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喉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6 Nov 2020 04:59:5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鼻胃喉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吞嚥困難|同理心 好技巧 餵長者食得樂 //www.afterroberto.com/%e5%90%9e%e5%9a%a5%e5%9b%b0%e9%9b%a3%ef%bd%9c%e5%90%8c%e7%90%86%e5%bf%83-%e5%a5%bd%e6%8a%80%e5%b7%a7-%e9%a4%b5%e9%95%b7%e8%80%85%e9%a3%9f%e5%be%97%e6%a8%82/ Mon, 16 Nov 2020 04:59: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07 【明報專訊】晚期病人身體變差,口腔肌肉減弱,吞嚥漸漸出現困難。照顧者往往不知如何打算,擔心轉食糊仔營養不足,加凝固粉又影響食物賣相,是否要插鼻胃喉,哪一個是最佳選擇?

吞嚥困難|同理心 好技巧 餵長者食得樂
重拾滋味——民以食為天,美食帶來快樂及動力。照顧者若了解患者喜好,預備他們喜愛的食物,能為他們的晚期生活帶來色彩。(hisa nishiya@iStockphoto)

「上星期餵媽媽時,她把食物吃進口裏,見到她盡力慢慢吞嚥;但最終只是含在嘴裏,無法吞下,最後吐了出來。」黃婆婆的女兒吳小姐說,年逾90歲的媽媽患有腦退化,加上晚期腸癌擴散至腦部,近年出現吞嚥困難

媽媽由自己吃得很好,變成現時一日4餐全是糊餐,每餐需要餵食至少1小時。女兒心裏百感交集,「有時你以為她吞了食物,卻原來一直含在口中,感覺失望又擔心,失望自己沒有令媽媽成功進食,擔心她沒有吃到東西,沒有足夠營養」。

很多照顧者跟吳小姐一樣,經歷親人因晚期病患引致吞嚥能力逐漸衰退,難免有很多擔憂,最怕是家人因食量低而不夠營養;照顧者甚至自責照顧不力,再加上長時間照顧患者,容易情緒低落,影響身心靈健康。

 

餵食若遇到困難,照顧者可參考下列貼士:

  • 了解進食困難背後原因

「當餵媽媽時,她的舌頭會頂出大部分食物;雖然她聽到指令,有時卻會做出相反動作,例如請她張開口,她會緊緊閉合嘴唇。」

「我們理解她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無法控制舌頭及嘴唇。媽媽其實想跟從指令,只是現實做不到。」

並非每個照顧者都理解患者未能配合的原因,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否則容易誤以為患者「不聽話」、「跟我作對」和「不想食」等,產生憤怒與失望等情緒,甚至責罵患者、強行餵食而引致雙方受傷。對於照顧者的想法、情緒及行為,患者亦會感到自責、難過及無力。如果照顧者願意理解患者背後原因,多一份包容及忍耐;或會發現,患者已很努力進食,他們與照顧者都一同在努力。

  • 進食軟餐 減省準備工夫

吳小姐經社工介紹,嘗試讓媽媽進食聖雅各福群會「盛饌」軟餐;過了一段時間,黃婆婆食量和吞嚥情况慢慢改善。軟餐由營養師及廚師研製,把營養濃縮在軟餐中,有不同款式及食物素材;照顧者減省買餸及煮飯的工夫,可爭取更多時間照顧患者,也騰出空間讓自己休息。

  • 選食物投其所好 偶爾嘗新

吳小姐知道母親最喜愛食蝦蟹,所以有時會買蝦餃和燒賣等點心,混合魚湯攪成糊狀給媽媽享用;又把香蕉、牛油果或提子加入營養奶做下午茶。所謂「民以食為天」,即使在患病時,美食也會帶來快樂及動力。照顧者若了解患者喜好,預備他們喜愛的食物;間中讓他們嘗試新口味,也能為患者晚期生活帶來色彩。

