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1 Mar 2024 06:54:4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腸易激綜合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6%98%93%e6%bf%80%e8%82%9a%e7%97%9b%e8%85%b9%e7%80%89%e9%9b%a3%e5%bf%8d-%e7%a0%94%e7%a9%b6-%e5%a5%bd%e7%9d%a1%e7%9c%a0%e8%b3%aa%e9%87%8f%e7%ad%89%e7%bf%92%e6%85%a3%e5%8a%a9%e9%a0%90%e9%98%b2/ Mon, 11 Mar 2024 06:35: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458

【明報專訊】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俗稱「玻璃肚」,一般15至30歲發病,病徵包括經常肚痛、腹瀉、便秘及肚脹等,生活飽受困擾,有病人因病不敢外出用膳或坐長途車,有港孩15歲已罹患。中大醫學院團隊一項研究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資料作大數據分析,隨訪逾6萬人平均12.6年,發現5項健康生活習慣有助預防腸易激,愈多患病風險就愈低,並揭示3類與飲食無關的行為,即高睡眠質量、高強度運動、從不吸煙能顯著降低患病風險,當中尤以「瞓得好」最重要,為預防策略帶來啟示。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中大中西醫聯手進行的最新研究揭示,五項健康生活行為有助預防腸易激,其中發現高質量睡眠最重要。左起為參與研究的中大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何輝輝、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志豪,及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黃志東攝)

腸易激綜合症非腸道結構引起  一般15至30歲發病

腸易激屬常見功能性腸胃病,非由腸道結構問題引起,屬腸腦交互作用障礙,一般15至30歲發病,六分之一成人患者每月發病,4%每周。香港不少小孩返學就肚痛,5至6歲開始出現,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稱,約六成到15至18歲演變成腸易激,五分之一患者有家族集群現象,反映有遺傳因素。

中大研究:瞓得好預防玻璃肚 5習慣助預防

過往研究顯示5項健康生活行為有助減低腸易激風險,包括高睡眠質量、高強度運動、從不吸煙、高飲食質量及適量飲酒,中大團隊以大數據分析評估行為與腸易激病發率關係。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數據庫,2006至2010年招募37至73歲沒確診腸易激的64,268名成年人,隨訪至2022年,最終961人確診腸易激、佔1.5%。

研究發現,有高睡眠質量、高強度運動、從不吸煙的研究對象,比起無相同行為者患腸易激風險減少27%、17%和14%;高飲食質量和適量飲酒則與預防該病的單獨聯繫較弱,但與其餘3種行為聯合效果顯著。另一發現是健康生活行為愈多,患腸易激風險就愈低。團隊認為改變生活方式可成為腸易激初級預防策略,指今次研究的5項習慣在中醫治療腸易激的手冊早有記載,中大透過大數據及循證醫學將中醫的理論證實效用,有關研究在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後,獲多個英美媒體報道。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已發病遵5習慣 未必可扭轉病情

本身是註冊中醫師的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志豪表示,研究結果反映「最緊要是瞓得好」,「反而不是擺落口的東西重要點」。他指「睡覺會養肝」,睡得不好肝功能差,肝負責調理氣的運行,尤其腸胃,若運行不暢順會出現肚痛、便秘等類似腸易激情况,即所謂「肝鬱脾虛」。他指肝具調節腸胃消化特殊功能,故中醫透過醫治肝去醫治腸胃。他說肌肉和腸胃屬土,若透過運動鍛煉好肌肉,腸胃便會好。

胡志遠指出,腸易激不單腸胃出問題,而是牽涉與腦之間系統連接出現失調,腸胃最後控制室在腦,故當有壓力或睡得不好可致胃痛或肚痛,也觀察到患者若睡得不好症狀隨即轉差;適量運動則有助減壓、腸胃蠕動、令腸道免疫系統更穩定。若患者遵守5項行為能否逆轉病情?胡說「一旦撻着火警鐘」,可能單靠生活改變都不能逆轉,唯盼透過中西醫治療改善。研究採用英國數據庫對港人參考性有多大,胡志遠說「一定要在香港做一個(同類研究)先知」,但強調腸易激在種族和地域差異不大,雖然部分習慣例如喝酒在英國較香港普遍,但其他流行病學上看不到很大種族差異,故認為今次數據在香港的適用性高。他說以往無類似研究,今次研究重要臨牀意義是可透過推廣健康作息和飲食生活習慣,減少腸易激發生。

籲30歲起養成習慣 預防其他慢病

鍾志豪說不希望市民30多歲才養成上述習慣,建議由青少年開始,指不止可預防腸易激,對不少慢病亦具預防效果。他建議市民按世衛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運動,例如快步走、打羽毛球、抹地抹窗,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運動,並跟從「得舒飲食」,不喝酒或適當喝酒。


相關閲讀:【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醫學滿東華)

失眠按揉內關太衝兩穴 助寧神疏肝理氣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本身註冊中醫師的中大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何輝輝表示,中醫針對腸易激綜合症有臨牀診療指南,平日會根據病人主要症狀,診斷為泄瀉、便秘和腹痛等,提供不同治療方法如針灸和中藥。她引述過往研究數據指患者接受針灸、針刺或電針治療後可有效緩解整體症狀的機率,包括腹痛、腹脹、大便次數和性質等,分別是服用西藥的1.29、1.25和1.21倍。

何輝輝表示,中醫一直重視「治未病」,中醫臨牀診療指南本身已提及今次研究所指的5項健康生活行為,今次研究則提供實證支持這些日常建議。不少中醫古文獻對這些健康生活行為早有見解,以適量飲酒為例,她說少量飲酒有利氣血運行,增強精神;做運動方面,久卧會傷氣,長久靜坐則會損傷肌肉。

