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09 Apr 2024 08:36:4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負面情緒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釋放情緒助減壓 聆聽內心聲音 培養重視自己感受的4個方法 //www.afterroberto.com/%e9%87%8b%e6%94%be%e6%83%85%e7%b7%92%e5%8a%a9%e6%b8%9b%e5%a3%93-%e8%81%86%e8%81%bd%e5%85%a7%e5%bf%83%e8%81%b2%e9%9f%b3-%e5%9f%b9%e9%a4%8a%e9%87%8d%e8%a6%96%e8%87%aa%e5%b7%b1/ Tue, 09 Apr 2024 08:36: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29

我們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忽視自己真實感受。坦率地表達情緒不僅可以紓解負面情緒,還可以新角度看待問題:在開放傾訴的過程中,可以整理思緒,有助我們以更清晰和理性方式思考,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另外,主動釋放情緒可以減輕壓力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避免長期壓抑而導致精神問題。若情緒無法宣泄,容易導致焦慮或憂鬱等,總有一天情緒會突然爆發。

坦率表達情緒助減壓 4個方法培養重視內心感受

至於表達方式,不局限於直接向他人傾訴,獨自寫日記或做深呼吸時觀察自己情緒,也是很好方式。這樣既不會影響他人,也可以通過自省深入地了解自己。透過坦率表達,有助於建立健康的人際互動關係。長期壓抑真實想法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中積聚不滿,對關係發展不健康。只要以尊重態度交流,他人就能更了解我們,縱使大家想法不一樣,但溝通是維繫關係的重要一步。

釋放情緒助減壓 聆聽內心聲音 培養重視自己感受的4個方法
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局限於直接向他人傾訴,可以選擇獨自寫日記或做深呼吸時觀察自己情緒,也是深入了解自己的方法。


相關閲讀: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有幾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重視自己感受:

1. 靜心反思

在安靜環境中,找一個讓自己感到平靜和放鬆的地方,專注地反思自己感受和情緒。可以是坐下來冥想、寫日記或只是靜靜地思考。透過這種反思方式,可以更深入地連結內心世界,並開始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

2. 注意身體感受

身體常常是感受和情緒的載體。當我們開始聆聽身體感覺,例如呼吸、肌肉狀態和身體能量流動,我們可以更敏銳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需要。練習冥想、瑜伽或其他身心靈練習,可以加深對身體感受的覺察。如果在這個時候有情緒浮現出來,就觀察它,不用改變任何事情,只是觀察便可以了。

3. 尋找創作出口

感受和情緒可以透過創作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繪畫、寫作、音樂或舞蹈。這些創作活動可以成為一種自我表達的媒介,讓我們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同時提供一個安全空間來探索和表達情緒。

4. 尋求支持

我們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幫助更好地聆聽自己的感覺。和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雖然有時問題仍然存在,但當情緒得以抒發,就可能會發現新觀點。


相關閲讀: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最重要是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去聆聽內心聲音,並尊重自己的感覺。這是一個持續過程,隨時間推移,我們會愈來愈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

想了解更多情緒病資訊,可瀏覽www.heartfulmedical.com.hk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醫賢心事)

(關心社會,關心時事,透過文字為大家解憂打氣)

]]>
【精神健康】逾24%學童有精神疾病 3大風險因素:父母精神健康、睡眠質素、學業 及早識別介入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9%80%be24%e5%ad%b8%e7%ab%a5%e6%9c%89%e7%b2%be%e7%a5%9e%e7%96%be%e7%97%85-3%e5%a4%a7%e9%a2%a8%e9%9a%aa%e5%9b%a0%e7%b4%a0/ Thu, 30 Nov 2023 08:23: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462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調查發現,約四分之一學童過去一年出現精神疾病,當中近半數更有多於一種精神疾病(見圖)。另有6.9%的人過去一年曾有自殺念頭或行動,中學生比率更達14.5%。中大心理學系教授梁永亮稱,學童精神病大多屬早期或輕微,較難察覺,而父母精神健康、睡眠質素及學業是三大風險因素,及早識別和介入可扭轉。(編按:如何及早識別和介入?及早查找負面情緒或壓力源頭是重要一環,以下輯錄了不同專家提出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與學生和年輕人同行,成為他們身邊一個好的聆聽者。)

【精神健康】逾24%學童有精神疾病 3大風險因素:父母精神健康、睡眠質素、學業 及早識別介入  

盼學校首重精神健康 黃仁龍籲反思「一試定生死」

學童自殺問題近期響起警號。調查數據未涵蓋近期自殺潮,醫衛局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大學者熊思方認為,自殺只是「冰山尖端」,反映下層有千絲萬縷問題須解決,避免學童「有問題不求助,跳了你先知」。

諮委會主席黃仁龍期望學校將精神健康放首位,放輕追進度等其他事項,他形容本港教育制度「一個考試定生死」,促反思如何令學童對成功有不同標準,而非單看重學業。

14%中學生曾想輕生或行動 未涵近期數據

中大醫學院受前食衛局委託,於2019年1月至今年6月30日,招募126間不同地區及辦學模式的學校約6000名6至17歲學童及其家長,做單對單臨牀面談及問卷調查等,內容涵蓋全部逾31種精神疾病。

黃仁龍說,是次調查未涵蓋開學之後,但他近日與不同校長溝通,發現學校努力追趕復常步伐和進度,學生卻不能適應,「可能(學生)原本已有好多問題,加上疫情將問題積壓,現在復課時有挑戰、有適應期,適應不到的時候,加上家庭、經濟各方面問題,一時間想不通(而輕生)」。

