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8 Apr 2024 08:57:5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銀屑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手部關節腫痛?分辨勞損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關節炎成因和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6%89%8b%e9%83%a8%e9%97%9c%e7%af%80%e8%85%ab%e7%97%9b-%e5%a6%82%e4%bd%95%e5%88%86%e8%be%a8%e5%92%8c%e6%b2%bb%e7%99%82%e9%97%9c%e7%af%80%e7%82%8e-%e9%8a%80%e5%b1%91%e7%97%85/ Mon, 08 Apr 2024 08:51: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16

手部關節包括手指、手指連接手掌,以及手腕關節出現痛楚或腫脹,可以是由於不同的原因引致,除了因為重複性動作而引起的勞損性關節疼痛或發炎,也可能與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等有關。有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提醒,若關節出現持續疼痛或紅腫,應盡早求醫作檢查,診斷成因。

勞損性關節炎:多見於手指頭、拇指接駁手腕等關節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珮珊醫生表示,手部關節炎常見是由於勞損或過度活動而引致,特別是經常進行重複性的動作,例如打字或打球,日積月累下便容易出現勞損性關節疼痛或發炎。勞損性關節炎多發生於手指第一節關節,或者拇指接駁手腕的位置,主要與近年多了「機不離手」的情况有關。

手部關節腫痛?分辨勞損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關節炎成因和治療
手部關節出現痛楚或腫脹,可以是勞損性關節疼痛或發炎,也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如何分辨和治療呢?

類風濕關節炎:關節腫痛 晨僵常見

至於自身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的手部發炎,是由於免疫系統受刺激而變得活躍,繼而攻擊體內的細胞,例如類風濕關節炎便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骨膜,而引起關節腫痛。類風濕關節炎所引起的手部發炎多發生於手腕和手指關節,陳醫生指出,此類患者很多時會出現晨僵,即是在早上起床時疼痛較嚴重,這主要是因為睡眠期間,關節長時間沒有活動,待起床後活動一段時間,關節放鬆後情况便會好轉。

銀屑病關節炎:左右雙手關節對稱發炎

由於銀屑病也有機會引起手腕關節,或者手指和手掌之間連接的關節發炎,因此容易與類風濕關節炎混淆,陳醫生解釋,銀屑病相關的關節炎通常都會有對稱的特性,即是雙手同時發病,而且最容易受影響是最遠端、即是手指頭或腳趾頭的關節,提醒病人多加注意相關徵狀,避免惡化至影響日常生活才求醫。


相關閲讀:【牛皮癬】銀屑病成因是遺傳?皮膚炎症隨時影響全身關節發炎 了解生物製劑療效


手部關節炎 求診家庭醫生或風濕病科?

陳醫生表示,一般出現手部關節炎可先向家庭醫生求診,如情况未有改善甚至惡化,有需要時便會轉介至風濕病科專科跟進。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除了臨牀問診和詳細了解家族病史,亦會詢問病人的生活習慣、工作情况,例如是否需要經常扭毛巾、拋鑊等對關節負荷較大的動作。

此外,醫生亦會安排病人抽血檢驗發炎指數,以了解其炎症的嚴重程度,例如懷疑屬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醫生會檢驗其類風濕因子,亦會透過X光、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掃描等檢查來協助分析及診斷。


相關閲讀:對付類風濕性關節炎 把握治療黃金期 保住關節活動免侵蝕


多管齊下 炎症

以往類風濕關節炎或銀屑病關節炎發作時,醫生會處方消炎藥紓緩疼痛、紅腫徵狀,但治標不治本,長遠不能改善病情。陳醫生指出,近年醫學界提倡以改善病情為目標,患者可以透過抽血檢查了解發炎指數和找出發炎因子的種類,除了使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有效控制關節炎、延緩對關節的損害,現時也有不同的生物製劑可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或銀屑病關節炎,較快而有效地改善關節炎徵狀,配合非藥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和適當的關節護理,有助減輕關節腫痛及變形,減低對患者活動能力的影響。

]]>
【牛皮癬】銀屑病成因是遺傳?皮膚炎症隨時影響全身關節發炎 了解生物製劑療效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89%9b%e7%9a%ae%e7%99%ac%e3%80%91%e9%8a%80%e5%b1%91%e7%97%85%e6%88%90%e5%9b%a0%e6%98%af%e9%81%ba%e5%82%b3%ef%bc%9f%e7%9a%ae%e8%86%9a%e7%82%8e%e7%97%87%e9%9a%a8%e6%99%82%e5%bd%b1%e9%9f%bf/ Wed, 29 Mar 2023 04:18: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907 由免疫系統失調引起俗稱「牛皮癬」的銀屑病 (Psoriasis),不但可引致皮膚炎症,令患者出現痕癢及脫屑等徵狀,還可誘發其他共病,例如多達四分一患者會有銀屑病關節炎,影響範圍可由脊椎到手指,甚至是全身大大小小的關節,病情嚴重時更可帶來蝕骨之痛!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張錚醫生提醒,銀屑病患者應盡早接受適當治療,勿半途而廢,以目前使用的生物製劑為例,不但有助緩解皮膚症狀,亦可處理及預防關節炎等併發症,有助控制病情,維持生活質素。


相關閲讀:【風濕科】了解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


銀屑病的成因是遺傳?

【牛皮癬】銀屑病成因是遺傳?皮膚炎症隨時影響全身關節發炎 了解生物製劑療效
銀屑病本身並沒有傳染性,但由於皮膚炎症會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可能會引發全身性的紅皮症等,令病情更趨嚴重。

張醫生表示,銀屑病是由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的炎症:遺傳是銀屑病的主要病因, 加上後天因素如吸煙、飲酒、肥胖、壓力、局部創傷及感染等,便可誘發銀屑病,有部分患者便是在確診新冠病毒後導致銀屑病復發。」男女的患病風險均等,30至50歲是發病的高峰期。

銀屑病在香港並不算常見,發病率約為0.3%-0.5%,但張醫生認為實際情况有可能被「低估」:「歐美的發病率高約10倍,單是種族因素並不能解釋為何兩地發病率有如此龐大的差異。 銀屑病可出現在頭皮中, 或只是影響指甲, 如病情輕微可能常被病人忽略。」


相關閲讀: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紅腫熱痛 宜盡早治療紓緩重拾正常生活


銀屑病會傳染嗎?

皮膚紅腫、痕癢及脫屑等都是銀屑病常見的症狀。張醫生指這些症狀不但會引起生理不適,更會影響外觀而窒礙社交,原因是異樣的皮膚、皮屑等,容易予人「不潔」的觀感,甚至誤以為患者有具傳染性的皮膚病。張醫生強調,銀屑病沒有傳染性,但由於皮膚炎症會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可能會引發全身性的紅皮症等,令病情變得更嚴重。


銀屑病只會影響皮膚?會有併發症嗎?

