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19 Nov 2024 07:15:0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腫瘤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www.afterroberto.com/%e8%82%ba%e7%99%8c%e6%83%a1%e5%8c%96%e5%bf%ab-%e5%ad%98%e6%b4%bb%e7%8e%87%e7%b4%84%e5%85%a9%e6%88%90-%e5%b0%88%e5%ae%b6-%e8%82%ba%e7%89%87%e8%82%89%e7%9c%bc%e9%9b%a3%e8%be%a8%e8%85%ab%e7%98%a4/ Tue, 19 Nov 2024 07:15: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416

【明報專訊】肺癌是本港癌症頭號殺手,逾半患者確診時已屬末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形容,肺癌是「極不友善」的癌症,惡化速度以月計。(編按:肺癌可於一年內由初期演變至晚期,相較大腸癌由發現小瘜肉至確診或需10年,加上早期肺癌患者大部分無徵狀,至中後期才會出現咳血、呼吸時胸口痛等病徵,令存活率減低。)他又引述研究數據稱,末期患者5年存活率跌至一成,相反第一期確診者達九成,及早診治非常重要。[編按: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研究人工智能(AI)篩查肺癌,據悉初步探討利用AI分析公立醫院病人肺部X光片。有份制定指引的公共衛生專家稱,肉眼難憑肺片判別腫瘤,不排除加入AI可提升準繩度,值得試行並蒐集數據研究,以制定未來篩查方向。]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肺癌2022年新症有55.1%屬末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肺癌是「極不友善」的癌症,病徵於患病中後期才出現,故大部分個案較遲確診,令存活率偏低。圖中電腦顯示的是2021年肺癌新症數據,訪問當日醫管局尚未更新2022年數據。(賴俊傑攝)

肺癌惡化速度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醫管局數據顯示,肺癌是本港最常見和最致命癌症,2022年錄得5707宗新症及3782宗死亡;55.1%新症屬第四期,18.4%屬第一期。數據顯示本港肺癌患者的一年存活率為54%(即確診一年後仍生存的比率),5年存活率跌至21.8%。
黃至生說,肺癌惡化速度快,可於一年內由初期演變至晚期,相較大腸癌由發現小瘜肉至確診或需10年,加上早期肺癌患者大部分無徵狀,至中後期才會出現咳血、呼吸時胸口痛等病徵,令存活率減低。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多地採LDCT篩查 專家:適時更新指引

英國、美國及台灣等地近年陸續使用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篩查肺癌(見表),但本港專家小組指引指出,海外研究顯示LDCT有約兩成假陽性機率。黃至生說,LDCT能清晰看到腫瘤,輻射量是傳統電腦掃描的三分之一,海外已常用;至於假陽性風險,他說由於篩查後須檢驗活組織確認,變相要接受不必要的侵入程序。不過,他強調篩查非百分百準確,海外一般接受約八成準繩度。

黃說本地有團隊正做LDCT大型研究,專家小組會適時檢視數據並更新肺癌篩查指引。他建議本港若推行肺癌篩查,可涵蓋50至74歲並有一個高風險因素的人,例如屬長期煙民、有近親家屬病史等。

知多啲:醫局早用AI睇肺片 研舊片辨高危者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研究人工智能(AI)篩查肺癌,據悉初步探討利用AI分析公立醫院病人肺部X光片。根據政府專家小組現行指引顯示,本港暫無數據支持推行肺癌篩查,尤其不建議篩查肺片,但未觸及AI應用。有份制定指引的公共衛生專家稱,肉眼難憑肺片判別腫瘤,不排除加入AI可提升準繩度,值得試行並蒐集數據研究,以制定未來篩查方向。有資深急症室醫生表示,公院已廣泛使用AI分析肺片多年,有效轉介並跟進個案。

肺癌是本港最致命癌症,及早診治至關重要。醫管局於2017年起在指定普通科門診試用AI分析肺片,以識別肺炎或癌症等,2021年擴至所有普通科門診及急症室。《施政報告》提出研究AI篩查肺癌,據悉政府考慮到不少病人以往曾因其他病而在公院照過肺片,研究方向包括探討利用AI分析舊肺片,以識別高風險患肺癌者,具體方案尚待研究,例如針對的年齡群組等。


相關閲讀:【本港十大癌症】乳癌新症超越大腸癌位列第二 肺癌續居首


專家組指引不建議查肺片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各類癌症的篩查建議,小組最新於去年檢視外地研究等數據後,總結本港目前無證據支持推行肺癌篩查,並明確指出不建議篩查肺片。專家小組成員、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說,X光主要診斷骨骼及硬組織,醫生肉眼較難識別腫瘤,故海外已少用肺片篩查肺癌,較常用低劑量電腦掃描。

近年有研究顯示AI分析大腸鏡影像、乳房X光造影等可及早診斷患癌,美國亦有用AI辨識活檢組織化驗結果。黃至生說,暫未見大型研究證實AI分析肺片有助肺癌患者提早確診,但不排除AI可為醫生肉眼補漏拾遺,且分析公院現有肺片毋須招募病人和額外資源,認為值得試行。

黃說,專家小組制定篩查指引須基於研究數據,例如證實有助提早確診,或能增加存活率,建議醫管局試行AI篩查時蒐集數據研究,了解準確度、假陽性機率等,日後供專家小組參考。他稱若數據顯示AI肺片篩查準確度與其他篩查工具相若,可考慮更廣泛應用。


相關閲讀:【大腸癌】排便習慣改變響警號 癌症期數0至4期治療、存活率有不同


急症醫生:或現假性須臨牀判斷

有不具名的公院資深急症室醫生稱,目前已很常用AI分析普通科門診和急症室病人肺片,分析報告會指出有問題的結節,而由於有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故醫生收到報告後須臨牀判斷,決定轉介其他檢查或專科跟進。他稱現做法行之有效,暫未聞會擴展應用範圍。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推行癌症篩查須考慮成本效益,建議當局釐定何謂高危群組,如年齡、吸煙歷史和家族病史等,又關注高危者若很久沒在公院照肺,是否便無法識別患癌。他說目前公營醫療體系負擔沉重,認為長遠須將肺癌篩查放至基層醫療,配合健康控制,預防高危者演變成患癌。