學者倡增家庭支援青年服務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臨牀教授熊思方認為,社會不應只聚焦學童自殺,政府須在底層多做工夫,包括教育、家庭支援及青少年服務等,並要克服學童求助障礙。他引述以往研究稱,過半精神病患者早於14歲前已現徵狀,另八成有焦慮或抑鬱症病史的成人於20歲前已有病徵。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陳秀雯說,不論教育制度如何,精神健康是不可避免的公共衛生問題,社會包括家長須去除對精神病的標籤,在家庭和學校入手建立學童健康心理。

1/4學童有精神疾病 7%想死曾試 「自殺屬冰山尖端」 諮委會促解下層問題

https://link.mingpao.com/81137.htm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提升抗逆力4個方法

有臨牀心理學家表示:「人的最大戰場是自己的腦袋,而人的重要特質之一是懂得改變,故此要學會接受凡事不會完美的現實環境,培育自己正面的心態,定能否極泰來。」他們強調,要突破困難或逆境,「抗逆力」尤其重要。以下4個提升抗逆力的實戰方法,人人都可以做到「苦中有樂事」!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中學生面對DSE 勿讓負面情緒累積 家長宜先肯定子女努力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表示,同學的成績未如理想,有情緒屬正常,但注意勿讓負面情緒累積,如發現自己開始陷入低谷,要找人傾訴陪伴,亦可關注其他出路。他建議家長可在情感上支援考生,「例如話見到你嘅付出,唔好淨係將關心放喺分數、入唔入到(院校),唔使話大家估估吓,(子女)又以為家長唔滿意」。若家長發現子女變得寡言,「唔見人、收埋自己」,就要多加留意,避免只關注升學,以免加重子女壓https://link.mingpao.com/81139.htm

積極自救精神健康 留意3大情緒警號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大多數人一般只會有很輕微的精神狀况,徵狀包括失眠、輕微焦慮、緊張等,有短暫且溫和的情緒發泄十分正常,一般數個月後可自行康復。然而,需留意3個警號,若察覺出現這些狀况,最好及早求醫,防止病情持續惡化。

【新冠肺炎】疫情仍反覆 積極自救精神健康 留意3大情緒警號 嚴重者及早求醫

「求助非軟弱」年輕人、大學生請關愛自己跨過逆境

8間資助大學的學生事務代表鼓勵年輕人「請關愛自己」,照顧個人身心健康,在生活和學習之間取得健康平衡,做讓自我感到快樂和放鬆的活動,如運動、聽音樂或幫助他人,更重要的是向信任的人傾訴表達個人感受,「尋求幫助是堅強和認識自我的表現,絕非軟弱。」
https://link.mingpao.com/81141.htm

1/4青年受失眠困擾 睡眠、壓力與精神健康有關 助你解「睏」

有研究顯示,接近四分之一受訪青少年受到失眠困擾,睡眠、壓力與精神健康關係密切。專家指出,學業、家庭、社交等都是年輕人常見壓力源;不當使用手機亦影響睡眠。針對青少年失眠問題,有社福機構設計了「解睏」空間,協助他們處理情緒,照顧身心健康。

https://link.mingpao/com/81142.htm

情緒降溫:3招分散注意力 重拾心理資源

有臨牀心理學家表示,當壓力尚可承受時,日常可做一些滋養身心活動。例如平時可多專注五官感覺,例如吃飯時專注味覺、嗅覺,數一下吃了幾多口飯;洗澡專注水的溫度、力度;拉筋時留意身體拉緊放鬆的感覺等。另外,朋友間互相聆聽,社交支援亦有助釋放情緒。如壓力反應超出負荷或持續一個月,可考慮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https://link.mingpao.com/81143.htm

營養師教你「吃」出快樂 原來大腦需要這些紓緩情緒

情緒與飲食息息相關,有營養師表示,我們的情緒由大腦控制,所以大腦所吸收的營養,與心情有莫大關係。大腦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需要有足夠營養才能正常運行。她表示,「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上的第一餐是保持心情好的重點,建議可以為自己準備簡單又健康的早餐,例如……

【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原來大腦需要這些有助紓緩情緒(上及下)

【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原來大腦需要這些有助紓緩情緒(上)
【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7種提升情緒的營養素(下)
]]>
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渴愛被愛惜害怕被遺棄 知多啲:藥物以外的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9%82%8a%e7%b7%a3%e4%ba%ba%e6%a0%bc%e9%9a%9c%e7%a4%999%e5%80%8b%e4%b8%bb%e8%a6%81%e5%be%b5%e7%8b%80-%e6%b8%b4%e6%84%9b%e8%a2%ab%e6%84%9b%e6%83%9c%e5%ae%b3%e6%80%95%e8%a2%ab%e9%81%ba%e6%a3%84/ Thu, 16 Nov 2023 06:50: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330

【明報專訊】今年7月刊登於醫學期刊BMC一篇學術文獻,是本港少數有關邊緣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調查研究。研究成功訪問了376名市民,當中16%出現相關徵狀。當然,有徵狀並不等於有病,但此病多始於青少年時期,患者自我傷害行為比率較高,情况令人關注。(編按:邊緣人格障礙的9個主要徵狀是什麼呢?若符合其中5項或以上,有可能被確診。治療方法除了透過藥物控制外,還有哪些呢?)

