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19 Aug 2020 14:44:5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香港中文大學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新冠肺炎】中大研究:港兩成新冠病毒確診者肝臟受損 肝酵素水平超標 病情惡化風險高7倍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4%b8%ad%e5%a4%a7%e7%a0%94%e7%a9%b6-%e6%b8%af%e5%85%a9%e6%88%90%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7%a2%ba%e8%a8%ba%e8%80%85%e8%82%9d/ Thu, 06 Aug 2020 07:05: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754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病人除了可能出現肺炎,肝臟也有可能受損。中文大學研究發現,逾兩成本港確診者的肝臟受損,最嚴重者肝酵素水平超出正常水平9倍,而肝臟受損患者病情惡化的風險較其他患者高7倍,中大建議應為住院者做肝臟檢測。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中大醫學院,新冠肺炎,肝臟受損,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逾1000名本港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後,發現約兩成人有肝臟受損問題。左起:該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鄭孫文淑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黃煒燊教授,該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以及博士後研究員葉卓風博士。(中大提供)

肝酵素水平最嚴重超正常9倍

中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分析本港首1040名確診者的資料,發現23%患者體內的肝酵素「谷丙轉氨酶(ALT)」或「 谷草轉氨酶(AST)」水平上升,反映他們的肝臟受損,其中肝臟受損最嚴重的患者,肝酵素是正常水平的10倍。團隊又分析了53宗曾留醫深切治療部、22宗曾需儀器輔助呼吸、4宗死亡個案,當中71%有肝臟受損,如4名死者當中,有3人肝臟受損,肝酵素水平是正常水平的5至10倍。團隊推算出,肝臟受損的患者,病情惡化風險是其他患者的8倍。

研究分析的患者當中,約4%本身有乙型肝炎,約0.3%本身有丙型肝炎,即大部分人本身沒有肝炎。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表示,患者肝臟受損未必是單一原因造成,可能是肺炎引起反應性肝炎,肺炎令血液含氧量不穩定造成缺血性肝炎,亦可能是患者服用蛋白酶抑制劑、利巴韋林、干擾素等藥物影響肝臟功能。

中大研究 倡為住院患者驗肝

該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葉卓風說,研究發現,使用蛋白酶抑制劑、利巴韋林、干擾素3種藥物的患者,肝臟受損的風險較不用抗病毒藥物患者高90%,但這也可能是用藥病人本身肺炎情况較嚴重所致。研究分析的患者當中,約20人使用瑞德西韋,黃麗虹說暫時不夠數據做獨立分析,但綜合本港和外國經驗,暫時未見瑞德西韋容易導致肝臟受損。

今次研究的患者年齡中位數為35歲,黃麗虹說,近期患者年齡中位數上升,相信新一波疫情患者出現肝臟受損比例會上升。她建議醫生應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做肝臟檢測,已知有肝病的患者應每周檢測肝功能兩次;蛋白酶抑制劑「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應避免與乙肝抗病毒藥物「替諾福韋」同時使用,可暫時轉用另一種乙肝藥物「恩替卡韋」。

]]>
【益生菌】腸菌「三歲定八十」 失衡招病致肥 移植好菌 改善自閉醫腸炎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8%8f%8c%e4%b8%89%e6%ad%b2%e5%ae%9a%e5%85%ab%e5%8d%81-%e5%a4%b1%e8%a1%a1%e6%8b%9b%e7%97%85%e8%87%b4%e8%82%a5-%e7%a7%bb%e6%a4%8d%e5%a5%bd%e8%8f%8c-%e6%94%b9%e5%96%84/ Mon, 16 Mar 2020 08:10: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289 腸炎
腸道健康——3歲前是建立腸道菌群的黃金時期,多食新鮮食物,避免過量添加劑,勿濫用抗生素,以免腸道微生物失衡。(joey333、sorbetto@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臭臭」能治療腸胃病、評估大腸癌風險,甚至預防自閉症?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群對健康影響重大,而且腸菌「三歲定八十」,從懷孕期至孩子3歲前腸道微生物容易受環境影響,3歲前建立有益腸道菌群,對孩子日後健康影響深遠;而透過破解腸道微生物群的奧秘,就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中大成立糞便庫,捐糞者的健康要求比捐血者更嚴格,而且每天要到醫學院的指定廁所「捐便」。

 

◆黃:黃秀娟(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肝臟科教授、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益生菌】腸菌「三歲定八十」 失衡招病致肥 移植好菌 改善自閉醫腸炎
(鄧宗弘攝)

 

腸道微生物防病控情緒?

