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帶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2 Jul 2024 08:30:1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韌帶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行路都「拗柴」?物理治療師推薦4組動作 改善肌肉力量及關節反應 //www.afterroberto.com/%e8%a1%8c%e8%b7%af%e9%83%bd%e6%8b%97%e6%9f%b4-%e7%89%a9%e7%90%86%e6%b2%bb%e7%99%82%e5%b8%ab%e6%8e%a8%e8%96%a6%e5%8b%95%e4%bd%9c-%e6%94%b9%e5%96%84%e8%82%8c%e8%82%89%e5%8f%8a%e9%97%9c%e7%af%80/ Mon, 22 Jul 2024 08:30: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44

日常如果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甚或是在樓梯間踏空,都有機會不慎扭傷足踝,尤其是缺乏運動及經常穿高跟鞋的人士,會有較高的「拗柴」風險。有物理治療師指出,人體其實有關節修正神經反射機能,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及反應去穩定關節,從而修正失衡的動作以避免「拗柴」。治療師建議日常除了跑步外,亦可多做特定的下肢訓練,以加強肌肉力量及關節感知能力。

行路都「拗柴」?物理治療師推薦4組動作 改善肌肉力量及關節反應
缺乏運動及經常穿高跟鞋的人士,會有較高的扭傷、「拗柴」風險。

拗柴分為內翻和外翻扭傷 超過八成屬內翻扭傷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劉焯霆解釋,「拗柴」是因足踝關節過度屈曲或伸展,令關節周邊的足踝韌帶過度延伸而引致不同程度的韌帶或骨骼受傷;「拗柴」主要分為內翻扭傷及外翻扭傷兩種。在綜合性研究報告指出,超過八成至八成半的個案屬內翻扭傷,外翻扭傷雖然佔比較少數,惟很多時會傷及骨,情况較為嚴重。


相關閲讀:拗柴急救有法 RICE處理輕微腫痛 腳踝持續痛 嚴重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

穿高跟鞋、缺乏運動易「拗柴」

劉焯霆指出,經常穿高跟鞋的女士會有較高的「拗柴」風險,因為穿高跟鞋時會令足踝的「前踝關節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處於最緊最扯的狀態,一旦失平衡便很容易扭傷該韌帶。至於平日缺乏運動的人士,因為下肢肌肉力量不足,難以在關節失衡時有充足的力量穩定關節,當未及時修正姿勢便會扭傷足踝。因此劉焯霆提醒,日常走路時應特別留意凹凸不平路面,以及注意梯間的距離,因為下樓梯時腳尖會先着地,如着地時不夠準確或跨步幅不夠闊,就會很易「拗柴」,更特別容易出現較嚴重創傷,甚至骨折。


相關閲讀:髖關節痛3大高危族 或髖臼韌帶撕裂影響活動幅度、咔咔聲 5招減壓力

性訓練  強化下肢肌肉及關節感覺能力

要避免扭傷足踝,除了走路時警惕,劉焯霆建議,應多進行恆常運動強化下肢肌力,有助降低「拗柴」風險。他解釋,當步行時身體感覺到前踝關節韌帶被拉扯,就會作出自然反應,運用肌肉力量穩定關節,因此日常可針對性訓練關節感知能力,當關節不穩時能反應過來作出修正,其次是加強肌肉力量,以助順利修正。

劉焯霆指出,多做足部與地面接觸的運動,例如跑步等,亦能有效訓練關節和肌肉的強度,相反一些「不貼地」的運動如健身單車和游泳等,對減低「拗柴」風險的幫助不大。以下針對性的下肢訓練,有助訓練關節感覺能力及肌肉力量:

  • 單腳站立:有助增強關節感知能力及腳腕平衡力,起初可先在平地上站立;適應後可加強難度,在軟身的地面訓練,例如站立在軟墊上。
  • 閉眼單腳站立:平衡的關鍵在於三大元素,包括眼睛、耳朵半規管,以及關節感知,閉眼單腳站立能剔除視覺元素,有助更集中訓練關節感知。
  • 橡皮帶運動將訓練用橡皮帶綁住腳掌後,向外拉旋,有助強化足踝。
  • 屈膝單腳跳:有助鍛煉足踝關節的穩定性及下肢肌肉。

