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13 Dec 2023 03:33:1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DNA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7%b4%85%e6%96%91%e7%8b%bc%e7%98%a1%e7%97%87-%e5%a5%b3%e6%80%a7%e6%82%a3%e8%80%85%e5%b1%85%e5%a4%9a-%e5%b8%b8%e8%a6%8b%e7%97%87%e7%8b%80%e7%9a%ae%e8%86%9a%e5%87%ba%e7%b4%85%e7%96%b9-%e5%9a%b4/ Wed, 13 Dec 2023 03:26: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719

皮膚出現蝴蝶形紅疹,「罪魁禍首」可能是免疫系統?紅斑狼瘡症(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患者會因為自身免疫系統失控,產生過量不正常抗體,同時錯誤辨識正常細胞為外敵而發動攻擊,有機會因此令身體各個器官發炎,造成不同問題。除了皮膚出紅疹外,紅斑狼瘡症亦有機會影響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嚴重可危及性命。醫生會因應病人情况處方藥物治療,在病情控制得宜的情况下,女患者可嘗試懷孕,惟需留意紅斑狼瘡症有可能會遺傳予胎兒,甚至有小產、早產等風險。

紅斑狼瘡症患者女性居多 雌激素易誘發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嘉恩醫生表示,紅斑狼瘡症患者的常見發病年齡為15至45歲,女性患者比男性多,青春期年齡層的男女比例大概為9:1。為何女性患者的比例較高?陳醫生解釋,雌激素是其中一個誘發紅斑狼瘡症的因素,而紫外線、香煙的化學物質、壓力、感染同樣有機會誘發病情;有家族病史人士,亦有較大機會患此病。

紅斑狼瘡症常見皮膚出紅疹 3類型皮膚表徵

紅斑狼瘡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皮膚出現紅疹,陳醫生補充,紅斑狼瘡症引致的紅疹可分為3類:

類型 皮膚表徵
急性 常見於鼻樑至臉頰位置出現蝴蝶形紅疹
亞急性 皮膚出現圈狀紅疹,紅疹外圍較紅,中心位置則呈淺紅色,有輕微脫皮狀况,常見於患者被太陽照射後引致
慢性 皮膚出現盤狀紅疹,猶如一隻碟或盤,患處乾涸並有萎縮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紅斑狼瘡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皮膚出現紅疹,所引致的紅疹可分為3類:急性、亞急性和慢性。

免疫系統失控可攻擊全身器官

除了皮膚的病徵,患者有可能會無故發燒、經常有口腔潰瘍,身體不同器官、部位或出現不同程度的炎症。如果失控的免疫系統攻擊患者腦部,嚴重可造成腦癇症、認知障礙症等;攻擊心臟、肺部的話,則分別可能會構成心包膜炎、心肌炎,以及肺積水、肺血壓高等問題,病情若持續失控,會有致命風險。

及早驗血診斷 藥物控制病情

陳醫生指出,要診斷紅斑狼瘡症,會安排病人驗血,檢測血液中是否含有抗核抗體(ANA)、抗可溶核抗體中(anti-ENA)的anti-Ro、anti-La及anti-Sm等抗體,這些抗體的存在能反映出病人的免疫系統是否失常。如果要監察及了解病情,則可留意血液中的抗雙縷DNA抗體及補體的數量,病情嚴重時,抗雙縷DNA抗體的數量會上升;補體的數量則會相應下降。

陳醫生表示,紅斑狼瘡症可透過藥物有效控制病情,常見會處方羥氯奎,亦會因應病人情况處方類固醇,以盡快穩定病情,惟醫生一般待患者病情穩定後,以其他免疫系統調節藥物取代類固醇,以減低副作用對身體構成的傷害,現時更有部分生物製劑適合控制病情。

藥物控制病情 患者可嘗試懷孕 7至8%遺傳機會

由於紅斑狼瘡症的患者是女性居多,不少婦女都擔心生育問題。陳醫生解釋,紅斑狼瘡症患者的懷孕機率不受影響,只要病情穩定半年或以上,器官沒有受到影響,患者可嘗試懷孕,惟需注意會有較大機會有小產、早產風險,出生後的胎兒亦會有較大機會生長緩慢。至於疾病遺傳,則會有7%至8%的遺傳機會,若同時有非直系親屬患有此病,遺傳機會更有10%至12%。