睡眠方面,何輝輝說當人睡眠時,血會歸儲藏於肝,肝得血而能滋養雙眼。她說,晚上11時至凌晨1時屬膽經時辰,凌晨1至3時屬肝經時辰,肝膽關係緊密,提醒市民晚上11時前睡覺,對肝膽最好。常說「肝鬱脾虛」,她以五行理論解釋,指肝屬木,脾屬土,若肝不健康,「就會剋住土」。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中大中西醫聯手進行的最新研究揭示,五項健康生活行為有助預防腸易激,其中發現高質量睡眠最重要。左起為參與研究的中大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何輝輝、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志豪,及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黃志東攝)

相關閲讀: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腹痛腹脹按足三里太白兩穴

至於其他緩紓症狀方法,何輝輝建議病人腹痛或腹脹時按揉腿部的足三里或太白穴位,具調理脾胃作用。不少港人睡得差,倘失眠或精神緊張,可按揉位於手腕的內關穴和位於腳部的太衝穴,具寧心安神、疏肝理氣之效。她建議每日穴位按摩3至4次,每次10至15分鐘。

明報記者 陳柔雅

]]>
【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醫學滿東華)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6%98%93%e6%bf%80%e7%b6%9c%e5%90%88%e7%97%87-%e8%85%b9%e8%84%b9%e6%8c%81%e7%ba%8c%e4%be%bf%e7%a7%98%e6%88%96%e8%82%9a%e7%80%89-%e7%85%a7%e5%a4%a7%e8%85%b8%e9%8f%a1%e7%84%a1%e7%99%bc%e7%82%8e/ Mon, 25 Apr 2022 09:39: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548 【明報專訊】阿麗(化名)是家庭主婦,較早前來覆診,主要是聽我解釋大腸鏡報告。然而,當她得知大腸鏡報告沒有異常後,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原因是她腹部脹痛問題已經困擾了幾個月,期望大腸鏡能找到原因,並處理根本問題。我遂笑着向她解釋,其實腸道沒有發炎及嚴重病變是好事,而她的症狀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引起。

 

相關文章:【腸胃毛病系列】腸易激綜合症及慢性腸炎知多啲 多管齊下治療有法

 

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大便習慣改變 便秘或肚瀉

腸易激綜合症並不罕見,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目前醫學界還未完全了解其成因,但與不同因素,例如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都有關係。患者一般腹部脹痛已經持續或斷斷續續維持了一段時間,並有相關的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或肚瀉等症狀。腸易激綜合症主要是依靠患者病徵及臨牀診斷,而其他檢查例如大腸鏡及抽血等,作用在於排除其他疾病,尤其當患者有大便出血或體重異常減輕等高風險病徵時,大腸癌及炎症性腸病都是需要排除的嚴重疾病。

腸易激——腸易激綜合症,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 ,成因與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等有關。(設計圖片,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腸易激——腸易激綜合症,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 ,成因與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等有關。(設計圖片,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相關文章:別怕照胃腸鏡辛苦 了解集檢查、診斷和治療準確度高的好處 照鏡前後注意3個關鍵

 

腸易激 或與焦慮抑鬱有關

要治療腸易激綜合症,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均可控制症狀,改善患者生活質素。醫生亦期望患者對病情了解更多之後,可減少他們的焦慮。在藥物治療方面,如果患者經常因腸道抽搐而引起腹痛,可考慮服用能減少腸道抽搐的藥物;如患者有肚瀉或便秘問題,則可使用止瀉藥或瀉藥。在非藥物治療方面,由於某些食物(例如中式飲食常見的大蒜、洋葱和豆豉)較容易令腸道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醫生會建議患者減少進食此類食物及觀察效果。另外,情緒問題如焦慮症及抑鬱亦是常發生於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當中,因此醫生會留意相關症狀,並在有需要時轉介。

阿麗對腸易激綜合症有了更多了解,在飲食習慣方面相應調整,亦開始服用腸胃抽搐藥。她腹部脹痛情况及生活質素有顯著改善,有更好的精神可以照顧家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余霆鋒(東華三院副顧問醫生(內視鏡)、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
泄瀉4大成因 與痢疾徵狀有別 對付泄瀉先辨寒熱虛實(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6%b3%84%e7%80%894%e5%a4%a7%e6%88%90%e5%9b%a0-%e8%88%87%e7%97%a2%e7%96%be%e5%be%b5%e7%8b%80%e6%9c%89%e5%88%a5-%e5%b0%8d%e4%bb%98%e6%b3%84%e7%80%89%e5%85%88%e8%be%a8%e5%af%92%e7%86%b1%e8%99%9b/ Fri, 10 Dec 2021 03:50: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5466 【明報專訊】泄瀉是什麼?與痢疾徵狀有何不同呢?泄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稀薄如水直下為瀉。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兩季為多見,急慢性腸炎、腸結核、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症等患者,可按中醫方式辨證治療。了解泄瀉4大成因: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和脾胃虛弱。

 

泄瀉4大成因:濕邪 食滯 憂思 脾胃虛

1.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能引起泄瀉,其中以寒濕暑熱較為多見;脾臟喜燥而惡濕,濕邪引起泄瀉

2. 飲食所傷:飲食過量致宿食內停,或過食甘味食物致呆胃滯脾,或多食生冷,或誤食不潔之物,損傷脾胃運化,而成泄瀉

3. 情志失調:平時脾胃素虛,因情志不遂、憂思惱怒、精神緊張以致肝氣鬱結、橫逆乘脾、運化失常而成泄瀉

4. 脾胃虛弱: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若長期飲食失調、勞倦內傷、久病纏綿,均可導致脾胃虛弱,不能受納水穀和運化精微,水穀停滯、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

