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04 Aug 2020 08:21:2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老人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9%95%b7%e8%80%85%e3%80%81%e9%95%b7%e6%9c%9f%e7%97%85%e6%82%a3%e8%80%85%e5%81%9a%e8%b6%b3%e6%97%a5%e5%b8%b8%e9%98%b2%e7%96%ab4%e5%bc%8f/ Tue, 12 May 2020 03:17: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625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近期疫情雖稍有放緩,但長者尤其患有長期病患者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仍屬較高。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下,長者們防疫措施不可或缺。但若過分擔憂、長期被隔離等都會容易產生孤獨感,誘發情緒問題,影響食慾、吞嚥、服藥等,隨時令本身的病情惡化!長者、其家人和照顧者不妨由日常生活做起,做足以下防疫4式,共同強壯身心!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期間,家人或照顧者可協助長者由日常生活做起,有助長者保持身心健康。( 詳見附圖 8 個注意事項 )

 

梁萬福醫生指出,據全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顯示,長者的死亡率均屬較高,其中以武漢早期因感染而死亡的數字為例,80歲或以上群組死亡率為18%,70至80歲為10%,而60歲以上則為7%,50歲以下的少於1% ;意大利亦有研究指,長期病患者的染疫死亡率會倍增。故此必須加倍關注長者、長期病患者在疫情下的身心健康,應怎樣做呢?梁醫生建議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可以協助長者做足以下4式,有助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管理好自身疾病。

 

第1式:記錄身體狀況及日常作息時間表  監察健康狀况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無論是否身處疫情時期,長者都應該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有助預防疾病。家人可以幫助或鼓勵長者自行記錄每天的身體狀况,有助監察長者健康。

「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定期測量和記錄其血壓、血糖、體重、體溫,甚至排便情况;如有需要,更可考慮定期測量血氧濃度,因血氧濃度過低是感染肺炎的其中一個徵狀。」

梁醫生更建議,家人或照顧者可以為長者製作及填寫日常作息時間表,仔細記錄長者每天到過的地方及曾接觸的人士,一旦知悉相關感染個案,也可即時追查長者有否感染的風險和機會。

「當然也建議長者每年注射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也有助預防呼吸道疾病或嚴重併發症的出現。」

 

第2式:長者生活改變  易生孤獨感  溝通莫遲疑

為防疫,很多長者都要留在家中,又或原本居住在院舍或因病住院等的長者,此時難免都要暫受隔離之苦。梁醫生指出,長期少與家人見面,都會增加長者的孤獨感,導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甚至影響血壓、溝通能力等。

「曾有患初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因留院多月後,其溝通能力明顯下降。」梁醫生表示,疫症期間應多關懷長者,即使見面次數減少,亦要善用電話、視像等方式加強聯繫,減低長者的孤獨感。

他提醒,家人也要多關心長者的日常起居,因不少長者習慣每天早上晨運或到酒樓「嘆茶」,疫情下打亂了生活節奏,家人該怎辦呢?

「為免聚眾易受感染,酒樓堂食確實可免則免。不過,家人可嘗試以不同方式『補償』長者的『失落』,例如可代為外賣酒樓或餐廳食品,讓長者安坐家中享受『一盅兩件』,更理想的是為長者下廚,陪伴用膳。」若為非同住的子女或親人,不妨分批到長者家中聚餐,既可陪伴長者,也可避免同一時間多人聚集。

 

第3式:過度擔心致反效果 適量戶外運動有利無害

疫情下人人都擔心受病毒感染,梁醫生表示,部分長者或因此而選擇足不出戶或「消毒」過度,此舉反會對健康造成反效果。「例如有長者因擔心中招而頻密地使用消毒藥水、漂白水等清潔家居,有機會因吸入過量有害氣體,刺激呼吸系統,或因接觸過量消毒用品而引致皮膚敏感等問題。」他強調,若長者長時間逗留在家或少有接觸其他人士,相信做足基本的防疫措施、注意個人和家居衛生已足夠。