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渴愛被愛惜害怕被遺棄 知多啲:藥物以外的治療
(francescoch@iStockphoto)

知多啲: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非常害怕被親近的人拋棄,會歇斯底里阻止其發生

•人際關係緊張而不穩定,對人看法盤旋於過分理想化或全盤否定之間

•自我形象與價值持續不穩定

•至少展現兩類對自己有害的行為(過度消費、危險駕駛、厭食、濫藥或性濫交等)

•持續展現,或要挾作出自我傷害的行為,包含自殺及自殘

•情緒不穩定,持續展現暴怒、焦慮、驚恐或絕望沮喪等

•長期感到空虛或無聊

•不適當展現,以及無法控制發怒

•間歇存有被迫害想法,以及出現解離情况

(註:只要符合其中5項或以上,就有可能被確診)

資料來源:《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V)

強烈情感需要 全情投入關係 害怕被遺棄

多年前一名社工系教授預計,基於家庭結構變化,多了很多單親或並非由父母直接照顧子女的家庭,本地邊緣人格障礙個案會愈來愈多。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核心情感,就是渴望被愛惜(thirsty for love and care),同時也極度害怕被遺棄 (fear of abandonment)。正因為這強烈的情感需要,當事人可以很快投入一段愛情或友情關係,不止全神貫注,也會展現極大的需索,要求對方無時無刻陪伴自己。

出於害怕被遺棄的心理,每當見到伴侶或好友與他人接觸,他們很容易嫉妒,甚至懷疑對方是否就此拋棄自己,因此大發雷霆。另外,患者也會透過極端方式,例如自殘去引發關注,力圖縛住喜歡的人,令對方無法離開。

記得多年前入行不久,曾遇上一名中年單身男士,久不久便因服食過量藥物入院。而每次住院,他都會要求見同一名女社工,也很享受對方的噓寒問暖,倘若醫院安排另一名社工,他會大發脾氣拒絕合作。我當年年資尚淺,未能理解該男士的心態,回頭再看這段助人經歷,才體會到案主寂寞難耐;在外人眼中,他的行為極不理性,甚至有點自欺欺人,但當代入他的心態,其不惜自殘,是為了剎那的溫暖,縱使出院後又回復孑然一身,他仍然感到非常值得。

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渴愛被愛惜害怕被遺棄 知多啲:藥物以外的治療
渴望愛惜–邊緣人格障礙患者渴望被愛惜,同時極度害怕被遺棄;患者難以建立長久又穩定的關係,身邊人無論有多大包容,多會吃不消而離去。(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對人看法呈兩極 眼中只有「大好人」或「大壞蛋」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對人的看法兩極,他們看不到一個人同時可以有好壞兩面,只會將遇到的人分為「大好人」(all good) 或「大壞蛋」(all bad) 。有趣的是,同一個人,無論是伴侶、朋友甚至社工,曾幾何時被視為天使,但轉瞬間又被當作魔鬼。曾見證一名年輕女子,原本視好友為閨密,及後因對方未能全程陪伴自己,並為她不喜歡的人講說話,觸發了她的暴怒情緒,更在社交媒體公開討伐,昔日閨密最終變成陌路人,好友亦因此感到受傷。

可以想像得到,上述激烈舉措,令邊緣人格障礙患者難以建立既長久又穩定的關係,身邊人無論有多大包容,多會吃不消而離去。由於他們喜怒無常的表現,在生活圈子中很容易被視為「麻煩人」。而每一次關係的終結,都會加強患者「被遺棄」的失落感。

可以想像得到,上述激烈舉措,令邊緣人格障礙患者難以建立既長久又穩定的關係,身邊人無論有多大包容,多會吃不消而離去。由於他們喜怒無常的表現,在生活圈子中很容易被視為「麻煩人」。而每一次關係的終結,都會加強患者「被遺棄」的失落感。

肉體痛楚掩蓋內心煎熬

人際關係持續挫敗,觸發了患者的空虛感,感到自己存在毫無價值與意義,部分或會透過吸毒或酗酒排解苦悶,也有不少自殘行為,尤其是年輕一代,𠝹手行為並不罕見,他們期望借此宣泄苦悶,以肉體痛楚掩蓋內心痛苦,找到存在感。


相關閲讀: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治療方法:學習控制憤怒  免升「三級大火」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透過藥物去控制情緒,同時有「辯證行為治療」,協助患者了解並接受負面情緒,學習以正確方式控制憤怒,從而避免每次都演變成「三級大火」,「燒傷」別人之餘也「燒傷」自己。

除了上述方法,研究同時指出,邊緣人格障礙多源於患者在成長過程遭受創傷,因為曾經被遺棄或傷害,不安與憤怒在內心不斷累積,並無法肯定自己。研究提倡推行「創傷知情照顧」模式:助人者(包括心理學家、社工、輔導員)致力營造安全而不批判的氛圍,與患者一起回顧生命歷程,讓對方了解創傷與病情的關係,減少自我批判與標籤。

此外,基於患者對人的情感有很大需索,接手這類個案時,社工多強調「約法三章」,例如一早規定見面密度或時間,不過此舉強調建立界限,會令對方嗅到社工的防衛心,進一步感到被排斥,互信無從建立。

輔導者放下心防 拉近距離

從事個案工作多年,深深感受社工同業對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固有看法,認為他們要求過高,甚至戲謔他們是「VIP」,強調相處時要加倍小心,避免被對方「食住」。然而,這種處處設防的態度,令患者難以感到被接納。而無論是嚴重或輕微個案,他們的內心深處,只是渴望與人連結。

所以說,輔導工作萬變不離其宗「旨」:真誠、接納、肯定與理解,遠遠比醫療標籤來得重要。

文:丁惟彬(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 )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DSE放榜勿讓負面情緒累積 家長宜先肯定子女努力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dse%e6%94%be%e6%a6%9c%e5%8b%bf%e8%ae%93%e8%b2%a0%e9%9d%a2%e6%83%85%e7%b7%92%e7%b4%af%e7%a9%8d/ Thu, 20 Jul 2023 08:14: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845 【精神健康】DSE放榜勿讓負面情緒累積 家長宜先肯定子女努力

【明報專訊】有應屆中學文憑試(DSE)考生昨早墮樓身亡,警方在場檢獲遺書,據悉內容為死者對自己放榜成績失望及對香港教育不滿。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表示,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有情緒屬正常,但注意勿讓負面情緒累積,如發現自己開始陷入低谷,要找人傾訴陪伴,亦可關注其他出路。他認為家長可在情感上支援考生,「例如話見到你嘅付出,唔好淨係將關心放喺分數、入唔入到(院校),唔使話大家估估吓,(子女)又以為家長唔滿意」。如家長發現子女在放榜後變得寡言,「唔見人、收埋自己」,就要多加留意,避免只關注升學,以免加重子女壓力