劉焯霆建議每日均可進行上述4組動作,每組動作應維持30秒至1分鐘,每次鍛煉約15至30分鐘,持之以恆鍛煉有助降低日後「拗柴」風險。

]]>
拗柴急救有法 RICE處理輕微腫痛 腳踝持續痛 嚴重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 //www.afterroberto.com/%e6%8b%97%e6%9f%b4%e6%80%a5%e6%95%91%e6%9c%89%e6%b3%95-rice%e8%99%95%e7%90%86%e8%bc%95%e5%be%ae%e8%85%ab%e7%97%9b-%e8%85%b3%e8%b8%9d%e6%8c%81%e7%ba%8c%e7%97%9b-%e5%9a%b4%e9%87%8d%e5%8f%af%e8%87%b4/ Fri, 13 Aug 2021 09:32: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832 步行或運動時一不小心「差錯腳」就會拗柴,輕微拗柴可採用「RICE」處理,但嚴重的話,原來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影響患者活動能力及日常生活,需要接受物理治療,甚至手術方能處理。

 

拗柴急救:RICE處理輕微腫痛 一星期復原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黃惠國醫生表示,拗柴即是腳踝向內彎,所影響的是腳部的「踝關節」。輕微拗柴患者仍然可以走路,可能只會有少許痛楚、紅腫,數天至一星期內一般會自行消退;但如果嚴重拗柴,腳踝腫脹至不能走路,影響活動及生活,就應考慮求醫。

當遇到拗柴的患者,醫生會先了解成因,例如詢問在什麼情况下拗柴、痛楚位置及程度等,再由醫生觸摸患處,檢查清楚哪裏有疼痛,亦會照X光或磁力共振,檢查韌帶情况。如果情况不太嚴重,只是軟組織受傷,但因肌肉裏面會有出血情况,導致腫脹及疼痛,一般會採用「RICE」的處理方法。

一旦拗柴,患者經醫生診斷後,若情况輕微,一般會採用「RICE」的處理方法,若情况嚴重,患者可選擇進行手術,把斷裂的阿基里斯腱兩端綁緊,再讓其自行康復。
一旦拗柴,患者經醫生診斷後,若情况輕微,一般會採用「RICE」的處理方法,若情况嚴重,患者可選擇進行手術,把斷裂的阿基里斯腱兩端綁緊,再讓其自行康復。

 

相關文章:知多啲:熱敷加劇腫痛 適量運動加快康復

 

「RICE」處理方法

Rest休息:多休息,一般輕微拗柴會於3天至一星期內康復。

Ice冰敷: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冰凍貼或冰水敷患處,如果用冰水,可先用毛巾覆蓋患處,再淋上冰水,好處是冰水的溫度不會太低,並可緊貼皮膚的弧度,建議敷15分鐘;如在比賽期間拗柴,負責急救的醫護人員會用急凍噴霧急速冷凍患處。

Compression包紮:包紮患處後,應固定腳踝關節位置,讓患處休息。

Elevation抬高:把患處抬高於心臟的水平,最簡單的做法是躺下,再用兩個枕頭墊高腳踝,有助消腫。

另外醫生亦會建議患者做物理治療,目的是強化肌肉,如果復原效果未如理想,痛楚仍然持續及影響生活,甚或是經常拗柴的病人,則可考慮做手術把韌帶收緊。手術有三種方法,包括利用原來的韌帶綁緊;用附近的肌腱綁緊韌帶;或在其他部位「借」韌帶綁緊鬆了的韌帶。

 

相關文章:韌帶受損|姿治通鑑:拗柴後無痛 等於康復?

