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0 Sep 2022 04:42:3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風土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新冠疫情】港大學者料港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第六波粗病死率較低 成風土病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7%96%ab%e6%83%85-%e6%b8%af%e5%a4%a7%e5%ad%b8%e8%80%85%e6%96%99%e6%b8%af%e9%80%be95%e4%ba%ba%e5%8f%a3%e5%85%b7%e9%98%b2%e9%87%8d%e7%97%87%e5%85%8d%e7%96%ab%e5%b1%8f%e9%9a%9c/ Tue, 20 Sep 2022 04:42: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364 【明報專訊】4名港大學者包括政府專家顧問、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和微生物學系臨牀副教授陳福和,昨日在網媒《灼見名家》發表題為〈新冠疫情勢將盡 香港復常心所往〉的文章,指第五波疫情從去年12月31日起計算,主要由Omicron BA.2.2病毒株引起,據衛生防護中心數據,截至本月14日,粗病死率為0.59%,惟6月起可稱為第六波疫情,並已轉由BA.2.2、BA.2.12.1及BA.4/5病毒株引起,如單計6月1日至本月12日數據,粗病死率已降至0.097%。又認為以現時新冠疫苗接種率及自然感染,估計本港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新冠疫情】港大學者料港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第六波粗病死率較低 成風土病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港大學者估計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第六波粗病死率有效繁殖率較低

本地新冠疫情近期有回落迹象,4名港大學者近日撰文,首次指出本港自6月起已踏入第六波疫情,認為以現時疫苗接種率及自然感染,估計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再出現年初般爆發機率很微,又指在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面世後,新冠殺傷力已減弱,並已成為風土病,建議社會應先讓完成接種者復常,逐步取消本地社交距離措施,並盡快落實第四階段疫苗通行證。文章又表示,本港「絕對有條件」實現「0+7」甚至更進取方案。醫衛局回應稱,政府會一如既往,繼續根據世界和本地的疫情發展和上述政策防控疫情,適時及適當地調整防疫抗疫措施。


新冠疫情肆虐逾兩年半,重創本地經濟,昨午4時許尖沙嘴栢麗購物大道多間店舖落閘,市况蕭條。4名港大學者包括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撰文稱,社區基本已建立防重症屏障,本港現時疫情已經緩和,政府應逐漸開始放寬復常。(劉焌陶攝)
新冠疫情肆虐逾兩年半,重創本地經濟,昨午4時許尖沙嘴栢麗購物大道多間店舖落閘,市况蕭條。4名港大學者包括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撰文稱,社區基本已建立防重症屏障,本港現時疫情已經緩和,政府應逐漸開始放寬復常。(劉焌陶攝)

新冠病毒成風土病

文章指出,與前幾波相比,現時疫情之粗病死率及有效繁殖率均較低,加上其季節性愈來愈明顯,病毒基本上與各地流行之季節性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接近,公眾應開始明白「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在本港扎根,並已成為風土病之事實」,而未接種疫苗者即使再給時間亦不會有大改變,認為毋須再等待,社會應逐漸開始放寬及復常。


完成接種者先復常 盡快落實第四階段疫苗通

文章認為抗疫方針應以保護未接種者、防止公營醫療崩潰及提高接種疫苗為主,先讓完成疫苗接種者逐步復常。社交距離指施方面,應盡快落實第四階段疫苗通,進一步取消餐飲場所營業時間及每枱人數限制、有序取消室內活動社交距離措施等規定;外防方面,現時入境旅客個案僅佔本地總數約2%,不會對本港醫療系統造成明顯壓力,本港絕對有條件進一步實現以檢測代替隔離之「0+7」方案,甚至更進取方案。


相關文章:【兒童疫苗通】5至11歲首階段須打第1針滿3個月打第2針 未曾接種康復者科興須打「3針」復必泰「2針」


建議患者好轉可出院毋須等Ct值達某水平

為緩解公立醫院緊張狀况,他們建議當局以應對一般呼吸道病毒之感染控制措施應對新冠病人;患者獲處方口服抗病毒藥後,待病情好轉即可出院,毋須等待病毒載量下降或Ct值達某水平才讓患者離開隔離設施。


【新冠疫情】港大學者料港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第六波粗病死率較低 成風土病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逾兩年少接觸流感恐捲土重來 口罩令應最後撤

