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肥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1 Aug 2023 09:50:4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致肥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拆解5款涼麵致肥陷阱 冷麵芝麻醬油麵超邪惡 蕎麥麵配料熱量高 撈檬醬汁超多糖 //www.afterroberto.com/%e6%8b%86%e8%a7%a3%e6%b6%bc%e9%ba%b5%e8%87%b4%e8%82%a5%e9%99%b7%e9%98%b1-%e5%86%b7%e9%ba%b5%e8%8a%9d%e9%ba%bb%e9%86%ac%e6%b2%b9%e9%ba%b5%e8%b6%85%e9%82%aa%e6%83%a1/ Thu, 10 Aug 2023 08:51: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064

【明報專訊】天氣熱食慾盡失,來一碗清爽涼麵,涼意一口接一口,暑氣頓消。雞絲冷麵、日式蕎麥麵、中華冷麵、越式撈檬、韓式水冷麵……各式涼麵冷麵,多配上青瓜絲甘筍絲,開胃又爽口,予人輕盈之感,但算起熱量卻不如想像中輕盈。由醬汁、麵條到配料,陷阱處處!(編者按: 5款涼麵中哪款醬汁、麵條致肥陷阱超標?哪款纖維攝取不足?哪款配料熱量高要避開……註冊營養師逐一拆解,教你怎樣配搭涼麵更健康,甚至有助減肥!)

營養師拆解5款涼麵致肥陷阱

拆解5款涼麵致肥陷阱 冷麵芝麻醬油麵超邪惡 蕎麥麵配料熱量高 撈檬醬汁超多糖
(t_trifonoff、yukimco、ahirao_photo、winning7799@iStockphoto/張淑媚攝/資料圖片/ 明報製圖)

雞絲冷麵 油麵加芝麻醬超邪惡

拆解5款涼麵致肥陷阱 冷麵芝麻醬油麵超邪惡 蕎麥麵配料熱量高 撈檬醬汁超多糖
熱量高——芝麻醬熱量高,易使涼麵熱量大增!(etienne voss@iStockphoto)

一碗約400克的雞絲冷麵有750千卡熱量(每100克約188千卡),無論麵與醬汁都「邪惡」得很!熱量有一半來自脂肪,雞絲冷麵常用芝麻醬,熱量和脂肪都不能小覷;另外,雞絲冷麵所用的油麵,表面裹有一層油,以免煮好後黏在一起。註冊營養師潘卓琳表示,雞絲冷麵配菜少,營養不均,「青瓜是低纖維(每100克約0.7克)蔬菜,以水分為主」,不足以提供每餐所需纖維,「建議額外加碟菜或沙律」。

日式蕎麥麵 配天麩羅熱量倍增

蕎麥麵若單計麵條,熱量是涼麵中最低,一份(約330至420克)約300至400千卡。然而它常配天麩羅,以一碗天麩羅大蝦蕎麥麵為例,熱量升至600至700千卡(每100克約167千卡),建議改吃照燒雞排。

蕎麥麵所沾的冷麵汁、蕎麥麵汁的鈉含量較高,300毫升冷麵汁含4500毫克鈉,比起一個成年人每日建議的鈉攝取上限2000毫克,超出125%!雖然一般都不會將醬汁喝光,但將麵蘸到醬汁中,同時會攝入不少鈉。


相關閲讀: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


中華冷麵 蟹柳宜換蝦或雞

中華冷麵色彩豐富,蛋絲、青瓜、蟹柳等鋪在上海幼麵上,讓人食指大動。一份約400克的中華冷麵有660千卡熱量(每100克約165千卡)。醬汁以蒜、醋、醬油等調製,脂肪比芝麻醬低。配料方面,「比雞絲冷麵好少少,蔬菜比例較高,不止一種,營養素較多」。蟹柳雖然脂肪量不多,但始終是加工食物,建議改配雞肉或蝦,蛋白質更豐富。

越式撈檬 莫配豬頸肉 碌冧超多糖

拆解5款涼麵致肥陷阱 冷麵芝麻醬油麵超邪惡 蕎麥麵配料熱量高 撈檬醬汁超多糖
潘卓琳(受訪者提供)

