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熱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9:03:2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解熱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6%9a%91-%e6%b6%88%e6%9a%91%e6%96%b9%e6%b3%95%e5%95%8f%e9%a1%8c-%e9%a2%a8%e6%89%87%e5%90%b9%e8%87%89%e8%87%b4%e9%9d%a2%e7%99%b1%e9%80%80%e7%86%b1%e8%b2%bc/ Mon, 22 Jul 2024 07:21: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27

【明報專訊】是日大暑,今年高溫紀錄屢被打破,7月7日更錄得今年最高氣溫34.8℃。戶外活動,感覺自己像雪糕一樣融化中!應對酷暑,大家出盡法寶,但原來頸掛風扇長期吹臉可致面癱,而退熱貼貼額頭、薄荷噴霧無助降溫;大汗淋漓下跑入冷氣間,更隨時中「陰暑」。專家點出消暑誤區,以免大家消暑不成,可能更易中暑兼傷身!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設計圖片,cem seker@iStockphoto/明報製圖)

中暑用盡法寶 拆解5個消暑問題

什麼是中「陰暑」?
楊:香港急症科醫學院急症科專科醫生楊小鳴 蕭:註冊中醫蕭驪珣指蕭驪珣


今個夏天,溫度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酷熱天氣,容易中暑。楊小鳴指出,熱病分為不同程度,從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到最嚴重的中暑,「正常身體透過排汗、汗水蒸發帶走熱力,但當散熱速度不夠快,體溫過高,細胞或喪失功能而壞死,嚴重可致死亡」。兒童、長者、肥胖人士等較高危;服用特定藥物如利尿劑或部分精神科藥都可能影響散熱能力,增中暑風險。楊小鳴建議,夏日活動時可留意「暑熱指數」,尤其是長期病患,當指數達30或以上,就要採取防暑措施,避免暴曬。

中醫:毛孔突收縮 熱氣被困易不適

蕭:對中醫而言,中暑還細分為陽暑與陰暑,陽暑與西醫的中暑症狀相近,而陰暑雖常見於都市人身上,卻較少人為意,「運動後或戶外工作者本身體溫很高,貪涼馬上走入溫度較低的地方,雖然為了避暑,但反而更易中陰暑」!陰暑多出現在身體經歷很大的溫差,如從高溫室外突然進入冷氣房,「本來毛孔擴張得很厲害,入到低溫環境後毛孔、微血管突然收縮;排汗能力變差,熱氣被困在體內,猶如體內在焗桑拿,易不適」,症狀如身體微微發熱,卻不出汗,想吐,沒有胃口等。預防陰暑,宜避免在高熱下出入溫差大的地方,應用溫和方法慢慢穩定體溫。

消暑誤區:風扇吹臉可致面癱 薄荷噴霧無助降溫

便攜風扇仔款式愈出愈方便,由手持「進化」到掛頸就能送來涼風。不過內地曾有男童戴着掛頸風扇午睡,睡醒後出現面癱,與風扇仔有沒有關係?

蕭:在中醫角度,面癱與風邪有關;天氣炎熱時毛孔打開,風邪有機可乘。當風邪吹到臉上,進入足陽明經和手太陽經時,容易引起臉部歪斜的症狀。不建議長期吹風扇,尤其是大汗淋漓時,亦不宜對正臉部、頭部、頸部等部位吹風,否則容易產生偏頭痛、感冒;長者應避開關節部位,否則易致關節僵硬,產生痛症;小朋友不宜將風扇放入衣服內對着肚皮吹,避免肚痛。在室內時可把風扇向牆方向擺放,透過將周圍的溫度降低,幫助散熱。

楊:面癱又稱貝爾氏麻痹症,即控制臉部肌肉的第7條神經線發炎,暫未知成因,可能與神經線受損、受壓、出現腫瘤等有關,令到患者無法控制臉部肌肉。男童用掛頸風扇後出現面癱,可能是被風扇壓到臉部神經,使神經線受損,不建議睡眠時使用掛頸風扇。另外,使用手提風扇時亦要小心,若風扇曾受猛烈撞擊、跌過地上,電池結構或已受損,使用時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災。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風扇不宜長期對正臉部、頭部、頸部等部位吹風,否則容易產生偏頭痛和感冒。(linegold@iStockphoto)

退熱貼降溫 貼頸勝額頭

退熱貼貼額頭,散熱效果最理想?

楊:退熱貼雖清涼,但降溫成效沒有風扇明顯,如想增加降溫效果,可貼在血液流量大、血管貼近皮膚的位置,如頸部兩側、腋下、大腿等,當血液循環流動,接觸到冰涼物質時,就可較快將熱力帶走,冷卻血液,達到散熱效果。

蕭:退熱貼貼在皮膚,屬物理性降溫,相比起額頭,貼在頸後大椎穴或手腕內關穴(詳見「中醫意見」),效果更佳。不過,將冷藏過的退熱貼直接貼在穴位上,易造成不適,建議用濕毛巾抹腋下、頸部、大腿內側等位置,直接帶走汗水,更能幫助散熱。

冲凍水涼溫差太大 苦了心臟

薄荷噴霧噴在皮膚上「涼浸浸」,可助降溫?

