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雅各福群會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6 Nov 2020 04:59:5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聖雅各福群會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吞嚥困難|同理心 好技巧 餵長者食得樂 //www.afterroberto.com/%e5%90%9e%e5%9a%a5%e5%9b%b0%e9%9b%a3%ef%bd%9c%e5%90%8c%e7%90%86%e5%bf%83-%e5%a5%bd%e6%8a%80%e5%b7%a7-%e9%a4%b5%e9%95%b7%e8%80%85%e9%a3%9f%e5%be%97%e6%a8%82/ Mon, 16 Nov 2020 04:59: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07 【明報專訊】晚期病人身體變差,口腔肌肉減弱,吞嚥漸漸出現困難。照顧者往往不知如何打算,擔心轉食糊仔營養不足,加凝固粉又影響食物賣相,是否要插鼻胃喉,哪一個是最佳選擇?

吞嚥困難|同理心 好技巧 餵長者食得樂
重拾滋味——民以食為天,美食帶來快樂及動力。照顧者若了解患者喜好,預備他們喜愛的食物,能為他們的晚期生活帶來色彩。(hisa nishiya@iStockphoto)

「上星期餵媽媽時,她把食物吃進口裏,見到她盡力慢慢吞嚥;但最終只是含在嘴裏,無法吞下,最後吐了出來。」黃婆婆的女兒吳小姐說,年逾90歲的媽媽患有腦退化,加上晚期腸癌擴散至腦部,近年出現吞嚥困難

媽媽由自己吃得很好,變成現時一日4餐全是糊餐,每餐需要餵食至少1小時。女兒心裏百感交集,「有時你以為她吞了食物,卻原來一直含在口中,感覺失望又擔心,失望自己沒有令媽媽成功進食,擔心她沒有吃到東西,沒有足夠營養」。

很多照顧者跟吳小姐一樣,經歷親人因晚期病患引致吞嚥能力逐漸衰退,難免有很多擔憂,最怕是家人因食量低而不夠營養;照顧者甚至自責照顧不力,再加上長時間照顧患者,容易情緒低落,影響身心靈健康。

 

餵食若遇到困難,照顧者可參考下列貼士:

  • 了解進食困難背後原因

「當餵媽媽時,她的舌頭會頂出大部分食物;雖然她聽到指令,有時卻會做出相反動作,例如請她張開口,她會緊緊閉合嘴唇。」

「我們理解她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無法控制舌頭及嘴唇。媽媽其實想跟從指令,只是現實做不到。」

並非每個照顧者都理解患者未能配合的原因,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否則容易誤以為患者「不聽話」、「跟我作對」和「不想食」等,產生憤怒與失望等情緒,甚至責罵患者、強行餵食而引致雙方受傷。對於照顧者的想法、情緒及行為,患者亦會感到自責、難過及無力。如果照顧者願意理解患者背後原因,多一份包容及忍耐;或會發現,患者已很努力進食,他們與照顧者都一同在努力。

  • 進食軟餐 減省準備工夫

吳小姐經社工介紹,嘗試讓媽媽進食聖雅各福群會「盛饌」軟餐;過了一段時間,黃婆婆食量和吞嚥情况慢慢改善。軟餐由營養師及廚師研製,把營養濃縮在軟餐中,有不同款式及食物素材;照顧者減省買餸及煮飯的工夫,可爭取更多時間照顧患者,也騰出空間讓自己休息。

  • 選食物投其所好 偶爾嘗新

吳小姐知道母親最喜愛食蝦蟹,所以有時會買蝦餃和燒賣等點心,混合魚湯攪成糊狀給媽媽享用;又把香蕉、牛油果或提子加入營養奶做下午茶。所謂「民以食為天」,即使在患病時,美食也會帶來快樂及動力。照顧者若了解患者喜好,預備他們喜愛的食物;間中讓他們嘗試新口味,也能為患者晚期生活帶來色彩。

  • 坐得直 指示慢而清晰

餵食時,需要確定患者姿勢正確及舒適,身體坐直別東歪西倒;選擇適合餵食工具,如細匙羹或針筒(註:針筒要經言語治療評估後才可選用)。照顧咀嚼能力較好的患者餵食時,每一個動作都要給予清晰提示,而且語速要慢;要時刻觀察患者表情及喉嚨的聲音,如有咳嗽、濁喉和多痰,便必須暫停餵食。簡單的按摩可協助患者放鬆,如輕掃下巴和面頰等。別忘記定期請醫生、言語治療師及營養師評估患者的吞嚥能力,以調節進食方式、凝固粉劑量、餐膳質地及營養素。最後,口腔清潔也十分重要,餐前餐後可以用溫水或鹽水洗口棒洗口,讓患者口腔舒適及衛生。