至於口罩令,他們稱近兩年半市民很少接觸流感等呼吸道病毒,對其免疫力很可能下降,一旦大部分市民除口罩,呼吸道病毒很大機率捲土重來,死亡人數將以千計,尤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最受影響,因此全民戴口罩應是最後撤除的措施。另一方面,當局應未雨綢繆,為應對新變種制定中長期方案,建立更全面監測體系,盡早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並在發現生物學特性及傳播特性未明的新變種時,相應收緊感染控制措施。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新冠疫苗】港大計算科興、復必泰兩疫苗接種一針、兩針和第三針 預防死亡及重症成效 //www.afterroberto.com/%e6%b8%af%e5%a4%a7%e8%a8%88%e7%ae%97%e7%a7%91%e8%88%88-%e5%be%a9%e5%bf%85%e6%b3%b0%e5%85%a9%e7%96%ab%e8%8b%97%e6%8e%a5%e7%a8%ae%e4%b8%80%e9%87%9d-%e5%85%a9%e9%87%9d%e5%92%8c%e7%ac%ac%e4%b8%89%e9%87%9d/ Wed, 23 Mar 2022 09:05: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987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團隊分析本港1.6萬宗住院個案數據,包括輕症、重症和死亡佪案。發現60歲或以上患者,打兩針復必泰或科興,預防死亡成效分別為92.3%和77.4%;若打第三針,兩者預防死亡成效均逾98%。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稱,市民應打三針,若來不及打三針,例如只打了一針科興者,第二針可考慮轉打復必泰。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兩種疫苗均能大大減低長者死亡率。整體而言,80歲或以上長者若已打兩針或以上,比起未打齊兩針,死亡率相差四五倍。

【新冠疫苗】港大計算科興、復必泰兩疫苗接種一針、兩針和第三針 預防死亡及重症成效

 

港大:滿60歲打三針 科興、復必泰兩疫苗預防死亡成效同98%

港大醫學院團隊根據本港疫苗接種情况,以及截至3月8日的入院新冠患者數據,包括6700宗輕症、5200宗重症及4100宗死亡個案,發現對於60歲或以上患者,打一針復必泰的預防死亡成效(effectiveness)為73%,一針科興為51.2%;兩針復必泰為92.3%,兩針科興為77.4%;三針復必泰為98.1%,三針科興為98.3%。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染疫康復者注意:建議未接種新冠疫苗者3個月後接種首劑 已打2針者毋須接種第3針

 

梁卓偉:來不及打三針者 第二針可轉復必泰

至於防重症成效,同樣在60歲或以上年齡組別中,一針復必泰為65.6%,一針科興為40.4%;兩針復必泰為89.6%,兩針科興為72.2%;三針復必泰為98%,三針科興為97.9%。

梁卓偉說,數據顯示市民一定要打三針疫苗,若能打三針,打哪一種疫苗都無所謂,但若來不及打三針,例如只打了一針科興,第二針可考慮轉打復必泰。他又說,數據是根據入院者數據計算,還有其他因素要考慮,如打三針者本身或較健康等。

復必泰新冠疫苗(法新社資料圖片)
復必泰新冠疫苗(法新社資料圖片)

 

何栢良引報告 續建議長者打復必泰

另外,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facebook引述哥倫比亞研究人員在《刺血針健康長壽》發表的全國疫苗成效評估,分析60歲或以上長者接種不同疫苗後預防住院和死亡的成效,其中80歲或以上打復必泰後,預防入院、預防入院後死亡和預防非入院死亡的成效,分別為79.3%、92.7%和83.4%;同一年齡層長者打科興後預防上述三種情况的成效,分別為43.4%、66.3%和59.1%。何表示,基於愈來愈多的科學實證,維持強烈建議年滿80歲長者打復必泰。

歐家榮表示,據現時數據,無論打科興還是復必泰都可大大減低長者死亡率,整體而言,80歲或以上長者若已打兩針或以上,比起未打齊兩針,死亡率相差四五倍。他又說,科學委員會早前建議已打兩針科興者,第三針可選復必泰,但會尊重接種者意願。

 

相關文章:【快測陽性】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系統啟用及熱線協助登記 須於24小時內上載證明【附連結】(更新3月14日)

 

