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6 Sep 2023 10:20:1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腦中風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面癱是腦中風先兆?顏面神經受感染 嘴角歪、影響皺眉、喝水、味覺 了解成因與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9%9d%a2%e7%99%b1%e6%98%af%e8%85%a6%e4%b8%ad%e9%a2%a8%e5%85%88%e5%85%86-%e9%a1%8f%e9%9d%a2%e7%a5%9e%e7%b6%93%e5%8f%97%e6%84%9f%e6%9f%93-%e5%98%b4%e8%a7%92%e6%ad%aa%e5%bd%b1%e9%9f%bf%e7%9a%ba%e7%9c%89/ Mon, 21 Nov 2022 08:36: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927 面癱是腦中風先兆?顏面神經受感染 嘴角歪、影響皺眉、喝水、味覺 了解成因與治療 

【明報專訊】面癱,指臉部肌肉癱瘓。常見是一側臉部肌肉無法活動,做不到皺眉、鼓腮、露齒笑等動作,嘴角歪向正常一側,在喝水、漱口時嘴角漏水,甚至眼睛不能完全閉合,舌頭前三分之二味覺缺失。很多人更擔心面癱是腦中風先兆,或認為面癱是「小中風」?中醫認為面癱原因為「風中經絡」,引致經絡阻滯。運用中藥、針刺、溫灸、按摩等方法,有助瀉實補虛,驅風通絡。


知多啲:面癱與腦中風、小中風病理無關聯 症狀有不同

很多人擔心面癱是腦中風先兆,或認為面癱是「小中風」;更有說法認為凡患過面癱者日後腦卒中的風險大增,其實都有誤解。面癱和俗稱「中風」的腦血管疾病的病理完全不同,兩者並無關聯。面癱屬於周邊神經系統疾病,病理屬於神經感染;腦中風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病理屬於血管梗塞或出血,涉及神經元的破壞。腦中風患者除口面歪斜外,還可出現口齒不清、無法吞嚥、肢體癱瘓等症狀,這是面癱患者所沒有的。


相關文章:中風有先兆?高血糖、心房顫動、肥胖增風險 預防中風7件事 DASH、地中海飲食法有效嗎?


腦中風可口齒不清肢體癱瘓

面癱是腦中風先兆?顏面神經受感染 嘴角歪、影響皺眉、喝水、味覺 了解成因與治療 

面癱為何會和腦中風混淆,可能是中、西醫學對「中風」一詞有不同理解所致。西醫所指的中風,一般理解是指「腦血管疾病」,是個病名;中醫在理解面癱方面所指的中風,是「風邪入中」的意思,是抽象病機,不是疾病的名詞。雖然中、西醫都有「中風」的術語,但兩者具體意思不同,不要混淆兩者而造成不必要的擔憂。


面癱成因:操勞過度、休息不足 顏面神經感染 一側面失活動功能

臨牀常見的面癱在西醫診斷稱為貝爾氏麻痹(Bell’s Palsy),病理為第7對腦神經(顏面神經)受到感染,以致受影響一側面部肌肉失去活動功能,屬於周邊神經系統疾病。中醫認為面癱的機理為「絡脈空虛,風邪入中」。患者可由於操勞過度、休息不足、情志過極、久病體衰等因素,以致精血虧虛,經絡失養。一旦受到風邪侵襲,如頭面部吹風受寒,或者是因體虛出現「虛風自生」,引致氣血阻滯,肌肉縱緩不收,便會導致面癱。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港大研究:每10萬人接種科興疫苗 約增4.8人患面癱 打疫苗效益仍高於風險


中西醫遇面癱患人 首要排除中風

遇上面癱的人,無論是首先求診西醫或中醫,都必須先排除像中風(腦血管意外)一類嚴重疾病。西醫治療貝爾氏麻痹,主要用口服類固醇加物理治療,以控制炎症及幫助復康;中醫治療面癱的原則是驅風、通絡,減輕致病因素對身體的破壞,同時為康復製造有利條件。對面癱久治不癒者可配合補益扶正、行氣活血、化痰等,具體方法包括內服/外用中藥、針刺、溫灸、拔罐、按摩等。