診斷以大便糞質清稀為主要依據: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如水狀或完穀不化,兼有腹脹腹痛,起病或急或緩,常先有腹痛旋即泄瀉,經常反覆發作,多由寒熱、飲食、情志等因素誘發。如有需要,可作大便常規檢查、細菌培養、腸造影及內窺鏡檢查,有助診斷。

 

相關文章:【腸胃毛病系列】腸易激綜合症及慢性腸炎知多啲 多管齊下治療有法

 

泄瀉痢疾 徵狀有別

泄瀉與痢疾的病變部位都在腸胃,均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病證皆由外感時邪、內傷飲食而發病。以腹痛內急後重,痢下赤白黏液者為痢疾;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至如水樣者為泄瀉。泄瀉亦有腹痛證,但多與腸鳴脘脹同時出現,其痛便後即減,而痢疾之腹痛是與內急重同時出現,便後不減,二者不難分辨。

泄瀉病要辨寒熱虛實,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穀不化多屬寒證;大便黃褐而臭,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多屬熱證;瀉下腹痛,痛勢急迫拒按,瀉後痛減,多屬實證;病程較長,腹痛不甚,喜溫喜按,神疲肢冷,多屬虛證。然而病變過程複雜,往往出現虛實兼雜,寒熱互見。故而辨證時,應全面分析。

以臟腑辨證:腸胃食滯之泄瀉,以腹痛腸鳴,糞便臭如敗卵,瀉後痛減為特點;肝氣乘脾之泄瀉,以胸脅脹悶,噯氣(打嗝)食少,每因情志鬱怒而增劇為特點;脾胃虛弱之泄瀉,以大便時溏時瀉,水穀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大便次數增多,面黃肢倦為特點;腎陽虛衰之泄瀉,多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軟為特點。

泄瀉腹痛——泄瀉的腹痛證,多與腸鳴脘脹同時出現,其痛便後即減。(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泄瀉腹痛——泄瀉的腹痛證,多與腸鳴脘脹同時出現,其痛便後即減。(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初起不可驟用補澀 免固閉邪氣

由外邪侵襲或飲食所傷,多屬實證,治以祛邪為主;若風寒外束宜疏解,暑熱宜清化,傷食宜消導,濕盛則應分利。泄瀉日久或反覆發作,耗傷正氣,多屬虛證,治以扶正為主;脾腎陽虛宜溫補,中氣下陷宜升提,七情不和宜疏理,久泄不止宜固澀。泄瀉初起不可驟用補澀,以免固閉邪氣,久瀉不止,亦不可分利太過,以免重傷陰液。

 

相關文章:【過敏系列】腸太激 生活難! 忽然肚瀉 一分鐘也無力忍

 

濕熱泄瀉

主證: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苦,小便短黃,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葛根芩連湯加減

 

食滯腸胃

主證:腹痛腸鳴,瀉下糞便如敗卵。瀉後痛減,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保和丸為主方;若食滯較重化熱,脘腹脹滿瀉而不爽者,可因勢利導,用枳實導滯丸消導積滯,清利濕熱

 

肝氣乘脾

主證:平時多有胸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鬱腦怒或情緒緊張之時,腹痛泄瀉,舌質紅,脈弦

治法:抑肝扶脾,痛瀉要方加減

 

脾胃虛弱

主證:大便時溏時瀉,水穀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胃,參苓白朮散加減;若脾陽虛衰,腹中冷痛,手足不溫,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吳萸,肉桂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止,中氣下陷而致脫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升清,健脾止瀉

 

腎陽虛衰

主證:泄瀉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加減

病例:脾腎陽虛 黎明前泄瀉4年

55歲的林先生,每天黎明前大便泄瀉反覆發作4年。臨牀所見臉色暗晦、四肢疲乏、腰痠軟、舌質淡紅、脈沉細,診斷為脾腎陽虛引起泄瀉病。治則溫腎健脾,固澀止瀉,處方四神丸合四君子湯連服兩周,建議日常飲用健脾湯:黨參30克、淮山30克、蓮子30克、芡實30克、元肉30克,加瘦肉,8碗水煲90分鐘。

(資料圖片、PeterHermesFurian@iStockphoto)
(資料圖片、PeterHermesFurian@iStockphoto)

 

文:陳竟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註冊中醫)

]]>
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8%b6%85%e5%8a%a0%e5%b7%a5%e9%a3%9f%e7%89%a9%e6%98%af%e7%be%8e%e5%91%b3%e7%9a%84%e5%81%a5%e5%ba%b7%e6%ae%ba%e6%89%8b-4%e9%a1%9e%e5%8a%a0%e5%b7%a5%e9%a3%9f%e7%89%a9%e4%bd%a0%e8%a6%81%e8%ad%98/ Fri, 08 Jan 2021 07:00:5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397 加工食物已有多年歷史,初期主要是加入糖或鹽醃製,目的是為了延長食物保存期,而「超加工食物」(ultra-processed food)更額外加入鹽、糖、防腐及增味劑等添加物,雖然令食物能保存更長時間,惟高糖、高鹽及添加物等因素,對健康構成威脅,猶如「雙面刃」。有註冊營養師指出,進食過多「超加工食物」會導致肥胖、提高患上慢性病癌症等風險,建議多選擇新鮮食材,並在選擇加工食物時要留意食物標籤,盡量選購添加物含量較低的產品。

