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0 May 2024 09:57:1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肛門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治療肛門癌:盡量保存肛門功能 毋須手術後造口排便 //www.afterroberto.com/%e6%b2%bb%e7%99%82%e8%82%9b%e9%96%80%e7%99%8c-%e7%9b%a1%e9%87%8f%e4%bf%9d%e5%ad%98%e8%82%9b%e9%96%80%e5%8a%9f%e8%83%bd-%e6%af%8b%e9%a0%88%e6%89%8b%e8%a1%93%e5%be%8c%e9%80%a0%e5%8f%a3%e6%8e%92%e4%be%bf/ Mon, 25 Mar 2024 08:45: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620

【明報專訊】肛門癌在癌症分類當中,屬於大腸癌其中一部分,每年個案約佔大腸癌1%。其特別之處在於,大腸癌和其他大部分癌症的治療方向,是希望盡量在較早階段發現,並以手術治療,期望能夠根治;然而肛門癌的治療方向卻有點不一樣。肛門是指直腸最末端近出口約1至2厘米,範圍不大但功能非常重要。若因為長了腫瘤而必須切除肛門,可能需要開一個臨時造口,讓大便排出再做手術。手術後病人沒有了肛門,此後亦需要以造口排便,可說是一個權衡利害之下的選擇。

肛門癌治療方向 保存肛門功能 毋須術後以造口排便

造口當然會帶來生活上的不方便,所以肛門癌的治療方向是希望盡量保存肛門功能。一般來說,如果腫瘤不是太大,並沒有完全塞肛門出口,病人本身仍可以正常排便的話,腫瘤科醫生建議主要是放射治療與化療同步進行,希望可藉此將腫瘤徹底清除,病人毋須切除肛門下仍能根治。

放射治療是用高能量X光直接照射肛門及周邊的淋巴組織,甚至腹股溝(大髀罅)的淋巴組織也可能需要照射,相對來說放射治療範圍比較大,一般做5至6星期,其間病人的皮膚會逐漸變成紅深色甚至脫皮,出現類似嚴重曬傷的徵狀。當開始脫皮之後,病人可能會比較疼痛,有如被陽光灼傷後脫皮的情况。而另一個問題是肛門一方面像灼傷般疼痛,一方面仍需要維持排便的功能,同時也擔心出現感染,女士小便時也可能會刺激灼傷的皮膚而產生疼痛,甚至連坐下時也會疼痛。臨牀所見治療期間的病人,或多或少需要忍受一些痛苦。


相關閲讀:針對大腸癌期數調整治療計劃 及早篩查預防勝治療(附:注意大腸癌先兆5大徵狀)


排便後水洗代替紙巾清潔

因此,我們會教放射治療肛門癌的病人及早學習護理皮膚,例如每次大便後不要用紙巾清潔,因紙巾摩擦肛門,容易傷害表面皮膚加劇脫皮。病人若在家中排便,建議每次去完之後以清水冲洗肛門,然後以乾毛巾輕力印乾,保持肛門乾爽又不會受摩擦,希望在5至6星期的放射治療期間都保持盡量少疼痛、少創傷。一般在完成放射治療後3至4星期,皮膚便會重新長出,痛楚也會減輕。


相關閲讀:先電療再切除 根治直腸癌 或可保肛門 毋須永久造口


文:李兆康(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健康點滴)

治療肛門癌:盡量保存肛門功能 毋須手術後造口排便
肛門癌在癌症分類當中,屬於大腸癌其中一部分。(資料圖片)
]]>
【直腸癌】術前短程電療+化療 可減直腸癌復發 //www.afterroberto.com/%e7%9b%b4%e8%85%b8%e7%99%8c-%e8%a1%93%e5%89%8d%e7%9f%ad%e7%a8%8b%e9%9b%bb%e7%99%82-%e5%8c%96%e7%99%82-%e5%8f%af%e6%b8%9b%e7%9b%b4%e8%85%b8%e7%99%8c%e5%be%a9%e7%99%bc/ Mon, 15 Mar 2021 10:45: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581 【明報專訊】治療中晚期直腸癌,腫瘤已擴散至淋巴或入侵手術切緣及周邊器官,究竟手術先,定電療先?手術前是否必須接受磁力共振檢查?5至6星期長程電療或1星期短程電療,又如何抉擇?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報告,2018年有2178宗直腸癌(連肛門癌)新增個案,新症個案按年上升。日常為不少直腸癌患者診治,綜合他們最常問的問題,逐一詳細解答。

 

手術為主 難度高易復發

1. 直腸癌治療和其他大腸癌有何分別?