 

阿基里斯腱斷裂 手術綁緊 加快癒合

黃醫生特別指出拗柴最嚴重的情况,是導致阿基里斯腱斷裂,若未有及時求醫,會增加治療的複雜性,影響患者整體康復進度。當懷疑病人是阿基里斯腱斷裂,醫生需要檢查患者腳部的正面及背面,因此患者要趴在床上,讓醫生全面檢查其肌腱、肌肉、韌帶、腳面、腳背及腳踝。

以往治療阿基里斯腱斷裂,醫生會為患者打石膏把腳踝固定,令斷裂的阿基里斯腱有機會接觸,讓其自行癒合,不過需時較長,關節亦有機會因長時間沒有郁動而僵硬,而且再次斷裂的機會較大。隨着手術的技術進步,病人可選擇進行手術,把斷裂的阿基里斯腱兩端綁緊,再讓其自行康復。

黃醫生解釋,在20至30年前,手術的傷口較大,以及需要使用外來的繩去綁緊斷裂的阿基里斯腱,增加感染風險;現時的手術傷口較細小、縫接技術有所進步、手術用料亦有改善,有助減低手術的感染風險。雖然手術後患者仍需要使用石膏固定,但時間大大縮短,有助加快患者復康。

 

慣性拗柴人士 3點要注意

黃醫生提醒,拗柴後會令患者足踝韌帶拉長,因而變得鬆弛或撕裂,增加同一位置再次拗柴的機會,形成「慣性拗柴」。經常拗柴的人士應留意以下:

。保持標準體重,減少對足踝韌帶的壓力;

。多做平衡運動及肌肉訓練,例如單腳站立改善步行的穩定性;

。女士亦要避免穿高跟鞋,有助減低拗柴的機會。

]]>
姿治通鑑:蛙泳防傷 先扮「蟹」學「蛤」 //www.afterroberto.com/%e5%a7%bf%e6%b2%bb%e9%80%9a%e9%91%91-%e8%9b%99%e6%b3%b3%e9%98%b2%e5%82%b7-%e5%85%88%e6%89%ae%e8%9f%b9%e5%ad%b8%e8%9b%a4/ Mon, 02 Mar 2020 04:10: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737
姿治通鑑:蛙泳防傷 先扮「蟹」學「蛤」
(作者提供)

【明報專訊】游泳是老少咸宜的運動,無論是競賽還是日常健體,以至復康訓練,不少人都會選擇游泳。而任何運動也存在受傷風險,游泳也不例外,當中自由泳、背泳和蝶泳的傷患主要在肩膀、頸部和下背;蛙泳則以背部和膝部為主。

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先做好保護措施,以減低受傷風險。受傷時應該游泳嗎?泳姿又會否加劇傷患?其實運動強度和泳姿要求都會大大增加受傷風險,重複錯誤動作更易造成勞損或加劇痛症。

以中等強度蛙泳的下肢動作為例,蛙泳泳姿主要分為兩階段:推進階段和恢復階段。推進時,下肢外撐以臀部肌群和大腿後方的膕繩肌把髖關節撐開,而四頭肌則把膝關節伸展開,髖和膝關節並不會完全伸直。恢復階段時,小腿肌群把腳踝伸直,臀部和大腿內收肌肉把雙腳合上,下肢關節完全伸直;及後髖和膝關節屈曲以作準備。

 

蛙泳易傷內側膝關節

蛙泳主要傷患為內側膝關節疼痛,因泳式包含髖關節內收,內膝關節壓力增加,若四頭肌內側肌與外側肌力量不平衡,往往容易引致膝內翻。此外,曾經患有膝內側韌帶傷患者,膝關節內側肌力較弱,更容易引發內側膝關節疼痛。因此,多鍛煉臀中肌和臀小肌的運動(例如蟹步和蛤式),有助增強髖關節外展幅度與力量,以減低膝內翻程度。

