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8 Nov 2023 09:02:3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退化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柏金遜症】手震成因多 兼有行動緩慢、肌肉僵硬徵狀 早求醫長期服藥紓緩病情  //www.afterroberto.com/%e6%9f%8f%e9%87%91%e9%81%9c%e7%97%87-%e6%89%8b%e9%9c%87%e6%88%90%e5%9b%a0%e5%a4%9a-%e5%85%bc%e6%9c%89%e8%a1%8c%e5%8b%95%e7%b7%a9%e6%85%a2-%e8%82%8c%e8%82%89%e5%83%b5%e7%a1%ac/ Tue, 28 Nov 2023 09:01: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429

【明報專訊】(編按:手震有多種成因,最常見是生理和心理影響,若年紀愈大,手震愈趨頻密,那便多與遺傳有關。不過,若老年人同時出現手震顫抖、行動緩慢、肌肉僵硬等徵狀,那便千萬別忽略柏金遜症。柏金遜症是長者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年齡一般在50至60歲後。成因可分為原發性和誘發性,原發性佔大多數,病因至今未有一致定論,現時公認因素只有: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減少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至於誘發性柏金遜症,成因可由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止暈藥)、腦部受創、腦炎、多次中風等引致……)

【柏金遜症】手震成因多 兼有行動緩慢、肌肉僵硬徵狀 早求醫長期服藥紓緩病情 
(明報製圖/axllll@iStockphoto)

手震是年老退化?柏金遜早醫有得救

「控制不了自己,雙手不停在震,連雙腳也顫抖,真是尷尬死了。」年逾七十的劉姐,因為手震不受控制,把自己困在家中。

手震是單純老年退化引起?老年退化是否需要醫治?手震可否治療?

當劉姐與丈夫老黃推門進診所,我真是有點意外,實在沒有想到他們會從澳門老遠跑來。劉姐今年70多歲,常說自己是地道澳門人,因為自3歲隨父母由順德移居澳門後,便沒有離開過那片土地。朋友之間常喚她作「澳門掌門人」,因為無論是澳門的歷史掌故、風景名勝、叱咤人物、政府架構、經濟體系,她都能一一如數家珍。對於我,劉姐必定是澳門美食「地膽」。

【柏金遜症】手震成因多 兼有行動緩慢、肌肉僵硬徵狀 早求醫長期服藥紓緩病情 
手震成因多–手震有多種成因,心情緊張、甲狀腺亢進、柏金遜症等都可能引致手震。(AsiaVision@iStockphoto)

相關閲讀:【世界柏金遜症日】認知障礙vs柏金遜 注意異常警號 早發現早治療 照顧者身心健康不容忽視


唱家班上台手揗腳震 「澳門掌門」變隱蔽婆婆

我與劉姐在港澳長者服務交流會上認識,是10多年的老朋友。每當有交流活動訪澳,劉姐必盡地主之誼。她熱情好客,總會帶我們到最地道的風味菜館去。不過,近年港澳協作護老工作上,我已沒碰上劉姐。接替她的同事欣然告知:「劉姐同老公一齊退休了!她優哉游哉,十分開心。劉姐是唱家班,之前在社區會堂表演,大家都拍爛手掌。梁醫生,下次她有表演,你記緊來捧場!」

老朋友過着豐盛的退休生活,真是最大安慰。所以,當我一見到劉姐,就忍不住問:「劉姐,你好嗎?有沒有唱歌?幾時有表演啊?」怎知語音未止,劉姐已連珠炮發將她的近况一一道來。

「哎啊,梁醫(劉姐總是喜歡這樣稱呼我),還問我有沒有表演!3年了!3年來我沒開口唱過一句。唉,真慘……不!與疫情無關。隔離限聚那段時間,日日困在家中。現在疫情緩和,我心情比之前更差。莫說出外練歌,即使在家中,我也不願意開口!」

【柏金遜症】手震成因多 兼有行動緩慢、肌肉僵硬徵狀 早求醫長期服藥紓緩病情 
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一直從事老年醫學及老年學研究,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從醫管局退休,仍不遺餘力推動長者健康教育及醫療服務。

