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9 Nov 2023 04:15:5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腎虛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婦科病】與肝脾腎關係密切 每天按揉小腿內側三陰交 女性保健作用大 //www.afterroberto.com/%e5%a9%a6%e7%a7%91%e7%97%85-%e8%88%87%e8%82%9d%e8%84%be%e8%85%8e%e9%97%9c%e4%bf%82%e5%af%86%e5%88%87-%e6%af%8f%e5%a4%a9%e6%8c%89%e6%8f%89%e5%b0%8f%e8%85%bf%e5%85%a7%e5%81%b4%e4%b8%89%e9%99%b0%e4%ba%a4/ Thu, 09 Nov 2023 04:13: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245

【明報專訊】三陰交,又名太陰,屬足太陰脾經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處,脛骨內側緣後方。此穴為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3條陰經交會之處,有活血調經、益氣健脾、益補肝腎的功效。婦科疾病與肝脾腎關係密切,故此穴是婦科病治療的常用穴。(編按:每天用拇指按揉三陰交穴至痠脹感出現3至5分鐘,對女性保健作用重大。)

【婦科病】與肝脾腎關係密切 每天按揉小腿內側三陰交 女性保健作用大
(明報製圖)

婦科疾病多與肝脾腎有關 活血調經 健脾補肝腎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婦人以血為本,生理上經、孕、產、乳均有賴血的充足,故脾虛者容易出現經血量小色淡,嚴重者閉經;產後乳汁不足等。脾虛者中氣不足,固攝無力,會出現經血量大並提前而至,經期延長;懷孕後容易胎元不固,出現先兆流產等。脾氣主升,故脾虛則易頭暈目眩、疲倦乏力,嚴重氣虛還可能出現陰挺、子宮脫垂等;脾主運化水穀和水液,脾虛則經行腹瀉或便秘,經前怕冷怕熱有輕度感冒症狀,帶下過多等。

肝血不足影響情緒睡眠  肝氣鬱結易引起子宮肌瘤

肝藏血,主疏泄。肝血不足,容易出現陰虛陽亢,會影響情緒的穩定和睡眠的質量。女性情感豐富,容易情緒化,特別是氣血不調者,月經周期經常長短不定,經前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腹部和乳房脹痛,唇色瘀暗,來經有血塊。肝氣鬱結,更容易引起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疾病,還會影響受孕。


相關閲讀:子宮肌瘤成因不明?患者或有經血過多、尿頻等徵狀  微創手術切除前的考慮因素


腎虛易先兆流產

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腎虛則月經後期、量小,嚴重者卵巢早衰甚至不孕,懷孕後容易出現先兆流產等。

【婦科病】與肝脾腎關係密切 每天按揉小腿內側三陰交 女性保健作用大
腎虛嚴重者卵巢早衰甚至不孕,懷孕後容易出現先兆流產。(設計圖片,Milatas@iStockphoto)

相關閲讀:經期不準、經血過多、有血塊是婦科病抑或癌症警號?收經後出血? 7個關於經期的疑惑


每天按揉兩邊三陰交 有女性保健作用

經常按揉、艾灸或針刺調理三陰交穴,對女性保健作用重大。可以每天用拇指按揉此穴至痠脹感出現3至5分鐘,雙側交替,並沿着脛骨內側緣由下向上推按脾經,持之以恆,定能受益匪淺。

文:董爽(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註冊中醫)

(中醫以人為本,強調「治未病」,從起居生活、運動娛樂、食療藥膳,保健養生)

(養生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牙周病常見病徵:流牙血、牙肉萎縮點算?中醫:脾胃濕熱腎陰虛 宜戒口兼3個注意 //www.afterroberto.com/%e7%89%99%e5%91%a8%e7%97%85%e5%b8%b8%e8%a6%8b%e7%97%85%e5%be%b5%e6%b5%81%e7%89%99%e8%a1%80%e3%80%81%e7%89%99%e8%82%89%e8%90%8e%e7%b8%ae%e9%bb%9e%e7%ae%97%e4%b8%ad%e9%86%ab%e8%84%be%e8%83%83/ Mon, 12 Jun 2023 07:17: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569 【明報專訊】流牙血、牙肉萎縮、牙齒鬆動是牙周病的常見病徵。牙周病不止是口腔的疾患,更是一種全身疾病,與免疫失調、內分泌紊亂等都有關係。中醫認為臟腑失調,如脾胃濕熱、腎陰虧損、氣血不足,可導致齒齦損傷或失養。通過中藥調整臟腑機能,配合養生調攝,使氣血充足、陰陽調和,有助固齒及改善牙齦健康。(編者按:針對臨牀上較常見的胃熱和腎陰虛證,在日常防治養生方面宜戒口,如減少進食辛辣、煎炸、肥膩、過甜等食物,注意戒煙,以防脾胃積熱;另外,還有3大注意:充足睡眠、刷牙按摩牙齦、勿縱慾。)

牙周病常見病徵:流牙血、牙肉萎縮點算?中醫:脾胃濕熱腎陰虛 宜戒口兼3個注意

維持口腔衛生——正確刷牙維持口腔衛生,刷牙時按摩牙齦,有助血 . . . . . . (設計圖片,TAGSTOCK1@iStockphoto)

中醫牙周病與脾胃濕熱腎陰虛有關 病徵流牙血、牙肉萎縮

牙周病屬於中醫「牙宣」的範疇,清代《醫宗金鑑》記載「牙宣初起腫牙齦,日漸腐頹久露根」,最後可導致牙齦腐臭,齒根動搖,牙齒鬆脫,病情可由一顆牙齒逐步蔓延至整口牙齒,與現在慢性牙周病的臨牀症狀相符。撇除口腔衛生欠佳的因素,中醫認為牙周病病機與脾胃濕熱、腎陰虧損、氣血不足都有關係。臨牀上若牙周病患者屢經牙科治療(如洗牙、牙周手術等)不效,或患者即使已經非常注意口腔衛生,但仍無法擺脫牙周病症狀者,可嘗試從調整臟腑、氣血機能的方向出發,糾正身體失調,從而改善牙齦健康。