越式撈檬屬健怡涼麵之選,一碗(400克)扎肉/雞絲撈檬的熱量約450千卡(每100克約113千卡);但不宜配豬頸肉,單是60克豬頸肉已有熱量350千卡,同等分量的扎肉/雞絲僅約130千卡。潘卓琳解釋,「豬頸肉是整隻豬最肥部分,比豬腩肉更肥」;建議選扎肉、雞絲或蝦肉,雞扒則宜去皮。撈檬的甜酸汁「碌冧」,潘卓琳指主要由魚露、砂糖、水等製成,當中砂糖比例高達30%至40%,不宜大量添加。她建議碌冧不要直接澆在檬粉上,宜以湯匙量度,較易控制分量,夠味即止。

韓式水冷麵 麵量較多 營養不均衡

韓式水冷麵湯底浮着冰塊,單是視覺已非常解暑。每份(約800克)水冷麵熱量為850千卡(每100克約106千卡),熱量較高是因為每份麵量較多。潘卓琳指水冷麵的營養並不均衡,青瓜絲、煠蛋、醃蘿蔔、牛肉絲等各款配菜只得小量,作為正餐的話應配搭其他菜式。

營養之選:蕎麥麵低卡高纖 「十割」纖維高

審視過不同涼麵的熱量和營養,就知道只要精明挑選麵條、配料、醬汁,就可將涼麵熱量大減,過一個輕盈又涼快的夏日!

拆解5款涼麵致肥陷阱 冷麵芝麻醬油麵超邪惡 蕎麥麵配料熱量高 撈檬醬汁超多糖
 雷嘉敏(受訪者提供) 

每100克蕎麥麵(熟)熱量僅99千卡,不止熱量低,而且纖維量高,以市面上一款蕎麥麵為例,每100克就有3克纖維。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葵涌院校健康及生命科學系講師、註冊營養師雷嘉敏指,「纖維豐富不單有益於腸道健康,還可增加飽肚感,適合減重人士」。每100克蕎麥麵也有16.4克蛋白質,比其他粉麵飯高2至3倍,「對於想從粉麵飯攝取蛋白質的增肌人士,亦是不錯的選擇」。蕎麥外殼有抗氧化物蘆丁,可助降低壞膽固醇,有益於心血管健康,但製麵過程可能削走外殼,「不妨選較深色的蕎麥麵,或有較豐富的蘆丁」。

蕎麥麵的質感、味道和營養,取決於蕎麥粉與小麥粉比例;「十割」只有蕎麥粉加小量水,「二八」則是兩成小麥粉加八成蕎麥粉,「蕎麥粉本身沒黏合能力,較難打成麵狀,加入小麥粉較易製成麵條。若蕎麥麵的包裝沒標明比例,通常小麥粉比例較高,估計只得三成蕎麥粉,較有彈性,但營養價值就較十割、二八遜色」。十割蕎麥麵每100克有6克纖維,比一般蕎麥麵高一倍。

要注意,蕎麥麵鈉質較高,建議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如每100克低於600毫克鈉。「蕎麥麵含維他命B雜、礦物質等營養素,易在水中流失和被高溫破壞,不宜煮過長時間或用過多水煮。」


相關閲讀:【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蔬菜麵五顏齊色 注意鈉量差距大

至於流行的蔬菜麵,用上菠菜、南瓜、紫薯等製作,五顏六色,營養可否媲美蕎麥麵?雷嘉敏比較過市面上部分蔬菜麵,每100克熱量約330至430千卡,約有2.7克纖維,「鈉含量則差距較大,從190至1640毫克不等」,估計是為了讓麵條口感煙韌,製作過程一般會加鹽。

菠菜含鐵質、南瓜有β胡蘿蔔素,但可能會在製麵過程流失,如β胡蘿蔔素遇上熱力會分解,「南瓜麵的營養素或與一般的麵差不多」,建議煮麵時配上蔬菜一起吃,營養比吃蔬菜麵更好。

醬汁:稀釋冷麵汁 低脂乳酪代替芝麻醬

醬汁以芝麻醬熱量較高,市面一款常見芝麻醬為例,每100毫升達318千卡。「相較之下,冷麵汁和蕎麥麵汁較理想」,每100毫升分別有熱量62及67千卡;但亦要注意鈉含量或較高,註冊營養師潘卓琳建議,除了選較低鈉的產品以外,「部分冷麵汁需加水稀釋,如果不想攝入過多的鈉,可加多些水」。嗜辣的話可用辣椒粉代替辣油或辣醬,熱量會較低。追求芝麻醬的幼滑口感?「低脂乳酪同樣做到幼滑質地,且熱量較低」,雷嘉敏建議用100毫升冷麵汁、30克原味低脂乳酪、少許麻油製作醬汁。

