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背痛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4 Sep 2023 08:39:41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腰痠背痛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痛症】關節痛、膝痛、肌肉痛服止痛藥了事?超聲波檢查神經線 直接注射藥物紓緩痛楚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97%9b%e7%97%87%e3%80%91%e9%97%9c%e7%af%80%e7%97%9b%e3%80%81%e8%86%9d%e7%97%9b%e3%80%81%e8%82%8c%e8%82%89%e7%97%9b%e6%9c%8d%e6%ad%a2%e7%97%9b%e8%97%a5%e4%ba%86%e4%ba%8b%ef%bc%9f/ Tue, 17 Jan 2023 03:26: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390 關節痛、膝痛、肌肉痛、腰痠背痛,是久坐不動的上班一族常會遇到的問題,很多時都只是簡單按摩或服用消炎止痛藥便了事,但當到達某年紀,痛楚逐步加劇,苦不堪言。根據2017年的研究數字顯示,本港有近三成人口受到不同慢性痛症困擾,當中有一成人所承受的痛楚達嚴重程度。近年亦有調查揭示九成長者有兩個或以上疼痛部位,最常見為膝部、背部及肩膀。


相關文章:【膝痛】導致膝關節痛5因素:肥胖、退化、姿勢不當或糖尿等疾病 水療運動助改善


關節痛、膝痛等慢性痛症困擾  注射藥物治療紓緩痛楚  可於診所進行

betway体彩 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醫生表示,常見的痛症如膝關節、肩痛、頸痛,甚至是一些內科痛症包括生蛇和頭痛,除了可透過手術治療外,亦可以利用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常用的注射藥物治療和射頻,作為另一個治療選擇,程序可在診所中進行,風險相對手術較低。

唐醫生表示,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可利用超聲波或X光,把極幼細的針準確地放在引致痛症的神經旁邊,藉熱力或電流紓緩病人痛楚。現時亦可透過超聲波,檢查神經線是否有腫脹情况導致疼痛,並直接注射止痛藥物,讓診斷和治療可同步進行;部分情况如頸椎退化引起的疼痛,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可利用儀器,在小關節進行神經消融術,阻截神經線信號,有助紓緩痛楚。經治療後,個別背痛或生蛇患者的止痛效果可以維持數年,即使痛楚復發,重複同樣治療的風險和效果亦無異;反之,若以手術治療,當需要再次進行手術,風險和效果就未必相同。


【痛症】關節痛、膝痛、肌肉痛服止痛藥了事?超聲波檢查神經線 直接注射藥物紓緩痛楚
betway体彩 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醫生表示,常見的痛症如膝關節、肩痛、頸痛,甚至是生蛇和頭痛等,除了可透過手術治療外,亦可以注射藥物治療和射頻,作為另一個治療選擇,風險相對手術較低。

長者肝腎功能弱  增止痛藥帶來副作用

唐醫生特別指出尤其是長者,痛楚經年累月累積,他們飽受痛症困擾之餘,同時可能因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等要服用多種藥物。然而由於他們的器官功能轉弱,肝腎功能未必能如常分解和排出藥物,導致長者在服用止痛藥後較大機會出現副作用,部分藥物如消炎藥,更會大大增加胃出血、腎衰竭和心臟病的風險,不建議長者長期服用。


疼痛醫學專科全面評估患者痛楚根源   調整藥物、考慮介入性或手術治療

長年受痛症纏身的痛苦,外人難以明白,唐醫生分享,曾經有病人多年來患有手部神經痛問題,自覺受痛症煎熬多年,當後來發現患上膽管癌時,竟然選擇不接受治療,因為她認為長時間受痛楚折磨,感覺生不如死,寧願及早解脫。

唐醫生表示,他行醫多年看到不少痛症病人,由一開始只是輕微痛楚,以為休息及服止痛消炎藥可以紓緩痛楚便置之不理,直到數年後惡化,才不得已要四出走訪不同家庭醫生和專科醫生求助。由於坊間對於疼痛醫學專科的認識不深,很多慢性痛症病人未必知道可以尋求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協助,針對痛楚根源對症下藥。


相關文章:痛症難忍 慎防短痛變長痛


慢性痛症包括頭痛、生蛇或癌症所引致疼痛

唐醫生表示,其實當痛症持續一至兩個月,嘗試過不同的治療方法無效,建議可向疼痛醫學專科醫生求助,除了常見的「都市痛症」,部分慢性痛症如生蛇引起的疼痛、癌症疼痛、頭痛等,經治療後一般都會有所改善,服藥劑量和針藥可逐漸減少。有時病人會服用不同止痛藥,但未必分辨到藥物的效用和副作用,疼痛醫學專科醫生會因應病人情况,評估並調整藥物分量,並減除有副作用的藥物,以達致最佳療效。