脾胃濕熱致牙肉紅腫出血

《明醫雜著》認為若嗜食肥甘厚味,或飲酒,或愛吃辛辣刺激之品,可引致脾胃積熱,其熱可沿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之循行而上蒸齒齦,以致齦傷絡損,容易發生炎症。這種由於脾胃濕熱而引致的牙周病,臨牀常見表現包括牙肉紅腫、牙齦無故出血、牙周袋深而容易積膿,其他症狀還包括口乾、口黏口甜、口臭、經常有飢餓感覺、大便乾硬、尿黃、舌苔黃而厚膩等。針對脾胃濕熱的失調,在治療方面可用清胃瀉火、祛濕清熱的方法,常用方藥如清胃散、黃連、生地黃、知母等。若因胃火熾盛日久而引起胃熱陰虛,以煩熱、口乾舌燥、大便乾結、舌紅而苔黃質乾為主要表現者,可選用玉女煎、石膏、麥冬等清胃滋陰。

中醫理論認為「齒為骨之餘」,牙齒健康與腎臟的狀態息息相關,《黃帝內經》認為少壯腎氣充盈則齒更髮長,年老腎衰則髮墮齒槁。在《仁齋直指方.齒論》中提到:「腎衰則齒豁,精盛則齒堅,虛熱則齒動。」腎陰虧虛,既可導致腎水不榮於齒,亦可引致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出現牙齦腫痛、萎縮,牙齒逐漸鬆脫。

中老年患者 常見腎陰虛 或見頭暈耳鳴易生痱滋

證屬腎陰虛的牙宣臨牀上比較常見,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這是由於中醫認為人過中年則陰津會逐漸虧虛之故。此外,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縱情色慾者,亦容易出現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的失調。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牙肉微紅腫、牙肉萎縮嚴重、牙根外露、牙齒鬆動、牙齦經常滲血。腎陰虛者流牙血的情况往往在晚間加重,患者甚至可因為在睡覺時牙齦大量滲血而弄污枕頭。除此之外,患者亦可見頭暈目眩、耳鳴、腰痠、手足心熱、口乾、多夢、盜汗、容易牙肉腫、易生痱滋、舌紅質乾等。

治療:補腎滋陰清虛火 正氣不足宜補益氣血

這類患者在治療方面需要補腎滋陰,兼清虛火,常用方藥如知柏地黃丸,當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有滋補作用,配伍澤瀉、茯苓、牡丹皮、知母、黃柏清瀉虛火。

臨牀常用中藥還包括龜板、鱉甲、枸杞子、石斛、玄參等,若流牙血嚴重時還可配伍涼血止血藥如白茅根、藕節等。患者也可配合針灸治療調整體質,常用穴位包括三陰交穴、太溪穴、行間穴、合谷穴等。

久病體弱,氣血不足,也是其中一個導致牙宣的原因。患者多數都是長期病患者,甚或起居生活已不能自理者,面色蒼白無華、神疲體倦、咀嚼乏力,局部可見牙肉淡白不榮,出血一般不多,牙縫間偶有小量膿血滲出,牙齦因失養而萎縮,牙齒鬆動而自然脫落。這種由於氣血虧虛、正氣不足的牙周病在治療方面宜補益氣血,使牙齒和牙齦恢復濡養,常用方藥如八珍湯、黨參、熟地黃、當歸、白芍等。

知多啲:宜戒煙、少食辛辣、煎炸、過甜食物

針對臨牀上較常見的胃熱和腎陰虛證,在日常防治養生方面宜減少進食辛辣、煎炸、炒爆等刺激食物,以及肥膩、多油、過甜的食物,注意戒煙,以防脾胃積熱;可多吃五穀類、蔬菜、清潤的水果如梨、蘋果等;多飲清水以保持二便通暢。

注意1:保持充足睡眠

作息方面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長時間熬夜缺睡可導致陰津虧損,繼而造成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年長者要確保有良好睡眠質素,如長期受失眠困擾者應積極醫治。

注意2:年少勿縱慾

年少者要注意切勿縱慾,具體是指性生活需要有節制,以免損耗腎精。

注意3:正確刷牙 按摩牙齦

堅持正確刷牙維持口腔衛生,在刷牙時養成按摩牙齦的習慣,以及每天做叩齒運動,有助促進牙齦血液循環,改善牙齦健康。對於無法保留的患牙,則建議拔除。

中老年人,尤其是體質屬陰虛者,平時易見口乾,吃熱氣食物容易喉嚨痛、生痱滋口瘡的人,有時會出現牙肉腫脹疼痛,以及牙肉輕微流血的情况,原因多屬於虛火上炎,治療宜養陰清熱。此類人士可飲用生地石斛麥冬瘦肉湯,有助滋陰降火。

生地石斛麥冬瘦肉湯 滋陰降火

材料:生地黃20克、淮山30克、石斛12克、麥冬15克、百合12克、陳皮6克、瘦肉適量

製法:將瘦肉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降火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www.afterroberto.com/%e8%80%b3%e9%b3%b4-%e8%85%8e%e8%99%9b%e5%bc%95%e8%b5%b73%e6%88%90%e5%9b%a0-%e9%b3%b4%e9%9f%bf%e8%81%b2%e5%b0%8f%e9%9f%b3%e8%aa%bf%e9%ab%98%e7%a4%99%e7%9d%a1%e7%9c%a0/ Fri, 21 Apr 2023 04:19:2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111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明報專訊】耳鳴是指在沒有任何外來刺激下,持續自覺耳內或腦內有單一音調在鳴響,影響患者起居生活及精神情緒。腎精虧虛是耳鳴成因之一,亦是常見的都市病,病因與勞累、虛損有關,可通過中藥、針灸、穴位保健、養生調攝、食療等改善。(編者按:這種由腎虛精虧引起的耳鳴,常見的成因有3個:年老、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患者除了有音調高的鳴響聲外,還可伴隨容易頭暈眼花、健忘、煩躁、口乾、手足心熱、夜睡不寧等。)

腎虛耳鳴3成因 臨牀特點鳴響聲小音調高 愈勞累愈嚴重

有關耳鳴的中醫理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文獻記載;到隋代《諸病源候論》有〈耳鳴候〉一章專述耳鳴,把耳鳴原因分為風邪外襲(外因)、勞傷氣血(內因)等類型,並提出「耳鳴不止,則變成聾」的觀點。到宋代以後的中醫典籍,記載不少治療耳鳴的內服中藥方劑,如《聖濟總錄.耳虛鳴》一節載方13首,並且按照辨證選方,對後世辨治耳鳴有指導意義。

