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14 Jun 2024 09:24:1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腸胃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食物中毒】小心腸胃炎作怪 查找背後原因 照顧嘔吐患者5重點避免脫水  //www.afterroberto.com/%e7%96%ab%e6%83%85%e4%b8%8b%e5%98%94%e5%90%90%e7%96%91%e6%9f%93%e6%96%b0%e5%86%a0-%e6%9f%a5%e6%89%be%e8%83%8c%e5%be%8c%e5%8e%9f%e5%9b%a0-%e5%b0%8f%e5%bf%83%e8%85%b8%e8%83%83%e7%82%8e%e4%bd%9c%e6%80%aa/ Fri, 14 Jun 2024 09:04: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035

[編按:香港君悅酒店3間食肆接連出現食物中毒個案,6名兒童6月初分別在該酒店3間食肆進食雪糕後,出現腹痛、發燒、惡心及嘔吐等病徵。衛生防護中心(12日)稱個案有流行病學關聯,其中5人糞便樣本證實對沙門氏菌呈陽性。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指出,無論是冷盤食物有可能因未有即時進食,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又或者吃火鍋時食物未完全煮熟便進食……都有可能引致嘔吐等腸胃炎徵狀,必須查找背後原因,因小朋友和成人長者的致嘔原因不盡相同。在照顧嘔吐患者時有哪5大重點需要注意呢?有預防方法嗎?]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醫生建議在照顧嘔吐患者時,要注意以下5大重點。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醫生建議在照顧嘔吐患者時,要注意以下5大重點。

6童酒店進食食物中毒 急性腸胃炎症狀:腹痛、發燒、嘔吐

4名3至5歲男童本月1日在香港君悅酒店咖啡廳進食自助餐,約36.5小時後出現病徵。一名6歲男童翌日在酒店Grissini意大利餐廳午膳,約31小時後出現病徵。另一6歲女童同日在酒店港灣壹號晚膳,約17小時後亦出現病徵。全部兒童均已求醫,其中4人入院,經治療後出院,全部情况穩定。衛生防護中心初步調查顯示,該批兒童曾進食共同食物。據悉,他們均曾進食雪糕。 衛生防護中心呼籲若本月1至2日光顧上述食肆後出現急性腸胃炎症狀,應盡快求醫及聯絡中心,中心已設立熱線2125 2371。衛生防護中心及食安中心仍在調查,包括食物及環境樣本化驗。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指出,把食物置放在攝氏4至60度之間的「危險溫度」,容易令細菌滋生,提醒正確解凍冷藏食物的方法應是放在攝氏0至4度的雪櫃內或流動的冷自來水,放置在室溫超過4小時的食物不宜進食,也要確保食物徹底煮熟及翻熱。

了解嘔吐背後原因  小朋友長者有不同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張醫生強調,嘔吐這個徵狀並不局限於腸胃問題,而小朋友和成人出現嘔吐的原因不盡相同亦多不勝數。

小朋友嘔吐:可以是由食物中毒、腸胃炎、吃得太飽、鯁骨或暈車浪所致;輪狀病毒感染也屬常見;亦可因嚴重疾病如肺炎、腦膜炎、心肌炎、腸套疊及小腸氣等引起,又或者誤吃了家中的清潔劑或成人藥物都可以引致嘔吐。

成人及長者嘔吐:常見原因為腸胃炎,但亦可以因盲腸炎、嚴重便秘、耳石症、腫瘤、中風、前庭神經炎及生蛇等疾病誘發;或者手術或電療後產生腸道黏連阻塞;血糖過高亦可引起酮酸中毒致嘔吐。其他原因包括藥物副作用、精神病患及創傷,甚至有年輕女性胡亂服藥減肥,結果劑量過高而引起劇烈嘔吐。

張醫生表示,大多嘔吐都與「食錯嘢」有關,但若果是由於其他原因所致,有時醫生亦未必可以立即準確分辨背後原因,例如早期盲腸炎引起的嘔吐,有可能會以為是普通腸胃炎,直至出現典型的右腹劇痛,才能確定成因。所以重點是持續觀察症狀變化,有需要時覆診。


相關閲讀:出門旅遊慎防傳染病的5個問題  發燒腹瀉即求醫?做好3大準備減中招風險

嘔吐兼有其他徵狀 勿自行用止嘔藥

張醫生強調,處理嘔吐最重要是查找背後的原因,在確定原因前不應胡亂服藥。

「嘔吐與咳嗽一樣,都是保護身體的自然反應,例如食物中毒後嘔吐可以把毒素排出體外,所以不應自行服用止嘔藥。若嘔吐由於其他嚴重問題所致,例如腸塞,只靠藥物抑制嘔吐徵狀,反而可能會拖延病情,適得其反。」張醫生說。

他提醒市民若嘔吐同時伴隨其他徵狀,如嘔吐物帶有鮮血、暗紅血液或咖啡渣血液、腹痛、腹脹、嚴重頭痛、發燒、咳嗽、脫水,甚至休克等,可能反映問題不簡單,需要立即求醫。

對於輕微或已確定原因的嘔吐問題,一般在處方適當藥物治療後便有助減輕不適。至於由疾病引起的嘔吐,則要由病源入手,例如酮酸中毒引致嘔吐需要使用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由感染引起的嘔吐則需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

患者注意脫水、鉀低 補充水份勿「灌飲」

除了找出引致嘔吐的原因外,病人還要避免脫水和鉀低,故必須補充足夠水份及礦物質。張醫生表示,礦物鹽飲料需按指示比例沖調,身體才能吸收得最好,補水時亦切忌「灌飲」,而是要分開多次小量啜飲,否則可能會令胃部脹起、刺激嘔吐發作,若脫水嚴重則要安排入院「吊鹽水」補充。

嘔吐同時會清空胃內的食物令人感到肚餓,張醫生建議患者,可以進食一些稀粥加少許鹽調味,幼童則可如常飲奶,在徵狀紓緩後再循序漸進恢復正常的飲食。他提醒,注意食物衞生是預防嘔吐的重要一環,家長亦可考慮讓小朋友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作預防。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表示,嘔吐並不局限於腸胃問題,而小朋友、成人和長者出現嘔吐的背後原因不盡相同,必須從病源入手才能對症下藥。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表示,嘔吐並不局限於腸胃問題,而小朋友、成人和長者出現嘔吐的背後原因不盡相同,必須從病源入手才能對症下藥。

