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08 Nov 2023 08:40:31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骨質疏鬆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8%85%b0%e9%aa%a8%e5%8a%87%e7%97%9b%e6%88%96%e9%aa%a8%e6%8a%98%e8%ad%a6%e8%99%9f%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7%97%87-%e6%87%89%e5%b0%8d%e8%b2%bc%e5%a3%ab/ Wed, 08 Nov 2023 08:39: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235

長者經常覺得腰痠骨痛,或會以為只是年紀大引致的退化問題,然而骨質疏鬆症患者同樣有機會感到腰部、臀部疼痛,一旦忽視問題令病情惡化,有可能直至出現骨塌或椎骨骨折而引致劇痛才能發現。有骨科專科醫生提醒,長者不應忍痛待骨骼自然復原,因為他們的骨骼不易癒合,有可能因為椎骨變形而擠壓神經線,屆時才接受治療,活動能力仍有機會受到影響,因此建議長者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如發現骨質疏鬆應及早求醫治療。怎樣應對骨質疏鬆症呢?醫生提供了以下5個貼士。

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骨質疏鬆症患者初期未必有任何不適,但有機會感到腰部、臀部疼痛,一旦忽視問題令病情惡化,有可能直至出現骨塌或椎骨骨折而引致劇痛才能發現,故切勿掉以輕心。

骨質疏鬆症患者大力咳嗽或噴嚏 或致脊椎骨裂、骨折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解釋,健康的骨骼組織如水松木般緊密,而骨質疏鬆症會令患者的骨質持續流失,令骨骼只剩「外殼」。患者日常未必有任何不適,惟一旦大力咳嗽或打噴嚏,有機會造成脊椎骨裂,甚至壓縮性骨折,部分患者的髖骨甚至會同時出現裂痕。


相關閲讀:骨質疏鬆日丨突然腰痛?咳嗽彎腰致骨折?未到中年骨質密度下降?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餐單


椎骨骨折令患者不欲活照顧者提高警覺

高醫生指出,一旦出現椎骨骨折,患者在起床及躺下床時,每當伸展到腰部便會感到特別劇痛,因此不少患者在坐下或躺臥後便不欲活動。他建議長者及其照顧者應多留意上述警號,若發現長者很抗拒活動便應安排作進一步檢查,因為長者出現這類骨折相當危險,延誤治療有機會引致癱瘓。

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骨質疏鬆症患者有機會感到腰部、臀部疼痛,切勿掉以輕心。

骨水泥注射手毋須開刀

他表示,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引致的骨塌或椎骨骨折,可接受骨水泥注射手術,醫生會透過X光引導,以打針方式注入骨水泥至扁塌的椎骨,等待約20分鐘後便會凝固,能撐起及固定椎骨,整個治療過程毋須開刀,病人康復後便能重拾活動能力。

惟病人必須注意,骨水泥注射手術只適用於剛發生的骨塌或骨折,若已出現骨折一段時間,治療會變得相對複雜。高醫生解釋,椎骨組織會隨時間而流失,直至僅剩空囊,屆時不但無法自然癒合,更可能會變形而壓迫神經線。此時骨科專科醫生或需考慮透過鑲嵌螺絲來固定椎骨,但由於年紀大的患者,其骨骼可能已很鬆軟,未必可釘上螺絲,有需要時更可能會為病人植骨。若病人拖延病情至無法走路的階段,即使接受手術後仍有機會失去活動能力。


相關閲讀:骨質疏鬆症增骨折風險 補鈣飲食知多啲 附高鈣食譜 (食得smart)


應對骨質疏鬆症5個貼士

高醫生表示,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及其引致的嚴重後果,首要是減緩骨質流失,如果出現相關徵狀,應及早求醫。長者日常可留意以下5個貼士,減低患上骨質疏鬆症和引致骨折的機會:

  • 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3,有助強化骨骼
  • 恆常運動有助減少骨質流失,降低日後出現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 適時接受骨質檢測,評估有否骨質疏鬆症
  • 留意徵狀,如出現非創傷性骨折或任何不適,及早求醫
  • 確認患上骨質疏鬆症後應及早接受針對性治療,例如使用抗骨質流失藥物,醫生亦會按需要處方刺激骨質生長藥物
]]>
【骨質疏鬆症】彎腰、咳嗽可致骨折?骨質密度30歲後開始下降?(醫學滿東華) //www.afterroberto.com/%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7%97%87-%e5%bd%8e%e8%85%b0-%e5%92%b3%e5%97%bd%e5%8f%af%e8%87%b4%e9%aa%a8%e6%8a%98/ Tue, 15 Aug 2023 07:05: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104 【明報專訊】「何太!好久不見!最近好嗎?」「我現在行動不便啊,要用拐杖,所以很少出街。1年前,我咳兩聲,背脊立時很痛,看了醫生,照X光說是脊椎骨折,再檢查是骨質疏鬆引起。陳太,你都要定期檢查骨質呀!」骨質疏鬆症是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患者骨質密度減低,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一般沒有任何徵狀,但在跌倒甚或只是彎腰或咳嗽輕微用力時,也可能導致骨折。全球50歲以上人士中,每3個女性就有1個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男性則每5個就有1個。

骨質疏鬆症可致骨折 常見股骨、手腕或脊椎 骨質密度30歲後下降

【骨質疏鬆症】彎腰、咳嗽可致骨折?骨質密度30歲後開始下降?(醫學滿東華)

骨質疏鬆的骨折最常在股骨、手腕或脊椎出現。骨折後果可大可小,其中股骨骨折會令患者行動不便,失去自理能力,導致永久殘疾,有可能需要長期臥牀並引發其他併發症。所以骨質疏鬆症不容忽視。

一般人骨質密度在30歲左右達至最高,在此以後,骨質分解速度超過形成,骨質密度會慢慢下降。女性在更年期開始最初幾年,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質會迅速流失。


