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25 Sep 2024 07:25:4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食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秋燥】秋季宜調養肺氣 遠離久咳 //www.afterroberto.com/%e7%a7%8b%e7%87%a5-%e7%a7%8b%e5%ad%a3%e5%ae%9c%e8%aa%bf%e9%a4%8a%e8%82%ba%e6%b0%a3-%e9%81%a0%e9%9b%a2%e4%b9%85%e5%92%b3/ Wed, 25 Sep 2024 07:25: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67 【明報專訊】秋天是滋養肺氣的好季節。在後疫情時代,感冒、咳嗽鼻敏感等呼吸道疾病此起彼伏,日久不癒,綿綿不絕,諸多症狀均與肺氣不足、虛弱失養密切相關。肺與秋氣相應,如秋季養生不當,最易傷害的便是肺。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所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飱泄,奉藏者少。」

【秋燥】秋季宜調養肺氣 遠離久咳
若秋季養生不當,最易傷害的是肺,易致咳嗽、鼻敏感等疾病。

相關閲讀:百日咳  VS 咳嗽 逾兩周愈咳愈嚴重 延遲醫治可併發肺炎腦癇  及時服用抗生素減併發症風險

秋燥傷津 易久咳不癒 宜調養肺氣

入秋後,雨水漸少,濕度降低,天氣愈發乾燥。「燥」是秋季的主氣,易傷津液,多見皮膚乾燥、眼睛乾澀、頭髮乾枯、口鼻咽乾、乾咳少痰、大便乾結、小便赤黃。若不能因季調養肺氣,致使秋燥傷津,則易久咳不癒,最終上逆傷肺。


相關閲讀:輕視鼻敏感四大徵狀或併發鼻竇炎、氣管炎  拆解4個謬誤減發作 「脫敏」根治有法

多湯、豆類粥品 少辛味食物

日常調養肺氣,需因季節變動及時調整飲食與起居。飲食方面需多吃收斂的食物,以助收斂肺氣,如蘋果、葡萄、檸檬、山楂、番茄、梨等果品。同時,要少進辛味食物,以免發散瀉肺,如韭菜、辣椒、葱、薑、蒜等。秋季飲食可多湯、粥等,尤其是豆類粥品,如紅豆、綠豆、眉豆、赤小豆等。此外,還可用一些中藥滋補養肺,如枇杷膏、秋梨膏等。起居方面,應早睡早起,緩解秋季肅殺之氣。

文:寧志鵬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助理課程主任)

(養生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長者養生5招關鍵補腎:飲食、藥膳、足浴 中藥紓緩腰膝無力夜尿徵狀 //www.afterroberto.com/%e9%95%b7%e8%80%85%e9%a4%8a%e7%94%9f%e9%97%9c%e9%8d%b5%e8%a3%9c%e8%85%8e-%e9%a3%b2%e9%a3%9f-%e8%97%a5%e8%86%b3-%e8%b6%b3%e6%b5%b4-%e4%b8%ad%e8%97%a5%e7%b4%93%e7%b7%a9%e5%be%b5%e7%8b%80/ Thu, 19 Sep 2024 03:31: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41 【明報專訊】香港是世界上最長壽地區之一,除了與地區經濟水平、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等良好條件有關之外,個人生活方式、基因等因素也密切相關。隨年紀增長,身體會逐漸出現易於疲勞、腰膝痠軟乏力、夜尿增多、失眠健忘、耳鳴耳聾等一系列徵狀,從中醫角度看,這些徵狀是由腎虛而導致。腎主藏精,是人體最重要臟腑之一,而精是人體全身陰陽根本。因此,長者養生保健關鍵在於補腎。腎好,身體才好。

長者養生5招關鍵補腎:飲食、藥膳、足浴 中藥紓緩腰膝無力夜尿徵狀
長者隨着年紀漸長,身體會逐漸出現腰膝痠軟、夜尿多、失眠健忘、耳鳴耳聾等徵狀,中醫角度認為,與腎虛不無關係。

相關閲讀:夜尿頻繁成因多 飲水太多抑或疾病警號? 改善夜尿5個方法由日常做起

長者養生5法 補腎:每日足浴 按穴增腎臟功能

適合長者養生的方法很多,以下介紹一些常用方法:

1.飲食調理:適當選用對腎臟功能有益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核桃等

2.養生保健: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同時做適量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以維持機體活力

3.足浴和穴位按摩:每日足浴,以促進血液循環;按摩特定穴位促進腎的運行,增强腎臟功能,如:湧泉穴


相關閲讀: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中藥調理紓緩腰膝、耳鳴、尿頻、怕冷徵狀

4.中藥:具補腎作用的藥物很多,根據長者具體情况可適當選擇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腎氣丸、固本延齡丸等,緩解腰膝痠軟無力、耳鳴耳聾、視物昏花、怕冷、尿頻等徵狀

5.藥膳:可參考下列湯水

藥膳:固本培元牛尾湯(6至8人分量)

食材:牛尾600克、洋葱1個、番茄3個、紅蘿蔔半條、西芹1條、香葉2片、白胡椒粒及鹽適量

中藥材:熟地黃10克、山茱萸10克、山藥10克、杜仲10克、巴戟天10克、覆盆子10克、菟絲子10克

做法:

1.牛尾切塊後汆水

2.番茄、洋葱、紅蘿蔔和西芹切成大塊

3.香葉、中藥材清洗乾淨

4.將上述1至3材料放進鍋裏,加2升清水,用大火煮至沸騰後轉小火煮2小時,用鹽和白胡椒粒調味

功效:固本培元、滋陰腎陰腎陽、補髓填精、強精健骨

註:食療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可向註冊中醫查詢

文:劉玉萍(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

(中醫以人為本,強調「治未病」,從起居生活、運動娛樂、食療藥膳,保健養生) (養生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6%9a%91-%e6%b6%88%e6%9a%91%e6%96%b9%e6%b3%95%e5%95%8f%e9%a1%8c-%e9%a2%a8%e6%89%87%e5%90%b9%e8%87%89%e8%87%b4%e9%9d%a2%e7%99%b1%e9%80%80%e7%86%b1%e8%b2%bc/ Mon, 22 Jul 2024 07:21: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27

【明報專訊】是日大暑,今年高溫紀錄屢被打破,7月7日更錄得今年最高氣溫34.8℃。戶外活動,感覺自己像雪糕一樣融化中!應對酷暑,大家出盡法寶,但原來頸掛風扇長期吹臉可致面癱,而退熱貼貼額頭、薄荷噴霧無助降溫;大汗淋漓下跑入冷氣間,更隨時中「陰暑」。專家點出消暑誤區,以免大家消暑不成,可能更易中暑兼傷身!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設計圖片,cem seker@iStockphoto/明報製圖)