DSE放榜成績未如理想 勿累積負面情緒

學友社的放榜輔導熱線由15日起至昨日下午5時接獲433個求助。吳說,今年較多考生查詢個別科目未達最低要求情况,估計與彈性收生資訊繁多有關。他稱,今年考試雖已復常,但使用特別試場的考生比去屆多,部分考生提及確診影響臨場狀態「唔抵」,本屆及來屆考生高中階段曾上網課,相信疫情對基礎較弱考生的影響或持續多一屆。


相關閲讀: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青協:家長宜先肯定子女努力

青協放榜支援服務由17日至昨日下午5時接獲978宗求助,個案包括有考生中文科「斷腳」獲2級、掙扎是否要交留位費及家長憂慮,青協建議家長宜先肯定子女努力,鼓勵子女發掘自己的能力,並尋找師長或專業人士協助。


相關閲讀:【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
中風康復長者失動力練習 逃出抑鬱惡性循環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9%a2%a8%e5%ba%b7%e5%be%a9%e9%95%b7%e8%80%85%e5%a4%b1%e5%8b%95%e5%8a%9b%e7%b7%b4%e7%bf%92-%e9%80%83%e5%87%ba%e6%8a%91%e9%ac%b1%e6%83%a1%e6%80%a7%e5%be%aa%e7%92%b0/ Mon, 14 Sep 2020 07:22: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265 【明報專訊】或許有人認為,長者人生閱歷比年輕人多,應懂得處理壓力及面對不快樂,但事實是不是如此?林伯中風後,雙腳不聽使喚,結果患上了抑鬱症,復康進度與情緒問題,變成惡性循環。

中風康復長者失動力練習 逃出抑鬱惡性循環
中風加抑鬱——研究發現,約31%中風生還者患有抑鬱症,影響自理能力和社交生活。(明報製圖)

有沒有試過,夜深時眼睜睜望着天花板,腦海中已經數到200隻綿羊跨過欄柵,卻絲毫沒有睡意;去到白天,面對平日最喜愛的食物卻絲毫沒有食慾;上班時只覺得渾身疲倦,即使連平日最簡單的工作也沒有動力去完成。這時候,感覺生活像泄了氣的氣球,無論做任何事也無法將它填滿。

 

人生閱歷多 更懂面對壓力?

以上抑鬱感覺,或多或少都在每個人身上出現過。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所經歷的抑鬱也有分別,年輕時相對較為開放,願意與身旁信任的親朋好友分享內心苦惱,也會自發上網尋求解決辦法;再加上可以參加各式各樣活動去暫時忘卻煩憂,解決煩惱的途徑愈多,重拾歡笑的機會愈大。

年輕人是如此,那人生另一階段的老年人呢?或許有人認為,老人人生閱歷比年輕人多,對於如何處理壓力及面對不快樂時間應該不會陌生。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在這裏,想先跟大家分享林伯的故事。

林伯是教會中人,一年多前,在很多人眼中他都是一名開朗長者,所有教會舉辦的活動,或者大大小小的興趣小組,都會看到他的身影,擔當着不同角色。林伯臉上雖然皺紋滿佈,卻常常堆滿笑容,雖然過着退休生活,但一點也不乏味。直到一年多前,一向身體健康的林伯忽然因為中風進了醫院,幸好病情不算嚴重,沒有任何生命危險,幾天後便可以由太太和仔女陪同出院。雖然林伯雙腿不太能使力,需要仔女攙扶行走,但當時所有人,包括林伯在內都抱持樂觀態度,認為是短暫情况,只要定時做物理治療,很快又可以好像以往一樣健步如飛。

抱持着這個信念,一開始林伯完全聽從醫生建議,有規律地做練習,從不缺席任何治療機會。但一個月過去,康復過程卻出乎意料地緩慢;第二個月,雙腿仍舊不聽使喚,林伯開始意興闌珊;直到第三個月仍然不能獨自行走,自此,他便徹底放棄了。

中風康復長者失動力練習 逃出抑鬱惡性循環
水能載舟——情緒影響行為,行為亦影響情緒;但這個關係是惡性還是良性,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imtmphoto@iStockphoto)

獨坐家中 埋藏心裏感受

自從那個時候開始,林伯便常常呆在家裏。教會或親朋戚友來探望他,他只以三言兩語應對了事,仔女表示願意駕車陪他去參加各種活動,他也藉詞拒絕。以往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是緊緊皺起的眉頭,從前滔滔不絕的林伯,現在只願獨自坐在家中,呆望着盆栽便度過一整天,深夜時分寧願在客廳看電視也不願上牀睡覺。而林伯對於自己的感受,始終不發一言。

把一切都看在眼裏的兒子深感不妥,建議林伯去看精神科醫生。他初時極力抗拒,推說自己沒有不開心,只是有點疲倦及沒有心機;但兒子鍥而不捨,每天用盡各式各樣方法勸說父親,林伯的心開始軟化,最終答應去見一見醫生。

 

用藥+心理治療 重投練習

經診斷後,確診林伯患上抑鬱症。導致林伯抑鬱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可以這樣去理解:情緒影響行為,行為亦影響情緒。中風後的林伯,因為復康練習進展緩慢增加了他的無力感,而這種無力感也反過來令他更無動力去練習,自此,一個惡性循環便形成了。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哲學問題,很難說清誰是始作俑者,只知道它們關係密不可分。雖然如此,但究竟這個關係是惡性還是良性,卻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既然行為可以影響情緒,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改變現况?