明報記者 張逸羲

]]>
持續耳鳴鼻塞或早期鼻咽癌信號 留意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www.afterroberto.com/%e6%8c%81%e7%ba%8c%e8%80%b3%e9%b3%b4%e9%bc%bb%e5%a1%9e%e6%88%96%e6%97%a9%e6%9c%9f%e9%bc%bb%e5%92%bd%e7%99%8c%e4%bf%a1%e8%99%9f-%e7%95%99%e6%84%8f%e5%b8%b8%e8%a6%8b%e7%97%87%e7%8b%80%e5%92%8c%e9%ab%94/ Mon, 05 Aug 2024 06:51: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538

【明報專訊】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遇到一些看似普通的小病小痛。然而,正是這些容易讓人輕視的徵狀,可能反映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持續鼻塞經常被認為是鼻炎的典型病徵,但它亦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因此,面對這些不太起眼的病痛,應給予適當的關注,才能保持自身健康。(編按:由於鼻咽癌的早期徵狀,如持續鼻塞、喉嚨痛等,常被誤以為是普通鼻炎,因此了解鼻咽癌的警示信號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至關重要。還要多加留意鼻咽癌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持續耳鳴鼻塞或早期鼻咽癌信號 留意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持續鼻塞經常被認為是鼻炎的典型病徵,但亦有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

鼻咽癌5個常見症狀 早期信號:持續耳鳴鼻塞 勿誤以為鼻炎

據統計,不同地域鼻咽癌的發病率存在顯著差異。在美國與全球大多數地區,鼻咽癌發病率約是十萬分之一。然而,在中國南方部分地區,鼻咽癌發病率提高近100倍;其中,以廣州、香港等地為主,每10萬人中可能會有80至100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

  • 性別:男性比女性更易患鼻咽癌
  • 地域:中國、東南亞和北非的人群患病風險較高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的人更易患病
  • 病毒: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與鼻咽癌的關聯度極高,大部分患者的鼻咽癌細胞內都可發現EB病毒DNA。這種病毒主要是經由唾液傳染,EB病毒本身不會直接導致鼻咽癌,但有可能與其他因素(如遺傳易感性或環境風險因素)相互作用促進鼻咽癌的發生
  • 環境:長期暴露在有害化學物質、煙草煙霧和空氣污染物中,如石棉、甲醛等
  • 生活方式:如飲食不均衡(飲食中含有大量鹽漬魚類,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不良習慣(大量飲酒和吸煙)也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

相關閲讀:【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鼻咽癌 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由於鼻咽癌的早期徵狀,如持續鼻塞、喉嚨痛等,常被誤以為是普通鼻炎,因此了解鼻咽癌的警示信號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至關重要。

以下鼻咽癌的常見症狀和體徵需密切留意,包括:

  • 頸部腫塊
  • 耳朵堵塞、聽力損失或耳鳴,尤其是單側耳鳴
  • 鼻涕和唾液帶血
  • 鼻子堵塞,尤其是單側,且突然發生
  • 當腫瘤伸延至顱骨底及腦部時,可引起頭痛、臉部感覺麻痹、複視、牙關緊閉等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上徵狀,特別是長時間存在,頻繁復發,逐漸加重或伴隨其他不適時,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就醫檢查。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 耳水不平衡4大病徵 持續暈眩兼耳鳴 聽力學家: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病發機會


手術難徹底除腫瘤 或有後遺症

治療鼻咽癌的方法因病情和病人體質而有差異。早期鼻咽癌通常採用放射治療(radiotherapy ,俗稱電療),這是一種利用高能量束(通常為X光)精確照射腫瘤以摧毁癌細胞的療法。治療過程中無痛,毋須麻醉或住院,接受治療後身體不會帶有輻射,也毋須隔離。

對於晚期鼻咽癌,則需要結合電療和化療來加強療效。化療是通過使用能夠殺死癌細胞的化學藥物治療,一般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形式把藥物送進體內,兩者亦可並用。

如治療後仍有殘留癌細胞,或治療後癌症復發,有時可能需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由於鼻咽位於頭部深處,手術一般難以將腫瘤徹底清除,並可能帶來後遺症,所以目前手術通常只在某些情况下,如極早期的局部復發或頸部淋巴腺復發,才會考慮手術切除。在治療前,患者應先與醫生討論各種治療方法的可行度、風險,以確保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治療方案。

文:張明智(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鼻咽癌新藥物殲滅帶EB癌細胞  中大研「聰明導彈」料副作用較少 //www.afterroberto.com/%e9%bc%bb%e5%92%bd%e7%99%8c%e6%96%b0%e8%97%a5%e7%89%a9%e6%ae%b2%e6%bb%85%e5%b8%b6eb%e7%99%8c%e7%b4%b0%e8%83%9e-%e4%b8%ad%e5%a4%a7%e7%a0%94%e8%81%b0%e6%98%8e%e5%b0%8e%e5%bd%88/ Fri, 21 Jun 2024 07:52: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172

【明報專訊】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有關,中大醫學院與美國傑克森實驗室合作利用EB病毒作治療標靶,運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俗稱「聰明導彈」的新鼻咽癌藥物,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研究團隊稱新藥比化療等方法更高效率及少副作用,藥物價格亦較低,目標4年後開始人體臨牀測試。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鼻咽癌新藥物殲滅帶EB癌細胞  中大研「聰明導彈」料副作用較少
中大醫學院與美國傑克森實驗室合作,以EB病毒作為治療標靶,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曾智敏(左二起)及教授羅國煒、腫瘤學系教授馬碧如、美國傑克森實驗室成員鄭瑚及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副教授李林鮮。(劉焌陶攝)

