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5 Sep 2023 09:21:3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自殺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注意自殺警號 預防和及早處理自殺危機 (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6%b3%a8%e6%84%8f%e8%87%aa%e6%ae%ba%e8%ad%a6%e8%99%9f-%e9%a0%90%e9%98%b2%e5%92%8c%e5%8f%8a%e6%97%a9%e8%99%95%e7%90%86%e8%87%aa%e6%ae%ba%e5%8d%b1%e6%a9%9f-%e8%a1%9b%e7%94%9f%e8%99%95/ Fri, 19 Aug 2022 04:51: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171 以下是自殺的常見徵狀,若身邊的人有這些情况,他可能是出現了自殺的危機:

自殺的警號

食慾、睡眠明顯增多或減少

持續情緒低落、不安或易激動

對事物失去興趣、不願與人接觸

感到絕望或沒有生存的意義

不斷自責,例如重複表達自己「冇用」、「負累他人」

性格或行為突然有明顯轉變,例如本來節儉的人變得胡亂花費

在網上瀏覧有關死亡或自殺的方法或地點

主動提及或在社交媒體留言有關死亡或自殺,例如「那種自殺方法死得冇咁辛苦呢?」、「我想死」

將心愛或貴重之物,例如珠寶、保險箱鎖匙、屋契或有紀念價值的物件交給信任的人

叮囑或安排身後事、立遺囑

跟親友道別 ,叮囑親友好好照顧自己

預備自殺工具,例如繩、炭或收集藥物等


相關文章: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預防和處理自殺危機

建立良好精神健康

有不少研究發現,良好的精神健康有助預防自殺。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和保持活躍的社交生活等,都能促進精神健康。此外,盡早處理情緒困擾或精神疾患,例如喪親之痛、抑鬱症、躁狂抑鬱症或焦慮症,也能大大減低自殺的風險。

詢問自殺意圖

想自殺的人心情普遍是矛盾的,而他們自殺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多個。親友直接詢問當事人的自殺意圖,不但不會促使他們付諸實行,反而能讓他們有機會說出心底話,身邊的人可以分憂,同時也能協助他們解決困難和提供支援。

盡早求醫

親友如有懷疑 ,應盡快協助當事人尋求醫護人員的診治,處理他們的自殺危機或/和情緒困擾。

做好預防措施

多陪伴當事人,減少他們獨處的機會,避免讓他們濫用藥物和酗酒,也不要讓他們獲得有潛在風險的物品,例如收起多餘的藥物、利器和鎖好窗花,也有助預防自殺。

持續留意和關心

 親友可以耐心聆聽當事人的傾訴,讓他們抒發情緒,並給予鼓勵和支持。親友要注意,縱使當事人就診後情緒好轉,身邊的人宜持續關懷和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 這樣也有助他們康復。

提供實際幫助

 親友可協助當事人解決困難、處理壓力來源或提供實際的幫助,例如提供經濟支援或分擔照顧工作,也有助預防自殺。

—勿掉以輕心

 對於自殺問題,我們宜慎重處理,不要輕視潛在的危機或相關的可能性。


注意自殺警號 預防和及早處理自殺危機 (衛生處方)
適時以耐心聆聽當事人的傾訴,讓他們抒發情緒,並給予鼓勵和支持,有助預防自殺危機的出現。(網上圖片)

如有需要,當事人或親友可向以下的社區資源尋求協助

1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 : 2389 2222
2 撒瑪利亞會 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2382 0000
3 生命熱線 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2382 0000
4 利民會 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3512 2626
5 明愛向晴軒 24小時危機支援熱線:18 288
6 香港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 噏」 WhatsApp/SMS:91 012 012(24小時)
7 醫院管理局 24小時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8 社會福利署 熱線服務:2343 2255

如欲了解更多相關的精神健康資訊,可瀏覽「陪我講 Shall We Talk」網頁 : https://shallwetalk.hk/zh/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此外,疫情正在升溫,建議大家盡快接種新冠疫苗,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盡快接種以保護自己,並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撰文:  鍾燕群 (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

]]>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4%b8%8d%e7%a9%a9%e7%9a%84%e5%be%b5%e5%85%86%ef%bd%9c%e5%b8%b6%e5%ae%b6%e4%ba%ba%e8%bc%95%e7%94%9f%e9%9d%9e%e9%97%9c%e6%84%9b-%e3%80%8c%e6%86%90%e6%86%ab%e5%bc%8f%e6%ae%ba%e4%ba%ba/ Mon, 16 Nov 2020 04:52: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01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香港發生多宗倫常慘案。有老邁母親與智障女兒雙雙墮樓,又有中年母親疑勒斃智障兒後割脈尋死;上星期,一名母親懷疑切斷家中煤氣喉,與兩名年幼兒女吸入過量煤氣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有人可能會責怪輕生者,不應帶家人尋死,奪去他人選擇生存權利。專家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多關心身邊人——倫常慘劇接連發生,專家建議多關心和聆聽身邊人,也不要吝嗇對別人的讚美,不妨給予支持的說話:「點都撐你!支持你!」(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monzenmachi@iStockphoto)