相關閲讀:腸胃炎徵狀腹瀉、肚痛可伴隨發燒 酒精搓手未能殺滅腸病毒

照顧嘔吐患者5大重點

.留意除嘔吐外有否其他徵狀,若徵狀持續應盡早求醫

.預防脫水及鉀低,補充水份時宜分多次小量攝取,勿「灌飲」刺激胃部

.成人或長者嘔吐後可以逐步進食一些稀粥加少許鹽調味,幼童則可如常飲奶

.未能坐起嘔吐的兒童和長者,以及癲癇發作病人,應讓其側臥以防嘔吐物阻塞氣道或入肺引起吸入性肺炎

.適當處理嘔吐物及注意家居環境衞生,包括使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徹底清潔家居,以免其他家人受到感染

]]>
有嬰兒濕紙巾細菌含量超標近500倍 消委會:抵抗力弱者使用 或增結膜炎、腸胃炎、發燒等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6%9c%89%e5%ac%b0%e5%85%92%e6%bf%95%e7%b4%99%e5%b7%be%e7%b4%b0%e8%8f%8c%e5%90%ab%e9%87%8f%e8%b6%85%e6%a8%99%e8%bf%91500%e5%80%8d-%e6%8a%b5%e6%8a%97%e5%8a%9b%e5%bc%b1%e8%80%85%e4%bd%bf%e7%94%a8/ Tue, 18 Jul 2023 08:53: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835

消委會檢測了20款個人護理濕紙巾,結果顯示「DAISO」的嬰兒濕紙巾樣本細菌含量超出內地《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規定上限近500倍,消委會提醒,嬰幼兒和長者抵抗力較弱,若使用含過量細菌的濕紙巾,有較高風險會出現細菌感染,導致結膜炎腸胃炎或喉嚨紅腫、發燒等症狀。(編者按:消委會建議,市民使用護理濕紙巾開封後要避免存放太久,指可重複使用的貼紙封口的密封程度未必可以完全隔絕細菌入侵;建議根據使用習慣選擇包裝大小,提醒獨立包裝可減少受細菌污染的機會。)

消委會測試 使用含過量細菌嬰兒濕紙巾清潔面部、眼睛、嘴巴等 或致結膜炎、喉嚨紅腫、腸胃炎或發燒

「DAISO」的嬰兒濕紙巾報稱原產於日本。消委會指,測試結果反映樣本未開封前可能已受微生物污染,使用含過量細菌的濕紙巾清潔面部、眼睛、嘴巴、私密部位等,有機會出現細菌感染,導致結膜炎、喉嚨紅腫、腸胃炎或發燒等症狀,加上嬰幼兒及長者的抵抗力一般較弱,可能更容易受影響,呼籲照顧者須格外注意有關風險。

有嬰兒濕紙巾細菌含量超標近500倍 消委會:抵抗力弱者使用 或增結膜炎、腸胃炎、發燒等風險
消委會檢測了20款個人護理濕紙巾,其中「DAISO」的嬰兒濕紙巾樣本細菌含量超出內地《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規定上限近500倍。(李紹昌攝)

使用過酸或過鹼溶液 刺激皮膚或致皮膚痕癢、炎症

同時,消委會發現1款樣本、萬寧的「嬰兒柔濕巾」所含溶液酸鹼值低於內地《濕巾標準》下限,指過酸或過鹼的溶液一般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容易引起皮膚痕癢或炎症,建議消費者避免使用。萬寧「嬰兒柔濕巾」的生產商回應表示,產品所用的防腐劑於pH3至4酸鹼值的效能最理想,又指產品曾接受歐盟安全評估,認為於正常情况下使用,不會構成嚴重健康風險。


相關閲讀:【眼敏感】家長注意小朋友眼痕常捽眼 可致結膜角膜受損、影響視力 4個紓緩眼睛敏感方法(有片)


有濕紙巾含可致敏防腐劑

另有2款測樣本分別驗出可致敏的防腐劑「游離甲醛」及兩種「對羥基苯甲酸酯」,其中一款為阿信屋的「家庭裝濕紙巾 (香港名勝)」,現已下架。

消委會亦表示,有6款樣本未有於包裝上標示到期日,另有樣本只列出一組數字,未說明是否為到期日,促廠商盡快改善並清晰標示到期日供消費者參考。此外,有7款樣本沒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成分。

消委會:開封後勿存放太久 獨立包裝可減細菌污染機會

消委會提醒,濕紙巾普遍採用不織布,其原料包括天然纖維或人造纖維,而部份人造纖維難被自然分解。另僅5款樣本於包裝標示所用纖維物料,消委會促其他廠商效仿,讓消費者能了解產品的環境友善程度。

消委會亦建議,市民使用護理濕紙巾開封後要避免存放太久,指可重複使用的貼紙封口的密封程度未必可以完全隔絕細菌入侵;每次抽取濕紙巾後應妥善將開口封好,及根據使用習慣選擇包裝大小,提醒獨立包裝可減少受細菌污染的機會。


相關閲讀:食物中毒是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專家拆解嘔吐、腹瀉背後的患病信號


]]>
出門旅遊慎防傳染病的5個問題  發燒腹瀉即求醫?做好3大準備減中招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5%87%ba%e9%96%80%e6%97%85%e9%81%8a%e6%85%8e%e9%98%b2%e5%82%b3%e6%9f%93%e7%97%85%e7%9a%845%e5%80%8b%e5%95%8f%e9%a1%8c-%e7%99%bc%e7%87%92%e8%85%b9%e7%80%89%e5%8d%b3%e6%b1%82%e9%86%ab%ef%bc%9f/ Wed, 26 Apr 2023 09:17: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137 疫後復常,市民外遊意慾旺盛,日本、泰國及新加坡等都是港人旅遊熱點。除了注意新冠病毒外,外遊期間亦有機會感染各種流行傳染病,如經飛沫傳播的上呼吸道疾病,透過蚊叮傳人的登革熱、瘧疾,以及經受污染食物或食水而感染的沙門氏菌等,免疫力較弱的老人和幼童更是高危一族。不想因「中招」而結束或耽誤行程,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醫生梁杰仁醫生為大家解答5個與旅遊相關的傳染病的常見問題,並提供出發前和旅期間必做的3大準備,才能玩得安心又開心!

  1. 外地旅遊常見的傳染病?

梁醫生表示,不同地區流行的傳染病各有不同,以熱帶地區十分常見的登革熱為例,香港每年只有約數十宗病例,但全年天氣較熱的新加坡每年則有近萬宗個案,南美洲國家更可達數以十萬宗。部分落後地區更因衞生情况較差,染病風險會更高。至於水質較差的地區,則需要留意霍亂、沙門氏菌等傳染病。

他指出,縱使社會復常,但新冠病毒仍然在人群中傳播,常見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流感病毒亦不容忽視,外遊時仍有機會「中招」,建議做好預防措施。

出門旅遊慎防傳染病的5個問題  發燒腹瀉即求醫?做好3大準備減中招風險

出門旅遊有什麼要注意?有專科醫生提醒,外遊期間有機會感染各種流行傳染病,出門前、旅遊期間有何方法減低感染機會呢?回港後出現哪些徵狀就要盡快求醫呢?