  • 用鼻胃喉須考慮患者意願

若患者因吞嚥困難而長期無法進食,照顧者需要考慮患者是否要用鼻胃管餵食,讓病人維持適當營養。抉擇時,照顧者可以先了解患者意願,如患者未能表達自己,可嘗試根據患者以往的傾向作估計,亦可與家人分享自己想法。此外,向醫生查詢患者身體狀况,了解使用或不使用鼻胃喉的影響及建議。

面對照顧決定,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重要是作出一個最能配合患者身體情况及生活質素的決定。若能患者在清醒時,已商討及計劃好晚期照顧,照顧者可更容易作決定。

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同困難與挑戰,吳小姐卻說:「我很感恩媽媽付出了很大努力活到今天!」希望大家不忘身邊患者正在與你一同為生命努力。

 

專家札記:貼心軟餐 別致造型開胃口

吞嚥困難|同理心 好技巧 餵長者食得樂
精緻軟餐——營養濃縮的精緻軟餐,為有吞嚥或咀嚼困難人士帶來嶄新、色香味營俱全和有尊嚴的用餐體驗。(作者提供)

晚期病人的吞嚥能力會漸漸減弱,慢慢由一般餐膳變成只能進食糊餐。然而,傳統糊餐賣相欠佳,加上攪拌過程費時;製作時需要加入額外水分,令分量變多,患者往往無法吃完,引致體重急劇下降、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更造成心理壓力,身體不適或外表憔悴令患者不願意維持正常社交。照顧者亦成為無助、無奈的一群,不單要打點患者各樣護理需要,還要面對飲食照顧上的重重障礙,壓力百上加斤。

近年,一些精緻軟餐應運而生。當中聖雅各福群會營養師及廚師團隊研發出有形狀、營養濃縮的軟餐,首先應用於院舍,進一步帶到社區,於2017年推出家居版軟餐「盛饌」,為在社區生活、有吞嚥或咀嚼困難人士帶來色香味營俱全和有尊嚴的用餐體驗。

患者每餐只需進食約200克、體積小巧的軟餐蔬菜和肉類各一份,搭配粥或糊飯,便能滿足營養需要。軟滑質感易於進食和吞嚥;加上適度調味和別致造型,提升患者食慾,紓緩照顧者壓力。

 

特製月餅、鮑魚添喜慶

此外,一些傳統節日食品如月餅和糉子,由於質感黏性較重,增加患者鯁塞風險。而多款經特別調製的節日食品相繼推出,例如暖心月餅、番薯豬肉糉和軟滑鮑魚等,緊貼患者需要,為患者在佳節增添喜悅。

一頓色香味營俱全的餐膳不是必然,對於有吞嚥或咀嚼障礙的晚期病人而言,更曾是一個奢望。盛饌團隊透過精緻軟餐,為患者帶來身心的舒適和滿足;也盼望各界共同關注晚期病人及照顧者的需要,推動軟餐的發展。

盛饌網頁:gracefulmeal.sjs.org.hk

文:李佩怡(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安寧頌「安‧好」居家寧養服務照顧經理)
文:關建慧(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營養服務及教育中心註冊營養師)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肩頸腰膝痛 減活動惡性循環 帶氧運動紓緩慢性痛 //www.afterroberto.com/%e8%82%a9%e9%a0%b8%e8%85%b0%e8%86%9d%e7%97%9b-%e6%b8%9b%e6%b4%bb%e5%8b%95%e6%83%a1%e6%80%a7%e5%be%aa%e7%92%b0-%e5%b8%b6%e6%b0%a7%e9%81%8b%e5%8b%95%e7%b4%93%e7%b7%a9%e6%85%a2%e6%80%a7%e7%97%9b/ Mon, 16 Dec 2019 03:01: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940 肩頸腰膝痛 減活動惡性循環 帶氧運動紓緩慢性痛
鍛煉心肺——帶氧運動可以鍛煉心肺耐力,促使身體分泌血清素和安多酚,有助紓緩長期痛症。(SamuelBrownNG、iSAsiaVision@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痛症是都市人常見毛病,其中以膝、肩頸及腰痛最為普遍。長期痛症對身體帶來負擔,亦對心理及生活構成負面影響。很多人誤以為減少活動有助減痛,但事實上,適量有氧和伸展運動,才是紓緩慢性痛症的良方。