【牛皮癬】銀屑病成因是遺傳?皮膚炎症隨時影響全身關節發炎 了解生物製劑療效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張錚醫生表示,以生物製劑治療銀屑病,除了有助患者控制症狀惡化,更重要是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由於銀屑病是源於免疫系統失調,除了皮膚之外,身體其他器官和組織亦可能受到影響,例如引起關節炎、眼睛發炎或慢性腸炎等共病,亦會間接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痛風、代謝綜合症及骨質疏鬆等風險。

張醫生指出,每4名銀屑病患者便會有1人患上銀屑病關節炎,這類關節炎的表現千變萬化,猶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椎炎的「混合體」,無論是大關節或小關節,以至手指等遠端關節、脊椎等,都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有機會引起筋腱發炎及手指、腳趾炎症,最罕見和嚴重的是出現侵蝕骨骼的膿皰型關節炎,會令患者劇痛及骨骼變短。


相關閲讀:【痛風】急性、慢性治療有別 痛風4個階段 注意尿酸水平 適當戒口減攝取嘌呤


生物製劑大幅改善病情控制

銀屑病難治療嗎?「過去治療銀屑病並不容易,因為照紫外線燈及口服免疫抑制劑的傳統治療方法成效不甚理想,導致很多患者中途放棄治療。直至生物製劑出現,打破了銀屑病『難醫』的限制,有效改善症狀之餘,更可同時治療關節炎及其他共病。」張醫生解釋。

目前治療銀屑病的生物製劑有3類,包括:第一代的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以及較新的白介素(IL)-17抑制劑和白介素(IL)-12/23抑制劑。

張醫生表示,愈新的生物製劑, 除了成效更好,對抵抗力的影響亦較少。患者一般需每2星期至每3個月注射一次生物製劑,其中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有機會減低抵抗力,增加患者感染風險,注射次數亦較為頻密,使用兩至三年後,其療效或會下降,但價格相對另外兩種便宜。

除了藥物治療外,他強調病人合作亦是控制銀屑病的關鍵,因為銀屑病就如高血壓等慢性病,若置之不理可以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及控有望停藥

張醫生表示,銀屑病縱然未能「斷尾」,但積極接受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更重要的是可減低發生併發症的風險。當病情轉趨穩定後才可以考慮減藥或停藥。若任由銀屑病病情惡化而不理會,代表免疫系統失調的情况會更嚴重,出現關節炎等共病的風險亦會愈大,「斷尾」機會更為渺茫。

張醫生亦建議患者調整生活模式,包括遠離煙酒、控制體重及恆常運動,尤其是多參與戶外活動接觸紫外線,對病情控制及預防共病均有幫助。

]]>
【風濕科】了解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 //www.afterroberto.com/%e9%a2%a8%e6%bf%95%e7%a7%91-%e4%ba%86%e8%a7%a3%e7%97%9b%e9%a2%a8-%e9%a1%9e%e9%a2%a8%e6%bf%95%e6%80%a7%e9%97%9c%e7%af%80%e7%82%8e-%e7%b4%85%e6%96%91%e7%8b%bc%e7%98%a1-%e9%8a%80%e5%b1%91%e7%97%85/ Thu, 28 Apr 2022 12:16: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588 資深演員曾江昨被發現倒斃於指定檢疫酒店房間內,終年87歲。《明報》據悉,曾江患風濕及「三高」,前日曾向女兒透露心口痛,女婿隨即送藥到酒店,惟未知職員有否將藥送上房。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說,若長者有風濕及「三高」,往往每日需服5至10粒藥,以保持心臟健康,一旦未有帶備充足藥物,「食少幾日藥好易出事」,或增中風或心臟病發風險。經常聽到的「風濕病」究竟包括哪些?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 (俗稱牛皮癬)、強直性脊椎炎等的成因、徵狀和治療是怎樣的呢?跟心臟病和中風有什麼關係?患者要如何提高警覺呢?至於「三高」,困擾着不少都市人,日常在飲食或運動方面又要注意什麼呢?

【風濕科】了解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

一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都是因為身體不同部位,包括手指、手腕、腳部等關節紅腫或疼痛而求診,若懷疑病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醫生會安排病人抽血外,還要進行檢驗類風濕因子等測試……現時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選擇多,醫生提醒愈早診斷,癒後愈好,長遠更可避免關節侵蝕、變形或其他結構性問題。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什麼是風濕性多肌痛症?風濕性多肌痛症患者有機會同時或先後出現巨細胞動脈炎,兩者同屬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巨細胞動脈炎患者的主要徵狀是頭痛,以及眼血管受影響,嚴重甚至會導致失明,亦可以導致心臟病發。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身體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超標,是否等於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呢?類風濕關節炎也有治療黃金期?有專科醫生指出,雖每人惡化速度不同,黃金期有長有短,但平均為6個月至1年。如能在黃金期內及早治療,有把握令病情受控,停止發炎,甚至緩解……根據研究顯示,早期治療的病人,於停藥後不復發的機率達30%。如延遲治療,錯過黃金期,機率則減半。

【有片】類風濕黃金期求醫 九成人阻關節變形

【有片】類風濕黃金期求醫 九成人阻關節變形

很多痛風患者都抗拒以長期的降尿酸治療對付這個並非每天發作的疾病。有專科醫生提醒,如痛風發作頻密,有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和影響腎功能,必須正視。治療以外,病人也需要配合戒口,認清6個常見的飲食謬誤,「識揀識食」有助預防痛風發作。

【風濕】痛風頻發作 及早治療 預防關節變形 保存腎功能 患者須知:6大常見飲食謬誤

【風濕】痛風頻發作 及早治療 預防關節變形 保存腎功能 患者須知:6大常見飲食謬誤

除了皮膚會出現蝴蝶形紅疹外,紅斑狼瘡症亦有機會影響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嚴重可危及性命。紅斑狼瘡症患者的常見發病年齡為15至45歲,女性患者比男性多,青春期年齡層的男女比例大概為9:1。為什麼呢?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紅斑狼瘡可分為皮膚性紅斑狼瘡(病情較輕)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病情較嚴重)。後者患者會出現心、肺、關節、腎、神經線,甚至大腦的組織發炎或被破壞情况。不少患者在病發時未必有面頰紅疹這些表面病徵,相反會先出現腎炎或關節發炎等情况。有醫生提醒如患者出現高燒不退、關節腫痛等情况,必須盡快尋找風濕病科醫生確定。

【紅斑狼瘡症】紅斑狼瘡不可怕 積極面對可重投健康生活

【紅斑狼瘡症】紅斑狼瘡不可怕 積極面對可重投健康生活

部分患有長期免疫系統疾病的人士,如紅斑狼瘡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一方面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而憂慮,但另一方面則擔心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或對本身病情的影響,究竟應否接種疫苗呢?接種科興或是復必泰呢?