2.  哪些人屬高危一族?出現哪些徵狀即求醫?

梁醫生強調,免疫力較差人士,例如兒童及長者較容易感染傳染病。長者一般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狀况和不適,但兒童未必有足夠的表達能力,故此家長要特別留意他們的表現和精神狀態。「小朋友若食慾正常、精神良好,能夠如常玩耍,問題應該不大,惟若不願意玩耍和進食,同時不願理睬別人,並呈疲倦、呆滯的徵狀,就要提高警覺。」

梁醫生指出,若持續發燒及出紅疹,有機會是被帶致病源的蚊蟲叮咬所致,建議及早求醫。若有腸胃炎徵狀但仍有食慾,可以先觀察;但如果腹瀉頻繁不止,兼且有嘔吐、無法進食或喝水,甚至有發燒及便血等徵狀,建議盡早求醫,因為有機會是感染霍亂或沙門氏菌,需要由醫生診斷,考慮處方抗生素治療,這情况並不會「痾清就好」,延誤治療或會令病情惡化。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 如何減低外遊時感染傳染病的機會?

梁醫生稱,部分傳染病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以減低染病風險,例如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可減低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日本腦炎、瘧疾及黃熱病等亦可透過疫苗預防。市民計劃行程時應瀏覽衞生處的「旅遊健康服務」網頁,了解目的地的傳染病流行情况及防疫要求,部分傳染病的高發病地區或規定要求接種指定防疫針才能入境。

至於病從口入的傳染病,則要由食物衞生著手。梁醫生建議,應避免進食生冷、未經煮熟及處理不當的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此外,前往東南亞及熱帶等蚊患較多的地區,應帶備驅蚊劑,定時噴灑在外露皮膚上,以防蚊叮蟲咬。

  • 外遊需要帶備「平安藥」傍身?服用當地成藥可行嗎?

梁醫生強調,不建議外遊人士在旅遊目的地購買成藥服用,一來溝通有困難,二來藥物成分較難理解,胡亂服用可能會帶來反效果,最合適的做法是出發前預購一些家居常備藥物或經由醫生處方的藥物,如退燒、消炎、止咳、收鼻水及腸胃藥等,防患未然。

針對較為輕微個案,梁醫生認為「平安藥」可以暫時穩定病情,在可行情况下可考慮繼續旅程,但建議病人要吃得清淡,以及飲用有衛生保證的樽裝水,以免刺激腸胃加劇病情。


相關閲讀:【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炎熱天氣 慎防病媒蚊傳播傳染病 DEET驅蚊劑防蚊叮有效嗎?


  • 回港後出現哪些徵狀應求醫?

大部分傳染病都有潛伏期,有機會在旅遊期間感染,回港後才病發。梁醫生提醒,市民外遊回港後,若出現發燒、紅疹、持續腹瀉、腹痛及呼吸困難等徵狀,應盡早求醫,並告知醫生曾到訪的旅遊地點及時間,以助醫生精準診斷。

出門旅遊慎防傳染病的5個問題  發燒腹瀉即求醫?做好3大準備減中招風險

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醫生梁杰仁醫生提醒,外遊人士除了要注意新冠病毒外,尤其老人和幼童更要留意登革熱、瘧疾、霍亂、沙門氏菌等傳染病,若徵狀持續,應盡快求醫。

三大外遊貼士

1. 注意個人衞生:戴口罩,勤洗手,完成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

2. 留意飲食衞生:避免進食生冷及未經煮熟的食物,亦不要喝凍飲

3. 提防蚊叮蟲咬:穿著淺色長袖衣物,要定期在外露皮膚使用驅蚊劑


相關閲讀:【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
食物中毒是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專家拆解嘔吐、腹瀉背後的患病信號 //www.afterroberto.com/%e9%a3%9f%e7%89%a9%e4%b8%ad%e6%af%92%e6%98%af%e8%85%b8%e8%83%83%e7%82%8e%e3%80%81%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4%bd%9c%e6%80%aa%ef%bc%9f%e5%b0%88%e5%ae%b6%e6%8b%86%e8%a7%a3%e5%98%94%e5%90%90/ Fri, 03 Feb 2023 07:04: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08 近日接二連三出現懷疑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大多進食生蠔(另有燒雞)等食物後,先後出現腹痛、發燒、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悸等病徵,究竟哪些食物容易引致食物中毒?以上病徵是否就是腸胃炎作怪呢?若大魚大肉後出現胃腸飽滯,是否就是消化不良?不過,有專家指出,不要輕視嘔吐、腹瀉等病徵,因有可能是其他的患病信號,如胃酸倒流、胃輕癱、腸易激等!如何紓緩消化不良、改善腸道健康呢?專家逐一拆解。

食物中毒是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專家拆解嘔吐、腹瀉背後的患病信號

哪些食物容易引致食物中毒?吃得太飽、太急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腸胃炎?


食物中毒因「生食」之過?嘔吐腹瀉 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

刺身、海鮮、肉類「生食」陷阱 增感染病毒和寄生蟲風險

刺身、海鮮是不少港人的至愛,不過,醫生提醒尤其是「生食」三文魚、生蠔,甚至是各式肉類的「新鮮」味道時,食物本身可能已存有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或在處理過程中已受污染,或會造成食物中毒,而且生吃有機會感染寄生蟲,一旦感染會出現哪些病徵呢?