患者懷孕時亦必須透過藥物控制好病情,陳醫生強調,常用的羥氯奎是一種可在懷孕及餵哺母乳時服用的藥物,藥物同時可阻止不正常抗體影響胎兒心跳,對寶寶健康有利,貿然停藥反而可能有不良影響,必須小心並定時按指示服藥。

]]>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明天開始 抽取樣本數量少 難以驗新冠病毒兼取得DNA //www.afterroberto.com/%e5%85%a8%e6%b0%91%e6%aa%a2%e6%b8%ac-%e6%98%8e%e5%a4%a9%e9%96%8b%e5%a7%8b-%e6%8a%bd%e5%8f%96%e6%a8%a3%e6%9c%ac%e6%95%b8%e9%87%8f%e5%b0%91-%e9%9b%a3%e4%bb%a5%e9%a9%97%e6%96%b0%e5%86%a0%e7%97%85/ Mon, 31 Aug 2020 07:32: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059 【明報專訊】政府將於明天展開全民自願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下稱「全民檢測」),盼找出沒病徵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截斷社區傳播鏈。

外界擔心提交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會令基因私隱外泄。人們常說基因和DNA中掌握遺傳資訊,是十分重要的私隱財產,到底基因和DNA是什麼呢?參與全民檢測又會否泄漏私隱資料?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明天開始 抽取樣本數量少 難以驗新冠病毒兼取得DNA
保護基因私隱——DNA是人體基因密碼,包含了不同生命信息。惟若第三方取得我們的基因私隱,會有什麼風險?(metamorworks@iStockphoto)

 

DNA排序決定生命信息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明天開始 抽取樣本數量少 難以驗新冠病毒兼取得DNA
李天立(受訪者提供)

基因組數據包含一個人過去、現在和未來最緊密的生物信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李天立指,人體細胞核內有46條染色體,各有一半遺傳自父母。染色體中不同的DNA排序會導致不同的生物特徵。而基因(gene)就是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序列,由4個含氮鹼基(nitrogenous bases)A、T、C、G排序而成。不同含氮鹼基的排列,會決定每個人的生命信息,如性別、眼睛及頭髮顏色等。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明天開始 抽取樣本數量少 難以驗新冠病毒兼取得DNA
鼻腔咽喉取樣——有別於港人較熟悉的深喉唾液測試,全民檢測將使用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取樣。(資料圖片)

至於DNA,就是一本由「ATCG」組成的書。要身體讀懂這本「書」,其實要不斷將DNA轉錄(transcribe)成RNA或翻譯(translate)成蛋白,形成各種生物特徵。李天立形容,「DNA好像一個電腦程式,不按下『運行』鍵是不會運作,而轉錄和翻譯過程就等於按下『運行』鍵一樣,讓身體讀取DNA製造RNA和蛋白,維持細胞運作」。當身體將DNA轉錄成RNA後,DNA中會有部分資料被裁走,而RNA經轉錄後便會消失,不會永遠留在細胞,故即使再次轉錄RNA為DNA,亦只可追蹤部分DNA,難以檢視(review)整段DNA資訊。

DNA,PCR技術,genetic test, covid-19,
放大DNA樣本——在基因測序前,要先以PCR技術放大DNA樣本。(受訪者提供)

複製基因圖譜 一般用血液樣本

檢測基因有不同方法,唾液、血液等均可作DNA樣本,若要得出一整個基因圖譜,又需要多少DNA?李天立指,樣本數量、取樣方法、樣本類別均會影響基因鑑定;若要複製基因圖譜,則需要最少1微克DNA,即約4毫升的唾液。一個唾液樣本約1至2毫升唾液,雖然亦可複製基因圖譜,但文獻證實,以唾液樣本建立基因圖譜的成功率會較血液樣本低,加上唾液容易受外來因素影響,例如:食牛肉後唾液有可能留有牛基因,故做全基因圖譜測試,一般以血液作樣本。他續指,取樣與做的測試有很大關係,如做全基因圖譜,要了解60多億個DNA分子,需要的細胞相對多,所以會用細胞密度及純度高的血液為樣本。