涼麵當正餐宜加菜、蛋、肉 避開加工食物

涼麵常配青瓜絲、蛋絲、雞絲等,惟分量偏少,營養有限。雷嘉敏指,當正餐的話可加菜、蛋,還有適量瘦肉、雞肉或魚肉,盡量加入不同類別的食物,補充每餐所需纖維、蛋白質等。潘卓琳建議避開高脂與加工食物,如火腿、雞翼、豬頸肉、炸豬扒、天麩羅等。


相關閲讀:破解4大「纖維」迷思 輕鬆加「纖」有法


食譜:大蝦西柚芒果蕎麥麵

材料(1人分量,共340千卡):

蕎麥麵60至75克、大蝦4隻、中型西柚和芒果各1個、番茄半個、秋葵3至4條、亞麻籽少許

大蝦醃料:

鹽1/4茶匙、胡椒粉少許、香草適量

涼麵醬汁:

橄欖油半茶匙、低鈉醬油小量、味醂小量

做法:

1.大蝦剝殼醃15分鐘後,橄欖油落鑊煎熟大蝦,備用

2.蕎麥麵煮至軟身,用冰水過冷河

3.西柚和芒果去皮,取出果肉,一半用攪拌機打成芒果柚子醬汁,加入低鈉醬油、橄欖油、味醂,完成涼拌醬汁

4.番茄和秋葵洗乾淨後切粒

5.蕎麥麵上放大蝦、番茄、秋葵和剩下的西柚與芒果肉,淋上醬汁,最後灑上少許亞麻籽,即成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9%a3%b2%e6%b0%b4%e6%9c%89%e7%ad%96%e7%95%a5-%e6%b8%85%e6%b0%b4%e3%80%81%e7%89%9b%e5%a5%b6%e3%80%81%e9%9b%bb%e8%a7%a3%e8%b3%aa%e9%a3%b2%e5%93%81%e5%93%aa%e6%ac%be%e8%a3%9c%e6%b0%b4%e6%9c%80%e5%a5%bd/ Wed, 21 Jun 2023 07:41:2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616

【明報專訊】炎夏走入便利店,清水、運動飲品、果汁、汽水、啤酒等各式飲品羅列眼前。要為身體補水,哪款效果最好?英國有學者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測試13款常見飲品的補水效果。研究發現,飲用全脂奶、脫脂奶和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不含熱量、加水冲泡),4小時後排尿量比飲水後更少,代表補水效果較好。飲水、補水有策略,由選擇飲料開始,以至飲用時間、分量都有講究。(編者按:

水淡而無味,非人人所好。近期社交平台興起 #WaterTok熱潮,網民拍片分享自製調味水的「飲譜」,比如添加調味劑、糖漿等,不過,有營養師指,大部分無糖調味劑含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早前世衛已不建議使用代糖,會增加長期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

炎夏飲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牛奶補水效果較好?

暑氣逼人,頂着大太陽在戶外活動,汗水流個不停,補充水分尤其重要。狂灌清水以為最解渴?且慢,研究發現,牛奶、口服電解質補充液比清水的補水效果更強。

負責上述研究的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教授Ronald Maughan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解釋補水原理:當我們喝下清水,胃部迅速排空,把水分送入血液,為細胞補充水分;但當飲料含有小量營養成分如糖、蛋白質、脂肪,停留在胃部時間會增加,就可以延長補水時間。他的研究發現,飲用全脂奶、脫脂奶和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不含熱量、加水冲泡),4小時後排尿量比飲水後更少,代表補水效果較好。研究以水為基準,量度飲用不同飲料後的排尿量,從而比較它們在體內的停留時間。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補水策略——夏日補水尤其重要,有研究發現比起清水,牛奶和電解質補充液的補水效果更好,惟營養師不建議只靠兩者補水。(somethingway@iStockphoto)

電解質成分、熱量 減慢水分排出

飲品的電解質成分和熱量,皆影響人體保留水分的效果,註冊營養師梁曦允解釋,口服電解質補充液和牛奶富含鈉和鉀,電解質成分較高,有利身體補水,減慢水分排出。以鈉為例,「當攝入額外鈉質時,身體會嘗試將鈉冲淡,因而保留較多水分於體內」。至於飲品熱量,「牛奶脂肪多,熱量是眾多飲品中最高,當熱量愈高,身體就需要愈長時間消化,補水效果就更持久」。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補水持久——牛奶脂肪高,身體需較長時間消化,補水效果因而較持久。(yelenayemchuk@iStockphoto)