若新冠口服藥覆蓋八成 第六波可承受

此外,港大醫學院根據數學模型推算,截至3月20日(本周日),本港染疫人數已達440萬,若社交距離措施及市民社交水平維持現狀,預計4月底每日感染人數會少於1000,政府下月開始逐步開始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之時,累計總感染人數約450萬,死亡人數8383,前提是有足夠口服藥及較寬鬆地向病人處方口服藥。

港大又預計,若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加上市民抗疫疲勞、增加出行等,個案數目預計會在4月底至5月初回升,並出現第六波疫情,假設6月1日各項防疫措施已全面放寬,且口服藥覆蓋率達80%,預計第六波疫情會在6月初見頂,每日入院人數約377,醫療系統應可承受,至6月30日染疫人數會增至668萬,死亡人數增至9476。相關數據已假設放寬入境限制後,每日「走漏」100至1000宗輸入個案入社區,團隊認為本港染疫個案眾多,只要確保旅客已打疫苗、上機前驗出陰性,相信放寬入境限制對本港疫情影響不會很大。

科興疫苗(法新社資料圖片)
科興疫苗(法新社資料圖片)

 

動態清零?走向風土病?

梁卓偉若後者兩條件:70歲長者九成打兩針、足夠口服藥

政府計劃下月起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社會應盡快討論前路要如何走。他分析「動態清零」和「走向風土病」兩個選項,稱若要動態清零,要在每日染疫個案跌至低三位數時推行全民檢測,但三輪全民檢測亦不足夠,並要準備好每找到一宗個案,都可能要追蹤高達100名接觸者安排檢疫,另因大量人已染疫,部分人在全民檢測中仍會驗出陽性。他又說,很難長期保持零個案,對於入境者、機組人員等,要採取更有效措施,做到滴水不漏。

梁卓偉續稱,若要「走向風土病」,有兩個先決條件,其一為70歲或以上長者兩針疫苗接種率達90%,其二為有足夠口服藥,並較寬鬆地向70歲以上長者、院舍院友、嚴重長期病患者或免疫缺陷等患者處方口服藥。此外,防疫措施要因應疫情不斷調整,例如若見有病牀不足的端倪,就應收緊措施。

梁卓偉說,選擇什麼選項要考慮經濟、民生等,但即使現在選擇動態清零,都只是一個「中途站」,走向風土病是必經之路,從科學角度,早些可控地進入風土病階段好過遲些進入,因港大估算現時本港六成人已感染Omicron BA.2病毒株,對於餘下四成人,對比起將來面對其他未知殺傷力的新變種,暴露在Omicron之下或更安全。至於會否影響和內地通關,他說現時兩地疫情風險不同,一定無法和內地通關,但中長線一定會通關,而是否通關不止考慮科學和公共衛生。他說,本港曾9個月清零,亦未能通關。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本港要及早準備,考慮選擇繼續「動態清零」策略,還是「走向風土病」階段,若從科學上看,早些進入風土病階段或會安全些,但還要考慮經濟、市民接受程度等因素。(鍾林枝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本港要及早準備,考慮選擇繼續「動態清零」策略,還是「走向風土病」階段,若從科學上看,早些進入風土病階段或會安全些,但還要考慮經濟、市民接受程度等因素。(鍾林枝攝)

 

歐家榮:現按「清零」處理疫情

歐家榮昨在疫情記者會被問及現時是否合適時機「走向風土病」,他說目前仍按動態清零方式處理疫情。他又說,暫時見到個案數目在高水平徘徊,目前很難準確評估將來疫情走勢,會繼續留意,強調絕對有可能反彈。

 

(新冠疫情)

]]>
世衛:新型冠狀病毒或成風土病 張竹君:各地疫情嚴重 難斷尾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8%a1%9b%ef%bc%9a%e6%96%b0%e5%9e%8b%e5%86%a0%e7%8b%80%e7%97%85%e6%af%92%e6%88%96%e6%88%90%e9%a2%a8%e5%9c%9f%e7%97%85%e3%80%80%e5%bc%b5%e7%ab%b9%e5%90%9b%ef%bc%9a%e5%90%84%e5%9c%b0%e7%96%ab/ Fri, 15 May 2020 08:44: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732 【明報專訊】各國相繼放寬限制和考慮重啟經濟活動之際,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13日)警告,新型冠狀病毒或會成為風土病(endemic),可能像愛滋病毒(HIV)不會消失,即使疫苗面世,仍要付出「巨大努力」控制病毒傳播。世衛首席科學家預料可能需4至5年才能控制疫情。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承認各地疫情嚴重,難以斷尾,要有心理準備與病毒共存。

