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亮醫生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1 Apr 2020 08:13:5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陳家亮醫生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97):過了100天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97-%e9%81%8e%e4%ba%86100%e5%a4%a9/ Mon, 23 Sep 2019 03:50: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37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97):過了100天
(明報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社會不安的狀况已持續了超過100天,我在這個城市出生、長大,生活了這麼多年,也沒有見過這個情况。每天新聞充斥着謾罵、攻擊和毆鬥,血流披面的畫面更是屢見不鮮。但最令我覺得可悲的是,似乎社會已失去互信,再多的解說已無補於事;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猜忌、互相攻訐,人與人相處變得小心翼翼;唯恐一觸即發,不少家人因不同政見離家出走、多年朋友割席、quit group、unfriend,令人唏噓不已。

反思初心 守護專業精神

香港的情况早已成國際新聞焦點。每次出席國際會議,總有些海外與會者以「特別」的眼光看待我這個「香港人」,覺得香港成了「戰地」,更有些朋友問我有否考慮離開這個城市!

每次聽到這些說話,我都忍不住要還口,要為香港解說。是的,大眾可以批評當局雖經多番勸諫卻仍是執迷,結果錯過了一個又一個修補創傷的機會,令事情發展到如斯艱難和嚴峻的局面。可是我仍然相信香港人整體上都是很有質素的,儘管政見立場不同,但我們同樣地對不公義的行為絕不妥協,追求理想的同時也守住本分,堅持最根本的價值觀。

作為醫生,我固然不願意見到任何暴力所造成的流血和傷害;即使是言語暴力,傷害也可以是一生之久。但與此同時,我也見到許多醫護和學生於這段艱難的日子,反思自己的初心,重申醫護界的專業精神,時刻以病人為先,不論病人的身分、政見立場如何,都堅持竭力捍衛病人權益及保障傷患者得到有尊嚴的對待。緊守崗位、一視同仁,這是醫護的驕傲。

我們必成為更好的人

醫護行業是守護生命的專業。醫護人員可能本身有自己不同的信念、政治取態,但當我們穿上白袍、制服,就必須緊守崗位,秉持最高標準的專業操守。正如每位醫科新生加入醫學院時念頌的誓詞:「承諾會盡心盡力照顧病人,絕對不會在行醫時帶有個人的偏見,會尊重病人的權利、價值觀和信仰,並會保護他們的私隱。」

狄更斯的《雙城記》一開始這樣寫:「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任的時代,那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之春,那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直奔地獄……」

不止一次我在網上見到留言說:「我們已回不了過去。」但真金不怕洪爐火。經歷火的熬煉絕對是痛苦難耐,但熬煉過後,我們便如精金。這城將要成為更好的地方,我們必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82)歲月神偷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82%ef%bc%89%e6%ad%b2%e6%9c%88%e7%a5%9e%e5%81%b7/ Mon, 28 May 2018 05:04: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3561 上星期四是女兒中學畢業的大日子,當天我不斷提醒自己要準時離開醫院,早點到典禮場地。因為觀禮的座位是先到先得,我很希望找到個好一點的位置。

擔任醫學院院長以來,我經常以主禮嘉賓的身分出席中學畢業典禮,坐在台上「居高臨下」地看着一張張興奮的面孔,手機總是不停地向着台上的嘉賓及學生閃個不停。當天我卻第一次以家長身分坐在台下,自己拿着手機不停地向台上拍照。易地而處,角色轉換,才真正地感受到家長的心情。

等了良久,好不容易才見到一班穿著禮袍的畢業生魚貫入埸。望穿秋水,我終於在人群中找到自己女兒的蹤影。歲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神偷。何時它把那個「親親daddy」的小女孩掉包了?此刻站在台上的竟然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彷彿我好像忘記了這些年,女兒已漸漸長大,她不再是那個貪吃粢飯的小孩子了。只是自己還停留在那些美好的時光,不住緬懷女兒小時候常常倚在身旁的片段……

歲月不知不覺地把我的孩子偷走了。

因工作犧牲親子時間

工作是歲月的幫兇,過往十多年我經常埋首工作,下班只不過是把辦公室搬回家。我也是飛機場的常客,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天空中或異鄉度過。公幹的日子往往落在周末及假期,不少個中秋都不能人月兩團圓。孩子成長的階段被工作不斷地侵蝕。在我腦海中,那些年有不少空白的日子,任憑我多努力尋索,也只剩下依稀模糊的印象。

跟別的盜賊不一樣,歲月不會和我做交易,多少贖金也不能夠把「親親daddy的小女兒」換回來。有一位前輩說得很好:「我們往往因為工作而犧牲孩子最需要我們的時候,他朝一日我們事業有成,但孩子已經不再需要我們了,所留下來的,只是過眼雲煙的成就和孩子的背影。」