就以林伯為例,經過兩個月抗抑鬱藥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的努力後,林伯願意吃、睡得熟,慢慢重拾正面積極態度,也不再抗拒做練習,經過持之以恆的努力,現在終於可以靠一己之力站起來,並且行動自如。林伯漸漸回復正常社交和教會生活,經常與家人出外飲茶行街,真正的憑一己之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知多啲:研究:影響生心理 三成中風患者抑鬱

2014年澳洲悉尼大學發表一項綜合分析,涉及不同地方共25,488名中風生還者,估計當中患有抑鬱症的達到31%之多。亦有研究顯示,抑鬱症可能持續地影響中風生還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交生活,更對照顧者造成心理困擾。

 

家人多觀察聆聽 支持最重要

像主稿提及的林伯一樣,接受治療後情緒顯著改善的個案很常見。但若病者拒絕求助,應該怎麼辦?此時,家人的關心和鼓勵就變得重要。林伯兒子便是很好例子,他細心觀察加上不放棄的態度,協助林伯點燃他命運上的路燈。所以很多時候,家人的陪伴及支持至關重要。

 

小貼士:

1. 長者抑鬱症徵狀可能不明顯,需要細心觀察,如果有懷疑,應該找醫生詳細檢查

2. 大部分患有抑鬱症的長者,接受治療後都會好轉;相反不就醫的病人可能會令病情加深,故應該盡快處理

3. 家人的角色是很重要。除了多觀察和聆聽外,亦可以多陪伴及鼓勵

 

文:雷永昌(香港老年學會理事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www.afterroberto.com/%e5%a3%93%e5%8a%9b%e7%88%86%e7%85%b2-%e7%94%b7%e6%80%a7%e5%8b%bf%e8%87%aa%e6%88%91%e6%a8%99%e7%b1%a4%e5%bc%b7%e8%80%85/ Fri, 17 Apr 2020 02:40: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068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男性必然是「強者」?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表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男性若感到壓力、情緒等問題惡化應立即求醫。

情緒問題無分性別,面對生活上各樣挑戰,男女同樣有機會會遇到。然而在固有的思想中,男性在社會中需要比女性剛強,扮演「強者」的角色,有男士或因此而束縛着自己,面對壓力問題不主動表露出來,拒絕承認問題,更以各種對身體有害的壞習慣來「紓壓」;最終當壓力爆煲,嚴重時或會走上不歸路。因此,男士遇有情緒困擾,應主動向信任的人傾訴,如問題嚴重更不應諱疾忌醫,絕非懦弱行為。家人及朋友亦多關心身邊的男士,協助他們走出情緒困局。

 

女性受困擾較易被察覺

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解釋,基於社會規範及兩性天生性格的影響,男女在應對壓力上大多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她指,女性一般在承受不到壓力之時,會直接影響到日常表現,甚至發展至抑鬱症,因而較容易讓身邊人察覺,若閨中密友或身邊人主動關心和追問下,較容易和盤托出,同時亦較容易主動求醫。

 

男性屬「強者」?遇問題收藏情緒 易以壞習慣抒發情緒

相反,不少男性則認為自己屬社會中「強者」角色,「男兒有淚不輕彈」,即使有問題亦盡力收藏自己的情緒,或拒絕承認問題,裝作若無其事,但卻透過飲酒、吸煙、賭博等壞習慣將情緒抒發,最終或惡化成酗酒、病態賭博,甚至吸毒,問題未有解決之餘,死結愈拉愈緊,問題亦愈積愈多。

 

男性負面情緒「爆煲」萌自殺之念 較難回頭

有研究發現,自殺人士在任何年齡組別中,男性所佔的百分比均較女性高;另一個研究則發現,35歲以下死亡的男性,原因都是自殺。馮博士解釋,男性的負面情緒一旦累積至「爆煲」,或會採取決絶方式解決,最壞情况便是自殺,而男性一旦有自殺之念,意志通常會非常堅決。

 

摒棄性別定形的錯誤觀念 求助非懦弱行為

馮博士強調,男性必然是「強者」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反之女性亦並非絕對「弱者」,因此男性應接受自己都有需要求助的時候,有困難時要向朋友傾訴,主動尋求協助,感到情緒問題惡化立即求醫,絕非懦弱行為。此外,身邊的家人或朋友可主動協助、陪伴,切忌窮追不捨地追問,而男性有時會不懂應對,或許選擇不回應,甚至表現煩厭,建議可改變關心方式,例如提供生活上的協助,處理瑣事等,從旁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

 

]]>
片段閃不停 終日發呆痛哭 好友離世 陷創傷後壓力症 //www.afterroberto.com/%e7%89%87%e6%ae%b5%e9%96%83%e4%b8%8d%e5%81%9c-%e7%b5%82%e6%97%a5%e7%99%bc%e5%91%86%e7%97%9b%e5%93%ad-%e5%a5%bd%e5%8f%8b%e9%9b%a2%e4%b8%96-%e9%99%b7%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 Mon, 02 Mar 2020 04:32: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738
創傷後壓力症
不是弱者——任何人面對可怕經歷後,都有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絕不是弱者的表現。(Kittiya@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阿軒的好朋友阿銘幾個月前自殺了,就在兩人促膝長談的那個晚上。之後一星期,阿軒沒說話,沒吃過什麼,整天躲在房間。他來見我,整整一個月都沒說一句話,只是放聲痛哭或呆着流淚……

自從那件事情發生後,阿軒整整一星期沒有說話。媽媽說他也沒有吃過什麼,整天躲在房間,關着燈,躺在牀上,卻睡不着。這天他來見我,我問他是否願意跟我談談,他起初沒有回應,過了一會就點了一下頭。我說他媽媽告訴我有些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就放聲痛哭起來,哭了很久很久,我看着他,陪伴他哭。就這樣哭了個多小時,然後他抹了眼淚,站起來離開我的房間,沒說過一句話。我以為他不會再來見我,怎知下星期同樣的時間,他又來了。這次,他仍然沒有說話,只是一直在流淚,過了一小時,他站起來離開了我的房間,也是沒有說過一句話。往後兩個星期同樣的時間,他都有來,也是沒有說話,發呆坐着流淚。