除了下肢鍛煉,軀幹穩定度對蛙泳也非常重要,故穩定的核心肌肉不可或缺,以連接和配合上下肢肌肉運動。部分人游泳時,呼吸會過度依賴背部往後伸展把頭抬起,此舉會增加下背勞損;而髖關節過大或過小的旋轉幅度,也可能造成膝關節軟組織磨蝕或副韌帶扭傷,產生疼痛。

文:陳銳庭(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運動治療師(英國運動治療師學會認證))

 

]]>
骨骼「偵」奇:當拗柴變成習慣 //www.afterroberto.com/%e9%aa%a8%e9%aa%bc%e3%80%8c%e5%81%b5%e3%80%8d%e5%a5%87%ef%bc%9a%e7%95%b6%e6%8b%97%e6%9f%b4%e8%ae%8a%e6%88%90%e7%bf%92%e6%85%a3/ Mon, 28 Jan 2019 04:04: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665 【明報專訊】很多跑友都試過「拗柴」,甚至會習以為常,以為沒什麼大問題,但其實這個「習慣」隱藏了健康危機。最近有名跑友基哥前來求診,是一個可在3小時內完成馬拉松(Sub 3)的長跑好手,但兩年前有次跑山拗柴後,便經常在運動時拗柴,直至最近一次,腳踭疼痛至影響日常行走,才開始正視問題。

 

骨骼「偵」奇:當拗柴變成習慣

▲(圖:lzf@iStockphoto)

 

「慣性拗柴」可致關節退化

所謂「慣性拗柴」,醫學上稱為慢性踝關節不穩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很多運動員覺得即使有慣性拗柴也沒什麼大不了,消腫後便可以重回比賽;然而,每一次拗柴都會加劇踝關節的病情,最後更有可能演變成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出現持續疼痛、腫脹和關節僵硬等徵狀。有研究指出軟骨損傷和慢性踝關節不穩定,都是引致關節退化的主因之一,所以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現時醫學上並沒有一個確實拗柴次數,去釐定病人是否有慢性踝關節不穩定問題,原因是慢性踝關節不穩定並不只得拗柴一種徵狀;其他徵狀還包括關節感覺鬆脫,例如有跑友形容「當起跑和急停時,隻腳好像會鬆一鬆」。如果此類徵狀於拗柴後仍然持續,而且影響個人的運動以至日常生活,便可能患上慢性踝關節不穩定。

問題的成因由兩部分構成:關節的機械性不穩定(Mechanical Instability)和功能性不穩定(Functional Instability)。機械性不穩定是指踝關節的韌帶組織受到損傷後無法完全康復,而功能性不穩定則指關節的本體感覺神經受到損傷,以至影響平衡感。要根治慢性踝關節不穩定,便需要接受手術修復韌帶組織,並以物理治療增強關節的本體感覺神經,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拗柴所引致的韌帶損傷,超過九成都是足踝的「前距腓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當中大部分是在腓骨的韌帶接合點撕裂。原來在韌帶修復過程中,可以出現錯位和韌帶組織鬆弛等情况,這亦解釋了為何即使消腫後關節仍然有不穩定的後遺症。醫生可以透過臨牀檢查和磁力共振去判斷韌帶受傷的程度,如基哥在接受磁力共振後,確診為拗柴引致韌帶撕裂及踝關節軟骨損傷,最後需接受手術根治。

傷及韌帶需手術治療

雖然大部分傷者都可以藉非手術性治療改善傷情,但如果已出現慣性拗柴,便可能需要以手術重建關節的穩定性。韌帶的修復手術一向以開放式手術為主,此手術在1966年已開始進行,但因為傷口較大而令不少人卻步。隨着手術儀器和技術的發展,現在已可利用微創關節鏡進行,在腳踝上開兩個小傷口,於腓骨韌帶接合點利用線錨釘(Suture Anchor)拉緊前距腓韌帶。病情如較嚴重,則需要同時利用附近的組織來加強修復的穩定性。病人一般在術後不需要任何矯具,第二天便可以下牀行走,其後再配合物理治療改善關節的本體感覺,達至完全康復。

文:楊旭楠(骨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