相關閲讀:【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更年期、炎症、咖啡因、煙酒、少戶外活動

【骨質疏鬆症】彎腰、咳嗽可致骨折?骨質密度30歲後開始下降?(醫學滿東華)
女性在更年期開始後,雌激素水平會下降,骨質會迅速流失。(網上圖片)。

其他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包括炎症(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家族骨質疏鬆症患者,長期使用影響骨質強度或荷爾蒙水平的藥物(如口服類固醇),過量飲用含咖啡因飲品,過量攝取鈉質(鹽分),酗酒和吸煙。另外,靜態生活方式,缺乏戶外活動,加上飲食中鈣攝取量偏低,都是導致骨質疏鬆的成因。

預防:接觸陽光、攝取鈣及維他命D、均衡飲食

預防勝於治療,每天接觸適量陽光,能讓皮膚產生維他命D,幫助吸收鈣質。此外,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例如進食奶類食品、豆品、深綠色蔬菜、連骨或殼類食用魚類及海產等,都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若因某些身體狀况,不能在飲食中攝取足夠鈣質,或長時間於室內工作或居於院舍,以致少接觸陽光而缺乏維他命D,可與醫生商討服用適當補充劑。

減少攝取咖啡因 多做負重及平衡力運動

運動方面,多做負重和改善平衡力的運動,如步行、緩步跑、跳舞等。耍太極亦是很好的平衡運動,有研究指能減低跌倒,間接減低骨折風險。除運動外,平日多閒逛和戶外活動,減少坐卧,維持適中體重,避免吸煙、飲用過多含咖啡因如咖啡及濃茶,對保持骨質健康也有幫助。


相關閲讀:世界骨質疏鬆日丨預防骨折、骨頭脆 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營養餐單 訓練養生要有法


常見測量骨質密度方法

高危人士可尋求醫生專業意見,接受檢查。常見測量骨質密度的方法有:

1.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診斷骨質疏鬆症及監察治療效果。儀器透過X光測量骨質密度,測量部位通常是腰椎或股關節骨。檢查過程簡單、快捷且安全

2.超聲波儀器(QUS):可作為骨質密度初步篩驗,不能作確診用

當證實患上骨質疏鬆症,患者可透過上述飲食和運動習慣,減慢骨質流失速度。醫生會因應個別情况處方藥物,例如雙磷酸鹽類藥物、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維他命D、鈣質補充劑等。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慎防跌倒,以減低骨折風險。

總括而言,骨骼新陳代謝是一個延續過程。無論男女老幼,一生都應注意預防骨質疏鬆症。

文:容燕櫻(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主管)

]]>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82%8c%e5%b0%91%e7%97%87%e3%80%91%e8%82%8c%e8%82%89%e8%b3%aa%e9%87%8f%e8%ae%8a%e5%b7%ae%e8%87%b4%e8%a1%8c%e5%8b%95%e5%9b%b0%e9%9b%a3%e6%98%93%e8%b7%8c%e5%80%92-%e7%b0%a1%e6%98%93%e5%bc%b7/ Tue, 23 May 2023 06:58: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419

年紀大、缺乏體能活動、過於靜態的生活模式,都是加快肌肉質量流失的原因,一旦肌肉過度流失,有可能導致肌少症(Sarcopenia),影響日常活動外,患者亦容易跌倒,增加骨折風險。肌少症不但可以透過運動和飲食早作預防,即使肌肉質量已經變差,都可以經鍛煉重建肌肉,有望逆轉肌少症!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簡邦彥教路強化肌力和平衝力的訓練,對改善肌肉質量和預防肌少症都有幫助,關鍵是要持之以恆!

1. 為什麼會有肌少症?肌肉質量為何會變差?

簡邦彥表示,肌少症源自希臘語「肉體貧困」一詞,現定義為漸進性和全身性的骨骼肌肉疾病,當中涉及肌肉能量和功能的加速流失,增加患者發生跌倒骨折、功能下降、虛弱,甚至死亡等併發症的風險。

「年紀大、缺乏體能活動及過於靜態的生活模式,例如經常久坐煲劇、少上街、長期臥床或胃口不佳等長者,都容易因為肌肉缺乏鍛煉,導致肌肉的質和量逐漸下降。」他稱,有研究文獻顯示,約一成60歲或以上人士患有肌少症,以香港人口推算,估計有逾20萬名長者患有肌少症。

2. 肌少症有什麼徵狀?容易察覺嗎?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一樣,可以無聲無息來襲,令人防不勝防。簡邦彥強調,肌少症患者不會有痛楚,也無法從外表看出徵狀,但仍可以留意以下「信號」,尤其是長者活動能力的變化!

他表示:「例如摺被或鋪床時感到乏力、上落樓梯需要協助、變得寒背或腰板不能挺直,甚至走路時需要中途休息或扶助的情况增加……這些都已顯示有肌肉流失及力量不足的情况。」

若想自我測試有沒有患肌少症的風險,簡邦彥表示,可參考SARC-F問卷進行初步評估,按5個項目(包括肌力、步行、坐下起身、行樓梯和跌倒)進行評分。不過,要準確判斷是否有肌少症,建議由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作詳細評核。

3. 肌少症對患者生活和健康有何影響?

別以為肌肉量不足只會影響雙腳力度,其實肌少症可以對患者的起居生活,以至整體健康構成影響。簡邦彥解釋:「肌少症患者的四肢肌肉都會減少,有可能無力支撐上樓梯;還會影響平衡和協調,增加患者跌倒及骨折機會;肌肉太少更會降低代謝率,令體重更難控制,有研究指肌少症會增加患上糖尿病及心血管等慢性病風險。」

4. 肌少症可以逆轉嗎?怎樣做才能加強肌肉力量?