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指出,疼痛是不舒服的感覺及心理感受所造成,並由潛在或確實的身體損傷所引起;而心理不舒服的感覺更是主觀,因此疼痛的嚴重程度亦受心理影響。

 

創傷致急痛 維持少於3個月

疼痛分為急性及慢性,前者通常發生於傷害性刺激後、身體組織創傷引起,受傷初期有急性徵狀,如患處紅、腫、熱、痛,而痛症少於3個月;後者常在身體組織癒合後,疼痛持續或有加劇趨勢,情况持續多於3個月。

急性痛症主要成因是創傷,是突發的,當身體慢慢復元,疼痛慢慢減少並消失。急性痛症常見成因包括運動創傷、跌倒肌骨受損、手術後創傷,或內科問題,如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等。主要治療方案,包括保護、休息、冰敷、壓力和提高患處這五大原則,以達消腫效果,紓緩疼痛;醫生亦會提供合適方案,如藥物和手術,讓身體復元。

慢性痛症成因較複雜,常見是急性創傷後神經受刺激,令痛症在傷口癒合後仍持續,或是身體組織長期勞損。而情緒或心境,對痛症亦有不同程度影響,患有情緒病如抑鬱和焦慮症,都會令疼痛程度增加。至於個人對疼痛的經驗及感受,亦有影響(如部分人較怕痛)。

也有一些長期疼痛屬原發性,即沒有確實原因。由於長期痛症成因較複雜,治療方案需從心理、行為、藥物和運動等方面入手。

 

改善不良姿勢 強化肌力

常見因為勞損和退化而出現的長期痛症,大多出現於膝部、肩頸及腰部。隨年紀增長,保護關節的軟骨磨損及潤滑關節的潤滑液減少;加上肌肉退化未能有效保護關節,導致身體不同部位出現關節痛。疼痛限制了身體的活動能力,因而令肌肉進一步退化,形成惡性循環。而不良姿勢,如坐姿或提舉重物等,亦會令肌肉及關節勞損,引致長期痛症。

脊椎關節退化或長期不良姿勢,引起肩、頸和腰部痛症。肩頸肌肉痠痛,令手臂活動幅度受限制,要改善問題,必須糾正姿勢,以及伸展及強化相關肌肉。而腰部肌肉痠痛、彎腰時疼痛增加等徵狀,改善方法是要注意提舉重物的正確姿勢,切勿依賴腰部發力,日常要多伸展及強化腰腹肌肉。

至於膝痛原因,大多是因重複動作,加上大腿肌力不足及關節退化等引起,常見徵狀是上落樓梯時膝蓋疼痛,亦有不少是因天氣轉換(特別是冬天)令疼痛加劇。改善方法是減少對膝關節的壓力,患者需要減重及強化大腿肌肉。

很多人誤以為多休息及避免活動,可以紓緩長期痛症,讓身體有時間復元。無可否認,即時創傷引致的急性痛症,需要適量休息,但復元過程中也需要適量活動,以防止肌肉乏力及關節僵硬,更何况患處已經癒合但出現慢性痛症呢!

肌肉及關節缺乏活動會變得無力及僵硬,而肌肉乏力又令關節缺乏支持,在這個惡性循環下,令疼痛加劇。加上痛症影響日常生活,令患者容易情緒波動,而情緒問題又可能加劇痛症,產生另一個惡性循環。

透過帶氧運動,可以鍛煉心肺耐力,紓緩慢性痛症;而做帶氧運動過程中,身體分泌血清素及安多酚,分別能增加愉快感覺及減痛,從而改善負面情緒及慢性痛症。

 

循序漸進急步行策略

帶氧運動中,最簡單是急步行,每次約10至30分鐘,宜用3至5分鐘漸漸增加步速,直至呼吸加速但仍然夠氣可以同時說話、感到有少許辛苦。注意切勿突然加速,停止時亦切勿急停,應在3至5分鐘內慢慢減速至停下,時間視乎個人能力而定。剛開始時,可以每星期兩次,每次約10分鐘,循序漸進地加至每星期5次、每次約30分鐘,若運動前後感到不適,宜立即停止。

 