由腎精虧虛引起虛證耳鳴,臨牀特點包括耳鳴聲量較小,音調呈高頻,患者形容耳鳴聲音像蟬鳴,或出現持續「吱吱」聲,初時多不影響聽覺。這種耳鳴發病規律多有晝輕夜重的特性,即在日間充滿各種聲音環境下,患者大多不會察覺耳鳴存在,但在寧靜晚上則很容易感覺耳鳴發作,甚至會妨礙睡眠;而且病情可在勞倦或精神緊張時加重,在得到充分休息或鬆弛後可減輕,提示本病屬於虛損的性質。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及早養腎——年老、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是腎虛精虧耳鳴的常見成因,平日好好養腎可防患未然。(SvetaZi@iStockphoto)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持續高頻耳鳴患者 或聴力下降致耳聾

為掩蓋耳鳴聲,以減輕不適或幫助入睡,患者可能需要在夜間開啟收音機或電視,製造小量聲響或白噪音,以免環境過度寧靜。長時間持續出現高頻耳鳴患者,或可伴隨聽力下降,最終引致耳聾。

常見成因:年老、過度勞神、休息不足

年老、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是這種腎虛精虧耳鳴的常見成因。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由於年齡增長,腎氣逐漸不足,腎虛則無法濡養清竅,可引致漸進式耳鳴耳聾。若過度勞神、缺乏休息,不論男女老少皆可導致精血耗損。當腎精不足時,由於陰血虧虛,繼而可引起陰虛內熱,當虛火上炎時,即可出現自覺耳內有聲響刺激的耳鳴徵狀。

或伴隨頭暈眼花煩躁口乾

耳鳴的辨證必須同時考慮全身狀况。因腎精不足而出現耳鳴者,除音量小、音調高的鳴響聲外,可伴隨容易頭暈眼花、健忘、煩躁、口乾、手足心熱、夜睡不寧、舌紅質乾等表現。若陰虛火旺明顯,患者可出現潮熱、盜汗、咽痛、口舌生瘡等。

中藥治療虛證耳鳴,會採用「虛則補之」原則,針對腎虛精虧者會採用滋陰、補腎、填精的治法,常用中藥包括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等,在中藥方劑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以補腎育陰。臨牀上當耳鳴持續不止時,可配合使用有重鎮、安神作用的藥物,如龍骨、牡蠣、珍珠母、磁石等,有鎮靜之效。要防治因腎虛精虧而引起的虛證耳鳴,最重要是避免長時間精神疲勞,要保持充足休息。起居生活應張弛有度,如平日工作繁忙壓力大者,在公餘要安排時間鬆弛減壓,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大家亦可藉着調整自己看待事物的心態,減少偏執,避免長時間處於「戰或逃」的精神緊張狀態。

「久視傷血」、「久聽傷神」,長時間集中精神伏案工作,看書時間太長,經常盯着電腦或手機屏幕,以及長時間經常戴着耳機聽音樂,長期待在嘈吵環境等,會損耗肝血和腎精,容易引起頭暈、視物昏花、耳鳴、精神委靡。要減少精血耗損,不要做個「機不離手」的「無事忙」,每當專注用眼、用耳達1小時,應該稍事休息5分鐘,給自己靜養的空間。對鋪天蓋地的資訊要有所取捨,以免過度用神造成勞損。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 耳水不平衡4大病徵 持續暈眩兼耳鳴 聽力學家: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病發機會


成人最少6小時睡眠

充足睡眠對身體和精神恢復都十分重要,睡眠絕非躲懶、浪費生產力的表現。建議要做好時間分配,成年人每天應最少有6小時睡眠,兒童或青少年則要睡得更多(8至10小時),以使精神充沛、改善記憶和提升專注力。如持續出現難以入睡、早醒、經常精神不振等,建議需要積極處理。

知多啲:古法「鳴天鼓」 助改善聽力

針灸治療耳鳴,一方面可近部取穴,選用耳朵周圍穴位,如聽宮、耳門、聽會、翳風,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另一方面則可根據辨證選穴,如因操勞過度引致腎精虧虛,可選用有滋陰補腎性能的穴位,如位於腰部的腎俞穴,位於下肢的三陰交穴、太溪穴、湧泉穴等。針灸治療虛證多用有補益功效的運針手法,如小幅度捻轉提插、留針時間較長,或配合溫針、艾灸等,一般每周治療2至3次。

推拿手法方面,要醫治腎虛精虧引致的耳鳴,可配合以雙手搓暖雙耳來刺激耳朵周圍的血液循環,以及古代養生方法「鳴天鼓」。「鳴天鼓」最先記載在道家邱處機的《頤身集》,方法是先以雙手掩耳,手指放於後腦上,然後將食指壓在中指上,接着把食指彈撥到後腦,彈撥時會發出聲響,是謂「鳴天鼓」,可重複彈指動作50至100次,每天做1至2回。透過鳴天鼓的動作,可以祛邪驅風、暢通經絡,有助改善耳鳴、聽力下降、眩暈等問題,亦可強本固腎。

知多啲:補腎益精湯水濡養耳竅

日常保健食療方面,針對因腎精虛損而引致的耳鳴,策略以補肝血、益腎精為主,以濡養耳竅,維持其正常功能。針對陰虛精虧的失調,要注意不應過用藥性溫燥的補益藥物,以免傷陰助火。


相關閲讀:世界睡眠日|你睡得好嗎?了解睡眠周期 找出失眠、鼻鼾、夜尿成因 培養助眠生活及飲食習慣


■淮山杞子核桃瘦肉湯

【耳鳴】腎虛引起3成因 鳴響聲小音調高礙睡眠 易有頭暈眼花 愈勞累愈嚴重
淮山(左)、枸杞子(右)(資料圖片)

材料: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麥冬12克、茯神15克、核桃30克、大棗2枚、陳皮6克、瘦肉適量

製法:先將瘦肉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補腎益精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
【頭暈】中醫稱眩暈 重則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腎虛精血不足?偶發頭暈怎麼辦? //www.afterroberto.com/%e9%a0%ad%e6%9a%88-%e4%b8%ad%e9%86%ab%e7%a8%b1%e7%9c%a9%e6%9a%88-%e9%87%8d%e5%89%87%e5%a4%a9%e6%97%8b%e5%9c%b0%e8%bd%89%e6%83%a1%e5%bf%83%e5%98%94%e5%90%90-%e8%85%8e%e8%99%9b%e7%b2%be%e8%a1%80/ Wed, 29 Dec 2021 09:38: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5746 【明報專訊】頭暈,中醫稱為「眩暈」,眩即眼花,暈即頭暈;輕則視物昏花,閉目即止,或感覺少許虛浮不踏實;重則天旋地轉,無法站穩,伴隨惡心嘔吐,甚至昏倒。中老年人若經常出現頭暈,病機以虛證為多,如氣血不足或腎精虧虛。然而臨牀上,患者往往虛實夾雜。長者在腎虛、精血不足的基礎上,因過食肥膩、暴怒等原因而出現眩暈,在治療上不能單獨採用祛邪或補益,需要攻補兼施,扶正與祛邪並重。