樣本數量少 難以驗新冠+抽DNA

政府推行全民檢測,有人擔心第三方藉此獲得整個基因圖譜,引來私隱憂慮。李天立指,新型冠狀病毒屬RNA病毒,而全民檢測的核酸測試是新型冠狀病毒RNA序列,取樣時會以取RNA為目的,亦只會有病毒RNA陽性或陰性結果;若要獲得基因數據,便要拿取樣本的DNA。他續指,樣本到達實驗室後會決定要分離DNA或RNA,一般來說,因樣本數量太少,只會做一個分離;縱要從樣本中取得DNA亦屬可行,但這不屬於全民檢測的程序。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明天開始 抽取樣本數量少 難以驗新冠病毒兼取得DNA
(明報製圖)

李天立再指,唾液樣本中可採集檢測者的DNA,理論上可以靠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放大DNA核酸樣本,以取得基因圖譜;惟一般PCR技術只會將DNA樣本放大至20個循環(cycles),而唾液樣本中的細胞不足,若要完成整個基因圖譜,則要將DNA樣本放大至40至60個循環,再加上PCR技術亦有錯誤率,最後得到的基因圖譜亦未必準確。「(原理)好像影印,再複印一兩次可以,影60次會唔會仲清楚呢?」

DNA重組面部細節 暫做不到

另外,有指有技術可以DNA重組人的樣貌,用作面部識別。李天立指出,這項技術大概3年前於外國發表,以現時發展,用基因預測面部特徵仍停留在推算輪廓的階段,只能分辨出不同種族的人,如白人、黑人及亞洲人的輪廓。要以DNA重組整塊臉的細節,包括雙眼皮、下巴角度等,則暫時做不到。他解釋,以DNA重組樣貌的原理是找出與面部特徵有關的基因位置,例如:先要找到哪段DNA跟擁有雙眼皮有關,再收集不同基因資料,以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形式擴大資料庫,資料愈多,準繩度愈高。惟現時仍未找到影響上述面部細節的DNA位置,故暫時此技術只能用於分辨已知生物特徵,包括面形、頭髮曲直等。

 


知多啲:留意如何收集、處理、儲存基因資料

基因資料如此重要,若被他人取得自己的基因密碼,又有何風險?李天立指,若高危基因資料被第三方得到,僱主或保險公司可能會因遺傳病而提供不同待遇,造成遺傳歧視。美國就訂立了《遺傳信息非歧視法》(Genetic Information Nondiscrimination Act),保護人們免受遺傳歧視,同時禁止保險公司使用相關資料拒絕或限制投保資格。

dna test, Genetic Information Nondiscrimination Act, GINA, 遺傳信息非歧視法
檢測注意——在外國,基因檢測受嚴格規管,檢測同意書亦列明如何收集、處理及儲存基因資料。(utah778@iStockphoto)

基因檢測不是新鮮事,在外國有嚴格規管。接受基因檢測前有什麼要留意?李天立指,檢測前應留意同意書上,檢測機構列明會如何收集、處理及儲存基因資料。首先,收集基因資料後,機構應將個人資料轉為匿名,避免他人可識別出檢測者身分。另外,檢測過程中,機構亦應知道負責檢測的員工身分,確保即使是同公司的員工,未經許可也不可獲得他人DNA資料。最後,檢測者亦要確保自己擁有生物特徵資料刪除權和轉移權,了解實驗室或者化驗所會如何使用,或與第三方共享生物特徵資料等。政府將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進行大型基因組測序計劃,惟現時香港對基因檢測仍未有詳細規管,李天立建議,政府可參考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確保基因檢測及數據庫安全。

 