問:什麼是腸道微生物?

黃:一提到腸道微生物,總會想到有害、令人生病的「惡菌」,其實腸道微生物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人體內有40萬億的微生物,包括了細菌、病毒和真菌,主要住在小腸和大腸內,我們和微生物互惠互利,它們幫助我們吸收營養、增強免疫系統、防止病菌入侵,甚至控制情緒。

不少研究發現,當腸道微生物失衡,惡菌增多、益菌減少的時候,會引致不同疾病,例如:炎症性腸病、糖尿病、肥胖,嚴重可引致癌症。有研究亦指出,兒童疾病如皮膚過敏、自閉症,都與腸道細菌的關係密切。

 

3歲前建益菌黃金期?

問:腸道菌群「三歲定八十」?
黃:俗語說「三歲定八十」,原來從母親懷孕至孩子3歲前人體內腸道微生物十分不穩定,容易受環境影響,因此3歲前是建立有益腸道菌群的黃金時期,可對孩子日後的健康帶來長遠和正面作用,甚至影響一生。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腸道微生物群,媽媽懷孕時會傳給嬰兒,要保護腸道微生物,孕婦要注意飲食,最好以新鮮食材自家煮食,避免攝取過量添加劑,勿濫用抗生素,以免損害腸道中有益的微生物。

【益生菌】腸菌「三歲定八十」 失衡招病致肥 移植好菌 改善自閉醫腸炎
展開研究——中大展開研究,定期量度從孕婦懷孕至嬰兒3歲的腸道微生物群,分析日後患上疾病的風險。(RyanKing999@iStockphoto,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中大醫學院將展開一項針對孕婦及其嬰兒腸道菌群的研究,會為研究對象從懷孕至嬰兒3歲前,定期量度他們的腸道微生物種類和組合,分析其患上疾病的風險。評估風險後,嘗試以始創方法來改變微生物組群,例如補充缺少的益菌,以減低患上自閉症、糖尿病、嬰兒肥胖等疾病風險。

 

自閉童多5、6種惡菌?

問:腸道細菌能治自閉症?
黃:中大醫學院一項研究,比較150名患有自閉症和健康兒童的腸道細菌群,發現有自閉症的兒童腸道多出5至6種「惡菌」和少了3至4種「益菌」,因此,如果能盡早發現腸道菌群不平衡,可望預防和治療自閉症。

另外,歐洲一個研究顯示,有七成自閉症病人接受過3至4次腸胃微生物移植後,情緒和腸胃問題都得以改善。由於遺傳因素也是自閉症成因之一,相信難以完全根治,能夠改善病情已經是很好的成效。

 

飲食、運動逆轉腸菌?

【益生菌】腸菌「三歲定八十」 失衡招病致肥 移植好菌 改善自閉醫腸炎
蔬果有益——蔬果、高纖食物能增加腸道益菌。(e-anjei@iStockphoto)

問:「三歲定八十」,所以過了3歲就已成定局,不可逆轉?

黃:雖然過了「黃金時期」,但腸道微生物不如基因般不可改變,我們可用不同方法改變腸道微生物,以保持健康和預防疾病:

  • 不要胡亂服用抗生素,以免破壞腸道益菌
  • 注意飲食習慣,多食蔬果,高纖維食物能增加腸道益菌
  • 少食含添加劑和加工食品,因為添加劑亦會破壞腸道益菌,引致腸道發炎,更可能導致肥胖或炎症性腸病
  • 多做運動,有研究指出,跑馬拉松的人腸道菌群中的益生菌比沒有跑馬拉松的人多

 

移植一次KO難辨梭菌?