  • 坐得直 指示慢而清晰

餵食時,需要確定患者姿勢正確及舒適,身體坐直別東歪西倒;選擇適合餵食工具,如細匙羹或針筒(註:針筒要經言語治療評估後才可選用)。照顧咀嚼能力較好的患者餵食時,每一個動作都要給予清晰提示,而且語速要慢;要時刻觀察患者表情及喉嚨的聲音,如有咳嗽、濁喉和多痰,便必須暫停餵食。簡單的按摩可協助患者放鬆,如輕掃下巴和面頰等。別忘記定期請醫生、言語治療師及營養師評估患者的吞嚥能力,以調節進食方式、凝固粉劑量、餐膳質地及營養素。最後,口腔清潔也十分重要,餐前餐後可以用溫水或鹽水洗口棒洗口,讓患者口腔舒適及衛生。

  • 用鼻胃喉須考慮患者意願

若患者因吞嚥困難而長期無法進食,照顧者需要考慮患者是否要用鼻胃管餵食,讓病人維持適當營養。抉擇時,照顧者可以先了解患者意願,如患者未能表達自己,可嘗試根據患者以往的傾向作估計,亦可與家人分享自己想法。此外,向醫生查詢患者身體狀况,了解使用或不使用鼻胃喉的影響及建議。

面對照顧決定,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重要是作出一個最能配合患者身體情况及生活質素的決定。若能患者在清醒時,已商討及計劃好晚期照顧,照顧者可更容易作決定。

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同困難與挑戰,吳小姐卻說:「我很感恩媽媽付出了很大努力活到今天!」希望大家不忘身邊患者正在與你一同為生命努力。

 

專家札記:貼心軟餐 別致造型開胃口

吞嚥困難|同理心 好技巧 餵長者食得樂
精緻軟餐——營養濃縮的精緻軟餐,為有吞嚥或咀嚼困難人士帶來嶄新、色香味營俱全和有尊嚴的用餐體驗。(作者提供)

晚期病人的吞嚥能力會漸漸減弱,慢慢由一般餐膳變成只能進食糊餐。然而,傳統糊餐賣相欠佳,加上攪拌過程費時;製作時需要加入額外水分,令分量變多,患者往往無法吃完,引致體重急劇下降、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更造成心理壓力,身體不適或外表憔悴令患者不願意維持正常社交。照顧者亦成為無助、無奈的一群,不單要打點患者各樣護理需要,還要面對飲食照顧上的重重障礙,壓力百上加斤。

近年,一些精緻軟餐應運而生。當中聖雅各福群會營養師及廚師團隊研發出有形狀、營養濃縮的軟餐,首先應用於院舍,進一步帶到社區,於2017年推出家居版軟餐「盛饌」,為在社區生活、有吞嚥或咀嚼困難人士帶來色香味營俱全和有尊嚴的用餐體驗。

患者每餐只需進食約200克、體積小巧的軟餐蔬菜和肉類各一份,搭配粥或糊飯,便能滿足營養需要。軟滑質感易於進食和吞嚥;加上適度調味和別致造型,提升患者食慾,紓緩照顧者壓力。

 

特製月餅、鮑魚添喜慶

此外,一些傳統節日食品如月餅和糉子,由於質感黏性較重,增加患者鯁塞風險。而多款經特別調製的節日食品相繼推出,例如暖心月餅、番薯豬肉糉和軟滑鮑魚等,緊貼患者需要,為患者在佳節增添喜悅。

一頓色香味營俱全的餐膳不是必然,對於有吞嚥或咀嚼障礙的晚期病人而言,更曾是一個奢望。盛饌團隊透過精緻軟餐,為患者帶來身心的舒適和滿足;也盼望各界共同關注晚期病人及照顧者的需要,推動軟餐的發展。

盛饌網頁:gracefulmeal.sjs.org.hk

文:李佩怡(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安寧頌「安‧好」居家寧養服務照顧經理)
文:關建慧(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營養服務及教育中心註冊營養師)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知多啲:拆解拒食原因 放寬禁食清單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6%8b%86%e8%a7%a3%e6%8b%92%e9%a3%9f%e5%8e%9f%e5%9b%a0-%e6%94%be%e5%af%ac%e7%a6%81%e9%a3%9f%e6%b8%85%e5%96%ae/ Mon, 23 Dec 2019 07:15:3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076 【明報專訊】在一頓飯時間跟老友長篇大論了鼻胃管的壞處,想不到老友反而更擔心:「福哥,我也知道鼻胃管不是好東西,但我是沒有選擇呀!不插鼻胃管讓她活活餓死,我做不出來呀!」

其實不插鼻胃管並不等於不餵食。現在很多西方國家都推動「舒適餵食」(comfort feeding),用不同方法鼓勵末期認知障礙症患者繼續用自己的口咀嚼、吞嚥食物。

知多啲:拆解拒食原因 放寬禁食清單
betway体彩 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表示,家人或照顧者除了要學習理解認知障礙患者想表達的意思外,更要在語氣態度、說話內容,甚至環境都要花點心思,與患者保持雙向溝通!

