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05 Nov 2024 08:12:5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骨折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跑步時小腿內側痛兩大常見原因 慎防慢性骨折、肌肉壞死 //www.afterroberto.com/%e8%b7%91%e6%ad%a5%e6%99%82%e5%b0%8f%e8%85%bf%e5%85%a7%e5%81%b4%e7%97%9b%e5%85%a9%e5%a4%a7%e5%b8%b8%e8%a6%8b%e5%8e%9f%e5%9b%a0-%e6%85%8e%e9%98%b2%e6%85%a2%e6%80%a7%e9%aa%a8%e6%8a%98/ Wed, 06 Nov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22

【明報專訊】到了秋天,各大長跑遠足賽事開始接受報名,因此不難發現,最近街上及運動場上逐漸多了練習跑步的人。在練跑過程中,不少人曾經歷兩邊小腿內側痛楚,但當練習完畢休息過後,痛楚便告消失。由於痛楚持續時間不長,所以經常被忽略,然而如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卻可能引致嚴重後果,甚至需要告別跑手生涯。

跑步時小腿內側痛兩大常見原因 慎防慢性骨折、肌肉壞死
查找成因–跑步時腳痛,即使休息後痛楚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PonyWang@iStockphoto)

跑步時小腿內側痛常見原因: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徵

這類在跑步時出現的小腿內側疼痛,最常見是由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徵(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又稱medial shin splint)引起,是脛骨(即小腿骨)附近軟組織,例如肌肉、腱鞘等在練習期間拉傷或發炎而引起疼痛。當訓練量加大或剛重啟跑步訓練時,小腿肌肉過勞或不勝負荷,便容易出現這種情况;另一常見原因是某些跑手迷信「幸運跑鞋」,經常穿著某對曾經跑出好成績的跑鞋來練習。然而該跑鞋因久經磨損,已經失去對足弓的承托力,未能夠好好保護足部,增加小腿肌肉勞損受傷的風險。


相關閲讀:【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常見原因:迷信「幸運跑鞋」愈練愈傷

儘管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徵所造成的痛楚,可藉着休息紓緩,但它亦是一個警號,說明運動量已超過小腿肌肉所能承受。這些持續壓力會產生應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脛骨首先會出現微細的裂痕,日積月累下逐漸發展成小腿骨折,嚴重影響活動能力。

故此,當出現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徵時,除了要適當調節跑步訓練的強度及時間外,也要加強小腿及整體下肢的肌肉訓練,讓雙足肌肉及其他軟組織配備良好,才再追求距離及速度上的進步。此外,專業跑鞋大概只能應付800公里跑程,之後便要換上新一對適合的跑鞋練習。


相關閲讀:【跑步】超慢跑每分鐘180步減膝關節受力 注意4原則 配合HIIT訓練增減肥效果


跑步中途痛+痹 或需開刀

小腿內側痛楚,除可能是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徵所致,也可能跟間隔區綜合徵(compartment syndrome)有關。在跑步或做其他下肢運動期間,肌肉會脹大,令筋膜空間縮小或變窄,壓迫神經及血管,除了帶來痛楚,也會伴隨麻痹感。然而,間隔區綜合徵的治療方法並不如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徵般,透過休息及服用止痛藥便能夠處理,而是需動手術解決,否則有可能引致肌肉壞死。因此,跑步時腳痛,即使休息後痛楚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運動痛症頻道

www.youtube.com/@cuhkpain

(談痛說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40歲肌肉量驟降?肌少症非長者專利肌肉流失容易跌倒、失平衡增骨折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40%e6%ad%b2%e8%82%8c%e8%82%89%e9%87%8f%e9%a9%9f%e9%99%8d-%e8%82%8c%e5%b0%91%e7%97%87%e9%9d%9e%e9%95%b7%e8%80%85%e5%b0%88%e5%88%a9%e8%82%8c%e8%82%89%e6%b5%81%e5%a4%b1%e5%ae%b9%e6%98%93%e8%b7%8c/ Thu, 29 Aug 2024 06:27: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02 多走幾步便無力?上落樓梯或走路時需要攙扶?甚至突然失去平衡?當發現自己不時遇上這些情况,有可能是患上肌少症(Sarcopenia)。雖然肌肉隨年紀逐漸流失是正常現象,但若流失過快過多,肌肉力量不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便要正視問題,找出原因,以防活動能力繼續下降,增加骨折風險,形成惡性循環。到底年紀大是否就無可避免會患上肌少症?40歲後肌肉量便會逐漸減少?這病症可以如何預防?

40歲後肌肉量逐步減 肌少症非長者專利

肌少症是指肌肉隨着年齡增長而流失,導致肌肉力量下降。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李健靈指出,在近10年,歐洲及亞洲的肌少症工作小組訂立了具體診斷指引,相關討論亦愈見廣泛。有研究顯示,約有10% 的60歲以上長者患有肌少症,以香港的人口推算,即患者數目有差不多21萬人,情况值得關注。

雖然這現象常見於60歲或以上的長者身上,但其實人體的肌肉量一般發展達至20至30歲的高峰期後,便會開始逐漸下降,40歲後,每10年肌肉量便會逐漸減少8%,所以肌少症並不是長者的專利。

肌少症的成因及風險因素

除了因為身體出現不可逆轉的退化,肌少症的成因和生活習慣亦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吸煙、酗酒、BMI少於18.5、患有慢性疾病等都是患有肌少症的風險因素。

以年過60歲的長者為例,若生活模式偏向靜態、日常大部分時間都留家少外出的長者們,較每天晨運或有每日外出習慣的長者有更大機會患上肌少症。除此之外,久坐不動、營養不良、減肥方法不當的朋友,也有機會患上肌少症。

從身體變化初步評估肌少症

患上肌少症不會有很明顯的不適或疼痛,但徵狀會隨年齡漸漸加劇,如想及早察覺,可以多注意身體的信號,如走路愈見緩慢、從梳化或椅子站起時要靠別人或物件借力、扭毛巾感到困難,或「寒背」愈來愈嚴重。

如有懷疑,可透過SARC-F肌少症風險評估問卷,回答以下5個簡單問題,以進行自我評估:

40歲肌肉量驟降?肌少症非長者專利肌肉流失容易跌倒、失平衡增骨折風險
懷疑自己有肌少症?可透過SARC-F肌少症風險評估問卷作自我評估。

1. 提起10磅的重物有沒有難度?
沒有難度 = 0分,有點難度=1分,很困難/無法完成 = 2分

2. 在房間走動,有沒有難度?
沒有難度 = 0分,有點難度 = 1分,很困難/要輔助/無法完成 = 2分

3. 走10級樓梯,有沒有難度?
沒有難度 = 0分,有點難度 = 1分,很困難/要輔助/無法完成 = 2分

4. 從床或椅子站起來,有沒有難度?
沒有難度 = 0分,有點難度 = 1分,很困難/無法完成 = 2分

5. 過去一年跌倒的次數?
沒有 = 0分,1至3次 = 1分,4次以上 = 2分

如總分超過4分便可能患上肌少症,應該盡快找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檢查。

診斷肌少症標準之一:四肢骨骼肌質量

肌少症的診斷標準有數項條件,其中一項就是檢查四肢骨骼肌質量(ASM)或其指數ASMI(ASM/身高2),可透過雙能量骨質密度掃描(DEXA)、或生物電阻抗分析(BIA)量度。如男士四肢骨骼肌質量重超過20公斤、女士超過15公斤,又或者ASMI男士>7.0、女士>5.5,都是合格的。


相關閲讀:【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從飲食及運動預防肌少症

當患上肌少症,肌力下降,行動緩慢,不單會令活動能力變差、自理能力下降,更會較易跌倒,增加骨折風險,另外肌肉量不足對於穩定血糖也有負面影響,情况不容忽視。李健靈指出,要預防肌肉流失,建議在日常多做運動,例如帶氧運動及肌力訓練。


相關閲讀: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帶氧運動
建立每周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如:急步行、踏單車或水中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活動(如:緩步跑、單打網球或行山)的習慣,亦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運動,要注意安全及避免受傷:

  • 由低至中等程度開始
  • 逐步增加速度和活動時間
  • 運動前後,應以自覺輕鬆的速度進行熱身及緩和運動

肌力訓練
可使用自體重量進行半蹲、坐下起立等動作,或在家中使用啞鈴或阻力橡筋帶進行肌力訓練;若情况許可,使用健身器械效果會更理想。李健靈提醒,進行相關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注意正確姿勢
  • 先以較輕重量開始,慢慢增加提舉重量及訓練密度
  • 提舉重量時保持正常呼吸,不要閉氣

]]>
營養師精選3招「老友記識食之道」:飲水、低鈉調味法、每餐先吃蛋白質  //www.afterroberto.com/%e7%87%9f%e9%a4%8a%e5%b8%ab%e7%b2%be%e9%81%b8-%e8%ad%98%e9%a3%9f%e4%b9%8b%e9%81%93-%e9%a3%b2%e6%b0%b4-%e4%bd%8e%e9%88%89%e8%aa%bf%e5%91%b3-%e5%90%83%e8%9b%8b%e7%99%bd%e8%b3%aa/ Fri, 02 Aug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513 「口淡淡,沒有胃口」、「冇牙咬唔到肉」、「食咩都冇味,加多啲豉油」……家有長者的話,相信都會聽過「長老們」在飯桌前嘮叨。事實上,長者受味覺退化、牙齒問題及吞嚥障礙等影響,常見會面對各種營養問題。如何讓長者食好一點?在討論吃什麼之前,有營養師教路3招「老友記識食之道」,其中首要應該由飲水開始。

老友記識食之道 營養師:勿待口渴才喝水

betway体彩 註冊營養師陳沛聰表示,說到「老友記」的營養問題,許多人都會忽略長者飲水不足的情况。事實上,即使是成年人都會飲水不足,因為許多人都只會在口渴時才意識到需要喝水。然而,口渴其實反映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整天平均地攝取水份才是理想做法。

飲水分量:每小時最少半杯 可適量交替湯水果汁

陳沛聰指,長者對口渴的敏感度會隨老化而減低,正因為口渴的感覺延遲出現,所以令他們喝水更少,導致身體缺水的情况愈趨嚴重。

相信大家都會聽過「每天喝8杯水」的黃金標準。長者亦可依照此標準來安排自己每天喝水的分量。他表示,「8杯水」是以1杯水為250毫升計,因此長者大約每小時最少飲半杯水會較易達標。要養成飲水習慣可由日常生活入手,例如帶備水樽「傍身」便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普通的水樽大約有500至700毫升容量,如此計算,長者每天大約需要飲用4至5樽水。

如果覺得飲清水太過「淡口」,長者可因應個人身體狀况,以其他流質飲品交替,例如湯水、果汁、紙包飲品如菊花茶等都可以考慮。若患有糖尿病或有「三高」問題,飲品宜選擇低糖或無糖菊花茶、湯水則不宜使用肥豬肉或豬骨等去烹調。

低鈉調味:天然香料取代 減高鈉食品

隨年紀漸長,長者的味覺難免會有所減退,因而令他們愈來愈喜歡濃味的食物。然而,許多調味料或醬料如鹽、豉油、蠔油等均屬高鈉食物,容易引致血壓高。陳沛聰指,食物的味道不只由鈉質而來,許多天然香料也能夠為餸菜帶來豐富的味道,例如:香草、花椒、八角、辣椒、蒜頭、蔥、芫茜等都不妨多加使用,無鹽雞湯亦是增添味道的另一個選擇。

他亦提醒,只要小心控制,長者每天可適量地攝取鈉質。以標準計,長者每天可以攝取2300毫克的鈉質,相等於1茶匙的鹽。謹記除了要減少使用食鹽,加工食品如水浸吞拿魚罐頭、香腸及丸類,均屬高鈉質食品,多吃新鮮或冰鮮肉類會較為理想。


相關閲讀:長者日飲8杯水太多致水腫? 飲水太少會脫水、便秘?解開老友記飲水迷思

攝取蛋白質:開餐先吃蛋白質 後肉類、米飯

長者面對的另一問題是新陳代謝減慢,他們的食量漸漸減少亦屬正常現象。陳沛聰建議,老友記用餐時應先進食蛋白質、肉類等需求最大的營養素,然後才吃米飯、五穀類等較為飽肚的食物,避免許多長者習慣先吃飯、食菜,最後才吃肉,往往會沒有胃口進食肉類,令營養攝取減少。

為何攝取蛋白質對長者如此重要?陳沛聰解釋,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生長的所需營養素,長期缺乏蛋白質會令肌肉流失,不但影響長者的日常活動及步行,嚴重更可令他們容易跌倒而骨折,引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所以,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是維持健康及生活質素的重要一環。


相關閲讀:吞嚥困難|經常「濁親」、「落錯格」?了解吞嚥動作4階段 及早處理免致吸入性肺炎

知多啲:蛋白質計算機

營養師精選3招「老友記識食之道」:飲水、低鈉調味法、每餐先吃蛋白質 
長者每天需要攝取多少蛋白質才足夠呢?怎樣計算呢?