 

大眾避免太多批判或美化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梁倩儀(受訪者提供)

面對倫常慘劇,有人可能會責怪當事人自私——「自己死自己事,點解要拖埋仔女」。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認為,帶上家人輕生的背後,未必抱着「我想死都唔要你好過」的心態,反而更多是出於不忍子女成孤兒,又或是不想負累他人要照顧遺孤。她提醒,大眾應避免對事件太多批判,因為無論是自己尋死,或帶着家人一同輕生,都是一個悲劇。而輕生絕非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對身邊人以至社會帶來傷害;生命不可逆轉,不應合理化和美化輕生行為。

 

思想偏差 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親友陪伴——專家提醒,日常生活需要儲定「抗壓彈藥」,例如找朋友和家人陪伴,互相支持。(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anon-tae@iStockphoto)

「縱然背後有不同原因及動機,輕生都是暴力的一種。」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指,當事人或考慮到自己輕生後,家人能否得到照顧,因而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delusional altruism),選擇帶上他們完結生命。鄭強調,這種想法並非真正利他行為,「只是他們思想上有偏差,但其實這樣做是奪去他人生存權利」。

而部分人輕生原因會較功能性(instrumental),以為可以解決問題。例如面對欠債,部分人會有「自己結束了生命後,就不用困擾」的心態。惟鄭寶君指,輕生不代表問題可真正解決,「即使你了結生命,家人亦可能要為你還債;好多時候輕生者感到絕望,但冷靜過來才發現輕生從來不是出路」。

另外,近年亦有不少照顧者帶同被照顧者輕生的個案,當中不乏年老夫婦。鄭寶君認為,與老伴一同輕生可能是出於「唔想對方辛苦,寧願幫他解脫」的心態;看着伴侶長期臥病在牀,身體愈來愈差,加上有感自己能力有限,未必能好好照顧另一半,出現「死是一個好的選擇」的錯誤想法,而作出「憐憫式殺人(mercy killing)」的行為,導致悲劇發生。惟她强調,不論原因是什麼,輕生也屬一種罪案,「輕生不論是在道德層面、在社會上也是不會被接受的行為;不論有何原因,也不應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若遇到困境未能解決,適時尋求專業援助才是正確選擇,「人的性命十分寶貴,一旦失去性命,什麼也做不了」。

 

接連發生 社會支援或響警號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鄭寶君(受訪者提供)

鄭寶君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讓社會留意在哪一方面缺少了支援。尤其在疫情初期,不少有特別需要的人士,面對原有宿舍服務暫停,生活規律被打斷而要留在家中,當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家中「你眼望我眼」,相關機構又未能及時提供適切支援,對照顧者及被照顧者也造成壓力。

「絕路之外還有許多路可以行,為何當事人只見到一條路?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梁倩儀認為,當事人是否因為生活圈子窄?壓力遠遠超乎所能承受?社會有無足夠支援?支援是否到位?她提醒,各方都需要慢慢在社區「織網」,播下支援種子。

 

擴生活圈子 儲抗壓彈藥

有媽媽向梁倩儀分享經歷,當年要照顧年幼的智障兒子,感到吃力,曾經想過一起輕生,一了百了。「她經常覺得智障小朋友一世都會受苦,又要辛苦照顧他,不如跳下去,咪乜事都無囉……」想輕生的一剎,兒子對着媽媽笑,她便不忍心與子輕生,覺得自己沒有權奪去他的生命。兒子的笑容告訴她,智障小朋友不一定辛苦,而身為媽媽有責任令兒子保持歡笑。

梁倩儀提醒,日常生活需要儲定「抗壓彈藥」,例如找朋友和家人陪伴,互相支持。她憶述一名青年,在閉上眼想跳下時,腦海浮現他一班好朋友哭泣的畫面,便不忍心離開他們,放下輕生的念頭。平時「儲定彈藥」,遇到困難時,可能首先想起找朋友傾訴,而不是走上不歸路,「生路愈多,絕路就睇唔到」。

 

知多啲:察覺身邊人情緒不穩 及早「織網」支援

輕生是一個複雜問題,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指,有些人事前會交代好重要事情,有些人則完全沒有徵兆,「可以收得好埋」。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提醒,如身邊人有以下徵兆,便要提高警覺:平時性格開朗,但突然鬱鬱寡歡;避開社交聚會、推掉朋友邀約;忽然交代身後事;無緣無故把自己心愛東西送贈他人、把貴重物品或寵物交給他人保管或照顧,都是警號。