新陳代謝低 食慾自然降

實施舒適餵食的照顧者要先了解患者拒食原因:

  1. 末期患者的新陳代謝率比常人低,不需要吃太多,所以食慾也會相應降低
  2. 末期患者的生理時鐘有別於常人,晚上睡得少了,日間可能有睡意,所以不願意在正常早午晚3餐的時間進食,逼也逼不來
  3. 末期患者新陳代謝和活動都少,腸道蠕動也少,常導致便秘,肚子脹痛自然也會拒食
  4. 還有一些藥物有可能影響患者的食慾

所以,醫生會先改動或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藥物,再教導照顧者依據患者過往飲食習慣、喜好食物和作息時間去鼓勵患者進食。照顧者可以準備患者最喜愛的食物——因為食量少,所以甚至讓痛風患者吃一點蝦蟹、糖尿患者吃糖也沒關係。照顧者亦可以在患者任何清醒的時候餵食,不過照顧者可能會辛苦一點,要在半夜準備食物了!照顧者只需擔起從旁協助及鼓勵的角色,使進食變成享受。照顧者毋須強迫患者食大量食物,每一餐分量不用多,可減低吞嚥疲勞及肺炎的可能。

說到這裏,席上老友紛紛說自己在相同情况,不會選擇插鼻胃管餵食。但當我們出現末期腦退化時,已經不能再做這種選擇了。

及早訂立預設醫療指示

我相信我們這一群初老都有過照顧患病長輩的經驗,都會對自己在面對同樣抉擇時有一定的想法。這正是為自己將來訂立預設醫療指示的好時機,讓至親及子女及早了解自己對生死及維持生命治療的看法及選擇。以後到了有需要的時候,有預設醫療指示不單可確保我們的意願受到尊重,更可免卻子女為我們的醫療決定而傷腦筋傷和氣。趁初老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一點也不算早了。

]]>
【尿道炎】末期認知障礙 胃喉無力延壽 投患者所好 舒適餵食更佳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4%ba%ba%e7%94%9f%e4%b8%8b%e5%8d%8a%e5%a0%b4%e3%80%91%e6%9c%ab%e6%9c%9f%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8%83%83%e5%96%89%e7%84%a1%e5%8a%9b%e5%bb%b6%e5%a3%bd-%e6%8a%95%e6%82%a3%e8%80%85/ Mon, 23 Dec 2019 07:06: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074 【明報專訊】■快活梁心

「唉,我們家族為了母親插不插鼻胃管的事在吵大架呢!」太太的老同學在聚餐上甫一坐下便埋怨道。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如果父或母還在,都必定是80、90歲的年老長者。年老長輩都可能會體弱、身體機能退化。我們這一群初老(young old),雖或有幸父或母仍在,但是總不免要為照顧老老(old old)的父母而操心。有時甚至因為照顧上的需要,弄致兄弟姊妹意見分歧。雖然手足之間未至於為此反目成仇,但也大傷和氣。

末期認知障礙, 胃喉, 舒適餵食, 人生下半場,
▲舒適餵食——認知障礙到了末期,插鼻胃管餵食的病人往往變得更殘更慘;西方國家推動舒適餵食,用不同方法鼓勵患者用口咀嚼吞嚥食物。(Toa55@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醫生畀咗兩個選擇:一是繼續現有方法由家人或職員為媽媽餵食。二是替媽媽放入鼻胃管,即插胃喉,讓營養液直接流入胃部,不再需要媽媽用口進食。二妹和細佬竟然選擇用原來的方法,不為媽媽插胃喉!咁樣點樣可以呀?媽媽已經唔識食嘢啦!如果原來方法行得通,醫生無理由叫我哋揀啦!不插胃喉就是眼白白睇住媽媽慢慢餓死。我哋真的忍心嗎?所以,我點都唔贊成唔插胃喉!我哋姊弟拗咗好耐,都傷感情㗎!但無辦法,我唔能夠放棄媽媽。你知嗎?我最後出到家姐身分才壓得住,我一定要醫生為媽媽插胃喉。福哥,你贊成嗎?」作為席間唯一的醫生,老友自然向我詢問了。

弟妹狠心餓死媽媽?