刺身、海鮮、肉類「生食」陷阱 增感染病毒和寄生蟲風險


疫情下嘔吐疑染新冠?查找背後原因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有醫生指出,很多人以為嘔吐大多與「食錯嘢」有關,但原來早期盲腸炎都可以引起嘔吐,而小朋友和成人出現嘔吐的原因亦不盡相同。例如小朋友嘔吐:可以是由食物中毒、腸胃炎、吃得太飽、鯁骨或暈車浪所致;成人及長者呢?照顧嘔吐者又要注意哪5大事項呢?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醫生建議在照顧嘔吐患者時,要注意以下5大重點。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有醫生表示,0至1歲初生嬰兒最常見的傳染病是急性腸胃炎,因為當他們會把手或者小物件放進口內,若帶有病原,例如輪狀病毒就會引致腸胃炎,一般會出現肚瀉、嘔吐、發燒、小便量減少等病徵,最令人擔心的是有可能引致脫水……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急性腸胃炎可由多種不同病原體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病毒(如諾如病毒及輪狀病毒)和細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門氏菌)。病毒引發的腸胃炎在香港全年都會發生,冬天較為活躍。至於傳播途徑除了主要經飲用或進食受污染食水或食物外,諾如病毒可經嘔吐時飛濺出帶病毒噴沫傳播。

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注意其他患病信號:胃酸倒流、幽門螺旋菌感染、腸易激、胃輕癱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不過,有醫生提醒,消化不良亦有可能跟身體患病的信號有關,例如胃酸倒流、胃潰瘍、幽門螺旋菌感染、腸易激綜合症等,原因何在?有哪些治療方法和對付消化不良呢?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駐院醫生,傅邦彦醫生

【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

腹部脹痛持續?大便習慣改變,如經常便秘或肚瀉?照大腸鏡報告亦不見異常?莫非是「腸易激綜合症」?原來此病並不罕見,有可能因為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有關係。

腸易激——腸易激綜合症,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 ,成因與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等有關。(設計圖片,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胃輕癱 vs 消化不良|經常胃脹、無法進食、嘔吐?病徵易混淆 兩類人士易有胃輕癱 留意體重下降是警號

都市人可能都曾有過進食後胃脹、「個胃頂住」的經歷,以為是消化不良之過,但若上述情况持續出現,甚至一進食便嘔吐,有可能與胃輕癱(Gastroparesis)有關,哪些人較容易出現胃輕癱呢?照胃鏡檢查時跟消化不良患者會出現什麼不同情况?

胃輕癱 vs 消化不良|經常胃脹、無法進食、嘔吐?病徵易混淆 兩類人士易有胃輕癱 留意體重下降是警號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有腸胃炎、肚屙或傷風感冒等前期病史的人士注意!原來大多數吉巴氏綜合徵患者在發病前都會出現以上病史。究竟什麼是吉巴氏綜合徵(Guillain-Barré syndrome)?這種罕見而嚴重的急性神經系統疾病,會令患者出現四肢疼痛,甚至麻痹、肌肉漸漸無力等病徵……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專家教路:哪些食物易「中毒」?對付食滯便秘、改善腸道有法

食白果會中毒?常見含天然毒素7種蔬果 食安中心教你點防食物中毒

食白果會中毒?發芽的馬鈴薯有毒?食未經煮熟的鮮金針、四季豆等都有引致嘔吐、噁心?常見含有天然毒素的7種蔬果你又知道多少呢?如何減低中毒風險呢?

食物中毒是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專家拆解嘔吐、腹瀉背後的患病信號

【消化不良】 食滯便秘增磅點解決?營養師拆解消脂消腩補充劑迷思 教你3招「急救」

自助餐、任食放題、大魚大肉過後,便秘了、增磅了或消化不良,點解決?吃消脂消腩、排毒通便、減肥阻吸收等的補充劑有用嗎?有方法可以消滯通便?專家逐一拆解箇中迷思,還教你「食、飲、動」3招「急救」!

【消化不良】 食滯便秘增磅點解決?營養師拆解消脂消腩補充劑迷思 教你3招「急救」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益生菌有助腸胃健康?真的嗎?多食發酵食品如泡菜、芝士、乳酪等對健康有幫助嗎?即看營養師逐一拆解,還要知道進食發酵食物的3大注意事項!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8%83%83%e7%82%8e%e8%82%9a%e5%b1%99%e8%82%9a%e7%97%9b%e8%87%b4%e5%90%89%e5%b7%b4%e6%b0%8f%e7%b6%9c%e5%90%88%e5%be%b5%e5%85%8d%e7%96%ab%e7%b3%bb%e7%b5%b1-%e5%ba%b7%e5%be%a9%e8%a8%93%e7%b7%b4/ Tue, 25 Oct 2022 03:46: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754 【明報專訊】什麼是吉巴氏綜合徵(Guillain-Barré syndrome)?這是一種罕見而嚴重的急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以致神經發炎及失去功能,出現四肢疼痛、麻痹及肌肉漸漸無力等病徵。大多數吉巴氏綜合徵患者在發病前,都有前期病史,例如:腸胃炎、肚屙或傷風感冒等。康復路上,醫護人員的努力、病人的堅持、家人的體諒、僱主的接納,缺一不可。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相關文章: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吉巴氏綜合徵患者發病前腸胃炎肚屙肚痛 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

吉巴氏綜合徵十分罕見,病發率每年計每10萬人有1至2人。病發時,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以致神經發炎及失去功能,出現四肢疼痛、麻痹及肌肉漸漸無力等病徵,嚴重會影響呼吸能力,需要利用輔助呼吸機維持生命。

大多數吉巴氏綜合徵患者在發病前,都有前期病史,例如:腸胃炎、肚屙或傷風感冒等。因腸病毒感染腸胃炎而導致吉巴氏綜合徵者,佔25%至50%。患上吉巴氏綜合徵,症狀約於發病後2個星期出現,然後變得穩定;4星期後,症狀開始慢慢改善。若病人接受靜脈免疫球蛋白注射或血漿替換治療,就能加快康復速度。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腸病毒感染——因腸病毒感染腸胃炎而導致吉巴氏綜合徵者,佔25%至50%。(設計圖片,Theerawan Bangpran@iStockphoto)

高齡、腸病毒感染患者 復康預期較差

超過八成患者,能於6個月以後恢復獨立步行能力。但若病者有以下情况:高齡、腸病毒感染、患病過程較急及較嚴重,或需要利用輔助呼吸儀器呼吸者,復康預期會比較差。吉巴氏綜合徵患者1年後死亡率約為3%至7%。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Phynart Studio@iStockphoto)

個案:由腸胃炎到呼吸困難

小明(化名),20來歲,性格活潑、好動、開朗。她從事文職工作,平常喜愛遠足和寫部落格,還時常上載自己遠足照片和心得與別人分享。有一天她與朋友吃過一頓豐富的海鮮晚飯後,感到腸胃不適,不停肚屙肚痛。於是她到急症室求診,初步診斷為腸胃炎,住進醫院。但奇怪的是,除了肚痛肚屙之外,她開始感到雙脚漸漸麻痹無力,甚至起牀走路都顯得困難重重。更惡劣的是,她開始感到呼吸困難,血氧量非常低,醫生要為她緊急插喉,接上呼吸機維持生命。她被送進深切治療部,接受一連串檢查,最後證實患上吉巴氏綜合徵。經醫生治療後,小明的呼吸能力慢慢改善,可以移除呼吸機;可是仍需在氣管處開個切口,接上氣喉以保持呼吸暢順。之後她被轉到普通病房,待病情穩定後,再轉到復康醫院接受復康訓練。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影響呼吸——吉巴氏綜合徵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嚴重會影響呼吸,需要接上呼吸機維持生命。(設計圖片,PatrikSlezak@iStockphoto)