]]>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5%9c%a8%e5%ae%b6%e9%81%8b%e5%8b%95%e8%8e%ab%e5%bf%98%e4%bc%b8%e4%b8%80%e4%bc%b8-%e8%82%8c%e8%82%89%e7%b9%83%e7%b7%8a%e5%a2%9e%e5%8f%97%e5%82%b7%e9%a2%a8%e9%9a%aa/ Tue, 25 Aug 2020 04:47: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008 【明報專訊】自從年初疫情爆發,大家已習慣留家抗疫,在家中做運動已是生活常態,足不出戶也可強身健體。不過,很多人只重視操肌健身,卻忽略了伸展練習。有註冊物理治療師警告,肌肉長期欠缺伸展,經常繃緊,既影響運動表現,亦會增加受傷風險。

疫情下,不少人選擇在家中做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註冊物理治療師魏志榮指出,HIIT是一種在短時間內達到高效能的運動訓練,有助消脂收身,成效較傳統帶氧運動明顯;加上毋須使用大量健身器材,佔用空間細,因而不少人選擇在家做HIIT。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伸展放鬆——運動後和WFH期間記得多伸展,可令繃緊肌肉放鬆,長遠而言,有助預防受傷及保持運動表現。(interstid@iStockphoto)

原地跑熱身 運動後靜態伸展

不過,他指做HIIT和其他帶氧運動一樣,完成後也要做伸展運動,因為在運動期間,肌肉發力時會因為收縮、拉緊而變短,這個繃緊的狀態,會令人感到不適。長遠而言,不做伸展運動更會增加受傷風險,因為當身體其中一組肌肉過緊,它便容易向周邊沒收緊的其中一組肌肉傾斜,可能導致姿勢不正確,最終引致肌肉或關節勞損。

除了肌肉群鬆緊不一而容易受傷,魏志榮又指肌肉要有足夠的柔韌度才可以發力及保護關節。因此,肌肉繃緊也會影響運動表現,「除非是做一些非常輕鬆,不太劇烈的運動,否則在家運動後,一樣要做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主要分為動態和靜態,前者包括類似原地跑等動作,可以提升心跳率、肌肉溫度及關節靈活度,建議於運動前做,讓身體準備去做連串更高強度的運動。至於靜態伸展運動,是以固定姿勢做伸展動作,適宜在運動之後做,把運動時收緊變短的肌肉回復原先狀態。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紓緩痛症——在家工作,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易令肌肉繃緊引起痛症,魏志榮建議工作期間,可抽數分鐘伸展肩頸位置,有助紓緩痛症。(kitzcorner@iStockphoto)

運動後即休息可致頭暈

然而,做完一輪運動,身體已很疲倦,不少人懶得再做伸展運動,想即時坐下來休息,但魏志榮提醒:「做完運動,特別是高強度運動如HIIT,心跳率正處於高水平,血液快速流向四肢,如突然停止運動,血液未必可及時流回腦部,可能出現頭暈。因此,這時候應做些cool down運動,例如5至10分鐘的原地跑,之後才做伸展運動。」他補充,運動完畢,身體的血液循環比靜止狀態時快,體溫也較高,此時做靜態伸展運動,可以更有效地令關節、筋腱及肌肉放鬆。

按摩不能代替伸展

不過,近年很多人在運動之後喜歡用按摩槍紓緩身體的疲倦和不適,以為可以省卻伸展運動這一環。魏志榮卻認為按摩不能代替伸展運動,因為按摩主要是按鬆肌肉,增加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率,也讓用家在心理上有種「被照顧」的良好感覺。但論實際功效,伸展較按摩好,「按摩只算是輕度伸展,作用只限放鬆肌肉。但姿勢正確及次數足夠的伸展運動,放鬆肌肉的效果會更好,同時也可放鬆關節及筋腱」。但他認為按摩也有一定功效,建議先按摩,令身體稍為放鬆後再做伸展,進一步放鬆肌肉等,成效會最好。

WFH每日數次伸展頸背

那麼,不做運動,就不用做伸展練習?魏志榮補充,基本上任何人不論有否運動也應做伸展練習,特別是留家抗疫期間,日常活動量已減少,經常久坐不動,肌肉更易繃緊,更加需要多做伸展。「伸展不單可增強肌肉及筋腱柔韌度,也可以保持關節的柔韌度及活動幅度等,如長期不做伸展,慢慢關節會變得僵硬,活動幅度、靈活度降低,受傷的風險也較高。」

他根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美國運動醫學會,簡稱ACSM)的指引,建議大家每星期應做2至3次的全身肌肉伸展運動,每次大約20分鐘。不過,香港人生活繁忙,未必可每星期抽2至3天做全身伸展運動,可考慮工作期間,抽5分鐘做針對頸及背部的伸展。「因為都市人大多是低頭族,一般頸和背會較繃緊。如有需要,可以1天內做數次。」做伸展運動前,建議先活動一下,讓肌肉熱熱身。如果情况不許可,可稍為按摩肌肉,有助提升伸展成效。

 