現時未有藥物可以治療肌少症,要改善肌少症,簡邦彥表示,患者可以在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進行較進取的阻力訓練。定期進行適當的運動,是重建肌肉質量的首選方法。

他引述研究指,阻力運動有助改善肌肉力量及質素,只要持續12周、每周3次的漸進式阻力訓練,已能夠提升肌肉質和量,令患者的步行及起立坐下的速度、肌肉力量、平衡都有改善。「切記肌肉鍛煉必須持之以恆,否則肌肉會再次消失。」

不過他提醒,很多人尤其是長者,以為肌肉負重訓練是以「多」取勝,其實最重要的是講求動作的質素 (movement quality)。他以雙手抬舉水樽為例,長者由舉起30下增至60下,僅增加次數不增加難度,只會有助改善耐力,而非力量。

「阻力過低對肌肉力量的改善不大,在進行阻力訓練時,必須感到有些吃力,才能令肌肉肥大或肥厚。」他建議長者採用漸進式訓練,如改用更大和載水量更多的水樽進行訓練。例如做掌上壓時,長者可以由簡易的「牆上壓」開始,逐步增加傾斜度以適應負重訓練。

5. 肌少症可以預防嗎?

簡邦彥強調,即使是健康的長者,亦應積極維持肌力,預防肌少症發生。以下3點都是預防肌少症的不二法門。

‧適當的體能活動:除了晨運、逛街和行公園外,也需要多做運動。世衞建議65歳以上人士,每星期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若怕運動影響本來的病患,可以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肌力及平衡訓練:除帶氧運動外,每星期要進行兩次肌力訓練,針對大肌肉群或背肌;另外每星期進行一次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直線行走,都有助降低跌倒風險。而當進行平衡訓練時,應有照顧者在旁適時協助,避免跌倒。

‧均衡飲食、管理慢性病:要攝取充足的營養,進食蔬果外亦應攝取多點蛋白質;更應避免吸煙及過量飲酒、管理好原本有的慢性病,均有助長者減低患上肌少症的機會。


相關閲讀:肌少症|長者體型偏瘦、肌肉量少是正常?慎防肌少症 50歲開始「練大隻」減跌倒風險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簡邦彥表示,即使長者的肌肉質量已變差,及早透過適度和持之以恆的肌肉負重訓練來重建肌肉,有望逆轉肌少症。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物理治療師教肌力及平衡動作訓練

(以下運動只供參考如有疑問應先諮詢物理治療師專業意見並在其指導下進行以免受傷或跌倒。)

針對高度依賴/嚴重體弱長者

1. 肌力訓練:沙包提腿

正確做法:坐在有椅背座椅上,在小腿上綁上沙包(重量因人而異,一般建議2至5磅),然後單腳提起伸直,雙腳輪流各做10次。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常犯錯誤:雙腳同時提起。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2. 肌力訓練:阻力帶蹬腿

正確做法:坐在有椅背座椅上,雙手握穩阻力帶的兩端,腳踏在阻力帶上慢慢向腹部屈起,再向前蹬直,期間雙手要固定不動。雙腳輪流各做10次。

常犯錯誤:雙手隨蹬腳動作拉伸,令腳抬得太高。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3. 肌力訓練:舉啞鈴

正確做法:坐在有椅背座椅上,雙手提起啞鈴向上舉高,直至手肘高過肩膊,慢慢放下。做10次為一組。

常犯錯誤:雙手舉起至完全伸直。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針對輕度體弱長者

1. 平衡訓練:直線步行

正確做法:腳跟對腳尖直線行走,但注意如果肌力不足,需有人在旁扶持。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2. 肌力訓練:槓上壓

正確做法:在扶手槓上以雙手屈曲支撐再伸直,可先做3至5下,然後慢慢增加每組次數,以免過勞或受傷。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3. 平衡及肌力訓練:天花吊帶輔助下的步行訓練

正確做法:長者可以在天花吊帶輔助下步行,如需增加難度,可加一個小踏板,讓長者踏上再踏下,也可以拿着橫桿,同時訓練肌力和平衡。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相關閲讀:【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針對活躍及強健長者

1. 肌力踏步訓練

正確做法:可利用踏步或梯級,上下踏步,期間手臂也要跟隨郁動。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2. 「登山者式」

正確做法:把雙手放在高一級的位置上,雙腳膝蓋輪流抬向胸口,模擬爬山動作。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3. 太極或瑜伽式伸展動作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4. 器械訓練

正確做法:有需要時,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協助和監督下,使用器械鍛煉下肢和雙臂肌肉。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
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www.afterroberto.com/%e8%85%b0%e7%97%9b%e6%9c%89%e5%8e%9f%e5%9b%a0-%e4%b9%85%e5%9d%90%e5%8b%9e%e6%90%8d%e9%80%80%e5%8c%96%e5%82%b7%e8%85%b0%e6%a4%8e-%e6%b2%bb%e7%99%82%e6%9c%89%e6%b3%95-%e5%bc%b7%e5%8c%96/ Tue, 14 Sep 2021 09:09: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296 引致腰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骨質疏鬆症椎間盤移位等之外,最常見是腰椎勞損退化,「禍端」正是久坐!無論六、七十歲的長者,還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以至20多歲的年輕一族,都有可能因久坐而引致腰痛。若問題持續,肌肉力量會變差,加上過去年多的疫情影響下,戶外活動減少,腰痛可能已困擾着你?