問:移植腸道微生物可以治療什麼疾病?
黃:最新研究發現,移植腸道微生物可以改善和治療不同疾病。其中成效最顯著是難辨梭菌(也稱艱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患者會嘔吐及肚瀉,無有效方法根治;但九成病人做了一次腸道微生物移植,就能完全康復。

鄭:難辨梭菌正常存活在大約5%人的腸道中,一般情况下不會引起疾病。但若服用了廣譜抗生素,抗生素把腸道細菌殺死,卻無法殺死難辨梭菌,它們便會大量繁殖,並釋出毒素,引致患者身體出現腸胃炎的病徵,包括發燒、腹瀉、嘔吐等,更可能引致嚴重腸炎。

黃:另外,中大醫學院初步研究及英國有研究顯示,有七成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的病人做了3次腸道微生物移植後,腹痛、腹瀉和情緒問題都得以改善。未來5年,我們希望能改變腸道微生物來預防和治療如肥胖、糖尿病和自閉症等疾病。

 

驗菌助防大腸癌?

問:移植腸道微生物可以治療大腸癌嗎?
黃:研究發現,有幾種惡菌會與大腸癌有關。老鼠實驗發現,排除了那些惡菌後,可以預防瘜肉;但暫時未有方法排除人體內這些惡菌。不過,它們可作為biomarker(生物指標)檢驗出病人有沒有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如果在病人的腸道細菌群中發現到該3種惡菌,患上大腸癌的風險達80%至90%,病人便應盡早做大腸鏡檢查。

另外,腫瘤科也有很大的突破,大腸癌病人接受免疫治療之前,可以先檢查腸道細菌群,並根據其細菌組合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

 

未來可預測患病風險?

問:驗測腸道微生物,可否預告患病風險?
黃:中大醫學院已收集幾千名健康及有不同疾病人士的糞便樣本,整理成數據庫,大概1年後就可正式推出以腸道微生物評估疾病風險的服務。有需要人士只需把大便樣本交給我們,24小時後就能得出腸道微生物的評估報告,得知其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並與數據庫中的資料對比,評估有沒有某幾種疾病的風險。由於大便在腸道中吸收了不同細菌,所以能很準確驗出腸道微生物。

 

知多啲:捐糞助治病 研藥丸植菌

移植腸道微生物是近年炙手可熱的研究,但醫生如何把腸道微生物移植到人體?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黃秀娟解釋,目前的技術暫未能在實驗室培植菌群用作治療,「現時最直接方法是抽取健康人糞便中的微生物樣本,以內視鏡、胃鏡、大腸鏡或灌腸的方法移植到病人體內」,醫學界亦正研究將微生物製成藥丸,用口服的方式移植入病人腸道。

 

要求嚴格 目前僅約5人合適

「健康糞便」又從何而來?中大醫學院成立了一個糞便庫,當有難辨梭菌感染的病人入院,就可即時從攝氏負80度的存庫中拿取細菌樣本,以灌腸或大腸鏡的方法移植到病人體內。要成為捐贈者殊不簡單,現時只有4至5人是合適的捐贈者。黃秀娟指,挑選糞便捐贈者的要求相當嚴格,除了年齡介乎18至45歲,身體亦必須十分健康,「每10人僅1人符合要求,比捐血更嚴格。要抽血檢查他們有沒有傳染病,檢驗糞便細菌樣本,亦不能經常外遊、沒有敏感病歷、沒有家族病史」。另外,為確保細菌樣本新鮮,捐贈者每天都要在指定廁所「捐便」,所以現時的捐贈者都是鄰近中大的沙田居民或醫院職員,黃秀娟稱將來會招募更多捐贈者。

 

中大招募定期捐糞者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招募腸道微生物移植(FMT)的大便捐贈者。FMT是將健康人士腸道微生物移植到患者體內,已應用於日常治療復發性難辨梭菌感染,許多研究顯示FMT也可用於治療其他疾病。

腸道微生物的原材料是健康人士的大便。為確保FMT安全,大便捐贈者需要符合嚴謹的捐贈標準,並需要接受簡單面試和生物樣本化驗。通過測試後,需要星期一至五連續5天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捐贈大便。每次捐助獲得100元現金交通津貼。捐贈者的資料亦會用於腸道微生物研究。