中大研「聰明導彈」治鼻咽癌 採mRNA技術專攻EB病毒

鼻咽癌是華南地區常見癌症,有「廣東瘤」之稱。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年數據顯示,鼻咽癌在男性常見癌症類型排第九,死亡率排第十。早期鼻咽癌的5年相對存活率可超過90%,晚期則少於50%。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羅國煒說,鼻咽癌致病因素包括遺傳、環境因素,以及EB病毒感染,而全球超過95%人口曾感染EB病毒,但通常無症狀,感染後會潛伏人體細胞內。

鼻咽癌一般治療方法包括電療、化療及免疫療法,由於鼻咽位處頭顱內,較難做切除手術。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曾智敏指出,EB病毒進入細胞會維持「潛伏狀態」,變得不活躍,新藥物的「脂質納米顆粒」擔當激活劑角色,「引爆」體內EB病毒,令病毒在裂解過程中死亡。她說研究結果顯示,新療法可有效並安全地抑制腫瘤生長。

鼻咽癌新藥物殲滅帶EB癌細胞  中大研「聰明導彈」料副作用較少
鼻咽癌(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小鼠測試見效 料副作用較少

曾智敏解釋,新藥的非學術名稱為「聰明導彈」,藥物可去到身體不同細胞,包括正常細胞,但只會在有EB病毒感染的癌細胞「爆炸」,病毒進入裂解機制後誘發抗原的免疫反應,引發人體的免疫細胞攻打癌細胞。她說,目前在小鼠模型初步證實該藥治療有成效,正積極推進人體臨牀試驗,期望4年後進入第一期臨牀試驗。


相關閲讀:EBV病毒與鼻咽癌及多種淋巴癌等關係密切(醫言有理)

稱較化療更低價有效 盼4年後臨牀測試

羅國煒說,已有外國研究嘗試利用mRNA技術治療肝癌等多種癌症,今次團隊嘗試將新技術用於鼻咽癌治療,在小鼠模型亦取得滿意成果,且沒產生抗藥性,新藥亦有高特異性,會針對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相比化療等治療方法,預計副作用會較少。他又說,新藥同時配合免疫療法可達到協同效應,令治療效果更佳,未來或可擴展應用在其他與EB病毒相關的癌症。

至於價格,羅說很多時藥物價錢並非取決於生產成本,而是研發過程,「以前啲藥咁貴,係因為藥廠要試幾十萬種化合物」,但今次研發「目標好清楚」,預計售價會較傳統標靶藥物便宜。

]]>
質子治療精準對付癌症 大幅減低副作用 //www.afterroberto.com/%e8%b3%aa%e5%ad%90%e6%b2%bb%e7%99%82%e7%b2%be%e6%ba%96%e5%b0%8d%e4%bb%98%e7%99%8c%e7%97%87-%e5%a4%a7%e5%b9%85%e6%b8%9b%e4%bd%8e%e5%89%af%e4%bd%9c%e7%94%a8/ Fri, 29 Dec 2023 03:56: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804

放射治療(又稱為「電療」)是目前治療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利用高能量輻射破壞癌細胞中的染色體(DNA),從而令癌細胞死亡或停止增長。放射束的種類主要分為光子(Photon)和粒子(Particle),兩者有何分別?最近香港引入質子治療,究竟有何好處?

鎖定目標腫瘤

傳統放射治療所用的光子射束,即俗稱的X光,是以直線穿透的方式照射, 射束在經過腫瘤前方正常組織再到達腫瘤時會一直釋出輻射能量,因此在腫瘤前方和後方的健康組織亦會受到影響。

至於質子是一種帶有正電荷的粒子,有別於傳統光子放射治療,質子治療高度精準,能夠鎖定目標腫瘤。當質子射束進入人體後,雖然會有部分劑量分
布於腫瘤前方的正常組織,但大部分的輻射能量都會在到達腫瘤後才集中一次過釋放到腫瘤位置,然後輻射能量便會煞停並消散,這種獨特的物理現象
稱為「布拉格峰」。


相關閲讀:質子治療團隊幕後三大專業 各司其職精準追擊腫瘤 跨團隊合力擊退癌魔


減低對附近器官影響

進行質子治療時,醫療團隊須精密計算和調控質子射線的深度和強度,以瞄準癌細胞。雖然傳統光子治療與質子治療均可以用相若的輻射劑量覆蓋目標
腫瘤位置,兩種方法都能夠有效地殺死癌細胞,但由於質子射線只集中照射癌細胞,因此能夠大幅減低腫瘤周邊其他健康組織和器官所承受的輻射,
從而減少出現併發症和副作用的風險,尤其適用於接近重要器官而需要較精準放射治療的腫瘤,例如頭頸癌、腦癌、肺癌、肝癌、乳癌、胰臟癌、前列
腺癌等,對於正值成長期的兒童來說,質子治療還能減低許多因輻射誘發的不良影響,因此亦適合治療尚在發育的兒童癌症患者。

下期將詳細講解質子治療於不同癌症的臨床應用。


相關閲讀:【乳癌】由初生到50歲常見的乳房問題 乳腺增生、水囊、乳癌 自我乳房檢查為健康把關


betway体彩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羅振基醫生

]]>
防癌會:逾5成 癌症患者見腫瘤科醫生時間不足 轉網上尋資訊8成人難辨真偽 //www.afterroberto.com/%e9%98%b2%e7%99%8c%e6%9c%83-%e9%80%be5%e6%88%90%e7%99%8c%e7%97%87%e6%82%a3%e8%80%85%e8%a6%8b%e8%85%ab%e7%98%a4%e7%a7%91%e9%86%ab%e7%94%9f%e6%99%82%e9%96%93%e4%b8%8d%e8%b6%b3/ Fri, 08 Dec 2023 09:02: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585

