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神經細胞疾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9 Mar 2020 05:02:4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運動神經細胞疾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晚期病患活得有尊嚴 全賴多功能丈夫 //www.afterroberto.com/%e6%99%9a%e6%9c%9f%e7%97%85%e6%82%a3%e6%b4%bb%e5%be%97%e6%9c%89%e5%b0%8a%e5%9a%b4-%e5%85%a8%e8%b3%b4%e5%a4%9a%e5%8a%9f%e8%83%bd%e4%b8%88%e5%a4%ab/ Mon, 09 Mar 2020 05:02: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091 晚期病患活得有尊嚴 全賴多功能丈夫
安寧照顧——兼顧病人尊嚴及生活質素是安寧照顧最終目的。安寧照顧不單為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服務,現在已擴展到其他晚期病患。(Jcomp@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陳女士在2009年被診斷患上運動神經細胞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雖然性命短期內不受威脅,但疾病影響她的手腳活動丶溝通及吞嚥能力,到後期更會影響呼吸和咳嗽能力,過程可長達20多年。

一踏進陳女士的家,看到窗明几淨,家具簡約但舒適。陳女士身體看起來雖然有一點虛弱,但眼神炯炯、髮型整齊及面帶笑容地接待我們。我深信這是她丈夫悉心照顧後的結果。

作為賽馬會安寧頌計劃研究團隊成員,我每天所看到的,只是病人和其家人的研究資料。這些冷冰冰的數字,並不能代表他們有血有汗、有情有義的經歷。為了加深對晚期病患需要的了解,在合作伙伴香港復康會安排下,與社會福利署官員一起拜訪了陳女士及其丈夫李先生(化名)。

一般人以為,安寧照顧只為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服務,但現在的安寧照顧服務對象已擴展到其他晚期病患。陳女士就是一個好例子。陳女士夫婦結婚多年,沒有孩子。年輕時,他們一方面專心工作,發展所長;另一方面,亦注重生活情趣,享受共處時光,所以夫妻關係十分要好。李先生說,照顧好太太就是自己的最大成就。

 

製造浪漫 維持生活情趣

復康會同工教導李先生照顧技巧,如扶抱、幫病者轉身等,以減低他在照顧時受傷的風險,同時增加照顧成效。他用心學習如何打理家頭細務,替太太做被動式運動,減慢她病情惡化的速度。儘管他們家庭有能力僱用外傭,李先生卻不考慮。他說:「我們習慣兩夫妻的生活,突然多了一個女性在家,十分不方便。而且照顧的工作要親力親為,不能假手於人。」聽到丈夫這樣說,我看到陳女士從心發出微笑。

但病人的需要,不單是身體上的照顧,亦有心理上及社交上的需要。陳女士患病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專業女性,享受生活,喜愛到處尋找美食。這個病,限制了她品嘗珍饈百味的機會。曾有病人對我說:「雖然我是一個病人,請你們不要長時間只看着我的『病』,請仍然當我是一個『人』!」李先生深明這個道理,在照顧太太身體需要時,亦十分着重維持她的生活質素,設法回復一些平常的活動。當他知道太太想和家人、朋友一起到深井用膳,他便安排這個難忘之旅。他知道太太喜愛品嘗意大利餐,就在安寧頌團隊和義工協助下到一所意大利餐廳共進浪漫午餐,讓她偶爾享受一些過往生活的情趣。這些生活點滴,能為夫妻二人加油,亦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但有時亦要留意病人心理反應。有些病人,在接受家人體貼照顧時,心裏有着矛盾,一方面感動,但另一方面亦為加重家人壓力而內疚。曾聽過家屬一句話,可能會化解以上的矛盾。「不讓我照顧你,是褫奪我愛你或孝順你的權利。照顧你是我的選擇,你根本不需內疚。」兼顧病人的尊嚴及生活質素是安寧照顧最終目的,但是需要智慧及敏感度。

 

共同面對挑戰 減患病孤單

安寧頌團隊亦與陳女士夫婦慢慢回顧一生,肯定她對社會及家庭的貢獻。在有尊嚴及良好夫妻關係的根基,加上同工協助,陳女士能坦然將自己的預設照顧計劃,甚至身後事安排,一一交代清楚。期盼減低日後丈夫作決定的壓力。晚期病人,能坦誠與家人溝通十分重要。各人能做回自己,不用花精力掩飾心裏的憂慮,共同面對挑戰,減低患病帶來的孤單感。

 