中醫稱頭暈為眩暈 實證:肝陽上亢 頭脹面紅口苦

眩暈,中醫分為「實證」和「虛證」兩大類。前者邪氣壅盛,後者正氣不足。

實證眩暈其中一種常見證候為肝陽上亢。《黃帝內經》認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當陽熱上犯清竅,到一個程度可致肝陽化風,便會出現頭暈、頭脹、面紅、口苦、煩躁、舌紅、脈弦數等,以西醫理解類似血壓過高引起頭暈、頭痛。中醫治療需要祛風清熱、平肝潛陽,常用藥包括鈎藤、菊花、石決明等。患者日常應少吃辛熱刺激食物,避免持續精神緊張或憤怒。

眩暈成因多,治療必先要釐清原因和發病機理,選擇相應治療。(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AsiaVision@iStockphoto)
眩暈成因多,治療必先要釐清原因和發病機理,選擇相應治療。(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AsiaVision@iStockphoto)

相關文章:【頭暈】暈眩原因多 月經痛? 低血鈉? 心臟有問題? 臨床問診助找出致暈元兇(附緊急應變方法)

痰濁致氣滯 狀似耳水不平衡

另一種常見實證眩暈為痰濁中阻,以致蒙蔽清竅。凡飲食及水液運化失司,體內形成痰濕。中醫所指的痰既可是有形之痰,能被咳出,亦可指無形之痰,積存在體內各處,妨礙氣血運行。當痰濁蒙蔽清竅及導致氣滯,患者便會出現頭暈伴昏沉感、胸悶、惡心、胃口欠佳、舌苔厚膩,嚴重可見耳脹、耳鳴、頭暈如天旋地轉,徵狀每每於頭部活動時加劇。以西醫理解類似「耳水不平衡」的頭暈。中醫治療需要化痰燥濕、健脾和胃,常用藥如半夏、天麻、白朮等。患者日常應少吃肥膩、多油等難消化食物,以免妨礙脾胃運化。養成運動習慣,可促進氣血運行,刺激新陳代謝,減少痰濕形成。

伴口齒不清 或中風先兆

若頭暈眼花伴隨口齒不清、肢體失用、口眼歪斜,此為痰蒙竅閉之象。即使徵狀過後完全緩解,但仍要提高警覺,有可能是中風先兆。

虛證:心血虛 疲憊少氣懶言

虛證眩暈,常見證候包括氣血不足和腎精虧虛兩類。氣血不足多指心血虛和脾氣虛,因清陽不展、氣血無法濡養清竅,表現為精神疲憊、乏力、面色蒼白、少氣懶言、食慾不振、舌淡、脈沉細。患者常感覺頭暈眼花,尤其在體力活動時頭暈加重,甚至出現「眼前發黑」而暈倒。這相當於西醫所指血壓低(如體位性低血壓)、貧血等影響腦部短暫供血不足,而導致頭暈或昏厥。中醫治療可從補益氣血方面入手,常用補氣藥有黃芪、黨參、五指毛桃,常用補血藥有熟地黃、白芍、當歸。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飲食均衡,以攝取足夠營養,並保持適量運動鍛煉,以改善體適能。

戒口預防:實證眩暈患者,應少吃辛熱刺激、肥膩、難消化食物。(ygolub@iStockphoto)
戒口預防:實證眩暈患者,應少吃辛熱刺激、肥膩、難消化食物。(ygolub@iStockphoto)

更年期髓海失養 易虛浮健忘

腎虛精虧的眩暈,常見精神委靡不振,因精髓不足而無法上充頭目,故經常會出現頭暈而精神恍惚渙散,伴隨健忘、注意力難集中、腰膝痠軟無力、耳鳴如蟬等。若證候偏向陽虛,可見軀幹及四肢冰冷、身體浮腫、夜尿清長;若偏向陰虛,可見潮熱盜汗、口乾、心煩多夢。年老、久病、長期身體或精神過勞者,皆容易出現腎精不足的失調。女性踏入更年期,因腎虛精虧而出現停經、無法生育的體質變化,這亦容易致使髓海失養,出現眩暈(虛浮感)、難集中精神、健忘。

這類眩暈按西醫理解類似由於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引致的頭暈、精神不振。中醫治療主張補腎填精,補腎陰者可用山茱萸、枸杞子、懷牛膝;補腎陽者可用制附子、肉桂、巴戟天等。患者日常應留意有充足的睡眠休息,避免過度操勞,保持情緒穩定,不要過分憂思恐懼。

臨牀上,眩暈患者的證候往往既有實證,亦有虛證,呈現虛實夾雜之象。

相關文章: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關節錯位壓頸椎 致短暫眩暈

對中老年人來說,頭暈也可以因為筋骨退化,如頸椎退化出現骨質增生或關節錯位,當頭部活動時壓迫頸椎,引起短暫眩暈;或是因罹患多種長期病,服用多種藥物,以致身體狀况不穩定,也是造成眩暈的原因。治療前者需要改善筋骨關節的問題,後者則需要檢視用藥和服藥的情况,調整長期病患的治療方案,減輕藥物不良反應。

總之眩暈原因很多,治療前必先要釐清原因和發病機理,中醫要根據頭暈徵狀的具體細節,加上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綜合辨證,選擇相應方式醫治,方可見效。經常出現頭暈者更應及早尋求診治,勿諱疾忌醫;亦不要以為這是年老正常衰退,若耽誤治療令病情惡化,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知多啲:偶發頭暈 靠牆、坐下防跌

如突然出現偶發頭暈,最重要是保持鎮定,緊靠牆壁、扶手或坐下休息片刻,避免劇烈活動,慎防跌倒。按揉手腕「內關穴」、兩側額角「太陽穴」、眉心「印堂穴」、頭頂「百會穴」、後枕「風池穴」,有紓緩頭暈作用。如眩暈持續或經常發生,應該就醫。

