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11 Sep 2024 06:50: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自殺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3%80%9115%e6%ad%b2%e4%bb%a5%e4%b8%8b%e9%9d%92%e5%b0%91%e5%b9%b4%e8%87%aa%e6%ae%ba%e7%8e%8710%e5%b9%b4%e9%ab%98-%e5%a5%b3%e7%94%9f%e9%a3%887%e5%80%8d/ Wed, 11 Sep 2024 06:49: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82

【明報專訊】 昨日(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布本港自殺數據,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去年顯著上升,該組別自殺死亡個案由2022年7人增至去年24人,以自殺率計見10年新高,當中女童自殺率更急升7.4倍,去年共16名女生自殺。中心總監葉兆輝稱情况令人憂慮。他續說,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部分或因未及早識別,但亦可能是其自殺原因無法提早識別,「可能只是一次被責罵,一時想不開」,提醒防自殺工作切忌醫療化,「不要覺得自殺一定有精神病,或有精神病一定會自殺」,改善整體校園及家庭氛圍更重要。中心認為,女性更重視人際關係,踏入青春期易受荷爾蒙變化影響情緒,故自殺率更高。葉慨嘆昔日疫下長期停課犧牲了全港學童精神健康,造成的成長缺口影響深遠,各界應共同努力填補,否則難言自殺潮會否持續。

中心根據去年死因庭數據分析自殺趨勢,報告顯示,去年本港15歲以下自殺死亡個案中,16宗為女生,8宗為男生;以每10萬人口計算自殺率,按年升2.2倍,由0.9升至2.9,為10年新高,當中女生自殺率由0.5升至4.2,升幅7.4倍(見表)。

生命熱線高級程序策劃經理余利安稱,前線經驗反映不少家長不了解,甚至拒絕接受子女可能有精神健康問題,盼各界多討論,改善對自殺的忌諱。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及臨牀心理學家何倩恒提醒家長多留意子女,要分辨是青春期情緒化,還是精神健康出現危機,可觀察子女有否「功能上」的轉變,例如對平日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成績下滑、人際關係突變、與好友鬧翻等。她說萬一子女談及想死,不要誤解詳談會鼓勵對方實行而迴避,反而應直接討論,表達關心,才能真正幫到子女。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疫後追學業人際壓力爆煲

「如抵抗力低突多致敏原」

葉兆輝說,青少年自殺並非單一原因所致,多數同時有學業及家庭問題,而翻看去年自殺個案的時間線,很多在剛復課及開學後發生,重返校園令很多新障礙「爆發」,如要追趕學業進度、與同學和老師重建人際關係等,學童在未建立好支援網絡的新環境下面對壓力,心靈上會處於較脆弱狀態。何倩恒分析,青少年在青春期受荷爾蒙影響,情緒較波動,在此狀態下面對眾多新挑戰,猶如「一個抵抗力低的人身邊突然多了很多致敏原、要一個腳痛的人再走好多里路」,壓力會引起青年自殺念頭。她說,女生在8至13歲踏入青春期,較受荷爾蒙影響,故自殺率較男生高。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遺書顯非無交帶 多求家人原諒

葉兆輝又稱,三分之一15歲以下自殺個案有留下遺書,慨嘆他們並非外界以為般「無交帶」,自殺者在遺書中表現出強烈「無望感」,對未來失去信心和盼望,同時亦覺對不起家人,盼獲原諒,有個案更叮囑弟妹照顧好爸媽。

何倩恒認為,這些遺書反映家長對子女期望,不論是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子女精神健康,而「無望感」則反映青少年欠缺「成長心態」。她說成長心態本應是「今日我不成功,但我覺得若我努力,就可能會成功」,但很多青年做不到某事時會自責,認為只有結束生命才能解決困難。她說青年缺乏成長心態與社會文化有關,社會多以成績表現為讚美指標,卻很少有人讚賞一個人很努力,令他有動力進步。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葉兆輝籲社會共補「成長缺口」

葉說,香港是全世界在疫下停面授課最久的地方之一,日後不應再為防疫忽略精神健康而長期停課。他說現時各界要多做工夫,打造具「幸福感」的校園環境,協助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彌補疫情兩三年空白期,否則學生繼續帶着「缺口」成長,長大後面對困難仍欠穩定支援網,對整個社會都有深遠影響。