當留意到身邊人情緒不穩,甚至有輕生念頭,鄭寶君指出,最重要的是給予關心和陪伴,必要時及早尋求專業介入,如陪同對方找社工、精神科醫生等,盡快啟動社會支援機制。處理輕生問題需要多個專業合作,「(要一起)織一個安全網,有咩事先可以接住你」。惟若遇上危急情况,如對方已透露輕生地點、時間等,應馬上報警,或將他們送到急症室。

 

勿把責任「攬晒上身」

支援有輕生念頭的人,身邊人亦需要有強大的支援網絡。鄭舉例指,不少想輕生的人會要求朋友向其家人保守秘密;惟朋友作為支援者,在處理牽涉生死的大事前,應找其他人支援,一起尋找出路,例如陪伴當事人求醫、陪他們找家人商量是否可幫忙解決問題,「呢啲都係出路,千萬唔好自己一個單打獨鬥」。

鄭寶君指,若不幸有身邊人輕生,亦不應把責任「攬晒上身」,或責怪自己未能阻止悲劇。遇到身邊人輕生,不少人會有「如果那天我有接到他的電話,有留意到他的信息,就可阻止」的想法,但身邊人要明白,了結生命的責任在輕生者身上,有時候即使用盡方法,也不一定可阻止悲劇發生;應認清自己的角色是陪伴者,而不是將責任全盤攬在自己身上。

 

■24小時防止自殺求助/情緒支援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
2896 0000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
2466 7350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 2255
生命熱線
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
18288
利民會
3512 2626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
6218 1084(WhatsApp)

文:姚穎彤、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網上開學 注意屏幕後情緒 //www.afterroberto.com/%e7%b6%b2%e4%b8%8a%e9%96%8b%e5%ad%b8-%e6%b3%a8%e6%84%8f%e5%b1%8f%e5%b9%95%e5%be%8c%e6%83%85%e7%b7%92/ Mon, 07 Sep 2020 05:00: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155 【明報專訊】開學月,素來被視為學生輕生高峰期。今年情况特殊,因新冠病毒來襲,學生無法正常上學。學生面對「停課復課再停課」,過了不一樣的學年;不少學校已於上星期開學,吃過早餐穿上校服,打開電腦參加網上開學禮。校園生活搬到網上平台,學生壓力會否減輕?電腦屏幕背後,如何照顧學生的心理健康?

網上開學 注意屏幕後情緒
網上授課——暑假結束,新學年暫時網上授課,教師與學生隔着屏幕,要照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難度。(yangphoto@iStockphoto)

本周四(9月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CSRP)2018年數據顯示,本港15至24歲的青年自殺率為每10萬人有9.5人。每逢新學年師長都特別緊張,擔心開學壓力、校園欺凌等影響學生情緒,出現輕生念頭。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鍾杰華指,輕生議題複雜,涉及多重因素,與社會環境轉變、心理和生理因素有關,例如疫情、家庭爭拗、工作困難、自信心低、藥物等都有影響。

授課形式轉變 或擔心升學感壓力

今年網上開學,情况會否不一樣?鍾杰華相信,大、中、小學生經過幾個月來的網上課堂經驗,新學期再次網上開學已早有準備,壓力可能比初時低。而英國《衛報》報道,日本在今年4月(當地在4月開學),自殺率較去年同期大跌20%,估計與疫情下減少上班上學有關。

但是,面對未知的校園生活,難免會感到壓力。「不論是哪種授課形式,學生都需要適應開學的種種轉變,有一定的壓力,多多少少會有情緒出現。」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補充,新學年暫時繼續網上授課,學生面對的壓力因人而異。不嚮往校園生活、朋輩關係一般,甚至在學校是被欺凌的一群,網上授課讓他們的壓力減少;另一邊廂,重視學業的學生,或擔心授課形式轉變會影響學習和升學,造成心理壓力。

透過屏幕 難看表情評估情緒

另外,教師不能面對面見學生,要評估他們的情緒有一定難度。「教師對着屏幕,分開廿幾三十格,每格仔的大小幾厘米乘幾厘米,不容易察覺到學生的表情和反應。」何永雄認為,網上遙距教學令專注力較弱、支援需求較高的學生特別容易受忽略;加上每節課堂時間不多,難兼顧教學和學生的需要。「以前可在課外活動期間接觸學生,了解他們的情緒狀况,但疫情下,這些機會已不復再。」他建議教師在課堂以外,花點時間與學生網上交流,聊聊生活近况,從中了解學生的情緒。

更新教學法 增匯報分享

要留意每個學生的需要,網上教學比傳統授課更困難。不過鍾杰華表示,網上學習雖有其限制,但可以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改善。例如為高小至中學生提供自學時間,然後在堂上匯報,由學生分享他們的看法,既可了解學習進度,亦有助評估個別學生的情緒表現。高年級學生適合小組學習,最多3人一組,並匯報討論結果。「要改變傳統教法,應給予同學多些機會分享,而教師的角色是讓他們從不同角度看觀點。」即使課室轉到網上平台,亦不能失去同學互相交流的機會。