茶啡是否利尿 視乎咖啡因濃度

咖啡和茶含咖啡因,一般認為利尿,會加快身體水分流失;研究卻發現可樂、健怡可樂、茶、咖啡、氣泡水、運動飲品等,與水相比,補水效果無太大差別。梁曦允引述研究報告指,「實際上需考慮攝入幾多咖啡因,研究提到如果咖啡因含量少於250至300毫克,一般不會因而增加去廁所的頻密程度;但當咖啡因含量超過300毫克,就有可能利尿」。一杯濃咖啡平均有200毫克咖啡因,即飲到1杯半已達上限。好茶的人或許可飲冷泡茶,「冷泡方式令茶葉不會釋放大量咖啡因,較為溫和」。至於不少戶外工作的工友習慣「啤一啤」,但酒精易使人脫水,增加去廁所意欲,不建議多喝。


相關閲讀:排尿有問題?尿液顏色異常、氣味濃烈要留神(附5種尿液顏色可能涉及的原因)


狂飲全脂奶補水 脂肪熱量小心致肥

「選擇飲品時,應從它的營養價值出發,看看這個飲品除了補充水分外,會否帶來不必要的熱量。」因此梁認為水始終是最理想的補水飲品。牛奶雖然是補水冠軍,但不建議為了補充水分而狂飲牛奶,「尤其是全脂奶,脂肪含量不低,又有一定熱量」,應按食物金字塔建議,成人每日攝取1至2份奶製品來補充鈣質,宜選脫脂奶或低脂奶。

營養師:補水可適量選椰子水、番茄、西芹、橙

椰子水雖然沒有被納入上述研究範圍,但梁曦允認為是不錯的補水飲品,「椰子含豐富電解質,包括鈉、鉀、鎂,低熱量,糖分又比其他果汁低」。註冊營養師黃兆章補充,食物亦含有水分,可直接食用高水分蔬果,例如番茄、西芹、橙等來補水。不過,不論選擇椰子水或新鮮蔬果,兩人均提醒仍需依從食物金字塔的蔬果攝取量,將這些蔬果計算進衛生防護中心建議的每日「2+3」分量,即每日2份水果加3份蔬菜,避免攝取過量。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補水持久——牛奶脂肪高,身體需較長時間消化,補水效果因而較持久。(yelenayemchuk@iStockphoto)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黃兆章(受訪者提供)

■補水貼士:細細啖密密飲最解渴

水維持身體健康運作,有助調節體溫、預防便秘等。註冊營養師黃兆章表示,良好的喝水習慣應是每次小量,但常喝,「不要一次過喝一大瓶,此舉反而令自己很快去廁所,身體沒有好好吸收到(水分)」;建議視乎身體與天氣狀况,每次飲半杯至2杯水(1杯250毫升)。「假設每日飲8杯水,每杯250毫升,即是每日2000毫升,每天睡了8小時,還餘下16小時,即是每小時飲125毫升(半杯水),再視乎天氣與運動量增加。」

註冊營養師梁曦允補充,戶外工作人士不斷流汗,身體流失大量水分,因此補水密度、分量都較高,建議每15至20分鐘就補1杯水。坐冷氣房的上班族也不能忽視補水的重要,因為冷氣會帶走皮膚表面水分,變得乾燥。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梁曦允(受訪者提供)

「有點口渴」已是初期缺水 尿液偏濃深黃色缺水信號

坊間一直有關冰水是否更解渴的爭論,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周珮馨表示,目前未有文獻證實飲用冰水是否有特別效果。單就補充水分而言,室溫到清涼的水便已經足夠。一下子飲大量冰水,身體可能因無法適應而不適。

「如有一點口渴,已是初期缺水的表現,即身體流失了約1%的重量」,已需要及時補水。黃兆章指亦可觀察尿液顏色,如偏透明、淡黃色,表示有足夠水分;反之若是偏濃、深黃色,則是缺水信號。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周珮馨(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得不償失:代糖自製調味水 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水是理想的補水飲品,但淡而無味,非人人所好。近期社交平台興起 #WaterTok熱潮,網民拍片分享自製調味水的「飲譜」,比如添加調味劑、糖漿等,將清水變得有色有味有趣,例如peach ring water、unicorn water,累計逾4億瀏覽量。

