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嫣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9 Dec 2019 09:55:2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許嫣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伊人醫事:我每天看的瘜肉 //www.afterroberto.com/%e4%bc%8a%e4%ba%ba%e9%86%ab%e4%ba%8b-%e6%88%91%e6%af%8f%e5%a4%a9%e7%9c%8b%e7%9a%84%e7%98%9c%e8%82%89/ Tue, 02 Jul 2019 07:52: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110 【明報專訊】五叔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好幾顆瘜肉,非常擔心:「聽說瘜肉可以變癌,我現在有4粒,豈不是有4倍風險?」

大腸瘜肉非常普遍。50歲後,三成人會有至少1顆。腸胃科醫生為病人做腸鏡檢查,有時難以靠肉眼分辨瘜肉的類型,於是切除後交由我們病理科診斷。

瘜肉是病理科醫生的「麵包牛油」,我在顯微鏡下看過的瘜肉,該有10幾萬顆吧?天天看,長年累月地重複做同一件事,就成了專業。

 

大腸癌
(sunabesyou@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疾病無關)

 

腺瘤性瘜肉可變癌 其餘多為良性

一般瘜肉,只幾毫米大小,間中有些可達2、3厘米。當中「腺瘤性瘜肉」(adenoma),有可能轉變成腺癌;其餘的大多為良性的「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另外,也有較少見的「炎性纖維樣瘜肉」、「PJ瘜肉症」、「幼年型瘜肉」、「炎性肌肉樣腺性瘜肉」、「淋巴瘜肉」、「憩室型瘜肉」等幾十種,各有不同的成因及後果,大多需要顯微鏡才能確診。

 

而「腺瘤性瘜肉」之中,又分為管腺瘤(TA)、絨毛腺瘤(VA)、管絨毛腺瘤(TVA)、齒狀腺瘤(SA)、無蒂鋸齒狀腺瘤(SSA)等。它們可被界定為低度、中度和高度細胞病變;病變的程度愈嚴重,變癌的風險也愈高。甚至有些腺瘤,已開始長出癌變,這時候我們少不了要仔細量度,提供癌腫的長度、深度、與切除面的距離等參數。

 

遺傳「瘜肉症候群」 增患癌風險

還有遺傳疾病導致的「瘜肉症候群」,令患者腸內長出數十個到數千個瘜肉,增加癌病風險,例子有: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FAP)、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HNPCC)、遺傳性胃腸道瘜肉病伴黏膜皮膚色素沉着症(Peutz-Jeghers Polyposis Syndrome)、幼年型瘜肉症候群(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醫生除了治療瘜肉,還要留意其他器官有否受到影響,更需考慮為病人的家族成員進行基因測試,防患於未然。

 

對,單是幾毫米的大腸病變,已經要考慮以上所有的可能性;宏觀和微觀的思考,對醫生來說同樣重要。

 

我看了十多年瘜肉,很多時候一放上顯微鏡就知道是吉凶。但醫學這回事,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其中有無數介乎良性和惡性之間的個案;當遇上灰色地帶的時候,就要向同僚請教及商討,綜合眾人的經驗和判斷。

 

作出最後診斷時,必須考慮後果,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前景預測,以及往後的治療方式:究竟應馬上做手術切除結腸,還是可以保持觀望態度?是需要每年覆診檢查、還是隔5年才重做腸鏡?病理報告上的一字之差,結果可以謬之千里,因此理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有些人做腸鏡時切除了瘜肉,經病理化驗後發現是良性,便埋怨被醫生「騙財」,又大嘆白白擔心了一段日子。其實,瘜肉後果可大可小,對於醫生和病人自己來說,當然是「寧枉莫縱」,可以切除的,就盡量切除吧。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伊人醫事系列文章:

【男性健康】伊人醫事:男人做家務會長壽?

【營養要識】伊人醫事:愈吃愈聰明

伊人醫事:孩子肥肥白白真是好?

伊人醫事:罵我的教授

伊人醫事:玻璃片上的喜怒哀樂

其他伊人醫事系列文章

]]>
【營養要識】伊人醫事:愈吃愈聰明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87%9f%e9%a4%8a%e8%a6%81%e8%ad%98%e3%80%91%e4%bc%8a%e4%ba%ba%e9%86%ab%e4%ba%8b%ef%bc%9a%e6%84%88%e5%90%83%e6%84%88%e8%81%b0%e6%98%8e/ Mon, 11 Feb 2019 12:09: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959 【明報專訊】提起「補腦」食物,坊間總有一大堆建議:

「吃葱會聰明!合桃外形像腦袋,以形補形!」

「三文魚有omega 3,有助腦部發展。」

「堅果有維生素E,令腦筋靈活;雞蛋提供維生素B和葉酸,增加專注力!」

血糖,食品添加劑,腎上腺素,升糖指數,健康食物,許嫣,伊人醫事
▲飲水醒神?——返工中途無心機?一杯清水可能幫到手。(RyanKing999 @iStockphoto)

倘若你上網搜尋,就會發現,幾乎任何東西都可被稱為「令人聰明的食物」:香蕉、南瓜、莓類、雞肉、牛奶、燕麥、番茄、奇異果、牛油果、海藻、魚生、椰菜、菠菜、黑芝麻……不同的食物都含有身體需要的營養;因此,這些所謂「營養師的建議」,簡直有等於無。