每天究竟需要攝取多少蛋白質才足夠?其實計算方法很簡單:

  長者的蛋白質需求:
體重(公斤)x 1.2 = 每日所需蛋白質(克)
例子:一位體重50公斤的人士,每天大約需要60至70克蛋白質。
食物換算:60至70克蛋白質 = 2至2.5個掌心大小的魚、肉或蛋類的分量。  

陳沛聰補充,一般而言,沒有患上腎病的長者不妨多吃一點蛋白質,包括瘦的魚類或肉類,瘦肉對膽固醇的影響並不太大。反之,肥豬肉、排骨、肥牛等含有飽和脂肪,可引致高膽固醇,長者不宜多吃。

如因牙齒問題影響咀嚼,導致長者減少食肉,營養師建議運用各種飲食策略去改善:

  1. 選擇冧身的肉類,如魚肉等。
  2. 組合不同的冧身食物,如蒸水蛋或豆腐內加入肉碎。
  3. 按長者的咀嚼與吞嚥能力,以碎餐或糊餐等形式製作食物,如炒肉碎、蒸肉餅,或將肉類、餸菜與飯攪拌成糊狀,有助進食並且容易消化。
  4. 植物性蛋白質黃豆製品如豆腐、枝竹等都含有植物性蛋白質,但食用分量需要較多,如3磚豆腐的蛋白質含量相等於一掌心大小的肉類。
  5. 其他食物選擇果仁、花生醬或各種豆類如紅豆、眉豆等都含有植物性蛋白質,但含量相對肉類會較低。
  6. 流質食品或飲品:煲湯時加入蛋花可添加蛋白質;牛奶、豆奶,或在飲品內加入蛋白粉或營養奶均有助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

]]>
乙肝藥物TDF副作用減骨質密度 中大研究:服用兩年骨折風險較ETV高 //www.afterroberto.com/%e4%b9%99%e8%82%9d%e8%97%a5%e7%89%a9tdf%e5%89%af%e4%bd%9c%e7%94%a8%e6%b8%9b%e9%aa%a8%e8%b3%aa%e5%af%86%e5%ba%a6-%e4%b8%ad%e5%a4%a7%e7%a0%94%e7%a9%b6%e6%9c%8d%e7%94%a8%e5%85%a9%e5%b9%b4%e9%aa%a8/ Fri, 22 Mar 2024 08:15: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599

【明報專訊】乙型肝炎患者通常需長期服抗病毒藥以減低惡化成肝硬化等疾病風險,本港最常服用「恩替卡韋」(ETV)和「富馬酸替諾福韋」(TDF)。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服用TDF逾兩年後,患者骨折風險明顯較ETV患者高,8年後累積骨折發生率高五成。團隊稱TDF有減低骨質密度的副作用,建議醫生處方時全面考慮患者狀况。

研究稱乙肝藥TDF較損骨質 長者長期服易骨折

研究團隊運用醫管局電子健康數據庫,分析逾4.1萬名在2008至2022年間服用TDF或ETV的年滿60歲慢性乙肝患者數據。結果發現TDF或ETV患者在治療首兩年骨折發生率相若,至第五年,服用TDF患者累積骨折發生率升至6.4%,較服用ETV患者4.7%高。8年後,服用TDF患者累積骨折發生率達10.2%,服用EVT患者則是6.8%。


相關閲讀:【乙型肝炎】驗乙肝 救你命(衛生處方)


倡小心處方 新藥風險較少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兼中大醫學數據分析中心主任及肝臟護理中心副主任黃麗虹說,部分慢性乙肝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服用抗病毒藥,長期服用TDF的長者倘遭遇撞擊或跌倒,更易骨折。

建議患者多攝鈣質維D 減骨折風險

團隊認為,醫生處方乙肝藥物時應更全面考慮年長患者身體狀况,出現骨折者通常伴隨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症等問題;新一代抗病毒藥「磷丙替諾福韋」會較適合腎病及骨質疏鬆症患者。團隊另建議患者攝取足夠鈣質和維他命D等以減骨折風險。


相關閲讀: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乙肝藥物TDF副作用減骨質密度 中大研究:服用兩年骨折風險較ETV高
有研究發現乙型肝炎常用藥物TDF有減低骨質密度的副作用。(網上圖片)
]]>
滑雪注意:雙板易傷內側韌帶 單板傷手腕 增肌力助平衡 //www.afterroberto.com/%e6%bb%91%e9%9b%aa%e6%b3%a8%e6%84%8f-%e9%9b%99%e6%9d%bf%e6%98%93%e5%82%b7%e5%85%a7%e5%81%b4%e9%9f%8c%e5%b8%b6-%e5%96%ae%e6%9d%bf%e5%82%b7%e6%89%8b%e8%85%95-%e5%a2%9e%e8%82%8c%e5%8a%9b%e5%8a%a9/ Mon, 11 Mar 2024 06:45: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467

【明報專訊】每年聖誕或新年長假期,都是我一年一度出埠滑雪的好時間,今年也不例外。每次從滑雪場回來後的我,身心都得到舒展,返回工作崗位也特別精神爽利。但我當骨科醫生的朋友們則剛好相反,每逢冬季長假期過後,便得馬上處理一大群在期間受到運動創傷的病人,當中不少是因滑雪而受傷,需要動手術處理骨折或修補受創軟組織,忙得喘不過氣來。