梁醫生表示,除非個別情况,否則適量的運動對長者尤其重要!建議長者可選擇到空氣流通、空曠的戶外地方舒展身心,盡量避免與非恆常聯繫的人士見面,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便可。

他更提醒有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人,因不少患者都有遊走行為,不宜長時間待在家中。「家人或照顧者可多陪伴認知障礙症患者到屋苑內的空曠地方,或人流較少的公園散步、做運動,對他們的情緒亦有幫助。」

 

第4式:做足防疫措施  覆診、 按時服藥不可缺

不少人都擔心在疫情期間到醫院覆診,怕踏足高危地方有機會受感染。不過,梁醫生提醒必要的覆診不可免!「在醫院內應正確佩戴口罩、用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避免接觸其他物品、按預約時間抵達醫院,盡量縮短逗留在醫院範圍的時間等,只要做足這些措施,受感染的機會相對較低。」

另一必須關注的是長者的服藥問題,梁醫生指出,不少長者都是長期病患者,例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柏金遜症等,這些病症都必須以藥物控制,若自行減藥或不服藥的後果可大可小。

「以柏金遜症患者為例,一旦用藥不當或停藥,會影響患者的吞嚥或活動能力,因此按時服藥十分重要。」梁醫生叮囑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若發覺長者情緒受困擾,例如出現食慾不振,甚至拒絕服藥等反應,宜及早求醫,以免病情惡化。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提提你:長者身心健康由日常生活做起 8個注意事項

。每天記錄長者身體狀况、日常作息時間表

。長者宜每天保持適量運動,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按時覆診、服藥,切勿自行減藥、停藥

。長者勿過度擔心「中招」,做足基本防疫措施便足夠

。家人多用電話、視像等方式與長者保持聯繫

。家人可分批陪伴長者用膳

。長者每年注射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

。若發現長者情緒困擾,如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或拒絕服藥,應及早求醫

]]>
【人生下半場】不透露病情 免老人家擔心? 徒添猜疑兼可能違法 //www.afterroberto.com/%e4%ba%ba%e7%94%9f%e4%b8%8b%e5%8d%8a%e5%a0%b4-%e4%b8%8d%e9%80%8f%e9%9c%b2%e7%97%85%e6%83%85-%e5%85%8d%e8%80%81%e4%ba%ba%e5%ae%b6%e6%93%94%e5%bf%83/ Mon, 04 Nov 2019 03:23: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167 【人生下半場】不透露病情 免老人家擔心? 徒添猜疑兼可能違法
決定原則——病人拒絕了解病情,醫護應該按照「自主原則」,堅持要病人自行作出醫療決定;還是採取「不傷害原則」,以善意隱瞞讓病人「安心」?(metamorworks@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生老病死雖然是人生必經階段,但亦是不少人的禁忌。面對危疾噩耗,有人欣然接受,有人選擇逃避。若然病人拒絕了解和討論病情,醫護人員應採取「不傷害原則」尊重其決定,還是應按照「自主原則」要病人自行作醫療決定?

88歲的郭女士一向健康,恆常於住所附近散步,亦能處理簡單家務。然而,她早前開始感到腹痛,出現惡心和嘔吐徵狀。長子忠文立即帶她求醫,結果證實是結腸癌

主診醫生先把壞消息告知忠文,他頓時顯得憂心忡忡,「醫生,請不要向我母親通知診斷結果,我不希望她不開心和擔憂」。醫生雖點頭同意,但仍安排老人科醫生評估郭女士的認知狀况,判斷她有無能力為自己作醫療決定

 

病婦拒了解病情 醫生拒做手術

老人科醫生詳細評估後,認為郭女士雖有輕度認知障礙,但仍有能力決定接受什麼癌症療法,於是詢問她了解病情的意願。郭女士搖頭說:「不用了,我不必亦不願知道。我太老了,懂得的事並不多,醫療事太複雜麻煩,我想忠文為我決定一切,相信他知道應該怎樣做。」