【明報專訊】香港防癌會調查發現,癌症患者及照顧者於確診後首3個月平均接收90項癌症相關資訊,當中65項非來自醫護或醫療機構;有8成人未能判斷網上資訊是否真確,另有37%病人採用親友或網上提供的建議後感不適。防癌會認為網上資訊眾多,提醒市民應提高警覺及先諮詢醫護,親友在轉發資訊前亦應核實真偽,以免「好心做壞事」。

防癌會:逾5成 癌症患者見腫瘤科醫生時間不足 轉網上尋資訊8成人難辨真偽

癌症患者見醫生時間平均不多於24分鐘 逾7成人轉網上尋資訊

不少癌症病人除了聽取醫生建議,亦會上網尋找資訊。防癌會今年9月6日至上月11日做癌症患者及照顧者健康素養調查,訪問共236名癌症患者及照顧者。調查顯示,受訪者每次見公院腫瘤科醫生時間平均13分鐘,私院則平均24分鐘;逾5成人稱因與醫生會面時間不足,無法解答疑難,當中77%人會轉到網上找資料。


相關閲讀:研究:50歲以下患癌症人數 30年增八成 料與飲食、煙酒、肥胖等有關


八成人難辨真偽 37%採納後不適

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港怡醫院臨牀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林嘉安表示,曾有一名確診第三期直腸癌的50多歲女士因擔心化療後需終身戴「造口袋」,故上網尋找資訊並接受磁場療法及玉石療法兩種另類療法,及後覆診時腫瘤已擴散,最終離世。

約兩年前確診第四期肺癌的64歲傅太正接受免疫治療,大部分癌細胞已纖維化。她說得悉確診後曾花2至3個月上網尋找肺癌相關資訊,惟大部分資料均為肺癌醫療方案及存活率,親友亦向她轉發大量資訊。她說肺癌存活率「日新月異」,故後來無再網上尋找資訊,只跟從醫生建議專心治病。她建議癌症患者見醫生時,不妨就曾查閱的網上資訊多詢問醫生意見。

防癌會:逾5成 癌症患者見腫瘤科醫生時間不足 轉網上尋資訊8成人難辨真偽
確診第四期肺癌的傅太(中)表示,確診後曾花兩三個月上網尋找肺癌相關資訊,惟大部分資料均為醫治肺癌的醫療方案及存活率。左為其丈夫傅先生,右為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林嘉安。(鍾林枝攝)

相關閲讀:【直腸癌】研究:直腸癌患者半年免疫治療 腫瘤100%消失 減傳統療法後遺症 復發及長期治癒率未知之數


專家:病友經驗未必適用

林嘉安建議患者及照顧者可善用政府、醫管局或認可非牟利機構提供的癌症相關資訊;不少患者以為病友經驗一試無妨,但不同患者病情及身體狀况有別,即使屬同一類別及期數的癌症,於某病友身上有良好療效,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

]]>
【罕見病】縱膈腫瘤病因是什麼?年輕女性較高危 //www.afterroberto.com/%e7%bd%95%e8%a6%8b%e7%97%85-%e7%b8%b1%e8%86%88%e8%85%ab%e7%98%a4%e7%97%85%e5%9b%a0%e6%98%af%e4%bb%80%e9%ba%bc-%e5%b9%b4%e8%bc%95%e5%a5%b3%e6%80%a7%e8%bc%83%e9%ab%98%e5%8d%b1/ Mon, 30 Oct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149

【明報專訊】縱膈(mediastinum)乃人體胸腔內一個較隱蔽的部位,處左右兩肺之間;前面是胸骨,後面有脊椎,內藏胸腺(thymus gland)、心臟、大動脈、大靜脈、氣管、食道及淋巴結等重要器官。縱膈腫瘤屬罕見病,病因包括淋巴癌肺癌、胸腺瘤及生殖細胞腫瘤,其中淋巴癌可以是何傑金氏淋巴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或T母細胞淋巴瘤。大體積縱膈腫瘤壓住周邊器官,可導致上腔靜脈綜合徵(superior vena caval obstruction ),影響靜脈血液回流心臟,引致面腫手脹及皮膚靜脈血管擴張等現象。

縱膈腫瘤屬罕見病 患者咳嗽氣促 年輕女性較高危

28歲陳小姐近日嚴重咳嗽,並有氣促病徵,肺部X光顯示兩肺之間的縱膈有10厘米腫塊,電腦掃描導向活檢確診原發性縱膈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primary media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正電子掃描及骨髓活檢未見擴散。陳小姐接受DA-EPOCH-R化療方案,估計徹底治癒的機會高。

原發性縱膈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乃罕見腫瘤,原發自胸腺內的B淋巴細胞,其病理與原發自其他器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不一樣,患者一般較年輕,女性較多受影響。

【罕見病】縱膈腫瘤病因是什麼?年輕女性較高危
縱膈腫瘤屬罕見病。患者一般較年輕,女性較多受影響。


相關閲讀:【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化療後放射治療 減復發機率

治療原發性縱膈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有兩個標準方案可供選擇。R-CHOP化療方案包括抗B細胞單克隆抗體安妥昔,再加化療藥物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及類固醇,化療後患者大多需要接受放射治療,減少腫瘤復發機率。放射治療或增加病者將來患另一癌症風險,例如乳癌及甲狀腺癌;如放療範圍包括心臟,可令心臟動脈血管加速硬化,增加將來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風險。

另一治療方案DA-EPOCH-R較複雜,除安妥昔、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及類固醇外,還加入依托泊苷;病者需要住院多天接受24小時持續靜脈注射,化療藥物劑量亦較高,好處是有較大機會毋須接受放射治療。