中暑用盡法寶 拆解5個消暑問題

什麼是中「陰暑」?
楊:香港急症科醫學院急症科專科醫生楊小鳴 蕭:註冊中醫蕭驪珣指蕭驪珣


今個夏天,溫度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酷熱天氣,容易中暑。楊小鳴指出,熱病分為不同程度,從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到最嚴重的中暑,「正常身體透過排汗、汗水蒸發帶走熱力,但當散熱速度不夠快,體溫過高,細胞或喪失功能而壞死,嚴重可致死亡」。兒童、長者、肥胖人士等較高危;服用特定藥物如利尿劑或部分精神科藥都可能影響散熱能力,增中暑風險。楊小鳴建議,夏日活動時可留意「暑熱指數」,尤其是長期病患,當指數達30或以上,就要採取防暑措施,避免暴曬。

中醫:毛孔突收縮 熱氣被困易不適

蕭:對中醫而言,中暑還細分為陽暑與陰暑,陽暑與西醫的中暑症狀相近,而陰暑雖常見於都市人身上,卻較少人為意,「運動後或戶外工作者本身體溫很高,貪涼馬上走入溫度較低的地方,雖然為了避暑,但反而更易中陰暑」!陰暑多出現在身體經歷很大的溫差,如從高溫室外突然進入冷氣房,「本來毛孔擴張得很厲害,入到低溫環境後毛孔、微血管突然收縮;排汗能力變差,熱氣被困在體內,猶如體內在焗桑拿,易不適」,症狀如身體微微發熱,卻不出汗,想吐,沒有胃口等。預防陰暑,宜避免在高熱下出入溫差大的地方,應用溫和方法慢慢穩定體溫。

消暑誤區:風扇吹臉可致面癱 薄荷噴霧無助降溫

便攜風扇仔款式愈出愈方便,由手持「進化」到掛頸就能送來涼風。不過內地曾有男童戴着掛頸風扇午睡,睡醒後出現面癱,與風扇仔有沒有關係?

蕭:在中醫角度,面癱與風邪有關;天氣炎熱時毛孔打開,風邪有機可乘。當風邪吹到臉上,進入足陽明經和手太陽經時,容易引起臉部歪斜的症狀。不建議長期吹風扇,尤其是大汗淋漓時,亦不宜對正臉部、頭部、頸部等部位吹風,否則容易產生偏頭痛、感冒;長者應避開關節部位,否則易致關節僵硬,產生痛症;小朋友不宜將風扇放入衣服內對着肚皮吹,避免肚痛。在室內時可把風扇向牆方向擺放,透過將周圍的溫度降低,幫助散熱。

楊:面癱又稱貝爾氏麻痹症,即控制臉部肌肉的第7條神經線發炎,暫未知成因,可能與神經線受損、受壓、出現腫瘤等有關,令到患者無法控制臉部肌肉。男童用掛頸風扇後出現面癱,可能是被風扇壓到臉部神經,使神經線受損,不建議睡眠時使用掛頸風扇。另外,使用手提風扇時亦要小心,若風扇曾受猛烈撞擊、跌過地上,電池結構或已受損,使用時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災。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風扇不宜長期對正臉部、頭部、頸部等部位吹風,否則容易產生偏頭痛和感冒。(linegold@iStockphoto)

退熱貼降溫 貼頸勝額頭

退熱貼貼額頭,散熱效果最理想?

楊:退熱貼雖清涼,但降溫成效沒有風扇明顯,如想增加降溫效果,可貼在血液流量大、血管貼近皮膚的位置,如頸部兩側、腋下、大腿等,當血液循環流動,接觸到冰涼物質時,就可較快將熱力帶走,冷卻血液,達到散熱效果。

蕭:退熱貼貼在皮膚,屬物理性降溫,相比起額頭,貼在頸後大椎穴或手腕內關穴(詳見「中醫意見」),效果更佳。不過,將冷藏過的退熱貼直接貼在穴位上,易造成不適,建議用濕毛巾抹腋下、頸部、大腿內側等位置,直接帶走汗水,更能幫助散熱。

冲凍水涼溫差太大 苦了心臟

薄荷噴霧噴在皮膚上「涼浸浸」,可助降溫?

楊:薄荷提供涼快感覺,是因為薄荷成分刺激到控制溫度的神經受體,錯誤發放信息,令人有涼快感覺,實際上身體並沒有降溫,只能讓人覺得舒服一點。

喝冰水、用凍水洗澡降溫效果明顯?

楊:兩者雖可幫助降溫,不過冲凍水涼非人人適合,需視乎身體情况,擔心溫差太大,血管大幅收縮增加心臟負荷,不建議長期病患嘗試。

蕭:不建議。雖然可帶來短暫的舒暢,但有可能導致陰暑,因本身毛孔擴張得很厲害,突然急速收縮,熱氣被焗在體內,無法順利排汗,身體或覺不適,甚至發冷;建議喝室溫水慢慢降溫,亦可補充電解質;洗澡前可用毛巾先抹汗,散去部分熱力。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比起飲用冰水,中醫建議喝室溫水慢慢降溫,可避免中陰暑。(mashuk@iStockphoto)

相關閲讀:【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中醫意見:刮痧消暑 按穴紓緩不適

天時暑熱,坊間指中醫刮痧可消暑。註冊中醫蕭驪珣指,「痧是氣血內的毒,阻礙氣血運行,可透過刮痧活血化瘀,疏通體表經絡,將熱氣導出體外,幫助降溫」,刮痧較適合中陽暑的人士。當在酷熱環境,感到胃口不適、輕微頭昏腦脹,可先在陰涼地方休息,補充電解質及水分,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再試刮痧。不過,當出現嚴重嘔吐、失去意識、呼吸急促等熱衰竭和中暑徵狀時,就應馬上求醫;「陰暑患者,較多出現腸胃不適,以中藥或其他方法調理身體會較適合」。

很多人對刮痧有誤解,以為刮得愈大力,愈紅甚至變紫則效果愈好,其實皮膚不同顏色反映不同問題。呈淡紅色或鮮紅色,代表體內有熱邪或暑氣;若是偏紫紅色,即是體內有氣血瘀阻,循環不通。另外,不是所有人都能起痧,「如本身氣虛,無法將邪氣逼出體表,難以出痧;又或病情隱於深處,刮痧也不能處理」,因此不建議盲目用力、「狠毒」地刮,否則影響外觀之餘,身體亦需要較長時間和較多氣血修復。

小朋友、體弱長者、本身有皮膚問題如濕疹、牛皮癬,或BMI很低的人,都不適合刮痧,血小板量較低的人亦不宜,因刮痧是一個出血過程,身體或較難修復,有需要應找專業人士刮痧。

如怕痛,或怕刮痧令皮膚左一處紅、右一處紫,平日可按壓穴位,紓緩暑熱帶來的不適。蕭驪珣建議下列穴位按摩,按需要可分別按3至5分鐘:

  • 大椎穴
    功效:升陽益氣,退熱補虛,若此穴受寒易影響身體溫度調節,或頭痛、頸痛
  • 內關穴
    功效:紓解食慾不振、氣候引起的胃部不適
  • 曲池穴
    功效:疏風清熱,紓緩夏日中暑時的高燒、潮熱等症狀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面癱是腦中風先兆?顏面神經受感染 嘴角歪、影響皺眉、喝水、味覺 了解成因與治療


夏日食療解熱 促進食慾

天氣持續升溫,胃口盡失,中醫擅長以食療消暑,去除體內暑氣。註冊中醫蕭驪珣推薦適合夏日的食療,解熱之餘,亦促進食慾。

  • 冬瓜湯:
    冬瓜清熱、消暑;但因冬瓜利水,本身尿頻的人飲用後或有更多小便,月經期間、容易胃痛的人都不宜多吃
  • 苦瓜:
    正所謂不時不吃,夏日當造的苦瓜性寒味苦,可清熱消暑、利尿;可涼拌,煲苦瓜湯或苦瓜排骨湯;但本身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多吃
  • 西瓜:
    含水量高的西瓜是夏日水果,性寒,可助退熱;但亦因其寒涼,多吃易肚瀉,建議脾胃功能一般的人,如常胃痛、腸胃炎的人不宜多吃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西瓜清甜多汁,消暑一流,但屬性寒涼,不宜多吃。(MahirAtes@iStockphoto)

  • 酸梅湯:
    味道酸甜開胃,生津解渴,紓緩口乾、心煩等症狀;但始終酸梅味道帶酸,腸胃功能一般的人不宜空腹飲用;另外因酸性食物具收斂特性,月經期間飲用或使流量減少,來經時不宜飲用
  • 薏仁綠豆糖水:
    薏仁健脾益胃、利水、清熱退火,綠豆清熱消暑;不過因兩者含一定澱粉質,糖尿病患需留意攝取量,亦不建議加入太多糖調味
  • 薄荷水:
    夏日宜多補充水分,嫌清水清淡無味,可加入薄荷。薄荷具疏散風熱之效,可助改善夏天暑熱症狀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經常口臭原因:飲食肥膩脾胃失調、睡眠不足虛火上炎  口腔異味或不同疾病徵兆 //www.afterroberto.com/%e7%b6%93%e5%b8%b8%e5%8f%a3%e8%87%ad%e5%8e%9f%e5%9b%a0-%e9%a3%b2%e9%a3%9f%e8%82%a5%e8%86%a9%e8%84%be%e8%83%83%e5%a4%b1%e8%aa%bf-%e7%9d%a1%e7%9c%a0%e4%b8%8d%e8%b6%b3%e8%99%9b%e7%81%ab/ Tue, 24 Oct 2023 06:48: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103

【明報專訊】口腔經常發出難聞異味,不僅有損形象、妨礙社交,更可能反映身體健康出現問題。飲食不節而導致脾胃失調,以及因熬夜缺乏休息而引致陰津虧虛,都是臨牀常見的口臭成因,可以通過中醫療法調治。(編按:口腔有異味與疾病有何關係呢?口腔發出不同氣味,有可能是血糖過高?慢性腎衰竭、胃酸倒流所致?詳見附表。)

經常口臭原因:飲食肥膩脾胃失調、睡眠不足虛火上炎  口腔異味或不同疾病徵兆
(明報製圖)

口臭原因:嗜煎炸肥膩甜食 阻脾胃運化 自我測試有法

要知道自己有無口臭問題,除可向牙醫或信任的人直接詢問外,也可以做口臭自我測試。第一種方法是用舌頭自行舔一下手腕,待口水乾燥後嗅嗅手腕上是否有異味。另一種方法是先用雙手將口鼻捂住(或在佩戴口罩時),然後用口呼出一口氣,再用鼻子聞一聞有否異味。

中醫對口臭的認識由來已久,撇除口腔衛生欠佳的因素外,口臭原因與飲食、勞倦、情志等都有關係。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認為「口臭,由五臟六腑不調,氣上胸膈」所致,並指出脾胃運化欠佳是口臭主要原因。《聖濟總錄》認為「心脾感熱,蘊積於胃,變為腐臊之氣,腑聚不散,隨氣上出,熏發於口,故令臭也」。脾胃積熱、宿食停聚,容易引起口臭。

經常口臭原因:飲食肥膩脾胃失調、睡眠不足虛火上炎  口腔異味或不同疾病徵兆
口臭成因–飲食不節導致脾胃失調,熬夜引致陰津虧虛,都是口臭常見成因。(設計圖片,torwai@iStockohoto)

飲食不節,包括暴飲暴食,或經常嗜食辛辣煎炸、肥膩多油、太甜、味道太濃烈的刺激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積聚濕熱,妨礙脾胃正常運化功能。當脾胃運化欠佳,濁氣上逆,上衝於口,口腔便會出現難聞異味,為實證。脾胃濕熱者還可見皮膚油脂、面垢增多、易長粉刺痤瘡、體味濃烈、大便臭穢、舌苔厚膩,治療方面需要清熱祛濕,同時改善脾胃運化。

中藥治療方面,具有清熱祛濕作用的常用方藥包括甘露消毒丹、茵陳蒿湯、三仁湯,可配伍中藥如蒼朮、藿香、佩蘭、薄荷、砂仁、豆蔻等。在中藥分類的「祛濕藥」中有一類是「芳香化濕藥」,藥物多帶有獨特香味(含揮發油),藥性多屬辛溫香燥。通過藥物芳香辛散之性,能宣化中焦脾胃濕濁、暢通氣機,達到芳香辟穢、醒脾化濕功效,臨牀上在治療與濕濁困阻有關的口臭時常用。如果脾胃氣虛,無力運化飲食水液,產生內濕者,可輔以益氣健脾,常用中藥如白朮、山藥、扁豆等。

由於脾胃積熱而引起口臭者,在針灸或按穴方面可選用有清熱瀉火作用的穴位,常用如位於手掌一側腕部的大陵穴(彎曲手腕時可見腕橫紋,大陵穴位於橫紋正中凹陷處),位於掌心的勞宮穴,以及手肘曲池穴和手背合谷穴,可針刺或用中等力度按揉每穴3至5分鐘,每日1次。

經常口臭原因:飲食肥膩脾胃失調、睡眠不足虛火上炎  口腔異味或不同疾病徵兆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嗜食辛辣煎炸、肥膩多油、太甜、濃味食物,令脾胃積聚濕熱。(stockstudioX、OlgaMiltsova@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戴口罩聞口臭 脾胃鼻作怪?