曾經讀過龍應台在《目送》的一篇文章:「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看着台上的女兒,心裏百感交集。彷彿她已漸行漸遠,不再需要daddy為他買粢飯;而我,也只有站在這個原有的位置上,遠遠地、用心地看着她,努力地記住這刻與女兒交匯的時光。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5/222.jpg;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79):假如明天多了800個醫生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79%ef%bc%89%ef%bc%9a%e5%81%87%e5%a6%82%e6%98%8e%e5%a4%a9%e5%a4%9a%e4%ba%86800%e5%80%8b/ Mon, 19 Mar 2018 03:23: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2669 【明報專訊】昨天一個病人向我訴苦,說我的轉介信幫不了她。這位女士最近遷往九龍,要求我介紹她到附近的專科診所,奈何新症輪候至2019年12月,我只有愛莫能助。

假如……明天我們的公營醫療多了800名醫生,香港市民的日子會如何呢?

如果這「800壯士」即時進駐各聯網的龍頭醫院的話,則每間醫院便多了近100個醫生。那麽病人不再需要在急症室苦苦等待大半天。雖然暫時沒有更多的病牀,病房可能仍然逼爆,但多了醫生分擔工作,他們便可以花更多時間照顧病人,而不只是派藥或「掃症」。至於專科診所,相信上述的病人也不用苦苦等候至2019年尾吧。

也許我是在發白日夢,但這也是近期非常熱門的話題。但哪裏來這800個醫生?

仿效新加坡 海外醫生免試?

增加醫學生名額?從第一天入讀醫學院計起,最快13年才能成為專科醫生。歲月雖然漫長,但這是必須堅持的長遠策略。

可以降低海外醫生執照試的門檻嗎?其實執照試的深淺程度與本地兩所醫學院的專業考試相若,只是本地醫科生用6年時間循序漸進地完成多項專業試,而海外醫生執照試卻是一次過評核考生多項專科的臨牀經驗。那些能夠過五關斬六將的考生,也必須要完成一年「on call 36小時」的實習。所以大部分投考執照試的海外考生都是年輕力壯、畢業不久的醫生。對於那些已在海外工作多年的資深醫生,較少會到香港從頭開始。

香港是否可以仿效新加坡的做法,毋須考執照試以吸納海外醫生?現時,新加坡醫委會給予全球約150間醫學院畢業的醫生(本港兩所醫學院也榜上有名)有條件註冊,於指定的醫院提供服務及接受培訓。若然表現合乎要求,便可以申請正式註冊。放眼香港,不少社會人士對引入海外醫生十分憂慮,例如怎樣確保醫療質素、如何融入本地醫療體制、擔心成為引入內地醫生的藉口、如何平衡各方持份者的關注和利益等等。以上種種既複雜又敏感的議題,各界持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需要有很多的討論,尋求共識。

明白到在現今社會的氛圍下,任何動作或言論都有可能招致極大迴響,甚至弄巧反拙。但每當病人及醫護人員出現水深火熱的情况時,我也會與大家一樣,不期然發着這個 「800壯士」的白日夢。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41546.png陳家亮醫生;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77):杏林?森林?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77%ef%bc%89%ef%bc%9a%e6%9d%8f%e6%9e%97%ef%bc%9f%e6%a3%ae%e6%9e%97%ef%bc%9f/ Mon, 22 Jan 2018 01:03: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1973 【明報專訊】上星期一位相識廿載的醫生朋友向我道別,他決定返回英國執業。臨別時他慨嘆道:「香港的醫療市場有如一個森林,我始終不適合在這種環境生存,希望你多多珍重!」

這位醫生朋友,我給他起了一個化名叫「阿牛」。

隨着阿牛離開,香港又少了一位仁心仁術的醫生。

阿牛當年於英國畢業後便回港行醫,在公營機構服務十年後便轉投私營市場。多年來,阿牛曾轉介一些病人給我,在病人心目中,他是位不折不扣的仁醫,不會讓他的病人接受多餘的檢查或手術。茶餘飯後,他經常告訴我在「森林」行醫的故事。

「怎可能這樣頻密地照胃照腸?我們大可以告訴病人沒有這個需要呀!」每當談及這些故事,這位老朋友都是憤憤不平。

互相轉介病人 製造更多「商機」

阿牛經常與一些「行家」爭辯,多年來他堅持寧可少賺一點錢,也要守護自己的良心。但他的行家不時冷言「回敬」:「即使你不賺那些錢,也不代表問題解決。當病人踏出你的診所,心裏還是感到不安,也會再找其他醫生求取second opinion。其他行家也有可能游說他檢查。『正所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大部分病人的心態都是如此,寧願花錢求個心安。成件事你情我願,有生意主動找上門,卻之不恭呀!」