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指出,任何食物只要經過處理便可界定為加工食物,進食「超加工食物」應可免則免。

 

4類加工食物 NOVA分類系統辨識食物加工程度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指出,任何食物只要經過處理便可界定為加工食物,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於去年制定了NOVA分類系統,將食物按加工程度分為4類:

分類 定義 食物例子
未經加工或

極少加工食物

食物未經加工或只作極簡單處理便供食用 鮮奶、蛋、魚、肉、蔬菜、水果、原味乳酪
經加工製造的食物材料 經加工處理並製成煮食材料,多數屬調味料 煮食油、牛油、鹽、糖、蜜糖
加工食物 經加工處理後供食用的食品,添加物含量相對超加工食物低,多為即食食品 新鮮麵包、芝士、煙燻魚肉、罐頭魚類、罐頭蔬菜
超加工食物 加入鹽、糖、食物添加劑、色素、酸度調節劑等添加物作處理的食品,多為即食食品 甜味乳酪、汽水、即食麵、零食、複合醬汁(沙爹醬、叉燒醬)

 

歐美研究揭「超加工食物」損健康 增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

由於「超加工食物」含相對較高鹽、糖、油分及其他添加劑,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包括會導致肥胖、提高患上心血管病糖尿病腸易激綜合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種慢性病,甚至致癌的風險。

陳勁芝引述美國一項隨機雙盲研究(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研究團隊進行了為期4星期的實驗,期間將20名超重人士分兩組,其中一組先以「超加工食物」為主要飲食;另一組則是非加工食物,兩星期後兩組人士互換主食。

結果發現,當以「超加工食物」為主要飲食的時候,相較另一組別每日會額外攝取多約500卡路里,但參加者並沒有覺得自己的食量有改變,而測試者的體重每兩星期平均增加了1公斤,脂肪含量亦上升0.5公斤;兩星期後換成非加工食物,體重雖然會在兩星期後跌1公斤,脂肪含量下跌0.3公斤。如以這些數字推算,長期多進食超加工食物會容易導致體重及脂肪增加。

此外,有法國研究指,大部分人進食的超加工食物為甜食及飲品,本身高糖及低營養,而這些食物會增加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風險。該研究更發現每進食額外10%超加工食物,患癌風險會相應上升12%,而以乳癌風險最為顯著。

 

選購加工食物4個貼士 多留意標籤

陳勁芝強調,「超加工食物」應該可免則免,如果有需要食用加工食物,可留意以下4個貼士:

1.)水果、蔬菜和肉類應選新鮮食材,不以加工食物代替

2.)煮食時減少使用複合性醬料

3.)購買加工食物時留意食物標籤,選擇添加劑、糖、鹽含量較少產品。但仍要小心「減糖」、「低糖」、「減鹽」、「低鹽」等字眼,或相對增加添加劑含量

4.)購買即食食品及飲品時盡量以原味配方為首選

 

]]>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www.afterroberto.com/%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7%82%ba%e4%bb%80%e9%ba%bc%e6%9c%83%e6%94%be%e5%b1%81-%e5%97%9c%e7%94%9c%e5%a4%9a%e8%82%89%e5%a5%b3%e7%a5%9e%e6%94%be%e8%87%ad%e5%b1%81/ Wed, 18 Nov 2020 04:00: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15 【明報專訊】網民常笑說:「女神不放屁!」其實放屁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吃了豐富大餐後,造成消化不良。近期流行staycation,與愛侶飲飽食醉後回到酒店房間,一旦發放響屁或臭屁,肯定破壞氣氛!如何忍住道「屁」?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識食少屁——不想吃完自助餐「生氣」,不妨參考中醫和西醫的減少放屁貼士。(AaronAmat@iStockphoto,設計圖片)

中醫說:「多吃肥甘厚味食物,影響脾胃運化而放臭屁。」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高級中醫謝慶綿(受訪者提供)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註冊中醫潘咨遐(資料圖片)

謝: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高級中醫謝慶綿

潘:註冊中醫潘咨遐(資料圖片)

代謝產氣體 經肛門排走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放屁排氣——飲有氣飲料如汽水,可能會造成放屁或打嗝。(Sirapat@iStockphoto)

問:為什麼會放屁?
謝:中國古籍《難經》提到,飲食代謝過程中有7個關卡,稱為「七衝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小腸主要作用是吸收營養,從中醫角度來看,小腸具分清泌濁的功能,有用物質會吸收,食物殘渣則會送到大腸,「屁」是代謝過程產生的氣體。

此外,放屁亦與飲食習慣有關。以碳酸飲料為例,喝後二氧化碳可經放屁或打嗝排出。若連接食道和胃的賁門沒關緊,或是胃內有大量氣體,便會打嗝。如果氣體在小腸積聚,就會從肛門排走,形成「放屁」。

 

濕熱蘊結放臭彈

問:放屁過多因脾胃虛弱?
潘:中醫稱放屁為「矢氣」,矢氣過多可能是由於下列問題所致:

‧濕熱蘊結:放臭屁、惡心嘔吐、大便濕爛或便秘、肛門灼熱

‧寒濕內聚:屁多但不臭、腹部脹滿、胃口差、口渴但不想飲水、大便溏

‧脾胃虛弱:屁味不臭、腹脹、食慾減退、疲倦乏力

‧宿食停滯:腹滿脹痛、噯氣吞酸、見食物覺惡心、大便味臭

‧肝鬱氣滯:飲食作息不定時、生活緊張、情緒壓力,引致腸胃功能紊亂而頻頻放屁

至於屁多、肚子咕咕叫的人,通常大便不暢、肚脹卻又排便排不出,屬腸道氣滯型的功能性便秘,因脾虛所導致。

 