行路緩慢 站不穩險跌倒

「噢,梁醫。不是聲帶有問題。而是我手揗腳震啊!我揸起咪,雙手就震到不得了,搖上搖落,沒辦法對準個嘴,真的很『肉酸』。我只想搵窿蜎!我也試過用企咪,但就變成雙腳揗揗震。」

「我有睇醫生,家庭醫生介紹我去政府專科,但是吃了藥都沒好轉。唉,梁醫,關鍵不在此,最慘是前陣子我與老黃返順德探親。親戚3年沒見,一見面,大家竟然……唉……」

劉姐情緒起伏,欲言又止。我唯有向老黃問個究竟。老黃轉告:「噢,不是什麼大件事。只是各人見到小花(劉姐的小名)都關心起來,忍不住問候她!」

他續說:「唉,小花不愛聽,但我仍然要說。其實我都覺得,小花自兩年前開始手震就老了很多。她最先只是右手揸咪唱歌,震得比較明顯。小花嫌肉酸,索性不去唱歌,只留在家。但情况變得更差,行又震、坐都震。我鼓勵她多走動。通關之後,我們就自駕遊,返鄉下。小花行路好慢,雙腳似是提不起,拖着行。兄弟姊妹一見到她,自然關心起她上來。有一次食完飯,小花起身去廁所,一轉身就企不穩,差不多趴在地下。好彩我當時醒目,即刻扶起她。其實還有一次,小花也是轉身就……」

劉姐此時忍不住插嘴:「不要再說了!醫生說是退化。梁醫,老人專科能否醫治退化?手震能否治癒?」

遺傳、甲亢可致手震

這些都是好問題。老人專科的範疇究竟包含什麼?年老退化能否醫治?需不需要醫治呢?一時間,很難一一解說清楚,或者先從簡單問題入手。手震有多種成因,最常見是生理和心理影響,任何年齡的人每遇心情緊張,手便會不期然抖動,這是自然現象。不過如果年紀愈大,手震愈趨頻密,那便多與遺傳有關,家族中人亦會有類似情况。然而這類型手震一般並無大礙,不會影響身體其他功能。如果病者自覺尷尬、不能忍受的話,可要求醫生處方藥物減輕顫抖。

另外一個與生理有關的手震原因,就是患上甲狀腺亢進。患者一般都是介乎10幾至30幾歲女性,我太太亦是在30歲那年得病。那時她提壺斟茶,竟然瀉滿一枱;舉箸夾餸,夾那件、跌那件,才發現她原來手震得厲害,檢查後證實患有甲狀腺亢進。若此病發生在老年,患者男女發病比例大致相若,並沒有女多於男的現象;而且徵狀亦沒有年輕患者般顯著,往往要透過驗血才可確診。甲狀腺亢進是一個可治理的疾病,長者若發現有手震徵狀,及早檢查為佳。

當然,較嚴重疾病如中風、腫瘤、腦退化等亦會有手震徵狀。但患者除了手震外,往往兼有其他影響小腦運作的徵狀如言語不清、行路搖擺不定等,很少只呈現手震單一病徵。


相關閲讀:【小中風】兩成患者3個月內變「真中風」 提防劇烈頭痛、頭暈等中風徵狀


年長患者難察行動緩慢 延誤醫治

不過,若老年人同時出現手震顫抖、行動緩慢、肌肉僵硬等徵狀,那便千萬別忽略柏金遜症。柏金遜症是長者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年齡一般在50至60歲後。成因可分為原發性和誘發性,原發性佔大多數,病因至今未有一致定論,現時公認因素只有: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減少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至於誘發性柏金遜症,成因可由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止暈藥)、腦部受創、腦炎、多次中風等引致。

50歲左右的患者若出現徵狀會較易察覺,若年紀較大,徵狀常被誤為因年老體弱、行動緩慢所致。如果病人未有提出,家人又未察覺,往往會延誤醫治。病人得了後遺症,變得長期行動不便,甚至臥牀不起。因此,柏金遜症絕對不容忽視。

「梁醫!你這樣說,我是否患上柏金遜症?」劉姐按捺不住地問。

我坦白地回答:「成數高。柏金遜症初期徵狀,多以手震為先,而以身體一邊較為明顯。根據老黃描述,你亦有類似情况。雖然你的活動能力至今仍未有大問題,但是兩次轉身時差不多跌倒的險象,亦正符合此症較後期徵狀。要診斷柏金遜症,一定要從患者病徵及病歷推測,再以臨牀檢查作實,包括動作速度、起步轉身穩定度、靜止及提高雙手顫抖度、肌肉緊繃度、字體書寫變更度、聲音沙啞度等。我們還可利用正電子掃描確定腦部多巴胺的情况。」

