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愉豪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1 Sep 2020 09:38:5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黃愉豪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姿治通鑑:半月板創傷 治療要「分區」 //www.afterroberto.com/%e5%8d%8a%e6%9c%88%e6%9d%bf%e5%89%b5%e5%82%b7-%e6%b2%bb%e7%99%82%e8%a6%81%e5%88%86%e5%8d%80/ Mon, 21 Sep 2020 09:08: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399 【明報專訊】半月板是膝關節內纖維軟骨,每邊膝部有內側和外側半月板,其功用是減少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之間的摩擦,分擔膝關節負荷和作為吸收膝關節震動的「墊子」。

姿治通鑑:半月板創傷 治療要「分區」
直腳抬腿——手術後首星期,病人可做簡單的直腳抬腿訓練,以維持肌肉基本活動。(明報製圖)

運動發力不當、轉向不穩傷膝

半月板傷患分為退化性及創傷性。隨年歲增長,半月板有可能出現退化,失去部分原有的緩衝吸震能力;而半月板創傷,原因不外乎關節在不正常姿勢下發力不當、負重情形下扭轉膝關節、過度伸張形成巨大內翻(或外翻)旋轉壓力、跳起後落地控制不穩。患者常見於欖球、足球或羽毛球等運動,需要做出許多加減速、轉向跑動、跳躍的運動員。

半月板損傷患者膝關節間隙處有壓痛點,會疼痛、腫脹、不能伸直或過度屈曲,行走於高低不平的路、上落樓梯時較明顯不適,走路急轉彎時傷腳有刺痛,有時活動時可聽到有微響聲。這與其他膝痛原因,如筋腱炎、關節退化等徵狀大同小異,治療方案卻不盡相同,為免延誤治療,小傷變大傷,建議由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診斷。

 

癒合取決血供應 無法修補須切除

姿治通鑑:半月板創傷 治療要「分區」
圖1(明報製圖)

組織損傷能否癒合,取決於血液供應是否充足,因此半月板受傷位置對於能否自癒十分關鍵。半月板之外緣,即接近皮膚肌肉處,血液循環較足夠,一般稱為紅區(red zone);半月板之內緣,即關節深處,缺乏血液循環,一般稱為白區(white zone),基本上難以癒合(見圖1)。如果傷患小而穩定,位於紅區,值得保守治療,給予時間觀察及讓其慢慢修復;如果出現於白區,且屬於大而不穩定的破裂,則要考慮微創切除部分半月板或修補半月板。微創手術一般建議「能補則補」,不能補才考慮切除,已有不少文獻反映,雖然兩種手術都能治療膝患,但切除部分半月板較大可能引致膝關節提早退化。

術後復康訓練很重要,一般分為4階段,每階段需時因人而異,取決於傷患嚴重程度、手術種類及患者體能條件等。

1. 術後首星期需要較多保護,只可作簡單復康運動,例如:靜止蹬腿(static quad)、直腳抬腿(straight leg raise)、低阻力單車、下肢拉筋等;修補手術後需短暫使用手杖步行,減少膝部負重。首星期目標為保護患處及維持基本肌肉活動。

2. 之後一星期可增加肌肉訓練,如微蹲、蹬腿機(leg press)、健身單車、步姿訓練,多以腳踏實地的運動為主,加強關節的本體感覺。

3. 第三星期應循序漸進地加強復康運動,如靠牆無影櫈、半蹲、急步走,並加入平衡訓練,進一步增加關節活動幅度、肌肉力量及控制,目標是膝部活動幅度及步姿如常。

4. 最後是運動專項訓練,物理治療師按患者需求設計訓練,內容廣泛,可以是加減速跑步、衝刺、跳躍、力量、速度訓練等。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為運動傷患及術後復康人士而設的物理治療服務,查詢:2783 3636

文: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
姿治通鑑:在家工作「危機」四伏 //www.afterroberto.com/%e5%a7%bf%e6%b2%bb%e9%80%9a%e9%91%91%ef%bc%9a%e5%9c%a8%e5%ae%b6%e5%b7%a5%e4%bd%9c%e3%80%8c%e5%8d%b1%e6%a9%9f%e3%80%8d%e5%9b%9b%e4%bc%8f/ Tue, 19 May 2020 04:03: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770 【明報專訊】近日疫情稍見緩和,不少上班族都開始如常上班,但有打工仔卻出現頸梗膊痛,細問下不少朋友在家工作時,坐在餐枱甚至梳化,並將手提電腦置放在大腿上辦公,如此長時間工作下,終引致肩頸腰背勞損

姿治通鑑:在家工作「危機」四伏

勞工處辦公室職安健指引重點包括:舒適的觀望角度約為向下15至20度,屏幕與視線成直角,前臂與上臂大約成直角,手腕保持平直或最多傾斜少許,椅背及座位可調校高度,座墊前端有圓或渦形邊,如有需要可使用腳踏及手腕墊,確保有足夠空間讓下肢伸展,屏幕支架可旋轉及調校其斜度等。預防勝於治療,如果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工作,建議在勞損受傷前,先花一點工夫處理好家中工作桌的職安健安排。