滑雪雙板易傷內側韌帶 單板易傷手腕

誠然,不論是雙板滑雪(skiing)或是單板滑雪(snowboarding)都屬於容易受傷的活動,滑雪者需要在濕滑的斜坡上高速走動、滑行甚至跳躍,過程會產生巨大衝力,倘若控制不妥,便會發生意外受傷。例如在玩雙板滑雪時欲轉動方向或煞停,由於雙腳鎖死在滑雪板上,巨大拉力便集中於膝關節上,容易拉傷內側韌帶或造成前十字韌帶撕裂。玩單板滑雪最容易因為失去平衡而發生意外,滑雪人士在跌倒時,下意識用雙手支撐身體,因此造成手腕扭傷或骨折,或出現肩關節移位等情况。再說,當滑雪者失平衡向前俯衝,有可能撞倒障礙物甚至前方其他滑雪人士,導致他人受傷。這些意外並不罕見,每次我在滑雪場也碰見各類大大小小的受傷事件,有的甚至需要即時召喚救護車處理。

滑雪注意:雙板易傷內側韌帶 單板傷手腕 增肌力助平衡
高危運動–滑雪是高危運動,需要足夠保護裝備,運動前需要鍛煉肌肉,減低受傷風險。(設計圖片,ljubaphoto@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事前數月鍛煉 增肌力助平衡

在皚皚白雪山坡上,享受高速滑行的刺激,的確是一大樂事,是值得列入行程的項目。但鑑於滑雪的高危性質,所以不能夠把它視為文化康樂活動,需要做足預備工夫。除了穿戴足夠保護裝備如頭盔、護腕、護臀厚墊、護膝,也需要有合資格教練從旁指導及監護。但最重要的是,在出發前數個月開始鍛煉,增強肌肉力量,包括核心肌肉、股肌及大腿內側肌肉,這些肌肉群組能夠幫助保持身體平衡穩定,以及抗衡衝力及拉力,以降低跌倒及拉傷的風險。即使配備周全的護具,並得到資深教練的細心指導,在滑雪當下還是得倚靠自身肢體完成各種滑雪動作,因此足夠的肌肉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個人裝備。即使我已有10多年滑雪經驗,但每次出發前也會用數個月時間,作相關強化肌肉的運動,免得樂事變憾事。


相關閲讀:【扭傷】前十字韌帶撕裂「卜」一聲關節脫位 血水積聚關節僵硬 自我癒合難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談痛說情)

■中大痛症頻道

bit.ly/47ksJWy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血癌病徵】認識血癌三大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影響造血、免疫能力 //www.afterroberto.com/%e8%a1%80%e7%99%8c%e7%97%85%e5%be%b5-%e8%aa%8d%e8%ad%98%e8%a1%80%e7%99%8c%e4%b8%89%e5%a4%a7%e9%a1%9e-%e7%99%bd%e8%a1%80%e7%97%85-%e9%aa%a8%e9%ab%93%e7%98%a4-%e6%b7%8b%e5%b7%b4%e7%98%a4-%e5%bd%b1/ Wed, 13 Dec 2023 03:34: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848

相信大部分人對「血癌」一詞略有耳聞,但其實「血癌」只屬統稱,醫學界大致將這種癌症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三者均有其獨特之處,會影響造血能力、免疫能力、骨髓等,而且有實體腫瘤及非實體腫瘤之分。部分種類的血癌如果屬慢性,或出現在較隱蔽的位置,患者早期可能毫無病徵,透過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有可能在部分檢查中可找出線索。

醫學界大致將血癌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三者均會影響造血能力、免疫能力、骨髓等。
醫學界大致將血癌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三者均會影響造血能力、免疫能力、骨髓等。

血癌: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betway体彩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詹楚生醫生指出,血癌是造血細胞或淋巴細胞出現變異、增生,演變成癌症。血癌當中的 「白血病」及「骨髓瘤」屬非實體腫瘤,是壞細胞在骨髓內增生,並游走在血液循環系統內,因而不能像常見的肺癌、腸癌般可利用外科手術切除;至於「淋巴瘤」則屬實體腫瘤,令淋巴結會脹大,有機會可讓醫生透過觸診「摸」得到。

相關文章:【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白血病:造血幹細胞變質、增生

骨髓猶如「造血工廠」,由負責造血的幹細胞無間斷製造正常血液細胞,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而白血病是源於造血的幹細胞變質、增生,變成壞細胞佔據了「造血工廠」,以致無法製造正常的血液細胞,令正常血球的數量變得極低,或引發不同病徵:

血液成分異常 病徵
紅血球數量低 經常疲累、氣喘、上落樓梯有困難
白血球數量低 容易受感染,以致發燒;如果細菌入血,嚴重可引致敗血症
血小板數量低 容易出血,皮膚有微細紅色斑點,輕微碰撞已可致流血,甚至有腦出血風險

白血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亦可分為骨髓性及淋巴性。急性白血病一般因為癌細胞增長得快,令正常血液細胞急速下跌,因此患者較大機會出現發燒、皮下血斑等徵狀。不過,慢性白血病的病情進展相對較緩慢,早期可能沒有病徵,病人可以患病多年仍不察覺;然而,曾有病人在定期身體檢查中發現白血球中的淋巴細胞偏高,因此提高警覺;在約7年後的恆常檢查中發現淋巴細胞異常飆升,雖然過程中病人並無感到不適,惟終確診「慢性淋巴白血病」,反映定期身體檢查或提供有用的線索,讓病人可提高警惕。

骨髓瘤:製造失去免疫功能的抗體

骨髓內的漿細胞是淋巴系統的其中一員,正常情况是負責製造抗體,令人體有免疫力;一旦漿細胞變壞並失控增生(骨髓瘤),會製造單克隆抗體,失去正常免疫能力。

患者最常見的徵狀是持續腰痠背痛及骨痛等,這是由於癌細胞沉澱在骨髓,導致溶骨性病變,令骨骼變得脆弱,情况嚴重有可能只是受到輕微碰撞已經會導致骨折。不過,不少病人在病情初期可能主觀認為與年齡增長而引致的骨質疏鬆,又或是年輕上班族以為因長期工作疲勞、坐姿不正有關,因而容易被忽略。