相關閲讀:【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醫言有理)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癌症食糖】癌病人戒澱粉質餓死癌細胞?戒食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 反不利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7%99%8c%e7%97%87%e9%a3%9f%e7%b3%96%ef%bc%8d%e7%99%8c%e7%97%85%e4%ba%ba%e6%88%92%e6%be%b1%e7%b2%89%e8%b3%aa%e9%a4%93%e6%ad%bb%e7%99%8c%e7%b4%b0%e8%83%9e/ Mon, 07 Aug 2023 08:35: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038 【明報專訊】6年前我在《明報》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癌症病人如何看待戒澱粉質這個問題。近來不少病人再問同樣問題,加上近年有新的研究報告,令我們對癌細胞如何吸收營養有更深認識,因此再探討這個話題:癌細胞只食糖嗎?難道不吸收脂肪和蛋白質?癌症食糖,最常聽到的「理據」是,當癌症病人接受正電子掃描(PET-CT)時打入「糖水」,檢查報告會見到有癌細胞的地方發光,代表癌症吸糖非常高,因此結論是「癌細胞食糖,只要不吃包括所有澱粉質的糖,就可以餓死癌細胞」。然而,這裏其實存在很大的誤解。

癌症食糖?不吃澱粉質的糖可餓死癌細胞? 掃描追蹤劑不一定含糖

做正電子掃描時最常注射入的「糖水」,是一種能夠釋放正電子輻射的特別糖「氟化脫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簡稱FDG)。FDG進入細胞後,凡代謝高的組織(包括腦部、肝臟、腎臟,當然也包括部分癌症)因為用糖用得多,所以會在報告中顯示較為發光。但現實上不少癌症用這種FDG藥水後並不會發光,包括前列腺癌、腎癌、原發性肝癌,以及部分肺腺癌和胃癌。這些癌症如果用傳統FDG正電子掃描,幾乎看不到發光。我們能否又說,這些癌症不食糖呢?

【癌症食糖】癌病人戒澱粉質餓死癌細胞?戒食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 反不利治療
深奧學問——癌細胞的營養代謝是一門深奧學問,不同營養一環扣一環,很多迷思在科學界仍未完全解開。(vitanovski@iStockphoto/設計圖片

其實做正電子掃描,除了FDG之外,也可以注射其他和糖沒有關係的追蹤劑(tracer),看癌細胞有無在身體擴散。例如前列腺癌要用PSMA、原發性肝癌用C11-Acetate等。醫生會按照病情選擇合適追蹤劑,否則有可能看不到癌細胞;有時候會用超過1種追蹤劑,所以正電子掃描並不是只利用「糖水」。


相關閲讀:【餓死癌細胞?】戒口斷食有風險 抗癌最緊要營


免疫細胞「打仗」 更消耗糖分

兩年前,頂級科學期刊Nature刊登了美國醫學科學家發表的一篇頗為震撼的文章,證實癌細胞不止吸糖,也會吸其他營養。研究團隊利用不同的實驗老鼠,注射不同的正電子掃描追蹤劑,看一看究竟癌細胞對每一種營養的吸收情况如何。

首先要知道,一個腫瘤內並不止有癌細胞,癌細胞周圍還有很多包圍着它的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和各種淋巴細胞,努力嘗試控制和阻止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當然它們的努力失敗了,要不然就不會產生癌症)。所以研究團隊想利用同樣技術去看一看,究竟癌細胞附近的免疫細胞,吸哪一種營養。

研究結果證實100年前首先由德國科學家Dr. Warburg提出癌症吸糖的這個現象。研究發現,癌細胞的確比正常細胞吸收較多的糖分;但實驗同時又證明,包圍着癌細胞的免疫細胞,吸糖能力比癌細胞高得多!這可推論為因為免疫細胞正全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所以它們的代謝比癌細胞更高。

令癌細胞缺氧 難實行

研究團隊再用其他追蹤劑,看看癌細胞和免疫細胞會否同時吸收胺基酸(蛋白質的組成部分)和脂肪。結果發現,原來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吸更多胺基酸(尤其是麩醯胺酸(glutamine))和脂肪,吸收速度亦比免疫細胞高;這個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當癌細胞分裂時,需要製造大量細胞膜,細胞膜含有大量脂肪,沒有足夠脂肪酸和膽固醇便做不了細胞膜,癌細胞亦無法生長。另外癌細胞因為分裂快,需要更多細胞內的蛋白去處理各種新陳代謝工作,所以吸收大量氨基酸也是必須。

簡單總結,癌細胞無論在糖分、氨基酸和脂肪的吸收度,都比正常細胞高。但以單細胞計,免疫細胞吸糖度高於癌細胞;而癌細胞吸脂肪和氨基酸的幅度大過吸糖!100年前的發現,只是比較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吸糖速度,但以往沒有先進的正電子掃描去全面理解癌症的營養代謝。這個新研究解答了很多以往未清楚的地方。

餓死癌細胞 戒斷糖分、氨基酸和脂肪? 可致營養不良而死

【癌症食糖】癌病人戒澱粉質餓死癌細胞?戒食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 反不利治療
 忌道聽途說——癌症病人的飲食方針應該和醫護仔細商量,切忌道聽途說,亂用毫無根據的偏方。(Erdark@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所以,若要餓死癌細胞,理論上,人體所需3大營養,包括糖分、氨基酸和脂肪都必須戒斷。這顯然行不通,因為不單免疫細胞會因為糖分不足而失效,其他正常器官和人體也會因為營養不良而死亡。

我經常跟病人舉例說,雖然知道癌細胞「相對缺氧」,即癌細胞中的氧分不及正常細胞高,但癌細胞仍然需要氧氣生存,我們會否因此不給病人氧氣,藉此殺死癌細胞?這顯然行不通(實際上亦有肝動脈血管栓塞術治療肝癌,是一種局部令癌細胞缺氧和養分的方法)。


相關閲讀:5類癌症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營養師:「補、守、攻、防」4大營養法則 對抗癌症