按穴+按摩 解「一肚氣」

問:經常腹脹肚谷「一肚氣」,怎麼辦?
謝:建議按壓以下穴位,有痠脹感即可,有助改善打嗝(噯氣)和放屁(矢氣)等胃腸道氣機障礙問題。此外,可順時針按摩腹部,從右下腹向右上腹推,再打橫推至左上腹及左下腹,有助大腸蠕動,尤其適合因便秘而屁多的人。按穴和按摩前,宜先諮詢註冊中醫意見。

  • 天樞穴
    位置:位於肚臍旁開兩寸,約三指的闊度
    功效:適合腹脹屁多人士
  • 足三里穴
    位置:膝蓋外下方三寸,約四指的闊度,脛骨前緣旁開一寸的位置
    功效:有利促進胃腸功能
  • 內關穴
    位置: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兩寸,於兩筋腱之間
    功效:改善胃腸不適、胃脹、打嗝等

中醫改善貼士:飲茶健脾燥濕

不論是響屁或臭屁都令人尷尬,如何避免?註冊中醫潘咨遐表示,進食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例如肉類、葱蒜、煎炸油膩食物,會影響脾胃運化,容易滋生濕熱於腸道而放臭屁。她提醒,因消化不良引起的放屁增多,就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避免進食肥膩和辛辣食物,進食時要細嚼慢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澱粉質較多的食物如芋頭、薯條、南瓜、栗子,可阻礙氣機及影響腸胃運化,脾虛人士避免吃太多這類食物,也要少吃難消化食物如糯米。此外,中醫認為甜食生濕,可導致寒濕內聚或濕熱蘊結,想減少放屁宜少吃甜食。潘咨遐推介以下2款食療,有助改善放屁的困擾:

陳皮普洱茶

功效:具順氣理中、健脾燥濕功能,適合脾胃虛弱人士(應避免空腹飲用)

材料:水150毫升、普洱茶葉6至8克、陳皮2克(分量可因個人口味增減)

做法:第一泡應為洗茶,洗茶時間不宜過長,時間約2至3秒為佳

 

玫瑰花山楂茶

功效:有助疏肝消滯,適合肝氣鬱滯人士

材料:山楂3至4粒、玫瑰花4至5粒、水250毫升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熱水泡5至10分鐘,飯後飲用。服用薄血藥人士、早期懷孕女士慎服;胃酸倒流者不宜

 

西醫說:「食物殘渣成為大腸內細菌的食物,過程中產生氣體。」

◆姚: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資料圖片)

 

食物未消化 大腸菌「開餐」

問:放屁有何成因?
姚:主要成因是某些食物難消化,殘渣到達大腸後,成為細菌的食物;細菌在分解和發酵食物殘渣時產生氣體,經肛門排出,即放屁。其次是短時間內吞下許多氣體,或飲有氣飲料,腸道可能未能吸收所有二氧化碳等,因而放屁或打嗝。

 

腸易激 腸胃炎「打氣」

問:經常放屁,是身體出問題?
姚:某些情况下會較常放屁,例如腸胃炎、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當腸道蠕動急速,大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到達大腸,就會較多屁。另外,短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例如吃自助餐,胃和小腸都不能夠消化所有食物,造成消化不良,這些未能消化的食物落到大腸被細菌發酵而引致多屁。若感到腹部不適或大便習慣改變,應諮詢醫生意見。

憑味不能辨症 食肉獸屁更臭

問: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不同屁味各有意思?
姚:響屁和臭屁,兩者完全沒有關係。放屁的聲響跟氣流,以及肛門、臀部肌肉有關,類似吹哨子。假若氣體體積不大,氣流便不足以產生響亮的屁聲。氣流的速度也會影響屁聲大小,加上有些人會用腹肌「谷一谷」,力量變大了,屁聲便較響;另一邊廂,有人會嘗試控制肛門括約肌減慢氣體排出的速度,從而減低聲量。

網上流傳,不同氣味的臭屁反映不同疾病,如「腐肉味」臭屁可能是癌症徵兆,「魚腥味」則是腸道出血,沒有充分醫學研究證明。屁的氣味通常來自細菌發酵。飲汽水、梳打水所致的屁沒什麼氣味;大量食肉產生的屁味則較臭,原因是肉類含高硫質,經細菌發酵後會釋放硫化氫,是臭味來源之一,類似「臭雞蛋味」。

 

西醫飲食貼士:少吃高果糖水果、根莖食物

消化不良?|為什麼會放屁?嗜甜多肉女神放臭屁?
根莖類生氣——芋頭、薯仔等根莖類食物,都容易在腸道產生氣體。(資料圖片)

某些食物較難消化,對腸胃造成負擔。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建議,應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進食同一類食物及大吃大喝,可減少放屁。另外,牛奶及奶製品含有乳糖,部分成年人因缺乏乳糖酶,無法完全消化乳糖,食用後會有腹瀉、脹氣等情况。此外,果糖較難消化,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西瓜、芒果,同樣容易令腸道產生氣體;還有葱類、豆類、根莖類食物(如芋頭、蓮藕、薯仔、蘿蔔)、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花、西蘭花)等食物,都容易在腸道產生氣體,怕尷尬,就少吃為妙。

 

文:李祖怡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www.afterroberto.com/%e9%a3%9f%e7%9b%8a%e7%94%9f%e8%8f%8c%e6%9c%89%e7%9b%8a%e8%85%b8%e8%83%83%e5%81%a5%e5%ba%b7-%e9%80%b2%e9%a3%9f%e7%99%bc%e9%85%b5%e9%a3%9f%e5%93%813%e5%a4%a7%e6%b3%a8%e6%84%8f%e4%ba%8b%e9%a0%85/ Tue, 17 Sep 2019 04:08: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557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明報資料圖片)益生菌常見於不同的發酵食品中,如乳酪、芝士、酸菜、泡菜等,但並非所有發酵食品都含有活性益生菌,更要留意部分醃製食物含大量鈉質,建議適量進食則可。

經常聽到益生菌有助腸胃健康,而市面上亦有不少產品標榜含有益生菌。究竟這類食品是否一定有益?多食發酵食品如泡菜、芝士、乳酪等對健康又會帶來什麼幫助?3大注意事項你要知!