睡眠不足傷氣血 虛火上炎

另一種常見口臭原因,為陰津虧虛,陰虛達到一個程度時可見虛火上炎,形成口臭,如清代《雜病源流犀燭》所言:「虛火鬱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為虛證。臨牀上這類口臭多見於陰津容易虧虛的中老年人。至於平日操勞過度,思慮太多,經常熬夜,缺乏充足睡眠者,亦容易耗氣傷陰。《醫學入門》認為「勞鬱則口臭」,過勞可耗傷氣血津液,蘊積虛火。當虛火燔灼,遷延上焦,便可引起口臭。

這類患者常見口乾舌燥、皮膚乾燥、易生痱滋、心足心熱、煩躁多夢。由於虛火熾盛,津液不足,口腔經常缺乏津液滋潤,可能影響口腔的正常微生物生態,除會帶來口腔異味,患者亦較容易出現牙肉紅腫、流牙血,以致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的「牙宣」(牙周病)問題。在治療方面,針對陰虛津虧、虛火上炎的失調,需要滋陰降火、生津。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涼茶降實火 無助養陰生津

在中藥治療方面,常用方藥包括知柏地黃丸、玉女煎、百合固金湯,有養陰清熱的作用。具有清熱作用的中藥如生地黃、知母、玄參,和具有養陰生津作用的中藥如沙參、麥冬、玉竹,在治療虛熱口臭時都比較常用。由陰津虧虛而形成的口臭,治療上應以養陰生津為重點,清熱降火為輔助,不可本末倒置。有時候虛火上炎的患者以為可以通過飲涼茶、食龜苓膏解決問題,往往無法奏效。涼茶、龜苓膏都是寒涼之品,光靠它只能清瀉實火,對虛火上炎者無助養陰生津治本,而且過用寒涼更有可能刺激脾胃,耗損正氣。

針對虛熱口臭,可選擇有養陰清熱功效的穴位調治,包括位於內踝上方的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照海穴,以及位於前臂手掌側內關穴,可用針刺或以中等力度按揉各穴3至5分鐘,每日1次。

經常口臭原因:飲食肥膩脾胃失調、睡眠不足虛火上炎  口腔異味或不同疾病徵兆
 (明報製圖)

預防:注意飲食保口腔濕潤 查找壓力源頭穩情緒

預防口臭,日常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勿暴飲暴食,減少進食煎炸、辛辣、油膩、太甜、味道濃烈食物,以免脾胃積聚濕熱。多吃蔬果和飲用清水,可保持口腔濕潤,同時促進消化,維持二便暢通,能防治口臭。作息方面應避免長期熬夜或經常勞神,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使陰陽調和。精神壓力大者容易煩躁,中醫理解為虛火、鬱熱,建議他們要注意飲食清淡,學習自我鬆弛,長遠要嘗試找出壓力源頭,透過調整心態及與他人傾訴等幫助減壓,穩定情緒。

對於偶爾因飲食不節,而令身體積聚濕熱,上蒸於口腔而形成的口臭,可以通過食療清熱祛濕,辟穢去濁,可飲用銀菊薄荷茶。

食療:銀菊薄荷茶 清熱去濁氣

■銀菊薄荷茶

材料: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藿香10克、薄荷6克、生甘草6克

製法:水煎煮10至15分鐘,溫服,每日1次

功效:清熱化濕

備註:芳香化濕藥不宜久煎,以免影響其升散宣濕之性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袪濕】水中四寶:芡實、茭白、蓮藕、菱角 食療解悶熱、疲倦兼開胃 (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a2%aa%e6%bf%95%e3%80%91%e6%b0%b4%e4%b8%ad%e5%9b%9b%e5%af%b6%ef%bc%9a%e8%8a%a1%e5%af%a6%e3%80%81%e8%8c%ad%e7%99%bd%e3%80%81%e8%93%ae%e8%97%95%e3%80%81%e8%8f%b1%e8%a7%92-%e9%a3%9f%e7%99%82/ Tue, 22 Aug 2023 04:29: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249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夏天,據說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天之一。天文台接連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提醒市民做好防暑降溫措施,以避免中暑、熱射病的傷害。持續高溫下,難免食慾不振、身心疲憊。雖然立秋已過,但天氣仍然炎熱,如何安全度過炎熱天氣,「水中四寶」幫到你。水中四寶是指芡實、蓮藕、茭白、菱角。今天為大家介紹其中的芡實和茭白。(編者按:另附食療,四神豆漿有健脾袪濕、補充能量功效;茭白炒肉片有清熱利濕、養陰生津之效。)

【袪濕】水中四寶:芡實、茭白、蓮藕、菱角 食療解悶熱、疲倦兼開胃 (養生帖)
芡實(資料圖片)

水中四寶之一:芡實健脾祛濕 適合食慾不振悶熱日子食用

芡實又名雞頭米,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能固腎澀精,補脾止瀉、止帶,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既能祛濕又能健脾助消化,非常適合食慾不振的悶熱日子食用。

芡實既可簡單地與大豆混合製作四神豆漿飲用,也可炮製出複雜的菜餚。我最喜歡是「芡實芋頭煲」,芡實和芋頭的濃郁和厚實,在芹菜和豆類加持下,提升了碳水給人帶來的幸福感,也滿足了營養均衡的要求,食後令人神清氣爽,精神大振。


相關閲讀:【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四神豆漿

材料:大豆1杯,芡實、蓮子、茯苓、淮山各1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把大豆和以上各種藥材放進豆漿機內製作成豆漿即可,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或白糖)

功效:健脾祛濕、補充能量

另一水中四寶:茭白含植物纖維 清熱生津助排便  

【袪濕】水中四寶:芡實、茭白、蓮藕、菱角 食療解悶熱、疲倦兼開胃 (養生帖)
 茭白(資料圖片)

中醫認為茭白有清熱生津、利尿除濕的功效,有助祛暑降溫。茭白富含植物纖維,可增進胃腸蠕動,促進排便,對高血壓、高血脂及習慣性便秘等都有幫助。

■茭白炒肉片

材料:茭白200克,瘦肉200克,薑蓉、生抽和生粉等適量

做法:茭白洗淨後切成斜片。瘦肉切片,加適量薑蓉、生抽和生粉醃製10分鐘。熱鍋內加適量油,把肉片炒至半熟,再加入茭白片炒熟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養陰生津


相關閲讀:【祛濕】夏天濕氣重人乏力 少食甜點生冷 3招祛濕調養脾胃不適(附藥膳調理湯水。養生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劉玉萍(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

]]>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www.afterroberto.com/%e8%80%b3%e9%b3%b4-%e8%85%8e%e8%99%9b%e5%bc%95%e8%b5%b73%e6%88%90%e5%9b%a0-%e9%b3%b4%e9%9f%bf%e8%81%b2%e5%b0%8f%e9%9f%b3%e8%aa%bf%e9%ab%98%e7%a4%99%e7%9d%a1%e7%9c%a0/ Fri, 21 Apr 2023 04:19:2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111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明報專訊】耳鳴是指在沒有任何外來刺激下,持續自覺耳內或腦內有單一音調在鳴響,影響患者起居生活及精神情緒。腎精虧虛是耳鳴成因之一,亦是常見的都市病,病因與勞累、虛損有關,可通過中藥、針灸、穴位保健、養生調攝、食療等改善。(編者按:這種由腎虛精虧引起的耳鳴,常見的成因有3個:年老、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患者除了有音調高的鳴響聲外,還可伴隨容易頭暈眼花、健忘、煩躁、口乾、手足心熱、夜睡不寧等。)