知多啲:操練後腰痠背痛 或運動強度過高

在家運動,很多人都擔心強度不足,成效有限,因此不停操練,做到全身肌肉痠痛。但魏志榮指出,做完運動應該只會覺疲累,不應感到痛楚,「若做完後腰痠背痛,即代表這個運動強度過高,引致受傷或出現遲發性肌肉痠痛(DOMS)」。DOMS大多在運動後數小時至24小時出現,因運動期間,令肌肉輕微受傷。

至於如何分辨DOMS和運動創傷如肌肉嚴重撕裂或拉傷韌帶等,最明顯是留意位置有否紅腫痛熱,加上痛楚維持多天不減退,應該是運動創傷;DOMS的不適感則會在數天後慢慢減弱,而在這期間做伸展運動也可紓緩DOMS的不適感覺。

簡易動作:一條毛巾一張椅 5招伸展好輕鬆

功效:
.增強肌肉及筋腱柔韌度

.加強關節靈活度

.糾正姿勢

.紓緩痛症

1. 放鬆肩頸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坐在椅上,左手放在左臀下,頭垂下及向右傾(圖a),右手越過頭頂,手掌按在左耳上方,輕力拉向右邊至左肩感到拉扯(圖b),維持10至15秒,重複做5至6次,換邊再做

目的:放鬆上斜方肌及肩胛肌肉

注意:手放臀下可固定肩胛位置,其間避免過分用力拉扯,若感到痛楚、撕裂或觸電感要停止

 

2. 放鬆胸部及手臂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一: 雙手各持毛巾一端垂下,距離比肩略闊,伸直手慢慢向上舉高,越過頭頂(圖c),然後將毛巾放在頸後,雙臂微微向後拉伸(圖d),維持10至15秒後,向上舉起,重複做5至6次

二:雙手同樣各持毛巾一端,垂直放在大腿後(圖e),慢慢向後提起至雙手最盡位置為止(圖f),維持10至15秒後,放下,重複做5至6次

目的:放鬆胸大肌及前三角肌

注意:眼望前方,保持頸部挺直。肌肉繃緊者,量力而為;肩膀有傷者不宜做

3. 放鬆腰部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把毛巾圍在背後,雙手各執毛巾一角(圖g),向上拉起令毛巾繞實腰部作支撐,身體盡量向後彎(圖h),之後企直,動作保持緩慢,重複5至6次

目的:放鬆腰椎、腰部及腹部肌肉

注意:若後彎時感痛楚,立即停止

 

4. 放鬆下肢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手執毛巾,躺在牀上,一腿提起至膝蓋屈曲成90度角,用毛巾繞着腳掌(圖i),再緩緩向後和上拉起至腳掌朝天(圖j),維持10至15秒後慢慢放下,重複做5至6次,換邊再做

目的:放鬆臀大肌、大腿膕繩肌及小腿腓腸肌

注意:坐骨神經痛者不宜做,若感痛楚便要停止

 

5. 放鬆臀部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坐在椅上,左腳踝放在右大腿近膝頭位置,左手向下輕壓左膝,右手放在左腳踝上(圖k),上身向下壓(圖l),維持10至15秒,重複5至6次,換邊再做

目的:放鬆臀大肌及梨狀肌

注意:其間如感髖關節或腰部不適要即時停止,髖關節受傷者不宜做

示範:魏志榮(註冊物理治療師)

文:許朝茵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2008/FEA20200817_01.mp4;

]]>
啪頸、啪腰紓緩腰痠背痛? 按摩暗藏受傷陷阱 嚴重可致中風 //www.afterroberto.com/%e5%95%aa%e9%a0%b8%e3%80%81%e5%95%aa%e8%85%b0%e7%b4%93%e7%b7%a9%e8%85%b0%e7%97%a0%e8%83%8c%e7%97%9b-%e6%8c%89%e6%91%a9%e6%9a%97%e8%97%8f%e5%8f%97%e5%82%b7%e9%99%b7%e9%98%b1-%e5%9a%b4/ Fri, 08 May 2020 05:52: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615
啪頸、啪腰紓緩腰痠背痛? 按摩暗藏受傷陷阱 嚴重可致中風
你適合按摩嗎?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忻雯艷提醒,骨質較弱、孕婦、有血栓等問題的人士都未必適合按摩。

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工時長,腰痠背痛乃平常事,不少人會選擇「啪頸」及「啪腰」等按摩服務,希望紓解疲勞,然而一些易生意外的按摩手法,反而有機會導致受傷,出現不同程度的痛症、肌肉腫脹等,嚴重甚至有致中風等生命危險。一般按摩後會有近似運動後的痠痛感,但如一至兩日後仍感到不適,便應求醫檢查。

 

頸椎、脊椎脆弱 「啪頸」、「啪腰」易受傷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忻雯艷表示,坊間常見的按摩會提供「啪頸」及「啪腰」服務,惟頸椎和脊椎卻較容易受傷。

她解釋,頸椎附近沒有較大型肌肉保護,不少神經線和血管都要經過頸椎,貫通腦部至身體軀幹,因此頸椎是非常重要,但卻是十分脆弱的部位,一旦「啪頸」動作力度過大,或過度扭動頸椎,會導致什麼後果呢?