安排朋輩互動 分享生活心情

不論幼稚園還是大學生,建立朋輩關係都很重要。鍾杰華建議,每星期至少騰出半小時讓學生在平台溝通,分享日常、功課、娛樂等話題,互相認識。「有些自由時間給同學,分享當日或該星期遇到的事情。」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關心學生,就某些主題請他們分享,例如今天的心情、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等等。即使在家上學,也不要完全與同學、朋友零交流。


親子溝通:忌說「諗咁多無用」 免窒礙抒發

聆聽
用心聆聽——家長可利用積極聆聽和反映式傾聽等溝通技巧,讓子女知道自己在聆聽和明白對方,再鼓勵他們尋找解決方法。(Tomwang112@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疫情之下,教師遙距授課,評估學生情緒有難度;父母子女一起待在家的時間多了,應要多關心子女情緒,把握機會提升親子關係。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鍾杰華建議家長,可利用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和反映式傾聽(reflective listening),讓子女知道父母在聆聽和理解他,了解他的感受、困難所在;以不批評的方式回應,重述子女的意思和內容,並盡量使用他原來的情緒詞彙,然後鼓勵他嘗試解決困難,或是找同學溝通協作。在朋輩的互動過程中,加深對自己的認識,有助提高自尊心、自我概念,從而使用正面方法處理問題。

積極、反映式傾聽 引導解決問題

兒子:「我唔識做匯報啊……」

媽媽:「哦!你唔知點樣入手做匯報,所以覺得好煩係咪啊?」

兒子:「我好驚會做錯啊!」

媽媽:「你好擔心自己做得唔好犯錯。」

此時,家長可以慢慢引導他找出問題所在,以及可嘗試的解決方法。例如可以試着問:「我們會不會早點想一下匯報內容?或者挑選一個喜歡的題目去做……」

切忌說「這些很簡單!」或是「等媽咪做啦!」

若真的解決不了,家長才給予提示:「你覺得這樣做好不好呀?」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指,家長是子女重要的支持點,應該關心子女的情緒,營造有商有量的氣氛,否則當子女遇到困擾,可能寧願跟朋友甚至陌生人說,都未必會跟父母說,「這很難寄望子女在人生交叉點、重大生死關頭會跟父母說」。當子女有情緒的時候,要讓他抒發,避免一些詞句例如「唔好諗咁多,諗咁多都無用㗎啦」,反而窒礙情緒抒發。抒發過後,大家再一起找出路,讓子女知道父母支持他;但切忌從父母角度出發「點條路畀佢」。

一則新聞感想 暗藏輕生念頭

假如子女暗示或明示有輕生想法,父母不要避而不談,以為「唔講就無事」,有可能低估危機。「這些輕生想法可能一直在他腦海浮現,即使父母不談論,這想法依然存在。」何永雄舉例,子女在新聞看到有人交通意外離世,可能說:「這樣死了什麼煩惱都不用想,好似都幾好呀……」雖然不是談及子女本人,但這可能已經是一個暗示。他提醒,不要否定當事人的痛苦,亦並非要認同他以輕生來逃避痛苦的做法。先讓子女知道父母明白他的感受,之後的關懷和鼓勵更加事半功倍。若發現子女對未來「好灰暗」,感到沒有將來,就要特別小心,這是輕生者常見的心理狀况,有需要可向社工或防止自殺機構求助。

24小時防止自殺求助熱線/情緒支援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2896 0000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明愛向晴軒:18288
  • 利民會:3512 2626

「Open噏」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網址:www.openup.hk

WhatsApp / SMS:9101 2012

facebook / Instagram / WeChat:hkopenup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5%8f%aa%e8%aa%aa%e5%94%94%e4%bf%82%e5%95%a9-%e8%ab%97%e5%a4%9a%e5%92%97-%e7%84%a1%e5%8a%a9%e6%89%93%e6%b6%88%e8%b2%a0/ Mon, 15 Jun 2020 04:04: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10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出現學生輕生個案,引發社會關注。每個個案背景和所面對問題都不盡相同,沒有周全的解決公式。不過,家長或許可透過平日留意子女一言一行,嘗試及早找出端倪加以防範。

預防勝於治療,作為家長,平日應和子女保持良好溝通,建立互信並成為傾訴對象,讓孩子即使遇上挫折亦會主動暢所欲言。有時留意到孩子心不在焉、寢食難安、對遊戲失去興趣等,便要多加關心。若發現孩子在朋友間談及生死話題,或是在網絡搜尋自殺資訊,以至出現自殘行為,家長更要提高警覺。

在子女面前,許多家長即使心存懷疑卻仍迴避談及,怕會觸動孩子。但事實上,開放的討論反而可以讓孩子衝破內心禁忌,給予他們談論自身感受的機會,令他們感到身邊有人願意聆聽。若然難於啟齒,可以嘗試用以下方式打開話題:

「我留意到你最近無乜心機。我明白人心情低落嘅時候,可能連生存都覺得好攰。你最近有無類似諗法?」

「你話好攰,意思係唔係想放棄,唔想做人?」

相關文章:e代精神︰自殺有迹可尋(二)

 

「有無幻想過會點做?」

這些話題雖然沉重,作為家長亦總希望答案是否定。但緊記,一些負面的想法可能早已存在,不會因為避而不談而無故消失;家長主動打開心窗說亮話,反而能為孩子解決問題創造開端,共同尋找出路。因此,身為家長事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無論什麼情况下盡量保持鎮定,以免讓孩子感到壓力。

 

「共情」態度應對 共同尋出路

若不幸發現孩子確實心存輕生之意,家長應以「共情」的態度來應對,即與孩子主動分享情緒。須明白孩子能說出內心鬱結,必定鼓起相當勇氣,家長更應予以肯定和認同其感受。「多謝你對我嘅信任,我完全感受到你嘅痛苦。」

相反,「唔係啩」、「你諗多咗啫」、「唔好咁諗啦」等否定語氣說話不僅並非安慰,反而會終止話題,令孩子更加孤獨和窘困。

孩子萌生輕生念頭原因眾多,但他們的圈子不外乎家庭、學校和網絡,要了解其心理狀况其實亦非大海撈針。若有父母間感情問題、家庭暴力、朋輩欺凌,以至學業壓力等,只要平日稍加留意,意識到危機,透過學校、社工和家庭3方合作,於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往往可避免悲劇發生。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支援貼士:保持冷靜 聆聽不批判

誰都有可能遇上身邊人情緒受困或失落,此時如何做一個合適的支援者?黃宗顯及利民會提供以下貼士:

內心平穩

聆聽者須保持冷靜,宜謹慎控制聲線緩急。若聆聽者自身情緒激動或過急回應,可能令求助者的心情更為煩躁。

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

聆聽他人訴苦時,別急於提供意見或回應,如「睡一覺便會無事」;學習以不批判、尊重的態度來聆聽,當對方分享後,可嘗試覆述其說話內容,或進一步詢問了解,展示自己願意及有興趣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

結伴活動

親友情緒受困時,不妨與對方結伴活動,如一同吃早餐、散步等。除了讓親友感受被陪伴,亦可轉移專注力,不會一直陷於負面思緒。

保持警覺

一旦親友萌生輕生念頭,並開始周詳計劃,便需找社工等專業人士跟進。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www.afterroberto.com/%e5%a3%93%e5%8a%9b%e7%88%86%e7%85%b2-%e7%94%b7%e6%80%a7%e5%8b%bf%e8%87%aa%e6%88%91%e6%a8%99%e7%b1%a4%e5%bc%b7%e8%80%85/ Fri, 17 Apr 2020 02:40: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068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男性必然是「強者」?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表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男性若感到壓力、情緒等問題惡化應立即求醫。

情緒問題無分性別,面對生活上各樣挑戰,男女同樣有機會會遇到。然而在固有的思想中,男性在社會中需要比女性剛強,扮演「強者」的角色,有男士或因此而束縛着自己,面對壓力問題不主動表露出來,拒絕承認問題,更以各種對身體有害的壞習慣來「紓壓」;最終當壓力爆煲,嚴重時或會走上不歸路。因此,男士遇有情緒困擾,應主動向信任的人傾訴,如問題嚴重更不應諱疾忌醫,絕非懦弱行為。家人及朋友亦多關心身邊的男士,協助他們走出情緒困局。

 

女性受困擾較易被察覺

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解釋,基於社會規範及兩性天生性格的影響,男女在應對壓力上大多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她指,女性一般在承受不到壓力之時,會直接影響到日常表現,甚至發展至抑鬱症,因而較容易讓身邊人察覺,若閨中密友或身邊人主動關心和追問下,較容易和盤托出,同時亦較容易主動求醫。

 

男性屬「強者」?遇問題收藏情緒 易以壞習慣抒發情緒

相反,不少男性則認為自己屬社會中「強者」角色,「男兒有淚不輕彈」,即使有問題亦盡力收藏自己的情緒,或拒絕承認問題,裝作若無其事,但卻透過飲酒、吸煙、賭博等壞習慣將情緒抒發,最終或惡化成酗酒、病態賭博,甚至吸毒,問題未有解決之餘,死結愈拉愈緊,問題亦愈積愈多。

 

男性負面情緒「爆煲」萌自殺之念 較難回頭

有研究發現,自殺人士在任何年齡組別中,男性所佔的百分比均較女性高;另一個研究則發現,35歲以下死亡的男性,原因都是自殺。馮博士解釋,男性的負面情緒一旦累積至「爆煲」,或會採取決絶方式解決,最壞情况便是自殺,而男性一旦有自殺之念,意志通常會非常堅決。