腎虛耳鳴3成因 臨牀特點鳴響聲小音調高 愈勞累愈嚴重

有關耳鳴的中醫理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文獻記載;到隋代《諸病源候論》有〈耳鳴候〉一章專述耳鳴,把耳鳴原因分為風邪外襲(外因)、勞傷氣血(內因)等類型,並提出「耳鳴不止,則變成聾」的觀點。到宋代以後的中醫典籍,記載不少治療耳鳴的內服中藥方劑,如《聖濟總錄.耳虛鳴》一節載方13首,並且按照辨證選方,對後世辨治耳鳴有指導意義。

由腎精虧虛引起虛證耳鳴,臨牀特點包括耳鳴聲量較小,音調呈高頻,患者形容耳鳴聲音像蟬鳴,或出現持續「吱吱」聲,初時多不影響聽覺。這種耳鳴發病規律多有晝輕夜重的特性,即在日間充滿各種聲音環境下,患者大多不會察覺耳鳴存在,但在寧靜晚上則很容易感覺耳鳴發作,甚至會妨礙睡眠;而且病情可在勞倦或精神緊張時加重,在得到充分休息或鬆弛後可減輕,提示本病屬於虛損的性質。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及早養腎——年老、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是腎虛精虧耳鳴的常見成因,平日好好養腎可防患未然。(SvetaZi@iStockphoto)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持續高頻耳鳴患者 或聴力下降致耳聾

為掩蓋耳鳴聲,以減輕不適或幫助入睡,患者可能需要在夜間開啟收音機或電視,製造小量聲響或白噪音,以免環境過度寧靜。長時間持續出現高頻耳鳴患者,或可伴隨聽力下降,最終引致耳聾。

常見成因:年老、過度勞神、休息不足

年老、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是這種腎虛精虧耳鳴的常見成因。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由於年齡增長,腎氣逐漸不足,腎虛則無法濡養清竅,可引致漸進式耳鳴耳聾。若過度勞神、缺乏休息,不論男女老少皆可導致精血耗損。當腎精不足時,由於陰血虧虛,繼而可引起陰虛內熱,當虛火上炎時,即可出現自覺耳內有聲響刺激的耳鳴徵狀。

或伴隨頭暈眼花煩躁口乾

耳鳴的辨證必須同時考慮全身狀况。因腎精不足而出現耳鳴者,除音量小、音調高的鳴響聲外,可伴隨容易頭暈眼花、健忘、煩躁、口乾、手足心熱、夜睡不寧、舌紅質乾等表現。若陰虛火旺明顯,患者可出現潮熱、盜汗、咽痛、口舌生瘡等。

中藥治療虛證耳鳴,會採用「虛則補之」原則,針對腎虛精虧者會採用滋陰、補腎、填精的治法,常用中藥包括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等,在中藥方劑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以補腎育陰。臨牀上當耳鳴持續不止時,可配合使用有重鎮、安神作用的藥物,如龍骨、牡蠣、珍珠母、磁石等,有鎮靜之效。要防治因腎虛精虧而引起的虛證耳鳴,最重要是避免長時間精神疲勞,要保持充足休息。起居生活應張弛有度,如平日工作繁忙壓力大者,在公餘要安排時間鬆弛減壓,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大家亦可藉着調整自己看待事物的心態,減少偏執,避免長時間處於「戰或逃」的精神緊張狀態。

「久視傷血」、「久聽傷神」,長時間集中精神伏案工作,看書時間太長,經常盯着電腦或手機屏幕,以及長時間經常戴着耳機聽音樂,長期待在嘈吵環境等,會損耗肝血和腎精,容易引起頭暈、視物昏花、耳鳴、精神委靡。要減少精血耗損,不要做個「機不離手」的「無事忙」,每當專注用眼、用耳達1小時,應該稍事休息5分鐘,給自己靜養的空間。對鋪天蓋地的資訊要有所取捨,以免過度用神造成勞損。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 耳水不平衡4大病徵 持續暈眩兼耳鳴 聽力學家: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病發機會


成人最少6小時睡眠

充足睡眠對身體和精神恢復都十分重要,睡眠絕非躲懶、浪費生產力的表現。建議要做好時間分配,成年人每天應最少有6小時睡眠,兒童或青少年則要睡得更多(8至10小時),以使精神充沛、改善記憶和提升專注力。如持續出現難以入睡、早醒、經常精神不振等,建議需要積極處理。

知多啲:古法「鳴天鼓」 助改善聽力

針灸治療耳鳴,一方面可近部取穴,選用耳朵周圍穴位,如聽宮、耳門、聽會、翳風,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另一方面則可根據辨證選穴,如因操勞過度引致腎精虧虛,可選用有滋陰補腎性能的穴位,如位於腰部的腎俞穴,位於下肢的三陰交穴、太溪穴、湧泉穴等。針灸治療虛證多用有補益功效的運針手法,如小幅度捻轉提插、留針時間較長,或配合溫針、艾灸等,一般每周治療2至3次。

推拿手法方面,要醫治腎虛精虧引致的耳鳴,可配合以雙手搓暖雙耳來刺激耳朵周圍的血液循環,以及古代養生方法「鳴天鼓」。「鳴天鼓」最先記載在道家邱處機的《頤身集》,方法是先以雙手掩耳,手指放於後腦上,然後將食指壓在中指上,接着把食指彈撥到後腦,彈撥時會發出聲響,是謂「鳴天鼓」,可重複彈指動作50至100次,每天做1至2回。透過鳴天鼓的動作,可以祛邪驅風、暢通經絡,有助改善耳鳴、聽力下降、眩暈等問題,亦可強本固腎。

知多啲:補腎益精湯水濡養耳竅

日常保健食療方面,針對因腎精虛損而引致的耳鳴,策略以補肝血、益腎精為主,以濡養耳竅,維持其正常功能。針對陰虛精虧的失調,要注意不應過用藥性溫燥的補益藥物,以免傷陰助火。


相關閲讀:世界睡眠日|你睡得好嗎?了解睡眠周期 找出失眠、鼻鼾、夜尿成因 培養助眠生活及飲食習慣


■淮山杞子核桃瘦肉湯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淮山(左)、枸杞子(右)(資料圖片)

材料: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麥冬12克、茯神15克、核桃30克、大棗2枚、陳皮6克、瘦肉適量

製法:先將瘦肉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補腎益精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3%80%91%e8%bd%89%e9%99%b0%e6%88%96%e9%80%80%e7%87%92%e5%be%8c%e6%9c%89%e5%8f%a3%e4%b9%be%e3%80%81%e7%96%b2%e5%80%a6%e3%80%81%e8%83%83%e5%8f%a3/ Tue, 07 Feb 2023 04:29: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26 【明報專訊】如何度過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康復期,成為目前很多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近期病毒感染發病的特點,以風寒濕邪致病為主,病情發展過程中可能化熱傷陰,在退燒或轉陰的過程中,很多人有明顯的口乾、疲倦、胃口差等表現。