相關文章:疫情下嘔吐疑染新冠?查找背後原因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復康療程助站立、刺激萎縮肌肉

第一次看到小明時,她說話十分困難,因為氣管造口漏氣,發聲時特別用力。初步評估她的體能,手腳活動軟弱無力,縱使用盡全身力氣,也只能微曲手指或曲起手肘。牀上翻身亦需要別人幫助,坐在牀上更會東歪西倒。縱然在兩人扶持下,她因雙腳軟弱無力,完全不能站立。可幸是她頭腦清醒,樂觀積極面對病情。作為小明主診物理治療師,隨即設計一連串復康療程:包括利用站立牀幫助她站立;透過電療儀器刺激她已萎縮的肌肉,加快力量恢復;同時她亦要做功能訓練,例如牀上翻身、起牀、坐姿平衡等。每個訓練對於小明來說,都是極大挑戰。每次完成訓練後,她的身體都疲憊不堪。可是她並沒有退縮!


訓練兩個月 可用步行架走15米

隨着病情改善,配合適當的物理治療,小明體能慢慢恢復。兩星期後,醫生為她除去氣喉。她可以像常人般呼吸,欣喜若狂。沒想到能正常呼吸是一件如此可喜的事!她的肌力得到改善,可自行坐在牀上保持平衡,在二人扶持下,她利用步行架可短暫站立。這少少的進步,對她來說像打了一口強心針,亦驅使她更積極努力參與復康訓練。她甚至把自己每天訓練內容,巨細無遺地記錄在部落格當中。經過連續兩個月訓練,她已可以自行起牀;在別人輕扶下從牀上轉移到輪椅;在一人扶持下,利用步行架步行15米距離。

復康團隊開始為她制訂回家方案,包括家居設計、照顧者訓練、復康儀器購置、教導家居復康運動,以及預約後續的門診復康治療。還記得小明出院的情景,她的臉上充滿喜悅和感恩!小明的進展給予我們很大鼓勵!她出院後,在日間復康中心接受持續的康復訓練。在完成整個訓練後,她可利用前臂撐着拐杖在戶外走動。更高興的是,她已返回工作崗位,重操文職工作。

1年半後,偶爾看到小明的部落格,貼上她幾天前遠足登頂的照片,看她滿臉自信,打從心底裏為她高興。

小明的復康確實是一個奇蹟。這奇蹟不常有,但這經驗給我很大的鼓舞,也成了工作上很大的動力。除了醫護人員、復康工作者的努力外,病人自身努力堅持及積極面對的態度、家人無限的體諒及支持,以及僱主接納,給予彈性的工作安排,都是奇蹟發生的重要因素。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陳永超(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腦科專研組主席、物理治療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別怕照胃腸鏡辛苦 了解集檢查、診斷和治療準確度高的好處 照鏡前後注意3個關鍵 //www.afterroberto.com/%e5%88%a5%e6%80%95%e7%85%a7%e8%83%83%e8%85%b8%e9%8f%a1%e8%be%9b%e8%8b%a6-%e4%ba%86%e8%a7%a3%e9%9b%86%e6%aa%a2%e6%9f%a5-%e8%a8%ba%e6%96%b7%e5%92%8c%e6%b2%bb%e7%99%82%e6%ba%96%e7%a2%ba%e5%ba%a6%e9%ab%98/ Thu, 27 Jan 2022 03:23: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256 消化系統由口腔到肛門,就如一段長長的管道,以往要檢查這些管道可能儼如來一次大手術,哪現在的發展呢?醫生可以利用胃鏡或腸鏡直接觀察腸胃道是否有病變,有需要時更可利用鉗或刷抽取樣本作病理檢查,甚至可同步進行止血或切除瘜肉等治療。如果病人對胃鏡、腸鏡檢查卻步?不妨了解胃腸鏡的發展史和最新技術,病人和其家人亦要注意照鏡前後的3個關鍵!

胃痛、消化不良,以至大便有血或出現貧血等,很多時都需要以胃腸鏡協助找出病因。但原來現代胃腸鏡技術出現前,醫生主要依靠臨床問症進行診斷,後來則利用X光鋇餐或鋇劑造影檢查協助。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闡釋,胃鏡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據聞當時由德國人受吞劍表演的啟發,研發出初代胃鏡。簡陋的鐵管設計不但具極高風險,容易戳破食管,且會因為光源不足而令胃影像不清晰,故此不適用於人體。即使後來稍作改良,亦只限於肛門及膀胱檢查。

擔心照胃腸鏡?病人和其家人在照鏡前後要注意以下3個關鍵!
擔心照胃腸鏡?病人和其家人在照鏡前後要注意以下3個關鍵!

 

相關文章:【照胃鏡、照腸鏡】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何時要「照鏡」?6個情况下做胃鏡或腸鏡檢查

 

胃鏡、腸鏡 集檢查、診斷和治療於一身 鏡管設計增準確度

鄺醫生稱,直至1950年代左右發明光纖及有彈性、可彎曲的軟鏡後,胃腸鏡的發展便一日千里。「光纖可以提供足夠的光源,加上鏡頭不斷改良,令醫生的視野更清晰。而可彎曲的鏡管,也減低進入病人的胃腸道時的危險性和痛苦。鏡管的多通道設計更令胃腸鏡可以集診斷和治療於一身。」近年更引入窄頻內視鏡和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檢查和分析,減少「走漏眼」的機會,提高診斷的準確度。

現時做胃腸鏡只需約30至60分鐘便可完成。近年雖有膠囊腸胃鏡及電腦掃描模擬腸鏡等方法面世,病人毋須插管及接受麻醉,不過仍無法取代胃腸鏡的角色。

鄺醫生解釋,這類檢查的準確性仍相對較低,若有糞便殘留阻擋則更難以看清,而且無法即時進行治療,如有任何發現,仍需要轉用胃腸鏡處理。「在照腸鏡時,醫生可以操作鏡管工具沖洗腸道殘餘糞便,如發現有瘜肉或病變可即時抽取樣本或切除。此外,內視鏡更可做止血、病理定位和植入支架解決腸胃狹窄問題。」