阿牛很有個人見解,始終堅持行醫宗旨。他曾慨嘆說:「所謂『杏林』,其實更像一個『森林』。大家有自己的據點,也會努力不斷擴充。有多少人會講原則?」

阿牛不願意「埋堆」,他認為很多轉介都不必要,只是互相製造更多生意機會而已。他憶述一位中年男病人,本來是患上腸胃功能失調及焦慮症,卻先後接受了胃鏡、大腸鏡、磁力共振、膽囊切除手術以及心血管「通波仔」。經過這一切,他的腸胃不適不但沒有改善,焦慮反而變得更厲害。

我們的杏林真的像個森林嗎?我肯定行內還有很多好醫生。只是一些人性的軟弱和陰暗面,不會因為我們的職業而必然改變,我們不會因為披上醫生袍而出現「性格突變」。可以再加強醫德的培訓嗎?頭腦上的知識未必一定能夠改變個人價值及行為。當遇上試驗時,有多少人會像「阿牛」一樣,死牛一面頸地堅守原則呢?

「阿牛」,但願你返回英國的森林後,能夠繼續你牛一般的堅持去行醫。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ee.png;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74) 癌病的世代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74%ef%bc%89-%e7%99%8c%e7%97%85%e7%9a%84%e4%b8%96%e4%bb%a3/ Tue, 28 Nov 2017 10:31: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1121 【明報專訊】「陳教授,我患了乳癌……」

「陳教授,我患了肺癌……」

一日之內,兩位同事分別告訴我這些壞消息。他們都比我年輕,生活健康正常,也沒有家族病例。生命,本來就是如此無常。

七成癌病純屬「不幸」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74) 癌病的世代

不知不覺,我們都進入了患癌病的高風險期。以往我們認為癌病大多是由於家族遺傳或生活放縱,例如如飲酒抽煙所致。近年一些研究卻發現高達七成的癌病是純屬「不幸」,只有三成的癌病是由遺傅、環境或人為因素所導致。

以肺癌為例,其實肺癌是有不同種類。以前常見的肺癌都是吸煙所導致,現今愈來愈多人患上另一種類的肺癌,大部分患者卻從不抽煙。當然,有不少理論嘗試解釋這個現象,例如二手煙、污染、輻射等,但這些理論還是欠缺科學數據支持。肺癌的侵襲仍然是無聲無息,明天不知道又有多少不幸者中招。

縱使我們知道一些生活習慣可以改變患癌的風險,但成效卻受質疑。例如,多吃高纖維食物真的可以減少患上大腸癌的機會嗎?綜合所有研究數據,只有從小開始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才可以略為降低患大腸癌風險。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鼓勵大家暴飲暴食,但以為單靠健康飲食便可以預防大腸癌卻有點兒不切實際。

健康飲食 作用未必如想像大

究竟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段漫長的患癌病高風險期,以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不幸者?

第一、不應心存僥倖,逃避有效的預防方法。不少人以為自己沒有病徵、飲食健康便不需要檢查大腸。現今政府推出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就只有百分之二十適齡人士參加。同樣地,很多女士沒有定期檢查子宮頸癌。其實透過這些有效的篩查,及早發現問題,盡早接受適當的治療非常重要。

第二、我們也不應矯枉過正,接受一大堆不必要的化驗。坊間流行一些聲稱可以檢查多種癌病基因的化驗,這些測試往往缺乏大型臨牀數據支持。不少健康市民因為一些模稜兩可的化驗報告而焦慮不安。

第三、我鼓勵健康飲食,但絕不迷信或誇大飲食的影響力。那些被列為一級致癌食物,例如煙肉、「中國式鹹魚」等,並非洪水猛獸,不應過分緊張。相反,一些聲稱可以抗癌的健康食品往往言過其實。我相信均衡飲食、經常做帶氧運動及控制體重,比起刻意選擇或避開某些食物更重要。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還是平常心。既然大部分的癌病到目前仍然是防不勝防,我們盡了本分去保持身心健康,便是對自己及親人最好的交代。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還是留不住你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9a%e9%82%84%e6%98%af%e7%95%99%e4%b8%8d%e4%bd%8f%e4%bd%a0/ Mon, 06 Nov 2017 02:59: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713 【明報專訊】「陳教授,多謝您多年來的教導和支持!我雖然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容易,但覺得是時候離開了……」又一位年青有為的醫生向我道別,我還是留不住他。

「明日之星」看不到出路

這位年青醫生追隨了我的團隊十多年了,學習和領悟能力都很高。這些年來,他已從一個實習醫生變成獨當一面的專科醫生,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待人接物,無論面對病人或同事,都顯出親和力。醫院高層覺得他是可造之材,給他當行政的機會,眾人都認定他是明日之星,未來接班人。
然而,這麼難得的人才亦是外面市場搶奪的對象,兩至三倍薪酬的吸引力的確很難抗拒,尤其是對於那些有家庭負擔的年青醫生更甚。我這位同事,他家中有兩個孩子,小朋友們漸漸長大,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以前二人世界的小單位已不夠容納好動的孩子了。另外讀私校的開支也真不少,他告訴我孩子每月的開支已遠遠超越他個人的生活費。我知道某名校幼稚園,校方鼓勵家長聘請司機接送子女往返。