 

輕則拉傷肌肉 嚴重可致中風、上下肢神經麻痺

「輕則拉傷肌肉,但亦有機會傷害頸椎附近的神經線和血管,嚴重更會撕裂,影響頸動脈和椎肌底動脈,阻礙血液運送至腦部,而造成暈眩,更嚴重會導致缺血性中風。而脊椎神經線則是大腦傳遞信息的主要管道,受傷的話有機會造成上、下肢神經麻痺。

忻雯艷提醒,「啪頸」及「啪腰」動作均應該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進行,評估患者風險,亦需判斷扭動幅度和力度。

 

「踩背」高風險易傷脊椎

除了「啪腰」動作有機會傷及脊椎外,「踩背」同樣是高風險按摩手法,腰部早有舊患如脊椎滑脱的人士和骨質疏鬆患者,應避免「踩背」,同時要分外小心按壓脊椎的動作,以免腰部承受過大壓力而加重傷患。至於膝關節則應避免旋轉、扭動動作,否則或引致膝關節受損。

部分未必適合按摩人士及不當按摩的相應後果

未必適合按摩的人士 後果
骨質較弱人士 過大力度動作易致骨折
凝血功能差的人士 (包括正服用薄血丸) 按摩有機會致皮下出血
血栓問題人士 血栓於體內游走,有機會致肺栓塞或中風
孕婦 因關節韌帶變鬆,大力按壓或扭動關節易致受傷

運動受傷後 勿立即以按摩紓緩

忻雯艷亦指出,運動或日常受傷、扭傷後欲以按摩方法來紓緩,反而有可能加劇病情。她解釋,急性創傷通常會出現紅、腫、熱和痛等自然反應,若再在患處用力按摩,便會令傷患更嚴重。另外,如按摩目的是為了放鬆肌肉,力度過大引致痛楚,反而會導致肌肉收縮,失去放鬆效果。

一般而言,按摩後會出現一至兩日近似運動後的痠痛感,但若兩日後仍有肌肉和關節腫脹、發熱、異常疼痛、長時間疼痛等,便應立即求醫。

]]>
【了解關節痛】生物製劑延緩退化 強直病人保關節新希望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4%ba%86%e8%a7%a3%e9%97%9c%e7%af%80%e7%97%9b%e3%80%91%e7%94%9f%e7%89%a9%e8%a3%bd%e5%8a%91%e5%bb%b6%e7%b7%a9%e9%80%80%e5%8c%96-%e5%bc%b7%e7%9b%b4%e7%97%85%e4%ba%ba%e4%bf%9d%e9%97%9c%e7%af%80/ Mon, 20 Nov 2017 04:04: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921 【明報專訊】「年紀大,骨頭脆」是自然定律,隨年齡增長,鈣質流失愈來愈快,加上年輕時勞損過度,「腰痠背痛」、「骨折」是不少長者常要面對的問題。然而,當心這些問題可能不是一般自然老化過程,而是與「強直性脊椎炎」有關。

為期3年的臨牀研究證實,生物製劑有效減低強直性脊椎炎病人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需要。

坊間普遍對強直性脊椎炎認知不足,過去,病人往往要到骨折時才發現患病;加上早年醫療科技仍未發達,病人大多要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才能恢復部分活動能力。時至今日,雖然髖關節置換手術已發展成熟,但對病人來說,最好還是「能不開刀就不開刀」。幸而,另一種治療方案──生物製劑,在近10年推陳出新,不但能有效改善強直性脊椎炎的病情,更有研究指能降低病人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需要。

60歲的陳伯,是近年來求醫的強直性脊椎炎病人。記得當初見他總是一臉愁容,原來他20多歲已受背痛困擾,不過當時不以為意,到40歲時難忍疼痛才決定求醫,但當時亦只能靠口服藥物控制病情。到近年經評估和建議後,才注射生物製劑。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病情改善了,而且相信短期內也沒有更換關節的需要,他才終於重拾久違的笑容。

減置換髖關節需求

美國風濕病學會的一項研究,以生物製劑(抗腫瘤壞死因子)延緩強直性脊椎炎關節退化,2016年發布研究結果。研究找來631名強直性脊椎炎病人,當中有5%病人有嚴重的髖關節問題,醫護人員安排他們接受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並定期監測病情。

研究維持了3年,631名病人分別接受了兩個階段的髖關節X光檢測。醫護人員根據巴氏強直性脊柱炎放射學指數(BASRI)分析髖關節X光檢測結果,評估抗腫瘤壞死因子的治療成效,當中若1個病人的評分在第2次髖關節X光檢測中增加了2分或以上,便會定義為病情更嚴重了。研究發現,共551名病人的BASRI沒有增加,即意味着抗腫瘤壞死因子能延緩強直性脊椎炎惡化。