【新冠疫苗】紅斑狼瘡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長期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知多啲

【新冠疫苗】紅斑狼瘡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長期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知多啲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但實際上不是癬,亦不是受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銀屑病是由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皮膚表徵,除會影響皮膚,還會影響身體其他系統及器官,包括關節、血管、心臟等。銀屑病有多種表現方式,如:手背出現1至10厘米的皮膚變厚;軟組織發炎令整隻手指腫脹如香腸;肚臍及腋下等較隱蔽位置出現皮膚徵狀……應及早求醫診斷。

手指腫 腰痠背痛 銀屑病偷襲 關節發炎

手指腫 腰痠背痛 銀屑病偷襲 關節發炎

持續背痛,可能是姿勢不良所致?如果你是45歲以下,持續出現背痛,加上早上醒來腰背僵硬,就要小心,有可能患上強直性脊椎炎!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有心臟科醫生指出,如果病人同時罹患「三高」(血糖高、血壓高及血脂高),患上心臟病風險則會倍增,而「三高」中的血壓高及血脂高,與糖尿病亦是息息相關。故此如能及早發現及控制糖尿病病情,除了可穩定血糖水平,亦間接降低了患上「三高」及心臟病的風險……

血糖失控易引發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風險增2至4倍 及早控制三高為上策

【糖尿病併發症】血糖失控易引發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風險增2至4倍 及早控制三高為上策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長期吸煙、肥胖、有家族病史(患者早於60歲前已發病)、缺乏運動及睡眠窒息症等都屬於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的高危因素。有專科醫生指出,「很多人早期出現血管收窄時,並沒有明顯徵狀,或有部分人是在做運動或上樓梯、斜坡時,出現胸口痛或有被壓感覺等典型徵狀,才會求醫。」即使完成俗稱「通波仔」手術後,若患者不妥善控制三高或戒煙等,仍有病發及猝死風險。

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通波仔/搭橋】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不少人都知道恆常運動對處理三高、糖尿等問題有很多好處,然而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士,如何可以踏出第一步?物理治療師建議,運動可「滲入」日常生活當中,循序漸進地提升運動量。首先一定要「少坐多行」,第二步呢?

【心臟病與三高】血糖失控?撃退糖尿病由重啟恆常運動開始 物理治療師:7個重要建議

【心臟病與三高】血糖失控?撃退糖尿病由重啟恆常運動開始 物理治療師:7個重要建議

「得舒飲食法」(DASH)是針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而設計的餐單,餐單要求多吃蔬菜、脫脂或低脂奶製品,選擇高鉀、鎂、鈣的食物,減少攝取鈉質和飽和脂肪。怎樣才能夠食得更健康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高血壓問題困擾不少都市人,若然不正視高血壓,或會演化成嚴重併發症。有營養師指出,為降低患上高血壓風險,可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採取「低鈉」飲食和減重入手。戒飯是否可行呢?

【三高與中風】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三高與中風】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
面上紅疹是玫瑰痤瘡定濕疹作怪 5個關於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 //www.afterroberto.com/%e9%9d%a2%e4%b8%8a%e7%b4%85%e7%96%b9%e6%98%af%e7%8e%ab%e7%91%b0%e7%97%a4%e7%98%a1%e5%ae%9a%e6%bf%95%e7%96%b9%e4%bd%9c%e6%80%aa-5%e5%80%8b%e9%97%9c%e6%96%bc%e6%88%90%e5%9b%a0-%e6%b2%bb%e7%99%82/ Mon, 03 May 2021 11:17: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365 【明報專訊】面上爆出粒粒紅疹?!可能是濕疹、玫瑰痤瘡等,究竟怎樣分辨?面頰經常紅粉緋緋,未必因為肌膚白裏透紅,可能是玫瑰痤瘡作怪。醫生提醒,不要自行買藥膏塗搽,小心「愈搽愈衰」!5個關於玫瑰痤瘡和紅疹的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

◆ 鄭:鄭嘉怡(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 丘:丘潔怡(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面上紅疹是玫瑰痤瘡定濕疹作怪 5個關於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
(設計圖片,metamorworks@iStockphoho)

相關文章:當抗疫遇上天氣時乾時濕 皮膚痕癢兼出紅疹?是濕疹發作或是玫瑰痤瘡?長期作戰攻略

■ 面上出紅疹 玫瑰痤瘡?濕疹?原因多蘿蘿?

問:面上出紅疹,究竟是暗瘡還是皮膚過敏?

鄭:紅疹有許多形態,有的表面平滑,有的很粗糙。面上紅疹有不同成因,常見如濕疹、接觸性皮膚炎、脂溢性皮炎、光敏性皮膚炎、玫瑰痤瘡,以及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也是常見出疹的成因,如紅斑狼瘡、銀屑病(牛皮癬)、皮膚發炎、暗瘡等。如果情况持續或徵狀不常見,須轉介至專科醫生,進一步診斷。

■ 睇疹可斷症?

問:可否從紅疹外觀判斷病情?

鄭:透過紅疹分佈和外觀,有助醫生分辨成因。舉例說,脂溢性皮炎,紅疹常見於油脂分泌過盛的眼眉和鼻翼位置,患者會出現鱗片狀紅疹;而紅斑狼瘡患者,兩邊面頰會出現俗稱「蝴蝶斑」的紅疹。另外,醫生會根據患者徵狀、病史判斷。除了檢視面部紅疹,也會觀察患者四肢或軀幹有無紅疹,如有需要,會考慮做抽血檢查、致敏原皮膚測試、抽取皮膚組織化驗。

丘:不同病因引起的紅疹,外觀和分佈都有分別。以銀屑病和濕疹為例,銀屑病引起的紅疹常見在髮際,亦可以在手踭、背部、膝關節出現,紅疹邊界分明,顏色偏紅;濕疹雖然都會出現在面和頭皮,但較常見於手腳關節位置,紅疹邊界較模糊。

面上紅疹是玫瑰痤瘡定濕疹作怪 5個關於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
濕疹 —— 濕疹患者皮膚痕癢及乾燥,部分患者會脫皮、長水疱或滲液。(資料圖片)

■ 類固醇藥膏可致白內障?

問:面部紅疹,一定要用類固醇藥膏嗎?