戒食體重過輕 反不利治療

那麼我們應如何看待糖分和癌症的關係呢?6年前的文章,我寫到關鍵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和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這兩種指數和肥胖及胰島素耐受性有關。發達社會一般有三分之一癌症與肥胖、糖尿病相關;加上有研究發現,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與乳癌、大腸癌和前列腺癌有關係。所以簡單地說,多吃甜食對身體當然有壞影響,包括增加糖尿病、發炎反應和心血管病風險,這些和某幾類癌症有關。但並不是說,癌症病人需要完全戒去糖分或澱粉質。

其實癌症的營養代謝是非常深奧的學問,不同營養一環扣一環,很多迷思在科學界仍然未能夠完全解開。健康人士減少食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再配合運動,或者定期斷食,確實對身體有正面影響。但對於癌症病人,因為要接受多種治療,確實要盡量避免體重過度減輕和營養不良。

從中醫角度,經常說「以平為期」,就是食物營養也要平衡,固守中庸之道避免極端。中醫的中字本來就是解「中庸」。希望讀者閱後,了解到癌症吸收很多脂肪和氨基酸,甚至比吸糖的速度還要高。病人改變飲食習慣前請先請教主診醫生,以策安全。

■一連3篇〈癌症要戒糖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重溫

2017年8月7日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

網址:bit.ly/3pWVZ5A

2017年8月28日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中)

網址:bit.ly/3Y573Kn

2017年10月3日 醫徹中西:癌症要戒糖嗎?(下)

網址:bit.ly/3Y2KR3r

【癌症食糖】癌病人戒澱粉質餓死癌細胞?戒食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 反不利治療
 蘇子謙(資料圖片)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甲狀腺增生、炎症、腫瘤疾病常見病徵 (瘤言情深) //www.afterroberto.com/%e7%94%b2%e7%8b%80%e8%85%ba%e7%b5%90%e7%af%80%e6%98%af%e8%89%af%e6%80%a7%e6%88%96%e6%83%a1%e6%80%a7%e7%94%b2%e7%8b%80%e8%85%ba%e5%a2%9e%e7%94%9f%e3%80%81%e7%82%8e%e7%97%87%e3%80%81%e8%85%ab%e7%98%a4/ Mon, 10 Jul 2023 05:12: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780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反覆,流感肆虐,許多人對自身健康狀况更加重視,將全身體檢提上日程。檢查結果,發現了甲狀腺結節!究竟什麼是甲狀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編者按:甲狀腺結節按照病理分為良性和惡性,結節不等同於癌,大多數結節都是良性,只有5%是惡性腫瘤。甲狀腺結節是臨牀常見病徵,各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增生、炎症、腫瘤都可能表現為甲狀腺結節。除了接受甲狀腺超聲波檢查外,還有哪些檢查方法呢?)

甲狀腺結節多屬良性  甲狀腺增生、炎症、腫瘤等疾病常見病徵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形成的腫塊或結節,表現為對稱、質地較硬的腫塊,可單發或多發。甲狀腺結節是臨牀常見病徵,各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增生、炎症、腫瘤都可能表現為甲狀腺結節。按照病理分為良性和惡性,其中良性結節比例較高,但惡性結節的可能也不能完全忽略。

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甲狀腺增生、炎症、腫瘤疾病常見病徵 (瘤言情深)
(Rasi Bhadramani@iStockphoto)

相關閲讀:【身體檢查】有關體檢的6個問題 檢查項目愈多愈好?如何解讀檢身報告?一表解讀主要體檢項目


5%屬惡性腫瘤 超聲波檢查確定結節性質大小

當診斷出有甲狀腺結節,不要驚慌,結節不等同於癌,大多數結節都是良性,只有5%是惡性腫瘤。病人首先要接受甲狀腺超聲波檢查,以確定結節性質、大小、形態等。如果超聲檢查結果無法確定結節性質,或需要細針穿刺活檢或其他影像學檢查,了解結節的病理特徵,並根據醫生最終診斷,建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細針穿刺活檢 較精確實惠

超聲波檢查外,還有什麼檢查方法?甲狀腺功能試驗可以檢測甲狀腺是否功能紊亂;腫瘤標誌物檢測幫助醫生分析結節性質。

細針穿刺抽取活檢是較為精確且價格較實惠的評估方法。複檢時,如果結節體積增大了超過50%,建議細針穿刺抽取活檢,可以對結節作病理化驗。

以上幾種檢查方法都能提供更多信息,幫助醫生進一步評估甲狀腺結節性質,並選擇合適治療方案。


相關閲讀:【甲狀腺腫瘤】與大頸泡有關?出現甲亢徵狀怎辦?了解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及手術治療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張明智(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www.afterroberto.com/nmn%e5%8f%af%e9%80%86%e9%bd%a1%e6%8a%97%e8%a1%b0%e8%80%81%ef%bc%9f%e9%81%8e%e9%87%8f%e7%94%a8%e6%88%96%e6%9c%89%e5%89%af%e4%bd%9c%e7%94%a8%ef%bc%9a%e8%85%b8%e8%83%83%e4%b8%8d%e9%81%a9%e3%80%81/ Fri, 24 Feb 2023 04:03: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653 【明報專訊】到底NMN是什麼呢?近年新興的NMN(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產品備受追捧,標榜可逆齡抗老;除了口服產品,面膜、乳霜等護膚品亦加入NMN,聲稱能提升肌膚彈性、擊退細紋……可信嗎?想知道NMN的功效,須先認識NAD+轉化機制。(編者按:如果服用過多的NMN會有副作用嗎?有專家提醒,會有例如腸胃不適、頭痛,影響肝腎功能等副作用,還要注意過量使用NMN護膚品同樣有可能導致以上風險!濕疹、敏感肌膚等人士要格外小心挑選護膚品。)


NMN可延衰老、增肌膚彈性?專家:轉化NAD+ 具抗氧化功效 過量或有加快腫瘤生長等副作用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metamorworks、Mizina@iStockphoto)