益生菌是什麼?betway体彩 過敏病科中心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解釋,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及國際益生菌及益生元科學協會(ISAPP) 指出,益生菌為一些在足夠容量情况下會對宿主(如人體)有健康益處的活性微生物。人體是細菌的宿主,體內的細菌種類繁多,其重量可達體重的1-3%,所有加起來統稱菌叢(microbiota)或菌群。人體當中的細菌有好有壞,益生菌屬於好細菌,天然存活於體內,與我們的健康關係密切。

好壞菌比例失衡 患病風險增?

人體腸道健康有賴菌叢的平衡,而益生菌有克制壞菌的作用,亦有助分解人體無法消化的食物以促進營養吸收。研究指益生菌對腸道健康有良好的影響,包括:

  • 減少與抗生素相關的腹瀉
  • 幫助控制消化系統症狀(包括腸易激綜合症)
  • 幫助減少嬰兒的絞痛症狀和濕疹
  • 幫助減少乳糖不耐的症狀
  • 治療急性小兒感染性腹瀉

益生菌與飲食習慣

益生菌與健康息息相關,它們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亦有助製造部分維他命。

陳勁芝表示,有研究指出,若菌叢比例失衡,有機會增加患病風險,不同疾病與此有所關連,除了腹瀉、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腸胃問題外,其他如肥胖、哮喘、糖尿病、食物過敏症等疾病亦有關。

而飲食習慣亦會影響菌叢的比例,倘若連續幾天放肆大吃大喝,足以改變體內菌叢組合。益生菌、益生元、發酵食品和纖維攝入量亦可以影響我們的腸道菌叢組合。

哪些食物含有益生菌?

益生菌常見於不同的發酵食品中,而發酵食品則常見於不同的飲食文化中。發酵食品一般指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通過微生物的作用醃製或釀造而產生的食品。發酵食品的例子有乳酪、芝士、酸菜、泡菜,甚至朱古力和咖啡。

進食發酵食品   3大注意事項

不過,陳勁芝提醒,進食發酵食品必須注意以下3點:

  1. 並非所有發酵食品都含有活性益生菌,某些食品在發酵後以不同方式加熱或加工或會殺死當中益生菌,而一般在室溫下可保存的產品則不含活性益生菌。
  2. 在許多情况下,發酵食品中微生物的類型和數量均未被證實有實際用途或特定健康益處。若屬益生菌的食物通常會把有關資料列在標籤上,標明科學證據及健康益處。
  3. 發酵食品雖已被視為可幫助保持體內細菌組合的平衡,可納入健康飲食當中,但要留意部分醃製食物含大量鈉質,建議適量進食則可。
]]>
從「心」治療腸易激綜合症 患者常見的5個情况 //www.afterroberto.com/%e5%be%9e%e5%bf%83%e6%b2%bb%e7%99%82%e8%85%b8%e6%98%93%e6%bf%80%e7%b6%9c%e5%90%88%e7%97%87-%e6%82%a3%e8%80%85%e5%b8%b8%e8%a6%8b%e7%9a%845%e5%80%8b%e6%83%85%e5%86%b5/ Fri, 06 Sep 2019 02:45: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339
從「心」治療腸易激綜合症 患者常見的5個情况
(網上圖片)腸易激綜合症與壓力大有關。有研究證實,心理治療對改善腸易激綜合症症狀有一定成效,其中以認知行為治療證明能紓緩腸易激綜合症的生理及心理症狀。


腸易激綜合症
屬於慢性功能性腸胃障礙,患者症狀因人而異。但心理因素有可能會令症狀持續、惡化或引發其他症狀。心理學家指出,如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可以與藥物治療同步進行,以達致相輔相成的效果。

腸易激綜合症與壓力大有關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和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指出,有研究發現,腸易激綜合症與壓力大有關係,壓力會影響患者神經功能、內分泌、免疫系統,進而激化腸道活動,觸發症狀或令其惡化。

若患者因症狀而感到持續或過分焦慮和困擾,不斷思考如何應付,思緒經常被有關症狀的事情纏繞,對生活上的其他實務失去動力,生活質素受到負面影響,便應覺察警號已經亮起,及早處理問題。

認知行為治療 控制病情

李博士及馮博士續指,研究證實,心理治療對改善腸易激綜合症症狀有一定成效,其中以認知行為治療證明能紓緩腸易激綜合症的生理及心理症狀。如病人在進行身體檢查後仍感到不適,又希望能找方法控制症狀,可考慮透過家庭醫生轉介,嘗試進行認知行為治療。

患者經常出現的5個情况

若要為病人開展認知行為治療,心理學家會按照病人個別情况,作出評估,以便作出相應的治療。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經常會出現以下5個情况:

  1. 因治療未能有效紓解症狀,部分人會過分擔心病情惡化,胡思亂想;或害怕病患不能治療而要終身忍受症狀的折磨;
  2. 這些焦慮的想法亦可引致睡眠障礙,令人感到長期疲累;
  3. 部分人也會產生抑鬱的情緒和消極的念頭,逃避社交生活,自我隔離,縮窄日常活動,令負面情緒加劇,引致惡性循環;
  4. 或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環境、壓力等因素,觸發症狀的出現或劇化症狀;
  5. 因未能應對當前情况,在壓力及症狀互相影響的循環之下,患者因而感到困擾,難以應對。

認知行為治療前 必先進行評估

在評估病人之後,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引導病人認識個人思想、情緒、行為模式及生理反應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了解環境、壓力及情緒等有可能觸發症狀的誘發因素,以提高病人預測症狀出現的能力,並教導病人如何能更有效地處理壓力、管理負面情緒、紓緩焦慮,以及糾正不當觀念,減少令症狀加劇的機會,達致更有效的控制。

只要有效抑制心理因素及腸易激綜合症症狀互為影響的惡性循環,就能減輕因各種心理、行為、認知、情感因素相互牽動的不良及潛在反應,繼而提升治療效果,紓緩症狀。

認知行為治療對有中度或嚴重症狀、情緒低落、或已接受逾6個月標準生理治療但仍未能有效控制症狀者尤其合適。

]]>
【腸胃毛病系列】腸易激綜合症及慢性腸炎知多啲 多管齊下治療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6%98%93%e6%bf%80%e7%b6%9c%e5%90%88%e7%97%87%e5%8f%8a%e6%85%a2%e6%80%a7%e8%85%b8%e7%82%8e%e7%9f%a5%e5%a4%9a%e5%95%b2-%e5%a4%9a%e7%ae%a1%e9%bd%8a%e4%b8%8b%e6%b2%bb%e7%99%82%e6%9c%89%e6%b3%95/ Tue, 20 Aug 2019 05:35: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139 香港人生活及工作緊張,又食無定時,腸胃容易出毛病。若腸胃不適持續一段時間,需要特別留意。而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及慢性腸炎這兩種腸胃疾病,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醫生會透過不同的檢查進行診斷,然後按患者情况安排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多管齊下控制或紓緩病情。

 

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和慢性腸炎這兩種腸胃疾病,雖同樣有腹痛、腹瀉等症狀,但病因和影響範圍都不一樣。故若腸胃不適持續一段時間,必須及早求醫診斷。

 

 

腸易激綜合症屬功能性腸胃障礙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中心主任、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陳安安醫生表示,腸易激綜合症是一功能性腸胃障礙,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及肚脹不適。女性患者居多,有機會是由壓力、情緖、飲食問題或天生腸道較為敏感而引致。另外,有研究顯示腸易激綜合症或與腦部傳遞物質血清素或腸道菌叢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病 影響範圍不一

至於慢性發炎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病均屬此類疾病,陳醫生指出,兩者雖同類,但病徵卻不同,影響範圍亦不一。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影響大腸的表層黏膜,病症以腹痛和腹瀉為主,排泄物中帶有黏液膿血,患者亦可能貧血、體重下降、出現關節炎、口腔潰瘍、虹膜炎或硬化性膽管炎;而克隆氏病卻不只是大腸,亦會影響小腸或甚至貫穿腸壁,因此有可能引發腸破穿、膿瘡瘻管等併發症。病人或會腹瀉、腹痛、體重下降及發燒等。雖然病因未明,但相信與基因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以往患者多為外國人,近年患有這兩種疾病的中國人數字急升,估計與逐漸西化的飲食習慣相關。

 

不同檢查診斷各類腸胃毛病

診斷方面,陳醫生說除了問症外,亦需要透過不同檢查以了解詳情。病人若已進行詳細檢查,排除其他身體機能問題或患病可能,就有機會是患有腸易激綜合症。倘若懷疑患上潰瘍性結腸炎,由於主要影響結直腸,利用結腸內視鏡可以為患者抽取活檢作診斷,同時亦可判斷發炎程度及影響範圍;而克隆氏病以腸鏡檢查,同時可抽取活檢病理化驗,又或者會以電腦掃描、電腦掃描腸造影檢查、磁力共振腸造影等檢查作診斷。

 

藥物+飲食+健康情緒 控制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藥物治療主要改善病徵,陳醫生表示,按照病人情况,可處方藥物紓緩便秘、腹瀉、腹脹等症狀,同時,患者亦要接受低FODMAP飲食治療,即低發酵性碳水化合物飲食。例如可以低 FODMAP的奇異果代替高FODMAP的芒果。保持正面心境及健康情緒亦是控制病情重要的一環。

 

藥物與手術治療 對付慢性發炎腸道疾病

而慢性發炎腸道疾病的治療,一般藥物治療多以穩定病情、抑制徵狀及預防併發症為主。手術方面則各異,潰瘍性結腸炎的手術可屬根治性,切除全部結直腸,並於末端迴腸作一個永久造口;克隆氏病則針對併發症,處理腸穿孔、出血、瘻管、腹腔膿腫等情况,術後復發率可達50%以上,而復發地方多在縫合附近。近年隨生物製劑的出現,亦有助患者控制發炎程度。

]]>
【過敏系列】排泄物變醫學界新星 糞便移植治腸易激? //www.afterroberto.com/%e6%8e%92%e6%b3%84%e7%89%a9%e8%ae%8a%e9%86%ab%e5%ad%b8%e7%95%8c%e6%96%b0%e6%98%9f-%e7%b3%9e%e4%be%bf%e7%a7%bb%e6%a4%8d%e6%b2%bb%e8%85%b8%e6%98%93%e6%bf%80%ef%bc%9f/ Mon, 03 Dec 2018 05:03: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835 【明報專訊】糞便是排泄物,是身體的廢物,如果說糞便可以救人,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驚訝。事實上,把正常人的糞便移植至患者腸道內,已成為一些疾病的治療新方向,其中一個研究,是針對嚴重腸易激綜合症。