無薪無下班 適時休息減壓

晚期病患活得有尊嚴 全賴多功能丈夫
挫敗感大——照顧者的工作,是一份無薪、無休假全天候工作,挫敗感往往大於滿足感。(baona@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李先生可算是一位多功能照顧者。實務上,他是陳女士的起居飲食照顧者,也是她繁多醫療服務時間表的策劃者,亦要擔當代言人的角色,與不同醫護人員及社會服務者溝通協調;情緒上,他是聆聽者及打氣者,面對病人突如其來高漲的情緒,要適切地回應及明白,讓情緒不致影響病人身體健康;心靈上,他是陳女士的靈魂伴侶,分享她生命的起伏,儘管陳女士的表達能力減弱,他仍能從神情眼眸裏感受到對方的意思,一切盡在不言中。家庭照顧者的工作,是一份無薪、無休假全天候的工作,挫敗感往往大於滿足感。香港大部分照顧者是女性。作為男性,李先生面對的挑戰會更多。例如做家務不是他的強項,他需要花較長時間學習。而夫妻二人,亦往往因在家務上意見不同,而令關係緊張。他亦道:「有時,我也想外出透透氣,但留太太一人在家亦不放心。這樣困起來,真的有可能『爆』。所以看到有關照顧者在殺掉家人後自殺的新聞,我明白他們的苦况。幸好得到安寧頌團隊照顧,我現在能騰出一些空閒時間去做兼職。這並不是因為金錢回報,能有空間做一些自己感到滿足的事,對照顧者來說是十分重要!」能為自己打打氣,照顧工作就會做得更好、更長時間。

婚姻的誓詞中:「從今天開始,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直至到地老天長,我承諾我將對你永遠忠誠……」李先生真的做到。願向這多功能照顧者致敬,祝他們生活愉快。

 

關懷社區:遠親不如近鄰 給隔壁長者送暖

根據香港的研究,晚期病患在生命最後6個月,只有約1個多月時間在醫院度過,其餘時間均在社區。

在香港,大部分晚期病人為長者。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獨居長者人數超過15萬(13.1%);與配偶但非與子女同住的長者有29萬,佔長者人口四分之一。

今非昔比,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家庭照顧者。儘管香港社區照顧服務不斷擴展範圍及增加數量,但增長還是趕不及日益老化的人口。若照顧角色只是交予家庭照顧者,那麼只有雙老又或是獨居的年長病人,他們的照顧又可以靠誰呢?

澳洲學者Allan Kellehear提出一個關懷社區(compassionate community)概念。英國在開展安寧照顧的初期,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住院病人、門診病人、日間護理病人及醫護家居探訪等,但忽略了社區參與或社區建立元素。關懷社區是指善用原有社區及鄰舍的互助網絡,去關懷在社區面對晚期疾病或喪親的人士。每個社區都有特色,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去表達關懷。關懷社區並不是什麼新概念,在以前的香港,鄰居間經常發揮互助互愛精神。孩子放學後,可能會留在鄰居家中做功課,若家長加班不能準時回家,孩子甚至會在鄰居家中吃飯。不單是鄰居,甚至是附近的士多、雜貨舖,他們都扮演着暫時託兒所的功能,大家守望相助,沒計較回報。隨着人口老化及生育率降低,需要照顧的不再是孩子而是長者。若鄰居能將這份關愛延續到身邊的人,相信晚期病患及其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會大大減輕。

 

分享口罩 代購日用品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很多社會服務也受影響,亦有很多人留在家中工作。若你是在家中工作的人,不妨留意鄰居當中,有沒有晚期病患、長期病患或長者,在空閒時探望他們,簡單問候、一碗暖湯、一碟熱菜,已經十分暖心,能減低他們的孤單感。他們亦可能沒辦法買到口罩,而不能外出,若能分享口罩給他們或幫他們買一些日常用品,也可減少他們生活上可能遇到的挑戰。

若你是家庭照顧者,在這段時間更加要好好照顧自己。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不比病人為低。很多家庭照顧者覺得要全心全力照顧患病家人才是對,犧牲小我在所不計。然而,有一個智慧反思可以從乘搭飛機時啟發——通常有這樣的廣播:「萬一遇到緊急情况,座椅上方行李架內的氧氣面罩便會自動跌下,大人自己先戴上氧氣口罩再為小朋友戴。」。究竟為什麼要先為自己戴上呢?相信你一定會明白!

 

文:周燕雯(「賽馬會安寧頌」計劃項目總監)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