■知多啲

年輕人發病率最高 背痛3個月快求醫

強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致的風濕科疾病,與HLA-B27抗原有關,佔所有慢性脊椎炎的4%至5%。因免疫系統運作失調,免疫力過度活躍,令原本用作攻擊病毒的細胞,除了攻擊外來病毒,還攻擊自己身體的正常組織,造成持續炎症。強直性脊椎炎常見的發病位置為骶骼關節,即盆骨與尾龍骨之間的關節,痛症於晚間出現得較頻密,而大多數病人會在早上感到背部僵硬(又稱晨僵),亦有可能一直蔓延至腳部。若未能及時接受合適的治療,四周便會出現骨質增生,導致骨骼融合,嚴重不但影響活動能力,更會引起併發症,如周邊關節發炎、腸道炎、虹膜炎和銀屑病等。

骨骼融合 影響活動能力

雖然強直性脊椎炎的成因仍待考究,但發現有家族史的人發病率比沒有家族史的高出10倍。

較少人知道的是,年輕人的發病率其實是最高的,最年輕的十多歲便發病,只是坊間認知不足,常以為只是勞損或疲倦而忽略病情,持續至中年以後才因「受不了痛症」求醫才發現。所以,美國於2009年便已有指引,若病人於45歲或以下,持續3個月或以上感到下背痛及僵硬,便應盡快求醫以排除或確定患有強直性脊椎炎。醫生會先詢問病人的家族史及病徵,配合臨牀檢查,一旦有所懷疑,便會建議病人接受血液檢測或X光檢驗、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以助確定關節的發炎迹象、受破壞程度及監測疾病發展。

■強直性脊椎炎早期徵狀

.下背痛及僵硬,持續3個月或以上,尤其早上醒來感覺最強烈(晨僵)

.靜止時或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後,感到僵硬

.活動或運動後痛楚會減輕

.痛楚最先在骶髂關節出現,逐漸上延至臀部、上背、前胸及頸部

.晚間經常因背痛痛醒,睡眠質素大受影響

■生物製劑 調節免疫系統

生物製劑是透過生物工程技術所製造的藥物,精確地瞄準特定免疫分子,以降低非相關細胞的傷害,有調節免疫系統的功效。腫瘤壞死因子(TNF)是急性反應蛋白質(acute stress protein)中最重要的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在人體內除了造成關節發炎,還會導致發燒、厭食、休克、肝臟壞死等生物效應,引起病人全身倦怠、消瘦等徵狀。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能夠抵抗腫瘤壞死因子之侵害,迅速抑制強直性脊椎炎。

文:李梓恩(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565af1f6e3af7df2b2ccdb1de8ae700a.jpg腰痠背痛——腰痠背痛持續3個月或以上,就要求醫,檢查是否患上強直性脊椎炎。(圖:Chris_Paris@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疾病無關);//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565b017599dabf2ca2d982c13bb97a5b.jpg影響活動——患上強直性脊椎炎,若不及早醫治,患者會出現骨質增生,導致骨骼融合,影響活動能力。;

]]>
【了解風濕病】背痛難屈 變出抑鬱 強直性脊椎炎 愈遲醫愈傷「心」 //www.afterroberto.com/%e8%83%8c%e7%97%9b%e9%9b%a3%e5%b1%88-%e8%ae%8a%e5%87%ba%e6%8a%91%e9%ac%b1-%e5%bc%b7%e7%9b%b4%e6%80%a7%e8%84%8a%e6%a4%8e%e7%82%8e-%e6%84%88%e9%81%b2%e9%86%ab%e6%84%88%e5%82%b7%e3%80%8c%e5%bf%83/ Sun, 30 Jul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4a4fb78720a4a9147d47f1e0db0fdeb0 【明報專訊】工作疲勞或坐姿不良,都容易出現腰痠背痛;但如果痛症持續便不能掉以輕心,分分鐘與疲勞和勞損無關,而是疾病警號。

陳先生是一名白領,作息定時,偶爾需要加班。近年不斷受背痛困擾,他本以為是坐姿問題,於是矯正坐姿又做瑜伽,但痛症仍一直持續,導致終日鬱鬱不歡。直到痛症加劇,並感到脊椎變硬後他才去求醫,結果確診為強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同時患有抑鬱症,一個病變兩個病。

每1000港人 3個患上

每1000名港人中,便有3個患有強直性脊椎炎。根據英國風濕病學會(BSR)今年初一項研究顯示,接近12%的強直性脊椎炎病人,同時出現抑鬱;而且強直性脊椎炎愈遲確診,患有抑鬱症風險愈大。