對於我這位同事來說,金錢並非離開的主因。他深深覺得公營機構所面對的死結是解不開的。他對我說﹕「病人愈來愈多,為了縮短急症室輪候時間,病房病牀不斷加開,但人手沒可能增加,我唯有逼我的兄弟頂硬上。那邊廂,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太長,為了向上頭交數,令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達標,我又要逼迫我的兄弟再頂硬上。以前我們大塊兒一起工作、一起玩樂,現在我覺得自己愈來愈不受歡迎。我不怕工作辛苦,但我看不到出路……」

深覺公營機構死結解不開

我勉勵他說﹕「政府已增加了醫科生學額,相信再過幾年後環境會有所改善。」他搖頭嘆道﹕「我覺得遠水救不了近火,現今的醫療制度不變的話,我們只會繼續成為『價廉物美』服務的犧牲者。」我仍不甘心,希望再嘗試打動他留下來﹕「你若然留守在公營機構,我相信你很有潛質成為醫管局的未來領導層,也許到時你可以改變這個情况,你可有想過嗎?」他笑道﹕「當了領導便會令世界變得更美好?這麼遠大的夢想,我始終沒有共鳴。陳教授,我知道你有你的理想,但我還是決定了要跑到外面去,找尋屬於自己的世界!你自己不要放棄,多多珍重!」

這番對話似曾相識,我也忘記已聽過多少遍。我知道我留不住他,但我相信即使他跑到外面,仍然會是一個好醫生。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01-1.jpg;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醫學教育是什麽?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68%ef%bc%89-%e9%86%ab%e5%ad%b8%e6%95%99%e8%82%b2%e6%98%af%e4%bb%80%e9%ba%bd%ef%bc%9f/ Sun, 25 Ju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3a52809a55104f45122a03e21ee4c1cd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中學文憑試即將放榜,多年來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都選擇讀醫。去年全港成績最好的五百名學生,八成選擇升讀本地兩所醫學院。當中四位立志投身醫療界的文憑試狀元,港大及中大各取錄了兩名。

為什麼大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都選擇讀醫?我相信一定程度是由於香港大學生的出路比較狹窄。香港長期鬧「醫生荒」,加上「醫生」這個專業一向備受社會尊重,讀上醫科的都被視為「叻仔叻女」、「天之驕子」,是向上游的標誌,所以每年醫學院都吸引了不少成績優異的學生。

可是每當面試,絕少同學會用以上的理據作為個人選擇讀醫的原因,可能他們擔心這些答案過於現實,甚至乎有點功利。於是大部分同學在面試時的「標準答案」總是什麼「拯救生命」、「貢獻社會」,或因為家人曾患重病而深受感召等等。當然,我相信部分同學的答案是出於肺腑之言,對行醫充滿理想和熱誠,但我更希望同學深思醫學教育究竟是什麼。

不是職業先修訓練

首先,醫學教育不等同職業先修訓練。不要以為醫學院只是着重知識和技術的傳授,教曉你將來如何成為一個大國手。現今資訊發達,醫學知識都可以從互聯網中唾手可得;加上醫學研究日新月異,以前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很快便會被取代了。所以醫學教育,主要是為着我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醫學教育強調批判思考及創意思維。西方有一種說法「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就是要跳出因循思想的框架。很多來自香港的醫學突破,都是新思維再加上不斷努力,將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才有如此驕人成績。所以我希望同學不要誤以為讀醫就只是死念書,記憶力好的同學未必有優勢。

以人為本是核心價值

第三,醫學也是人文科學。很多人以為醫學只是人體結構、功能,以及尖端科技的專業培訓,卻忽略了醫學更是人文科學。我曾經在網上找尋人文科學的定義,普遍的意義是重視人的尊嚴,強調人的價值和人在世界的角色; 而人文精神的本質乃在追求「真、善、美」三者的和諧。這不就正是我們行醫的核心價值嗎?所以中大醫學院一直強調生命倫理教育、專業操守、人與人溝通及同理心的栽培,就是因為我們強調「以人為本」的價值。

很多人問我如何挑選合適的學生讀醫?有沒有什麼甄選方法是百發百中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有志從醫的年青人清楚了解醫學教育的重點,以正確的態度學醫。我沒有水晶球助我挑選仁醫,我知道的只是為師者應以「春風化雨」的志向,潛移默化立志讀醫的學生,幫助他們成為未來的仁醫。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中學文憑試即將放榜,多年來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都選擇讀醫。去年全港成績最好的五百名學生,八成選擇升讀本地兩所醫學院。當中四位立志投身醫療界的文憑試狀元,港大及中大各取錄了兩名。

