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癆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9:21:5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肺癆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b5%90%e6%a0%b8%e7%97%85%e3%80%91%e8%82%ba%e7%99%86%e5%8d%8a%e5%b9%b470%e6%82%a3%e8%80%85%e5%b1%ac3%e8%87%b324%e6%ad%b2%e5%b0%b1%e5%ad%b8%e5%b9%b4%e9%bd%a1-%e9%95%b7%e6%9c%9f%e5%92%b3/ Fri, 03 Mar 2023 04:20: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703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胸肺服務日前(2月28日)公布2022年下半年香港學校結核病(俗稱「肺癆」)概况,稱有專上院校曾出現一宗涉及兩名學生的群組個案,該群組的基因分型測試顯示並無細菌學上的關連。衛生署表示,結核病為經空氣傳播的疾病,當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含有結核菌的小點會於空氣中散播。署方提醒市民如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消瘦、發燒和午夜盜汗等徵狀,應及早求醫。中心亦呼籲市民,包括學校管理層、學生及家長應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預防結核病。

結核病俗稱肺癆 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衛生署表示,去年7月至12月共接獲1666宗(臨時數字)結核病呈報個案,其中70宗年齡介乎3歲至24歲,即處於一般就學年齡,佔同期結核病呈報個案4.2%,較前年同期減少0.12個百分點。

有專上學院出現群組 涉兩學生

署方發言人稱,縱使香港的結核病呈報率在過去數十年持續顯著下降,結核病仍是全球重要的傳染病,群組個案在校園亦時有發生。衛生防護中心胸肺服務致力在學校、社區和醫療界推廣防癆意識,以期及時發現、診斷和治療結核病,達到終止結核病的目標。

結核病經空氣傳播  注意咳嗽打噴嚏可感染他人

衛生署表示,結核病為經空氣傳播的疾病,當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含有結核菌的小點會於空氣中散播;若旁人吸入這些小點,便有可能受感染,但一般而言,與病人長時間接觸才是造成傳染的最重要條件。署方提醒市民如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消瘦、發燒和午夜盜汗等徵狀,應及早求醫;若不幸染上結核病,應加強呼吸道衛生和咳嗽禮儀,並在監督下接受治療。

]]>
【氣胸】7類人士易爆肺?無預兆警剔呼吸困難、胸口痛突然來襲 //www.afterroberto.com/%e6%b0%a3%e8%83%b8-7%e9%a1%9e%e4%ba%ba%e5%a3%ab%e6%98%93%e7%88%86%e8%82%ba-%e7%84%a1%e9%a0%90%e5%85%86%e8%ad%a6%e5%89%94%e5%91%bc%e5%90%b8%e5%9b%b0%e9%9b%a3-%e8%83%b8%e5%8f%a3%e7%97%9b%e7%aa%81/ Thu, 26 Aug 2021 07:49: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003 氣胸(俗稱「爆肺」)可以在毫無先兆下突然發生,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氣促、胸口痛、乾咳,如果沒有及時接受適當治療,病人有機會出現壓力性氣胸,導致休克,甚至死亡,後果可以很嚴重!

氣胸,俗稱爆肺,哪些人士較容易爆肺呢?以下7類人士要注意!
氣胸,俗稱爆肺,哪些人士較容易爆肺呢?以下7類人士要注意!

自發性氣胸 肺泡無故爆破 7類人士易爆肺?

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岑健醫生表示,氣胸是指當肺部出現病變,或者因外傷、撞擊等造成破洞時,讓空氣進入胸膜腔(pleural cavity)。大部分爆肺個案都屬於「自發性氣胸」,即肺泡無緣無故破裂,男性比女性稍多,每十萬個男性中約有10人一生中會發生一至兩次,而每十萬女性大約有4人,身體特徵是較高及瘦。究竟哪些人士較易爆肺呢?