或成為社區內風土病毒 逾百種疫苗在研發階段

世衛公共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Michael Ryan)周三表示:「這種病毒或會成為社區內另一種風土病毒,有可能永遠不會消失。」他以愛滋病毒為例,說愛滋病毒雖沒消失,但人類終能跟其共處。他提醒沒人能預測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何時消失,目前有逾百種疫苗處於研發階段,但麻疹等疾病即使有疫苗,至今仍未被消滅。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則強調仍有可能控制今次疫情,對於各國逐步放寬限制,他說世衛仍建議各國保持最高警戒。

譚德塞:仍可控制 倡各國續最高警戒

世衛:新型冠狀病毒或成風土病 張竹君:各地疫情嚴重 難斷尾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法新社資料圖片)

世衛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周三向《金融時報》表示,可能要4至5年才可令新冠病毒傳播受控。她形容疫苗「似乎是目前的最佳出路」,但其成效、安全性,以至生產和公平分配等方面仍有許多不確定性,一旦病毒變異,疫苗就可能失效。她認為決策者面臨最大挑戰,要權衡放寬限制的利弊及思考如何達到抗疫「新常態」。

 

張竹君:要有心理準備與病毒共存

張竹君說不少專家明言新冠病毒難「斷根」,市民要有心理準備與病毒共存。她說各地疫情嚴重,難以斷尾,本港逾千確診,有200多人無病徵,實際患者可能比數字多,全球面對相同問題。

世衛:新型冠狀病毒或成風土病 張竹君:各地疫情嚴重 難斷尾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明報資料圖片)

連續28日沒本地感染被視為疫情受控指標,至於會否有新指標,張竹君說沒特定指標,需靠專家集思廣益,28日指標是參考其他傳染病,本港即使一段時間沒個案,但社區或有隱形傳播鏈 。她說難預計疫情發展,因屬新病毒,將「一波波爆發」抑或如流感般季節性,仍有待觀察。

(BBC/路透社/金融時報)

(抗疫新階段)

]]>
【有片】新年外遊 衣食住行防風土病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c%89%e7%89%87%e3%80%91%e6%96%b0%e5%b9%b4%e5%a4%96%e9%81%8a-%e8%a1%a3%e9%a3%9f%e4%bd%8f%e8%a1%8c%e9%98%b2%e9%a2%a8%e5%9c%9f%e7%97%85/ Mon, 21 Jan 2019 09:26: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591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假期將至,又是旅遊高峰期。無論你打算短線遊泰國、日本,或長征非洲、南美洲;除了要注意人身安全,個人健康也十分重要。但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指出,不少香港人缺乏安全旅遊意識。

不同國家有不同風土病,由飲食衛生到蚊叮蟲咬,隨時危及健康。不想樂極生悲,便要留意旅遊地區的傳染病流行情况及預防方法。

旅遊,風土病,農曆新年,傳染病,疫苗,
▲(Tomwang112@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問醫生

◆曾:曾祈殷(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旅行執藥唔嫌多?

問:旅行前有什麼要注意?

鄭:出門旅行應特別留意四大要點:

1. 地理環境:不少國家都有不同的風土病,例如東南亞國家因蚊患嚴重,到訪時要注意防蚊;如要前往高地,也應準備紓緩高原反應的藥物。

2. 個人健康狀况:長期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哮喘等的患者,應事先檢查藥物有否過期,準備比預期較多的分量,就算行程延誤或有突發狀况,也有足夠藥物。

3. 一般藥物:除了基本的退燒或止瀉藥外,針對眼睛、皮膚等較為敏感的部位,也應預備眼藥水、護膚品等。

4. 旅遊保險:一旦在外地有醫療需要,當地的醫療條件或未如理想或費用高昂,此時旅遊保險就可派上用場。

旅遊,風土病,農曆新年,傳染病,疫苗,
▲接種疫苗——最常見由空氣和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是季節性流感,由於病毒不停變型,所以每年應接種新疫苗。(parinyabinsuk@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疫苗非100%有效?