為什麼大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都選擇讀醫?我相信一定程度是由於香港大學生的出路比較狹窄。香港長期鬧「醫生荒」,加上「醫生」這個專業一向備受社會尊重,讀上醫科的都被視為「叻仔叻女」、「天之驕子」,是向上游的標誌,所以每年醫學院都吸引了不少成績優異的學生。

可是每當面試,絕少同學會用以上的理據作為個人選擇讀醫的原因,可能他們擔心這些答案過於現實,甚至乎有點功利。於是大部分同學在面試時的「標準答案」總是什麼「拯救生命」、「貢獻社會」,或因為家人曾患重病而深受感召等等。當然,我相信部分同學的答案是出於肺腑之言,對行醫充滿理想和熱誠,但我更希望同學深思醫學教育究竟是什麼。

不是職業先修訓練

首先,醫學教育不等同職業先修訓練。不要以為醫學院只是着重知識和技術的傳授,教曉你將來如何成為一個大國手。現今資訊發達,醫學知識都可以從互聯網中唾手可得;加上醫學研究日新月異,以前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很快便會被取代了。所以醫學教育,主要是為着我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醫學教育強調批判思考及創意思維。西方有一種說法「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就是要跳出因循思想的框架。很多來自香港的醫學突破,都是新思維再加上不斷努力,將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才有如此驕人成績。所以我希望同學不要誤以為讀醫就只是死念書,記憶力好的同學未必有優勢。

以人為本是核心價值

第三,醫學也是人文科學。很多人以為醫學只是人體結構、功能,以及尖端科技的專業培訓,卻忽略了醫學更是人文科學。我曾經在網上找尋人文科學的定義,普遍的意義是重視人的尊嚴,強調人的價值和人在世界的角色; 而人文精神的本質乃在追求「真、善、美」三者的和諧。這不就正是我們行醫的核心價值嗎?所以中大醫學院一直強調生命倫理教育、專業操守、人與人溝通及同理心的栽培,就是因為我們強調「以人為本」的價值。

很多人問我如何挑選合適的學生讀醫?有沒有什麼甄選方法是百發百中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有志從醫的年青人清楚了解醫學教育的重點,以正確的態度學醫。我沒有水晶球助我挑選仁醫,我知道的只是為師者應以「春風化雨」的志向,潛移默化立志讀醫的學生,幫助他們成為未來的仁醫。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70515o-1.jpg;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壽比南山?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67%ef%bc%89-%e5%a3%bd%e6%af%94%e5%8d%97%e5%b1%b1%ef%bc%9f/ Sun, 11 Ju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2e92704087e24572ba55bafc6d525ba6 【明報專訊】上星期看了一篇令人心酸的倫常慘案,一名八旬老翁把妻子親手勒死。據報道,他的妻子飽受中風多年的折磨,他們的兒子又不幸早逝,一個老人家長年累月地全天候照顧另一個老人家。在孤苦無依、累極絕望之際,這個老伯作出了可悲的抉擇。

港人長壽非因生活環境優越

我們經常自誇香港的人均壽命位列世界之冠,但有否想過這表面上的驕人數字是什麼原因?我個人覺得,香港人長壽並不完全因為是社會生活環境優越,促使這城的人長命百歲。相反,我們生處彈丸之地,很短時間便能到達醫院,而高效率的醫療系統又能「及時救活」很多百病纏身的嚴重病患者。先進的醫學不斷地挑戰人類壽命的極限,但同時也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問題和危機。

我每天經過病房,都見到不少年紀老邁、關節僵硬兼缺乏知覺的病人卧在牀上。他們天天靠着胃管灌輸營養,依賴人工呼吸機存活。由於長期卧牀,加上失禁,下身及背部的皮膚經常潰爛。有些病患者更是風燭殘年,身體狀况極度虛弱。可是當面對生命臨近終結,很多醫生及家人卻不懂得如何面對。

曾經有一個像上述情况的病人患上肺炎入院。當值的一名年青醫生依照醫治嚴重肺炎的指引,為病人注射特效抗生素及戴上呼吸輔助機器。我當時問那個年青醫生:「你覺得這些治療真的在幫助這位婆婆吧?」他一臉迷惘、不知如何是好。

拯救生命=延續痛苦?

其實我明白他所面對的兩難,到底應該是拯救生命?還是延續痛苦?我們行醫者要堅持到哪一刻才對?究竟什麼時候應該終止治療?誰人有權為別人的生命當上判官?

我不是主張安樂死,但每當行醫者盡力搶救生命時,我們也應同時反思,這一切的治療究竟是在幫助病者和家屬,還是只在延續他們痛苦的日子?

「壽比南山」,一直是傳統中國人的祝福語。但長壽要面對的,不止是自理和被照顧、或需要社會醫療福利這麼簡單;長者還有許多心理和情緒的問題要處理,例如如何處理伴侶和朋友離世後的孤獨感。我也見過一些長者到了某個年月後開始對人生感到枯燥、乏味和厭倦。此外,他們的心態也有可能隨體力和記憶力下降而產生改變,從而影響了和家人朋友的相處。

「長壽」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假如有一天,我們很容易便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的話,我們又希望如何度過最後的幾十年?