籲檢討三層應急機制 八成未見精神問題 防自殺勿「醫療化」

政府去年底因應學童自殺潮,在全港中學推出校本「三層應急機制」,以及早識別及支援有自殺風險學生。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稱認同應及早識別,但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有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很多自殺個案事前未必有高風險徵狀,在醫療診斷下亦未必有精神病,要在眾多學生中找出有自殺風險個案較困難,當局應反思靠有關機制是否真的能識別高危學生,提醒應避免將自殺問題「醫療化」。他認為防止自殺工作應更着重強化學校及家庭功能,着力改善整體氛圍。

教局:已聘顧問檢視成效

三層機制將運作至今年底,第一層為學校及早識別及優先輔導較高自殺風險學生;第二層是若學校人手不足,教育局會將個案轉介至社署跟進;第三層為由校長轉介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學生予公立醫院精神科,緊急個案會優先處理。對於如何應對15歲以下自殺個案上升及會否延長機制,教育局回覆稱,估計去年15歲以下輕生情况增長,與疫情期間學生社交生活受影響有關,據局方紀錄,以往疑自殺身亡個案絕大部分為中學生。局方稱會密切留意機制運作,已委聘顧問檢視機制成效。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葉:或只一次責罵 一時想不開

葉兆輝說,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部分或因未及早識別,但亦可能是其自殺原因無法提早識別,「可能只是一次被責罵,一時想不開」,提醒防自殺工作切忌醫療化,「不要覺得自殺一定有精神病,或有精神病一定會自殺」,改善整體校園及家庭氛圍更重要。他透露政府已委託中心檢討機制,已有校長向他反映,希望即使機制不延續,日後仍有途徑供學校求助。

研究:女長者自殺減 料因疫後重啟社交

另外,中心研究發現,去年60歲或以上自殺率由20.4稍跌至19.4,當中女性下降25.9%,男性則升近一成。葉兆輝認為,長者自殺率改善與疫後重投社區活動有關,女較男更願重啟社交,故改善較大。

報告亦發現15歲以下自殺個案中,觀塘及九龍城區佔比較高。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稱,兩區青少年比例較低、資源較少,亦有多舊樓和劏房戶,希望兩區學校加強支援學生。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
【精神健康】港大研究:65歲或以上長者自殺個案較去年升一倍 港自殺風險月內攀升觸及極高風險警戒水平 //www.afterroberto.com/%e6%b8%af%e5%a4%a7%e7%a0%94%e7%a9%b665%e6%ad%b2%e6%88%96%e4%bb%a5%e4%b8%8a%e9%95%b7%e8%80%85%e8%87%aa%e6%ae%ba%e5%80%8b%e6%a1%88%e8%bc%83%e5%8e%bb%e5%b9%b4%e5%8d%87%e4%b8%80%e5%80%8d-%e6%b8%af/ Wed, 30 Mar 2022 1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125 【明報專訊】港大研發的「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分析發現,本港自殺個案由2月22日低位攀升,3月20日觸及黑色極高風險警戒水平,是系統設置兩年以來首次,於3月23日達兩年高峰,期內「7天自殺估值」顯示每日有4人自殺。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65歲或以上長者自殺個案為各年齡層之最,較去年同期升一倍。他提到,2003年SARS爆發,本港自殺率為歷年新高,一年內每10萬人有18.6人自殺,數字於翌年回落,認為SARS後港人懂得處理疫下情緒。他建議政府重啟康文設施讓長者使用以紓緩負面情緒,在防疫與優質生活間取得平衡。生命熱線執行總監吳志崑稱,疫下難有家庭聚會,長者易感孤單和感覺被遺棄,鼓勵市民關懷長者。

【精神健康】港大研究:65歲或以上長者自殺個案較去年升一倍 港自殺風險月內攀升觸及極高風險警戒水平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港大研究:本港自殺風險月內攀升 3月20日首達極高風險警戒水平

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2020年研發系統,利用每日新聞報道等數據,計算本港過去7天自殺估值平均數,再將估值加上標準差值,得出過往7天自殺風險級別,黑、紅、黃3級分別代表極高風險、高風險及中風險水平。