家居運動:4招「伸」走長痛

肩頸腰膝痛 減活動惡性循環 帶氧運動紓緩慢性痛
(圖:作者提供)

慢性痛症與身體姿勢及肌肉不平衡有關,右邊4個簡單家居運動,可以伸展過緊肌肉,視乎個人能力練習。這些運動不可取代專業人士提供的治療,如物理治療師評估後的復康運動。

做伸展運動時,應有輕微拉扯感覺,動作維持15至20秒為1次,做3次為1組,每天重複做3組。同時要注意椅子是否穩固,宜有扶手。如對伸展運動和慢性痛症有疑問,應及早尋求相關專業協助。

  1. 背部伸展
    做法:坐在椅上,雙手伸直緊扣,手心向外,提高至頭頂位置,至背和腰部有輕微拉扯感
  2. 轉腰伸展
    做法:坐在椅上,左手放右膝作固定,上半身轉腰到右邊並維持動作。完成後換邊再做
  3. 頸部伸展
    做法:坐在椅上,左手放在頭頂右方,輕輕把頭拉向左邊,至左耳移近左肩膀,維持動作。完成後換邊再做
  4. 胸部伸展
    做法:靠左邊牆站,雙腳前弓後箭步,左腳踏前,左臂提至肩膀水平、貼牆、手肘形成直角,維持動作。完成後換邊再做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示範:陳啟豪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年老骨脆 一跌即傷 練平衡做不倒翁 //www.afterroberto.com/%e5%b9%b4%e8%80%81%e9%aa%a8%e8%84%86-%e4%b8%80%e8%b7%8c%e5%8d%b3%e5%82%b7-%e7%b7%b4%e5%b9%b3%e8%a1%a1%e5%81%9a%e4%b8%8d%e5%80%92%e7%bf%81/ Mon, 14 Oct 2019 11:56: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921 年老骨脆 一跌即傷 練平衡做不倒翁
增肌防跌——負重運動加上充足營養,有助增加肌肉,預防跌倒。(Chris_Tefme@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長者跌倒十分常見,髖部、脊骨和手腕骨折最為普遍。然而,髖關節骨折的後果十分嚴重。訓練平衡力,增強穩定,可減少跌倒骨折風險。

隨年紀增長,骨質密度慢慢減低;加上不良生活習慣,骨骼變得更脆弱,容易因跌倒或低能量創傷(即一般不會令正常骨骼導致骨折的創傷,如低強度碰撞)引致骨折。

長者髖關節骨折 1年內死亡率高

髖關節、手腕橈骨和脊椎常常因跌倒骨折,這些部位的骨質結構較容易因骨質疏鬆症而變得脆弱,也是跌倒時一般較受力的部位,因而容易骨折。根據2016年香港醫學雜誌文獻指出,長者因髖關節骨折入住公立醫院接受手術的個案,由2001年的3678宗,上升至2011年4759宗。而在2000至2006年,65歲或以上長者因髖關節骨折並做手術後1年的死亡比率,男、女性分別約27%及15%,最普遍情况是併發肺炎及細菌感染等,問題的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除非長者太虛弱而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麻醉,否則手術有效減少長期卧牀。醫生會因應骨折位置及嚴重程度安排手術,包括置換人工髖關節、運用金屬釘及板固定骨折位置。手術後應盡早接受復康治療,避免因長時間卧牀令肌力下降。

脊椎壓迫性骨折亦常見於長者,除了跌倒,長者在搬重物及突然轉身時,亦容易引致問題。由於脊椎附近有很多神經線,當神經線受壓會影響身體感覺及活動能力。治療方面,醫生根據骨折嚴重程度,包括脊椎穩定性和神經線有否受壓等,考慮非手術治療(如止痛藥及佩戴矯形器),或以手術固定脊椎及背部後凸的情况。

跌倒時的自然反應是用手按地,因此橈骨亦常常骨折。若是輕微移位及穩定的骨折,矯正移位配合石膏固定便可;如果問題較嚴重及不穩定,醫生可能考慮手術固定。

肌肉於30歲後會隨年齡上升而流失,若加上缺乏負重運動、營養不足及其他如中風等疾病,令長者肌肉力量及質量大幅下降,除了影響日常活動能力,還會影響活動的穩定及協調,增加跌倒風險。