丘:首先要分清紅疹成因,如因濕疹引起,類固醇是有效而安全的藥物;若是玫瑰痤瘡,則「愈搽愈衰」。

對付濕疹,醫生會因應疾病類型、病情、發病位置,選擇適合強度的類固醇藥膏;強度愈高,引起副作用的風險愈高。要留意一點,避免在同一位置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否則會令皮膚變薄,微絲血管增生,容易有瘀斑,亦有可能出現玫瑰痤瘡、暗瘡。

若濕疹病情較嚴重或反覆,可以考慮交替使用類固醇及非類固醇藥膏,減低類固醇藥膏劑量,亦可運用多一種藥物作治療。

特別一提,若在眼部附近使用類固醇藥膏,小心不要「捽入眼」;眨眼時亦有可能將藥膏擠入眼內,故盡量不要塗近眼邊,或考慮使用非類固醇藥膏。長期在眼皮附近使用高強度類固醇藥膏,可能引致白內障、青光眼。

■ 面紅眼痛 玫瑰痤瘡作怪?

問:經常面紅是因為面皮太薄?

丘:經常面紅紅,甚至透出微絲血管,以為是皮膚薄所致;其實除非是長時間使用類固醇藥膏,否則與皮膚厚薄無關,反而可能是玫瑰痤瘡所致。患玫瑰痤瘡初期,患者偶爾會面部發紅,面紅次數愈來愈頻密和持久;後期患者出現持續紅斑,皮膚可能有灼熱感覺,甚至出現發炎的丘疹和像暗瘡般的膿疱。嚴重者更會因皮脂腺增生,形成「酒渣鼻」。此外,玫瑰痤瘡亦可導致眼紅、眼痛、視力模糊。

■ 戴口罩加劇病情?

問:長期戴口罩,會令玫瑰痤瘡發作?

丘:玫瑰痤瘡成因不明,但相信與先天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有關。環境誘發因素包括紫外線、炎熱天氣、酒精、辛辣食物、運動、生活壓力等。疫情下,戴口罩會令面部溫度提升,可令病情加劇。

治療玫瑰痤瘡,先要控制誘發因素。外出要養成做好防曬的習慣,使用SPF 30以上防曬產品,戴闊邊帽或打傘。要戒酒精,避免辛辣食物和熱飲,因熱飲釋出蒸氣會使面部微絲血管擴張,宜待涼才飲用。不應用太熱的水洗面,亦要避免身處於高溫環境如焗桑拿。此外,患者皮膚較敏感,容易受外來物刺激,可選擇溫和的護膚品。

治療方面,若病情輕微,可塗搽消炎藥膏。面部經常泛紅的患者可選擇外用血管收縮劑。病情較嚴重患者要考慮口服藥物,如抗生素、維他命A酸。若面部持續泛紅,尤其許多微絲血管顯現,可考慮光學治療,如脈衝染料激光、彩光。

面上紅疹是玫瑰痤瘡定濕疹作怪 5個關於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
(李祖怡攝)

文:丁寶兒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知多啲:脊椎遭侵蝕 須用生物製劑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8%84%8a%e6%a4%8e%e9%81%ad%e4%be%b5%e8%9d%95-%e9%a0%88%e7%94%a8%e7%94%9f%e7%89%a9%e8%a3%bd%e5%8a%91/ Mon, 12 Nov 2018 07:16: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683 【明報專訊】在香港,每1000人當中有3名銀屑病患者,每年超過600個新症,估計現時有逾2萬名銀屑病患者。

銀屑病還未有根治療法,目前治療目標主要是控制病情。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郭文亮表示,要視乎病情、多少關節及哪些關節受影響,加上每名病人的工作需要、社交需要及對自身外觀要求也不同,因此,每名病人的治療方案也是度身訂做。

未能根除 治療度身訂做

若病情較輕或只有4個以下關節受影響,醫生一般會先用消炎止痛藥控制病情。若過了6至8星期效果也不太好,就可能需要使用改善病情的藥物(Disease Modifying Agent),以改善周邊關節如手指及腳的病情,如甲氨蝶呤(MTX)、柳氮磺胺吡啶、來氟米特。若周邊關節的關節炎得不到改善,或是中軸關節如脊椎、胸椎及骶髂關節(脊骨與盆骨的接位)出現銀屑病關節炎或被侵蝕,就要使用進階藥物生物製劑,例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白細胞介素抑制劑、介素23抑制劑、口服激酶抑制劑等。生物製劑是針對發炎的路徑,治療病情的根本,一個月花費約6000元至1.3萬元不等,但不適用於患有脫髓鞘疾病、愛滋病、肺癆、肺炎、過濾性病毒及過去5年內曾患癌症的病人。

另外,病人亦需要改變生活習慣,作息定時有助強壯免疫系統,而且不要吸煙飲酒,以免加劇病情。運動亦有幫助,例如游泳,有助紓緩關節炎,而陽光及海水(鹽水)亦可改善病情。飲食方面,少紅肉多蔬菜、多吃乳酪及益生菌,因益生菌有助腸臟健康,增加免疫力。一般來說,銀屑病病人較易肥胖,亦較容易患上糖尿病、脂肪肝及尿酸高,因此,病人的飲食要較清淡。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120018-b1.jpg銀屑病——銀屑病患者皮膚出現粗糙紅色丘疹或班塊,表面有很多銀白色鱗屑,故稱為銀屑病。(圖﹕PAULandLARA@iStockphoto);

]]>
手指腫 腰痠背痛 銀屑病偷襲 關節發炎 //www.afterroberto.com/%e6%89%8b%e6%8c%87%e8%85%ab-%e8%85%b0%e7%97%a0%e8%83%8c%e7%97%9b-%e9%8a%80%e5%b1%91%e7%97%85%e5%81%b7%e8%a5%b2-%e9%97%9c%e7%af%80%e7%99%bc%e7%82%8e/ Mon, 12 Nov 2018 07:15: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681 【明報專訊】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丶乾癬。因免疫系統失調,病人皮膚細胞異常活躍,過度增生變得粗糙和乾燥,厚如牛皮。雖然沒有生命威脅,但因影響外觀,令病人失去自信,情緒低落。

世界衛生組織將銀屑病列為嚴重、慢性及非傳染性疾病。

銀屑病除了影響皮膚,還會攻擊結締組織,若發現關節紅腫痛、指甲凹陷、手指腫脹,別誤以為是扭傷撞傷,應盡早求醫。

 

問醫生

郭:郭文亮(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銀屑病會否傳染?

問:什麼是銀屑病?