老友是太太的中學同學,深交幾十年,經常見面,無所不談。早於10年前,當老友發覺母親記憶力有減退迹象,已請我替她母親做過一些測試。當時已確診是早期認知障礙徵兆。後來她們決定讓伯母隨二妹一家移居加拿大,與早已移民彼邦的細佬團聚。因此老友雖仍留港,亦常常加港兩邊走,探望母親。不過,我們從老友口中得知在這數年間,她媽媽的認知障礙症愈來愈嚴重,曾半夜在冰天雪地中打開大門出外游走,亦試過把浴室一塊番梘吃了一大半,最甚者是經常將自己的糞便塗在牆上、枱上或椅上。反常行為使同住的親人無法再在家中照顧,因此他們把伯母安排入住多倫多的護理安老院。

自媽媽入住院舍後,老友亦盡可能多去探望母親。但是每次回來,她總是說母親病情只是每况愈下。月前更接獲妹妹通知,叮囑她無論如何也要去加拿大一趟,見見母親的主診醫生,因為母親情况不甚樂觀。原來母親進食出問題,已不大肯進食,院舍亦將她送往醫院治療。醫生告訴家人:病人已是認知障礙症末期,她會出現進食困難。在吃得不足夠的情况下,會體重下降及營養不良,甚至死亡。由於處於末期徵狀,患者病情逆轉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醫生提議以上兩個照顧方案讓家人考慮。

末期認知障礙, 胃喉, 舒適餵食, 人生下半場,
▲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一直從事老年醫學及老年學研究,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從醫管局退休,仍不遺餘力推動長者健康教育及醫療服務。

明知老友問得「福哥,你贊成嗎?」,當然是想我附和,但是曾目睹這麼多末期臨終者的掙扎,我只能坦率回答:「我唔贊成。插胃喉只會延長痛苦,並無好處。如果我在場,我一定會企你弟妹那邊反對你呀!」

認知障礙症是令患者腦部逐漸退化的疾病。當疾病到達晚期,嚴重的腦退化令患者逐漸喪失進食及吞嚥能力,部分病人更會連進食意欲也一併失掉。這其實是病人步入死亡必經之路。末期認知障礙症患者當面向死亡時,身體新陳代謝率低,食量也必然是少。這是一個自然現象。但是,若我們因為不想眼白白看着病人餓死而硬插上鼻胃管,我們有沒有想過病人真的能吃得消嗎?

吞口水也可引發肺炎

不少末期認知障礙症的醫學研究均證實:鼻胃管餵食代替口部餵食絕對不能延長病人生命;或者有人說,用鼻胃管餵食可以減低口部進食所引致的吸入性肺炎。沒錯,將營養液用喉管直接送進胃部是可避免因用口進食時可引致的肺炎。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末期認知障礙症患者仍需吞嚥,吞口水是不能避免;尤其用胃管餵食時,胃中食物會刺激口水腺分泌。若病人有吞嚥困難,他同樣會遇上把口水吞進氣管的問題。因此,吞嚥口水時所引致的肺炎亦是常見。所以,使用胃管餵食並不能減低病人患上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拔喉被綁 慘事接踵來

相反地,我見過更多例子是插了鼻胃管後,病人變得更殘、更慘。試問一個末期認知障礙症患者又怎會明白為何鼻孔要插上一條喉管呢?如果覺得鼻不舒服,他們本能地拔走它;但拔走之後,又要為他重新插上。有病人會在1天之內把它拔走3、5、7次。醫護又豈能沒對應方法呢?於是病人便只有被約束在椅子或牀上,手和腳都失卻了自由。一經約束,病人活動能力便會頓時下降。活動減少了,隨之而來的疾病包括有:便秘、尿道炎、肺炎、壓瘡等。除此之外,鼻胃管長時間留在體內亦可能引致各種併發症。

文: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