【過敏系列】排泄物變醫學界新星 糞便移植治腸易激?糞便移植即是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細菌轉移到病人體內,讓糞便內的細菌幫助患者恢復腸道細菌的平衡。由於同一家庭成員的腸道細菌成分相似,糞便移植的捐贈者主要為患者親人。(normaals、airdone@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都市人生活繁忙緊張,食不定時,偶然便秘或腹瀉都不是稀奇事;但如果因而忽視問題,分分鐘患上腸易激綜合症也不知道。在香港,每5名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當中,有4名不知道自己患病,以為只是生活壓力緊張導致的便秘或「間唔中食錯嘢肚屙」,甚至認為「最多食含有催瀉成分的藥物」或「食止屙丸囉」,殊不知或會對藥物造成依賴,加劇病情,分分鐘「手尾長」。

腸易激綜合症病因雖然未明,但有研究發現可能與炎症有關,其徵狀可以是腹瀉或便秘,或兩者皆有。以腹瀉為例,大多患者在病發初期自行服用止屙藥,的確可以止瀉,但若不正視問題根本,便會影響社交及生活,有時連「工都返唔到」,亦不敢坐長途車、出外旅遊。

現行抗生素療法昂貴

許多研究發現,腸道微菌叢(Gut Microbiota)與健康及疾病息息相關,當正常腸道微菌叢受到不良改變,出現腸道微生態失調(Gut Dysbiosis)時,會增加腸道疾病風險,其中一種便是腸易激綜合症。目前其中一個藥物治療是利用一些人體無法吸收的抗生素如利福昔明(Rifaximin),改善腸易激綜合症大部分徵狀。不過治療費用較高,兩星期的療程需要花費$1500至$2000不等。醫學界與科學家便開始循糞便移植的方向,研究治療腸易激的可能性。

糞便移植平衡腸道細菌

糞便移植是什麼?即是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細菌轉移到病人體內,讓糞便內的細菌幫助患者恢復腸道細菌的平衡。而由於同一家庭成員的腸道細菌成分相似,糞便移植的捐贈者主要為患者親人,醫生一般會先為捐贈者抽血及糞便樣本化驗,以防患有大病或傳染病;會使用約50至100克糞便作移植。移植用糞便會加入生理鹽水,經過濾等處理後,即日透過喉管由鼻孔經食道、胃部至小腸,移植至患者小腸。患者在灌入細菌後數小時已發揮效用,減輕徵狀。

親人捐贈療效更佳

對很多人來說,糞便移植看似匪夷所思,但其實並非罕見。曾有患者連續每天都腹瀉近十次,體重急劇下降。經醫生建議下,他接受了兒子的健康糞便,最終把腸道內的惡菌治好且沒有復發。而在德國,就有醫學研究找來13名患有腸易激綜合症患者,接受健康捐贈者的糞便,放入小腸內,結果發現全部患者的腹瀉徵狀減輕,而且沒有不良反應。當中有7人接受了親人的健康糞便,他們的病情比其他6名患者改善得更多。

此外,挪威有研究組織於2015年1至10月期間,招募了90名年屆18至75歲的腸易激綜合症患者,以6人為一組,隨機分配患者接受藥物或糞便移植治療,最終有55名患者願意接受糞便移植、28名患者接受安慰劑。3個月後,醫護人員發現65%接受糞便移植和43%接受安慰劑的患者均有明顯的好轉;當中沒有人因接受糞便移植而有任何不良反應。

能否廣泛應用仍需觀望

不過,糞便移植目前仍在研究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測試才能證實是否應用於醫學界,因此本港仍未普及。再者,即使捐贈者身體健康,「每天都有排便」,也不代表適合捐贈糞便。捐贈者年齡須介乎18至45歲、身體質量指數(BMI)必須在25或以下、沒有慢性疾病或家族病史,以及過去3個月未曾服用過胃藥、抗生素及益生菌等。

文:施蘊知(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俊杰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營養要識】知多啲:避免進食高腹鳴食物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87%9f%e9%a4%8a%e8%a6%81%e8%ad%98%e3%80%91%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9%81%bf%e5%85%8d%e9%80%b2%e9%a3%9f%e9%ab%98%e8%85%b9%e9%b3%b4%e9%a3%9f%e7%89%a9/ Mon, 03 Dec 2018 04:48: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828 【明報專訊】腸易激綜合症並不會致命,但對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困擾,如果不想病情嚴重至需要服用抗生素又或要接受糞便移植的階段,那麼便要病向淺中醫。醫生會因應病情處方止腸胃抽搐藥、止瀉藥或纖維補充劑等。

【營養要識】知多啲:避免進食高腹鳴食物
(資料圖片)

改善飲食習慣亦同樣重要,盡量避免進食高腹鳴食物(FODMAP),亦即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及多元醇的食物,這是存在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攝取過多時,無法在小腸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一旦經過腸道細菌發酵,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

另外天氣轉涼,港人最喜愛「煠下煠下」圍爐火鍋,腸易激綜合症患者亦應多加留意,不要攝取過量的FODMAP食物,除了少食洋葱、西蘭花等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外,火鍋醬汁配料,如蒜蓉、葱白等,亦應少食為妙。平日應少吃多餐,每天進食20至30克膳食纖維。由於病情與情緒有關,多做運動紓緩壓力亦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