文:姚穎彤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分子腫瘤專家組 拆解基因密碼 度身設計治癌 //www.afterroberto.com/%e5%88%86%e5%ad%90%e8%85%ab%e7%98%a4%e5%b0%88%e5%ae%b6%e7%b5%84-%e6%8b%86%e8%a7%a3%e5%9f%ba%e5%9b%a0%e5%af%86%e7%a2%bc-%e5%ba%a6%e8%ba%ab%e8%a8%ad%e8%a8%88%e6%b2%bb%e7%99%8c/ Mon, 17 Dec 2018 08:12:4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997 【明報專訊】分子生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新技術、新發現對臨牀醫學的影響愈來愈大;尤其是腫瘤醫學,在生物分子科學的應用上可謂站在最前線。「分子腫瘤專家組」(Molecular Tumor Board, MTB)由腫瘤科醫生、病理科醫生、醫學遺傳學家、腫瘤基因科學家、生物信息學專家和藥理專家組成,分析利用次世代定序(NGS)的腫瘤基因,尋找治療方案及追蹤用藥後反應。

 

NGS,DNA,腫瘤基因排序,癌症,腫瘤,分子腫瘤專家組,林泰忠,腫瘤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
個人化治療——把病人腫瘤組織送到實驗室做NGS排序,排序後的複雜基因密碼會經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再編輯成報告作臨牀參考。(明報製圖)

 

身體每個正常細胞的運作,都是由極之精密的基因系統所控制,令每個細胞互相配合成為一體。而腫瘤的形成、生長和擴散,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個複雜的基因系統出現了突變,令本來有秩序的新陳代謝出現問題而失去控制。

人類在1950年代發現基因的基本單位DNA,生命的秘密就蘊藏在DNA(A/T/G/C)組成的密碼之中。由於當年解讀密碼(DNA排序)的生物化驗相當繁複和昂貴,人類在1970年才發現第一個致癌基因(SRC)。直到2000年,集合全球生物科技力量,人類整個基因圖譜的排序才首次完成,共發現了約20,000個基因。然而這只是第一步,譯出密碼並不等於明白密碼背後的功能。

 

NGS,DNA,腫瘤基因排序,癌症,腫瘤,分子腫瘤專家組,林泰忠,腫瘤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
個人化治療——把病人腫瘤組織送到實驗室做NGS排序,排序後的複雜基因密碼會經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再編輯成報告作臨牀參考。(jxfzsy@iStockphoto)

 

NGS排序成本大降 4周有結果

在技術水平的限制下,直至21世紀頭10年,分子生物學在臨牀生物學上的應用,只限於個別、單一的基因分析,對大部分腫瘤病人的治療沒有直接影響。對同一源頭、同一分期的腫瘤,每一個病人的治療方案都是一樣。

 

直到2000年左右,分子生物學對基因排序技術取得突破;排序成本從2008年開始大幅下降,使DNA排序的準確度、速度大幅提升,從而逐漸進入臨牀應用階段。利用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相關報道:goo.gl/3CA57v)作個別病人樣本的全面DNA排序,所需時間由幾個月縮減到一天以內,成本亦以幾何級數下降。分子腫瘤學研究發展加快了,新藥物研究的效率也提高了,NGS技術使個人化腫瘤治療進入臨牀使用成為可能。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2017年正式認可首個NGS腫瘤基因排序平台。

 

NGS腫瘤基因排序和精準治療已經引入香港。在得到病人的同意後,腫瘤科醫生可以把病人的腫瘤組織送往海外的實驗室做NGS排序。現時的NGS排序都是由商業公司經營,不同的平台在技術層面上稍有不同,但大致都包括約300至500常見的致病基因。排序後的複雜基因密碼會經過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分析,再編輯成報告作臨牀參考。從病人簽署同意書到分析報告完成,約需4周。

 

NGS,DNA,腫瘤基因排序,癌症,腫瘤,分子腫瘤專家組,林泰忠,腫瘤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
依報告設計——腫瘤科醫生根據NGS的分析報告,為病人設計個人化的腫瘤治療方案。(noipornpan@iStockphoto)

 

增加認知癌細胞生物特徵

腫瘤科醫生可以根據報告的建議,為病人設計個人化的腫瘤治療方案。例如肺癌細胞若帶有一種皮膚癌常見的基因突變(BRAF V600E),該肺癌病人便可以考慮使用針對皮膚癌BRAF的藥物。除了標靶治療以外,部分NGS報告亦會分析腫瘤對免疫治療或不同化療的敏感度。