隔天,外科醫生向醫護團隊建議手術切除腫瘤,但當得悉郭女士不清楚、不願了解自己病情,一切都交由兒子決定,外科醫生立刻表示反對:「病人仍有能力為自己決定,我們怎可能不告訴她實情?未經病人同意下施行手術,我萬萬不能接受。」主診醫生頓時不知所措,不確定應否向郭女士如實告知病情。

郭女士的情况,現實中並不罕見。病人不欲了解和討論病情,亦屬其意願和抉擇,必須尊重。但醫護往往感到左右為難,不知道應該按照「自主原則」,由精神健全的病人自行作出醫療決定;還是採取「不傷害原則」,藉善意隱瞞,讓病人免受精神傷害。

道德原則和價值觀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分。但醫護在取捨前,應先思考以下問題:一、隱瞞病情能否完全避免心理傷害?二、透露病情是否必然造成心理傷害?

 

【人生下半場】不透露病情 免老人家擔心? 徒添猜疑兼可能違法
理解想法——若病人對病情一知半解,難以善用有限時間計劃未來。醫護人員應與病人和家屬多溝通,理解他們真正想法。(RyanKing999@iStockphoto,設計圖片)

病人憑空臆測 迷茫難定未來計劃

首先,隱瞞病情並不代表病人能卸下心理包袱。反之,若病人憑空臆測自己的診斷結果和康復機率,可能會倍感緊張、迷茫和恐懼,甚至對家人和醫護團隊失去信任。再者,病人蒙在鼓裏,便難以善用有限時間與家人制定未來計劃,或因此未能完成自己的心願,甚至無法獲得適切的支援和照顧,反而對身心健康造成惡果。

另一方面,醫護即使如實透露病情,也未必對病人造成沉重負擔。根據紓緩照顧的臨牀經驗顯示,小心運用溝通技巧,配合充分的心理、靈性和社交支援,可減低壞消息的影響。

由此可見,醫護在衡量利弊時,應以客觀角度全面審視病人實際利益,而並非先入為主地將「透露病情」和「負面影響」畫上等號,或一廂情願地為病人作出「善意舉動」。

精神有能力 不可託家人決定

此外,醫護亦須顧及法律因素——只要病人在精神上有能力做決定,醫生便須先取得病人同意,才可展開治療。根據香港醫務委員會《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只有在下列情况,病人的同意才屬有效:

同意是自願的

‧醫生已就所建議治療的性質、效用和所涉及風險,以及其他治療方案﹙包括不予治療的方案﹚提供恰當的解釋

病人清楚明白所建議治療的性質和影響

換言之,病人始終須親自同意接受治療,而不可在不知情下委託家人作決定。

文:胡令芳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盧時楨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安寧頌計劃顧問)、謝俊仁醫生(醫院管理局臨牀倫理委員會主席(2005至2017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人生下半場】「走時睡在自己牀上,可以嗎?」 在家善終 讓長者不留憾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4%ba%ba%e7%94%9f%e4%b8%8b%e5%8d%8a%e5%a0%b4%e3%80%91%e3%80%8c%e8%b5%b0%e6%99%82%e7%9d%a1%e5%9c%a8%e8%87%aa%e5%b7%b1%e7%89%80%e4%b8%8a%ef%bc%8c%e5%8f%af%e4%bb%a5%e5%97%8e%ef%bc%9f%e3%80%8d/ Tue, 08 Oct 2019 08:23: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59 【人生下半場】「走時睡在自己牀上,可以嗎?」 在家善終 讓長者不留憾
三成港人——調查顯示,三成香港人希望可以在家離世;但實際上做到的卻少之又少。(studiolaut@iStockphoto)