要預防頭暈發作,平日應注意定時定量和均衡、清淡飲食,戒煙酒,以及補充足夠水分。喝水時宜「小量多次」,忌一次過大量飲水。保持充足睡眠及穩定情緒,可使精神充沛、氣血調和。長期病患者要遵照醫囑,依時服用正確劑量的藥物,以穩定病情。常做帶氧運動如跑步、急步行、游泳及養生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可以鍛煉身體,改善體適能,減低在日常活動時受血壓波動影響而出現頭暈。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
醫食因緣:夜尿多未必因腎虛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9%a3%9f%e5%9b%a0%e7%b7%a3%ef%bc%9a%e5%a4%9c%e5%b0%bf%e5%a4%9a%e6%9c%aa%e5%bf%85%e5%9b%a0%e8%85%8e%e8%99%9b/ Tue, 03 Nov 2020 04:00: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146 【明報專訊】夜尿頻繁困擾不少長者,既影響睡眠質素,也影響身心狀態,甚至增加跌倒風險。不少人認為夜尿只因「腎虛」,其實從中醫角度,夜尿成因眾多,除了腎虛,亦可能是睡眠質素欠佳、前列腺疾病等引起。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辨證,運用相應中藥治療,再配合養生調攝。

醫食因緣:夜尿多未必因腎虛
失眠致夜尿頻繁——夜尿頻繁未必是腎虛,睡眠質素欠佳亦會影響身體對夜尿的調控。(amenic181、aguirre_mar@iStockphoto)

正常情况下,睡覺時身體會自動調節減少尿液產生,故成年人毋須在睡覺期間起牀小便,或由於睡前過量飲水而僅有1次夜尿。如果夜尿多於1次即屬不正常,有可能是身體機能、睡眠質素、泌尿系統等問題導致,或因藥物、飲食習慣等引起,需要根據病情抽絲剝繭。

中醫認為「腎主水」、「腎司二便」,因此很多人順理成章認為長者夜尿一定與「腎虛」有關。的而且確,腎虛證可以導致長者夜尿頻密。但考究具體細節,因腎虛而引致的夜尿,多數有「夜尿清長」的特點,即夜尿量多,甚至跟水的攝入不成比例。如果長者入夜後飲水量並不多,卻要經常起牀夜尿,而排出的尿液既清且多的話,便有可能屬於腎虛。這相當於西醫認為年老身體機能退化,腦下垂體產生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尿頻尿多;或是心臟衰竭,身體出現積水,睡覺時積水回流到循環系統,令尿液增加。因腎虛導致的夜尿,中醫治療會用補腎、溫腎的方法,如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

 

輾轉難眠 「心思思」想去廁所

另一個導致長者夜尿頻繁的原因,與睡眠質素欠佳有關。如果長者難以熟睡,或經常醒來,不僅會影響尿液生成的調控,更可能會因輾轉難眠而萌生尿意,「心思思」想去廁所。這種夜尿特點是和失眠有直接關係,當睡得好的時候夜尿減少,睡得差時夜尿增加。而且有時候身體有熱,可導致膀胱過敏,患者雖然出現急迫的尿意,而排尿亦見暢順,但排出尿液卻與急尿程度並不相稱。中醫認為失眠的機理為「陽不入陰,陰陽失調」。陰虛燥熱,或因思慮過多而引起心脾兩虛,是臨牀上長者常見的失眠原因。前者治療上要養陰清熱,用藥如知柏地黃丸、酸棗仁湯;後者需要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藥如歸脾湯。

 

前列腺增生 排尿不清

對男性長者而言,隨年齡增長,會出現前列腺良性增生,令尿道變窄而影響排尿不暢,或在排尿時無法清空膀胱,導致尿頻、排尿受阻、不能排清尿液等問題,使夜尿增加。患者不論在白晝或夜晚,同樣會出現排尿障礙,在超聲波檢測中不難發現前列腺病變,運用尿流速測試及膀胱殘餘尿量測定亦可發現異常。前列腺增生按中醫理解屬於「癃閉」,與氣虛、陽虛、年齡增長有關;標在氣滯、瘀阻,證見不同程度的排尿障礙。如長者因前列腺增生而出現夜尿頻數,中醫可運用補益扶正及行氣活血的藥方,如補中益氣湯、少腹逐瘀湯等。

有一類中藥具有「固精縮尿」的收斂功能,例如桑螵蛸、芡實、金櫻子等,但在臨牀上治療夜尿,必須要根據病因及發病機理辨證,不能只用收斂藥物,否則難以奏效。

 

知多啲:香蕉白菜寒涼 尿頻者慎吃

夜尿頻繁的長者,宜注意日常生活及飲食的調節。黃昏開始逐步減少飲水或湯,如需服藥亦應避免以大量清水送服,睡前養成如廁排空膀胱的習慣。在飲食方面,茶、咖啡、酒精有利尿作用,夜尿多者忌用。性質寒涼的食物(如香蕉、白菜、西洋菜、冬瓜、白粥等)會損耗陽氣而導致寒濕積聚,會導致小便增多,應盡量少吃。某些中、西藥有利尿、去水功能,用藥後小便量增多;受夜尿困擾的患者,可以與醫生/中醫商討,尋求紓緩方法。

 

夜間起牀上廁所 動作宜慢

由於長者身體調節能力較弱,特別是在秋冬較陰涼的季節;若夜間有尿意時起牀動作太快,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而引起暈眩、行走不穩,甚至失足跌倒的危險。因此建議長者在夜晚起牀如廁,在轉換體位時動作宜慢,減少急劇的大動作,以使身體容易適應。更要注意保持行走通道暢通,有足夠照明,慎防跌倒。

改善夜尿,中醫除根據病情辨證用藥,也可使用針灸及穴位推拿治療。針對長者體質,選用穴位皆有補益作用,例如位於任脈上的關元、氣海,位於下肢的足三里、三陰交,位於腳底的湧泉,位於背部的腎俞、脾俞,位於頭頂的百會。治療時可使用針刺補法、艾灸、熱敷,或每天用中等力度按揉各穴3至5分鐘,至有痠脹感為度。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
醫食因緣:補腎「施肥」最佳季節 女性煥發容光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9%a3%9f%e5%9b%a0%e7%b7%a3%ef%bc%9a%e8%a3%9c%e8%85%8e%e3%80%8c%e6%96%bd%e8%82%a5%e3%80%8d%e6%9c%80%e4%bd%b3%e5%ad%a3%e7%af%80-%e5%a5%b3%e6%80%a7%e7%85%a5%e7%99%bc%e5%ae%b9%e5%85%89/ Wed, 29 Jan 2020 08:36: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764
醫食因緣:補腎「施肥」最佳季節 女性煥發容光
冬天按體質補腎,如同種花施肥,令人不易生病,減慢衰老。(torwai@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傳統習俗,年末「做冬」和「過年」都會吃得豐盛補益,讓勞累一年的身體,在食物、有補益作用的藥材和休息下得到充電和休養。這些民間智慧,其實蘊含深刻中醫「冬令進補」道理。