文:杜欣勇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無外科口罩 掩鼻應急 紙巾好過毛巾 //www.afterroberto.com/%e7%84%a1%e5%a4%96%e7%a7%91%e5%8f%a3%e7%bd%a9-%e6%8e%a9%e9%bc%bb%e6%87%89%e6%80%a5-%e7%b4%99%e5%b7%be%e5%a5%bd%e9%81%8e%e6%af%9b%e5%b7%be/ Mon, 17 Feb 2020 04:23: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302 無外科口罩 掩鼻應急 紙巾好過毛巾
(karinsasaki、stuartbur、Altayb、popphoto2526@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設計圖片)

【明報專訊】「兩盒,Thx!」全城瘋搶口罩,網民一發現哪裏有口罩出售,即留言落單,可惜總是慢人一步。一罩難求下,布口罩、重用口罩等話題再次炒熱,近日焦點則落在自製土炮口罩上。

究竟重用口罩、布口罩,或用紙巾和毛巾遮掩口鼻,哪一種方法最「安全」?

專家提醒,以0.1微米的病毒粒子計算,任何口罩都不能百分百完全過濾。預防肺炎,除了戴口罩,更要做好個人衛生。

香港人近日成了口罩「專家」,人人都在鑽研口罩製造物料、防護級別,近期焦點由搜購口罩,轉為用布或抹手紙自製口罩。

 

酒精噴口罩失靜電 降過濾功效

研究隔濾分離技術多年的國際過濾協會(International Delegation on Filtration)主席梁煥方指出,口罩的過濾功效高低,視乎用料纖維的微米直徑,纖維直徑愈小,愈能阻隔微小的病毒粒子;相反,纖維直徑愈大,病毒粒子更能有機可乘,穿過口罩的過濾層。

無外科口罩 掩鼻應急 紙巾好過毛巾
梁煥方(資料圖片)

新型冠狀病毒的大小為0.1微米,現時外科口罩由3層不織布組成,過濾層纖維微米直徑約5微米,對於0.1微米的病毒粒子阻隔率為40%至50%。梁煥方說,若以酒精噴口罩面層和底層,吹乾重用;經酒精消毒的口罩,靜電效能瓦解,更難吸附病毒粒子,阻隔率下跌。

病毒傳播多會依附飛沫,口罩主要作用是阻隔飛沫粒子。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一般飛沫大小約10微米,如經過抽痰、插喉等負壓過程,飛沫粒子失去水分,則可變成小至5微米以下的霧化粒子(aerosol)。那麼針對10微米的飛沫粒子及5微米以下的霧化粒子,外科口罩的阻隔率又有多少?

按梁煥方的推算,如病毒依附在約10微米的大微粒,外科口罩阻隔率為100%,但若病毒依附在0.3或1微米的小微粒,阻隔率分別降至65%及80%。他補充,若口罩失去靜電功能,仍能百分百阻隔約10微米的大微粒,但只能阻隔15%的0.3微米小微粒。

無外科口罩 掩鼻應急 紙巾好過毛巾
勤洗手——口罩不能百分百阻隔0.1微米的新型冠狀病毒粒子,因此市民戴口罩之餘, 更應記緊勤洗手。(AlexRaths@iStockphoto)

 

毛巾纖維直徑粗 病毒阻隔僅0.4%

在外科口罩難求下,不少人退而求其次,在網上搜購布或銅線口罩。這兩款口罩的阻隔率又有多少?

梁煥方表示,不同布料有不同纖維直徑,布料厚度亦會影響阻隔率;一般棉布的纖維直徑約為100微米,以厚度為2毫米計,只能阻隔1.9%的0.1微米病毒粒子。如以毛巾掩口,病毒及飛沫粒子阻隔率更低,因毛巾結構的纖維直徑較粗,以1毫米的纖維直徑計,此方法的病毒阻隔率只有0.4%。

 

HEPA濾層透氣度低 少用於口罩

至於坊間出售特製、專利物料的口罩,如:納米纖維、銅線等,梁煥方指出,有產品稱有HEPA過濾層,但HEPA的透氣度低,因此較少應用在口罩上。由於未曾就有關口罩作測試,未能推算其阻隔率。他提醒,有口罩稱設有6層,別以為層數愈多愈好,還要注意是否有透氣功能,因為每一層都會阻礙空氣流通。

不論3層外科口罩或布口罩,都不能百分百阻隔0.1微米的新型冠狀病毒粒子。因此,市民除了外出戴口罩,更應記緊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知多啲:攝紙巾吸汗水 延長口罩壽命

口罩缺貨,大家每日由早到晚只敢用一個口罩,因此確保口罩乾爽成為一大難題。有網民建議,將透氣紗布墊在口罩內側,再定時更換,此方法能否奏效?