【明報專訊】■ 快活梁心

一個病人曾對我說:「我很想把握這寶貴時間,希望能在我走之前返屋企靜靜度過。我好想再次返到我熟悉的家。我想走的時候是睡在自己的牀上。醫生,可以嗎?」

「檢查報告話婆婆嘅胃同食道之間發現腫瘤,而且有擴散迹象,情况並不樂觀。」

「醫生,你唔好將結果講畀媽媽知,我怕佢受唔住。」

當上老人科醫生之後,我常常要向病人或其家人說出big bad news。很多時候,當壞消息說出之後,會碰上家屬有以上要求,就是不要將壞消息直接告訴老人家,因為怕老人家受不起打擊。又或者香港社會一向忌諱死亡,即使病入膏肓,時日無多,普遍的人仍然會盡量迴避,免得過就不要提及。因此,很多病人錯過了表達意願及需要的機會,沒能及早綢繆,未能交下心事,離去時抱着遺憾。

家屬忌諱死亡 病人錯過表達機會

但是現實情况往往是:十之八九耆老病人其實心裏都有個底。除非是認知障礙症或精神病患者,否則的話,如果病情持續惡化,他們又怎會不知道生命終會到盡頭呢?他們又怎會沒有想過死亡及身後事呢?根據我所接觸的長者,其實有很多都不是如想像中害怕死亡,不堪一擊。

有病人曾對我說:「醫生,到了我這年紀,死是不太怕了。但怕的是:有遺憾。謝謝你告知我病情,我會將心願交帶,希望能死而無憾。」又有一個病人曾對我說:「這條路遲早要行,我有心理準備。但是我很想把握這寶貴時間,希望能在我走之前返屋企靜靜度過。我好想再次返到我熟悉的家。我想走的時候是睡在自己的牀上。醫生,可以嗎?」聽到病人這樣問,我的心總是忐忑。病人的意願已清楚表達了,我們究竟能不能替她完成心願呢?「在家離世」,在現時的環境下,究竟還可不可以呢?

觀看歷史,這是絕對可以。香港自開埠以來,就一直是容許在家離世,我們甚至可以說「在家離世」曾經是社會較為普遍的常態。記得從五六十年代的粵語長片中,也有看過醫生到病人家中證實死亡的情節。我甚至記得曾有一套影片講及主人翁早已購備棺木置於家中,好讓死後可以在家入棺。故「在家離世」應該不是一件很遙遠的事。但近年來,這已差不多不是港人擁有的一項選擇。

2016年香港大學、中文大學、醫學組織聯會分別做了社區調查研究,結果不約而同地找到30%受訪香港人希望「在家離世」,但是實際個案數字顯示,能夠真正得到這個選擇的港人少之又少。因此,「在家離世」對很多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得。不少人更會對「在家離世」作出否定,認為這已是不再合法了。他們誤以為病人一旦在家死去,家人便必須報警處理,而死者遺體亦會遭解剖,不得全屍。

究竟實况為何?

「在家離世」是否不再可行?香港相關法例是否有所刪改?

其實不是。相關的死亡法例一直沿用至今。只是要求病人必須在死前14天內曾經醫生診治,該醫生應充分掌握病人的醫療紀錄,知道病人是末期病患,了解其在家離世的意願。而在病人離世當天醫生亦要到家證實及簽妥死因證明文件(《生死登記條例》表格18)。家人取得醫生簽署後,便可到死亡登記處領取正式死亡證(《生死登記條例》表格12)。死亡證一經簽發,殯儀公司便可將死者遺體從家中運往殯儀館。因為相關法例的另一要求是:屍體必須在死亡後48小時內儲存於合法的停屍地方。就此看來,只要能夠符合以上條件,在家離世可以是一件順利的事宜,而法例也沒有定下太繁複的關卡。

3類病患適合在家離世

但是,為何到了今天,「在家離世」變得這麼困難呢?我相信首要原因是:能夠上門為病人到診的醫生為數實在是少。現在絕大部分病人都只能到診所找醫生看病,或召喚救護車送到醫院去。醫生上門到診始終不是那麼容易。其次,不是所有末期病患者都適合選擇在家離世。比較合適的,大概只有3類:第一是末期癌症而選擇不再接受治療者。第二是患有器官衰竭者例如心臟衰竭、呼吸系統衰竭丶腎臟衰竭。由於這兩類病人往往到了疾病後期,都要經常進出醫院而感到莫大困擾。因此他們都是非常渴望能回家治療,而能以紓緩治療來寧養餘下日子是很多病者的願望。至於第三類就是無法進食的植物人或末期認知障礙症患者。因此,並不是所有末期病人都能選擇在家寧養。