相關文章: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新冠康復轉陰現口乾 雪梨清熱 針對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

針對口乾,可以吃雪梨,清熱生津。如果脾胃弱怕涼者,可切碎雪梨加小量南北杏、薑絲,煮水25分鐘,頻頻飲用,可中和雪梨的涼性。若患者年邁體弱,口乾疲倦明顯,咽部有少許黏痰難出,可將雪梨中間的核挖去,放入6粒碾碎川貝和少許冰糖封口,砂鍋加3至4碗水,放15克切碎太子參,在水中燉45分鐘,吃梨喝湯,可以益氣生津、潤肺化痰。如果體質較好,出現口乾便秘、胃脹口臭、舌苔厚膩者,可以用雪梨、南北杏、青蘿蔔或白蘿蔔,以及小量薑絲煮水喝,可清熱化痰,又能理氣消積。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
雪梨有清熱生津之效。(pexels photo)

未完全康復者 切忌進食難消化食物

尚未完全康復的患者,飲食上應選用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菜配瘦肉或魚肉煮粥,白蘿蔔絲芫荽肉丸湯泡飯等,切忌過早進食高熱量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影響正氣抗邪。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
有營易消化——新冠感染康復期,應選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菜配瘦肉粥或魚肉粥。(Metinee@iStockphoto)

發病後3周 不宜劇烈運動

同時,大家特別要注意,即使已經轉陰,在發病後3周內仍需增加休息時間,減少工作量,不宜做劇烈運動,可以在戶外陽光下短時間散步,靜待正氣恢復,迎接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相關文章:【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董爽(註冊中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

]]>
中醫治療癌症 可配合西醫療程 食療+穴位按壓 增食慾、免疫力(攜手抗癌)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9%86%ab%e6%b2%bb%e7%99%82%e7%99%8c%e7%97%87-%e5%8f%af%e9%85%8d%e5%90%88%e8%a5%bf%e9%86%ab%e7%99%82%e7%a8%8b-%e9%a3%9f%e7%99%82%e7%a9%b4%e4%bd%8d%e6%8c%89%e5%a3%93-%e5%a2%9e%e9%a3%9f/ Mon, 30 Jan 2023 07:55: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478 【明報專訊】中醫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則,是扶正祛邪。扶正,即輔助人體正氣,相當於西醫學的增强免疫力;祛邪,是指祛除病原、致病因子或其他環境因素。中醫治療癌症,強調整體觀念,既重視祛邪,更重視扶正,即是輔助身體免疫力去對抗癌病。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中醫多種療法 可配合西醫療程

中醫治療有很多不同手段,不單處方中藥,還有針灸、耳穴、推拿、拔罐、食療、運動等。所以在西醫治療期間,中醫可作一些取捨來配合,例如化療期間不宜服用中藥,可以用食療、針灸或耳穴等方法,作為紓緩輔助治療。中醫的癌症治療可貫穿治療各個階段,增強患者抵抗能力,對抗癌症。

其中食療及穴位按壓,病人及家人都較容易掌握。《黃帝內經》中提到「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等記載,「食療」是通過飲食方法,把各種各樣食物互相配合,達到強身健體和防病治病目的,即「藥食同源」。中醫認為食物與藥物一樣,具有特殊性味功效;要了解各種食物特性,然後配合疾病症狀,便可發揮有效治療。


中醫治療癌症 可配合西醫療程 食療+穴位按壓 增食慾、免疫力(攜手抗癌)
紓緩不適——癌症治療期間,透過食療和按壓穴位,有助紓緩不適。(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FatCamera@iStockphoto)

番茄薯仔湯開胃 陳皮炒米粥止嘔

至於穴位按壓,是推拿方法之一。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穴位按壓原理為運用手法,刺激特定穴位,人體每一個穴位都有特別作用,以激發經絡之氣,從而產生通經活絡、調整人體機能、扶正祛邪的作用。於現代科學來說,中醫穴位按壓,對血液循環、呼吸、消化、神經、代謝及免疫系統等有着調節作用。

食療配合穴位按壓,有助紓緩患者不適症狀。例如食慾不振時,可煲番茄薯仔湯、山楂麥芽水等開胃健脾;惡心嘔吐時,可用生薑黑糖茶、陳皮炒米粥等理氣止嘔;只要選擇合適食療,便可紓緩患者身體不適。食療不但可紓緩症狀,而且美味可口,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關文章:維持良好免疫力 4類營養素不可少 攝取蛋白質、維他命C、鐵質和鋅質食物知多啲


按壓合谷、內關、足三里

另外,穴位按壓如合谷穴、內關穴及足三里穴,均有紓緩食慾不振及惡心嘔吐的作用,操作簡單而有效,甚至可以配合針灸及耳穴,療效更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林道儀(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註冊中醫)

]]>
乾性肌潤出禍 塞毛孔爆粉刺 //www.afterroberto.com/%e4%b9%be%e6%80%a7%e8%82%8c%e6%bd%a4%e5%87%ba%e7%a6%8d-%e5%a1%9e%e6%af%9b%e5%ad%94%e7%88%86%e7%b2%89%e5%88%ba/ Mon, 25 Nov 2019 08:58: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526

乾性肌潤出禍 塞毛孔爆粉刺
反映體質——中醫表示,粉刺長於身體不同位置,能反映患者的體質及身體狀况。(RyanKing999@iStockohoto/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秋冬時分,臉上油脂減少,不少人視之為收細毛孔的黃金機會,希望趁機去掉黑頭粉刺。有人以綠豆粉敷面,有人使用撕拉式面貼,務求變得皮光肉滑。

西醫提醒,粉刺成因多與錯用護膚品有關;而中醫認為,肺胃蘊熱、月事失調,都可引致黑頭粉刺。

中醫說:「黑頭粉刺為體內濕重於熱,白頭粉刺則為熱重於濕。」

◆ 潘:潘咨遐(註冊中醫)

 

「熱底」體質 易生粉刺

問:中醫怎樣看黑頭粉刺的成因?

潘:粉刺多生於面部、胸部、背部等,可擠出白色碎米樣粉汁,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粉刺成因眾多,其中一個原因與「熱底」體質有關,如體內肺胃蘊熱,內熱熾盛,熱毒發於皮膚,較易生粉刺。另一方面,過度進食辛辣及油膩食物,會令體內生濕熱,一旦濕熱結於腸內不能排出,會發於皮膚,形成粉刺。除了以上原因,部分女性月事紊亂,內分泌失調,致月事前後的臉部粉刺增多。

 

粉刺位置反映身體狀况

問:粉刺長於身體不同位置,是否反映不同疾病?