一個月後,我聽到他說第一句話:「可以給我紙筆嗎?」他低頭寫着,我也選擇用文字回應他:

「生存真是這樣痛苦嗎?」

「是你現正經歷的感覺嗎?」

「可以避免嗎?」

「有些痛苦是可以避免,但有些卻是無可避免。」

「嗯!」

又是一陣漫長的「死空氣」,然後他離開了房間。

 

不停怪責自己:「為什麼」「如果」……

阿軒的好朋友阿銘幾個月前自殺了,就在兩人促膝長談的那個晚上,就在他跟他話別後聽到巨響的那一刻。他怪責自己為何察覺不到他的絕望,他的決定。這天以後,阿軒腦海就沒有停過湧出那個晚上的對話、以往跟阿銘相處的片段,還有很多的「為什麼」、「如果」、「應該」……他一閉上眼睛,這些片段就會出現,還有很多噩夢,以致他不敢睡覺,精神愈來愈萎靡。白天上課完全不能集中精神,什麼也不想做,完全不想外出。他的情緒很波動,大部分時間也很低落,也很容易受驚。有時他突然會感到很驚慌,好像回到那天晚上跟阿銘一起;有時又像是自己置身於阿銘倒下的現場,突然間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像快要昏倒。這些情緒突襲,在過去兩個月令阿軒感到既崩潰又無助。

 

情緒崩潰 難以入睡

這幾個月來,見過不少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人,阿軒是其中一個,他們都是遇過不同程度的創傷,例如有親友突然離世、面對社會突變和暴力場面而身心受創、遇到突發嚴重事故如交通意外等,他們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徵狀(見右表)。如果這些徵狀在數星期後漸漸消失,就稱為急性壓力反應;但是,如果徵狀持續,並對身心和日常生活造成困擾,便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研究顯示,每3個經歷過創傷的人,其中1人便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創傷後壓力症
(明報製圖)

 

自從事件發生後,阿軒持續出現壓力反應和情緒不穩,變得暴躁和低落,難以入睡或被噩夢驚醒,有時還感覺好像回到那個晚上,再次目睹一切發生。他甚至擔心會有突發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長期處於戒備狀態,令精神緊張。儘管他刻意避免走近事發現場,控制自己不要回想當日的情景和以往跟阿銘相處的片段,但每次外出或見到跟阿銘年齡或身形差不多的人,回閃又會出現,整個人又陷入崩潰狀態。

 

父母耐心聆聽 予空間鼓勵

父母看見阿軒的狀態,既心痛又無助,不知道怎樣幫助阿軒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唯有聽從專業意見:耐心聆聽阿軒的感受,在適當時候,給予阿軒安慰和空間復元,留意他的情緒和行為上的變化,接受他在這段時間的情緒反應和鼓勵他盡量如常生活。

 

創傷後壓力症
與人傾訴——與可信賴的人傾訴,逐步走出陰霾。(~UserGI15994093@iStockphoto)

 

專業團隊治療 助走出陰霾

像阿軒的個案,是需要接受專業團隊,包括精神科醫生和臨牀心理學家的診斷和治療,讓他在感到安全的環境下透過針對治療創傷的敘事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抒發抑壓在內心的情緒,處理哀傷和創傷後壓力症等徵狀,令他回復穩定的情緒和減少因負面情緒產生的身心症徵狀。

其實,任何人面對可怕經歷後都有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絕對不是弱者的表現。不要埋藏心事,與可信賴的人傾訴,重拾以往的生活模式、社交活動,待情緒回復過來,再嘗試面對因創傷事件而迴避接觸的人和事,逐步走出陰霾,重拾生活的樂趣。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兒童健康】 擊退兒童偏食問題 家長3招化身創意主廚 把握兒童黃金發育時期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7%ab%a5%e5%81%a5%e5%ba%b7-%e6%93%8a%e9%80%80%e5%85%92%e7%ab%a5%e5%81%8f%e9%a3%9f%e5%95%8f%e9%a1%8c-%e5%ae%b6%e9%95%b73%e6%8b%9b%e5%8c%96%e8%ba%ab%e5%89%b5%e6%84%8f%e4%b8%bb%e5%bb%9a/ Tue, 04 Feb 2020 03:46: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036
【兒童健康】 擊退兒童偏食問題 家長3招化身創意主廚 把握兒童黃金發育時期
(網上圖片)betway体彩 營養師柳慧欣表示,兒童偏食問題大致可分為:種類少、堅持不吃、不喜歡吃3類,家長作為「主廚」宜在烹調時多花心思、創意,令食材、菜色更多元化。

偏食是家長與孩子常見的角力問題,父母想解決但又吃力不討好,可能令兒童在黃金發育時期吸收營養不全面,體型瘦弱兼容易生病。其實,父母應先了解導致子女偏食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在烹調菜式時化身創意主廚,加點創意,並以身作則,偏食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3種兒童偏食問題

betway体彩 營養師柳慧欣解釋,兒童偏食問題大致分為3種:

種類少:長時間習慣吃特定食物,之後才增加食物種類已太遲,拒絕進食。

堅持不吃:長時間不吃特定食物,例如不吃魚,就一直不吃魚。

不喜歡吃:對特定食物有厭惡感,甚至影響進食其他食物的食慾。

 

留意抗拒特定食物原因 源於過敏?