再其次,家中設施如一張合適的醫療牀、製氧機、吸痰機、血壓計、血氧計等最好是在病人回家之前,裝備妥當。但是在各條件之中,最重要者莫過於家屬的支持及照顧人手的配合。要知道安排病人在家離世的最大目標是:讓病人得到更好的生活質素,避免受更多的痛苦,以及在珍貴的最後日子裏得到尊重及支援。因此,適當照顧是非常重要。末期病人踏入生命最後日子通常是3至5天。在這幾天內,照顧需要是極其全面的;替病人洗澡、抹身、處理大小便、轉身、陪伴在側等。只得一名照顧者是無法做得到以上工作。而且一個垂死的人通常會偶有驚慌感,因此入夜也最好有人陪伴,才能讓他身心得到慰藉。在這關鍵時刻,有3人輪流照顧較為適合。曾有一名婆婆想接垂死的丈夫回祖屋度過最後一程,但是家裏的照顧者只得婆婆一人。縱使兩個老人都萬般渴望能回家,但是最終遺憾地未能成事。

「在家離世」於西方社會頗為普遍,醫院鼓勵病人在最後日子回家度過,調查顯示在家離世已佔總死亡個案15%。而在華人社會如台灣及新加坡,亦有不少原本住在醫院的病人,在去世前可選擇回家。但在這方面,香港社會似乎是停滯不前。不過,政府終於在上月中推出有關晚期照顧及預設醫療指示諮詢文件,正式對問題作出討論及收集民意。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遲來的文件、遲來的諮詢,但是踏出的一步也總算是一步。期望在各方努力下,「在家離世」可以是病人的一個選擇。香港人一路好走。

文:梁萬福
編輯:陳玥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知多啲:社區康健中心 助街坊「企穩」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7%a4%be%e5%8d%80%e5%ba%b7%e5%81%a5%e4%b8%ad%e5%bf%83-%e5%8a%a9%e8%a1%97%e5%9d%8a%e4%bc%81%e7%a9%a9/ Mon, 23 Sep 2019 06:48: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53 知多啲:社區康健中心 助街坊「企穩」
(明報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由本月開始,髖骨骨折病人將有一個在社區康復的好選擇——地區康健中心。剛在葵青區開展的首間地區康健中心,工作包括加強公眾的預防意識、提升公眾對個人健康管理的能力、及早診斷並治療慢性疾病、為慢性病患者提供疾病管理知識及支援。其中第一層預防——健康推廣、諮詢及輔導服務尤其重要,中心會舉辦名為「站穩陣腳」的防跌小組項目,為市民評估跌倒風險,並透過各類型的活動傳授防跌知識及訓練。

項目由跨專業的醫護人員主持,為有跌倒風險的長者提供各項指導及協助,包括:

  • 護士:評估跌倒風險、提供防跌知識
  • 物理治療師:評估身體活動能力、肌肉力量;教授強化肌力運動,以改善關節功能及增強身體平衡力
  • 職業治療師:評估長者身體功能,檢視並建議如何改善日常生活模式和起居習慣等。需要時會教導長者使用輔助器具或調整家居環境
  • 營養師:指導長者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鈣質、鎂質、維他命D等,以維持骨骼健康及預防骨質疏鬆症
  • 中心亦會鼓勵曾經跌倒的人士,透過培訓成為健康大使,分享經驗,推廣防跌知識及技能,建立鄰里互助網絡,持之以恆地做運動和採納健康的生活模式,帶動全民不倒翁。