不過,他強調縱使照胃腸鏡的準確率極高,卻並非所有胃腸問題都可以透過此方法處理。例如病人若有胃部或腸道穿破,便不能進行胃腸鏡檢查以免加劇破裂的範圍。如病人懷疑有胃部或腸道穿破,應盡快進行電腦掃描確定診斷,以處理腹腔因為胃腸穿破而引致的感染。

 

抗拒照腸鏡?麻醉技術進步 清腸程序難免

現時不少人仍拒絕做胃腸鏡,尤其是抗拒腸鏡,原因離不開害怕照鏡前和照鏡過程的「辛苦」。鄺醫生指出,如果病人在照鏡時保持清醒會感覺難受,但隨着現時監察麻醉的技術愈見進步,病人在照鏡過程中的不適感通常不大。

「但照腸鏡前的清腸程序就無可避免,即使改以膠囊或電腦掃描檢查,同樣需要清腸。傳統方法需要飲大量瀉水,現時已可選擇使用飲水量較少的瀉藥,但病人會有缺水風險。」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表示,現時麻醉技術進步減低了病人接受腸鏡檢查時的不適感,惟需注意事前清洗大腸的程序仍無可避免。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表示,現時麻醉技術進步減低了病人接受腸鏡檢查時的不適感,惟需注意事前清洗大腸的程序仍無可避免。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胃腸鏡檢查的風險:切除瘜肉愈多 出血和穿破機會愈高

照胃腸鏡的風險是消化系統穿破出血,但機會不高,最常見於切除瘜肉的位置。切除瘜肉的數量愈多、瘜肉體積愈大,則出血和穿破的機會愈高。鄺醫生說,若照鏡時發現病人有瘜肉都會盡量切除,但如數量多、體積較大或有明顯惡性腫瘤,就可能需要改用微創、甚至開刀手術切除。尤其是惡性腫瘤,需要同時清走腫瘤及附近淋巴等組織,以減低復發風險。

他重申,若出現胃腸不適徵狀便要求醫,亦鼓勵公眾不要抗拒接受胃腸鏡檢查,因為若能盡早找出問題才能對症下藥。而年屆50歲或以上人士則應按政府建議進行大腸癌篩查,有家族遺傳病史者更需要提早進行篩查,因為一旦患大腸癌而能及早發現,根治的機會相當高。鄺醫生提醒病人和其家人留意以下3個關鍵,有助病人進行胃腸鏡檢查前後更順暢和安全。

 

胃腸鏡檢查前後的3個關鍵

1. 事前了解:向醫生了解進行胃腸鏡檢查的原因及相關潛在風險,包括照鏡程序及麻醉應用等。

2. 清腸準備:照胃鏡前6至8小時不能進食;而照腸鏡則要在3日前按指引開始戒口,檢查前一晚開始要清洗大腸,腸道愈乾淨,檢查效果會愈好。

3. 照鏡檢查後要休息:完成照鏡後,病人身體受麻醉藥影響會比較疲倦,故不宜隨即上班,亦不宜駕駛或操作機械。最好安排親友陪伴病人回家。若病人之後出現腹痛或任何不適,就要立即求醫。

 

]]>
腸胃炎徵狀腹瀉、肚痛可伴隨發燒 酒精搓手未能殺滅腸病毒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8%83%83%e7%82%8e%e5%be%b5%e7%8b%80%e8%85%b9%e7%80%89-%e8%82%9a%e7%97%9b%e5%8f%af%e4%bc%b4%e9%9a%a8%e7%99%bc%e7%87%92-%e9%85%92%e7%b2%be%e6%90%93%e6%89%8b%e6%9c%aa%e8%83%bd%e6%ae%ba%e6%bb%85/ Thu, 03 Jun 2021 07:22: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853 【明報專訊】疫情下,相信大家都已習慣隨身必備酒精搓手液,以便隨時隨地清潔雙手。不過,家庭醫生林永和提醒,單靠酒精搓手未能完全阻止病毒入侵,部分病毒例如諾如病毒、腸病毒,不能被酒精殺滅,應以梘液徹底洗手,避免病從口入。慎防腸胃炎來襲!

梘液洗手——食飯前應以梘液徹底洗手,避免病從口入。(filipfoto@iStockphoto)
梘液洗手——食飯前應以梘液徹底洗手,避免病從口入。(filipfoto@iStockphoto)

 

相關文章:【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預防腸胃炎 酒精搓手未能滅諾如病毒、腸病毒

炎熱天氣下,食物保存不當易滋生細菌,引起腹瀉、肚痛等腸胃炎徵狀。林永和表示,急性腹瀉常見原因是由進食受病原體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原包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要預防腸胃炎,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觸摸口、鼻或眼之前,進食前及如廁後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最少20秒。

林永和(資料圖片)
林永和(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腸胃炎徵狀:發燒、腹瀉 若有喉嚨痛、咳嗽宜做新冠病毒測試

腸胃炎有時會伴隨發燒,一旦出現發熱、腹瀉徵狀,難免擔心感染新冠病毒。林永和表示,雖然文獻上記載感染新冠病毒後,有可能出現腹瀉徵狀,但臨牀上少有患者單純只有腹瀉。一般來說,腹瀉通常與食物安全有關。如果腹瀉成因不明,而伴隨喉嚨痛、咳嗽等徵狀,建議不妨做新冠病毒檢測。

]]>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www.afterroberto.com/%e5%82%b3%e6%9f%93%e7%97%85-%e8%aa%8d%e8%ad%984%e9%a1%9e%e5%85%92%e7%ab%a5%e5%b8%b8%e8%a6%8b%e5%82%b3%e6%9f%93%e7%97%85-%e6%80%a5%e6%80%a7%e8%85%b8%e8%83%83%e7%82%8e-%e6%b5%81%e6%84%9f-%e6%89%8b/ Fri, 12 Feb 2021 11:20: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046 初生嬰兒出生時,父母必定大為緊張,特別是目前新冠肺炎仍然肆虐,更令父母擔心小寶寶會因為抵抗力較差而生病。以下4類兒童常見的傳染病,包括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家長們對這些傳染病了解嗎?有哪些預防方法呢?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兒童常見的傳染病包括有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和水痘等,家長們宜多了解這些疾病和預防方法。

急性腸胃炎 出現肚瀉、嘔吐、發燒等病徵

betway体彩 駐院醫生曾尚賢醫生表示,零至一歲初生嬰兒最常見的傳染病是急性腸胃炎,因為當他們開始慢慢長大,會把手或者小物件放進口內,若帶有病原,例如輪狀病毒就會引致腸胃炎,一般會出現肚瀉、嘔吐、發燒、小便量減少等。曾醫生指出,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輪狀病毒,患者要補充足夠水分避免脫水。