.身材高瘦、男性

.吸煙人士

.慢性肺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纖維化及肺癆等

.肺癌病人

.胸口曾經有外傷

.進行氣壓改變的活動,如潛水、登山等

.曾發生過一次氣胸

相關文章:【痛症】留意胸痛警號 成因多隨時與心臟病、肺部感染、胃酸倒流有關

氣胸症狀:胸痛、心跳快、呼吸困難、乾咳

岑醫生指出,氣胸出現時,病人會突然胸痛、胸悶、心跳加快、呼吸困難、乾咳。這是由於當空氣進入胸膜腔後,若一直未能呼出,便會積存在胸膜腔產生壓力,壓住肺部、心臟和大血管,影響血液循環,令病人缺氧休克,甚至死亡。不過若果只是輕微的氣胸,例如其中一邊肺部只有一至兩成穿孔,只有少許空氣走進胸膜腔,病徵便不會很明顯,病人的血壓也會正常,有時血含氧量也會呈現正常。

聽診、X光、超聲波 助確診

當醫生遇到懷疑氣胸的病人,會先了解病人的病歷和徵狀,例如痛楚是否突然發生、最近有否患上肺炎、發燒、曾經大叫、有否潛水和登山等。其後,醫生會用聽筒檢查肺部,在檢查時需要病人一直說話,以便醫生分辨兩邊肺部傳來的聲音是否一樣、呼吸聲有否異常等。若要進一步確診氣胸的程度,則需要照X光檢查,但氣胸要超過15%或以上,X光才能明顯呈現出來。

行路、上落樓梯突感氣喘 應盡快求醫

岑醫生表示,在急症室內,醫生可以為懷疑氣胸的病人進行超聲波檢查肺部的兩層肺膜。在正常呼吸時,兩層肺膜之間的液體會讓肺膜滑動,如果有空氣在內,肺膜就不能如常滑動,此方法亦有助醫生確認病人是否氣胸。若要更精準的檢查,就需要進一步使用電腦掃描,不過病人需要接受一定程度輻射。

岑醫生提醒,如果出現氣喘,或行路、上樓梯時感覺比平日辛苦,應盡快求診,讓醫生檢查確認成因。

相關文章:【過敏系列】哮喘「斷尾」有機?及早治療控制病情 減少發作

氣胸的治療方法

氣胸程度 肺部塌陷比例 處理方法
輕度 一至兩成 如徵狀輕微,病人可持續觀察等待肺部自我修復,隔數天後再覆診檢查,然而中途如果情况變差,就需要立刻求診。
中度 五成 雖然病人仍能呼吸,但會建議病人入院吸氧氣,並透過X光檢查觀察病情。醫生亦有機會使用「針抽空氣」的方法,抽走空氣減壓。
嚴重 整個肺部也被壓住 若使用「針抽空氣」也無法改善,醫生會採用胸腔引流術,把一條膠管放入胸膜腔內,直接抽走裡面的空氣。

肋膜沾黏術 減復發機會

由於曾經出現自發性氣胸的病人,有兩至三成機會再次出現氣胸,七成機會發生於同一邊肺部,病人可考慮進行肋膜沾黏術,減低復發機會。

進行肋膜沾黏術時病人需要監察麻醉,方法是利用胸腔引流放入內窺鏡,再以手術方式刮損兩邊肺膜,令兩邊肺膜黏合,減低空氣進入這空間的機會。以往肋膜沾黏術是透過灌入化學物質,例如滑石粉,令胸腔膜及肺膜發炎和纖維化,當它們痊癒後,兩邊肺膜便會黏合在一起;現時手術不需再使用化學物質,只需要利用內窺鏡刮傷兩邊肺膜,當傷口癒合時同樣會產生纖維化,令兩邊肺膜黏合,使空氣不能進入此空間,從而減低再次氣胸的機會。

]]>
【肺癆】肺結核5大症狀 4個常用檢測方法查找潛伏結核桿菌 抗生素療程可根治 //www.afterroberto.com/%e8%82%ba%e7%99%86-%e8%82%ba%e7%b5%90%e6%a0%b85%e5%a4%a7%e7%97%87%e7%8b%80-4%e5%80%8b%e5%b8%b8%e7%94%a8%e6%aa%a2%e6%b8%ac%e6%96%b9%e6%b3%95%e6%9f%a5%e6%89%be%e6%bd%9b%e4%bc%8f%e7%b5%90%e6%a0%b8/ Fri, 25 Jun 2021 02:00: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163 患上肺癆?大部分人可能以為是五、六十年代的不治疾病,或僅是粵語長片中的劇情。事實上這種可致命的疾病,在今日的香港仍然常見,每年有約4000宗新症,較以往不同的是現有藥物治療成效高,患者只要及早接受為期6個月抗生素療程,大多都可以根治,不用太擔心病菌繼續影響健康。要及早發現患病與否,現時有4種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助找出結核桿菌,減低傳播風險。