 

認清腎虛類型「有差別」進補

中醫認為「冬主收藏」,冬季是最容易填補人體氣血精華的季節。冬季也是腎臟主季,補腎最好季節。冬至開始,持續個半月到兩個月,天冷地凍,食慾旺盛,新陳代謝快,尤其是女性,恰當補腎,不但不易勞累生病,也如同施足肥料的鮮花,蓬勃怒放,容光滿面。

依以上說來,女性不分年齡,冬天都要「無差別補腎」?當然不是,關鍵取決於是否腎虛,以及腎虛類型和程度。

  1. 腎精少——過清過輕飲食
    女士崇尚「清食」或「輕食」,摒棄五穀雜糧或低澱粉質,此舉常被讚「食得好健康」。見過一些太太用海參、藍莓、薑黃、奶昔、香蕉打成漿,每天早上一杯,卻見她肌膚甲錯(皮膚乾枯皺縮,肌膚粗糙如魚鱗一樣交錯)、手腳冰冷、脾胃虛弱經常腹脹。這些貌似低膽固醇或抗氧化食物,並沒有帶來健康的臟器和外表。也見過每天健身,只食雞胸肉和蔬菜沙律,體重一年之內下降50磅,練出多條腹肌線條而沾沾自喜,但不到50歲卻中風的病例。至於節食減肥,導致月經失調、閉經甚至卵巢早衰的病人,幾乎每天可以遇到。
    中醫認為腎藏精,指腎臟有儲存精氣的作用,這個精氣有兩個來源,一是源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叫「先天之精」;二是出生以後,機體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成分和臟腑代謝產生的精微物質,叫「後天之精」,均衡營養、食物充足會不斷生成「後天之精」,腎的精氣才會充盈。腎臟把這兩種精保存好,不讓它無故流失,才能使之發揮正常生長發育、行經、生育、水液代謝、呼吸吐納等生理效應;才能有挺拔的身軀、堅固的牙齒和美麗的烏髮。相反,腎的精氣會因飲食缺失而導致不足,或會提早出現駝背、白髮、牙齒脫落,發育也不好。
  2. 腎氣虛——過勞透支亞健康
    腎氣虛,是指人的精力不足,體力不夠,經常感到疲乏。由於腎主管生殖,生長功能不足或生殖功能下降(包括性功能和生殖能力)尤為腎氣虛的明顯徵狀,平常最多見的亞健康,就是屬於腎氣虛範疇。所謂「亞健康」,即是經常出現疲勞,即使長假休息後仍覺疲累,精力不濟伴腰痠、失眠、脫髮、白髮、記憶力減退、耳鳴、尿頻,或月經不調、情緒失調、面容憔悴
    等。滿身都是小毛病,到醫院檢查卻沒有發現實質的疾病,這就是「亞健康狀態」,中醫認為是腎氣虛表現,多由於長期精神緊張、體力腦力嚴重透支而成,如果不予以及時治療,就會進入「不健康狀態」的疾病狀態。
  3. 腎陰虛——手腳冰冷脾氣大
    腎陰是指腎的「陰津」、「陰血」,是人體重要的體液,中醫認為人體的津液和血是在腎陰的促進下生成,對人體有潤澤作用。所以,「腎陰旺」,則津血充足,肌膚溫潤如玉;「腎陰虛」則津虧血少,如同河牀水少乾枯,出現皮膚缺水鬆弛、眼睛乾、陰道乾、月經量少等乾燥徵狀;另人體也會失於寧靜,心煩意亂、容易發脾氣,晚上心不靜則入睡困難,血不夠又早醒。陰虛也令血不夠,虛火會上炎,潮熱煩熱、口乾咽燥,但手腳冰冷。
    腎陰虛的原因很多,比如年輕時月經過多,孕產過多導致,嗜食辛辣、情志抑鬱不舒、房勞無度等因素也會造成。晚睡也是其中一個腎陰虛的重要原因,熬夜暗耗陰血,肝藏血,「人臥血歸於肝」,即人平躺安靜休息時血歸藏於肝臟,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血液向外佈散,以供給機體活動需要,肝腎同源,所以晚睡消耗陰血,導致腎陰不足,腎陰不足反過來又睡不好,是惡性循環。
  4. 腎陽虧——精神委靡難成孕
    腎陽又稱為人體的「真陽」、「元陽」、「真火」,如同太陽對於地球一樣重要,關乎人體一切臟腑功能產生和運動。腎陽足,人體的功能活動興奮、活躍,產生能量多,熱量多,整個人熱氣騰騰、龍精虎猛;反之新陳代謝慢,人體生理功能和活動弱,精神委靡、反應遲鈍、面浮肢腫、手腳冰冷。坊間所說的「宮寒不孕」就是腎陽不足,子宮失於溫煦而導致的不孕症。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指出,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所以有了月經,之後具備生育功能;到了「七七四十九歲」,天癸走了,身形走樣,喪失生育能力。避開女孩生長發育不說,生殖方面而言,女性從14歲到60歲和腎都有密切關係,腎氣涵蓋了下丘腦、卵巢和卵巢分泌的女性荷爾蒙。我在授課時,經常用「豆腐花-豆腐-老豆腐-豆腐乾」來比喻人體女性卵巢衰老的變化過程,到了卵巢縮小變硬的豆腐乾狀態便很難再返到從前。

中醫認為,28歲是女性生長發育生殖的鼎盛時段,之後雖然月月有信,其實靜靜在衰退,不要以為還每月來月經就很年輕,其實卵巢無聲無息慢慢在變老。從年輕時月經非常規律,容易懷孕;到月經不太規律,不容易懷孕;到月經周期縮短或延長,之後到無排卵的月經,到絕經,就是絕經之後最初幾年,卵巢皮質還是有小量女性荷爾蒙分泌,外表照樣可以很年輕。好像有輔助生育經歷的女性就會知道,月經正常,人看上去也很年輕,但是不論用什麼方案都取不到足夠的卵,卵巢大倉庫的儲備已經用得差不多了(卵巢儲備不足或者卵巢低反應),這就是徹徹底底的腎虛。