梁煥方表示,若長時間佩戴口罩,臉部汗水或會弄濕口罩的內層,令水分滲入隔濾層,不但會滋生細菌,更令纖維隔濾功效降低。建議市民可放置吸水物料在口罩內側,如薄海綿或1張紙巾,吸去面部水分,更具輕微過濾功效。

 

2至3小時換一次

他提醒,如果市民選用紙巾作過濾,可隔每2至3小時更換一次,但須注意使用潔淨衛生紙巾,「一旦紙巾濕了,便要立刻更換,不然等於濕了的外科口罩,一樣出問題」。
 

文: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50歲以上女性 過半骨質密度偏低 初老骨頭脆 「手」當其衝 //www.afterroberto.com/50%e6%ad%b2%e4%bb%a5%e4%b8%8a%e5%a5%b3%e6%80%a7-%e9%81%8e%e5%8d%8a%e9%aa%a8%e8%b3%aa%e5%af%86%e5%ba%a6%e5%81%8f%e4%bd%8e-%e5%88%9d%e8%80%81%e9%aa%a8%e9%a0%ad%e8%84%86-%e3%80%8c%e6%89%8b%e3%80%8d/ Mon, 03 Feb 2020 04:44: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002 50歲以上女性 過半骨質密度偏低 初老骨頭脆 「手」當其衝
風險因素——50歲以上女性,過半都有骨質密度偏低問題,主要原因涉及荷爾蒙、年齡及缺鈣,其次受藥物、煙草、咖啡因及其他疾病影響。(SrdjanPav@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班子中有兩位女性司局長——律政司長鄭若驊、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她們均生於1958年,2019年是61歲,在young old之齡仍肩負繁重工作。Young old繼續工作為社會貢獻,應要大力推崇。

50歲以上女性 過半骨質密度偏低 初老骨頭脆 「手」當其衝
手腕有難——年齡均逾60歲的鄭若驊(上圖)和陳肇始(下圖),去年先後跌傷手,受傷位置同樣是手腕骨。(資料圖片)

但去年兩人先後跌傷手——陳局長於3月滑倒致輕微骨裂並觸及手腕舊患,右手需要打石膏;鄭司長11月跌倒受傷,手腕橈骨遠端骨折,要動手術固定及復健治療。

這正正反映骨折問題在香港女性young old中有多普遍,以及對她們繼續工作的威脅。

Young old女性的骨折,看似是由滑倒、受傷引起,但其實問題可能醞釀多時!背後藏着骨質疏鬆這個隱形疾病,骨骼組織無聲無息改變,直至骨頭變得非常鬆脆,輕輕一碰就可導致斷骨。50歲以上的女性,過半骨質密度偏低,普遍程度就如生白頭髮一樣,似是年紀增長的必然後果。

 

停經後雌激素大降 骨質流失

50歲以上女性 過半骨質密度偏低 初老骨頭脆 「手」當其衝
鈣質不足——亞洲人大都有乳醣不耐症,牛奶或奶製品都吃得比西方人少,導致鈣質攝取不足。(yelenayemchuk@iStockphoto)

為什麼骨質疏鬆如此普遍呢?最主要原因涉及荷爾蒙、年齡和缺鈣,其次藥物、煙草、咖啡因及其他疾病的影響。更年期後婦女雌激素分泌大幅下降,骨骼系統新陳代謝更替因而大幅流失骨質,在停經後10年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相當高。隨年齡增長,新陳代謝減慢、骨質密度又會慢慢地流失,即使是男性,70歲後骨質疏鬆也十分常見。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研究顯示,超過兩成65歲或以上的男士患有骨質疏鬆症。缺鈣問題在亞洲尤為普遍,因為很多人都有乳糖不耐症,牛奶或奶製品一般吃得比西方人少。