#WaterTok雖強調要使用無糖/低糖的調味劑或糖漿,但這些調味劑或糖漿含有代糖、人造色素、防腐劑等。註冊營養師黃兆章指,大部分無糖調味劑含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早前世衛已不建議使用代糖,若每日飲用或大量使用,會增加長期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代糖亦會引致腸道菌失衡,抵抗力變差;人造色素則會令牙齒變色。

飲水有策略 清水、牛奶、電解質飲品哪款補水最好?自製調味水 代糖增心臟病、糖尿風險?
自製調味水——近期社交平台興起 #WaterTok熱潮,網民拍片分享自製調味水。(網上圖片)

宜加蔬果、薄荷葉、羅勒

「如果添加物質能增加水的營養價值,自然是建議;但現在沒有增值之餘,反而增加健康風險」,因此黃兆章不建議以調味水代替日常飲用水。若嫌清水寡淡無味,建議添加天然食物,例如新鮮或冷藏的水果、蔬菜、薄荷葉、羅勒等,混入食材的水最好即日飲完。

慎防中暑:戶外工作「打赤膊」易曬傷 清水冲身降溫

工作暑熱警告出爐,提醒僱主和僱員慎防中暑。惟剛踏入初夏,已有多宗行山客、地盤工人懷疑中暑昏迷甚至死亡。暑熱天不宜行山及戶外活動,但當無法避免在高溫下工作時,如何自救?

含酒精薄荷降溫產品或致敏

香港氣候潮濕,加上高樓林立阻擋通風,散熱難上加難。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周珮馨指,在户外工作場所架設風扇或製冷機,有助降溫。若無法設置大型機器,也應提供遮蓋物讓工人納涼,工人亦可戴上闊邊帽,避免受陽光直射。

不少户外工作人士會「打赤膊」,感覺較涼快,但周珮馨提醒,長時間暴曬會曬傷皮膚,無助散熱之餘,反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她鼓勵工人穿著透氣長袖工作服,可預防曬傷。

市面上有不少降溫產品,如冰巾、清涼噴霧、止汗濕紙巾等,又有沒有降溫功效?周珮馨指出,部分產品為了提升清涼感,加入酒精和薄荷成分,或會引起皮膚敏感。而止汗產品應在有限範圍使用,讓汗水能如常在其他位置排出。她說,簡單用清水抹身已有助降溫,以流動水冲身效果更佳。


相關閲讀:【糖尿病】米飯是血糖飈升罪魁?戒飯控血糖?糖尿患者吃飯3個Tips:選低GI食物 煮飯加入粗糧 增咀嚼次數


心悸、氣促、胸口痛即求醫

周珮馨最後提醒,在炎熱環境一旦有頭痛、頭暈、神志開始不清的迹象,應立即休息,補充水分並為身體降溫。尤其是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士應多加留意,在炎熱日子病情可能會惡化,出現心悸、氣促、胸口痛等情况需立即求醫。

文:陳真紀、張淑媚、實習記者雷璟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甜味劑】攝取過量甜味劑和糖會影響味蕾敏感度、致肥、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風險? 消委會:4種常用於飲品的甜味劑(附「甜味劑飲品健康啲?」短片)  //www.afterroberto.com/%e7%94%9c%e5%91%b3%e5%8a%91-%e6%94%9d%e5%8f%96%e9%81%8e%e9%87%8f%e7%94%9c%e5%91%b3%e5%8a%91%e5%92%8c%e7%b3%96%e6%9c%83%e5%bd%b1%e9%9f%bf%e5%91%b3%e8%95%be%e6%95%8f%e6%84%9f%e5%ba%a6/ Wed, 16 Sep 2020 08:36: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319 【明報專訊】消委會測試51款預先包裝的含甜味劑飲品,發現其中20款已加入甜味劑的飲品仍然含大量糖分,超出世衛建議游離糖每日攝入量的一半,甚至超標。消委會稱過量攝取甜味劑可降低味蕾敏感度,令人更嗜甜,因而攝入更多糖和熱量,長遠可致肥,更有可能增加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甚至死亡風險。今次測試就發現,有兩款運動及能量飲品的甜味劑含量較《食品添加劑通用法典標準》建議高出4倍。究竟甜味劑是什麼呢?對健康做成什麼風險呢?有哪些能量飲品的甜味劑超標呢?在購買這類飲品時又要注意營養標籤中的哪些甜味劑含量呢?