要解決偏食問題,早於子女嬰幼兒時期便要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柳慧欣指出,兒童吃的食物必須多元化,「樣樣都要試」。從6個月大起,嬰幼兒已可逐步進食不同的固體食物,每次一種,為期3天,如無出現過敏反應即可引入另一種;一旦嬰幼兒對某種食物抗拒,家長應留意嬰幼兒有否出現嘴唇腫、痕、濕疹等過敏反應。如沒有,可於隔一段時間再引入該種食物。此外,可於每餐準備兩道蔬菜及兩道肉食,顏色最好亦要多元化,例如三色椒等,令兒童對食物有新鮮感。

 

家長主廚3招發揮廚藝創意 改變偏食問題 

除食物多元化外,家長作為「主廚」的角色亦十分重要,需要廚藝及創意兼備,柳慧欣有3招建議家長在下廚時參考:

改變食物形態:兒童對某種食物抗拒,可嘗試用其他食材跟該食物組合起來,例如不喜歡青豆,家長可將青豆打碎或原粒加入漢堡扒中,製作漢堡包,當兒童不知不覺吃下後才告知真相,並多加稱讚和鼓勵。

菜式多元化:盡量避免在短時間內重複以同樣方法煮同一菜式。兒童或會生厭並抗拒某種食物,有時可以吃飯、有時吃麵、意粉,甚至漢堡包亦可,賣相亦最好多顏色。此外,烹煮方法亦可多變,單是「煮」和「炒」同一種食材,已有不一樣效果。

少加調味料:兒童一旦習慣了餐廳的濃郁味道,食物的原味被調味料掩蓋,屆時兒童對於清淡的家常菜便會抗拒。因此如果必須外出用膳,應選清淡菜式;一歲幼兒應考慮餵食經熱水沖走調味的食物,而家中烹煮亦應少用調味料。

 

家長以身作則不偏食

想兒童不偏食,家長亦要以身作則,不應惡意批評食物難吃。用膳亦應一家人一起進食,不要在飯桌威迫子女吃飯、責罵子女,否則會令子女對吃飯產生負面情緒,有機會出現偏食問題。

]]>
醫賢心事:長時間工作易情緒不穩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f%bc%9a%e9%95%b7%e6%99%82%e9%96%93%e5%b7%a5%e4%bd%9c%e6%98%93%e6%83%85%e7%b7%92%e4%b8%8d%e7%a9%a9/ Mon, 16 Dec 2019 04:29: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974

醫賢心事:長時間工作易情緒不穩
影響多多——超時工作不但能引起焦慮、抑鬱、失眠,還會令工作效 . . . . . . (tuaindeed@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研究顯示,超時工作跟焦慮抑鬱等情緒有關,可能會影響睡眠、使人容易疲倦,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等等。香港的工作時間長,相信很多人對連續長時間工作、沒有足夠休息也有一些親身體會。如果只是短期的超時工作,精神還能勉強撐下去。但如果連續兩三天長時間工作、缺乏睡眠,情緒便會開始變得浮躁、思考緩慢、判斷力和工作效率下降。尤其是如果工作裏有很多「電光火石」之間要決定的事情,精神疲倦時便不能冷靜思考,作出焦躁的決定。

 

影響反應判斷 不能冷靜作決定

對身體而言,長期超時工作也跟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心律不正的風險有關,亦和吸煙、酗酒、肥胖和糖尿病等情况有關。研究亦顯示,對於有家庭負擔的人士,尤其是有年幼小孩的家長,甚或是單親家長,因為小朋友也同樣需要他們的時間,所以長時間工作對他們的影響更大。

對於整個工作團隊而言,長時間工作使前線人員身心疲憊,變得容易沮喪,影響整體士氣、對管理層產生怨氣,甚至出現離職潮等等。而身心疲憊的狀態因為影響反應和判斷,對於不時要應付突發情况的前線人員來說亦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險。

香港近日的社會氣氛緊張,我們必須承認,前線警察也是血肉之軀,是需要休息。面對群眾是充滿挑戰的工作,需要清晰的頭腦,否則容易因為情緒影響而造成惡性循環,與示威人士互相激發負面情緒。

這次社會運動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因此政府必須為前線警員的身心健康作考慮,在人手編制方面多下工夫,使前線警員得到充分休息,讓他們能盡快回到一個身心比較平靜的狀態。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www.afterroberto.com/%e4%b8%8d%e8%ae%9a%e5%a5%bd%e4%b8%8d%e5%ac%b2%e5%ac%b2-%e5%af%a9%e6%85%8e%e6%87%89%e5%b0%8d-%e5%b0%8b%e6%ad%bb%e7%95%99%e8%a8%80/ Mon, 14 Oct 2019 11:31: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98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避免點評——在社交媒體隔着屏幕,要避免點「讚好」或「嬲嬲」 ,以免網友以為在鼓勵他自殺,或蔑視他的自我表達。(Devrimb、Altayb@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本港青少年自殺率近年呈輕微上升趨勢,其中不少個案曾在事前於網絡上明示或暗示尋死。近月的社會紛爭中,亦曾有人網上留言有輕生意圖。普通網民看到此等信息,又應如何應對呢?

■ 真實個案

遺言遭廣傳恥笑 花生友留言足害死人

本文選取一個較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探討網上一段文字、一個按鍵如何影響人的生死。但為免打擾逝者及其親友,本文會略去或虛化有可能聯想到當事人身分的信息。

青年A於某夜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失戀痛苦,想要輕生。他的朋友,包括剛分手的女友見到後都留言或私信,勸他珍惜生命。亦偶有陌生的網民留意到他的留言,表示關心勸解。經過前女友及朋友們勸說,A一度表示會放棄自尋短見,但翌日清晨,負面情緒再次控制了他,他一早就去買安眠藥和炭,表示「冷靜的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離開,不用勸我了」。這條像是遺言的發文引起關注,短期內被轉發數百次,讓很多陌生的網民加入了留言、轉發、點讚的洪流。其間有人勸解,有人報警,也有人說風涼話。A當時情緒激動,一邊責罵網友不該報警,拒絕提供自己所在的地點給警方,一邊怨恨自己嘗試了幾次都沒能點燃炭,藥物服下去後似乎也沒什麼效。

狼來了?嘩眾取寵?