文:陳家亮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
【明報專訊】上星期看了一篇令人心酸的倫常慘案,一名八旬老翁把妻子親手勒死。據報道,他的妻子飽受中風多年的折磨,他們的兒子又不幸早逝,一個老人家長年累月地全天候照顧另一個老人家。在孤苦無依、累極絕望之際,這個老伯作出了可悲的抉擇。

港人長壽非因生活環境優越

我們經常自誇香港的人均壽命位列世界之冠,但有否想過這表面上的驕人數字是什麼原因?我個人覺得,香港人長壽並不完全因為是社會生活環境優越,促使這城的人長命百歲。相反,我們生處彈丸之地,很短時間便能到達醫院,而高效率的醫療系統又能「及時救活」很多百病纏身的嚴重病患者。先進的醫學不斷地挑戰人類壽命的極限,但同時也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問題和危機。

我每天經過病房,都見到不少年紀老邁、關節僵硬兼缺乏知覺的病人卧在牀上。他們天天靠着胃管灌輸營養,依賴人工呼吸機存活。由於長期卧牀,加上失禁,下身及背部的皮膚經常潰爛。有些病患者更是風燭殘年,身體狀况極度虛弱。可是當面對生命臨近終結,很多醫生及家人卻不懂得如何面對。

曾經有一個像上述情况的病人患上肺炎入院。當值的一名年青醫生依照醫治嚴重肺炎的指引,為病人注射特效抗生素及戴上呼吸輔助機器。我當時問那個年青醫生:「你覺得這些治療真的在幫助這位婆婆吧?」他一臉迷惘、不知如何是好。

拯救生命=延續痛苦?

其實我明白他所面對的兩難,到底應該是拯救生命?還是延續痛苦?我們行醫者要堅持到哪一刻才對?究竟什麼時候應該終止治療?誰人有權為別人的生命當上判官?

我不是主張安樂死,但每當行醫者盡力搶救生命時,我們也應同時反思,這一切的治療究竟是在幫助病者和家屬,還是只在延續他們痛苦的日子?

「壽比南山」,一直是傳統中國人的祝福語。但長壽要面對的,不止是自理和被照顧、或需要社會醫療福利這麼簡單;長者還有許多心理和情緒的問題要處理,例如如何處理伴侶和朋友離世後的孤獨感。我也見過一些長者到了某個年月後開始對人生感到枯燥、乏味和厭倦。此外,他們的心態也有可能隨體力和記憶力下降而產生改變,從而影響了和家人朋友的相處。

「長壽」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假如有一天,我們很容易便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的話,我們又希望如何度過最後的幾十年?

文:陳家亮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01-9.jpg;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三十五年寒窗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64%ef%bc%89-%e4%b8%89%e5%8d%81%e4%ba%94%e5%b9%b4%e5%af%92%e7%aa%97/ Sun, 30 Apr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1c84cb4c23e274c92c8d41434962a3b1 【明報專訊】最近不停地飛,機場成了我第二個家,身體雖然疲倦,但精神卻十分抖擻,因為喜事重重,除了科研團隊有重大突破外,中大醫學院更在最新的國際排名中躋身世界首五十名醫學院之列,令我們十分鼓舞。

其實絕大部分名列前茅的大學都是百年老店,只有極少數的年青醫學院能夠與名牌老字號並駕齊驅。

為什麼新進的醫學院被國際認同會如此艱難?原來大部分著名的排名機構,例如QS Rankings和Times Higher Education所採用的排名準則主要基於兩大因素﹕第一、「知名度」(佔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第二、「科研成就」(佔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五)。「科研成就」以客觀數據量度,例如有多少研究在世界頂尖期刋發表,所發表的研究是否經常被國際學術界引用。這些數據都是客觀地量度一所學府的實力,大部分資料都是公開的,可以從網上找到。

大學知名度排行榜 主觀如揀化妝品

相反地,「知名度」卻是主觀的感覺。每年這些國際排名機構會以電郵發出過萬份問卷,要求學術界互相提名世界知名學府。我也曾多次被邀填寫這類問卷,原來只需提交數十所醫學院的名字便可,也不用提供數據或理由去支持這些提名,感覺好像是問你心目中十種最有名化妝品似的。歷史愈悠久的學府如劍橋、牛津,他們的品牌效應便有愈大優勢。

35年努力 登入50大

新進的醫學院需要漫長的歲月才能建立自己的國際知名度。要在芸芸學府中脫穎而出,實在談何容易?年青學院往往輸在知名度上。還記得自己十多年前出席一些國際會議發表科研結果,中大醫學院的名字不時被誤以為是來自其他地區的學府。能夠在短短三十五年內成為「世界五十大」,實在是老師、研究人員及校友多年來不斷努力、默默耕耘的成果,是他們的努力及科研成就令中大醫學院被外界認識,得以躋身國際醫學舞台。