直腸癌和大腸癌俱以外科手術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但相比之下,直腸癌手術難度更高,病人局部復發機率亦較大,而患者術後有可能喪失肛門及排便功能。

【直腸癌】術前短程電療+化療 可減直腸癌復發
復發機率大——直腸癌手術難度高,病人局部復發機率較大,術後更有可能喪失肛門及排便功能。(設計圖片,Natali_Mis@iStockphoto)

 

2. 直腸癌有何治療方法?

直腸癌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外科醫生將直腸腫瘤及附近淋巴組織切除。早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研究顯示,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簡稱TME),完整切除包含着淋巴和血管的直腸系膜,能有效降低患者復發風險,現在已成為直腸癌手術的黃金標準。

近年研究顯示,用微創手術切除直腸癌可令患者術後康復較快。但在盆腔狹窄空間內操作微創手術有一定難度,有醫生會利用高靈活度的外科機械人完成一些精密步驟。

 

術前做磁力共振 度身治療

3. 醫生如何為直腸癌患者制訂治療方案?

首先,由於盆腔狹窄,電腦掃描(CT scan)解像度往往不足以清晰評估直腸癌位置及腫瘤是否已入侵周邊組織。因此,直腸癌患者必須接受磁力共振(MRI)檢查作更準確的評估。第二,直腸癌治療正朝更精準及個人化方向發展,治療比以往更多選擇和更複雜。因此,病人需經外科醫生、腫瘤科醫生和放射科醫生組成的跨學科小組(multi-disciplinary team)共同制訂治療方法,確保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

曾遇過病人因心急希望盡快治療,沒有做磁力共振檢查及沒有跨學科小組會診,便直接做手術;不幸於術中發現腫瘤根本難以徹底清除,大大影響最終根治的機會。此情况理應透過手術前準確的檢查和跨學科小組會診而大幅減低。

【直腸癌】術前短程電療+化療 可減直腸癌復發
磁力共振——由於盆腔狹窄,電腦掃描不足以評估直腸癌位置及有否入侵周邊組織。因此,患者必須接受磁力共振檢查,以更準確地評估。(資料圖片)

 

中晚期擴散 手術難切乾淨

4. 病人為什麼要在手術前接受電療?

部分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已到中晚期,腫瘤擴散至淋巴核,或已入侵手術切緣及周邊器官。如直接用手術切除,腫瘤難以切得乾淨,局部復發機率亦較高。因此,醫生會建議先透過電療(radiotherapy,又稱放射治療(放療))將腫瘤縮小,從而增加手術成功及根治機會。病人可能擔心電療耽誤手術時機,但不合適情况下勉強做手術,往往會適得其反。另外,病人亦會擔心電療增加手術風險,其實只要兩者配合得宜,電療並不會增加手術的難度。

 

5. 直腸癌電療及化療有什麼新發展?

中晚期直腸癌患者需要接受術前電療。傳統上,患者需接受為期5至6星期(約25至30次)長程放化療(long-course chemoradiotherapy),電療後需等約6至12星期待腫瘤慢慢縮小後,方能做切除手術;缺點是電療療程時間長,而電療無法減低癌細胞擴散至遠程器官的機率。直至2021年1月,發表於The Lancet Oncology的重磅研究RAPIDO,920名中晚期直腸癌患者,對照組接受傳統5至6星期長程放化療(電療化療同時進行);實驗組則為期5次、1星期完成的短程電療(short-course radiotherapy)及18星期術前化療。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療效明顯優勝。第一,短程電療配合術前化療能更有效將腫瘤縮小;第二,術前化療有效減低癌細胞擴散及復發機率;最後,電療療程由5星期大幅縮短至1星期。其他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相信短程電療配合術前化療將會慢慢成為中晚期直腸癌治療的新趨勢。

 

6. 如腫瘤在電療及化療後消失,是否可以不做手術?

約10%至20%病人,在電療及化療後,腫瘤在臨牀檢查上完全消失。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此類病人可考慮採取觀察治療(watch and wait approach),以避免手術風險及對肛門功能的影響。但有一點必須指出,病人要接受緊密監察,難免承受一定心理壓力;而一旦發現腫瘤復發,必須立刻做手術切除。

 

長者採「近接療法」減副作用

7. 如病人年紀太大或身體較差,不適合做手術,有什麼治療選項?