家居昏暗雜亂 增跌倒風險

此外,不當的家居環境亦會增加跌倒危機,例如昏暗環境(尤其是夜間往洗手間的通道)、浴室地面濕滑、椅子不穩固及高度不合適、家居多雜物等。因此,有需要可尋求專業人士評估,根據建議加裝扶手、合適椅子及助行器等,減低跌倒風險。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增廣健聞 – 飲紅酒減肥?言之尚早 //www.afterroberto.com/%e5%a2%9e%e5%bb%a3%e5%81%a5%e8%81%9e-%e9%a3%b2%e7%b4%85%e9%85%92%e6%b8%9b%e8%82%a5-%e8%a8%80%e4%b9%8b%e5%b0%9a%e6%97%a9/ Mon, 09 Sep 2019 10:00: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380 增廣健聞 – 飲紅酒減肥?言之尚早
來源:網上圖片

英國和比利時合作的研究發現,飲用紅酒女士的BMI較低!

研究招募3組雙胞胎,分別來自英國、美國及比利時,記錄她們飲用酒精的種類和次數,同時檢查她們糞便中的腸道微生物、BMI、血糖和膽固醇水平等。結果發現,飲用紅酒的女士,腸道微生物較多樣化,飲白酒亦有同樣結果,但不及紅酒的多;飲用其他酒則看不見與腸道菌有任何關聯。同時,飲用紅酒組別的BMI較低,研究員解釋,這可能與腸道菌多元化有關。

英國國民保健署指出,是次結果為腸道菌研究提供新方向,不過,這只是一個橫斷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即只在一個時間內比較一個組別,並沒有長時間追蹤紅酒與腸道菌的關係,而且酒精有已知的壞處,亦沒有「安全」劑量,所以大家不要以為可以靠飲紅酒來減肥。

資料來源:英國國民保健署

小心開學輕生高峰期

長假之後是學生輕生高峰期。暑假後開學已有一星期,家長和老師都要關注莘莘學子情緒和壓力,若發現孩子有以下自殺徵兆,必須正視,鼓勵或陪同對方找專業人士求助。

  1. 提及想死
  2. 尋找輕生方法
  3. 言談間表示絕望或失去目標
  4. 言談間感覺被困或痛苦難以忍受
  5. 覺得自己是他人的負擔
  6. 濫藥或酗酒
  7. 表現焦慮、激動或鹵莽
  8. 失眠
  9. 感到被孤立或表現退縮
  10. 極端的情緒波動
  11. 把自己財物送贈別人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扶貧慈善跑 消滅飢餓

聖雅各福群會8公里挑戰賽及2公里親子賽,已連續第7屆舉辦,收益扣除成本將撥捐予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食物銀行。作為本港唯一為食物銀行籌款的大型慈善跑,大會響應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零飢餓」,目標是籌得70萬港元,為匱乏兒童、家長及長者提供短暫及緊急的膳食援助,扶貧幫困。

比賽詳情

日期:10月20日(周日)

地點:白石角海濱長廊南廣場(近香港科學園)

時間:上午8:30(8公里挑戰賽)、8:45(2公里親子組)

組別:

  • 2公里親子2人賽,參賽基本捐款$460
  • 8公里組別青年組(13至17歲),參賽基本捐款$230
  • 8公里組個人組(18歲或以上),參賽基本捐款$350
  • 8公里組隊制4人組(18歲或以上),參賽基本捐款$1400

網上報名:event.sjs.org.hk/GoRun2019

查詢:2831 3232(9月16日截止報名)

]]>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 免費肝癌新藥 資助基層患者 名額70個 //www.afterroberto.com/%e5%85%8d%e8%b2%bb%e8%82%9d%e7%99%8c%e6%96%b0%e8%97%a5-%e8%b3%87%e5%8a%a9%e5%9f%ba%e5%b1%a4%e6%82%a3/ Mon, 01 Apr 2019 07:22: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934 【明報專訊】肝癌在華人族群中尤其肆虐,全球一半患者為華人。《刺針》的研究進一步審視中國、台灣、香港的肝癌患者用藥情况。新一線標靶藥的總存活期中位數13.6個月,當中華人總存活期中位數15.0個月,顯示新藥對華人療效更顯注。

 

肝癌,樂伐替尼藥物資助計劃,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聖雅各福群會,
▲yodiyim、TimArbaev@iStockphoto

 