 

透過先進的NGS排序科技,醫生大大增加了對癌細胞生物特徵的認知,令部分病人在臨牀治療上直接獲益。但是生物資訊的增加,同時也帶來一些難題。首先,NGS的結果可能和一些傳統化驗報告不脗合,不同平台的技術和品質控制也有參差。同一個基因內,不同位置、不同種類的突變,對基因的功能以至癌症的特徵都會有截然不同的影響。此外,如何演繹NGS報告的用藥建議亦大有學問。一個腫瘤可能帶有多個基因變化,究竟應該針對哪一種變化用藥,還是多藥一起使用,現時並沒有很好的指引。

 

追蹤分析用藥後反應

面對以上難題,香港大學醫療系統(HKU Health System)成立了分子腫瘤專家組MTB,幫助前線腫瘤科醫生更好發揮分子生物醫學的臨牀價值。MTB的專家每月定期開會,討論NGS排序個案並針對每個個案作出分析總結,亦會對個案用藥後的反應追蹤分析。MTB在海外的大型腫瘤中心已是常規服務之一,對推進個人化腫瘤治療有重要的功能。港大希望透過MTB提高本地的腫瘤醫學水平,歡迎全港腫瘤科醫生轉介個案討論研究。​

 

文:林泰忠(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10分鐘驗癌法面世 澳洲研發 //www.afterroberto.com/10%e5%88%86%e9%90%98%e9%a9%97%e7%99%8c%e6%b3%95%e9%9d%a2%e4%b8%96-%e6%be%b3%e6%b4%b2%e7%a0%94%e7%99%bc/ Thu, 06 Dec 2018 06:42: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881 【明報專訊】澳洲科學家研發出嶄新癌症快速檢測法,可透過偵測血液中的癌細胞基因痕迹,確認身體是否有癌細胞,10分鐘內便有結果,初步測試準確度更高達九成。專家稱,測試方法簡便可靠且成本低廉,而且在癌症初期已可發現,有望用作定期癌症篩查,並提高治癒率。

 

癌症快速檢測法
澳洲昆士蘭大學專家研發出10分鐘快速驗癌方法。左一為開發該方法的化學系教授特勞。(網上圖片)

 

偵測血中癌細胞基因痕迹

新檢測法由昆士蘭大學化學系教授特勞(Matt Trau)開發,建基於健康細胞與癌細胞的DNA特性差異而設計。健康細胞的DNA上有許多名為甲基(methyl)的分子結構,以控制基因運作,確保細胞功能正常。不過癌細胞的DNA上的甲基只集中於特定位置,其他大部分位置幾乎沒有甲基,助癌細胞不斷生長。研究員經測試發現,此特性可見於乳癌、前列腺癌、直腸癌與淋巴癌的DNA,亦會令健康細胞與癌細胞的DNA在水中有顯著不同的表現,包括附着於金屬表面的方式。

研究員便將黃金的納米粒子加入水中,製作癌細胞測試劑。黃金納米粒子令水呈粉紅色,正常細胞DNA附在其表面時,會將水變成藍色,而癌細胞DNA附上其表面後,卻不會令水變色。研究員以200個人體細胞DNA樣本測試,成功檢測出九成癌症DNA樣本,即使樣本DNA含量極低亦有顯著效果。

 

可檢測早期癌症助籂查

現時要確診癌症,須從疑似癌症腫瘤切取樣本化驗,當中涉及入侵性程序,亦需病人自行察覺病徵,很多時已非初期患癌。參與研究的卡拉斯科薩(Laura Carrascosa)博士指出,新檢測法雖然不能指出患癌位置或嚴重程度,但其好處在於成本非常便宜,而且操作方法極為簡單,也在癌症發病初期已可檢測得到,相信可輕易為診所採用作癌症篩查,及早讓醫生詳細跟進。

特勞教授亦稱,新檢測法涉及的DNA特徵似乎是簡單普遍的癌症指標,有助以單一方式測試多種癌症,而毋須採用複雜的DNA排序來確認。未來將展開臨牀測試,並確認測試是否適用於診斷其他癌症。研究報告刊於《自然通訊》期刊。