 

食得好推介:湯水滋養腎陰

冬令補腎湯水

材料:枸杞子10克、桑椹10克、鐵皮石斛6克、粉葛30克、紅棗10粒、龍眼7粒

製法:所有材料先水中浸泡半個小時,加入2小碗水,煲成1小碗

飲用方法:每星期2次,連續服用4星期左右

枸杞子滋養腎陰,桑椹和鐵皮石斛合補益肝腎、生津潤燥,粉葛能夠補腎調整內分泌,紅棗龍眼補氣血,加在鐵皮石斛粉葛中,燥熱之性被抵消,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上品中藥材,可較長時間服用。

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湯水,要知道自己是陰虛、陽虛還是氣虛,還是需要去找專業有經驗中醫師諮詢才可以判斷和用藥。

 

文:汪慧敏(香港中醫學會會長)

]]>
牙齒操補腎 活氣血固齒 //www.afterroberto.com/%e7%89%99%e9%bd%92%e6%93%8d%e8%a3%9c%e8%85%8e-%e6%b4%bb%e6%b0%a3%e8%a1%80%e5%9b%ba%e9%bd%92/ Wed, 29 Jan 2020 08:24: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754
牙齒操補腎 活氣血固齒
老來要有一口健康好牙,除了要注意口腔衛生,同時可透過「叩齒」和「吞津」健齒。(PonyWang@iStockphoto)

【明報專訊】俗語說「民以食為天」,能夠「食得好」,是一種福氣。可是,不少長者出現各種牙齒問題,尤以牙齒鬆脫最常見,不但妨礙飲食,還影響說話和外貌。

老來要有健康牙齒,除了保持口腔衛生外;中醫認為,腎虛精虧是導致老年人骨鬆齒搖之根本,通過補腎填精,可使氣血充足,齒固骨堅。

牙齒鬆脫 與腎有關

「腎臟」是中醫五臟之一,中醫認為腎臟負責藏精、主水、主納氣,與西醫所指的器官腎臟,功能有分別。基於中醫強調整體觀念,在判斷身體單一部位如牙齒病變時,除了考慮病灶局部,也會連結到全身整體考慮。在臟腑對應身體各部分,腎主骨、生髓,其華在髮,開竅於耳,而中醫認為「齒為骨之餘」,牙齒之健康、牢固與否,與骨骼乃至五臟中的腎臟都有很大關係。

腎氣不足 骨骼變弱

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在整個生命過程當中,隨年齡增長,腎氣盛衰亦會出現變化。大致規律是在7、8歲到20、30歲左右腎氣逐漸充盈,到達盛年的巔峰,此時生殖能力最旺盛、筋骨勁強。到了接近40歲,腎氣開始由盛轉衰,各方面的身體機能陸續退化,年齡愈大則衰退速度愈快。到60、70歲,髮墜、齒搖、筋骨懈墮普遍發生。臨牀上長者由於腎氣不足,骨骼變得脆弱,牙齒容易鬆脫,也出現腰膝痠軟無力、頭暈目眩、耳鳴、健忘、夜尿清長的問題。

年老腎虛雖然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衰老來得太早,如到40、50歲便已出現明顯衰退,或衰退速度太快,程度太嚴重,對日常生活構成相當大的不良影響,便需正視。

陽虛畏寒 陰虛口乾

面對腎精虧虛的失調,導致牙齒容易鬆動脫落的問題,中醫會用補腎填精的方法補益固本。腎虛具體上分腎陽虛和腎陰虛。在腎氣不足常見徵狀基礎上,由於陽虛則寒,腎陽虛者以寒性徵狀為特徵,如全身畏寒怕冷、神疲乏力、下肢浮腫、面色蒼白、氣喘痰稀、夜尿清長、舌體腫脹等,治療要溫補,常用中藥有巴戟天、續斷、杜仲、狗脊等。至於腎陰虛則以津液不足和虛熱表現為特徵,如午後潮熱、口咽乾涸、唇紅、易生痱滋、易流牙血、煩躁多夢、舌紅而乾等,治療要滋補,常用中藥如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女貞子等。

知多啲:學乾隆「叩齒」養生

牙齒操補腎 活氣血固齒
按摩位於頭面部口腔周圍的穴位,以及足踝的穴位,幫助氣血運行。

要補腎益精,改善骨骼、牙齒的健康,可利用穴位按摩,常用穴位包括位於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的腎俞穴,以及位於足底的湧泉穴和足踝的太溪穴,可用中等力度按揉各穴5至10分鐘,或配合熱敷、溫灸,每日1次。按摩位於頭面部口腔周圍的穴位,如地倉、下關、承漿、頰車等,對於促進局部氣血運行亦有幫助。

吞津按摩牙齦 促進口腔自潔

「叩齒」和「吞津」,是兩種中醫常提倡的養生運動,皆有補腎、健齒固齒的作用。唐代中醫孫思邈在1000多年前已提出「叩齒三十六」的養生秘訣,高壽的乾隆皇帝也把「齒常叩」列為其養生「十常」之一。叩齒的具體做法是在早上刷牙後平心靜氣,放鬆身體,排除雜念,將上下排牙齒有節奏地互相叩擊,以36次為佳,力度由弱至強,務求使全口各個牙齒均得到鍛煉。通過上下排牙齒叩擊運動,中醫相信可以改善口腔經絡氣血運行,兼可補腎,現代則認為通過叩齒動作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健牙周膜及臉部肌肉,以及預防牙齦退化和牙齒鬆脫。

「吞津」的動作可伴隨叩齒一併做,在叩齒後把舌尖在口腔內繞着上、下牙牀、牙面順時針,由臼齒開始到門齒攪動36次,當有津液產生時,徐徐分2、3次嚥下,是謂吞津。中醫認為吞津亦有補腎的作用,通過舌頭的動作可以按摩牙齦,加上充足的津液有助增強口腔的自潔作用,能預防牙患和保持牙齒堅固。而且多活動舌頭、口腔的肌肉,可以防治吞嚥障礙,醒神活腦。

性生活頻繁 耗傷腎精

另外,再配合生活上養生調攝,保持牙齒堅固健康,除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定期檢查牙齒,及早治療口腔疾病之外,中醫亦強調要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過勞,以保養精氣神。中醫認為身體和精神的過勞,以及性生活太頻繁導致「房勞」都會耗傷腎精,因此中醫養生強調性生活應要有節制,尤其是踏入40歲以後,勿使腎精過度耗損而影響健康,加速衰老。