「噢,梁醫生,如果小花真的確診柏金遜,是否遲早會變成癡呆?」老黃絕望地問。

藥物控制徵狀 物理治療保活動能力

「當然不是!柏金遜症雖然同樣是退化性疾病,但與認知障礙症的病理不同。柏金遜症患者大都能保持正常思維,認知能力與同齡人士沒大分別。雖然現階段未有根治柏金遜症的方法,但藥物能有效地控制病徵。一般患者在服藥後,活動能力會改善,顫抖會減輕,日常生活的困擾亦會減低。不過,藥物需要長期服用,自行中斷會令病情反覆。另外,物理治療可增強病人活動能力及減低跌倒風險。病人只要跟從治療師設計的個人化復康運動計劃來鍛煉,一般都會在肌肉、關節、步姿、轉移動作,以至助行器使用技巧等有改善。當然,還有職業治療及心理輔導作跟進。現階段必須先要為劉姐檢查,才可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案。」

初步檢查,指標明顯,已可確定劉姐患上柏金遜症,藥物亦產生即時效果,病情很快得以紓緩。我寫了轉介信,希望她回澳門後獲跟進治療。我深信輔以適當運動訓練,劉姐筋肌得以紓緩,很快可回復正常生活。

果然,相隔6個月之後,我已收到邀請:「梁醫,我將於下月在澳門綜藝館舉行一場歌唱表演,誠意邀請你及夫人同來。我已在你最喜歡那間餐廳訂了一席。屆時你定必要來啊!」

劉姐既然久休復出,怎樣說,我也要過澳門捧捧場!

文:梁萬福

編輯:朱建勳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痛症】手腕受傷尾指疼痛 或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創 了解兩類成因:跌倒創傷、勞損退化(姿治通鑑) //www.afterroberto.com/%e6%89%8b%e8%85%95%e5%8f%97%e5%82%b7%e5%b0%be%e6%8c%87%e7%96%bc%e7%97%9b-%e6%88%96%e4%b8%89%e8%a7%92%e7%ba%96%e7%b6%ad%e8%bb%9f%e9%aa%a8%e8%a4%87%e5%90%88%e9%ab%94%e5%8f%97%e5%89%b5-%e4%ba%86%e8%a7%a3/ Wed, 22 Jun 2022 09:19: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426 【明報專訊】你試過在手腕受傷後,簡單如扭動門把也感到疼痛嗎?如果疼痛位置在手腕近尾指一側,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受傷了。

TFCC是位於手腕近尾指一側的軟組織,由軟骨、半月板樣體及多條連接手臂骨及腕骨的韌帶組成。其功能是穩定手腕關節,同時容許前臂骨旋動,讓我們可以扭毛巾及開門把。TFCC亦會吸收震盪,把壓力從手腕分散到前臂以至整個上肢,例如:分散推門時對手腕產生的壓力。因此,TFCC受損會大大影響日常生活。


相關文章:【媽媽手】抱BB、扭毛巾都痛?手腕軟組織過度勞損發炎致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肌肉訓練不可少(談痛說情)


成因:跌倒創傷、勞損退化

TFCC受傷原因一般分為急性創傷及退化兩類。跌倒時,本能地伸直手着地,此情况下手腕會因被過分伸展及承受過大壓力,令TFCC受創;意外拉傷或扭傷手腕,亦有可能令TFCC受損。退化是指過分使用造成勞損或部分人士手腕先天結構異常,導致該關節的空間較窄,日積月累下造成磨蝕。

【痛症】手腕受傷尾指疼痛 或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創 了解兩類成因:跌倒創傷、勞損退化(姿治通鑑)
跌倒傷手——跌倒時,本能地伸直手着地,手腕會因被過分伸展及承受過大壓力,令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創。(設計圖片,Toa55@iStockphoto)