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表示,導致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久坐容易令腰椎勞損,而骨質疏鬆症和椎間盤移位都有可能引致腰痛。

 

腰痛常見成因:久坐勞損退化 疫情下問題更嚴重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表示,骨科門診約有三分一求診者都是為着腰痛而來!在新冠疫情肆虐下,過去年多腰痛問題更見嚴重。

「美國一項調查發現,疫情後腰痛的個案大幅上升了80%。腰痛患者在久坐或久站後,腰便會疼痛,亦無力搬動重物,惟仍能行走,故不少患者都會延誤求診和治療。」

 

腰椎受壓 從事文職、司機屬高危族

高醫生稱,腰痛最常見的成因是勞損退化,而久坐正是腰椎勞損的最大原因,致腰椎承受過多壓力,故長時間坐在案前的文職人員及車內的職業司機,都是腰痛的高危族群。

勿以為腰痛多是年長人士的「專利」,實際是不同年齡人士都會患腰痛,只是原因有分別。高醫生指出,20多歲的年輕人多因為肌肉拉傷而導致椎間盤問題;40多歲呢?大多會因為運動或勞動工作,令腰椎關節發炎及鬆弛;年紀較大人士更有可能因為椎管收窄及腰椎側彎等問題而引起痛楚。

 

腰痛持續致肌肉力量變弱

患者在發病初期,一般只覺得腰背比較乏力易攰,稍作休息或睡覺後,痛楚減退便以為沒事。不過,若情况持續一、兩年,肌肉力量會愈來愈弱,一旦突然需要用力,如搬動重物,腰部儼如沒有熱身即快跑般,肌肉會因為不勝負荷而抽筋,有可能需要立即送院打止痛針。

還有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和骨塌也是引致腰痛的常見原因;近年興起的運動熱潮,也令不少人因為熱身不足而發生意外。至於非退化性問題如創傷、感染及腫瘤等則較少見。

 

骨質疏鬆症致骨折 椎間盤移位引發突發性腰痛

長期腰痛固然惱人,但突發性腰痛更令人防不勝防。高醫生表示,突發性腰痛往往是椎間盤移位所致,背後的原因仍然是勞損退化,令椎間盤外圍如車軚的軟韌組織脫水及破裂,結果用力或彎腰時,中間的啫喱被迫出壓住脊椎神經,遂引起坐骨神經痛及無力等症狀。

高醫生強調,有時椎間盤上的細裂痕可以引起發炎,刺激神經令大腦不斷接收痛楚信號,即使進行影像掃描也未必能察覺,有可能需要做其他檢查才能確定。

 

對付不同腰痛 治療、運動紓緩大不同

要有效處理腰痛,必須對症下藥。高醫生指出,突發性的椎間盤移位,需要先消炎及放鬆已繃緊的肌肉,然後再接受拉腰牽引,從而讓椎間盤減壓及擴大神經管的空間,紓緩痛楚後讓身體慢慢復原。至於長期勞損引起的腰痛,拉腰則難有作用,因為肌肉抽筋是為了保護腰部,需要透過運動治療逐步強化腰部肌肉,以改善痛症。

針對腰痛的手術,主要是處理椎間盤嚴重移位所造成的神經受壓,又或是骨刺增生導致椎管收窄和腳痛,以及椎間盤失去承托需要固定等。高醫生指,假如病人的情况暫不需進行手術,但其他治療又未有太大的療效,症狀又對生活造成滋擾,則可以進行硬膜止痛注射,可以快速減輕痛楚,藉以幫助病人加快復原。

高醫生的臨牀經驗所得,多達七至八成的腰痛病人都毋須做手術也能改善病情,但若病人出現「紅旗」症狀,則可能非普通腰痛般簡單,例如患者年齡在20歲以下或50歲以上,伴隨着食慾不振、消瘦及有神經受損症狀如無力麻痺、小便失禁等,有可能是其他較嚴重的病症如腫瘤所致,宜盡快求醫。

 

TIPS

不想腰痛埋身?鍛煉核心肌肉有助加強承托腰椎。不過,高醫生提醒,核心肌肉的結構複雜,包含腹部及中下背部的肌肉,如盆底肌肉、腹肌、脊轉肌、橫膈膜等等,不同人可能需要強化不同的肌肉,而訓練前亦要先提高柔韌度,放鬆大腿和肩膊肌肉,故此運動不能隨意做,否則有可能愈做愈錯,例如很多人以為平板式可以鍛煉核心肌肉,但若姿勢不當,有機會令背部肌肉更繃緊,導致腰痛更為嚴重,訓練前宜請教相關專家。

 

「下背痛的原因與診療」明報副刊FB Live直播

日期:2021年9月30日(星期四)

時間:20:30 – 21:00

講者:高天祐醫生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

查詢電話:2515 5437

專科醫生Q&A 立即提問:https://link.mingpao.com/70839.htm

]]>
【骨質疏鬆症】40歲後骨質流失變明顯?骨質密度知多少(醫學滿東華) //www.afterroberto.com/%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7%97%87-40%e6%ad%b2%e5%be%8c%e9%aa%a8%e8%b3%aa%e6%b5%81%e5%a4%b1%e8%ae%8a%e6%98%8e%e9%a1%af-%e9%aa%a8%e8%b3%aa%e5%af%86%e5%ba%a6%e7%9f%a5%e5%a4%9a%e5%b0%91/ Tue, 14 Sep 2021 08:59: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297 【明報專訊】李太:醫生,我近來背痛愈來愈嚴重,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

醫生:李太,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患者骨質密度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若只有骨質疏鬆症,患者應該沒有病徵。但骨質疏鬆症患者容易因輕微碰撞或跌倒而骨折,產生痛楚。最常見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及前臂骨。即使沒有任何碰撞,骨質疏鬆症患者亦可能因一些日常生活動作,如提起重物、彎腰等,令脊椎出現塌陷,背部變得彎曲,形成駝背及身高變矮的問題,引致背痛。

經常背痛,莫非有骨質疏鬆症?(網上圖片)
經常背痛,莫非有骨質疏鬆症?(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世界骨質疏鬆日丨預防骨折、骨頭脆 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營養餐單 訓練養生要有法

 

40歲後骨質流失變明顯

李太:骨骼這麼堅硬,為什麼會出現疏鬆問題?