潘:粉刺位置確能反映患者的體質及身體狀况:

  • 額頭:心火偏盛
    • 患者一般較易發怒,心情易緊張,睡眠不足,嚴重者更會覺舌痛,其中尤以舌尖為甚。
  • 鼻子:脾胃積滯
    • 鼻屬「脾」,鼻子色紅,多為脾胃消化不良,積滯化熱,患者可見胃脘脹悶,口臭。
  • 右頰:肺火偏盛
    • 右面頰多粉刺,多為肺火上升,或會兼見喉嚨乾燥、痰多咳嗽。
  • 左頰:肝鬱化火
    • 左頰屬「肝」,左面頰多粉刺,多為肝鬱化火,表示壓力較大。
  • 唇邊、下巴:冲任不調
    • 下巴屬「腎」,粉刺集中在下巴或環繞嘴唇的周圍,大多為「冲任不調」,代表女性月經不調和,導致月經周期改變,與內分泌問題有關。

乾性肌膚不宜用綠豆粉

問:網上流傳將綠豆粉加水敷面,能去黑頭粉刺,是否有用?

潘:綠豆粉具有清熱解毒、去角質功效,確能減少粉刺滋生。皮膚角質層厚、膚色黯淡的人使用後,效果會較明顯。但綠豆粉並非人人合用,如臉上已有暗瘡破皮流血,便不宜再使用綠豆粉,以免細菌感染。此外,綠豆消炎清熱功效強,乾性皮膚不適用,使用後,粉刺沒有了,但皮膚會乾得十分繃緊。如使用綠豆粉面膜,建議選擇較纖細的綠豆粉末,洗臉時勿太用力搓,以免弄傷皮膚。

乾性肌潤出禍 塞毛孔爆粉刺
潘咨遐(註冊中醫)(資料圖片)

 

中醫:美顏食療

玫瑰花水、雪梨湯 減黑頭粉刺

肺胃蘊熱者可透過食療,調理身體,減少黑頭粉刺。潘咨遐推介以下兩款食療:

雪梨豬𦟌薏仁湯

  • 材料:雪梨2個、雪耳(用水浸軟)2顆約12克、豬𦟌160克、乾無花果3粒、陳皮(用水浸軟)1小片、水1.5公升、鹽酌量
  • 煮法:豬𦟌洗淨汆燙後,將所有材料放至鍋內,大火煮滾轉小火續煮1至1.5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 功效:潤燥生津,清熱化痰祛濕
  • 備註:糖尿病患者、孕婦慎服

玫瑰花水

  • 材料:乾玫瑰花5至6朵、水250毫升
  • 煮法:用熱水冲泡5分鐘即可飲用
  • 功效:疏肝降鬱,有助冲任不調的女性順暢來經,減少粉刺
  • 備註:可連續飲用至粉刺改善;胃酸過多者不宜

西醫說:「塗過厚護膚品,或者塗的護膚品含有刺激黑頭粉刺的成分,都可以引起黑頭粉刺。」

林:林嘉雯(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乾性肌潤出禍 塞毛孔爆粉刺
林嘉雯(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受訪者提供)

經期前易長粉刺

問:黑頭粉刺是否油性肌膚獨有?

林:當毛孔閉塞,皮脂腺繼續分泌油脂,積聚在毛孔,形成黑頭粉刺。有些人受遺傳影響,皮脂分泌較多,屬於油性肌膚,皮膚表面角質層較厚,令油脂更易塞在毛孔,形成粉刺。然而,黑頭粉刺並非油性肌膚獨有,混合性肌膚及乾性肌膚也可以有同樣煩惱,例如一些乾性肌膚人士塗抹油分高的護膚品,如椰子油,致毛孔閉塞。另外,女性月經來潮時,受荷爾蒙影響,經期前皮膚較易出油,容易長粉刺。

 

粉刺分黑白

問:粉刺有「黑頭」及「白頭」之分,有何分別?

林:白頭粉刺的對外開口較細小,看起來偏白及圓身,相反黑頭粉刺的對外開口較大,角質代謝物經氧化後變為黑色。基本上,白頭粉刺為封閉型粉刺,因角質過厚,異常角化,蓋住毛孔開口。雄性荷爾蒙、油性肌膚、年紀增長,以及壓力都可以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致角質過厚。

 

黑頭貼招「炎」 針清小心留疤

問:坊間出售撕拉式及啫喱狀的去黑頭貼,或以針挑走黑頭,哪種較有效?

林:黑頭粉刺的毛孔開口較大,使用去黑頭貼能吸出部分黑頭粉刺;但針對閉封型粉刺,撕拉貼不但吸不走它們,更可能傷及蓋於毛孔開口上的角質,造成毛孔發炎感染,令粉刺變為暗瘡。不論去黑頭貼是撕拉式或是啫喱狀,皆有使用風險,例如引起皮膚敏感。

有人會用手擠出或接受針清粉刺,但以上方法均有風險。曾有一名20多歲女病人,因額頭及鼻子長粉刺,經常到美容院接受針清,並每周用手擠出粉刺清理,結果令鼻子出現不少細小疤痕。經診症後,方發現粉刺元兇為過量護膚品,她因有感皮膚乾燥,每日早晚使用5隻保濕產品,反令毛孔閉塞,堆積粉刺。

 

西醫:慎選產品
護膚品盡量簡單 洗面過多水油失衡

不少人錯用護膚品,致粉刺頻頻出現,林嘉雯建議,愛美一族清除黑頭粉刺前,先了解自己膚質。以油性及混合性肌膚為例,選用控油或去角質產品,控制臉上油脂,減少毛孔閉塞,「護膚品要盡量簡單,選擇標榜不引起粉刺配方的護膚品」。她提醒,混合性肌膚人士塗抹保濕產品時,留意只塗在乾燥皮膚上便可,以免油上加油。

至於角質太厚人士,建議可選用含水楊酸、維他命A酸、果酸的護膚產品,不但有助去角質,亦可去除黑頭粉刺。但她提醒,以上產品非人人合用,敏感肌膚不能使用,以免刺激皮膚。而水楊酸、維他命A酸都不適合孕婦使用。另外,別以為洗面次數愈多,愈能清除污垢,其實每日以溫水洗面兩次已足夠,讓皮膚達到水油平衡。

 

玫瑰痤瘡當暗瘡 愈塗藥膏愈紅腫

乾性肌潤出禍 塞毛孔爆粉刺
微絲血管破裂——玫瑰痤瘡患者的微絲血管容易擴張破裂,臉部容易泛紅。(russaquarius@iStockphoto)

鼻頭、鼻翼長滿膿包粉刺,又紅又腫,塗抹暗瘡膏後也沒有效果?註冊中醫潘咨遐指出,不少人混淆暗瘡和玫瑰痤瘡,「酒糟鼻」為玫瑰痤瘡的徵狀。她指出,有別暗瘡及粉刺,玫瑰痤瘡患者的微絲血管容易擴張破裂,令鼻子泛起處處腫塊,變得紅腫,「玫瑰痤瘡範圍會蔓延至臉頰,看上去與暗瘡相似,但會爆微絲血管,臉部及鼻子泛紅」。