鄭: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但實際上不是癬,亦不是受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並不具傳染性。

銀屑病患者皮膚出現類似癬的紅疹及鱗屑,但病理與癬不同,銀屑病是由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皮膚表徵,除會影響皮膚,還會影響身體其他系統及器官,包括關節、血管、心臟等。因此,若發現身體出現紅疹,應看醫生診斷,不容忽視。

 

郭:銀屑病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病人抗體攻擊皮膚真皮層,令真皮層的血管增生及擴張,加速新陳代謝,皮膚細胞過度增生,令皮膚變厚,呈現紅色,與癬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銀屑病除可攻擊皮膚,亦可攻擊其他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如關節軟組織及骨骼。銀屑病有多種表現方式,如:手背出現1至10厘米的皮膚變厚、甩皮反光;軟組織發炎令整隻手指腫脹如香腸;手指變形萎縮,因末端關節被侵蝕融解;肚臍及腋下等較隱蔽位置出現皮膚徵狀,較嚴重的會出現紅點及發燒。銀屑病並不是傳染病,每1000人當中有3人是銀屑病患者,男女比例相等。

 

一成半人關節炎沒出疹?

問:什麼是銀屑病關節炎?

郭:銀屑病關節炎是由銀屑病引起的關節炎。在銀屑病病人中,有關節炎的約佔30%。銀屑病關節炎有5種表現模式:

  • 手指末端發炎
  • 少於5個關節(大關節加小關節)發炎,或會有腳關節發炎
  • 對稱性關節炎,如類風濕關節炎
  • 侵蝕性關節炎,令關節變形
  • 中軸關節(脊椎骨及骶髂關節)發炎

 

這5種情况可同時或逐步出現。在銀屑病關節炎出現時,約70%病人已出現銀屑病病徵(皮膚出現紅色斑塊、有銀白色鱗屑、增厚、乾燥、痕癢、疼痛等徵狀);另有15%病人只有關節炎而沒有銀屑病徵狀;餘下15%是以為沒有銀屑病,但其實只是銀屑病出現的位置不易見,如肚臍、髀罅、腋下、臀部, 甚至是陰囊。

鄭:大家要留意下列情况,一是已診斷有銀屑病,要留意有否出現關節炎;二是出現關節痛求診,醫生會詢問病人病史及檢查病人皮膚,留意是否銀屑病。

 

有家族史、指甲凹陷要小心?

問:如何確診銀屑病關節炎?如何分辨銀屑病關節炎及痛風?

郭:銀屑病或銀屑病關節炎本身沒有特定因子,因此暫時沒有單一方法確診銀屑病或銀屑病關節炎。如病人關節痛求診,醫生先問病人病歷,看看家族有否銀屑病或銀屑病關節炎病史,然後看病人皮膚有否銀屑病病變,以及關節炎模式,看關節炎程度或哪些關節發炎。

 

根據國際最新標準CASPAR,醫生可從5個範疇診斷病人有否銀屑病關節炎,包括:

1. 銀屑病證據:現在有銀屑病(2分) / 本人有銀屑病史(1分) / 銀屑病家族史(1分)

2. 銀屑病指甲病變:點狀凹陷,甲剝離,過度角化(1分)

3. 類風濕因子:陰性(1分)

4. 指炎(Dactylitis):整個指腫脹(1分) / 有指炎病史(1分)

5. 放射影像學:手或足的X光片近關節邊緣有明確骨化(1分)

 

若超過3分就可確診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與痛風最大分別是發病時間。銀屑病關節炎的關節痛一般慢慢出現;痛風發病較突然,而且多是單一關節出現痛楚,如腳趾公關節。醫生可替病人照X光、驗血看發炎因子及尿酸水平,甚或抽取關節液,看看有否尿酸晶體積聚,以診斷是銀屑病關節炎還是痛風。

 

父親易遺傳下一代?

問:銀屑病關節炎會否遺傳?患者是否不宜生育?

郭:銀屑病關節炎沒有特定的遺傳模式,但如直系親屬有,特別是父親那邊有,下一代患病機率約35%至47%。除了基因;環境因素亦有影響,例如吸煙,會較易引起銀屑病關節炎及會令銀屑病關節炎較難醫治。

 

文:陳子樂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0/HET20181011_01.mp4關節痛成因多 需做檢查診斷病因;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0/HET20181011_02.mp4牛皮癬並非癬 因免疫系統引致;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0/HET20181011_03.mp4抗體令皮膚增生 有五種表現模式;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0/HET20181011_04.mp4根據國際標準評分 3分以上可確診;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0/HET20181011_05.mp4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病情嚴重或用生物製劑;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0/HET20181011_06.mp4Facebook live足本;//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120018-a1.jpg(horillaz@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120018-a2.jpg身體警號——如患有銀屑病關節炎,除了關節會有炎症,身體其他位置也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徵狀。(鍾林枝攝/明報製圖);//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120018-a3.jpg(鍾林枝攝);

]]>
銀屑病惡化 生物製劑速控病情 比傳統療法少副作用 //www.afterroberto.com/%e9%8a%80%e5%b1%91%e7%97%85%e6%83%a1%e5%8c%96-%e7%94%9f%e7%89%a9%e8%a3%bd%e5%8a%91%e9%80%9f%e6%8e%a7%e7%97%85%e6%83%85-%e6%af%94%e5%82%b3%e7%b5%b1%e7%99%82%e6%b3%95%e5%b0%91%e5%89%af%e4%bd%9c/ Sun, 28 May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b516b71f5d5b1a524fe4ffab0c96fdb0 【明報專訊】香港每100個人便有一人患有銀屑病(Psoriasis,又稱牛皮癬)。30歲及60歲前後是發病高峰期,當中不少是適齡懷孕的女性,患病不但影響皮膚外觀,導致情緒低落,病人往往因擔心病情惡化而不敢懷孕。

王女士因為懷孕,令銀屑病惡化成膿疱型銀屑病,手指長滿膿疱;分娩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她形容那份喜悅跟小孩出生不相伯仲!