醫生:其實骨骼結構密度會隨年齡改變。一般來說,骨質於童年及青春期迅速增長,30多歲時達至頂峰。到近40歲,骨質流失開始變得明顯;更年期女性更會因體內雌激素下降,加劇骨質流失。當骨質流失速度較正常快時,便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機率。骨骼新陳代謝是一個延續過程,因此,無論男女老幼,都應注意預防骨質疏鬆症。

李太:你剛剛提及更年期女性因體內雌激素下降,會加劇骨質流失。我今年65歲,看來我一定有骨質疏鬆症!

醫生:除了更年期後的女性,還有其他風險因素,例如長者、體型瘦小、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患者、吸煙、酗酒、長期攝取鈣質不足、缺乏維他命D、過量飲用含咖啡因飲品(例如咖啡、濃茶)、缺乏負重運動等。另外,有些疾病,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因化療、電療或手術而提早停經等;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亦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李太:我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應該怎麼辦?

醫生:如屬上述高危人士,須定期接受檢查。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是常見而又準確測量骨質密度的方法,只要10至15分鐘便得知結果,可以用於診斷及監察治療的效果。另外須注意,市面上的超聲波儀器只可以作為骨質密度的初步篩驗方法,並不能作為確診工具。

李太:明白了,請你替我安排骨質疏鬆症及背痛的檢查吧!

 

相關文章:更年期潮熱、雌激素減少 生理、心理不適因人而異 5個方法助你從容渡過

 

文:鄺盈芮(東華三院綜合診斷及醫療中心醫生)

]]>
提升免疫力|教你適度曬太陽自製維他命D強骨骼牙齒健康 營養師:過量攝取反損健康 //www.afterroberto.com/%e6%8f%90%e5%8d%87%e5%85%8d%e7%96%ab%e5%8a%9b-%e6%95%99%e4%bd%a0%e9%81%a9%e5%ba%a6%e6%9b%ac%e5%a4%aa%e9%99%bd%e8%87%aa%e8%a3%bd%e7%b6%ad%e4%bb%96%e5%91%bdd%e5%bc%b7%e9%aa%a8%e9%aa%bc%e7%89%99%e9%bd%92/ Fri, 22 Jan 2021 07:29: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698 現時人類身體唯一可以自行製造的維他命,是被稱為「陽光維他命」的維他命D,維他命D對於人體的骨骼健康,以至抗炎及免疫能力都非常重要。想攝取足夠維他命D,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曬太陽!怎樣曬太陽才能讓體自行製造維他命D呢?在室內隔着玻璃窗曬太陽可以嗎?搽上SPF8或以上的防曬品是否可行呢?原來透過飲食攝取的功效會相對較弱,為什麼呢?至於是否需要額外服食維他命D補充劑,營養師指出,由於嬰兒不能長時間曬太陽,加上母乳中缺乏維他命D,才需要額外補充。

提升免疫力|教你適度曬太陽自製維他命D強骨骼牙齒健康 營養師:過量攝取反損健康
維他命D有助吸收鈣質,若攝取量不足,會引致兒童容易有佝僂病,又或成人容易有骨軟化症及骨質疏鬆症,增加骨折風險。

維他命D助吸收鈣質 保持骨骼、牙齒健康關鍵

betway体彩 營養師高咏梅表示,維他命D能幫助吸收鈣質,維持血液中適當的鈣與磷濃度,是保持骨骼和牙齒健康的關鍵,同時維他命D亦能預防低血鈣引起的肌肉抽搐。因為一旦攝取量不足,骨骼便容易因變軟而變形,骨密度降低,引致兒童容易有佝僂病,又或成人容易有骨軟化症及骨質疏鬆症,增加骨折風險。

此外,維他命D能協助調節不同基因編碼和細胞的生長,可鞏固人體免疫力和抗炎能力。有研究顯示,長期維他命D攝取量不足或與心血管、癌症等疾病有關。

身體能自行製造維他命D 每星期戶外曬太陽23

身體想有充足維他命D,最好由自己製造,高咏梅指出,陽光是最重要的原材料,當皮膚接觸陽光的紫外線UVB後,便能觸發維他命D在肝和腎內活化及合成。她引述研究指出,建議以下3點:

。每星期曬太陽2至3次,每次15至30分鐘,最好在早上10至下午3時這段陽光充沛的時間。

。要留意不要搽上SPF8以上的防曬品來曬太陽。

。必須要在戶外直接讓陽光照射皮膚,否則UVB便不能與皮膚接觸,觸發維他命D的合成。

飲食能彌補維他命D攝取嗎?

如果平日沒有曬太陽的習慣,人體每日需要多少維他命D?

你每日需要多少維他命D

年紀 每日建議攝取量 每日攝取上限
0-12個月 400IU 1000-1500IU
1-70 600IU 4000 IU
71 800IU 4000 IU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研究所 (IU =International Unit國際單位)

高咏梅指出,只有很少部分的食物含有維他命D,如曬太陽的時間不足,可考慮進食以下食物來補充,有需要可由註冊營養師的評估後,按建議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

部分含維他命D的食物

食物 維他命D含量(IU
三安士三文魚(熟) 570
一杯牛奶/豆奶(添加維他命D) 100-144
一杯穀物早餐(添加維他命D) 80
一隻蛋 44

資料來源:美國農業協會

母乳餵哺嬰兒易缺維他命D

成人基本上多曬太陽便能有充足維他命D,但高咏梅指出,接受全母乳餵哺、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每公升母乳只含約20 IU維他命D,加上不應長時間曬太陽,以致容易缺乏維他命D,影響鈣質吸收及免疫力,她引述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餵哺嬰兒每天可透過服用一滴維他命D滴劑,額外補充400 IU維他命D。