蟲類入藥 活血搜風通絡

中藥常用於治療面癱的方藥包括牽正散(白附子、僵蠶、全蠍)、地龍、羌活、防風、天麻等,都有祛風、通絡的作用,可以祛邪。應用蟲類藥是中醫治療面癱的特色之一,因蟲類有走竄的特性,由此取類比象,這些蟲類入藥後可起活血、搜風、通絡的作用,改善經絡痹阻引致的肌肉失用。針對痰濕阻滯經絡者,症見痰多、舌苔厚膩,治宜祛濕豁痰,如膽南星、法半夏。面癱時間長久者,常見面部肌肉僵硬或萎縮無力,中醫理解有氣滯血瘀或正氣不足的因素。若病久氣血瘀滯,可配合使用川芎、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若氣血不足者,可治以補益氣血,如黃芪、當歸。在外用中藥方面,有報道指出運用中藥馬錢子(有劇毒)製成馬錢子膏敷貼患處,有活絡止痛,治療面神經麻痹癱瘓的功效。


辨證取穴 調整身體機能

針灸治療方面,局部用穴包括位於頭面的風池、翳風、陽白、攢竹、太陽、下關、地倉、頰車、水溝(人中)、迎香等。循經取穴可選用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除局部用穴外,面癱的針灸亦重視辨證取穴,視乎病性選用相關的穴位,例如痰濕阻滯者可選用足三里、豐隆,陰虛內熱者可選用三陰交、太衝,藉着調整身體機能以促進面癱康復。在針刺時可配合手法運針刺激得氣,或採用電針刺激,一般可隔天治療。

針灸治療可分為針刺與溫灸兩部分。面癱患者除可透過針刺刺激穴位經絡外,也可通過對面癱患處局部經絡穴位施以灸法,達到溫經驅寒、行氣活血通絡的效果。特別是面癱日久,患處腫痛已消退,自覺面部肌肉僵硬繃緊的患者,輔以溫灸刺激行氣活血,促進復元。溫灸一般可採用艾條懸灸、隔物灸,或在針刺時加溫針。


按穴、做表情動作 刺激面肌

拔罐也有刺激經絡、鬆弛面肌、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在操作時考慮到會在面上留下罐斑的問題,一般會用「閃罐法」,即用傳統「拔火罐」的方式,但吸罐後隨即拿起拔罐,不作留罐,重複多次操作至局部潮紅及微熱感,選穴一般是位於面部患處的位置。患者日常可用適中力度多按揉面癱患處局部的穴位,多做表情動作(初期可用手輔助推動肌肉),以持續刺激及鍛煉面部肌肉。


思慮阻氣血運行 有礙復元

面癱的復元進度因人而異,臨牀上有人僅經數次治療便完全恢復功能,有些則要十餘至數十次治療不等。但大多數貝爾氏麻痹的面癱患者,面肌功能可以在半年內康復。患者需留意保持飲食清淡,少吃溫熱刺激及生冷食物,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勿過度操勞,為早日康復製造有利條件。此外患者還要保持樂觀正面的心境,思慮過多則容易阻滯氣血運行,有礙復元。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心臟病、中風】吞嚥困難性格改變 或腦小血管病變 涉多個器官 臨牀表現五花八門(現代中醫) //www.afterroberto.com/%e5%bf%83%e8%87%9f%e7%97%85%e4%b8%ad%e9%a2%a8-%e5%90%9e%e5%9a%a5%e5%9b%b0%e9%9b%a3%e6%80%a7%e6%a0%bc%e6%94%b9%e8%ae%8a-%e6%88%96%e8%85%a6%e5%b0%8f%e8%a1%80%e7%ae%a1%e7%97%85/ Mon, 19 Jul 2021 09:48: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494 【明報專訊】心臟病腦中風在香港主要死因排第3、4位,引起這兩種嚴重疾病主因是冠狀動脈和腦血管病理性改變,如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梗塞。腦血管病變中,最常見是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近年,醫學界對腦小血管病愈來愈關注,隨着深入研究,對其危害也愈來愈深入認識。顧名思義,腦小血管病是腦部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的病理性變化,引致大腦正常功能受損傷的一種全腦性疾病。在磁力共振(MRI)可見腦白質白斑(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皮質下梗塞、周圍血管空間(perivascular spaces)增大、顱內出血及腦萎縮等各種影像。