平均延誤確診逾8年

是次研究,找來564名強直性脊椎炎患者,透過追蹤病情和問卷調查,針對病情、治療成效和心理質素作分析。當中78%為男性,22%為女性,平均年齡為47歲,平均確診年期為20.8年,平均延遲確診達8.6年。正因坊間對強直性脊椎炎的認知不多,延誤醫治的情况十分普遍,從發病至確診,平均延誤逾8年,除了受生理上疼痛的困擾,心理上的折磨更難以言喻。

不過,較特別的地方是,那些同時患有抑鬱症的強直性脊椎炎病人,強直性脊椎炎的病情大多不算嚴重,但抑鬱的情况卻比他人嚴重。於生活質素評分部分,確診年期達10年以上或延遲確診的病人,患有抑鬱症的機率是早期確診的兩倍,生活質素亦相對地較差。當中可能是病人對自己的痛症認知不足引致,既擔憂自己的身體狀况,又因痛症而影響工作及生活,更有部分病人因而放棄工作,自暴自棄。

背痛3個月 有家族病史應警覺

其實不止是外國,本港普遍對強直性脊椎炎的認知亦十分貧乏;加上公立醫院輪候診治時間長,延誤醫治情况亦非罕見。若病人於45歲或以下,持續3個月或以上感到下背痛及僵硬,便應提高警覺,盡快檢查是否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由於此症具遺傳性,醫生會先詢問病人的家族史及病徵,配合臨牀檢查,一旦有所懷疑,便會建議病人做抽血檢驗及X光、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以助確定關節的發炎迹象、受破壞程度及監測疾病的進展。

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強直性脊椎炎可能會帶來嚴重的併發症。以上述的研究為例,約37.9%的病人出現周邊性關節炎、35.5%患虹膜炎、9.7%患腸道炎等併發症,需要同時醫治數個病,加重病人的負擔。

強直性脊椎炎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運動如游泳,以及藥物治療,目的為幫助病人減輕痛楚及僵硬程度,保持脊椎的活動能力及防止變形。常見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和抗風濕藥物,主要改善周邊關節炎症;若病情持續轉差,亦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有效抑制病人體內導致發炎反應的腫瘤死因子,同時減輕痛楚及僵硬。然而,當關節炎已嚴重至變形或限制了活動,便可能要考慮接受手術。

強直性脊椎炎是一個長期病患,病情有時會比較反覆,除了遵照醫生的指示定期服藥及檢查外,保持心境開朗亦同樣重要;病人家屬亦應多加留意病人情緒,給予適當的關懷和鼓勵,對病情會有一定的幫助。

■知多啲

最初痛位 盆骨尾龍骨之間

強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炎症,屬於風濕科疾病,一般在20至30歲時病發,男女患病的比例約是三比一。雖然成因未明,但發現與HLA-B27抗原有關,當自身免疫系統失調,原本用作攻擊細菌、病毒的細胞,卻攻擊自己身體的正常組織,影響脊椎關節及骶髂關節(即盆骨與尾龍骨之間的關節,亦是大多病人最初病發的地方),誘發強直性脊椎炎。若未能及時接受合適的治療,脊椎盤四周便會出現骨質增生,導致骨骼融合,就如「竹節」一樣,嚴重的話更可能無法逆轉。

不過,雖然強直性脊椎炎與HLA-B27抗原有關,但即使帶有抗原,如果沒有親屬患有此病,發病率僅為2%;如有此抗原而親屬中曾有人患此病,發病率約為20%。

文:鄧淑娟(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圖:資源圖片

編輯:沈燕媚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31/news/_31yg101.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31/news/_31yg102.jpg抽血檢查——若血液檢查發現有HLA-B27抗原,表示患病風險增加;但不一定代表是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需配合其他檢驗結果及臨牀觀察。(資源圖片);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31/news/_31yg103.jpg;]]>
【明報專訊】工作疲勞或坐姿不良,都容易出現腰痠背痛;但如果痛症持續便不能掉以輕心,分分鐘與疲勞和勞損無關,而是疾病警號。

陳先生是一名白領,作息定時,偶爾需要加班。近年不斷受背痛困擾,他本以為是坐姿問題,於是矯正坐姿又做瑜伽,但痛症仍一直持續,導致終日鬱鬱不歡。直到痛症加劇,並感到脊椎變硬後他才去求醫,結果確診為強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同時患有抑鬱症,一個病變兩個病。

每1000港人 3個患上

每1000名港人中,便有3個患有強直性脊椎炎。根據英國風濕病學會(BSR)今年初一項研究顯示,接近12%的強直性脊椎炎病人,同時出現抑鬱;而且強直性脊椎炎愈遲確診,患有抑鬱症風險愈大。

平均延誤確診逾8年

是次研究,找來564名強直性脊椎炎患者,透過追蹤病情和問卷調查,針對病情、治療成效和心理質素作分析。當中78%為男性,22%為女性,平均年齡為47歲,平均確診年期為20.8年,平均延遲確診達8.6年。正因坊間對強直性脊椎炎的認知不多,延誤醫治的情况十分普遍,從發病至確診,平均延誤逾8年,除了受生理上疼痛的困擾,心理上的折磨更難以言喻。