相關文章:【網球肘】手腕伸肌勞損致病變發炎無力 網球肘5個徵狀 誰是高危一族 4招改善方法


戴手托固定 針灸電療止痛

一般而言,如手腕急性受傷,建議患者先向骨科醫生求診。若創傷程度較輕,會採取保守治療,患者需佩戴手托約6周,手托限制手腕及前臂活動,讓患處休息。物理治療師同時會用針灸及電療止痛和控制炎症,並教患者做一些「等長收縮」的肌肉運動,減低日後肌肉萎縮的風險。

手腕關節經過6周固定,難免繃緊。此階段復康目標為增加手腕及前臂活動幅度,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患者在無痛幅度內做些簡單舒展運動,滑動關節、肌腱及神經線,亦會教導日常生活要注意的地方,以免再次受傷。

如康復進度理想,患者活動手部時沒有痛楚,便能在第8周開始鍛煉手腕前臂力量。約在第10周,物理治療師會因應患者需要,設計需要負重的復康運動,以便患者重返生活,恢復運動。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為手腕或其他痛症人士而設的物理治療評估服務,詳情bit.ly/3w1fQR5或致電2783 3616查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方杰(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物理治療師)

]]>
腰背痛高危族注意! 鍛煉深層武器護腰 //www.afterroberto.com/%e8%85%b0%e8%83%8c%e7%97%9b%e9%ab%98%e5%8d%b1%e6%97%8f%e6%b3%a8%e6%84%8f-%e9%8d%9b%e7%85%89%e6%b7%b1%e5%b1%a4%e6%ad%a6%e5%99%a8%e8%ad%b7%e8%85%b0/ Mon, 02 Dec 2019 06:30: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573
危險動作
危險動作——經常搬運重物,姿勢不當,可致肌肉急性扭傷或慢性勞 . . . . . . (baona@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明報專訊】腰背痛,令人行動不便、坐立不安,十分困擾。醫學報告指80%成年人一生中會經歷最少一次腰背痛。而超市倉務員、店舖理貨員、機場行李處理員等經常搬運重物的工種,更是高危族。若不注意提舉及搬運重物的姿勢,稍一不慎就易拉傷腰背肌肉,加速腰部勞損和退化,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腰椎疾病。

提舉地上重物最常見又最高危的動作是,站立彎下腰,伸手拿起重物,然後腰部發力抬起重物,再扭動腰部將重物放下。如果貨物重量或體積超過自己可以負擔,強行發力提起貨物和扭動腰部,都會令肌肉無法負荷而拉傷,導致腰肌發炎和繃緊,引起腰部劇痛及短暫影響腰部活動能力,嚴重會直接導致腰椎受傷,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

 

重複不良姿勢 累積勞損

若貨物並非太重,未必即時受傷,但重複不良提舉姿勢卻會導致腰部疲勞和勞損,腰背肌肉長期繃緊,加速腰椎退化,引致更嚴重的慢性腰椎痛症。當腰椎累積一定勞損,肌肉疲勞變弱,繼續不良搬運動作又會大幅增加腰肌受傷風險。

不論是提舉和移動貨物還是搬運行李,日復日的恆常工作,需要多加留意每個步驟細節。要預防受傷及慢性痛症,需要留意個人能力、工作環境安全、貨物重量和數量、使用工具,及注意正確姿勢。

 

量力而搬 用工具找幫手

評估個人能力

  • 提舉或搬運前,先評估自己體力是否足夠,是否需要找幫手
  • 評估及計劃提舉方式及搬運路線,盡量減少提舉重物時間和搬運距離
  • 工作前先熱身

確保工作環境

  • 留意通道暢通,確保搬運貨物時不會受阻,同時亦要留意搬運路線有否潛在危險,例如突出的尖角及凹凸不平的路面
  • 不要把貨物堆疊過高,如需要搬運在高處的貨物,使用合適的梯或機器,避免舉手高於膊頭提舉重物

留意貨物重量和數量

  • 如貨物太重,盡可能分件搬運、找幫手或使用機械處理
  • 如需要搬運的貨物或行李太多,可善用手推車等用具幫忙

使用輔助工具

  • 穿著合適服裝和具保護力的工作鞋
  • 善用合適搬運工具

由於工作需要較多體力勞動,強健的體魄有助提高工作效率,減低受傷風險。平日多鍛煉腰部深層肌肉,游水、行山等活動有助強化腰肌強度,增強腰部穩定度和保護能力。在工作前後,多做腰部運動伸展肌肉,紓緩疲勞,減低受傷風險。