至於藥物方面,主要可引致骨質疏鬆的藥物包括類固醇藥、抗癌藥和腦癇症藥。疾病方面,最常見的是內分泌病如甲狀腺亢進、血液疾病及癌症。同時,抽煙及過量咖啡因也可以加速骨質疏鬆。

 

手腕斷骨 或嚴重脆性骨折前哨

骨質疏鬆可以影響整副骨骼,斷骨可以在不同地方出現,但有些部位較易骨折,其中最常見部位包括:手腕骨、脊骨及股骨頸。

鄭司長及陳局長的骨折都出現在手腕骨。正正是50至70歲患有骨質疏鬆的人最易出現骨折的部位。這個年齡的骨質疏鬆主要影響手腕骨及脊椎骨,當跌倒時伸出手去支持身體,手腕成為最受力部位因而受傷。手腕斷骨可以令手腕變形,影響手的靈活度及日常生活,雖對性命無礙,但我奉勸出現這骨折的人千萬別掉以輕心,因為這是更嚴重的脆性骨折的前哨。

 

不知不覺變矮 嚴重可致癱瘓

另一個非常常見的骨折位於脊椎骨,同樣是在骨質疏鬆較早期出現,脆弱的脊椎骨受到一點碰撞或過量負重,可以引致不同程度骨折,造成脊柱高度減少。輕微的話,患者可以不自知,只發覺自己愈來愈矮,出現「老縮」,或背部向前彎,整個人都會彎下來。嚴重的話,背痛令患者長時間難以落牀行走。胸部脊椎骨嚴重變形更可以影響呼吸。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現脊髓神經線被壓導致下肢癱瘓。

 

股骨頸骨折 1年內死亡率一至兩成

但最危險的骨折是股骨頸骨折。股骨頸部分的骨質疏鬆症一般於65歲之後發生,所以骨折多見於75歲或以上的人。75歲以上的老友記跌倒後反應較弱,沒有做保護動作的情况下屁股着地,大力撞擊髖關節。股骨頸折斷後,患者不能走路,如不動手術就要臥牀2至3個月,骨頭才有可能再次受力。如果能夠動手術,雖然可以短期內重新落地,不過即使病人努力配合術後復健,行路能力也會下降。

有一名80歲女士,本來步行自如,十分能幹,獨居的她可以每日自行出門乘巴士,甚至到親戚家中幫忙家務。有一天,她乘巴士嘗試行樓梯上上層時不幸滑倒,導致股骨頸骨折。她入醫院換了人工髖關節,之後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可以重新行走。不過,她再不能如以往般自如地獨自出門,行路時需用上拐杖。她不能再到親戚家幫助家務,反而要找家務助理替她做飯和清潔家居。經歷了生活上的大變,由助人者變成受助者,是有點難以適應。及後她的健康快速衰退,幾年後生病離世。

這是我堂姊的故事。我在醫院照顧髖關節骨折病人多年,看過很多情况比堂姊更差的病人,直接變成需要長期倚賴他人照顧、入住養老院。香港更有文獻數據指出股骨頸骨折病人,1年內死亡率是一至兩成。骨質疏鬆,可以很恐怖吧!

 

檢查骨質密度 加鈣戒煙少咖啡

幸好,骨質疏鬆是可以醫治及預防。預防骨質疏鬆,大家都應遠離煙草及避免過量咖啡因,飲食上應注意鈣質的攝取。更年期後婦女及年長男士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若發現骨質疏鬆就要接受治療。很多歐美國家已經向國民提供免費骨質密度檢查及相關藥物治療,但香港仍未有相關政策。最近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香港骨質疏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香港老年學會向政府提出,為所有未曾做過骨質密度檢查的65歲以上婦女及70歲以上男性,提供1次骨質密度檢查及最少3年骨質疏鬆藥物治療。可惜這個計劃尚未實行。陳局長經歷了骨折後會否加快執行仍是未知之數,所以,如果你正是這年齡,現在就該做骨質密度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需要治療了。

踏入鼠年,謹向各位人生下半場的讀者拜個年,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要身體持久健康,記緊及時關注自己的骨骼啊!