36歲的王女士是一名記者,即將迎接第三個小朋友的來臨。然而她是銀屑病患者,之前兩次懷孕已經有過病變的現象,今次亦不例外。懷孕前的她一直患有銀屑病,大多出現於身體的局部位置,如手肘、膝蓋、臀部,口服藥物和藥膏一般都能控制病情。但當她懷孕時,銀屑病會轉化成膿疱型銀屑病,手指長滿膿疱,更出現銀屑病造成的關節炎徵狀。奈何工作需要,加上懷孕不能亂服藥,她只能硬着頭皮,忍着不適地繼續工作,鍵盤往往滿佈膿疱破裂流出的鮮血。

三大皮膚病 懷孕、壓力可觸發

銀屑病並非專攻孕婦,而是現今社會最常見的三大皮膚病之一。病人局部或全部的皮膚表面會出現粗糙紅色的丘疹或斑塊,因為表面有多層銀白色的鱗屑,故稱銀屑病。雖然銀屑病的成因仍然未明,但家族史、先天基因問題、免疫系統疾病和環境變化,都可能導致銀屑病的發生。

銀屑病不是傳染病,是自身免疫力系統出現了問題,過多白血球、多角形細胞和免疫力分泌物都會刺激T細胞釋放出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使皮膚細胞變得過度活躍而出現異常,導致皮膚周期比正常快。正常人的皮膚由初生細胞增生至脫落約需一個月,但銀屑病人只須5至7天,同時皮膚的血液供應也會改變,令皮膚出現發炎及斑塊、紅腫或痕癢等現象。懷孕、壓力和運動後創傷,皆有可能觸發銀屑病或使病情加劇。

30%患者有銀屑病關節炎

除了引致皮膚發炎和紅腫,銀屑病更會導致銀屑病關節炎,外國有研究指出,高達三成銀屑病人最終會發展出銀屑病關節炎。病人最常見於膝蓋疼痛、關節僵硬,嚴重的更會變得活動困難。此外,頭皮和指甲的病徵較常被銀屑病人忽略,但往往會為社交生活帶來影響。曾經有一名空姐病人,明明不是煙民,手指甲卻無故變黃,由於工作需要,只能以指甲油遮蓋;頭皮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由於公司制服較深色,頭皮大量跌落於肩膀令她十分尷尬,不但變得害怕上班,有時連朋友聚會也不願意出席。直至手腳相繼出現病徵時求醫,才得知自己患有銀屑病。

雖然銀屑病沒有生命的威脅,但它影響皮膚外觀,令病人感到尷尬、失去自信和情緒低落,更會影響身體各部分,較易出現三高、腎病甚至癌症,有研究更指銀屑病影響病人生活質素與癌症病人相似,可想而知患者承受的身心負擔的確不少。

目前,銀屑病不能根治且會復發,治療目的是控制病情,讓病人回復正常的生活質素。傳統療法包括外用藥物治療、光學治療和系統性藥物治療。外用藥物治療主要為含焦油類或類固醇,以及維他命D衍生物,能抑制表皮細胞分裂,但功效不算十分顯著,而且長期使用類固醇,可引致皮膚萎縮、變薄或長出細毛等副作用。光學治療則是透過大劑量紫外線照射皮膚以減輕病情,但同時會令皮膚變得乾燥和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對付病情中等或嚴重的銀屑病,系統性藥物治療是較為常用的療法,能抑制免疫系統。傳統藥物包括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和環孢素(Cyclosporin A)和維他命A酸藥物,但維他命A酸效用有限,副作用也不少,系統性藥物或會產生破壞肝臟和腎臟的副作用。對此,生物製劑療法專門針對出現系統變異的銀屑病患者,可說一個嶄新的治療概念,能大大減少傳統藥物副作用的同時,又有相同或更理想療效。

生物製劑雖然較昂貴,但能迅速有效控制病情,而且減少系統性傳統藥物的副作用,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素,能抑制免疫系統,減低角化的過程。皮膚科醫生一般會小心檢查,及選擇合適的病人,以免出現如肺癆或肝炎等不必要的副作用

新療法助降心血管病風險

此外,近年醫學界證實銀屑病人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較高。今年初在《美國皮膚醫學會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生物製劑療法有助保護或改善心血管問題。很少人知道的是,心血管疾病是與銀屑病相聯的代謝綜合症,銀屑病人比正常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要高。該研究找來分別服用甲氨蝶呤和生物製劑的銀屑病人,觀察後發現服用生物製劑的病人,其心血管疾病風險比服用甲氨蝶呤低45%,是不少銀屑病人的福音。

王女士分娩後,也接受了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兩星期後關節已活動自如;治療一個月後,皮膚大為好轉,她形容那份喜悅跟小孩出生可謂不相伯仲呢!

文:侯鈞翔(皮膚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9/news/_29ygz.jpg皮膚細胞異常——銀屑病人因為皮膚細胞異常活躍,皮膚更新周期比正常快,令皮膚出現發炎、斑塊、紅腫和痕癢。(圖:champja@iStockphoto,相中人跟本文病例無關);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9/news/_29YG004_.jpg銀屑病——銀屑病患者皮膚出現粗糙紅色丘疹或班塊,表面有很多銀白色鱗屑,故稱為銀屑病。(圖﹕PAULandLARA@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香港每100個人便有一人患有銀屑病(Psoriasis,又稱牛皮癬)。30歲及60歲前後是發病高峰期,當中不少是適齡懷孕的女性,患病不但影響皮膚外觀,導致情緒低落,病人往往因擔心病情惡化而不敢懷孕。

王女士因為懷孕,令銀屑病惡化成膿疱型銀屑病,手指長滿膿疱;分娩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她形容那份喜悅跟小孩出生不相伯仲!

36歲的王女士是一名記者,即將迎接第三個小朋友的來臨。然而她是銀屑病患者,之前兩次懷孕已經有過病變的現象,今次亦不例外。懷孕前的她一直患有銀屑病,大多出現於身體的局部位置,如手肘、膝蓋、臀部,口服藥物和藥膏一般都能控制病情。但當她懷孕時,銀屑病會轉化成膿疱型銀屑病,手指長滿膿疱,更出現銀屑病造成的關節炎徵狀。奈何工作需要,加上懷孕不能亂服藥,她只能硬着頭皮,忍着不適地繼續工作,鍵盤往往滿佈膿疱破裂流出的鮮血。

三大皮膚病 懷孕、壓力可觸發

銀屑病並非專攻孕婦,而是現今社會最常見的三大皮膚病之一。病人局部或全部的皮膚表面會出現粗糙紅色的丘疹或斑塊,因為表面有多層銀白色的鱗屑,故稱銀屑病。雖然銀屑病的成因仍然未明,但家族史、先天基因問題、免疫系統疾病和環境變化,都可能導致銀屑病的發生。

銀屑病不是傳染病,是自身免疫力系統出現了問題,過多白血球、多角形細胞和免疫力分泌物都會刺激T細胞釋放出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使皮膚細胞變得過度活躍而出現異常,導致皮膚周期比正常快。正常人的皮膚由初生細胞增生至脫落約需一個月,但銀屑病人只須5至7天,同時皮膚的血液供應也會改變,令皮膚出現發炎及斑塊、紅腫或痕癢等現象。懷孕、壓力和運動後創傷,皆有可能觸發銀屑病或使病情加劇。