近年新興保健品NMN,動輒過千元一瓶,聲稱可以提升肌膚彈性、延緩衰老、防止脫髮等,被吹捧為現代長生不老藥。專家指出,NMN能轉化成NAD+。NAD+參與人體許多生化作用,包括促進新陳代謝率、增強體能、修復受損DNA。然而,NAD+水平太高可能令腫瘤生長速度加快。


維他命B3進入人體 轉化為NMN 再合成NAD+

NAD+參與人體許多生化作用,包括促進新陳代謝率、增強體能、提起精神、改善運動表現、修復受損DNA等。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黃蘊芝(受訪者提供)

身體透過不同方式製造NAD+,如從食物中轉化。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總監、註冊營養師黃蘊芝指出,天然食物如肉類、魚類、種子可補充維他命B3,幫助身體製造輔酶及協助釋放能量;維他命B3進入人體後,透過不同途徑合成NAD+。

簡單來說,維他命B3首先會轉化成煙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再轉化為NMN,最後產生NAD+。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蘇子謙(資料圖片)

NMN是NAD+前體,近年在保健產品市場冒起。然而,NMN並非有效成分,對人體真正有功用的是NAD+。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蘇子謙進一步解釋,NAD+就好像「身體裏面的錢」,各種生化反應都需要NAD+,沒有「錢」就做不到。如果NAD+不足,身體無法分解糖分以產生足夠能量,細胞新陳代謝亦會減慢。此外,NAD+具有抗氧化功效,有助清除造成老化的自由基。NAD+增多時,有助修復身體機能。


相關閲讀:【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沒證據可治脫髮、新冠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林嘉雯(受訪者提供)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補充,NAD+是身體細胞所含有的一種輔酶,可用作修復細胞及促進新陳代謝等。體內NAD+水平會隨着年齡下降,有研究指出,若提高身體內NAD+水平,有可能減低退化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認知障礙症,甚至具抗衰老等作用。然而,目前相關研究還未足夠證實此關係,暫時亦沒有證據顯示NMN可以治療脫髮或者白髮,至於外用NMN護膚品的功效也有待證實。

NMN產品不但標榜逆齡抗衰老,還聲稱可以對抗新冠,預防或改善新冠後遺症。蘇子謙提到,有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體內NAD+不足。「新冠重症患者通常是長者,他們本身的NAD+水平不足,加上身體對抗任何病毒感染都需要動用許多NAD+,因此重病後體內NAD+水平會下降。」理論上,補充NAD+可以加速身體復元,令免疫系統重新活躍,惟臨牀上未有充分科學證據證實服食NMN產品能治療新冠。

黃蘊芝亦指,NAD+水平會隨年齡下降,30歲後新陳代謝減慢,使身體機能運作不如年輕時的狀態。「然而,NMN產品是否確實能提升體內NAD+水平、提升多少NAD+,以及能否被人體運用,這是存疑。」現時許多NMN產品研究來自動物實驗,人體試驗仍處於早期階段,暫時未有大型臨牀研究支持NMN產品的功效。


副作用:腸胃不適 頭痛 傷肝腎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慎用NMN——有皮膚問題的人要更小心挑選護膚品,建議使用NMN外用產品前先諮詢醫生。(設計圖片,charnsitr@iStockphoto)

服用過多的NMN有可能造成副作用,例如腸胃不適、頭痛,影響肝腎功能。林嘉雯提醒,由於NMN可以透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內,過量使用NMN護膚品同樣有可能導致以上風險。此外,濕疹、敏感肌膚等人士要格外小心挑選護膚品,建議先諮詢醫生意見。

由於暫時未有臨牀研究建議劑量多少,切勿同時服食多種NMN產品。黃蘊芝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服食NMN產品前應諮詢醫生、藥劑師或營養師意見,並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及留意產品成分。蘇子謙補充,NAD+水平太高有可能令腫瘤生長速度加快,因為腫瘤生長需要許多NAD+。癌症患者服食NMN產品可能有風險,服食前應諮詢主診醫生的意見。


知多啲:服大量維他命B3 傷肝面紅等過敏反應

既然維他命B3可以合成NAD+,為什麼不直接服食維他命B3或NAD+,反而選擇NMN?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蘇子謙表示,雖然維他命B3在體內亦會轉化成為NAD+,但攝取大量維他命B3會使血管擴張,出現面紅「㷫烚烚」的過敏反應、低血壓,更會令肝臟受損。至於NAD+則由於半衰期短,直接服食會很快被消化,而且NAD+分子太大不能穿過細胞,所以不會直接補充NAD+。然而,對於NMN產品的臨牀試驗尚未完成,目前關於補充劑量、是否需要長期服食等數據不足。


相關閲讀: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讓身體自然產生NAD+:遵晝夜節律、 識食、多運動

與NMN產品相比,以下方法有較多科學證據支持提升NAD+水平;靠身體自然產生NAD+,不用擔心過量NAD+的問題。

‧NAD+水平受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s)的監督,參與生理時鐘調節。充足睡眠及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能夠增加NAD+

‧多做運動,可逆轉NAD+因年齡而下降

‧不應暴飲暴食,過量攝入脂肪和糖。高脂或高糖飲食需要動用許多NAD+來消化,令體內NAD+減少

‧透過均衡飲食,每天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3(建議成人每天16毫克)、蛋白質(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10%至15%)等都有助提升NAD+水平,從而促進新陳代謝及能量釋放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均衡飲食——五穀含維他命B群,有助身體新陳代謝和生化作用,有利皮膚和毛髮健康。(Smileus@iStockphoto)

‧在攝取足夠鐵質、維他命B6、維他命B2的前提下,從食物中攝取的tryptophan色胺酸(胺基酸的一種)亦可在體內轉化成維他命B3。色胺酸可以從雞肉、奶類、芝士、果仁等食物中攝取

(資料提供: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蘇子謙、註冊營養師黃蘊芝)