 

50歲以上女性 過半骨質密度偏低 初老骨頭脆 「手」當其衝
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一直從事老年醫學及老年學研究,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從醫管局退休,仍不遺餘力推動長者健康教育及醫療服務。

文: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兒言自得:專而不博(二)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5%b0%88%e8%80%8c%e4%b8%8d%e5%8d%9a%ef%bc%88%e4%ba%8c%ef%bc%89/ Mon, 21 Oct 2019 06:18: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991 兒言自得:專而不博(二)
(來源: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

【明報專訊】上期談到醫生「專而不博」的弊處,不但會提升醫療費用,也可能令病人因為找錯專科以致延誤病情,甚至動錯手術。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為了要杜絕這些弊端,都把「基礎醫療」的醫生作為醫療制度的「守門大將軍」(gate keeper)。

病人要看醫生,先要看基礎醫療的醫生,這些「大將軍」受過良好的全科醫療訓練,完全有能力處理大部分病人;有需要進一步尋求專科診治的,便由這些全科大夫再根據病人的病情需要,把他們轉介到不同的專科。

相關文章:
兒言自得:專而不博
林鄭:本港以人為本基層醫療發展落後30年

基礎醫療醫生的服務,還包括了長期病患者的長期治療,以及協調專科病人的覆診和長期料理。在英國,基礎醫療醫生主要是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在美國,基礎醫療醫生包括了家庭醫生,以及受過基礎醫療訓練的內科醫生和兒科醫生。在歐美國家,病人看病的診費主要是由國家負擔或由醫療保險支付,因此可以規定病人先看基礎醫療醫生,有需要時才給轉介到專科。

研究:適當門診 一半個案免入院

在香港,由於種種原因,基礎醫療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醫院管理局成立後,政府投放了大量資源改善醫療服務,但重點主要放在醫院裏的專科發展。隨着醫療成本高漲,本港人口急速老化,政府開始了解到單發展昂貴的專科服務,而沒有一個有規模、高質素的基礎醫療網絡配合,始終會令醫療體系不勝負荷,愈來愈顧此失彼。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政府三番四次嘗試振興基礎醫療,引入基礎醫療成為醫療體系的gate keeper,可惜成效不彰,原因包括基礎醫療醫生人手仍不足,不少病人依然直接找專科醫生診症。

兒言自得:專而不博(二)
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明報圖片/李紹昌攝)

去年11月,由團結香港基金聯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統領的團隊,發表了一個名為《以人為本,縱橫整合——香港醫療體系》的研究報告,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香港醫療制度各方面的銜接不佳……導致未能妥善照顧所有病患者的需要。國際上備受重視的醫療服務,如社區護理和基層醫療等,在香港的發展仍然相對落後,惟這些服務正是應付未來醫療需要的重點領域……公立醫院有近一半的入院個案,如能有適當的門診照護(包括基層醫療、社區護理和非住院環境等),就能避免入院」。為了要提升基層醫療,報告同時指出「建立基層醫療人手是極為迫切」,而這些人手當中,包括家庭醫生及全科醫護人員。

本港基礎醫療課程 未能吸引學生

提倡基礎醫療成效不彰,原因有很多,全科醫療人手不足,應該是核心原因之一。可是,香港為什麼會嚴重缺乏基礎醫療人才呢?我們不是每年都有300多個醫學生畢業嗎,怎麼只有很少數願意接受全科訓練,投身基礎醫療服務行列呢?歸根究柢,這和我們的醫學教育不無關係。

香港兩所大學的醫學課程都源自英國,亦有點受美國的影響,傳統上都以醫院內的專科為主體,對基礎及社區醫療並不注重。近十多二十年,英美及許多西方國家順應社會需要,與時並進地大力加強醫學生的基礎醫療教育。可是香港還是故步自封,雖然醫學院的基礎醫療課程已比以往略有改進,但力度不夠,未能引起醫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遑論鼓勵他們從事基礎醫療服務。看來要改善香港的醫療體系,我們還要在醫學教育方面多做工夫。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