事實上,腦部需要多種營養去維持運作,關鍵在於「均衡」;沒有什麼神奇食物,可以讓人變得特別聰明伶俐的。

一個茶點一杯水 返工醒神

不過,許多研究顯示,適當的飲食習慣,有助平穩情緒,提升工作的專注力。大家不妨嘗試改變日常飲食方式,看看是否有效。

1、低GI食物
GI,即是Glycemic Index,中文譯作「升糖指數」,用來量度食物中的糖分、對血糖量的影響。

高GI的食物,如白米、白麵包、馬鈴薯,在消化過程中迅速分解,令血液中的「葡萄糖」立刻提升。葡萄糖是腦部的能量來源,因此進食後,短時間內會令大腦專注活躍;可是血糖升得快也跌得快,在血糖急降時,身體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adrenaline),令人緊張、焦慮、難以集中精神,脾氣也會變得暴躁。

低GI的食物,如糙米、燕麥、藜麥,釋放葡萄糖的速度緩慢,為大腦提供穩定的能量來源,這就是提升專注力的基本用餐原則。

2、「餐間點心」
早、午、晚三餐之間,血糖水平逐漸下降,影響專注力。因此,多倫多大學教授詹金斯發表研究報告,建議在早餐後2小時、午餐後2至3小時,吃小量點心,維持血糖穩定,提升工作效率。

3、一杯水
英國的大學曾進行有關水和專注力的實驗,證實進行智力測試之前先喝足夠的水,反應時間快了14%。亦有數據顯示,英國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童,每天至少喝8杯水。

當身體喪失2%水分時,專注力會迅速下降。因此,當你工作中途覺得心不在焉、無法思考的時候,喝一杯水,說不定會有所改善。

4、少吃「食品添加劑」
某些食物添加劑和食用色素,已被證實能引起過度活躍、情緒過敏,以及專注力不足。所有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午餐肉、糖果及大部分甜品,都含有各種食品添加劑。所以,盡量吃全天然食物(whole food),能減少吸收這些傷害腦部的有害物質。

5、戒睡前飲食
我明白,夜闌人靜之時,煮個熱騰騰的「邪惡餐肉雙蛋即食麵」,的確是很誘人。然而,即使撇除了肥胖的「惡果」,睡前兩小時吃東西,還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使睡眠質素不知不覺的變差,翌日做事缺乏精力。為了保持清醒腦袋去應付繁多的工作,實在不能像年輕時般任性妄為了!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
伊人醫事:孩子肥肥白白真是好? //www.afterroberto.com/%e4%bc%8a%e4%ba%ba%e9%86%ab%e4%ba%8b%ef%bc%9a%e5%ad%a9%e5%ad%90%e8%82%a5%e8%82%a5%e7%99%bd%e7%99%bd%e7%9c%9f%e6%98%af%e5%a5%bd%ef%bc%9f/ Tue, 31 Jul 2018 02:10: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835 伊人醫事:孩子肥肥白白真是好?
大時節跟親友吃飯,席間總有些三姑六婆,看了看我的兩個女兒,就大呼小叫:「哎喲,怎麼這樣瘦?沒有吃飯麼?孩子要肥肥白白才好的嘛!」然後熱情地鼓勵吃多點,拚命地把餸菜往孩子碗裏塞,並且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要強迫她們添湯加飯。反反覆覆,整餐飯就是在不斷討論「孩子太瘦了」;即使塞着雙耳,聲音還要鑽進腦袋。

事實上,我女兒的BMI(Body Mass Index,即身高體重指標),一向維持在標準水平;雖然看似比較瘦削,但臉色紅潤,精神飽滿,跟大部分的幼稚園同學差不多。她們吃的正餐分量並不少,只是偏好清淡、不喜歡味道濃烈的食物;因此相對於滿桌的山珍海錯,吃的款式較少而已。

幼時長脂肪細胞 長大減不到

「孩子要肥肥白白才好」,這是何等過時的觀念!三姑和六婆都是戰後嬰兒,內心卻仍維持上一代對「饑荒捱餓」的恐懼。然而,我這一代更擔心和恐懼的,卻是「兒童肥胖」所帶來的問題:高血壓、睡眠窒息、關節痛,以及自信心低落和校園欺凌。這些孩子長大後,將來患上超重、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同時,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亦是跟肥胖的體型息息相關。

為什麼大部分的肥胖兒童,成年後會依然肥胖?瑞典科學家Kirsty Spalding的研究指出,幼兒與青少年時期,生長激素旺盛,幹細胞活躍,如果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僅會導致脂肪細胞體積變大,還會增加脂肪細胞的數量;而脂肪細胞一旦增加,成年以後幾乎不可能再減少。另一方面,自小培養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暴食、嗜鹹嗜甜,是很難完全戒掉的;長大後,很容易會維持大吃大喝的壞習慣。

最理想的方法,是由孩子決定吃多少。美國營養學專家Barbara Rolls的研究發現,3歲兒童「最知飽」,他們能根據身體給予的「飽肚」信息,吃到足夠分量就停下來,不受外間環境影響。可是5歲開始的兒童,卻不太懂得自我調節;即使分量超出身體真正所需,仍會將媽媽給他們的食物全部吃下去,不知不覺被「撐大了胃口」!

在這個年代、這個地區,孩子是不會被餓壞的;反而過多的美食、卡路里、營養補充劑,才是傷害他們的元兇。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5歲以下兒童,超重人數達4100萬,當中近50%的超重兒童都是生活在亞洲!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相信華人那「肥肥白白」傳統觀念,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吧。

其實三姑和六婆,對自己的體重也是十分介意的;雖然嘴裏不停地吃,但是轉個頭,一個去找整形醫生吸抽脂肪,另一個去「辟穀斷食」——連續10天吸風飲露、什麼都不吃(這是不當兼且極之危險的行為,讀者切勿嘗試)。自己減肥減得叫苦連天,又為何要逼着孩子增肥呢?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