問:旅途上,如何預防傳染病?

鄭:首先要按需要接種疫苗,也有一些口服疫苗或藥物可幫助預防各種疾病。但疫苗並非100%有效,而目前很多傳染病尚未有疫苗。所以最重要的是個人衛生,所謂病從口入,如果進食不潔食物,有可能感染霍亂、肝炎等。另外,不少傳染病會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播,前往人多地方,如身邊有人咳嗽、打噴嚏,應盡快避開,孕婦、小孩、長者等抵抗力較差人士就更應留心。

■出遊忌食冰?

問:病從口入,如何預防飲食引致的傳染病?

曾:不少病人以為只要出發前接種了疫苗,到外地就可以敞開肚皮大吃。其實現時針對污染食物、水源的可靠疫苗,只有甲型肝炎及傷寒病。但戊型肝炎、副傷寒、腸道出血、大腸桿菌、桿菌痢疾等仍缺乏預防措施,若不注意飲食,就有可能感染以上疾病。

身處外地時,要特別注意飲用食水,自來水一定要煮沸才飲用,或直接購買樽裝水。若到訪天氣較熱的國家,則要留意避免食用冰塊,因冰塊製作從水源到儲藏皆易受污染,令冰塊成為常見的細菌來源。

此外,應避免食用未經煮熟的食物,包括生的蔬菜、沙律等,水果也應先削皮。最後,緊記要保持個人衛生,進食前先洗手,避免食用路邊攤食物。

■噴水池勿走近?

問:最常見由飛沫或空氣傳播的疾病有哪種?

曾:最常見的可謂季節性流感,由於病毒可迅速變型,市民應每年接種新疫苗。麻疹、德國麻疹、水痘等可透過空氣傳播,不少人小時候已接種過相關疫苗,但有時為病人檢查時,會發現他們體內並無抗體,為安全起見,出發前往高發病地區前,最好請家庭醫生為你檢查一下。無論有沒有接種疫苗,留意在有人咳嗽時都應避開。

飛沫傳播的疾病方面,要多加留意退伍軍人症。當酒店的冷熱水系統或水缸出現問題,可能會傳播退伍軍人桿菌,即使是新建成的酒店,如沒適當清潔水缸,也會構成風險。由於桿菌透過水點或霧氣傳播,到大型遊樂場或廣場遊覽時,應避免走近噴水池。

■蚊叮蟲咬後患無窮?

問:如何預防昆蟲傳播的疾病?

曾:昆蟲傳播的常見疾病中,不少與蚊子相關,包括登革熱、瘧疾、黃熱病;另外也要特別留意由蚤、蟎、蜱等傳播的斑疹傷寒。

黃熱病流行於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熱帶地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前往高風險地區的旅遊人士應接種疫苗。有些國家會要求旅客出示有效的疫苗接種證明文件。疫苗注射10天後才能提供有效保護力,因此市民應在出發前預留充足時間接種。現時只有衛生署轄下的兩間旅遊健康中心提供注射服務,市民要多加留意。

瘧疾可透過口服藥物預防,惟病人需要在出發前、旅程中及回港後持續服藥一段時間,例如阿托喹酮及氯胍(Atovaquone & Proguanil)要在旅程前一天至旅程結束後一星期為止,多西環素(Doxycycline)更需服用至旅程結束後4星期為止。

不少傳染病如登革熱沒有預防藥物,也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所以大家要做足防蚊措施。蚊子多於早上或黃昏時出沒,此時到訪農田、郊外,應穿著長袖衫褲、噴蚊怕水,減低被蚊叮咬的風險。

旅遊,風土病,農曆新年,傳染病,疫苗,
▲(鍾林枝攝)

避免接觸動物

鄭:另外,一些淡水湖及河流也會有寄生蟲,進食未經煮熟的河鮮,或是下水遊玩,皆有可能接觸到寄生蟲,市民也要小心。早前肆虐的中東呼吸綜合症與駱駝有關,如非必要,也應盡量避免接觸動物。

文:段曉彤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20_01.mp4針對環境帶藥 旅遊保
險勿缺;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20_02.mp4疫苗非萬能 小心病從口入;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20_03.mp4帶備防蟲裝備 留意蚊
出沒時節;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20_04.mp4檢查身體抗體 避開水
點霧氣;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20_06.mp4Facebook Live足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