養生食療:減糖少吃硬 烏雞煲固齒湯

均衡飲食,有助身體攝取各種營養,維持健康,老年人不適宜過度戒口,但注意進食次數不要太頻密,並減少食用高糖食物,每次進食後都要注意清潔口腔及牙齒,即使長者佩戴假牙,都需要做好清潔。鑑於長者的牙齒退化、咀嚼力量下降,建議應少吃質地太硬的食物,避免牙齒意外受傷。食療方面,中醫可透過補腎使牙齒強健堅固,所用的食材及藥材以溫性為主。

  • 熟地淮山杞子烏雞湯
    材料:熟地黃20克、淮山30克、杞子15克、杜仲15克、補骨脂12克、陳皮1塊、烏雞1
    製法:先將烏雞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每周2至3次
    功效:補腎固齒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蔡曉彤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中醫治療】知多啲:赤小豆祛濕最強慎用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4%b8%ad%e9%86%ab%e6%b2%bb%e7%99%82%e3%80%91%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8%b5%a4%e5%b0%8f%e8%b1%86%e7%a5%9b%e6%bf%95%e6%9c%80%e5%bc%b7%e6%85%8e%e7%94%a8/ Mon, 25 Feb 2019 04:04: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178 【明報專訊】祛濕食療,除了芡實外,亦會用上赤小豆、黑豆、薏米等材料。4種食材中,究竟哪種祛濕能力最強?「這4種常見食材都是中藥。赤小豆具有利水解熱的作用,若進食過多,由於利水能力強,會容易令人消瘦。至於黑豆則主要針對水腫、腎虛等問題,祛濕效果與芡實相若,薏米則具有利水健脾的作用。」施德享表示,根據4種中藥的藥性,赤小豆的祛濕能力最強,但亦由於藥性強,不建議自己亂用;相對而言薏米是較安全的祛濕中藥,但要留意由於薏米都有一定的利尿能力,並不建議孕婦使用。坊間不少祛濕湯方會將上述4種中藥混合使用,期望達到最佳效果,但這個做法可能過分祛濕,反而會令身體出現更多問題。

赤小豆,黑豆,薏米,祛濕,中藥,水腫,腎虛,利水,
▲赤小豆(資料圖片)

誰忌用芡實?
‧感冒前後
‧食滯、消化不良、肚脹
‧氣鬱
‧產後婦女
‧細菌導致的肚瀉
‧便秘

 

]]>
【營養要識】知多啲:食花生添脂潤腸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87%9f%e9%a4%8a%e8%a6%81%e8%ad%98%e3%80%91%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9%a3%9f%e8%8a%b1%e7%94%9f%e6%b7%bb%e8%84%82%e6%bd%a4%e8%85%b8/ Mon, 31 Dec 2018 04:39: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124 【明報專訊】要解決便秘,宜減少飲酒,並少食辛辣及濃味食物,此外適量的油脂有潤腸作用。施德享指出不少果仁類食物都含植物油脂,有助潤腸,例如花生、果仁、芝麻、合桃等,都有助排便。另外,不少長者求診時都有便秘問題,雖然他們進食大量蔬菜,但卻甚少吃肥肉,怕膽固醇超標,「其實長者適當吸收動物脂肪可減少便秘,其中一個方法是在煲湯時,加入適量的豬肉即可,當然燒肉這類含有大量動物脂肪的食物,還是少食為妙」。

潤腸,花生,腎虛,氣虛,

施德享推介較溫和的食療——火麻仁南杏瘦肉湯,「氣虛人士可加北耆,而腎虛人士可加肉蓯蓉,血虛人士則可加杞子,至於氣滯人士可加陳皮,能加強通便效果」。

■火麻仁南杏瘦肉湯

(2至3人分量)

材料:瘦肉400克、薑1片、火麻仁15克、南杏6克

做法:將火麻仁、南杏浸泡約15分鐘;瘦肉洗淨切件。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2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改為中火煲約2小時即可

功用:潤腸通便

]]>
【中醫治療】養生帖:加固腎氣 順迎更年期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4%b8%ad%e9%86%ab%e6%b2%bb%e7%99%82%e3%80%91%e9%a4%8a%e7%94%9f%e5%b8%96%ef%bc%9a%e5%8a%a0%e5%9b%ba%e8%85%8e%e6%b0%a3-%e9%a0%86%e8%bf%8e%e6%9b%b4%e5%b9%b4%e6%9c%9f/ Mon, 01 Oct 2018 04:08:3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202 更年,對於女性來說是指隨着卵巢功能衰退而生殖功能終止的一個過程,以絕經為標誌。它多出現於50歲前後,出現時間的遲早有家族特點,並受體質強弱的影響。一般形體瘦弱的女性可能較早絕經,而因手術切除雙側卵巢或因放化療等原因,導致卵巢功能喪失者則稱為人工絕經。

除了人工絕經,更年是個自然的過程,有些人的月經突然停止而無明顯不適,但多數女性可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徵狀,最常見的分為五類:

一、月經紊亂,出血不斷或過多;

二、血管舒縮徵狀,如一陣陣的面紅汗出,又怕冷又怕熱,心跳心慌甚至胸悶、胸痛,陣發性高血壓,以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不高為特點;

三、精神神經徵狀,可表現為抑鬱或亢奮、頭痛、頭暈、行走不穩、皮膚瘙癢等;

四、泌尿生殖道徵狀,如尿頻、尿急、老年性陰道炎症等;

五、關節肌肉疼痛,骨質疏鬆,肥胖浮腫,皮膚出現皺紋、色素沉着,身體毛髮分佈改變等

上述徵狀多樣,未必同時出現,背後的原因卻離不開人體因腎氣虧虛、氣血虧少而導致的陰陽失調。明代醫家張景岳曾言:「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並創專補人體腎陰虧虛證的左歸丸與腎陽虧虛證的右歸丸,用熟地、山藥、枸杞子、鹿角膠、杜仲等藥物配伍,加固人體的根本「腎」,令到陰平陽秘,力求順利過渡到人生另一個階段。

文:董爽(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助理教授)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b58c458b9ec7cdc88ff34e56086c0b99.jpg調和腎虛——山藥、熟地是中醫常用於調和腎虛的中草藥。(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