【心臟病、中風】吞嚥困難性格改變 或腦小血管病變 涉多個器官 臨牀表現五花八門(現代中醫)
腦小血管病——腦小血管病所引起的疾病十分廣泛,涉及多個器官系統,臨牀表現五花八門。(lixuyao@iStockphoto)

涉多個器官 臨牀表現五花八門

腦小血管病引起的疾病十分廣泛,涉及多個器官系統,臨牀表現五花八門。概括如下:

.中風:腦小血管病變會引起腔隙性腦梗塞、顱內出血性中風,並增加患者再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約兩成半缺血性中風和幾乎所有出血性中風,均由腦小血管病引起

.認知功能障礙:腦小血管病輕則引起輕度認知障礙,影響注意力、判斷力和執行能力,甚至出現思維混亂;重則導致血管性癡呆,加重腦退化徵狀

.神經系統徵狀:包括吞嚥困難、構音困難,以及錐體外綜合症(主要表現為肌肉僵硬、震顫、表情呆滯和不能靜坐等)

.思維情緒異常:如神情冷漠、老年抑鬱、經常疲勞,甚至性格改變等

.步態和平衡不穩:主要表現為平衡不穩、經常跌倒,行走呈碎步和運動遲緩症等

.膀胱活躍症和尿失禁:也可能和腦部小血管病變有關

相關文章: 【心臟病】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年紀大高血壓 糖尿高危

什麼原因導致腦小血管病變?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心血管病高危因素與腦小血管病變的發生密切相關:

.年紀大︰研究指出,比較55歲以下和64歲人士出現腦白質白斑(腦小血管病變最主要影像學特徵)的比率,分別為11%和21%;在82歲老人中,比率增至94%,說明腦小血管病變和年齡增長呈正比

.高血壓(大於140/90 mmHg)︰特別是夜間血壓沒有下降,甚至上升者,更容易引發腦白質白斑。另有研究表明,高血壓與腦微小血管出血(腦小血管病的生物標記之一)有關

.糖尿病︰二型糖尿病人出現腔隙性腦梗塞和腦微小出血,是正常人2.8倍

.代謝綜合症︰已知代謝綜合症與隱匿性大腦梗塞和腔隙性腦梗塞有關。2019年以亞洲人為對象的腦小血管病變風險因素研究表明,血液中過高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會增加腔隙性腦梗塞的機率,而高含量的高密度脂蛋白,則能減少腔隙性腦梗塞發生的風險

綜上所述,腦小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與一些影響血管功能的基礎疾病有關,及早防治上述疾病有助防止腦小血管病變的產生和惡化。

相關文章: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早睡戒煙酒 低脂少鈉飲食

腦小血管病引起的疾病譜甚為廣泛,其中中風和認知功能障礙對患者、家庭、醫療系統和整個社會造成巨大負擔,積極防治十分重要。生活中如何有效預防腦小血管病變呢?總結一些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以下健康生活方式,有利於預防和阻止腦小血管病變的發生和惡化:

1. 健康飲食,多吃魚和蔬果,少攝入動物脂肪;減少鈉質(主要來源為食鹽)的攝入,過量鹽分(>5克/日)會增加中風風險和令腦白質白斑加重,增加腦部小血管病變的負擔

2. 堅持運動鍛煉,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

3. 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吸煙和過量飲酒。研究表明,在小中風患者中, 喝酒會增加腦白質白斑

4.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改善睡眠品質。長期睡眠障礙,如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與腦白質白斑的生成和隱匿性腔隙性梗塞有關

文:林志秀(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註冊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