3個月康復計劃 出院後延續護理

地區康健中心會讓髖骨骨折的患者參加為期約3個月的「髖骨骨折社區復康計劃」,讓病人出院後在社區中延續護理,以鞏固復康治療的效果。計劃內容包括個別的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諮詢等服務,還有防跌訓練及教育,幫助病人盡快融入社區,恢復正常生活。除此之外,護理統籌主任(註冊護士)會為病人統籌各種服務,並會按需要透過電話或接見跟進,確保病人在社區安全及健康地生活。病人互助小組則鼓勵病友彼此支援。

除照顧病人的需要,中心醫護團隊亦會提供服務予照顧者,教導照顧技巧及壓力的處理。若病人或照顧者需要其他的社區資源配合,地區康健中心會因應需要轉介相關服務,讓照顧者身心得到支援。

相關文章:
長者一跌 斷髖骨手尾長 依從練習 戒除惡習 重拾活動能力

]]>
長者一跌 斷髖骨手尾長 依從練習 戒除惡習 重拾活動能力 //www.afterroberto.com/%e9%95%b7%e8%80%85%e4%b8%80%e8%b7%8c-%e6%96%b7%e9%ab%96%e9%aa%a8%e6%89%8b%e5%b0%be%e9%95%b7-%e4%be%9d%e5%be%9e%e7%b7%b4%e7%bf%92-%e6%88%92%e9%99%a4%e6%83%a1%e7%bf%92-%e9%87%8d%e6%8b%be%e6%b4%bb/ Mon, 23 Sep 2019 06:37: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52 長者一跌 斷髖骨手尾長 依從練習 戒除惡習 重拾活動能力
預防跌倒——隨着人口老化,預防老年人跌倒是醫護界重點關注項目。(Toa55@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明報專訊】香港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根據統計處數字顯示,2017年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是82年,女性則是88年。隨着人口老化,預防老年人跌倒是醫護界重點關注項目。

周伯是一名80歲退休消防員,個子高高,體型偏瘦,行動自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痛風症,定期在普通科門診覆診。夫妻二人與兒子居住在一間600多呎的房屋,嗜好烹調中西美食,是家中的伙頭大將軍。每天早上兩夫妻飲過早茶,便到街市選購食材做飯,每晚兩餸一湯,年終無休,生活寫意,一家樂也融融。閒時,他們忙於參與教會活動,包括逢星期二舉行的長者茶座、星期六的詩班練習,星期日崇拜後和教友知己到酒樓用膳。

「想不到一跌這麼嚴重」

一天早上 ,正當周伯夫婦出門時,周太先行去按電梯。「伯爺公,有?嘞!」「嚟緊……唉吔!」周太聽到周伯的叫聲便立即去看過究竟,看到他手中緊握着門匙,倒在地上,動彈不得,面容扭曲,嚷着右邊髖部很痛。鄰居聞聲而出,協助召喚救護車,把周伯送院,經X光診斷發現右股骨折,需要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

周伯憶述意外過程,猶有餘悸。「當時聽到老婆話有?到,就趕忙鎖上鐵閘,誰不知一轉身,踢到走廊的雜物,失去平衡,倒在地上。當時我的右臀先着地,即時感到極度痛楚。心想,我每日都去樓下公園做晨運,想不到這一跌就傷得這麼嚴重!」

長者一跌 斷髖骨手尾長 依從練習 戒除惡習 重拾活動能力
置換關節——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病人康復進度很多時取決於能否依從醫護人員指示。(juliawhite@iStockphoto)

周伯通過手術前評估,確定身體狀况適合做手術。知道將要接受手術,平常善言的周伯變得沉默寡言,擔心骨折令他不能如常地參加活動。醫護人員知道周伯的顧慮後,便向他解釋並加以鼓勵。手術後,周伯的健康狀况不錯,術後一天疼痛稍為改善。醫生提醒周伯,步行和輕量的活動對康復很重要,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他開始以輔助器慢慢步行。到第四天轉到康復病房繼續治療,兩星期後出院。