除了骨痛及容易導致骨折外,溶骨性病變會令骨骼中的鈣質溶解並進入血液,引致血鈣升高,腎臟功能有機會受損致腎衰竭;此外,病人亦有機會出現蛋白尿、容易受感染而發燒等徵狀。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淋巴瘤:淋巴細胞異常增生

淋巴瘤主要分為「何傑金氏」及「非何傑金氏」兩類,而「非何傑金氏」在本港較為常見。由於淋巴瘤屬實體腫瘤,患者一般有機會出現淋巴結脹大,如果脹大的淋巴結是在頸部、腋下、大腿內側等位置,病人有機會因自己摸得到而察覺或由醫生在觸診時發現。但若果淋巴瘤發生在胸腔或腹腔內等較深入的位置,初期有機會較難發現,直至淋巴瘤脹大至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徵狀,經追查下才確診。

淋巴瘤亦有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淋巴瘤患者有機會出現發燒、夜汗和消瘦等徵狀;至於慢性淋巴瘤可以沒有明顯病徵,以致較難察覺。

多元檢查助診斷及分類

由於血癌涉及多個種類,而且對身體可能有不同影響,因此透過一系列檢查協助診斷猶為重要。詹醫生解釋,一般病人需要進行全血檢查,在血液樣本中測量各種血液細胞的數量,以找出線索;病理科醫生會利用顯微鏡檢視血像;有需要亦可能需抽取病人的骨髓作進一步檢查。

至於淋巴瘤患者,一般會在淋巴結脹大的位置做活組織檢查,以分辨屬發炎還是惡性腫瘤,如屬惡性腫瘤,需再進一步診斷屬急性或慢性、何傑金氏還是非何傑金氏、屬T型、B型、抑或NK細胞淋巴瘤等。有需要會安排正電子掃描以診斷是否已擴散,為癌症分期。

之後主診醫生會按病人的需要,安排合適的療程,例如骨髓移植、化療、標靶治療,甚至近年會新採用的免疫治療,主要分為抗體治療或CAR-T細胞治療兩種,冀能令病情得以緩解,延長存活率。

]]>
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8%85%b0%e9%aa%a8%e5%8a%87%e7%97%9b%e6%88%96%e9%aa%a8%e6%8a%98%e8%ad%a6%e8%99%9f%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7%97%87-%e6%87%89%e5%b0%8d%e8%b2%bc%e5%a3%ab/ Wed, 08 Nov 2023 08:39: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235

長者經常覺得腰痠骨痛,或會以為只是年紀大引致的退化問題,然而骨質疏鬆症患者同樣有機會感到腰部、臀部疼痛,一旦忽視問題令病情惡化,有可能直至出現骨塌或椎骨骨折而引致劇痛才能發現。有骨科專科醫生提醒,長者不應忍痛待骨骼自然復原,因為他們的骨骼不易癒合,有可能因為椎骨變形而擠壓神經線,屆時才接受治療,活動能力仍有機會受到影響,因此建議長者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如發現骨質疏鬆應及早求醫治療。怎樣應對骨質疏鬆症呢?醫生提供了以下5個貼士。

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骨質疏鬆症患者初期未必有任何不適,但有機會感到腰部、臀部疼痛,一旦忽視問題令病情惡化,有可能直至出現骨塌或椎骨骨折而引致劇痛才能發現,故切勿掉以輕心。

骨質疏鬆症患者大力咳嗽或噴嚏 或致脊椎骨裂、骨折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解釋,健康的骨骼組織如水松木般緊密,而骨質疏鬆症會令患者的骨質持續流失,令骨骼只剩「外殼」。患者日常未必有任何不適,惟一旦大力咳嗽或打噴嚏,有機會造成脊椎骨裂,甚至壓縮性骨折,部分患者的髖骨甚至會同時出現裂痕。


相關閲讀:骨質疏鬆日丨突然腰痛?咳嗽彎腰致骨折?未到中年骨質密度下降?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餐單


椎骨骨折令患者不欲活照顧者提高警覺

高醫生指出,一旦出現椎骨骨折,患者在起床及躺下床時,每當伸展到腰部便會感到特別劇痛,因此不少患者在坐下或躺臥後便不欲活動。他建議長者及其照顧者應多留意上述警號,若發現長者很抗拒活動便應安排作進一步檢查,因為長者出現這類骨折相當危險,延誤治療有機會引致癱瘓。

腰骨劇痛或骨折警號骨質疏鬆症可大可小 及早治療免失活動能力5個應對貼士
骨質疏鬆症患者有機會感到腰部、臀部疼痛,切勿掉以輕心。

骨水泥注射手毋須開刀

他表示,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引致的骨塌或椎骨骨折,可接受骨水泥注射手術,醫生會透過X光引導,以打針方式注入骨水泥至扁塌的椎骨,等待約20分鐘後便會凝固,能撐起及固定椎骨,整個治療過程毋須開刀,病人康復後便能重拾活動能力。

惟病人必須注意,骨水泥注射手術只適用於剛發生的骨塌或骨折,若已出現骨折一段時間,治療會變得相對複雜。高醫生解釋,椎骨組織會隨時間而流失,直至僅剩空囊,屆時不但無法自然癒合,更可能會變形而壓迫神經線。此時骨科專科醫生或需考慮透過鑲嵌螺絲來固定椎骨,但由於年紀大的患者,其骨骼可能已很鬆軟,未必可釘上螺絲,有需要時更可能會為病人植骨。若病人拖延病情至無法走路的階段,即使接受手術後仍有機會失去活動能力。


相關閲讀:骨質疏鬆症增骨折風險 補鈣飲食知多啲 附高鈣食譜 (食得smart)


應對骨質疏鬆症5個貼士

高醫生表示,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及其引致的嚴重後果,首要是減緩骨質流失,如果出現相關徵狀,應及早求醫。長者日常可留意以下5個貼士,減低患上骨質疏鬆症和引致骨折的機會:

  • 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3,有助強化骨骼
  • 恆常運動有助減少骨質流失,降低日後出現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 適時接受骨質檢測,評估有否骨質疏鬆症
  • 留意徵狀,如出現非創傷性骨折或任何不適,及早求醫
  • 確認患上骨質疏鬆症後應及早接受針對性治療,例如使用抗骨質流失藥物,醫生亦會按需要處方刺激骨質生長藥物
]]>
骨質疏鬆日丨突然腰痛?咳嗽彎腰致骨折?未到中年骨質密度下降?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餐單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6%97%a5-%e9%a0%90%e9%98%b2%e9%aa%a8%e6%8a%98%e9%aa%a8%e9%a0%ad%e8%84%86-%e8%a3%9c%e9%88%a33%e5%a4%a7%e8%ac%ac%e8%aa%a4/ Fri, 20 Oct 2023 07:12: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867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不要僅於這幾天才關注骨質問題!本港骨質疏鬆症患者愈來愈多,不要以為是長者才會有骨質疏鬆症,其實骨質密度30歲後已開始下降,女性更年期後情况更甚。即使已有骨質疏鬆問題,一般都沒有任何徵狀,但當跌倒甚或只是彎腰或咳嗽輕微用力時,都有可能導致骨折!還有不少人誤以為人到中年或老年才需要注重鈣質攝取,其實補鈣要愈早開始……究竟骨質疏鬆症的成因是什麼?怎樣預防?不想人未老骨頭已「脆卜卜」,今日起就由飲食和運動訓練兩方面入手,多補鈣、勤鍛煉,預防骨質疏鬆啦!

骨質疏鬆日丨突然腰痛?咳嗽彎腰致骨折?未到中年骨質密度下降?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餐單
(明報健康網製圖)

【骨質疏鬆症】彎腰、咳嗽可致骨折?骨質密度30歲後開始下降?(醫學滿東華)

有個案分享:僅咳兩聲,背脊立時很痛,看了醫生,照X光竟說是脊椎骨折,再檢查是骨質疏鬆引起……一般人骨質密度在30歲左右達至最高,以後骨質密度會慢慢下降;女性在更年期開始最初幾年,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質更會迅速流失。常見測量骨質密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骨質疏鬆日丨突然腰痛?咳嗽彎腰致骨折?未到中年骨質密度下降?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餐單

【骨質疏鬆】兩類鈣片:碳酸鈣 vs. 檸檬酸鈣 點揀好?長期補鈣增腎結石風險?(醫學滿東華)

當醫生建議要額補鈣,或長者、更年期婦女從飲食中攝取鈣質不足時,鈣片可幫助補充,有助預防或紓緩骨質疏鬆。不過,很多人擔心長期補鈣會否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面對林林種種的鈣片,要挑選適合自己的都不容易,怎辦?加上人人都適合服用鈣片嗎?先了解一下鈣片的種類。

【骨質疏鬆】兩類鈣片:碳酸鈣 vs. 檸檬酸鈣 點揀好?長期補鈣增腎結石風險?(醫學滿東華)

 

【痛症】突然腰痛未必是退化 小心骨質疏鬆症無聲來襲 治療和預防須知

突然出現的腰痛或臀部疼痛,原來未必是退化或痛症所致,更大可能是因骨質疏鬆症「作怪」。有骨科專科醫生指,骨質疏鬆症可以毫無徵狀,直至突然出現骨榻或椎骨骨折致腰痛難當才發現!若及早發現,病人可選擇適當的治療,有哪些治療選擇呢?

【痛症】突然腰痛未必是退化 小心骨質疏鬆症無聲來襲 治療和預防須知

 
 

【女性健康】 未到中年骨質疏鬆?女士失鈣易 營養師拆解3大補鈣謬誤 提供高鈣質餐單

如果你仍然認為骨質疏鬆只是中年人或老年人的問題,就錯了!其實從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已經要注重鈣質攝取,補鈣愈早開始,效果愈好,更可以減低日後出現骨折機會。營養師為大家拆解坊間對於補鈣的3大謬誤,兼設計高鈣質餐單,立即有策略地補充鈣質。

【女性健康】 未到中年骨質疏鬆?女士失鈣易 營養師拆解3大補鈣謬誤 提供高鈣質餐單

 

【女性健康】女士飲食營養不均 忽視缺鈣、鐵、鉀、維他命D問題 增骨質疏鬆、血壓升風險

減肥出事?時下女性個個都嚷着要節食減肥,但容易導致營養攝取不均,導致出現容易攰、面青唇白及抵抗力下降等徵狀,長遠還會增加患上骨質疏鬆及血壓上升的風險!節食之餘都要懂得補充各種營養素,營養師Vivian推介了以下8種必食食材……

【女性健康】女士飲食營養不均 忽視缺鈣、鐵、鉀、維他命D問題 增骨質疏鬆、血壓升風險

 

50歲以上女性 過半骨質密度偏低 初老骨頭脆 「手」當其衝

更年期?初老骨頭脆?不少Young old女性都曾因滑倒、受傷引起骨折,其實當中隱含了骨質疏鬆的警號!50歲以上的女性,過半骨質密度偏低,最主要原因涉及荷爾蒙、年齡和缺鈣,其次藥物、煙草、咖啡因及其他疾病的影響。更年期後婦女雌激素分泌大幅下降,骨骼系統新陳代謝更替因而大幅流失骨質,在停經後10年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相當高。隨年齡增長,新陳代謝減慢、骨質密度又會慢慢地流失,即使是男性,70歲後骨質疏鬆也十分常見……

50歲以上女性 過半骨質密度偏低 初老骨頭脆 「手」當其衝

 

【Young Old健康】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Young Old養生有法!初老(Young old)一族,泛指50至70歲之間、身心狀態依然良好的一群,在踏入老年之前,其實可以透過改善生活習慣,預防各種老人病的出現。有老人科專科醫生提醒,「在關節退化加劇前,除了要進行提升心肺功能的帶氧運動、吸收充足的鈣質和維他命D外,亦應透過針對不同肌群的負重訓練來增加肌肉質量、強化關節,游泳是理想的訓練項目之一。」

【Young Old健康】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長者「側跌」 髖骨折風險高5.5倍 專家教你練上肢肌肉撐地、雙腳平衡力

長者骨頭脆弱,一旦跌倒可大可小!香港每年有超過6300名長者髖部骨折,逾95%因跌倒引致,如何在跌倒時減低受傷風險?長者可多做上肢訓練,加強上肢肌肉力量,跌倒時能作出即時及有效的保護反應,例如以上肢撐地;另外亦可以訓練雙腳平衡力防止跌倒。