潘咨遐指出,不乏年約20至30歲女性患有玫瑰痤瘡,但往往與暗瘡混淆,「有些病人誤以為是暗瘡,所以不停塗抹暗瘡膏,但當發現種種清潔方法及暗瘡膏均失效,求診才發現是玫瑰痤瘡」。

至於西醫角度,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醫學界尚未找出玫瑰痤瘡病因,但相信與遺傳有關,「臉部血管太敏感,容易受外界及內在刺激,導致泛紅及發炎」。她指出,玫瑰痤瘡為普遍疾病,患者皮膚容易泛紅,當天氣炎熱、空氣侷促,又或飲酒、進食辛辣食物後,會感到面部赤熱及紅腫。

文:鄧安琪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預防痛風由飲食著手 //www.afterroberto.com/%e9%a0%90%e9%98%b2%e7%97%9b%e9%a2%a8%e7%94%b1%e9%a3%b2%e9%a3%9f%e8%91%97%e6%89%8b/ Tue, 12 Nov 2019 06:41: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284  

痛風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積聚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痛風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要減少復發,須從日常保健、減輕痛楚及控制尿酸水平著手。betway体彩 及《明報》健康網早前假中央圖書館舉辦「痛風診療新趨勢」講座,分享痛風診治及各種痛風飲食,拆解坊間對痛風食療的謬誤。

年紀愈大患上痛風機會愈高。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張錚醫生表示,70歲以上患有痛風機會明顯增加,主因是機能衰退,尤其是腎功能衰退影響尿酸排出,使尿酸積聚導致痛風機會增加。較常積聚的位置包括關節、筋腱及滑囊。病徵多為急性關節痛,痛楚會在24小時內形成,令關節紅腫、嚴重疼痛、不能活動。若出現在腳趾公位置,甚至會痛得不能站立。有需要可進行超聲波或雙能量電腦掃描,檢查關節發炎及尿酸沉積情況以作診斷。

預防痛風由飲食著手
張錚醫生(右)及營養師鄭智俐強調預防痛風需控制飲食。

避免持續高尿酸

尿酸值反映痛風機會,5毫克/分升以下的痛風機會近乎零,但升至7至9毫克,患痛風機會就會直線上升。張錚強調,痛風並非純粹由尿酸引致。他以點火為例,積聚的尿酸是柴枝,來自動物脂肪的長鏈脂肪酸、醋酸鹽(酒精)及高尿酸,是引起痛風的燃點物,即大魚大肉及飲酒,容易引發痛風。而攝取奧米加3、食用纖維及短鏈脂肪酸(奶類食品如芝士及牛奶),則有助減少痛風復發。

雖然痛風病徵一般會在7至10日自然消減,但患者若不服藥治理,尿酸會持續沉積形成尿酸石,痛楚程度及發病時間亦會隨之增加。而關節因長期發炎及受到破壞,將影響關節活動能力。張錚指出,治療急性痛風的藥物全屬消炎目的,不能降低尿酸值。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鹼、生物製劑。藥物成效相若,選擇取決於病人體質及對患者是否有明顯副作用。

痛風只是高尿酸的警號,患有痛風而又不處理高尿酸問題,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風險。高尿酸主因是腎臟排出尿酸功能欠佳,遺傳、腎功能衰退、肥胖或藥物都是影響因素。尿酸值每高出1毫克,高血壓風險增加13%。尿酸高的患者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46%、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增加34%、中風風險增加41%。若尿酸值高於8毫克,腎衰竭風險較常人高出9倍。張錚鼓勵一年有超過一次急性痛風發作或患有痛風共病的患者,應考慮服食降尿酸藥。其中,別嘌醇及非布司他用於阻截嘌呤成為尿酸;丙磺舒幫助排出尿酸。不過,別嘌醇有機會增加出現嚴重藥物敏感風險,醫生在處方藥物前,可通過遺傳基因測試預計患者對別嘌醇的敏感風險。他亦提醒,由於尿酸水平波動有機會引發痛風,因此患者在服藥首六個月,即使成功降低尿酸水平,亦未必見到成效,但病人應繼續服藥,藥效會逐漸出現。醫生或會同時提供預防痛風藥物,當中最常用是秋水仙鹼。

預防痛風由飲食著手
暴飲暴食會為痛風「助燃」,市民出席講座了解更多飲食須知。

營養師拆解嘌呤謬誤

嘌呤的代謝產生尿酸,因此嘌呤攝取過多,會令尿酸增加。由於嘌呤佔八成源自人體內部,兩成由進食攝取,而動物或植物性食物都含有嘌呤,份量高低各有不同,因此追求零嘌呤並不可能。betway体彩 營養師鄭智俐表示,戒口未必有助降尿酸,如何排走尿酸才重要。其中要多吃蔬菜及水果等鹼性食物,每日喝2至3公升水份,包括清水、清湯、檸檬水、牛奶、花茶或綠茶。而濃茶、咖啡及酒則不作水份計算。另外,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也有助排走尿酸。

坊間有指痛風患者啤酒不能沾,紅酒或白酒則可小酌。鄭智俐澄清這是一個謬誤,乙醇會引發乳酸及酮體的積聚,不單會阻礙尿酸排出身體,更會刺激關節發炎引發痛風,因此任何酒精都會對痛風帶來影響。而啤酒含有嘌呤,會促進尿酸的合成,因此對痛風患者影響較大。

坊間亦有指全素食可避免痛風發作,鄭智俐指出,素食不等於低嘌呤飲食,當中也有很多中嘌呤的食物,例如黃豆、豆芽、菇藻類、蘆筍、竹筍等,每日應進食少於半杯,沒有必要堅持「全素食」。另外,因水溶性的嘌呤在加工過程中流失,黃豆加工成豆腐或豆腐皮後,其嘌呤含量會大幅下降。在痛風緩解期,可以適量攝入大豆製品,建議順序是豆腐、豆乾、豆漿、整粒豆,攝入量也應按順序減少。而100克的乾黑木耳含有超過100毫克嘌呤,看似是屬高嘌呤食物,但浸水後重量會增加10至12倍,嘌呤含量下降成為低嘌呤食物。

暴食及節食都可誘發痛風復發,要預防就應避免進食高嘌呤、高脂、煎炸、過鹹及辛辣的食物。其中,蛋白質食物如鯖魚、沙甸魚、動物內臟、肉汁等都屬於高嘌呤食物;肉類及海鮮都是中嘌呤食物,每日應限制6至8両;低嘌呤食物特別推介雞蛋。飲品方面,內臟製成的湯、燉湯及酒精飲品都是高嘌呤;肉湯屬中嘌呤;蔬菜湯、果汁、汽水、咖啡及茶,都屬於低嘌呤。鄭智俐強調,痛風復發期間,應減少每日攝取的嘌呤總含量,盡量選擇低嘌呤組合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