【甜味劑】攝取過量甜味劑和糖會影響味蕾敏感度、致肥、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風險? 消委會:4種常用於飲品的甜味劑(附「甜味劑飲品健康啲?」短片) 
(消委會圖片)

甜味劑屬於代糖 甜度高蔗糖100倍以上

甜味劑屬於代糖,甜度高蔗糖約100至數百倍,但不影響血糖水平,不被人體消化及吸收,適合糖尿患者。消委會是次測試的51款預先包裝含甜味劑汽水、運動及能量飲品、果汁、乳酸飲品、有味瓶裝水等,當中15款聲稱「低糖」、「無糖」的樣本全部符合每100毫升不超過5克及0.5克糖的要求。根據衛生署發出《學生小食營養指引(適用於中、小學)》 對糖含量高的準則,飲品每百毫升超過7.5克便屬高糖分飲品,今次測試中有10款飲品屬對學生高糖。

 

測試甜味劑飲品中 最甜含13粒方糖

測試的51款飲品中,DIABOLO Dragon Fruit Plum Flavoured French Soda含糖量最高,每百毫升達14克,一罐含66.2克游離糖,相當於含逾13粒方糖。參考世衛組織建議,一個每日攝入2000千卡能量的成人,不應攝入逾50克游離糖,即飲用該罐飲品已超過每日建議糖分攝入量30%。今次測試共有20款飲品的游離糖含量達該建議每日攝入量上限的一半或以上,但全數仍添加甜味劑。

【甜味劑】攝取過量甜味劑和糖會影響味蕾敏感度、致肥、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風險? 消委會:4種常用於飲品的甜味劑(附「甜味劑飲品健康啲?」短片)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說,甜味劑的甜度高,加上逾18個國家對含糖飲品徵收糖稅,不少飲品公司改以甜味劑調味。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副主席雷永昌引述,有研究顯示每天飲用兩杯或以上250毫升含糖或甜味劑的無酒精碳酸飲品的人,相比每月飲用少於一杯含甜味劑無酒精碳酸飲品的人,其死亡率分別高出8%及26%。

兩能量飲品甜味劑含量高建議4倍

本港沒有針對甜味劑含量上限的規例,但測試發現,運動及能量飲品「5-hour Energy」 Orange及「5-hour Energy」Peach Tea分別每千克含1560毫克和1590毫克三氯半乳蔗糖,較《食品添加劑通用法典標準》Codex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GSFA)中「飲品類」食品的建議甜味劑含量(每千克含300毫克三氯半乳蔗糖)高出4倍。

【甜味劑】攝取過量甜味劑和糖會影響味蕾敏感度、致肥、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風險? 消委會:4種常用於飲品的甜味劑(附「甜味劑飲品健康啲?」短片) 

消委會:4種常用於飲品的甜味劑

E950/950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 Potassium/Acesulfame K),不會被人體吸收或累積於體內。

E951/951天冬酰胺(Aspartame)廣泛用於糖果或低熱量飲料中。含有苯丙胺酸,不適合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有可能令腦部嚴重受損,造成智力發展問題。

E955/955三氯半乳蔗糖(Sucralose)是唯一以蔗糖為原料的甜味劑,有研究指在高溫烹飪下可能產生致癌物質氯丙醇;亦有外地研究指出大量食用可能阻礙腸道內益菌生長,影響腸道健康。

E960a/E960/960甜菊醇糖苷(Steviol Glycosides)被不少食品製造商標榜為「天然甜味劑」,世衛研究報告指出其毒性偏低,不會損害人類基因或令人類患癌。

【甜味劑】攝取過量甜味劑和糖會影響味蕾敏感度、致肥、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風險? 消委會:4種常用於飲品的甜味劑(附「甜味劑飲品健康啲?」短片) 

研究指或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中風風險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旗下科學家統籌的大型公眾健康研究報告指出,每天飲用含甜味劑的飲品,會增加患上循環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和中風等。消委會提醒,部分研究報告指出甜味劑雖不能被身體吸收,但或有機會令腸道菌叢產生不良反應,影響腸道環境。

(消委會報告)

https://video3.mingpao.com/inews/202009/20200915drinks.m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