30%患者有銀屑病關節炎

除了引致皮膚發炎和紅腫,銀屑病更會導致銀屑病關節炎,外國有研究指出,高達三成銀屑病人最終會發展出銀屑病關節炎。病人最常見於膝蓋疼痛、關節僵硬,嚴重的更會變得活動困難。此外,頭皮和指甲的病徵較常被銀屑病人忽略,但往往會為社交生活帶來影響。曾經有一名空姐病人,明明不是煙民,手指甲卻無故變黃,由於工作需要,只能以指甲油遮蓋;頭皮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由於公司制服較深色,頭皮大量跌落於肩膀令她十分尷尬,不但變得害怕上班,有時連朋友聚會也不願意出席。直至手腳相繼出現病徵時求醫,才得知自己患有銀屑病。

雖然銀屑病沒有生命的威脅,但它影響皮膚外觀,令病人感到尷尬、失去自信和情緒低落,更會影響身體各部分,較易出現三高、腎病甚至癌症,有研究更指銀屑病影響病人生活質素與癌症病人相似,可想而知患者承受的身心負擔的確不少。

目前,銀屑病不能根治且會復發,治療目的是控制病情,讓病人回復正常的生活質素。傳統療法包括外用藥物治療、光學治療和系統性藥物治療。外用藥物治療主要為含焦油類或類固醇,以及維他命D衍生物,能抑制表皮細胞分裂,但功效不算十分顯著,而且長期使用類固醇,可引致皮膚萎縮、變薄或長出細毛等副作用。光學治療則是透過大劑量紫外線照射皮膚以減輕病情,但同時會令皮膚變得乾燥和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對付病情中等或嚴重的銀屑病,系統性藥物治療是較為常用的療法,能抑制免疫系統。傳統藥物包括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和環孢素(Cyclosporin A)和維他命A酸藥物,但維他命A酸效用有限,副作用也不少,系統性藥物或會產生破壞肝臟和腎臟的副作用。對此,生物製劑療法專門針對出現系統變異的銀屑病患者,可說一個嶄新的治療概念,能大大減少傳統藥物副作用的同時,又有相同或更理想療效。

生物製劑雖然較昂貴,但能迅速有效控制病情,而且減少系統性傳統藥物的副作用,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素,能抑制免疫系統,減低角化的過程。皮膚科醫生一般會小心檢查,及選擇合適的病人,以免出現如肺癆或肝炎等不必要的副作用

新療法助降心血管病風險

此外,近年醫學界證實銀屑病人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較高。今年初在《美國皮膚醫學會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生物製劑療法有助保護或改善心血管問題。很少人知道的是,心血管疾病是與銀屑病相聯的代謝綜合症,銀屑病人比正常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要高。該研究找來分別服用甲氨蝶呤和生物製劑的銀屑病人,觀察後發現服用生物製劑的病人,其心血管疾病風險比服用甲氨蝶呤低45%,是不少銀屑病人的福音。

王女士分娩後,也接受了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兩星期後關節已活動自如;治療一個月後,皮膚大為好轉,她形容那份喜悅跟小孩出生可謂不相伯仲呢!

文:侯鈞翔(皮膚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9/news/_29ygz.jpg皮膚細胞異常——銀屑病人因為皮膚細胞異常活躍,皮膚更新周期比正常快,令皮膚出現發炎、斑塊、紅腫和痕癢。(圖:champja@iStockphoto,相中人跟本文病例無關);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9/news/_29YG004_.jpg銀屑病——銀屑病患者皮膚出現粗糙紅色丘疹或班塊,表面有很多銀白色鱗屑,故稱為銀屑病。(圖﹕PAULandLARA@iStockphoto);

]]>
知多啲:遺傳、壓力增發病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9%81%ba%e5%82%b3%e3%80%81%e5%a3%93%e5%8a%9b%e5%a2%9e%e7%99%bc%e7%97%85%e9%a2%a8%e9%9a%aa/ Sun, 15 Ja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707e72aeb3bb008d032152d99ca403e1 【明報專訊】銀屑病令皮膚出現紅、白屑,但不會嚴重痕癢,當事人未必第一時間察覺患病。余嘉龍指出,銀屑病與遺傳及壓力有關。「如果家族史中有銀屑病患者,病發風險較高。其次,後天環境亦會影響免疫系統失調。」研究顯示,飲食失衡、過量食肉導致腸道益生菌組合差,較容易發病;另外,感染和壓力亦增加銀屑病風險。「所以,注意飲食及減壓,可減少銀屑病發病。」

生物製劑雖有效控制銀屑病的病情,惟藥費高昂,每月約1.2萬元,「所以要根據病情考慮用藥。病情嚴重或傳統藥物失效,就要考慮生物製劑。當病情改善就減少甚至停用,減輕經濟負擔」。

病人可透過醫院的醫務社工申請藥費減免,若通過經濟審查便可獲得資助,注射生物製劑。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16/news/_16YA004_.jpg較難察覺——皮膚出現紅、白皮屑,是銀屑病的警號,但不少患者病發時,只在手踭、耳後或頭皮等較難察覺的位置出現皮屑,所以未必能第一時間發現。(圖:受訪者提供);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16/news/_16ya102.jpg(圖:鍾林枝);]]>
【明報專訊】銀屑病令皮膚出現紅、白屑,但不會嚴重痕癢,當事人未必第一時間察覺患病。余嘉龍指出,銀屑病與遺傳及壓力有關。「如果家族史中有銀屑病患者,病發風險較高。其次,後天環境亦會影響免疫系統失調。」研究顯示,飲食失衡、過量食肉導致腸道益生菌組合差,較容易發病;另外,感染和壓力亦增加銀屑病風險。「所以,注意飲食及減壓,可減少銀屑病發病。」

生物製劑雖有效控制銀屑病的病情,惟藥費高昂,每月約1.2萬元,「所以要根據病情考慮用藥。病情嚴重或傳統藥物失效,就要考慮生物製劑。當病情改善就減少甚至停用,減輕經濟負擔」。

病人可透過醫院的醫務社工申請藥費減免,若通過經濟審查便可獲得資助,注射生物製劑。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16/news/_16YA004_.jpg較難察覺——皮膚出現紅、白皮屑,是銀屑病的警號,但不少患者病發時,只在手踭、耳後或頭皮等較難察覺的位置出現皮屑,所以未必能第一時間發現。(圖:受訪者提供);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16/news/_16ya102.jpg(圖:鍾林枝);