 

摒棄性別定形的錯誤觀念 求助非懦弱行為

馮博士強調,男性必然是「強者」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反之女性亦並非絕對「弱者」,因此男性應接受自己都有需要求助的時候,有困難時要向朋友傾訴,主動尋求協助,感到情緒問題惡化立即求醫,絕非懦弱行為。此外,身邊的家人或朋友可主動協助、陪伴,切忌窮追不捨地追問,而男性有時會不懂應對,或許選擇不回應,甚至表現煩厭,建議可改變關心方式,例如提供生活上的協助,處理瑣事等,從旁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

 

]]>
e代精神:網絡欺凌風盛 如何自保?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7%b6%b2%e7%b5%a1%e6%ac%ba%e5%87%8c%e9%a2%a8%e7%9b%9b-%e5%a6%82%e4%bd%95%e8%87%aa%e4%bf%9d/ Mon, 04 Nov 2019 06:57: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173 <e代精神:網絡欺凌風盛 如何自保?

【明報專訊】近日再有知名韓星不幸自殺,事件再次引起大眾對網絡欺凌的關注。

網絡虛擬世界瞬息萬變,人人跟紅頂白,比現實更世態炎涼。有人敢於活出自我,逕自走偏鋒,不守世俗遊戲規則,卻得不到認同,遭遇一沉百踩,被網絡欺凌。那種荒涼和無助,令受害者感到世界對自已的否定,以至自己對世界的拒絕,繼而萌生自毁的念頭,甚至付諸實行,最終撒手塵寰。

隱沒真身 助長偏激行為

網絡欺凌是一種群體互動的結果。身處在互聯網世代,很多網民會被心理學上的「去個體化」(deindividuation)現象所影響,覺得自己身分隱沒在群組裏,降低了對個人行為的責任感,繼而放下自我約束,導致個別人士於網上比現實生活更為偏激,亦即是心理學上的「分散責任」現象(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網絡群組之組成,往往是因應因興趣和價值觀等相近而聚合。成員之間會互相認同,對事物有相近的處理方式,便會產生一種共同價值並傾向擁護,因而令整個群組之意見變得單一,不容許客觀的分析,步入心理學上所謂「集體思維症候群」(groupthink syndrome)。

網絡欺凌行為往往是拜這些心理現象所賜。只要群組當中的少數成員,因為種種原因而對他人謔笑,其他成員便會傾向認同,互相支持並加入詆譭。在一片謾罵聲中,欺凌者會變得更加高漲,繼而把行為合理化,例如批評受欺凌者根本是活該。

改網名、離開網絡非示弱

不論是被欺凌或是旁觀者,面對不公行為,噤若寒蟬只會令欺凌事件升級。被欺凌者更要懂得自我保護,明白事必有因。在網上發言前必須三思,不要隨便發放敏感或嘩眾取寵之言論,以免引起網民起哄及圍攻。當釐清責任後證實自己正面對無理指控,千萬不要對號入座,更不能示弱,不要為欺凌者的行為合理化,堅定且明確地要求對方停止,封鎖對方,並向管理人員提出反對,甚至向司法機關求助。即使要改網名甚至暫時離開網絡,亦須明白這既非懦弱屈服,只是盡保護自己最大之責任而已。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www.afterroberto.com/%e4%b8%8d%e8%ae%9a%e5%a5%bd%e4%b8%8d%e5%ac%b2%e5%ac%b2-%e5%af%a9%e6%85%8e%e6%87%89%e5%b0%8d-%e5%b0%8b%e6%ad%bb%e7%95%99%e8%a8%80/ Mon, 14 Oct 2019 11:31: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98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避免點評——在社交媒體隔着屏幕,要避免點「讚好」或「嬲嬲」 ,以免網友以為在鼓勵他自殺,或蔑視他的自我表達。(Devrimb、Altayb@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本港青少年自殺率近年呈輕微上升趨勢,其中不少個案曾在事前於網絡上明示或暗示尋死。近月的社會紛爭中,亦曾有人網上留言有輕生意圖。普通網民看到此等信息,又應如何應對呢?

■ 真實個案

遺言遭廣傳恥笑 花生友留言足害死人

本文選取一個較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探討網上一段文字、一個按鍵如何影響人的生死。但為免打擾逝者及其親友,本文會略去或虛化有可能聯想到當事人身分的信息。

青年A於某夜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失戀痛苦,想要輕生。他的朋友,包括剛分手的女友見到後都留言或私信,勸他珍惜生命。亦偶有陌生的網民留意到他的留言,表示關心勸解。經過前女友及朋友們勸說,A一度表示會放棄自尋短見,但翌日清晨,負面情緒再次控制了他,他一早就去買安眠藥和炭,表示「冷靜的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離開,不用勸我了」。這條像是遺言的發文引起關注,短期內被轉發數百次,讓很多陌生的網民加入了留言、轉發、點讚的洪流。其間有人勸解,有人報警,也有人說風涼話。A當時情緒激動,一邊責罵網友不該報警,拒絕提供自己所在的地點給警方,一邊怨恨自己嘗試了幾次都沒能點燃炭,藥物服下去後似乎也沒什麼效。

狼來了?嘩眾取寵?