國際排名重要嗎?我個人覺得,排名是國際學術界對中大醫學院的一種肯定。既知道這遊戲規則不是單靠實力,就更覺得醫學院上下靠實力取勝十分難能可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變成「爭名逐利」而忘記初衷?正正因為中大醫學院年青,沒有名牌老店的包袱,多年來我們才可以一心一意地發展科研和教育理想。

六十五年後,中大醫學院也會變成另一間百年老店,到時還可以毋忘初衷、堅持理想而不爭名逐利嗎?我沒有機會見到那個日子。我有的,是努力地把握現在,與團隊一起將當年創院的理想及核心價值好好的傳承下去。

文:陳家亮(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
【明報專訊】最近不停地飛,機場成了我第二個家,身體雖然疲倦,但精神卻十分抖擻,因為喜事重重,除了科研團隊有重大突破外,中大醫學院更在最新的國際排名中躋身世界首五十名醫學院之列,令我們十分鼓舞。

其實絕大部分名列前茅的大學都是百年老店,只有極少數的年青醫學院能夠與名牌老字號並駕齊驅。

為什麼新進的醫學院被國際認同會如此艱難?原來大部分著名的排名機構,例如QS Rankings和Times Higher Education所採用的排名準則主要基於兩大因素﹕第一、「知名度」(佔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第二、「科研成就」(佔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五)。「科研成就」以客觀數據量度,例如有多少研究在世界頂尖期刋發表,所發表的研究是否經常被國際學術界引用。這些數據都是客觀地量度一所學府的實力,大部分資料都是公開的,可以從網上找到。

大學知名度排行榜 主觀如揀化妝品

相反地,「知名度」卻是主觀的感覺。每年這些國際排名機構會以電郵發出過萬份問卷,要求學術界互相提名世界知名學府。我也曾多次被邀填寫這類問卷,原來只需提交數十所醫學院的名字便可,也不用提供數據或理由去支持這些提名,感覺好像是問你心目中十種最有名化妝品似的。歷史愈悠久的學府如劍橋、牛津,他們的品牌效應便有愈大優勢。

35年努力 登入50大

新進的醫學院需要漫長的歲月才能建立自己的國際知名度。要在芸芸學府中脫穎而出,實在談何容易?年青學院往往輸在知名度上。還記得自己十多年前出席一些國際會議發表科研結果,中大醫學院的名字不時被誤以為是來自其他地區的學府。能夠在短短三十五年內成為「世界五十大」,實在是老師、研究人員及校友多年來不斷努力、默默耕耘的成果,是他們的努力及科研成就令中大醫學院被外界認識,得以躋身國際醫學舞台。

國際排名重要嗎?我個人覺得,排名是國際學術界對中大醫學院的一種肯定。既知道這遊戲規則不是單靠實力,就更覺得醫學院上下靠實力取勝十分難能可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變成「爭名逐利」而忘記初衷?正正因為中大醫學院年青,沒有名牌老店的包袱,多年來我們才可以一心一意地發展科研和教育理想。

六十五年後,中大醫學院也會變成另一間百年老店,到時還可以毋忘初衷、堅持理想而不爭名逐利嗎?我沒有機會見到那個日子。我有的,是努力地把握現在,與團隊一起將當年創院的理想及核心價值好好的傳承下去。

文:陳家亮(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70515e.jpg;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認識你的上司 //www.afterroberto.com/%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f%bc%9a%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ef%bc%8860%ef%bc%89%ef%b9%95%e8%aa%8d%e8%ad%98%e4%bd%a0%e7%9a%84%e4%b8%8a%e5%8f%b8/ Sun, 05 Mar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18aeed543697f6e9d36bf2c8cd8769e8 【明報專訊】「陳教授,我打算辭職了!」一位年青同事含着淚水向我告別。他在部門工作了五年,表現一向中規中矩,既無大錯,也無驚喜。自從新老闆上場後,他覺得日子愈來愈難捱,因為在他眼中,這位新老闆既要求高又愛挑剔。工作量不但比以往高出數倍,還經常被新老闆召見,每次都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半點讚賞或體恤也沒有。這位年青同事向我大吐苦水,不停地數他老闆的種種不是。

我也認識他老闆的處事作風,所以明白這位同事的感受。聽他說了半天,我便問﹕「你憑什麼相信其他地方的老闆就沒有同樣的問題呢?」他想了一會,說﹕「不知道!只是我再受不了!」

見他如此激動,於是我轉換環境,帶他到醫院新開的咖啡店坐下。「你認識你的老闆嗎?」聽了我的問題後,他開始感到有點不耐煩,便說﹕「剛剛我不是已向你痛陳他的毛病了吧?」於是我問﹕「我理解你對他的批評,但你認識他的優點嗎?」他很愕然,說﹕「我老闆的優點?!」