大部分直腸癌患者俱為年長一族,80歲或以上病人佔20%。研究指出,相對年輕患者,年長一族接受手術後一般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亦需較長時間康復。

之前介紹過近接療法(brachytherapy)(詳見www.afterroberto.com「零距滅直腸癌 新電療快狠準 毋須手術 解救老年患」一文),又名接觸電療(contact therapy)。望文生義,輻射線經導管於腫瘤表面直接照射,能針對性地大幅提升腫瘤的電療劑量,達至較佳療效。輻射對正常組織影響輕微,副作用亦因而相對減少。每次療程約2至3小時,毋須開刀和全身麻醉,亦毋須住院,療程完畢後即可返回家中休息。近接療法可作為不能做手術年老患者的另類選擇。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有片】新法預防愛滋 性安全有一套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c%89%e7%89%87%e3%80%91%e6%96%b0%e6%b3%95%e9%a0%90%e9%98%b2%e6%84%9b%e6%bb%8b-%e6%80%a7%e5%ae%89%e5%85%a8%e6%9c%89%e4%b8%80%e5%a5%97/ Mon, 20 Jan 2020 04:45: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451
【有片】新法預防愛滋 性安全有一套
(igor_kell@iStockphoto、nipho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香港首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發現於1984年,距今36年。儘管愛滋病治療方法已大有進步,並出現「暴露前預防療法」以藥物預防感染,但公眾面對愛滋病出現兩極反應:有人仍以為是「世紀絕症」,以致很多患者不敢向家人透露病情;另一方面有人卻以為有了預防藥物,就可有恃無恐,忽略安全性行為,導致性病纏身。

 

  • 黃:黃天祐(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
  •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針拮傳愛滋?

問:遭來歷不明的針扎到怎麼辦?會否染上愛滋病?

鄭:根據統計,被來歷不明的針扎到,染病風險為0.3%,即1000人中有3人會「中招」感染愛滋病毒。萬一不幸遭不明來歷的針刺傷,應求醫處理。

醫生會先按一般程序處理傷口:清洗傷口,打破傷風針,然後可能會抽血做基本檢查,檢驗會否感染3種大眾較關注的傳染病:愛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後再按需要抽血詳細檢查或安排藥物介入治療。

 

感染HIV≠患愛滋病?

問:驗血HIV呈陽性,是否等於患上愛滋病?

黃:感染愛滋病病毒(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不等於患上愛滋病(後天免疫力缺乏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當HIV破壞病人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力不斷下降,患者出現不同感染,才是患上愛滋病。

HIV會破壞免疫系統,病人因此要定期監測白血球CD4指數,若低過200,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侵襲。同時要定期檢驗病毒量(viral load),數值愈高反映病毒繁殖得愈快,傳播度亦愈高。

約10年前,病人一般在CD4下降至低於350才會用藥;但現時國際共識,驗出HIV時便會立即處方藥物,原因有三:

1.可把握治療黃金機會,盡快控制CD4,減低病發風險

2.若不立即處方藥物,病人可能誤以為自己「無事」,不再覆診,因而流失病人

3.有研究指出,HIV檢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U=U),若把愛滋病毒壓制至不能偵測的程度,其傳播風險極低,甚至可以說不會傳播

因此從公共衛生角度來說,應為病人盡早治療。

 

一生至少測試病毒1次?

誰人需要接受愛滋病毒測試?

鄭: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呼籲,成年人一生至少做1次愛滋病毒測試。而懷疑曾有不安全接觸,不一定是性接觸,可以是被針刺傷、處理傷口時沒有戴手套等,也應該去做測試。即時抽血檢驗並不會驗出是否「中招」,因為身體在感染HIV後約3個月產生抗體,此期間稱為「空窗期」,但即時驗血可用作對照比較。如果在網上購買試紙,要小心留意說明書,計算出正確時間,如遇到問題應請教醫生。

【有片】新法預防愛滋 性安全有一套
病毒測試——按CDC呼籲,成年人一生至少做1次愛滋病毒測試。(Richard Villalonundefined undefined@iStockphoto)

黃:愛滋病治療近年有很大進步,只要及早治療就能控制病情,而延誤治療可以致命,我遇過不少病人不知道自己已感染HIV,直至發病出現多種感染。因此,建議高風險人士定期接受檢查。

 

乖乖吃藥 不發病不傳染?

問:確診愛滋病,即是患上絕症,九死一生?

鄭:大家可能還抱持舊觀念,認為感染HIV會在一定時限內病發。其實感染HIV與愛滋病是兩回事,我們用乙型肝炎來說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一生人也不爆發肝炎,但病發就需要用藥醫治。

黃:暫時未有方法根治愛滋病,但現今治療比以往進步。愛滋病上世紀80年代開始蔓延,病人病發後會在短時間內死亡,但自90年代出現雞尾酒療法,加上藥物不斷改良,現時愛滋病就像慢性疾病,只要及早治療,便可控制病情;但病人需長期用藥,不可停藥。

雞尾酒療法是指同時處方3種抗病毒藥物,3種藥會在病毒不同生長周期攻擊病毒,打擊病毒和減少抗藥性的出現,壓抑病毒至不能偵測水平,病人的免疫力會逐漸提升。只要病人跟足醫生指示服藥,療效十分顯著,一般在服藥數星期後,白血球CD4指數就會逐漸提高。

以往,愛滋病人需要服用很多藥物,1天吃10多顆,有些藥物更要放在雪櫃冷藏,十分不便,而且副作用大,如肚瀉、失眠、膽固醇升高等。近10年有新藥研發,簡化了療程,1天只需吃1顆藥,副作用亦減少了。

【有片】新法預防愛滋 性安全有一套
(林靄怡攝)

 

肛門癌攻擊愛滋病人?