楊:薄荷提供涼快感覺,是因為薄荷成分刺激到控制溫度的神經受體,錯誤發放信息,令人有涼快感覺,實際上身體並沒有降溫,只能讓人覺得舒服一點。

喝冰水、用凍水洗澡降溫效果明顯?

楊:兩者雖可幫助降溫,不過冲凍水涼非人人適合,需視乎身體情况,擔心溫差太大,血管大幅收縮增加心臟負荷,不建議長期病患嘗試。

蕭:不建議。雖然可帶來短暫的舒暢,但有可能導致陰暑,因本身毛孔擴張得很厲害,突然急速收縮,熱氣被焗在體內,無法順利排汗,身體或覺不適,甚至發冷;建議喝室溫水慢慢降溫,亦可補充電解質;洗澡前可用毛巾先抹汗,散去部分熱力。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比起飲用冰水,中醫建議喝室溫水慢慢降溫,可避免中陰暑。(mashuk@iStockphoto)

相關閲讀:【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中醫意見:刮痧消暑 按穴紓緩不適

天時暑熱,坊間指中醫刮痧可消暑。註冊中醫蕭驪珣指,「痧是氣血內的毒,阻礙氣血運行,可透過刮痧活血化瘀,疏通體表經絡,將熱氣導出體外,幫助降溫」,刮痧較適合中陽暑的人士。當在酷熱環境,感到胃口不適、輕微頭昏腦脹,可先在陰涼地方休息,補充電解質及水分,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再試刮痧。不過,當出現嚴重嘔吐、失去意識、呼吸急促等熱衰竭和中暑徵狀時,就應馬上求醫;「陰暑患者,較多出現腸胃不適,以中藥或其他方法調理身體會較適合」。

很多人對刮痧有誤解,以為刮得愈大力,愈紅甚至變紫則效果愈好,其實皮膚不同顏色反映不同問題。呈淡紅色或鮮紅色,代表體內有熱邪或暑氣;若是偏紫紅色,即是體內有氣血瘀阻,循環不通。另外,不是所有人都能起痧,「如本身氣虛,無法將邪氣逼出體表,難以出痧;又或病情隱於深處,刮痧也不能處理」,因此不建議盲目用力、「狠毒」地刮,否則影響外觀之餘,身體亦需要較長時間和較多氣血修復。

小朋友、體弱長者、本身有皮膚問題如濕疹、牛皮癬,或BMI很低的人,都不適合刮痧,血小板量較低的人亦不宜,因刮痧是一個出血過程,身體或較難修復,有需要應找專業人士刮痧。

如怕痛,或怕刮痧令皮膚左一處紅、右一處紫,平日可按壓穴位,紓緩暑熱帶來的不適。蕭驪珣建議下列穴位按摩,按需要可分別按3至5分鐘:

  • 大椎穴
    功效:升陽益氣,退熱補虛,若此穴受寒易影響身體溫度調節,或頭痛、頸痛
  • 內關穴
    功效:紓解食慾不振、氣候引起的胃部不適
  • 曲池穴
    功效:疏風清熱,紓緩夏日中暑時的高燒、潮熱等症狀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面癱是腦中風先兆?顏面神經受感染 嘴角歪、影響皺眉、喝水、味覺 了解成因與治療


夏日食療解熱 促進食慾

天氣持續升溫,胃口盡失,中醫擅長以食療消暑,去除體內暑氣。註冊中醫蕭驪珣推薦適合夏日的食療,解熱之餘,亦促進食慾。

  • 冬瓜湯:
    冬瓜清熱、消暑;但因冬瓜利水,本身尿頻的人飲用後或有更多小便,月經期間、容易胃痛的人都不宜多吃
  • 苦瓜:
    正所謂不時不吃,夏日當造的苦瓜性寒味苦,可清熱消暑、利尿;可涼拌,煲苦瓜湯或苦瓜排骨湯;但本身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多吃
  • 西瓜:
    含水量高的西瓜是夏日水果,性寒,可助退熱;但亦因其寒涼,多吃易肚瀉,建議脾胃功能一般的人,如常胃痛、腸胃炎的人不宜多吃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西瓜清甜多汁,消暑一流,但屬性寒涼,不宜多吃。(MahirAtes@iStockphoto)

  • 酸梅湯:
    味道酸甜開胃,生津解渴,紓緩口乾、心煩等症狀;但始終酸梅味道帶酸,腸胃功能一般的人不宜空腹飲用;另外因酸性食物具收斂特性,月經期間飲用或使流量減少,來經時不宜飲用
  • 薏仁綠豆糖水:
    薏仁健脾益胃、利水、清熱退火,綠豆清熱消暑;不過因兩者含一定澱粉質,糖尿病患需留意攝取量,亦不建議加入太多糖調味
  • 薄荷水:
    夏日宜多補充水分,嫌清水清淡無味,可加入薄荷。薄荷具疏散風熱之效,可助改善夏天暑熱症狀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