過量攝取維他命D損健康

一般從陽光或日常飲食中過量攝取維他命D的機會較低,但市面的營養補充劑劑量差異極大,因此選購前除了需留意標籤上的劑量,亦可諮詢註冊營養師的建議,以免因攝取過量而對身體做成不良影響,例如引致血鈣過高,造成血管與組織鈣化,令心臟、血管與腎臟受損,甚至增加骨折風險。

]]>
【Young Old健康】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www.afterroberto.com/young-old%e9%98%b2%e8%80%81%e9%a4%8a%e7%94%9f%e6%9c%89%e6%b3%95-%e5%b0%8f%e6%94%b9%e8%ae%8a%e7%94%9f%e6%b4%bb%e6%a8%a1%e5%bc%8f-%e5%a4%a7%e6%94%b9/ Sat, 25 Jul 2020 02:00: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614 老人再不一定是老態龍鍾、周身病痛的形象,尤其是初老(Young old)一族。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Young old泛指50至70歲之間、身心狀態依然良好的一群,怎樣為踏入老年做好準備呢?他強調,初老要好好實踐7個防老養生法則,只要作出小改變,已能大大改善或延緩各種老人病的出現!

【Young Old健康】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鼓勵初老一族逐步改變生活模式,好好管理身體狀况,做到「有病醫治,無病預防」,有助預防各種老人科疾病。

初老階段為何重要呢?梁萬福醫生指出,只要在50至70歲照顧好自身健康狀况,已可以減少20年後出現各種老人病的機會。「踏入初老最理想是做到有病醫治,無病預防,尤其是常見的老人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等,成因大多源於家族遺傳、機能退化和不良生活模式等。」

梁醫生表示,遺傳因素未必可改變,但可逐步改變或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和習慣,實踐初老的防老養生法則,為踏入老年做好準備!

心血管肥胖高血壓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糖尿病

預防「三高」減中風機會  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

「年紀大,機器壞」,各式各樣的身體毛病接踵而來,怎辦?梁醫生表示,都市人常見的「lifestyle diseases」(都市病),大多是由不良的生活模式或習慣所引致,例如飲食不均衡、吸煙、酗酒、運動不足、作息不定時等,都是增加患上慢性病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等心血管毛病,還有糖尿病、中央肥胖,甚至中風等。

「其實40歲後已要開始注意自己有否『三高』——即高血壓、高膽固醇和高血糖,因為『三高』和體重超標都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故此必須定期檢查,及早掌握身體的基本狀况。」

梁醫生分享曾有一位從事中港運輸工作、患有糖尿病的個案,但由於工作關係他並沒有節制飲食,加上作息不定時,結果50多歲便確診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並多次復發,心血管問題愈趨嚴重。要預防lifestyle diseases,首要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模式,而非身體出現警號後才臨急抱佛腳。

骨骼與關節: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

更年期後退化加劇  肌力訓練強化骨骼

開始腰痠背痛、膝頭痛,莫非是身體老化的先兆?梁醫生指,關節積年累月的勞損,若加上肥胖等問題,都會導致年長人士容易出現關節退化等毛病。而女性在更年期後,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含鈣量急跌,特別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症。

「人到中年,一旦跌倒或拉傷,更會導致骨折或韌帶受傷,後果可大可小!」梁醫生指出,不論男女,尤其下肢關節,當發現身體肌肉流失或運動能力下降,便有可能是關節退化的警號,應如何預防呢?

「在關節退化加劇前,除了要進行提升心肺功能的帶氧運動、吸收充足的鈣質和維他命D外,亦應透過針對不同肌群的負重訓練來增加肌肉質量、強化關節,游泳是理想的訓練項目之一。」

他提醒,即使一直有運動習慣的Young old,也不能忽略運動前做足熱身這環節,有助減少受傷和運動創傷所帶來的後遺症,又提醒Young old一族切勿因擔心關節勞損或骨折而放棄運動。

心理健康:情緒病

逐步適應工作及家庭的角色轉變

踏入初老,無論在家庭或工作層面都要面對角色的轉變。「不少50、60歲人士都開始面對退休問題,要從以往的事業崗位退下來,生活節奏、經濟等都要重新調整;家庭方面子女已長大,可能搬離家中往外闖,衍生了不少處於『空巢期』的父母,讓不少習慣兒女圍繞的Young old感到寂寞、難以適應。」

梁醫生鼓勵Young old們要善用時間,及早培養自己的興趣、保持社交圈子、維持一定的活動量,而非過於依賴子女,為完全退休做好準備。

他笑言,退休也毋須「一刀切」,可以在初老這階段因應個人能力和需要,逐漸改變工作模式,例如由全職工作改為半職或兼職;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士則可考慮選擇非/輕體力勞動的工作,甚至做義工服務等,都可以讓自己慢慢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和步伐。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視60或65歲為退休限期,但今時今日年齡跟退休已沒有必然關係,即使已達退休年齡,不少長者的體力及精神狀態仍然良好,做到退而不休!」

腦退化:認知障礙症

認識初期病徵 切莫諱疾忌醫

很多人都會擔心患上認知障礙症,這種由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除了成因未明或跟遺傳因素有關的阿兹海默症外,還有因多次輕微中風令腦部受損、腦積水、腦部感染等引發的認知障礙症,大多出現於70歲以上的長者。

不過,梁醫生提醒,切勿「自己嚇自己」:「曾經有一名60多歲的病人求診,他本身是公司老闆,頭腦靈活,卻不知為何在短時間內記憶力突然衰退、思考能力下降,初期家人懷疑他患上認知障礙症。但經磁力共振等檢查後,發現病人是因自身免疫力問題引發腦炎,影響記憶力,而非患上認知障礙症,服藥治療後已告痊癒。」梁醫生強調,初老也要對認知障礙症或各種老人科疾病等有更多的了解,病向淺中醫方為良策。

【Young Old健康】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梁萬福醫生建議,Young old可以實踐7個防老養生法則。你做得到嗎?