長者「側跌」 髖骨折風險高5.5倍 專家教你練上肢肌肉撐地、雙腳平衡力

 

【運動消閒】居家4式負重運動

其實一些簡單的居家負重運動都有助對抗骨質疏鬆。骨骼需要有相當壓力刺激才能延緩骨質流失,物理治療師跟大家分享了4式居家負重運動,可隔日練習,每次做2至3組。曾骨折或患有其他痛症者,練習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運動消閒】居家4式負重運動

]]>
【骨質疏鬆症】彎腰、咳嗽可致骨折?骨質密度30歲後開始下降?(醫學滿東華) //www.afterroberto.com/%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7%97%87-%e5%bd%8e%e8%85%b0-%e5%92%b3%e5%97%bd%e5%8f%af%e8%87%b4%e9%aa%a8%e6%8a%98/ Tue, 15 Aug 2023 07:05: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104 【明報專訊】「何太!好久不見!最近好嗎?」「我現在行動不便啊,要用拐杖,所以很少出街。1年前,我咳兩聲,背脊立時很痛,看了醫生,照X光說是脊椎骨折,再檢查是骨質疏鬆引起。陳太,你都要定期檢查骨質呀!」骨質疏鬆症是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患者骨質密度減低,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一般沒有任何徵狀,但在跌倒甚或只是彎腰或咳嗽輕微用力時,也可能導致骨折。全球50歲以上人士中,每3個女性就有1個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男性則每5個就有1個。

骨質疏鬆症可致骨折 常見股骨、手腕或脊椎 骨質密度30歲後下降

【骨質疏鬆症】彎腰、咳嗽可致骨折?骨質密度30歲後開始下降?(醫學滿東華)

骨質疏鬆的骨折最常在股骨、手腕或脊椎出現。骨折後果可大可小,其中股骨骨折會令患者行動不便,失去自理能力,導致永久殘疾,有可能需要長期臥牀並引發其他併發症。所以骨質疏鬆症不容忽視。

一般人骨質密度在30歲左右達至最高,在此以後,骨質分解速度超過形成,骨質密度會慢慢下降。女性在更年期開始最初幾年,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質會迅速流失。


相關閲讀:【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更年期、炎症、咖啡因、煙酒、少戶外活動

【骨質疏鬆症】彎腰、咳嗽可致骨折?骨質密度30歲後開始下降?(醫學滿東華)
女性在更年期開始後,雌激素水平會下降,骨質會迅速流失。(網上圖片)。

其他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症風險因素包括炎症(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家族骨質疏鬆症患者,長期使用影響骨質強度或荷爾蒙水平的藥物(如口服類固醇),過量飲用含咖啡因飲品,過量攝取鈉質(鹽分),酗酒和吸煙。另外,靜態生活方式,缺乏戶外活動,加上飲食中鈣攝取量偏低,都是導致骨質疏鬆的成因。

預防:接觸陽光、攝取鈣及維他命D、均衡飲食

預防勝於治療,每天接觸適量陽光,能讓皮膚產生維他命D,幫助吸收鈣質。此外,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例如進食奶類食品、豆品、深綠色蔬菜、連骨或殼類食用魚類及海產等,都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若因某些身體狀况,不能在飲食中攝取足夠鈣質,或長時間於室內工作或居於院舍,以致少接觸陽光而缺乏維他命D,可與醫生商討服用適當補充劑。

減少攝取咖啡因 多做負重及平衡力運動

運動方面,多做負重和改善平衡力的運動,如步行、緩步跑、跳舞等。耍太極亦是很好的平衡運動,有研究指能減低跌倒,間接減低骨折風險。除運動外,平日多閒逛和戶外活動,減少坐卧,維持適中體重,避免吸煙、飲用過多含咖啡因如咖啡及濃茶,對保持骨質健康也有幫助。


相關閲讀:世界骨質疏鬆日丨預防骨折、骨頭脆 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營養餐單 訓練養生要有法


常見測量骨質密度方法

高危人士可尋求醫生專業意見,接受檢查。常見測量骨質密度的方法有:

1.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診斷骨質疏鬆症及監察治療效果。儀器透過X光測量骨質密度,測量部位通常是腰椎或股關節骨。檢查過程簡單、快捷且安全

2.超聲波儀器(QUS):可作為骨質密度初步篩驗,不能作確診用

當證實患上骨質疏鬆症,患者可透過上述飲食和運動習慣,減慢骨質流失速度。醫生會因應個別情况處方藥物,例如雙磷酸鹽類藥物、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維他命D、鈣質補充劑等。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慎防跌倒,以減低骨折風險。

總括而言,骨骼新陳代謝是一個延續過程。無論男女老幼,一生都應注意預防骨質疏鬆症。

文:容燕櫻(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主管)

]]>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82%8c%e5%b0%91%e7%97%87%e3%80%91%e8%82%8c%e8%82%89%e8%b3%aa%e9%87%8f%e8%ae%8a%e5%b7%ae%e8%87%b4%e8%a1%8c%e5%8b%95%e5%9b%b0%e9%9b%a3%e6%98%93%e8%b7%8c%e5%80%92-%e7%b0%a1%e6%98%93%e5%bc%b7/ Tue, 23 May 2023 06:58: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419

年紀大、缺乏體能活動、過於靜態的生活模式,都是加快肌肉質量流失的原因,一旦肌肉過度流失,有可能導致肌少症(Sarcopenia),影響日常活動外,患者亦容易跌倒,增加骨折風險。肌少症不但可以透過運動和飲食早作預防,即使肌肉質量已經變差,都可以經鍛煉重建肌肉,有望逆轉肌少症!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簡邦彥教路強化肌力和平衝力的訓練,對改善肌肉質量和預防肌少症都有幫助,關鍵是要持之以恆!

1. 為什麼會有肌少症?肌肉質量為何會變差?