]]>
【有片】眼紅紅 腰背痛? 小心銀屑病聲東擊西﹗ //www.afterroberto.com/%e7%9c%bc%e7%b4%85%e7%b4%85-%e8%85%b0%e8%83%8c%e7%97%9b%ef%bc%9f-%e5%b0%8f%e5%bf%83%e9%8a%80%e5%b1%91%e7%97%85%e8%81%b2%e6%9d%b1%e6%93%8a%e8%a5%bf%ef%b9%97/ Sun, 15 Ja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c70b06ad1a8fbfdaee44c29787faa79f 【明報專訊】不少人都有腰痛、膝痛、手指關節痛等「小毛病」,覺得是小事而忽略,休息一下就會康復,但沒想過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警號」。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看似是皮膚問題,但近年愈來愈多研究發現,患者同時出現多種共病纏身,關節疼痛、心血管疾病、抑鬱、虹膜炎等。因此不要忽略這些「警號」,及早求醫以全面控制病情。

一名年約40歲的女傳道人,每日需要步行三層樓梯回教堂工作,患上銀屑病。風濕病科專科醫生余嘉龍指出,「她病發了數月,九成皮膚受影響,有紅、增厚、脫皮等徵狀,受影響範圍極大。另外,因腳跟和膝關節亦受影響,需要輪椅代步」。當她來求診時,不停地哭,有抑鬱徵狀,不願意上班。

另一名老婆婆病人,因為膝痛向骨科求診,以為是勞損退化需要更換關節。然而,因為病情惡化速度快,不似是一般關節退化,引來醫生懷疑;再經詳細檢查才發現是銀屑病關節炎。

發病高峰:20-30歲及50-60歲

銀屑病在全球的發病率為2%。余嘉龍指出,香港的發病率則約為0.3%至0.6%,而發病年齡通常分兩個高峰期,最多為20至30歲之間,這個年紀病發與遺傳因素有較大關係;另一個是50至60歲,多是後天因素激發所致。銀屑病早期徵狀,七成人皮膚有脫皮情况,「但亦有三成患者的關節、筋腱首先受到攻擊,增加診斷困難」。

生物製劑有效紓緩急性發作

雖然數據顯示,銀屑病在香港的發病率較低,但余嘉龍認為數據未完全反映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不少病人逃避求診。「過去一直以為,銀屑病人因為皮膚外表受影響,導致抑鬱,患者隱藏自己而不去正視病情;但新的研究發現,銀屑病會影響腦部,因而出現抑鬱。」除了抑鬱,近年發現銀屑病有不少「共病」,如指炎、虹膜炎、血管病變等,「誤導」病人和醫生,因而延誤診斷和治療。

銀屑病與免疫力失調有關,無法根治。但余嘉龍補充,現時藥物成效亦不斷提高,除了有傳統的免疫系統調節藥物,現時最有效是使用生物製劑。「約十多年前便有生物製劑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近年研究發現,控制白細胞介素IL12、IL23、IL17數量,可減低免疫系統對身體的攻擊,所以新的生物製劑都會針對抑制白細胞介素,減輕發炎,同時減低其他併發症的可能性。」

以上述40歲病人為例,由於她病發速度較快,所以余嘉龍決定使用起效較快的生物製劑,「傳統免疫系統調節藥物,要兩個月才起效,而生物製劑一般可在兩個星期發揮作用,這個病人用藥約兩周之後,可以慢慢行路;一個月後可正常行走,三個月後皮疹全部消失。此時便停止注射生物製劑,改用傳統口服藥,至今沒有復發」。

文:勞耀全

圖:鍾林枝、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1.mp4銀屑病不會傳染;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2.mp4銀屑病徵狀;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3.mp4銀屑病 眼睛 情緒一同發病;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4.mp4誰人適用生物製劑?;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16/news/_16ya101.jpg(圖:鍾林枝);]]>
【明報專訊】不少人都有腰痛、膝痛、手指關節痛等「小毛病」,覺得是小事而忽略,休息一下就會康復,但沒想過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警號」。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看似是皮膚問題,但近年愈來愈多研究發現,患者同時出現多種共病纏身,關節疼痛、心血管疾病、抑鬱、虹膜炎等。因此不要忽略這些「警號」,及早求醫以全面控制病情。

一名年約40歲的女傳道人,每日需要步行三層樓梯回教堂工作,患上銀屑病。風濕病科專科醫生余嘉龍指出,「她病發了數月,九成皮膚受影響,有紅、增厚、脫皮等徵狀,受影響範圍極大。另外,因腳跟和膝關節亦受影響,需要輪椅代步」。當她來求診時,不停地哭,有抑鬱徵狀,不願意上班。

另一名老婆婆病人,因為膝痛向骨科求診,以為是勞損退化需要更換關節。然而,因為病情惡化速度快,不似是一般關節退化,引來醫生懷疑;再經詳細檢查才發現是銀屑病關節炎。

發病高峰:20-30歲及50-60歲

銀屑病在全球的發病率為2%。余嘉龍指出,香港的發病率則約為0.3%至0.6%,而發病年齡通常分兩個高峰期,最多為20至30歲之間,這個年紀病發與遺傳因素有較大關係;另一個是50至60歲,多是後天因素激發所致。銀屑病早期徵狀,七成人皮膚有脫皮情况,「但亦有三成患者的關節、筋腱首先受到攻擊,增加診斷困難」。

生物製劑有效紓緩急性發作

雖然數據顯示,銀屑病在香港的發病率較低,但余嘉龍認為數據未完全反映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不少病人逃避求診。「過去一直以為,銀屑病人因為皮膚外表受影響,導致抑鬱,患者隱藏自己而不去正視病情;但新的研究發現,銀屑病會影響腦部,因而出現抑鬱。」除了抑鬱,近年發現銀屑病有不少「共病」,如指炎、虹膜炎、血管病變等,「誤導」病人和醫生,因而延誤診斷和治療。

銀屑病與免疫力失調有關,無法根治。但余嘉龍補充,現時藥物成效亦不斷提高,除了有傳統的免疫系統調節藥物,現時最有效是使用生物製劑。「約十多年前便有生物製劑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近年研究發現,控制白細胞介素IL12、IL23、IL17數量,可減低免疫系統對身體的攻擊,所以新的生物製劑都會針對抑制白細胞介素,減輕發炎,同時減低其他併發症的可能性。」

以上述40歲病人為例,由於她病發速度較快,所以余嘉龍決定使用起效較快的生物製劑,「傳統免疫系統調節藥物,要兩個月才起效,而生物製劑一般可在兩個星期發揮作用,這個病人用藥約兩周之後,可以慢慢行路;一個月後可正常行走,三個月後皮疹全部消失。此時便停止注射生物製劑,改用傳統口服藥,至今沒有復發」。

文:勞耀全

圖:鍾林枝、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1.mp4銀屑病不會傳染;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2.mp4銀屑病徵狀;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3.mp4銀屑病 眼睛 情緒一同發病;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2/HET20161213_04.mp4誰人適用生物製劑?;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16/news/_16ya101.jpg(圖:鍾林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