預防Tips:要預防小朋友感染輪狀病毒,曾醫生提醒家長要多注意家居衛生,特別是為初生嬰兒換尿片的地方,也可以透過餵哺母乳,把媽媽的抗體傳給嬰兒。此外,家長亦可考慮讓嬰兒接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有研究指其有效度達九成。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每年接種疫苗作預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然而,由於流感病毒株可能會不時改變(出現抗原轉移情况),上一季度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力也會隨時間減弱,所以建議家長每年都要為子女安排接種流感疫苗。

預防Tips:可透過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預防。

手足口病 口腔出水疱、紅點、潰瘍

另一種小兒常見的傳染病是由腸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高峰期是初夏至初秋,亦有機會在冬天有一個小高峰。曾醫生表示,腸病毒有70多種,常見的是腸病毒71型(EV71),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傳播。患者的口腔會出水疱、紅點、潰瘍、疼痛,導致進食有困難;手掌、腳掌位置也會出現紅疹。手足口病可引致嚴重併發症,例如腦膜炎、腦炎、小兒麻痺等,嚴重甚至會致命。

預防Tips:家長必須注意小朋友的個人衛生,特別是在外玩耍、如廁後要為他們徹底清潔雙手。曾醫生亦提醒,由於腸病毒可以殘留於糞便內兩星期,所以即使小朋友已康復,糞便仍有機會傳播病毒,父母要注意把清潔用品分開擺放。

水痘 初生嬰兒易有嚴重併發症:肺炎、腦炎

水痘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常見於12歲以下兒童。曾醫生指出,一般人出水痘後可以自行痊癒,不過部分患者的傷口可能會出現細菌感染,免疫力較弱人士,包括初生嬰兒染水痘後,較大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肺炎和腦炎等。

預防Tips:水痘可以透過接種疫苗預防,約九成人接種疫苗後,都可以產生免疫能力。

]]>
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8%83%83%e7%82%8e-%e8%a1%9b%e7%94%9f%e8%99%95%e6%96%b9-%e7%97%85%e6%af%92%e6%80%a7%e8%85%b8%e8%83%83%e7%82%8e-%e5%a4%a9%e6%b0%a3%e8%bd%89%e5%86%b7%e6%98%93%e4%b8%ad%e6%8b%9b/ Wed, 16 Dec 2020 03:39: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952 【明報專訊】急性腸胃炎可由多種不同病原體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病毒(如諾如病毒及輪狀病毒)和細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門氏菌)。病毒引發的腸胃炎在香港全年都會發生,但冬天較為活躍,任何年齡人士都有可能染上。傳播途徑主要飲用或進食受污染食水或食物,或接觸受污染物件表面;諾如病毒亦可經嘔吐時飛濺出帶病毒噴沫傳播。

 

補水防脫水 忌喝高糖飲品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病徵是腹瀉及嘔吐,其他病徵包括頭痛、發燒及腹痛,徵狀通常在染病後1至2天出現。視乎病毒類別,病徵可持續1至10天。病毒性腸胃炎對多數人而言並不嚴重,然而幼童染上輪狀病毒腸胃炎,嚴重可致脫水。

治療方面,主要是補充水分,防止脫水。但留意,高糖分飲品可能令徵狀加劇,應避免飲用。抗生素對病毒感染並無療效,除非經醫生指示,否則不應自行使用。無論成人或小孩出現發燒、嘔吐或腹瀉等腸胃病徵,應及早向醫生求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現時有供嬰兒口服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疫苗,但諾如病毒暫時沒有疫苗預防。

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腹瀉嘔吐——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病徵是腹瀉及嘔吐,其他病徵包括頭痛、發燒及腹痛。(設計圖片,deeepblue@iStockphoto)

 

1:49漂白水消毒污染範圍

市民應採取一般預防腸胃炎的措施,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當中保持雙手清潔尤其重要。同時,家長應該經常提醒並協助孩子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處理食物前、進食前、如廁後和換尿片後都要用梘液徹底清潔雙手。食物要徹底煮熟,尤其是貝殼類海產。此外,要時刻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廁時要注重衛生,將廁板蓋上才冲廁,以免散播病菌。

嘔吐物、糞便、受污染地方和物件應妥善清理,首先安排其他人遠離污物和被污染地方,清理過程中,須戴上手套及口罩,如嘔吐時附近有未覆蓋好食物,應丟棄所有食物。用即棄紙巾或抹布由外至內抹去污穢物,然後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1份含5.25%次氯酸鈉家用漂白水加入49份清水)清洗及消毒。要擴大清潔範圍,最好消毒污物溢出邊緣起兩米範圍,尤其是經常接觸的地方,如門柄、扶手等。讓漂白水在污染範圍停留15至30分鐘,再用清水清洗抹乾,金屬面可用70%酒精消毒。完成消毒後,必須把清潔用具浸泡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內30分鐘,然後徹底冲洗並自然風乾後才可再次使用。所有清理工作完畢後,必須徹底洗手。

 

想了解更多資訊,可瀏覽衛生署網頁︰

chp.gov.hk/tc/features/42244.html

 

文:李榮森(衛生署健康促進處醫生)

]]>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www.afterroberto.com/%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7%82%ba%e4%bb%80%e9%ba%bc%e6%9c%83%e6%94%be%e5%b1%81-%e5%97%9c%e7%94%9c%e5%a4%9a%e8%82%89%e5%a5%b3%e7%a5%9e%e6%94%be%e8%87%ad%e5%b1%81/ Wed, 18 Nov 2020 04:00: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15 【明報專訊】網民常笑說:「女神不放屁!」其實放屁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吃了豐富大餐後,造成消化不良。近期流行staycation,與愛侶飲飽食醉後回到酒店房間,一旦發放響屁或臭屁,肯定破壞氣氛!如何忍住道「屁」?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識食少屁——不想吃完自助餐「生氣」,不妨參考中醫和西醫的減少放屁貼士。(AaronAmat@iStockphoto,設計圖片)

中醫說:「多吃肥甘厚味食物,影響脾胃運化而放臭屁。」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高級中醫謝慶綿(受訪者提供)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註冊中醫潘咨遐(資料圖片)

謝: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高級中醫謝慶綿

潘:註冊中醫潘咨遐(資料圖片)

代謝產氣體 經肛門排走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放屁排氣——飲有氣飲料如汽水,可能會造成放屁或打嗝。(Sirapat@iStockphoto)