肺結核5大症狀 可影響其他器官

俗稱肺癆的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由透過空氣傳播的結核桿菌引起的結核病之一,除了常見於肺部外,淋巴結、腎、腦、骨、心臟及腸道等也可能受此菌影響。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關俊文醫生指出,患上肺結核可能有咳嗽、咳血、發燒、體重下降及夜間冒汗等症狀,亦可視乎受影響器官而出現其他症狀,如淋巴腫脹、骨痛、頭痛、腹痛及排便異常等。

患上肺結核可能出現咳嗽、咳血、發燒、體重下降及夜間冒汗等症狀,如何檢測是否染上肺結核呢?
患上肺結核可能出現咳嗽、咳血、發燒、體重下降及夜間冒汗等症狀,如何檢測是否染上肺結核呢?

相關文章:新咳?舊咳?咳嗽成因多 咳不停元兇 支氣管擴張(醫學滿東華)

長者、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弱屬高危族群

關醫生提醒,免疫力較好的人士若接觸到病菌未必會受感染,即使染病者也不一定會出現症狀。「每10名染病人士中約有一人會發病,而發病的時間可能是感染後數星期、數個月,甚至是數年、數十年後。」

至於免疫力較弱的人士,如長者、糖尿病、癌症、酗酒、營養不良、矽肺病及免疫疾病等患者,則屬於染病的高危族群。

肺結核傳播力高、潛伏期長 4種常用檢測方法

除了出現症狀人士或需要透過檢查了解是否患病外,由於肺結核的傳播力高而且潛伏期長,加上香港又位處高發地區,故此若港人移居海外或出國留學時,都有可能需要接受結核病檢查,出示健康證明才能入境。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檢測是否染上肺結核,包括以下4種常用檢測方法:

.肺部X光

.痰液抹片及結核菌培植(種菌)

.結核菌素皮下測試

.血液檢查(IGRA)

關醫生表示,診斷肺結核時,通常會先安排病人進行肺部X光,按個別情况再考慮進行痰液抹片和結核菌培植、電腦掃描、以氣管鏡抽取組織化驗。另外,結核菌素皮下測試及血液檢查(IGRA)亦可以幫助診斷是否有結核菌潛伏。

他續稱,皮下測試需要在皮膚注射藥劑,待48至72小時後再觀察注射部位反應,但結果可能受接種卡介苗、曾受感染及服用藥物等影響,因此即使檢測陽性亦不等於確診,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關俊文醫生指出,患上肺結核可能有咳嗽、氣喘、咳血、發燒及夜間冒汗等症狀,患者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結核桿菌予其他人,其傳播力高和潛伏期亦長。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關俊文醫生指出,患上肺結核可能有咳嗽、氣喘、咳血、發燒及夜間冒汗等症狀,患者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結核桿菌予其他人,其傳播力高和潛伏期亦長。

治療肺結核 必須按時完成服用抗生素療程

現時藥物治療肺結核的成效相當理想。關醫生強調,大部分患者接受為期6個月治療後已可以痊癒。

「患者在首兩個月需要服用4種抗生素,餘下療程則服用另外兩種抗生素。衞生署胸肺科診所有提供免費治療,有關治療採取『全監督』方式,一來可讓醫護人員視乎患者服藥後的情况而適當調校藥物;二則能夠確保患者正確服用處方劑量,避免有患者因病情好轉而自行停藥,帶來復發及抗藥性等問題,屆時療程便需延長至9個月至兩年不等。」

肺結核死亡率雖大減 保持健康生活模式助預防

由於治療成效較高,肺結核在香港造成的死亡病例,已由50年代的每10萬人中有100人死亡,降低至現時約2人,但關醫生仍提醒市民要提防肺結核。

「感染肺結核或會令肺部組織受損,有機會引致急性氣胸(俗稱爆肺)、肺炎等,也有可能引起支氣管擴張等長遠令肺功能下降的情况,因此需要做好預防措施,首要是及早發現患病和接受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或傳播他人。」