系統發現,本港過去一年估計自殺個案為670宗,個案於2月22日處低位,之後攀升,3月20日觸及黑色極高風險警戒水平,是系統設置兩年以來首次,並於23日達至高峰,當日的「過去7天自殺估值平均數」為4.05,比全年平均數的1.8為高。葉兆輝表示,過去7天每日4人自殺的情况如持續,即一年會高達1300至1400人自殺,惟近兩日數字已稍回落,期望可持續下降。
葉兆輝續分析,3月22至28日共有21宗自殺新聞,8人為65歲或以上,是各年齡層之最,比去年同期升一倍。他稱長者屬高危自殺群,主因是經濟或身體疾病,當中或有受長期病困擾。他說,2月份是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市民焦慮,尤其長者依賴電台、電視和報紙接收資訊,每日得知確診及死亡數字,死者又集中於長者,令他們不安;而社交距離措施令長者難與他人見面,場所關閉令他們減少休閒活動,都會帶來負面情緒。他鼓勵市民多主動關心身邊人,尤其長者,並提供正確疫情信息。

葉兆輝建議政府盡快重啟康文及休閒設施,應在防疫與優質生活之間取平衡,如泳灘可於下午關閉,讓長者晨泳,以及准許跨家庭聚會,「訂立措施防疫重要,打針亦重要,但對長者關顧都重要,別讓老人覺得被遺棄」。

 

染疫老婦曾萌死念 求助怕麻煩別人

年逾七旬的黃伯夫婦近日確診新冠,黃伯患腦退化,需老妻照顧,染疫使他們感無助。黃太不懂上網,每當衛生署致電提醒她申報都感到焦慮。她說疫症後既不能出門,求人協助買餸又怕麻煩別人,「開門付錢不知會否傳染給人」,稱向人求助令她自覺很無用,與世隔絕下曾有自殺念頭,幸有義工致電慰問並提供協助,讓她得到安全感。

 

長者用熱線比例低 組織靠外展找個案

輔導服務生命熱線統計,2021至22年度處理來電數目按年升五成,今年首兩個月共處理2.2萬個來電,日均逾380個,當中長者來電只佔2.4%。執行總監吳志崑稱長者使用熱線比例低,故須靠外展服務找個案,過去一年共處理400宗長者個案。他指出,疫下難有家庭聚會,長者易感孤單和產生被遺棄感而不得宣泄,故家人關懷十分重要。他建議開放社交康樂設施和日間照顧中心,讓長者增加社交機會,長者亦可尋新興趣,例如種花養魚,令自己更精神。

【精神健康】港大研究:65歲或以上長者自殺個案較去年升一倍 港自殺風險月內攀升觸及極高風險警戒水平

 

相關文章:【認知障礙症】當照顧者壓力、負面情緒大 漫長過程愛自己多一些為身心靈減壓

 

稱自殺趨勢與社會氣氛轉變有關

港大「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設置兩年,第五波疫情期間,系統錄得自殺宗數估值的一年低位和歷來高位,其中一年最低位於2月22日出現,高位則在3月23日出現。翻查疫情相關重要事件,期內確診數字持續上升,2月22日適逢政府宣布將推行全民強檢和延長社交距離措施,3月21日則宣布暫緩全民強檢和放寬措施。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向本報表示,不能說疫情或某項社交距離措施與自殺情况有直接關係,但社會會因而有憂傷和焦慮,從社會氣氛轉變能看到與自殺趨勢有關係。

2月22日新冠陽性檢測個案為6211宗,當日起個案持續上升,同月25日突破1萬宗。政府於2月22日亦宣布會推行全民強檢,以及延長社交距離措施至4月20日。港大預警系統數據顯示,當日是自殺估值低位轉升的轉捩點,當日錄得的7天自殺估值平均數只有1.68,處一年低位,其後持續向上,至3月3日錄得2.82,攀至中風險水平,同日陽性檢測個案已達5.68萬宗,數字為第五波疫情最高。

3月23日的7天自殺估值平均數同為4.05,達兩年高峰,最新已回落至3月28日的3.06。在3月21日,特首宣布暫緩推行全民強檢,以及自4月21日起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重開體育場所及圖書館、恢復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等。

 

學者葉兆輝:SARS本港自殺率歷年新高 翌年回落

葉兆輝認為,疫情令整個社會氣氛彌漫憂傷和焦慮,重複確診及死亡數字上升的資訊令人不安,雖不能說疫情和社交距離措施與自殺情况有直接關係,亦不能指某項措施直接導致自殺情况,但從整體社會氣氛轉變,能看到與自殺趨勢有關係,尤其疫情和措施對長者等弱勢社群有更大影響。他提到,2003年SARS爆發,本港自殺率為歷年新高,一年內每10萬人有18.6人自殺,數字於翌年回落,去年每10萬人則有12人自殺,認為SARS後港人懂得處理疫下情緒。

 

(新冠疫情)

明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