「凍齡」秘訣:防曬、心境開朗 防膠原蛋白流失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防曬護膚——紫外線是破壞皮膚膠原蛋白的主因,宜每日塗防曬產品。(metamorworks@iStockphoto)

想養顏抗衰老,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認為,最重要是預防膠原蛋白流失,「20歲後,皮膚膠原蛋白開始下降,最重要是每日塗上有效的防曬產品,因為紫外線是破壞皮膚膠原蛋白的主因」。另外,保持心境開朗、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都是科學化的「凍齡秘訣」。


改善頭皮健康防脫髮

至於防止脫髮,就要在改善頭皮健康方面下工夫:

‧洗頭水溫應在37℃以下,不可過熱,否則會使頭皮乾燥,甚至灼傷頭髮及頭皮

‧使用低溫風筒吹頭

‧户外活動時,戴太陽帽保護頭皮

‧盡量減少染髮電髮


攝維他命B群:五穀、蛋、奶 少吃「垃圾」

從營養學角度,註冊營養師黃蘊芝建議均衡飲食,含維他命C與E、多酚類、硒等具抗氧化功能的食物,可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有助抗衰老。此外,日常飲食攝取足夠維他命B群,例如五穀、肉類、奶、蛋。維他命B群是輔酶,幫助身體促進新陳代謝和生化作用,有助保持皮膚和毛髮健康。另一方面,應少吃煎炸或「垃圾食物」,這些食物會令自由基增加。


充足睡眠 勿日夜顛倒 敷白芷服石斛 先諮詢中醫

兼具註冊中、西醫資格的蘇子謙提醒,充足睡眠對皮膚健康尤其重要,因為身體會在睡眠時修補基因破損。不過,這個重要功能都是以「晝夜節律」為基礎,日夜顛倒的生活作息會影響此機制。

中醫亦有外敷內服的方法,譬如將白芷磨成粉末敷面,有助美白去斑;石斛內服具養陰作用,現代研究發現石斛某些成分有美白和抗氧化作用。此外,沙參、麥冬、當歸、熟地黃有利頭髮和皮膚健康。因應個人體質不同,建議外敷內服前先諮詢中醫意見。

文:利楚兒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乳癌】新型化療藥物ADC 像「生物導彈」精準殺死癌細胞(攜手抗癌) //www.afterroberto.com/%e4%b9%b3%e7%99%8c-%e6%96%b0%e5%9e%8b%e5%8c%96%e7%99%82%e8%97%a5%e7%89%a9adc-%e7%b2%be%e6%ba%96%e6%ae%ba%e6%ad%bb%e7%99%8c%e7%b4%b0%e8%83%9e-%e6%94%9c%e6%89%8b%e6%8a%97%e7%99%8c/ Mon, 24 Oct 2022 04:17: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741 【明報專訊】乳癌盤踞整體癌症前列,年齡標準化病發率過去數十年一直呈上升趨勢,2019年平均每天新增13名患者。隨着個人化精準治療日益進步,不同類型和期數的癌病,都有更具針對性、較少副作用的治療可供選擇。乳癌基本上是按照癌細胞表面的不同受體而分類,荷爾蒙受體陽性佔了整體乳癌約三分之二,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型)則佔兩成。我們常常聽到的標靶藥,正是針對這些刺激癌細胞生長的受體而研發。自1998年針對HER2的標靶藥面世,便大幅地將HER2擴散性乳癌的死亡率減低,副作用亦相對輕微,對「晚期」乳癌治療是很重要的突破。現在的一線治療,已是雙標靶藥加化療,其後如反應理想可繼續用標靶藥作維持治療。然而,有不少病人在使用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問題。


相關文章:【乳癌】精準診斷乳癌病理分類及期數 訂個人化治療方案提升療效


ADC具標靶性新型化療藥 「生物導彈」精準殺死癌細胞

近年,一種稱為ADC,具標靶特性的新型化療藥物為乳癌治療帶來新希望。有別於全身化療,生長較快速的正常細胞如頭髮等,會受化療藥影響而脫落,副作用明顯;ADC藥物就像「生物導彈」般,將化療藥力準確地帶到癌細胞內,精準地殺死癌細胞,對其他細胞傷害較輕,減少患者不適。偶有病人用藥後會出現間質性肺炎等副作用,但嚴重者為數不多,只有數個百分點。現時已有兩款ADC藥物用於治療晚期HER2型乳癌。而首款治療三陰乳癌的ADC藥物,亦於去年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使用。這款藥物針對的受體稱為TROP-2,較多見於三重陰性的乳癌。

至於免疫治療,初時則主要應用於擴散性的PDL1陽性三陰乳癌,配合化療,可以有效延長壽命。現時更進一步擴展至較早期個案,於手術前用免疫治療加化療來縮小腫瘤,減少手術範圍;並於術後應用來減低復發機率。


【乳癌】新型化療藥物ADC 像「生物導彈」精準殺死癌細胞(攜手抗癌)
對症下藥——乳癌是按照癌細胞表面不同受體而分類,治療用藥亦有不同。(Mohammed Haneefa Nizamudeen@iStockphoto)

配合CDK4/6抑制劑  助擴散性乳癌病人延長平均壽命

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亦有新的標靶藥物,稱為CDK4/6抑制劑。對比單單服用荷爾蒙藥,在擴散性乳癌的一線治療當中加上CDK4/6抑制劑能延長病人的平均壽命至5年或以上,是很大的進步。

嶄新藥物為很多癌症患者帶來曙光,但每次數萬港元藥費也可能造成經濟負擔。一些非政府組織如香港防癌會遂開設了不同計劃,如「何鴻超教授紀念助醫計劃」能提供藥物資助;治療期間如需要情緒或朋輩支援,有「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等。醫社合作,為乳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相關文章:化療傷身?標靶、免疫治療更好? 抗癌三大療法 各擅勝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戴燕萍(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