出院後,醫院安排周伯每星期兩天到日間中心繼續接受康復治療。物理治療師教導專門運動加強周伯下肢力量,並恢復髖關節活動能力去應付日常生活,職業治療師則協助周伯重拾生活技巧。

髖骨骨折康復的成效進度,很多時取決於病人能否依從醫護人員指示。周伯定時練習,加強髖關節的活動能力。另外,他掌握到自我照顧的技巧,不要交叉腳坐、不坐過矮的椅子,以防髖部屈曲超過90度、避免過度地把大腿向內或向外翻等,因為這些姿勢和動作都可能破壞人工關節的穩定度。他也學懂基本的傷口照料、觀察感染警告徵兆等。回家後,除了初期需用拐杖協助步行,周伯基本上都能恢復受傷前大部分的活動能力。護士亦建議他要注意飲食,避免身體過重而加速髖關節損耗。此外,一系列的防跌措施亦不可缺少。

眼耳退化 增跌倒風險

要避免跌倒,必須注意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因素。要鍛煉肢體活動,增強平衡力;當有腳患、下肢痛時要及早治理,需要時適當使用助行器,保持平穩步履。另外,視力和聽力退化都會增加跌倒風險;心情較焦慮及急躁的人亦較容易跌倒。環境因素方面,應除去家居陷阱,清除雜物,保持通道通暢及適度照明。浴室內宜裝上扶手,配備冲涼椅子等,使用高度合適、有靠背及扶手的椅子亦同樣重要。

文:蔡宇思醫生(食物及衛生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長)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有片】謬誤逐個拆解 在家安寧死後要驗屍?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c%89%e7%89%87%e3%80%91%e8%ac%ac%e8%aa%a4%e9%80%90%e5%80%8b%e6%8b%86%e8%a7%a3-%e5%9c%a8%e5%ae%b6%e5%ae%89%e5%af%a7%e6%ad%bb%e5%be%8c%e8%a6%81%e9%a9%97%e5%b1%8d%ef%bc%9f/ Mon, 13 Aug 2018 03:31: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642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不少末期病患者,臨終前都希望回到熟悉的家中,在家人陪伴下度過最後時光。

二○一六年香港大學的調查發現,逾八成港人期望由自己決定安寧照顧的安排,而非由醫生、家人或其他人作主。

香港的在家安寧服務仍未普及,謬誤多多。作為家屬,如何在家支援末期病患?病人在家離世,是否一定要報警或驗屍呢?選擇在家臨終,誰人簽發死亡證?種種疑問,由醫生逐一解答。

■問醫生

:岑健(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醫生)

:梁萬福 (老人科專科醫生)

■最後歲月只能住醫院?

問:什麼是在家安寧服務?

岑:對於在家安寧,很多市民甚至是醫生,都未必很清楚,到底如何才能在臨終日子留在家中?有什麼要事前準備?其實在家安寧,是專為病情無法逆轉的末期病人而設,例如嚴重認知障礙、末期癌症,或是單一器官包括心、肺、腎嚴重衰竭,這些病人不喜歡醫院環境,他們可以選擇在家臨終。在醫院門診部,不時有末期病患者或其家人求助,向醫生表明不想進出醫院,又極不願最後日子在醫院度過,查詢有什麼選擇。「在家安寧服務」提供醫生、護士等醫護人員上門醫療服務,支援整個家庭,病人在家接受醫護人員看診,不用到醫院,可在家人陪伴下走畢生命最後的路。

■在家安寧要什麼條件?

問:若病人對在家安寧服務感興趣,如何轉介?

岑:大部分香港人都不知道在家安寧服務,亦不知道他們有這個選擇的權利。很多末期病患的家屬,未必懂得照顧病人,例如病人因經常躺牀而生褥瘡,以致需要帶病人見醫生。有些病人會說不喜歡醫院的環境,亦有些病人覺得來看醫生勞師動眾。在這情况下,家庭醫生除了提供治療外,可建議病人選用「在家安寧服務」;不過在轉介前,要先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現階段接受的專科治療,看醫生的頻密程度,以及病人對自己病情的認識程度。家庭醫生還要知道病人的家庭環境,例如家人可以給予多少照顧,是否願意付出時間去照顧病者等。另外還要考慮病情的發展,例如是否很快會變差,抑或是慢慢變差。家庭醫生會選擇適合的個案交給專科醫生,再由專科醫生作最後判斷。

■何謂病情無彎轉?