Tips:梁醫生建議,Young old可以實踐7個防老養生法則:

  • 定期監察個人體重、血壓、膽固醇及血糖水平,預防「三高」
  • 保持均衡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全穀物、瘦肉、魚和豆類
  • 每天作適量運動,有助維持心血管、肌肉力量、關節健康
  • 避免吸煙及飲酒,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培養興趣,適應家庭及工作角色的轉變
  • 實行退而不休,保持社交和活動量
  • 定期體檢,病向淺中醫
]]>
肩頸腰膝痛 減活動惡性循環 帶氧運動紓緩慢性痛 //www.afterroberto.com/%e8%82%a9%e9%a0%b8%e8%85%b0%e8%86%9d%e7%97%9b-%e6%b8%9b%e6%b4%bb%e5%8b%95%e6%83%a1%e6%80%a7%e5%be%aa%e7%92%b0-%e5%b8%b6%e6%b0%a7%e9%81%8b%e5%8b%95%e7%b4%93%e7%b7%a9%e6%85%a2%e6%80%a7%e7%97%9b/ Mon, 16 Dec 2019 03:01: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940
肩頸腰膝痛 減活動惡性循環 帶氧運動紓緩慢性痛
鍛煉心肺——帶氧運動可以鍛煉心肺耐力,促使身體分泌血清素和安多酚,有助紓緩長期痛症。(SamuelBrownNG、iSAsiaVision@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痛症是都市人常見毛病,其中以膝、肩頸及腰痛最為普遍。長期痛症對身體帶來負擔,亦對心理及生活構成負面影響。很多人誤以為減少活動有助減痛,但事實上,適量有氧和伸展運動,才是紓緩慢性痛症的良方。

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指出,疼痛是不舒服的感覺及心理感受所造成,並由潛在或確實的身體損傷所引起;而心理不舒服的感覺更是主觀,因此疼痛的嚴重程度亦受心理影響。

 

創傷致急痛 維持少於3個月

疼痛分為急性及慢性,前者通常發生於傷害性刺激後、身體組織創傷引起,受傷初期有急性徵狀,如患處紅、腫、熱、痛,而痛症少於3個月;後者常在身體組織癒合後,疼痛持續或有加劇趨勢,情况持續多於3個月。

急性痛症主要成因是創傷,是突發的,當身體慢慢復元,疼痛慢慢減少並消失。急性痛症常見成因包括運動創傷、跌倒肌骨受損、手術後創傷,或內科問題,如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等。主要治療方案,包括保護、休息、冰敷、壓力和提高患處這五大原則,以達消腫效果,紓緩疼痛;醫生亦會提供合適方案,如藥物和手術,讓身體復元。

慢性痛症成因較複雜,常見是急性創傷後神經受刺激,令痛症在傷口癒合後仍持續,或是身體組織長期勞損。而情緒或心境,對痛症亦有不同程度影響,患有情緒病如抑鬱和焦慮症,都會令疼痛程度增加。至於個人對疼痛的經驗及感受,亦有影響(如部分人較怕痛)。

也有一些長期疼痛屬原發性,即沒有確實原因。由於長期痛症成因較複雜,治療方案需從心理、行為、藥物和運動等方面入手。

 

改善不良姿勢 強化肌力

常見因為勞損和退化而出現的長期痛症,大多出現於膝部、肩頸及腰部。隨年紀增長,保護關節的軟骨磨損及潤滑關節的潤滑液減少;加上肌肉退化未能有效保護關節,導致身體不同部位出現關節痛。疼痛限制了身體的活動能力,因而令肌肉進一步退化,形成惡性循環。而不良姿勢,如坐姿或提舉重物等,亦會令肌肉及關節勞損,引致長期痛症。

脊椎關節退化或長期不良姿勢,引起肩、頸和腰部痛症。肩頸肌肉痠痛,令手臂活動幅度受限制,要改善問題,必須糾正姿勢,以及伸展及強化相關肌肉。而腰部肌肉痠痛、彎腰時疼痛增加等徵狀,改善方法是要注意提舉重物的正確姿勢,切勿依賴腰部發力,日常要多伸展及強化腰腹肌肉。

至於膝痛原因,大多是因重複動作,加上大腿肌力不足及關節退化等引起,常見徵狀是上落樓梯時膝蓋疼痛,亦有不少是因天氣轉換(特別是冬天)令疼痛加劇。改善方法是減少對膝關節的壓力,患者需要減重及強化大腿肌肉。

很多人誤以為多休息及避免活動,可以紓緩長期痛症,讓身體有時間復元。無可否認,即時創傷引致的急性痛症,需要適量休息,但復元過程中也需要適量活動,以防止肌肉乏力及關節僵硬,更何况患處已經癒合但出現慢性痛症呢!