只挑剔缺點 忽略優點強項

我有很多下屬,同時我也有不少老闆。身為下屬,我們很容易跌進一個陷阱,就是喜歡挑剔老闆的缺點,而忽略他的優點及強項。試想想,你可以借助老闆的缺點令你的工作變得順利或受賞識嗎?其實所有老闆都是凡人,他們有長處也必然有短處及盲點。要工作達標或超標,我們需要從老闆的雙眼去看他的世界,明白他的價值觀及他的憂慮。我們可能有不認同的地方,但若不首先設身處地去嘗試了解他的想法,又憑什麼說不認同呢?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鼓吹擦鞋文化、什麼老闆永遠是對的。相反,一個下屬若然能夠凡事設身處地,了解別人的想法及憂慮,他才有能力向老闆說不(we earn to disagree with our boss),從而影響老闆的決定。

我相信每個老闆總有他的強項,懂得借助他的優點才可以令我們事事達標、工作受到賞識。無可否認,的確有些老闆很難相處,例如喜歡挑剔、推卸責任、好大喜功等,如何與差劣的老闆相處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學習與老闆相處的第一課,就是不單要針對他的缺點,更要認識他的強項,我們才能夠提升自己的情商(EQ)及工作表現。

被批評卻不懂自省

這容易辦到嗎?當然不易,人總愛隨着自己的喜好及觀點做事,當我們的工作表現受到批評,除了歸咎於老闆不明白、欠缺體諒及對自己有偏見之外,有多少人能承認及克服自己的缺點?經驗告訴我,絕少人能夠自我改進,把自己提升為更成功的人。

最後那位年青同事還是辭職了。我明白要他改變自己的思維談何容易,我也花了不少歲月及碰了多口釘才漸漸體會這個道理,希望他往後不要再多走迂迴的道路。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
【明報專訊】「陳教授,我打算辭職了!」一位年青同事含着淚水向我告別。他在部門工作了五年,表現一向中規中矩,既無大錯,也無驚喜。自從新老闆上場後,他覺得日子愈來愈難捱,因為在他眼中,這位新老闆既要求高又愛挑剔。工作量不但比以往高出數倍,還經常被新老闆召見,每次都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半點讚賞或體恤也沒有。這位年青同事向我大吐苦水,不停地數他老闆的種種不是。

我也認識他老闆的處事作風,所以明白這位同事的感受。聽他說了半天,我便問﹕「你憑什麼相信其他地方的老闆就沒有同樣的問題呢?」他想了一會,說﹕「不知道!只是我再受不了!」

見他如此激動,於是我轉換環境,帶他到醫院新開的咖啡店坐下。「你認識你的老闆嗎?」聽了我的問題後,他開始感到有點不耐煩,便說﹕「剛剛我不是已向你痛陳他的毛病了吧?」於是我問﹕「我理解你對他的批評,但你認識他的優點嗎?」他很愕然,說﹕「我老闆的優點?!」

只挑剔缺點 忽略優點強項

我有很多下屬,同時我也有不少老闆。身為下屬,我們很容易跌進一個陷阱,就是喜歡挑剔老闆的缺點,而忽略他的優點及強項。試想想,你可以借助老闆的缺點令你的工作變得順利或受賞識嗎?其實所有老闆都是凡人,他們有長處也必然有短處及盲點。要工作達標或超標,我們需要從老闆的雙眼去看他的世界,明白他的價值觀及他的憂慮。我們可能有不認同的地方,但若不首先設身處地去嘗試了解他的想法,又憑什麼說不認同呢?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鼓吹擦鞋文化、什麼老闆永遠是對的。相反,一個下屬若然能夠凡事設身處地,了解別人的想法及憂慮,他才有能力向老闆說不(we earn to disagree with our boss),從而影響老闆的決定。

我相信每個老闆總有他的強項,懂得借助他的優點才可以令我們事事達標、工作受到賞識。無可否認,的確有些老闆很難相處,例如喜歡挑剔、推卸責任、好大喜功等,如何與差劣的老闆相處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學習與老闆相處的第一課,就是不單要針對他的缺點,更要認識他的強項,我們才能夠提升自己的情商(EQ)及工作表現。

被批評卻不懂自省

這容易辦到嗎?當然不易,人總愛隨着自己的喜好及觀點做事,當我們的工作表現受到批評,除了歸咎於老闆不明白、欠缺體諒及對自己有偏見之外,有多少人能承認及克服自己的缺點?經驗告訴我,絕少人能夠自我改進,把自己提升為更成功的人。

最後那位年青同事還是辭職了。我明白要他改變自己的思維談何容易,我也花了不少歲月及碰了多口釘才漸漸體會這個道理,希望他往後不要再多走迂迴的道路。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70515e.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