現時,第一代標靶藥索拉非尼屬醫院管理局關愛基金資助藥物,樂伐替尼雖已於香港註冊,但仍未納入關愛基金資助項目,屬於自費藥物。兩種標靶藥藥費相若,每月4至5萬港元,對基層患者來說,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推出「樂伐替尼藥物資助計劃」,幫助基層肝癌患者。申請獲批核後,受助者可於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領取免費藥物,直至停藥為止,名額70個。

 

申請資格

  • 持有香港身分證
  • 家庭資產不超過40萬港元
  • 在醫管局轄下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獲發樂伐替尼自費藥物處方
  • 公立醫院醫生轉介信

 

查詢:2831 32892389 94562116 4958

網址:charityservices.sjs.org.hk/charity/pharmacy

資料來源: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

 

肝癌放射治療新公式 減逾半劑量降傷害

瘤言情深:抗癌教師的重要一課

【有片】加熱化療藥洗肚 腹膜癌有救

 

 

]]>
分清關節囊還是肌腱受損 中年膊頭痛 未必五十肩 //www.afterroberto.com/%e5%88%86%e6%b8%85%e9%97%9c%e7%af%80%e5%9b%8a%e9%82%84%e6%98%af%e8%82%8c%e8%85%b1%e5%8f%97%e6%90%8d-%e4%b8%ad%e5%b9%b4%e8%86%8a%e9%a0%ad%e7%97%9b-%e6%9c%aa%e5%bf%85%e4%ba%94%e5%8d%81%e8%82%a9/ Mon, 18 Feb 2019 08:25: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072 【明報專訊】人到中年肩膊痛,難道是五十肩?

五十肩正名冰凍肩,不一定是50歲中年人才出現,肩膊痛也不一定是冰凍肩,還有一種名為「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兩者病徵十分相似,容易混淆。有人以為五十肩不用治理,痛楚便會隨時間慢慢減退,但實情是會影響手部的活動範圍,影響深遠。

肩痛,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五十肩,復康,聖雅各福群會,健康,物理治療,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 非50歲才有——「五十肩」不一定年近50歲才有,同時容易與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混淆,故出現肩膀痛症,最好盡快求診。(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關節囊發炎引致五十肩,五十肩並非醫學名詞,跟「網球手」、「高爾夫球手」等一樣,是坊間的俗稱。這些俗稱有時會令人產生混淆,因為患「網球手」的人,不只是常打網球的人才會有,更加不一定是年近50歲的人便會有五十肩。五十肩又名冰凍肩,醫學名稱為黏連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身體結構上,肩關節除了以肌腱承托外,還有關節囊,而五十肩是由於關節囊發炎,漸漸變厚及收緊,令肩膀疼痛及活動困難。

40至60歲女性 患病風險較高
五十肩成因不明,但有一些因素會增加患此症的風險,當中包括糖尿病、甲狀腺病、柏金遜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因長期肩膀活動受限制(如骨折後、手術後)等。年近40至60歲的女性,有較高風險患上此症,因此人們稱之為五十肩。

五十肩是由於包裹着肩膀關節的關節囊發炎引致,發病過程及相關病徵可分為3個階段:急性期、凝凍期和解凍期。

1. 急性期
為發病初期,此階段平均長0至3個月,主要徵狀是有強烈疼痛感及發炎(關節及附近位置發紅及發熱),整體關節活動幅度會漸漸減少,繼而限制日常活動,如提肩拿東西、女士手放背後扣胸圍帶等。由於處於發炎階段,患者即使在靜止狀態或入睡時也會感到疼痛。

2. 凝凍期
發病期約3至9個月,主要徵狀是整體關節活動幅度明顯減少,日常肩膀活動嚴重受影響,肩膀仍然疼痛但比初期有好轉。

3. 解凍期
發病期約9至18個月,此階段又稱恢復期,疼痛逐漸減少及關節活動幅度漸漸回復,肩膀漸漸回復正常。

一直以來, 大家都相信五十肩會如上述提及的3個階段般,自己慢慢回復至正常。但於2016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在Current Orthopaedic Practice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示,沒有證據顯示五十肩能在沒有治療下自行完全康復,因此及早得到合適的診斷及治療是十分重要。

控制血糖 減患五十肩風險
雖然五十肩原因不明,但有一些後天因素會增加患病風險。只要我們從此入手,就能減低患五十肩風險。例如控制血糖,避免患糖尿病;接受肩膀手術或有肩膀傷患後盡早做復康治療;保持健康生活,避免患心臟病,以及維持正確姿勢等。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