肌肉及關節缺乏活動會變得無力及僵硬,而肌肉乏力又令關節缺乏支持,在這個惡性循環下,令疼痛加劇。加上痛症影響日常生活,令患者容易情緒波動,而情緒問題又可能加劇痛症,產生另一個惡性循環。

透過帶氧運動,可以鍛煉心肺耐力,紓緩慢性痛症;而做帶氧運動過程中,身體分泌血清素及安多酚,分別能增加愉快感覺及減痛,從而改善負面情緒及慢性痛症。

 

循序漸進急步行策略

帶氧運動中,最簡單是急步行,每次約10至30分鐘,宜用3至5分鐘漸漸增加步速,直至呼吸加速但仍然夠氣可以同時說話、感到有少許辛苦。注意切勿突然加速,停止時亦切勿急停,應在3至5分鐘內慢慢減速至停下,時間視乎個人能力而定。剛開始時,可以每星期兩次,每次約10分鐘,循序漸進地加至每星期5次、每次約30分鐘,若運動前後感到不適,宜立即停止。

 

家居運動:4招「伸」走長痛

肩頸腰膝痛 減活動惡性循環 帶氧運動紓緩慢性痛
(圖:作者提供)

慢性痛症與身體姿勢及肌肉不平衡有關,右邊4個簡單家居運動,可以伸展過緊肌肉,視乎個人能力練習。這些運動不可取代專業人士提供的治療,如物理治療師評估後的復康運動。

做伸展運動時,應有輕微拉扯感覺,動作維持15至20秒為1次,做3次為1組,每天重複做3組。同時要注意椅子是否穩固,宜有扶手。如對伸展運動和慢性痛症有疑問,應及早尋求相關專業協助。

  1. 背部伸展
    做法:坐在椅上,雙手伸直緊扣,手心向外,提高至頭頂位置,至背和腰部有輕微拉扯感
  2. 轉腰伸展
    做法:坐在椅上,左手放右膝作固定,上半身轉腰到右邊並維持動作。完成後換邊再做
  3. 頸部伸展
    做法:坐在椅上,左手放在頭頂右方,輕輕把頭拉向左邊,至左耳移近左肩膀,維持動作。完成後換邊再做
  4. 胸部伸展
    做法:靠左邊牆站,雙腳前弓後箭步,左腳踏前,左臂提至肩膀水平、貼牆、手肘形成直角,維持動作。完成後換邊再做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示範:陳啟豪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長者健康】對抗骨質疏鬆 練負重運動 做有骨氣長者 //www.afterroberto.com/%e5%b0%8d%e6%8a%97%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7%b7%b4%e8%b2%a0%e9%87%8d%e9%81%8b%e5%8b%95-%e5%81%9a%e6%9c%89%e9%aa%a8%e6%b0%a3%e9%95%b7%e8%80%85/ Tue, 13 Aug 2019 03:31: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930 【明報專訊】大家對無聲無息的骨質疏鬆症,並不會感到陌生。亞洲人骨架細,骨庫儲備較少;加上隨人口老化加劇,時常有骨質疏鬆症患者來求診,大多是因跌倒而骨折的長者。骨骼需要有相當壓力刺激,才能延緩流失,因此負重運動對維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骨質疏鬆, 負重運動, 骨質疏鬆症,
延緩骨質流失——骨骼需要有相當壓力刺激才能延緩骨質流失,負重運動對維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sakai000@iStockphoto)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定義,骨質疏鬆症是骨質密度及質量下降的病症,隨着骨質流失,骨骼漸漸變得脆弱並增加骨折風險。骨骼含有活組織,除了礦物質(如鈣質)及水分外,亦有骨質細胞,其中造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對於骨質密度的平衡擔當極為重要的角色。造骨細胞負責骨質的合成,破骨細胞則有分解作用,它們互相制衡,以調節及控制骨質密度。30歲前,造骨細胞比破骨細胞活躍,所以骨質處於正增長的狀態,在30歲時骨質處於巔峰狀態;到30歲後,造骨細胞的活躍程度會漸漸下降,當造骨細胞活躍程度下降至比破骨細胞還要低的時候,骨質便會出現負增長而慢慢流失。

 

根據基金會數據,全球50歲以上的人口當中,分別每3名女士和每5名男士,便有一人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對個人及社會經濟均造成巨大壓力。香港大學的研究報則指出,估計香港現時有30萬名絕經婦女及10萬名50歲以上男士患有骨質疏鬆症。

 

停經後減雌激素 女性更易中招

由於女性骨架比男性小,先天「骨庫」儲備已較少,因年紀增長骨質漸漸流失而所受的影響較男性為大;加上女性約50歲開始步入更年期,骨質流失速度更快,這是由於雌激素其中一個功能是保護女性骨質,當停經後雌激素分泌減少,抑制骨質流失的能力下降,因此在更年期後,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骨質疏鬆症。不過,由於男性骨質亦會隨年齡漸漸流失,男性對此問題亦不可忽視。除了性別和年齡,高危一族還包括亞洲人或白種人,而先天骨架小和家族遺傳亦是不可修正的因素。

 

骨質疏鬆, 負重運動, 骨質疏鬆症,
椎骨塌陷——骨質疏鬆患者脊椎骨較脆弱,輕微創傷都可致椎骨塌陷。(資料圖片/設計圖片,模特兒跟內文提及病症無關)

 

 

此外,後天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亦會引起骨質疏鬆,包括體重過輕、缺乏運動、吸煙、酗酒、過量攝取咖啡因或高鹽食物、吸收不足夠的鈣質或維他命D、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雌激素雄性激素不足等。而有以上高危因素的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或有低創傷骨折經驗的高危人士,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醫生會根據診斷處方藥物及其他相關建議,例如營養攝取等。

 

高危因素:煙酒咖啡因高鹽食物

骨質疏鬆症來得毫無預兆,很多時候其徵狀來自病症導致的骨折,當中以髖部、脊骨和手腕骨折最為普遍。骨折個案大多是跌倒的低能量創傷引起,低能量創傷一般不會令強健的骨骼骨折,但假如跌倒者的骨質密度低,導致骨折的風險則較大。

另一方面,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脊椎骨較一般人脆弱,可以承受的體重亦較輕。當他們受到輕微創傷,如扭傷腰,甚至大力咳,均可能導致椎骨塌陷而前傾或駝背,嚴重影響姿勢,甚至有患者會因椎骨塌陷,引起腰背痛或嚴重者手腳無力等。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物理治療師)

編輯:陳志暘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居家4式負重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