關醫生強調,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戒煙戒酒、有適量的運動等都是有助鞏固身體免疫力的方法,也要注意個人衞生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都是人人做得到的預防結核病方法。

]]>
知多啲:出街戴外科口罩 毋須用N95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5%87%ba%e8%a1%97%e6%88%b4%e5%a4%96%e7%a7%91%e5%8f%a3%e7%bd%a9-%e6%af%8b%e9%a0%88%e7%94%a8n95/ Tue, 07 Jan 2020 02:00: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902
知多啲:出街戴外科口罩 毋須用N95
定時更換——不論哪款口罩,醫生提醒不應長時間戴同一口罩,應定時更換,否則手部容易沾上口罩的細菌。(鄧安琪攝/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坊間售賣的口罩款式林林總總,除了外科口罩,亦有N95口罩、可清洗的耳掛式口罩等。到底哪款口罩的防病能力較佳?

許樹昌引述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今年發表的一篇報告,分析2011至2015年間,以及2016年6月,分別佩戴N95口罩及外科口罩的2862名醫護人員的流感患病機率,結果發現醫護人員佩戴N95口罩後的流感患病機率為8.2%,外科口罩則為7.2%,數據顯示兩者沒有顯著差別。

 

相關資訊:肺炎、流感、傷風症狀有何分別?冠狀病毒是什麼?注射流感疫苗、戴口罩可減感染風險嗎?

相關系列:【抗疫你要知】由中醫、西醫、運動專家拆解防疫是與非,傳授簡單精確的抗疫日常貼士。

N95適合醫護人員 長戴會頭痛

儘管研究數據相若,但許樹昌指出,醫護人員如要接觸流感及肺癆病人,仍要戴上N95口罩。他解釋,這類病人部分需使用無創呼吸機,霧化了的飛沫粒子,更容易停留在空氣中,增加空氣傳播風險;由於外科口罩未能阻隔直徑小於5微米的飛沫粒子,因此醫護人員需佩戴N95口罩,「N95口罩能阻隔95%的細小飛沫粒子」。

然而,如果佩戴N95口罩的時間過長,醫護人員容易倒吸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上升,可致腦血管舒張,出現頭痛,「所以當年SARS時,我們戴口罩大約一個多小時後就要除下,出去戶外地方唞唞氣。另外,如果長時間戴N95口罩,口罩上的金屬片長期勒緊鼻樑會引致損傷」。

「外科」可阻隔95%病毒

相比外科口罩,N95口罩的佩戴限制較多。許樹昌指出,在社區裏大部分飛沫粒子的直徑大於5微米,能於1米內落地,因此一般市民佩戴外科口罩已經足夠。他提醒,市民佩戴口罩時,應按壓口罩內藏的金屬片,確保口罩完全緊貼鼻樑及面部。他引述研究指,當正確佩戴外科口罩時,能阻隔95%病毒,而N95口罩則為99.6%。

手碰觸口罩 易沾飛沫粒子

至於近年興起可清洗的耳掛式口罩,不少人外出時全日佩戴同一口罩,回家後方作清洗。許樹昌指出,不論任何款式的口罩,長時間佩戴都不利阻隔病毒。他解釋,市民佩戴口罩出門時,在上學及上班途中,口罩表面已沾上不少飛沫粒子,如無特別需要,抵達室內地方時應棄置口罩,「口罩表面已污穢了,長時間佩戴,手部不經意碰觸到口罩,會沾上飛沫粒子。如果除下口罩時,碰觸眼部及鼻部,便會感染細菌」。

純活性碳口罩 不能過濾病毒

良好的外科口罩應具備3項功能,內層有吸濕作用,中層有過濾作用,表層有防水作用。

●按壓口罩內藏的金屬片後,口罩應能完全緊貼鼻樑及面部。適當調校口罩的綁帶或耳圈,令口罩更貼面,一般來說,綁帶式口罩較耳圈式更易配合不同面形。

●活性碳物料能阻隔灰塵,吸收異味,但純活性碳口罩不能有效過濾病毒飛沫。部分合規格外科口罩附加一層活性碳,理論上不會減低其阻隔病毒飛沫功能。然而,若其價格比一般外科手術口罩大幅增加,消費者應考慮是否值得購買。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相關文章:
身邊人噴嚏咳嗽 戴口罩減七成流感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