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心理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3 Aug 2018 08:35:5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臨牀心理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孩子黐身怕生暴 當眾扭計 見「焦」拆「焦」 //www.afterroberto.com/%e5%ad%a9%e5%ad%90%e9%bb%90%e8%ba%ab%e6%80%95%e7%94%9f%e6%9a%b4-%e7%95%b6%e7%9c%be%e6%89%ad%e8%a8%88-%e8%a6%8b%e3%80%8c%e7%84%a6%e3%80%8d%e6%8b%86%e3%80%8c%e7%84%a6%e3%80%8d/ Mon, 05 Mar 2018 03:14: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2429 【明報專訊】編按:孩子面對陌生環境,容易因焦慮、恐懼而在公眾場合失控,而父母在外人的眼光和壓力下,往往會對這些反應作出妥協,或嚴厲責罵子女企圖讓他們就範。其實,父母這些反應與行為,無助子女面對焦慮,甚至會變本加厲。要讓子女戰勝焦慮,家長除了要陪同子女漸進式面對問題,還要以身作則,不要表現得比子女更擔心及害怕。

■個案

◆每分鐘不讓媽媽離開半步

康康,還記得第一次在診所見你,你怎樣也不肯讓我看你的正面,堅持將臉埋在媽媽懷裏,邊哭邊叫嚷:「媽媽我們走了,我不要再留在這裏!我什麼人也不要見,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啊!」看着你爸媽那份無奈和無助的表情,我決定要多留你一會,就在你的叫嚷聲中聆聽你父母的擔心……

五歲的你,幾乎每分鐘也不願媽媽離開你半步,每次見到「陌生人」(包括祖父母、姨姨叔叔、爸媽經常見面的朋友)也會表現得十分不安,你會躲在媽媽身後,不讓媽媽離開半步。

你很怕在人前說話,即使跟祖父母和親友問好,你也會搖頭拒絕;你也很害怕別人注視和談論你,就算是欣賞和讚美,你也感到不安。

子女當眾嚎哭尖叫 父母束手無策

上學初期,簡直就是你媽媽的噩夢,每天早上跟你角力,在校門拉扯,你好不容易才「願意」上學。連上學也有困難,更遑論上興趣班。你好不容易才肯跟媽媽去「看看」什麼是興趣班,但通常只肯「看」幾分鐘,就堅持要即時離開。媽媽見你反應激動,只好無奈地帶你回家;即使你肯留下來上課,也不讓媽媽離開半步,堅持要她一起上課,媽媽只有無奈地接受。

你的焦慮經常會演變成很大的脾氣:嚎哭、尖叫,甚至是肢體碰撞。父母也知道你這些行為背後,其實是充滿着焦慮、恐懼和不安,但不知道怎樣安撫,束手無策。

在家中的你就最自在了。表現「正常」,有說有笑,聽話乖巧。但當有別人來拜訪,無論是親友、父母的朋友,送貨的叔叔、你從小認識的同學和朋友,只要家人一開門,你就會像隻小貓一樣瘋狂地躲起來。

◆不靠惡不遷就 鼓勵孩子逐步挑戰焦慮

我和你父母的堅持終於起了作用。雖然你繼續緊緊地摟着媽媽,但是哭鬧聲漸漸減弱了,也沒有再叫我走,還偶然轉過頭來看看我,發覺我原來並非你想像中「恐怖」,留下來跟我見面亦並非你想像中不能接受。這次實驗,是我們往後治療的一個重要的開始。我讚賞你勇敢地面對焦慮不安的感覺,你也跟我回眸一笑,我知道這是個好開始了。

對分離感到不安的孩子,往往會對日常生活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拒絕上學、逃避社交和群體活動,也會影響學習表現以至身心健康。這些孩子處於新環境或他們認為不安全、不穩定的情况下,會感到十分焦慮,認為只有跟自己最信任的人一起才有安全感,才有信心面對生活上的問題。

遷就只會強化孩子逃避心態

面對孩子如此強烈的情緒反應,大部分家長都會盡量避免令孩子的情緒再升溫,盡量安撫他們;特別是當孩子在公眾地方失控,在人們的眼光和壓力下,家長有時難免方寸大亂。就像康康的個案,孩子跟媽媽在學校門口或興趣班門外拉扯,不肯進去上學,媽媽多少都會感到尷尬和不知所措,或無奈遷就,放棄堅持;有些家長則嚴厲責駡,軟硬兼施,強推孩子入校門,或假裝拋下孩子不理,期望他們最後就範。

其實,「遷就」只會強化孩子逃避的心態,下次面對近似的情况時,孩子只會更焦慮,也間接鼓勵了孩子逃避的習慣。至於用嚴厲的方式「停止」孩子的焦慮,強迫他們在未有準備好的情况下面對他們認為恐怖的場合,又或者管教方法反覆無常(有時遷就,有時嚴苛),亦只會令孩子更焦慮,因為他們以為連最親的家人也不理會自己的感受,只會令他們更缺乏安全感。

讓孩子親歷情况 非想像中可怕

協助孩子面對焦慮的有效方法,是以堅定和溫婉的語氣鼓勵孩子面對挑戰,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接觸令他們感到不安的情况。那怕起初只是練習數分鐘,也讓孩子親身體驗情况不如想像中那麼可怕。面對「挑戰」前,家長可以跟孩子做些準備,例如一起預計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情况,商量解決辦法,或者一起找證據,證明孩子的焦慮想法出現的可能性不大,也可回顧一些他們曾成功面對焦慮的例子,然後逐漸延長孩子接觸焦慮情境的時間,配合一些正面說話和獎勵,欣賞他們嘗試面對挑戰的勇氣,持續的鼓勵和練習,情况就會漸漸改善。

父母調節自己情緒 免子女習染

另外,家長也要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觀察到父母對一些情况和事物表現出過分擔心和恐懼,甚至刻意迴避,孩子有可能習染。例如有家長對昆蟲十分恐懼,面對昆蟲後尖叫逃跑,孩子也會認為昆蟲是十分恐怖的動物,日後見到可能也會作出類似的激烈反應。所以家長應先行處理自己的焦慮,才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只有見「焦」拆「焦」,才是真正培養孩子戰勝生活中各種挑戰的有效方法。

■後記

現在的康康,活潑快樂,信心大增,跟其他孩子一樣愉快地上學。每次見我的時候,都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勇敢事件」。最近,康康參加花式跳繩的公開大賽,在評判和衆多觀眾面前比賽跳繩,還贏得了獎項呢!整個家庭都為康康的進步感到安慰。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776712ecb5d8777ad6d7f8c8fb407456.jpg (圖:szefei@iStockphoto設計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77672f65dc981a77a464c5446325a998.jpg(圖:康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