除了處理好硬件配套,自身姿勢也十分重要。頭部重量約佔體重百分之十,即約10多磅,如果我們長時間低頭對電腦工作,後頸肌肉需要長期使力把保齡球般重的頭部固定,慢慢會出現肌肉痠軟及疲勞。另外長時間處於圓肩狀態,肩關節囊、胸肌變得繃緊;肩胛菱形肌、背部下斜方肌變弱,肌肉不平衡使寒背更嚴重,此症狀稱為「上交叉綜合症」,常見於文職工作人士。患者容易受肩頸疼痛繃緊、上肢麻痹、頸椎移位等頸椎問題困擾。

 

梳化變電腦椅 坐直站起「閃腰」

職場常見的肌肉骨骼痛症成因包括: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不自然或過度伸展、重複及費力的動作等,在家中工作同樣是「危機」四伏。例如一般梳化較軟身,對腰背之承托力較電腦椅差,需要刻意稍用腰腹核心肌肉力量才可保持良好姿勢,因此大部分坐梳化人士,不論是工作、煲劇或玩遊戲機,也傾向放軟身體。在物理治療門診,也見到有坐在梳化、電腦放大腿上工作的朋友,在工作一兩小時後坐直站起時「閃腰」,觸傷舊患。另外如需同時使用電腦及電話工作的朋友,應使用耳筒或揚聲器,避免傾頸聳肩夾住電話,現今智能電話都很薄身,尤其容易過度伸展而傷及頸椎。

雖然大家可能已返回工作間,但亦建議用電腦工作每45分鐘,應稍為休息及伸展身體,減低引起痛症的風險。

文: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
姿治通鑑:痛症難解 原來筋膜作怪! //www.afterroberto.com/%e5%a7%bf%e6%b2%bb%e9%80%9a%e9%91%91%ef%bc%9a%e7%97%9b%e7%97%87%e9%9b%a3%e8%a7%a3-%e5%8e%9f%e4%be%86%e7%ad%8b%e8%86%9c%e4%bd%9c%e6%80%aa%ef%bc%81/ Tue, 14 Apr 2020 01:00: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034 【明報專訊】我們難免會有受痛症困擾的時候,如果痛症比較表面,能觸摸得到,會聯想是肌肉、韌帶、筋腱等軟組織問題;如果痛症比較深入,則可能是關節、軟骨、滑囊等問題;如果有反射不適,會聯想與神經線有關。但除上述結構外,還有現今治療師較常處理的軟組織——筋膜(fascia)。

姿治通鑑:痛症難解 原來筋膜作怪!
(作者提供)

筋膜是一層包圍着肌肉的薄膜,它遍佈全身,有深層及淺層之分,並將身體不同部分的肌肉、骨骼、內臟連接在一起,它不像肌肉般一條條分明,因此早年解剖學研究並未有着重這不起眼的結構。雖然不起眼,但若筋膜繃緊黏連,就不能有效傳遞肌肉力量及協調肌肉運用,令肌肉收縮效率減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勞損及痛症。因此,痛症出現在關節,根源卻有可能來自較遠端位置的筋膜。

 

拉筋無助紓緩筋膜繃緊

為什麼筋膜會出現緊繃?長期姿勢發力不當、過度操練、舊患受傷、手術開刀、脊柱側彎等是較常見的原因。那麼拉筋能減低筋膜的繃緊嗎?似乎不能。試想像:筋膜的繃緊就如鞋帶上的死結,我們即使拚命想拉開,死結仍舊存在,而受伸展的只是周邊相對沒那麼緊的肌肉。

治療筋膜的手法及理論有不同派別,其中一套較常應用的手法是由一名意大利物理治療師Luigi Stecco所提出。他綜合了臨牀治療經驗及科研實證後提出:身體關節能往不同方向活動,例如頸部能低頭、抬頭、側擺、旋轉;關節活動不暢順或疼痛,是源自其對應筋膜位置的繃緊。例如:頸側彎疼痛或不暢順,可治理頸側胸鎖乳突肌旁的筋膜,剛巧這位置等同於中醫大腸經扶突穴;如上落樓梯、蹲下引起膝痛,除了治療膝關節外,治療大腿股直肌及股外側肌之間的筋膜也有幫助,剛巧這位置便是胃經上的伏兔穴。

 

來回按壓摩擦 勿用「死力」

按壓治療的手法有些特別技巧,並不是知道對應筋膜位置即可。因需要於出問題的筋膜來回按壓,以摩擦產生熱力鬆解局部筋膜,因此治療過程開頭會有些疼痛;但太大力及使用「死力」,有可能只是刺激患者肌肉收縮鬥力而未能鬆解筋膜,太細力則不能產生治療所需的熱力。另外,如筋膜位置處於頸前、腋內側等位置,需注意力度以避免傷及神經線及主要血管。

 

文: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