不過,較特別的地方是,那些同時患有抑鬱症的強直性脊椎炎病人,強直性脊椎炎的病情大多不算嚴重,但抑鬱的情况卻比他人嚴重。於生活質素評分部分,確診年期達10年以上或延遲確診的病人,患有抑鬱症的機率是早期確診的兩倍,生活質素亦相對地較差。當中可能是病人對自己的痛症認知不足引致,既擔憂自己的身體狀况,又因痛症而影響工作及生活,更有部分病人因而放棄工作,自暴自棄。

背痛3個月 有家族病史應警覺

其實不止是外國,本港普遍對強直性脊椎炎的認知亦十分貧乏;加上公立醫院輪候診治時間長,延誤醫治情况亦非罕見。若病人於45歲或以下,持續3個月或以上感到下背痛及僵硬,便應提高警覺,盡快檢查是否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由於此症具遺傳性,醫生會先詢問病人的家族史及病徵,配合臨牀檢查,一旦有所懷疑,便會建議病人做抽血檢驗及X光、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以助確定關節的發炎迹象、受破壞程度及監測疾病的進展。

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強直性脊椎炎可能會帶來嚴重的併發症。以上述的研究為例,約37.9%的病人出現周邊性關節炎、35.5%患虹膜炎、9.7%患腸道炎等併發症,需要同時醫治數個病,加重病人的負擔。

強直性脊椎炎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運動如游泳,以及藥物治療,目的為幫助病人減輕痛楚及僵硬程度,保持脊椎的活動能力及防止變形。常見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和抗風濕藥物,主要改善周邊關節炎症;若病情持續轉差,亦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有效抑制病人體內導致發炎反應的腫瘤死因子,同時減輕痛楚及僵硬。然而,當關節炎已嚴重至變形或限制了活動,便可能要考慮接受手術。

強直性脊椎炎是一個長期病患,病情有時會比較反覆,除了遵照醫生的指示定期服藥及檢查外,保持心境開朗亦同樣重要;病人家屬亦應多加留意病人情緒,給予適當的關懷和鼓勵,對病情會有一定的幫助。

■知多啲

最初痛位 盆骨尾龍骨之間

強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炎症,屬於風濕科疾病,一般在20至30歲時病發,男女患病的比例約是三比一。雖然成因未明,但發現與HLA-B27抗原有關,當自身免疫系統失調,原本用作攻擊細菌、病毒的細胞,卻攻擊自己身體的正常組織,影響脊椎關節及骶髂關節(即盆骨與尾龍骨之間的關節,亦是大多病人最初病發的地方),誘發強直性脊椎炎。若未能及時接受合適的治療,脊椎盤四周便會出現骨質增生,導致骨骼融合,就如「竹節」一樣,嚴重的話更可能無法逆轉。

不過,雖然強直性脊椎炎與HLA-B27抗原有關,但即使帶有抗原,如果沒有親屬患有此病,發病率僅為2%;如有此抗原而親屬中曾有人患此病,發病率約為20%。

文:鄧淑娟(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圖:資源圖片

編輯:沈燕媚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31/news/_31yg101.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31/news/_31yg102.jpg抽血檢查——若血液檢查發現有HLA-B27抗原,表示患病風險增加;但不一定代表是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需配合其他檢驗結果及臨牀觀察。(資源圖片);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31/news/_31yg103.jpg;

]]>
【運動消閒】肚皮飽滯引發腰痠背痛 輕運動踢走過年肥腩 //www.afterroberto.com/%e8%82%9a%e7%9a%ae%e9%a3%bd%e6%bb%af%e5%bc%95%e7%99%bc%e8%85%b0%e7%97%a0%e8%83%8c%e7%97%9b-%e8%bc%95%e9%81%8b%e5%8b%95%e8%b8%a2%e8%b5%b0%e9%81%8e%e5%b9%b4%e8%82%a5%e8%85%a9/ Sun, 29 Ja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c7e0234cffbcb1ba1829a2490c175ec7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團年飯緊接開年飯,還有年糕、蘿蔔糕、煎堆、油角等美食……假期食到飽飽滯滯,不但辛苦肚皮,令體重上升;頂住肚腩胃腩,更可引發腰痠背痛,尤其腰背有舊患的人,更容易中招。

輕運動幫手,消滯、消脂兼預防腰痠背痛,同時保持肌肉運動量、加速新陳代謝,輕鬆過肥年。

農曆新年易食滯,食滯一是食量過多,一是食物過分油膩。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指出,兩種食滯情况,會帶來不同後果。「如果連續幾日過量進食令到肚脹,而本身有腰傷舊患就必須留意,因為肚太脹會令上身前傾,影響姿勢,尤其有腰背舊患,就容易觸發舊患,引起腰痠背痛。至於進食過多油膩食物,雖然不會出現腰痠背痛問題,但會令腸胃不適,出現肚屙。兩種食滯都可以藉着運動減輕問題。」