(綜合報道)

]]>
醫言有理:重編基因影響後代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f%bc%9a%e9%87%8d%e7%b7%a8%e5%9f%ba%e5%9b%a0%e5%bd%b1%e9%9f%bf%e5%be%8c%e4%bb%a3/ Tue, 04 Dec 2018 02:45: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839 【明報專訊】近期城中熱談,有科學家為愛滋病父母所產生的胚胎進行基因排序重編,目的是防止嬰兒將來受到愛滋病毒感染,事件引發不少倫理問題。大家關注嬰兒出生前並沒有能力同意接受這項試驗,重編基因可能誘發不良反應,並對往後的子孫後代所造成的潛在影響。

 

醫言有理:重編基因影響後代
(網上圖片/明報製圖)

 

父親的「精子」(Sperm)和母親的「卵子」(Egg)結合成為「胚胎」(Embryo),內含「基因密碼」(Genetic codes),控制細胞蛋白質的製造及新陳代謝,從而操縱細胞功能。細胞基因密碼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共同決定嬰兒出生後的體質和形態。

基因科技一日千里,現已有多種方法改變細胞的「基因排列」(Gene sequences),甚至控制細胞製造某種蛋白質的功能,包括「基因治療」(Gene therapy)為細胞引入新基因、「重編基因列序」(Gene editing)更改基因的原有排列、「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使用遺傳技術來降低基因的表達水平。

這些基因科技可應用於不同類型的細胞,體外細胞的基因受到改變,回輸入患者體內,可作治療疾病之用。單一基因出現變異而致病(Single gene defect),如缺乏「第八血凝固因子」(Factor VIII)的「血友病」(Haemophilia),「基因治療」可提供一個正常的基因,取代本身已變異的基因。

基因技術亦可應用於「癌症免疫治療」(Cancer immunotherapy),例如「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醫生為患者的T細胞加入CD19「嵌合抗原受體」,令T細胞具能力攻擊自身體內含CD19的癌細胞,可有效控制多種急性淋巴白血病及淋巴癌。

 

重編基因列序出錯 或誘發癌症

跟基因治療稍有不同,「重編基因列序」涉及直接改變細胞內原有基因組的列序,技術更加複雜。「重編基因列序」利用「內切核酸酶」(Endonuclease)切割掉某段不良的基因,然後將兩個切割末端合併或修復。在修復過程中,原有的基因被新的基因列序所取代。切割和修復的精確度必須極高,避免出現錯誤的基因列序,因而引發不良後果;「致癌基因」(Oncogene)、「腫瘤抑制基因」(Tumour suppressor gene)或「DNA修復基因」(DNA repair gene)受到破壞,皆有機會誘發癌症。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甲亢藥唔受得 DNA出錯?偵測基因變異 遠離併發症 //www.afterroberto.com/%e7%94%b2%e4%ba%a2%e8%97%a5%e5%94%94%e5%8f%97%e5%be%97-dna%e5%87%ba%e9%8c%af%ef%bc%9f%e5%81%b5%e6%b8%ac%e5%9f%ba%e5%9b%a0%e8%ae%8a%e7%95%b0-%e9%81%a0%e9%9b%a2%e4%bd%b5%e7%99%bc%e7%97%87/ Sun, 05 Mar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63f396322a2edbd681993d3d067ce783 【明報專訊】一劑藥,有人藥到病除,有人卻出現不良反應,用藥後全身出疹、發燒、肝腎衰竭……過去歸咎個人體質「唔受得」,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一些藥物不良反應,甚至是疾病的併發症,原來是基因作怪。

近年,醫學界積極發展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精準醫學一詞,是2015年奧巴馬在任美國總統時提出的發展計劃。根據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解釋,就是在治病和防病計劃中,需要同時考慮每一個病人的基因、環境、生活等因素,找出最適合的方案。

簡單說,精準醫學主要是根據個人DNA度身訂做的個人治療。

藥後不適 非肝腎異常

一直以來,當病人用藥後現不良反應,以前會懷疑是肝功能、腎功能異常,但如果檢查後證實肝、腎功能正常,就當作原因不明。」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張正龍指出,港大醫學院基因研究中心針對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的基因研究,發現部分病人用藥後,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白血球數量下降,出現發燒、感染,原來與基因有關。