問:現時治療愛滋病有什麼挑戰?

黃:癌症是病人面對的問題。雖然現時藥物治療很有效,癌症罹患率亦下降,但有幾種癌症沒有下降趨勢,尤其是肛門癌。近20年,愛滋病患者罹患率不斷上升,就算病人接受愛滋病治療,肛門癌罹患率也沒有下降,現時原因未明。

可致癌的HPV(Human Papilloma Virus,人類乳頭瘤病毒)是另一個問題。有些病人認為自己已感染無法根治的HIV,就自暴自棄,性行為不用安全套,結果染上其他性病。從定期驗血中,可驗出梅毒、淋病等性病,卻不能驗出可引致肛門癌的HPV,病毒潛藏在體內,伺機病發。現時,香港未有為愛滋病人作肛門癌篩查,但我將與瑪嘉烈醫院合作開展篩查,為愛滋病人作肛門抹片測試,希望能及早發現和診治。

 

知多啲:PrEP預防療法效用達九成

近年出現的暴露前預防療法(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可作為預防愛滋病的藥物。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黃天祐指出,PrEP原本是抗愛滋病病毒藥物,運用了雞尾酒療法中的兩種藥物製成,文獻顯示有九成預防效用。澳洲、台灣等地都開始有用PrEP的預防計劃,建議愛滋病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侶服用PrEP。但現時香港公立醫院未有此類療程,有需要人士一般會到私家醫生求診,藥費1個月約$6000。有人甚至會在網上或到外國購買藥物,但黃天祐提醒,市民若在網上或海外買藥,有買到假藥的風險,而且「一個嚴謹的預防計劃,需要醫生定期跟進,每3個月抽血驗HIV和其他性病。PrEP只有90%預防效用,如果沒有監察,可能感染了(HIV)也不知道」。此外,即使服用PrEP也要同時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其他性病。他說:「有病人服用了PrEP就鬆懈,染上很多性病,適得其反。」

黃又指出,不是吃了1次藥就立即見效,男性要服用1個星期,女性要服用3星期才有足夠保護力,一旦停用就會失去保護效用。PrEP也有其副作用,有人心臟會受影響,但現時已不斷改良。

 

文:杜欣勇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知多啲:過早嘗禁果、曾染性病高危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9%81%8e%e6%97%a9%e5%98%97%e7%a6%81%e6%9e%9c-%e6%9b%be%e6%9f%93%e6%80%a7%e7%97%85%e9%ab%98%e5%8d%b1/ Mon, 09 Sep 2019 07:52: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369

 

知多啲:過早嘗禁果、曾染性病高危
人類乳頭瘤病毒 (Source: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University of Texas)

【明報專訊】子宮頸癌與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關係密切,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天怡指出,HPV經由性接觸傳播到子宮頸時,令子宮頸細胞變化而導致癌症。有多個性伴侶或過早有性行為,曾經感染性病,免疫能力低如愛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統病症、吸煙等,都是患上子宮頸癌的高危因素。

疫苗減九成罹患風險

子宮頸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包括不正常陰道出血,例如月經中間或行房後出血,以及異常的陰道分泌。後期的病徵包括:骨痛、背痛、盆腔痛、雙腳水腫、大小便困難等。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彭少良建議女士,甚至是男士接受子宮頸癌疫苗注射,令身體對HPV產生抗體。現時市面上最流行的是9價子宮頸癌疫苗,「9價」是9合1的意思,可預防9種不同型號的HPV,從而減低近九成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同時亦能預防陰道癌、陰唇癌、肛門癌和生殖器官濕疣。

張天怡補充,除了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外,有大型研究顯示,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為柏氏抹片檢查),能夠減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透過定期抹片檢查,可及早發現子宮頸病變,阻止癌症形成。年齡介乎25至64歲和有性接觸的女性,應接受抹片檢查,如果連續2次結果正常,建議每隔2至3年再作檢查。65歲以上而從未接受過抹片檢查的女性亦可以接受檢驗。

【有片】唔使睇醫生?子宮頸內近距電療埋身滅癌 MRI精準追蹤變化 劑量增副作用減

知多啲:食道癌、乳癌、頭頸癌也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