問:為什麼會放屁?
謝:中國古籍《難經》提到,飲食代謝過程中有7個關卡,稱為「七衝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小腸主要作用是吸收營養,從中醫角度來看,小腸具分清泌濁的功能,有用物質會吸收,食物殘渣則會送到大腸,「屁」是代謝過程產生的氣體。

此外,放屁亦與飲食習慣有關。以碳酸飲料為例,喝後二氧化碳可經放屁或打嗝排出。若連接食道和胃的賁門沒關緊,或是胃內有大量氣體,便會打嗝。如果氣體在小腸積聚,就會從肛門排走,形成「放屁」。

 

濕熱蘊結放臭彈

問:放屁過多因脾胃虛弱?
潘:中醫稱放屁為「矢氣」,矢氣過多可能是由於下列問題所致:

‧濕熱蘊結:放臭屁、惡心嘔吐、大便濕爛或便秘、肛門灼熱

‧寒濕內聚:屁多但不臭、腹部脹滿、胃口差、口渴但不想飲水、大便溏

‧脾胃虛弱:屁味不臭、腹脹、食慾減退、疲倦乏力

‧宿食停滯:腹滿脹痛、噯氣吞酸、見食物覺惡心、大便味臭

‧肝鬱氣滯:飲食作息不定時、生活緊張、情緒壓力,引致腸胃功能紊亂而頻頻放屁

至於屁多、肚子咕咕叫的人,通常大便不暢、肚脹卻又排便排不出,屬腸道氣滯型的功能性便秘,因脾虛所導致。

 

按穴+按摩 解「一肚氣」

問:經常腹脹肚谷「一肚氣」,怎麼辦?
謝:建議按壓以下穴位,有痠脹感即可,有助改善打嗝(噯氣)和放屁(矢氣)等胃腸道氣機障礙問題。此外,可順時針按摩腹部,從右下腹向右上腹推,再打橫推至左上腹及左下腹,有助大腸蠕動,尤其適合因便秘而屁多的人。按穴和按摩前,宜先諮詢註冊中醫意見。

  • 天樞穴
    位置:位於肚臍旁開兩寸,約三指的闊度
    功效:適合腹脹屁多人士
  • 足三里穴
    位置:膝蓋外下方三寸,約四指的闊度,脛骨前緣旁開一寸的位置
    功效:有利促進胃腸功能
  • 內關穴
    位置: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兩寸,於兩筋腱之間
    功效:改善胃腸不適、胃脹、打嗝等

中醫改善貼士:飲茶健脾燥濕

不論是響屁或臭屁都令人尷尬,如何避免?註冊中醫潘咨遐表示,進食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例如肉類、葱蒜、煎炸油膩食物,會影響脾胃運化,容易滋生濕熱於腸道而放臭屁。她提醒,因消化不良引起的放屁增多,就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避免進食肥膩和辛辣食物,進食時要細嚼慢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澱粉質較多的食物如芋頭、薯條、南瓜、栗子,可阻礙氣機及影響腸胃運化,脾虛人士避免吃太多這類食物,也要少吃難消化食物如糯米。此外,中醫認為甜食生濕,可導致寒濕內聚或濕熱蘊結,想減少放屁宜少吃甜食。潘咨遐推介以下2款食療,有助改善放屁的困擾:

陳皮普洱茶

功效:具順氣理中、健脾燥濕功能,適合脾胃虛弱人士(應避免空腹飲用)

材料:水150毫升、普洱茶葉6至8克、陳皮2克(分量可因個人口味增減)

做法:第一泡應為洗茶,洗茶時間不宜過長,時間約2至3秒為佳

 

玫瑰花山楂茶

功效:有助疏肝消滯,適合肝氣鬱滯人士

材料:山楂3至4粒、玫瑰花4至5粒、水250毫升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熱水泡5至10分鐘,飯後飲用。服用薄血藥人士、早期懷孕女士慎服;胃酸倒流者不宜

 

西醫說:「食物殘渣成為大腸內細菌的食物,過程中產生氣體。」

◆姚: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資料圖片)

 

食物未消化 大腸菌「開餐」

問:放屁有何成因?
姚:主要成因是某些食物難消化,殘渣到達大腸後,成為細菌的食物;細菌在分解和發酵食物殘渣時產生氣體,經肛門排出,即放屁。其次是短時間內吞下許多氣體,或飲有氣飲料,腸道可能未能吸收所有二氧化碳等,因而放屁或打嗝。

 

腸易激 腸胃炎「打氣」

問:經常放屁,是身體出問題?
姚:某些情况下會較常放屁,例如腸胃炎、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當腸道蠕動急速,大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到達大腸,就會較多屁。另外,短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例如吃自助餐,胃和小腸都不能夠消化所有食物,造成消化不良,這些未能消化的食物落到大腸被細菌發酵而引致多屁。若感到腹部不適或大便習慣改變,應諮詢醫生意見。

憑味不能辨症 食肉獸屁更臭

問: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不同屁味各有意思?
姚:響屁和臭屁,兩者完全沒有關係。放屁的聲響跟氣流,以及肛門、臀部肌肉有關,類似吹哨子。假若氣體體積不大,氣流便不足以產生響亮的屁聲。氣流的速度也會影響屁聲大小,加上有些人會用腹肌「谷一谷」,力量變大了,屁聲便較響;另一邊廂,有人會嘗試控制肛門括約肌減慢氣體排出的速度,從而減低聲量。

網上流傳,不同氣味的臭屁反映不同疾病,如「腐肉味」臭屁可能是癌症徵兆,「魚腥味」則是腸道出血,沒有充分醫學研究證明。屁的氣味通常來自細菌發酵。飲汽水、梳打水所致的屁沒什麼氣味;大量食肉產生的屁味則較臭,原因是肉類含高硫質,經細菌發酵後會釋放硫化氫,是臭味來源之一,類似「臭雞蛋味」。

 

西醫飲食貼士:少吃高果糖水果、根莖食物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根莖類生氣——芋頭、薯仔等根莖類食物,都容易在腸道產生氣體。(資料圖片)

某些食物較難消化,對腸胃造成負擔。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建議,應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進食同一類食物及大吃大喝,可減少放屁。另外,牛奶及奶製品含有乳糖,部分成年人因缺乏乳糖酶,無法完全消化乳糖,食用後會有腹瀉、脹氣等情况。此外,果糖較難消化,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西瓜、芒果,同樣容易令腸道產生氣體;還有葱類、豆類、根莖類食物(如芋頭、蓮藕、薯仔、蘿蔔)、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花、西蘭花)等食物,都容易在腸道產生氣體,怕尷尬,就少吃為妙。

 

文:李祖怡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