簡邦彥表示,肌少症源自希臘語「肉體貧困」一詞,現定義為漸進性和全身性的骨骼肌肉疾病,當中涉及肌肉能量和功能的加速流失,增加患者發生跌倒骨折、功能下降、虛弱,甚至死亡等併發症的風險。

「年紀大、缺乏體能活動及過於靜態的生活模式,例如經常久坐煲劇、少上街、長期臥床或胃口不佳等長者,都容易因為肌肉缺乏鍛煉,導致肌肉的質和量逐漸下降。」他稱,有研究文獻顯示,約一成60歲或以上人士患有肌少症,以香港人口推算,估計有逾20萬名長者患有肌少症。

2. 肌少症有什麼徵狀?容易察覺嗎?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一樣,可以無聲無息來襲,令人防不勝防。簡邦彥強調,肌少症患者不會有痛楚,也無法從外表看出徵狀,但仍可以留意以下「信號」,尤其是長者活動能力的變化!

他表示:「例如摺被或鋪床時感到乏力、上落樓梯需要協助、變得寒背或腰板不能挺直,甚至走路時需要中途休息或扶助的情况增加……這些都已顯示有肌肉流失及力量不足的情况。」

若想自我測試有沒有患肌少症的風險,簡邦彥表示,可參考SARC-F問卷進行初步評估,按5個項目(包括肌力、步行、坐下起身、行樓梯和跌倒)進行評分。不過,要準確判斷是否有肌少症,建議由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作詳細評核。

3. 肌少症對患者生活和健康有何影響?

別以為肌肉量不足只會影響雙腳力度,其實肌少症可以對患者的起居生活,以至整體健康構成影響。簡邦彥解釋:「肌少症患者的四肢肌肉都會減少,有可能無力支撐上樓梯;還會影響平衡和協調,增加患者跌倒及骨折機會;肌肉太少更會降低代謝率,令體重更難控制,有研究指肌少症會增加患上糖尿病及心血管等慢性病風險。」

4. 肌少症可以逆轉嗎?怎樣做才能加強肌肉力量?

現時未有藥物可以治療肌少症,要改善肌少症,簡邦彥表示,患者可以在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進行較進取的阻力訓練。定期進行適當的運動,是重建肌肉質量的首選方法。

他引述研究指,阻力運動有助改善肌肉力量及質素,只要持續12周、每周3次的漸進式阻力訓練,已能夠提升肌肉質和量,令患者的步行及起立坐下的速度、肌肉力量、平衡都有改善。「切記肌肉鍛煉必須持之以恆,否則肌肉會再次消失。」

不過他提醒,很多人尤其是長者,以為肌肉負重訓練是以「多」取勝,其實最重要的是講求動作的質素 (movement quality)。他以雙手抬舉水樽為例,長者由舉起30下增至60下,僅增加次數不增加難度,只會有助改善耐力,而非力量。

「阻力過低對肌肉力量的改善不大,在進行阻力訓練時,必須感到有些吃力,才能令肌肉肥大或肥厚。」他建議長者採用漸進式訓練,如改用更大和載水量更多的水樽進行訓練。例如做掌上壓時,長者可以由簡易的「牆上壓」開始,逐步增加傾斜度以適應負重訓練。

5. 肌少症可以預防嗎?

簡邦彥強調,即使是健康的長者,亦應積極維持肌力,預防肌少症發生。以下3點都是預防肌少症的不二法門。

‧適當的體能活動:除了晨運、逛街和行公園外,也需要多做運動。世衞建議65歳以上人士,每星期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若怕運動影響本來的病患,可以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肌力及平衡訓練:除帶氧運動外,每星期要進行兩次肌力訓練,針對大肌肉群或背肌;另外每星期進行一次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直線行走,都有助降低跌倒風險。而當進行平衡訓練時,應有照顧者在旁適時協助,避免跌倒。

‧均衡飲食、管理慢性病:要攝取充足的營養,進食蔬果外亦應攝取多點蛋白質;更應避免吸煙及過量飲酒、管理好原本有的慢性病,均有助長者減低患上肌少症的機會。


相關閲讀:肌少症|長者體型偏瘦、肌肉量少是正常?慎防肌少症 50歲開始「練大隻」減跌倒風險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簡邦彥表示,即使長者的肌肉質量已變差,及早透過適度和持之以恆的肌肉負重訓練來重建肌肉,有望逆轉肌少症。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物理治療師教肌力及平衡動作訓練

(以下運動只供參考如有疑問應先諮詢物理治療師專業意見並在其指導下進行以免受傷或跌倒。)

針對高度依賴/嚴重體弱長者

1. 肌力訓練:沙包提腿

正確做法:坐在有椅背座椅上,在小腿上綁上沙包(重量因人而異,一般建議2至5磅),然後單腳提起伸直,雙腳輪流各做10次。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常犯錯誤:雙腳同時提起。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2. 肌力訓練:阻力帶蹬腿

正確做法:坐在有椅背座椅上,雙手握穩阻力帶的兩端,腳踏在阻力帶上慢慢向腹部屈起,再向前蹬直,期間雙手要固定不動。雙腳輪流各做10次。

常犯錯誤:雙手隨蹬腳動作拉伸,令腳抬得太高。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3. 肌力訓練:舉啞鈴

正確做法:坐在有椅背座椅上,雙手提起啞鈴向上舉高,直至手肘高過肩膊,慢慢放下。做10次為一組。

常犯錯誤:雙手舉起至完全伸直。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針對輕度體弱長者

1. 平衡訓練:直線步行

正確做法:腳跟對腳尖直線行走,但注意如果肌力不足,需有人在旁扶持。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2. 肌力訓練:槓上壓

正確做法:在扶手槓上以雙手屈曲支撐再伸直,可先做3至5下,然後慢慢增加每組次數,以免過勞或受傷。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3. 平衡及肌力訓練:天花吊帶輔助下的步行訓練

正確做法:長者可以在天花吊帶輔助下步行,如需增加難度,可加一個小踏板,讓長者踏上再踏下,也可以拿着橫桿,同時訓練肌力和平衡。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相關閲讀:【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針對活躍及強健長者

1. 肌力踏步訓練

正確做法:可利用踏步或梯級,上下踏步,期間手臂也要跟隨郁動。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2. 「登山者式」

正確做法:把雙手放在高一級的位置上,雙腳膝蓋輪流抬向胸口,模擬爬山動作。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3. 太極或瑜伽式伸展動作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4. 器械訓練

正確做法:有需要時,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協助和監督下,使用器械鍛煉下肢和雙臂肌肉。

【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