甲亢是指甲狀腺分泌過多荷爾蒙,超過半數病因是格雷氏症(Graves' Disease)所致,因為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抗體攻擊甲狀腺,令甲狀腺製造過多甲狀腺荷爾蒙,由於體內多個器官包括心臟、肌肉、眼睛、骨骼、皮膚等都受到甲狀腺影響,甲亢患者會有心跳過快、手震、眼凸、體重下降等不適。張正龍指出,治療甲亢,香港一直使用口服藥他巴唑/卡比馬唑(MMI/CMZ)及丙硫氧嘧啶(PTU),已經使用超過50年,十分有效;但當中有0.2%至0.5%病人,出現用藥後不良反應白血球過低症。

留意藥後反應 假感冒真併發

「一名病人服用抗甲亢藥,數天後發燒,以為是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但發燒持續數天不退,並感到全身乏力,最終要電召救護車送院;另外一名病人在用藥一星期後發高燒,加上皮膚出現紫斑,入院求醫。」張正龍指出,白血球過低症的早期徵狀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所以提醒開始服用抗甲亢藥物的病人,服藥後30天內出現類似感冒的徵狀,如﹕發燒、喉嚨痛,就要立即求醫。

併發白血球過低症 宜停藥改開刀

「當發現是因為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白血球過低症,一般情况下,當停用相關藥物,白血球會慢慢回升;但若延誤診治,過去有病人因而送進深切治療,甚至有死亡案例。」張正龍在香港十間公立醫院,找到24名曾服用抗甲亢藥物而出現白血球過低症的病人基因,分析後結果發現第六條染色體中的HLA基因異常,「HLA基因,目前已知,會導致服用抗腦癇症藥物的病人,出現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反應『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JS)有關。而今次結果顯示,帶有HLA-B*380201基因的人,超過九成病人會出現白血球過低症」。

現在,港大為十間公立醫院的甲亢病人提供免費基因測試,希望及早找出可能因服用抗甲亢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的病人。張正龍表示,一旦驗出帶有HLA-B*380201基因,病人就應避免服用口服抗甲亢藥物,而需要考慮手術切除甲狀腺或放射碘治療。

男患者會「被鬼壓」?

除了藥物不良反應,有甲亢病人投訴「被鬼壓」,原來亦與基因有關。

「尤其甲亢未受控制的病人,如未知自己患病或沒有定時服藥,會併發甲狀腺間歇性癱瘓(TPP),病人說夜間睡眠時突然全身動彈不得,但頭腦清醒,形容是『被鬼壓』。」張正龍解釋,TPP是甲亢的其中一個併發症,常見於東方男性,香港有13%的甲亢男患者患有TPP,病人會出現低血鉀,肌肉無力,「被鬼壓」是因為手腳肌肉無力所以無法動彈,嚴重可影響呼吸和心臟肌肉,引致呼吸停頓、心律不正,需要送院補充鉀質。

「研究發現,TPP與KCNJ2基因有關,但只影響男性。男性甲亢病人若帶有這個基因變異,將有三分之一機會患上TPP。」張正龍表示,帶有這個基因的甲亢病人,就需要準時服藥,將甲狀腺水平控制好。

■知多啲

基因醫學講座 解碼甲狀腺

香港大學醫學院基因研究中心和藥理及藥劑學系,將舉辦「基因醫學解碼II﹕對症下藥」公開講座,讓公眾了解香港基因醫學的發展,加深對與基因有關的健康問題的認識。

◆3月主題:甲狀腺解碼

講者﹕張正龍(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

譚宛婷(註冊藥劑師、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

日期:3月11日(本周六)

時間:下午3:30至5:00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平台三樓CPD-3.04講堂

報名及查詢﹕

1. 到hkuehealth.org網上登記,成功登記人士會於兩個工作天內收到通知

2. 於辦公時間致電2831 5087(上午10:00至下午5:00)