如不幸在提舉或搬運時腰部受傷,要即時停止工作,諮詢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意見。當然,預防勝於治療,如果能夠做到上述的預防措施和改善提舉搬運的姿勢,將能大大減低受傷風險。

 

知多啲:正確搬運三部曲

(黃偉健提供)
(黃偉健提供)

  1. 準備搬運時,盡量行近貨物,一隻腳放在貨物後方,另一隻腳放在貨物側邊
  2. 腰背挺直,身體盡量靠近貨物,用手掌緊握或抱住貨物,雙腿發力伸直慢慢提起貨物
  3. 避免腰部用力;整個過程需要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彎腰

伸展有道:強腰運動四重奏

(黃偉健提供)
(黃偉健提供)

腰部伸展(以下動作重複6至8次)

  • 運動一
  1. 仰臥,屈曲雙腿,腳掌貼地
  2. 緩慢向右擺動雙腿,感覺腰部有拉扯感,定住5秒
  3. 緩慢擺動雙腿向左,同樣在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5秒
  • 運動二
  1. 仰臥,雙手抱起大腿靠向身體
  2. 盡量抱住大腿向身體方向拉,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20至30秒
  3. 緩慢放下雙腿
  • 運動三
  1. 坐在椅子上,向右轉動身軀,手放在椅子上固定,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20至30秒
  2. 身軀慢慢向左轉,同樣手部放在椅子上固定,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20至30秒

腰部深層強化運動(以下動作重複6至8次)

  1. 仰臥,雙腿緩慢提起約60至80度,膝蓋保持屈曲至90度
  2. 保持動作10至20秒,全程正常呼吸
  3.  緩慢放下雙腿

文:黃偉健(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

示範:黃偉健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延緩認知障礙症患者退化速度 照顧者貼士:陪伴做運動、執屋都有用 //www.afterroberto.com/%e5%bb%b6%e7%b7%a9%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7%97%87%e6%82%a3%e8%80%85%e9%80%80%e5%8c%96%e9%80%9f%e5%ba%a6-%e7%85%a7%e9%a1%a7%e8%80%85%e8%b2%bc%e5%a3%ab/ Fri, 27 Sep 2019 11:00: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734 認知障礙

當有患者確診認知障礙症時,不僅患者本人會擔心,相信其家人亦會絞盡腦汁為未來如何給予適切照顧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作好準備,同時亦希望能夠盡力延緩這個不能逆轉的病症。究竟家人可以怎樣做呢?原來小至日常陪伴做運動,大至「執屋」有助減低患者跌倒的風險,都對患者有幫助。

多鼓勵、陪伴患者做運動 保持活動能力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高銘麗指,患者如長時間在家中坐着及躺臥,少與外界接觸,活動不足會較容易產生各種新問題,如肺部、尿道感染等。由於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短期記憶力下降,加上言語混亂及情緒上的轉變,他們未必會自發做運動。為免病情發展至中後期影響四肢協調及活動能力,早期進行不同形式的運動鍛煉是延緩退化的不二之選。

4類運動訓練 多外出散步、活動 延緩退化

家人應多鼓勵患者進行不同類型的運動,運動前亦需由物理治療師評估,因應患者情况設計合適的運動,並透過課堂教導家人如何協助患者在家中進行伸展、帶氧及練力運動等,以保持活動能力。除了讓患者在家中運動外,家人亦可在患者仍有活動能力時,多跟他們外出活動,例如在公園做運動或散步等,保持活躍及與外界接觸。

當中的運動可分為:

  1. 帶氧運動
  2. 肌肉強化運動
  3. 平衡力訓練
  4. 手眼協調訓練

執屋保持通道暢通 減跌倒風險

高銘麗指,中期的認知障礙症患者,由於患者在判斷環境的安全或危險出現困難,加上平衡力轉差,將較容易在家中跌倒,為降低患者在家中跌倒的機會,家人可「執屋」,移走一些不穩固的傢具,如有轆的椅子,清理地上的雜物,以保持走廊通道暢通,有需要更可在通道及浴室安裝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