肚脹可致腰腹鬆弛

食滯除了引致腰背痛,更擔心影響體態。梁澤祺表示若長時間肚脹,會令腰腹肌肉鬆弛。「其實原理同懷孕一樣,連續幾日肚脹,就會拉鬆腰、腹,影響體態。所以女士們如果想食得開心之餘,又繼續保持體態的話,切忌在農曆新年期間只顧煲劇,停止所有運動,應集中訓練腰、腹肌肉,才是上策。」

不過,老人家經常話食得太飽做運動,會引致盲腸炎,又是否有根據?梁澤祺建議,飽餐一頓後的一兩小時後才做運動,「運動的程度,可根據肚脹的程度去決定,如果食得好飽,最好只做輕運動;如果飽肚程度一般,較為劇烈的運動亦可接受。食飽後休息一段時間才做運動,主要為免原本集中在消化系統的血液因運動而流到四肢和肌肉,影響消化系統的運作」。

那如何定義輕運動及劇烈運動?「一般而言,食飽後的輕運動,心跳率最好維持在每分鐘70至80下,超過便視為劇烈運動。一般建議的輕運動為散步或慢跑等,而踩單車、打波則屬劇烈運動。」梁澤祺指出,雖然劇烈運動未必會出現肚痛、盲腸炎等問題,但由於身體肌肉活化,可能會增加內臟的壓力,嚴重會引致嘔吐,所以必須要量力而為。

久休復操 小心扭傷

梁澤祺另外提醒平日有運動習慣的人,在假期時食量多運動少,過完年後恢復運動,受傷風險會大增,「每年都有不少人過完年之後,出現扭傷或肌肉痛。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在農曆新年期間,體重略增及肌肉運動量下降,兩者都會導致身體反應變慢,進行踢波、打籃球等撞擊的運動時,便容易扭傷或拉傷。建議每天在家中做輕運動,保持肌肉運動量」。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

編輯﹕王翠麗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30/news/_30yd101.jpg;]]>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團年飯緊接開年飯,還有年糕、蘿蔔糕、煎堆、油角等美食……假期食到飽飽滯滯,不但辛苦肚皮,令體重上升;頂住肚腩胃腩,更可引發腰痠背痛,尤其腰背有舊患的人,更容易中招。

輕運動幫手,消滯、消脂兼預防腰痠背痛,同時保持肌肉運動量、加速新陳代謝,輕鬆過肥年。

農曆新年易食滯,食滯一是食量過多,一是食物過分油膩。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指出,兩種食滯情况,會帶來不同後果。「如果連續幾日過量進食令到肚脹,而本身有腰傷舊患就必須留意,因為肚太脹會令上身前傾,影響姿勢,尤其有腰背舊患,就容易觸發舊患,引起腰痠背痛。至於進食過多油膩食物,雖然不會出現腰痠背痛問題,但會令腸胃不適,出現肚屙。兩種食滯都可以藉着運動減輕問題。」

肚脹可致腰腹鬆弛

食滯除了引致腰背痛,更擔心影響體態。梁澤祺表示若長時間肚脹,會令腰腹肌肉鬆弛。「其實原理同懷孕一樣,連續幾日肚脹,就會拉鬆腰、腹,影響體態。所以女士們如果想食得開心之餘,又繼續保持體態的話,切忌在農曆新年期間只顧煲劇,停止所有運動,應集中訓練腰、腹肌肉,才是上策。」

不過,老人家經常話食得太飽做運動,會引致盲腸炎,又是否有根據?梁澤祺建議,飽餐一頓後的一兩小時後才做運動,「運動的程度,可根據肚脹的程度去決定,如果食得好飽,最好只做輕運動;如果飽肚程度一般,較為劇烈的運動亦可接受。食飽後休息一段時間才做運動,主要為免原本集中在消化系統的血液因運動而流到四肢和肌肉,影響消化系統的運作」。

那如何定義輕運動及劇烈運動?「一般而言,食飽後的輕運動,心跳率最好維持在每分鐘70至80下,超過便視為劇烈運動。一般建議的輕運動為散步或慢跑等,而踩單車、打波則屬劇烈運動。」梁澤祺指出,雖然劇烈運動未必會出現肚痛、盲腸炎等問題,但由於身體肌肉活化,可能會增加內臟的壓力,嚴重會引致嘔吐,所以必須要量力而為。

久休復操 小心扭傷

梁澤祺另外提醒平日有運動習慣的人,在假期時食量多運動少,過完年後恢復運動,受傷風險會大增,「每年都有不少人過完年之後,出現扭傷或肌肉痛。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在農曆新年期間,體重略增及肌肉運動量下降,兩者都會導致身體反應變慢,進行踢波、打籃球等撞擊的運動時,便容易扭傷或拉傷。建議每天在家中做輕運動,保持肌肉運動量」。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

編輯﹕王翠麗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30/news/_30yd1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