文:鄭寶華

編輯:林信君

]]>
【明報專訊】一劑藥,有人藥到病除,有人卻出現不良反應,用藥後全身出疹、發燒、肝腎衰竭……過去歸咎個人體質「唔受得」,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一些藥物不良反應,甚至是疾病的併發症,原來是基因作怪。

近年,醫學界積極發展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精準醫學一詞,是2015年奧巴馬在任美國總統時提出的發展計劃。根據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解釋,就是在治病和防病計劃中,需要同時考慮每一個病人的基因、環境、生活等因素,找出最適合的方案。

簡單說,精準醫學主要是根據個人DNA度身訂做的個人治療。

藥後不適 非肝腎異常

一直以來,當病人用藥後現不良反應,以前會懷疑是肝功能、腎功能異常,但如果檢查後證實肝、腎功能正常,就當作原因不明。」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張正龍指出,港大醫學院基因研究中心針對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的基因研究,發現部分病人用藥後,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白血球數量下降,出現發燒、感染,原來與基因有關。

甲亢是指甲狀腺分泌過多荷爾蒙,超過半數病因是格雷氏症(Graves’ Disease)所致,因為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抗體攻擊甲狀腺,令甲狀腺製造過多甲狀腺荷爾蒙,由於體內多個器官包括心臟、肌肉、眼睛、骨骼、皮膚等都受到甲狀腺影響,甲亢患者會有心跳過快、手震、眼凸、體重下降等不適。張正龍指出,治療甲亢,香港一直使用口服藥他巴唑/卡比馬唑(MMI/CMZ)及丙硫氧嘧啶(PTU),已經使用超過50年,十分有效;但當中有0.2%至0.5%病人,出現用藥後不良反應白血球過低症。

留意藥後反應 假感冒真併發

「一名病人服用抗甲亢藥,數天後發燒,以為是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但發燒持續數天不退,並感到全身乏力,最終要電召救護車送院;另外一名病人在用藥一星期後發高燒,加上皮膚出現紫斑,入院求醫。」張正龍指出,白血球過低症的早期徵狀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所以提醒開始服用抗甲亢藥物的病人,服藥後30天內出現類似感冒的徵狀,如﹕發燒、喉嚨痛,就要立即求醫。

併發白血球過低症 宜停藥改開刀

「當發現是因為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白血球過低症,一般情况下,當停用相關藥物,白血球會慢慢回升;但若延誤診治,過去有病人因而送進深切治療,甚至有死亡案例。」張正龍在香港十間公立醫院,找到24名曾服用抗甲亢藥物而出現白血球過低症的病人基因,分析後結果發現第六條染色體中的HLA基因異常,「HLA基因,目前已知,會導致服用抗腦癇症藥物的病人,出現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反應『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JS)有關。而今次結果顯示,帶有HLA-B*380201基因的人,超過九成病人會出現白血球過低症」。

現在,港大為十間公立醫院的甲亢病人提供免費基因測試,希望及早找出可能因服用抗甲亢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的病人。張正龍表示,一旦驗出帶有HLA-B*380201基因,病人就應避免服用口服抗甲亢藥物,而需要考慮手術切除甲狀腺或放射碘治療。

男患者會「被鬼壓」?

除了藥物不良反應,有甲亢病人投訴「被鬼壓」,原來亦與基因有關。

「尤其甲亢未受控制的病人,如未知自己患病或沒有定時服藥,會併發甲狀腺間歇性癱瘓(TPP),病人說夜間睡眠時突然全身動彈不得,但頭腦清醒,形容是『被鬼壓』。」張正龍解釋,TPP是甲亢的其中一個併發症,常見於東方男性,香港有13%的甲亢男患者患有TPP,病人會出現低血鉀,肌肉無力,「被鬼壓」是因為手腳肌肉無力所以無法動彈,嚴重可影響呼吸和心臟肌肉,引致呼吸停頓、心律不正,需要送院補充鉀質。

「研究發現,TPP與KCNJ2基因有關,但只影響男性。男性甲亢病人若帶有這個基因變異,將有三分之一機會患上TPP。」張正龍表示,帶有這個基因的甲亢病人,就需要準時服藥,將甲狀腺水平控制好。

文:鄭寶華

編輯:林信君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_26yc10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