一時間,陌生網民的負面情緒亦被觸發,認為A是在玩「狼來了」,嘩眾取寵,甚至有社交媒體紅人加入冷嘲熱諷,並成為轉發熱帖。這時,A的情緒更加激動,他一時感謝那些擔心他安危的人,咒罵那些逼他去死的人;一時哀求圍觀的網民「別逼我了」;一時又說自己現在沒有理智,只是在亂講話。這些混亂的發言引發了更多陌生網民的挑釁、蔑視和嘲諷。如此持續大約一小時後,A表示藥物開始發揮作用,炭盆也已燃起,他的意識愈來愈模糊。他反反覆覆地說着「對不起」、「真的結束了」,但也發出最後的嘆息「我還不想死,但是沒法自救了」,不久停止了發文。當日下午,A的朋友發文說警方已找到A,並送去醫院搶救,「希望網友能停止說風涼話,祈禱人平安」;再後來就是警方通報,該青年搶救無效去世。

這一案例的代表性,在於它較為完整地呈現了一個青年在最後關頭、生與死之間掙扎的心路歷程,以及這期間網上人際溝通的複雜。今日回顧A的個案,希望大家不要試圖去復原A是誰,因為不想再驚擾逝者及其親友;而是希望延伸探討: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每一個普通人該如何反應才能挽救生命。

無分「真想死」「假想死」

首先,我們需要破除一種「叫嚷着要自殺的人都不是真的想死」的迷思。A所呈現的掙扎反覆,與大量自殺研究的發現都一致,大部分逝者都在生死之間徘徊,難以衡量所謂的「真」想死。筆者亦曾透過問卷調查逾千名網民,發現那些會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想輕生的人,絕大多數都確實在經歷着嚴重的負面情緒或自殺意念,他們的表達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及跟進。

那麼在社交媒體上,隔着屏幕,我們該如何表達關注和幫助呢?最基本的,要避免點「讚好」或者「嬲嬲」,以免A以為網友在鼓勵他實行,或者蔑視他的自我表達,這兩種情况都可能進一步激化A的情緒。如果要轉發,應清晰地表達出以解救為目的,盡量通過轉發引起專業危機干預或救援人士的注意;而避免抱持看好戲、甚至藉機炒作的態度。近期由於社會爭議,一些青少年對於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的信任度降低,但在生死救亡關頭,由專業人士處理的危機干預通常更有效,因此特別呼籲網民放下成見。

如果網民要留言,就需要更加審慎。首先要避免簡化A想要自殺的原因,繼而加以指摘。有網民在看過網路紅人的冷嘲熱諷後,認為A是因為短暫的網戀分手而要自殺,批評他軟弱、輕率;但如果我們逐條閱讀A的發文,會發現他提到自己一出生就被拋棄,成長的歷程中痛苦到麻木,自我價值感極低,且有長期失眠的困擾;最後再遇到失戀,加重他的被拋棄感和絕望感。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此外,有網友將A初步嘗試自殺但未見效,嘲諷為一種失敗、無能,甚至嘩眾取寵。殊不知曾嘗試過自殺的人,其實正處於極大的死亡風險。一般人群中,每100人裏就有十幾人想過自殺,但最終死於自殺的是每10萬人裏才有十幾人。從想到自殺到死於自殺之間,原本有一個巨大的障礙,包括人對死亡的本能恐懼、對自殺方法不熟悉等等。這些原本是防止自殺的寶貴機會,但如果有網友在旁邊刺激他、甚至就自殺方法出謀獻策,無疑是在幫A跨越障礙,推他跌落懸崖。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明報製圖)

如感染負面情緒 避免發言

我們亦需要了解在心理危機情况下,A情緒極為激動,又受藥物影響,認知和溝通能力都會減損。普通人遇到這種情况,容易產生有理說不清的挫敗感。我們作為網友可以做的是提醒自己盡量保持冷靜、耐心,避免被當事人的反應激發出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感到自己也感染到負面情緒時,寧願暫時不發言,也不要火上澆油。或者可以自己先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和建議,學習如何更好地跟處於危機狀態的人溝通。