一時間,陌生網民的負面情緒亦被觸發,認為A是在玩「狼來了」,嘩眾取寵,甚至有社交媒體紅人加入冷嘲熱諷,並成為轉發熱帖。這時,A的情緒更加激動,他一時感謝那些擔心他安危的人,咒罵那些逼他去死的人;一時哀求圍觀的網民「別逼我了」;一時又說自己現在沒有理智,只是在亂講話。這些混亂的發言引發了更多陌生網民的挑釁、蔑視和嘲諷。如此持續大約一小時後,A表示藥物開始發揮作用,炭盆也已燃起,他的意識愈來愈模糊。他反反覆覆地說着「對不起」、「真的結束了」,但也發出最後的嘆息「我還不想死,但是沒法自救了」,不久停止了發文。當日下午,A的朋友發文說警方已找到A,並送去醫院搶救,「希望網友能停止說風涼話,祈禱人平安」;再後來就是警方通報,該青年搶救無效去世。

這一案例的代表性,在於它較為完整地呈現了一個青年在最後關頭、生與死之間掙扎的心路歷程,以及這期間網上人際溝通的複雜。今日回顧A的個案,希望大家不要試圖去復原A是誰,因為不想再驚擾逝者及其親友;而是希望延伸探討: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每一個普通人該如何反應才能挽救生命。

無分「真想死」「假想死」

首先,我們需要破除一種「叫嚷着要自殺的人都不是真的想死」的迷思。A所呈現的掙扎反覆,與大量自殺研究的發現都一致,大部分逝者都在生死之間徘徊,難以衡量所謂的「真」想死。筆者亦曾透過問卷調查逾千名網民,發現那些會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想輕生的人,絕大多數都確實在經歷着嚴重的負面情緒或自殺意念,他們的表達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及跟進。

那麼在社交媒體上,隔着屏幕,我們該如何表達關注和幫助呢?最基本的,要避免點「讚好」或者「嬲嬲」,以免A以為網友在鼓勵他實行,或者蔑視他的自我表達,這兩種情况都可能進一步激化A的情緒。如果要轉發,應清晰地表達出以解救為目的,盡量通過轉發引起專業危機干預或救援人士的注意;而避免抱持看好戲、甚至藉機炒作的態度。近期由於社會爭議,一些青少年對於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的信任度降低,但在生死救亡關頭,由專業人士處理的危機干預通常更有效,因此特別呼籲網民放下成見。

如果網民要留言,就需要更加審慎。首先要避免簡化A想要自殺的原因,繼而加以指摘。有網民在看過網路紅人的冷嘲熱諷後,認為A是因為短暫的網戀分手而要自殺,批評他軟弱、輕率;但如果我們逐條閱讀A的發文,會發現他提到自己一出生就被拋棄,成長的歷程中痛苦到麻木,自我價值感極低,且有長期失眠的困擾;最後再遇到失戀,加重他的被拋棄感和絕望感。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此外,有網友將A初步嘗試自殺但未見效,嘲諷為一種失敗、無能,甚至嘩眾取寵。殊不知曾嘗試過自殺的人,其實正處於極大的死亡風險。一般人群中,每100人裏就有十幾人想過自殺,但最終死於自殺的是每10萬人裏才有十幾人。從想到自殺到死於自殺之間,原本有一個巨大的障礙,包括人對死亡的本能恐懼、對自殺方法不熟悉等等。這些原本是防止自殺的寶貴機會,但如果有網友在旁邊刺激他、甚至就自殺方法出謀獻策,無疑是在幫A跨越障礙,推他跌落懸崖。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明報製圖)

如感染負面情緒 避免發言

我們亦需要了解在心理危機情况下,A情緒極為激動,又受藥物影響,認知和溝通能力都會減損。普通人遇到這種情况,容易產生有理說不清的挫敗感。我們作為網友可以做的是提醒自己盡量保持冷靜、耐心,避免被當事人的反應激發出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感到自己也感染到負面情緒時,寧願暫時不發言,也不要火上澆油。或者可以自己先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和建議,學習如何更好地跟處於危機狀態的人溝通。

聆聽鼓勵 紓緩當事人情緒

溝通時先不要急於說服當事人,而是認真地聆聽他的訴說,並鼓勵他將更多心事講出來,疏導壓抑已久的情緒。雖然網上是虛擬空間,但只要有心,很多人都會體驗到一種類似現實空間的「共在」、「共情」,都能讓A感受到有很多人想緊緊拉住他。而當對方情緒紓緩下來之後,我們要爭取做的是獲得對方的電話及地址,爭取通話甚至見面,讓解救和陪伴都更落到實處。即使普通網友難以親身陪伴,也可以爭取聯絡通知他的親友,或者在緊急情况下報警。有人或許見到當事人一度抗拒報警的態度而不敢通知警方,這時我們不妨提醒自己,A到最後的時刻,是在感謝那些關心他安危的人,也曾在最後的時候發出了「不想死」的呼救。

總結來說,每一個說想要自殺的表達都值得我們嚴肅以待,寧可誤撞警鐘,都好過萬一錯過。當嚴肅以待時,並不意味着我們就要開始勸解說教,試圖在一時半刻之間幫對方解決問題,這通常會導致溝通無效,令試圖幫助的人感覺挫敗而放棄。作為普通人,我們在那一刻能做以及需要做的是關顧對方當時的情緒狀態,讓對方感覺被尊重、被聆聽,幫助對方冷靜下來。而後續更為複雜的跟進,可以交給專業人士。如果更多網友秉承這些原則來參與和配合自殺危機干預,網上平台就有希望成為幫助困頓者的救生圈,而非打擊脆弱者的審判台。

文:程綺瑾(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