膝蓋離地

注意:眼望地面,上身挺直,手腕與肩膀成直線

 

6.上肢訓練

目的:訓練頸、肩膀及手臂肌肉
簡易版:站立,雙手各持約800毫升水樽或啞鈴(重量因人而異)放腰間,手肘成90度,提起雙臂至與肩水平,手肘一直保持90度,然後返回開始姿勢,做20次

進階版:手持水樽或啞鈴,雙手垂下放兩旁,緩緩提起至肩膀位置,然後放下返回開始姿勢,做20次

注意:張開肩膀,避免肩膀縮起,上身挺直

 

示範:藍芳(註冊物理治療師)、Kon(健身教練)
文:許朝茵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