聆聽鼓勵 紓緩當事人情緒

溝通時先不要急於說服當事人,而是認真地聆聽他的訴說,並鼓勵他將更多心事講出來,疏導壓抑已久的情緒。雖然網上是虛擬空間,但只要有心,很多人都會體驗到一種類似現實空間的「共在」、「共情」,都能讓A感受到有很多人想緊緊拉住他。而當對方情緒紓緩下來之後,我們要爭取做的是獲得對方的電話及地址,爭取通話甚至見面,讓解救和陪伴都更落到實處。即使普通網友難以親身陪伴,也可以爭取聯絡通知他的親友,或者在緊急情况下報警。有人或許見到當事人一度抗拒報警的態度而不敢通知警方,這時我們不妨提醒自己,A到最後的時刻,是在感謝那些關心他安危的人,也曾在最後的時候發出了「不想死」的呼救。

總結來說,每一個說想要自殺的表達都值得我們嚴肅以待,寧可誤撞警鐘,都好過萬一錯過。當嚴肅以待時,並不意味着我們就要開始勸解說教,試圖在一時半刻之間幫對方解決問題,這通常會導致溝通無效,令試圖幫助的人感覺挫敗而放棄。作為普通人,我們在那一刻能做以及需要做的是關顧對方當時的情緒狀態,讓對方感覺被尊重、被聆聽,幫助對方冷靜下來。而後續更為複雜的跟進,可以交給專業人士。如果更多網友秉承這些原則來參與和配合自殺危機干預,網上平台就有希望成為幫助困頓者的救生圈,而非打擊脆弱者的審判台。

文:程綺瑾(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衛生處方:了解抑鬱 預防悲劇 //www.afterroberto.com/%e8%a1%9b%e7%94%9f%e8%99%95%e6%96%b9%ef%bc%9a%e4%ba%86%e8%a7%a3%e6%8a%91%e9%ac%b1-%e9%a0%90%e9%98%b2%e6%82%b2%e5%8a%87/ Tue, 08 Oct 2019 08:04: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55
衛生處方:了解抑鬱 預防悲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你知道嗎?每年9月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而剛好一個月後的10月10日,則是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在今年,兩個日子更碰巧有共同的主題:預防自殺。

自殺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有近80萬人自殺身亡,而自殺未遂人數更是前者的許多倍。在香港,自殺是港人除身體疾病以外的第一大死因。自殺不僅是個人的危機,也是社會問題,對當事人的家人、朋友或同事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多些關注身邊人的情况,在察覺問題時積極干預,或者可避免自殺悲劇發生。因此,預防自殺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

自殺通常由多方面的風險因素引發,包括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例如財務困境、感情危機、虐待創傷等等;也包括內在的精神健康問題,而抑鬱症就是最常引致自殺的精神疾病之一。所以,了解抑鬱徵狀對於預防自殺十分重要。

常見的抑鬱徵狀包括:

  1. 持續的情緒低落——正常人日常也會經歷情緒起落,但抑鬱症患者的低落情緒會更嚴重及持久,這些低落情緒可能包括傷心、空虛、無助,甚至罪咎
  2. 喪失興趣及感受快樂的能力——患者可能會對以往的愛好不再感興趣,或不再享受生活中本應帶來歡樂的事情
  3. 顯著的食慾變化,或體重暴升或暴降
  4. 嚴重嗜睡或失眠
  5. 被旁人觀察到身心煩躁(無法安坐、來回踱步、扭絞雙手、拉扯衣服等)或遲滯(語速、思考、動作變慢,說話變少或沉默不語)
  6. 經常感覺疲勞,缺乏能量
  7.  感覺自己十分無用,不合理地過度自責和感到罪咎
  8.  難以思考或集中精神,對生活中各事猶豫不決

情緒低落持續兩周 或已抑鬱

如果同時有幾種徵狀,尤其是幾乎每天都感到情緒低落和喪失興趣,並已持續兩周或更長時間,就可能是患上抑鬱症的迹象。另一方面,如發覺有人向你抱怨生活無出路,變得孤僻、鹵莽和漠視安全,甚至開始給親人好友寫信,送出自己珍愛的物品,便需警覺他/她是否已有自殺的念頭和計劃。若對方心意已決,很可能付諸實行,應當避免讓他/她獨處,並立即報警求助。

當你察覺身邊的人陷入抑鬱,甚至有自殺傾向,請不必過分驚慌。其實察覺徵狀已是踏出幫助他們的關鍵一步。實證證明抗抑鬱藥和心理治療都是有效抗抑鬱症的治療方法,而早期干預的療效往往會更好。因此,幫助對方及早得到專業的評估和治療極為重要。除此之外,家人或好友即使只是簡單的陪伴和聆聽,也會對患者復元發揮很大的作用。

如需了解更多關於心理健康和精神困擾的資訊及求助渠道,可瀏覽衛生署精神健康資訊站:www.chp.gov.hk/tc/features/101872.html

如需尋求專業幫助,可致電醫院管理局24小時精神科電話諮詢服務:2466 7350

文:詹柏榮(衛生署高級醫生(健康促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