問:如何決定病人是否適合「在家安寧服務」?

梁:當收到家庭醫生轉介,專科醫生需要詳細評估,了解患者、家人的意願,以及其疾病是否無可逆轉。所謂「無可逆轉」,在醫學上要確診為末期病患者,最普遍是末期癌症,晚期認知障礙症,末期的心衰竭、呼吸衰竭和腎衰竭等。針對末期病患的治療,效果有限,而治療亦有可能只會為病人帶來不適、不便。即使繼續治療,病情仍會惡化。

根據過往經驗,大多數選擇在家安寧的末期病患個案,都曾數次入院而病情無法逆轉,最終病人或家人都會選擇停止接受介入式治療,避免病人受無謂的痛苦。

當藥物和手術治療都無法將病人醫好,而病人必然要面對死亡的時候,醫生才會建議病人考慮在家安寧照顧。相反,如果病症仍有機會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改善病情,醫生都會建議病人繼續接受治療。

■不用再看醫生?

問:病人選擇在家安寧,是否代表不用再看醫生?

梁:當然不是。在家安寧只是不再接受介入式治療,但仍需醫護人士監察病情。事實上,末期病患選擇在家安寧,除非是突然死亡,否則大部分病人的病情都在走下坡,愈來愈辛苦。病人可能不太清醒、呼吸有困難,需要醫生定期監察,提供止痛或其他藥物紓緩不適。因此在最後階段,醫護人員上門看診的次數亦會較頻密。一般情况下,醫生會每兩星期一次上門為病人診症,在最後階段,醫生每兩三日要看病人一次。除了有實際需要,醫生上門亦可以令家人安心,知道這條路是有人支援的。此外,按照香港《死因裁判官條例》,如果有人在家自然離世,必須在離世前十四日內曾接受註冊醫生診斷,證明該人已被診斷患有末期疾病,否則屍體有可能需要接受剖驗,所以選擇在家安寧,也要繼續睇醫生。

■家人要學清潔遺體?

問:如何準備合適的家居環境,方便在家安寧照顧?

梁:接受在家安寧照顧,醫生會到患者家中,清楚解釋病人的病情將如何轉變,有什麼徵狀會出現,當面對死亡時,家人有什麼需要預備,並安排社康護士上門教授基本的護理知識。此外,設施的準備亦很重要,家人可考慮為病人購入比較舒適的醫院牀,協助病人坐高、移動,一般需數千元。患有認知障礙症,或神經系統問題的病人,例如中風,後期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家人要學懂抽痰。因應個別情况,有些患者會需要氧氣機、抽痰機協助,令他舒適一點。此外,有時病人深夜在家中離世,可能要翌日早上才能移動遺體。因此家人亦需學會如何清潔遺體、調校適當室溫,好讓病人有尊嚴地離開。

■屋企會變凶宅?

問:病人在家離世,家屬是否要立即報警?居住單位會變成凶宅?

梁:家人一般最關心的問題是,病人在家離世是否合法?香港有九成人都在醫院過身,令很多人以為一定要在醫院過身才屬合法。病人在家中離世,就以為一定要報警處理,再將遺體送往剖驗,其實都屬謬誤。就香港法例,註冊醫生在病人離世前十四日內見過病人,並在離世後廿四小時內上門證實不屬於「非自然死亡」,註冊醫生是可以在死者家中簽發死因醫學證明書,再由死者家屬拿着前往死亡登記處辦理死亡登記,繼而安排殯儀服務移動遺體。

根據香港法例,任何人死亡之後,遺體必須於四十八小時內移送到一個合法存放的地方,即是任何的殮房、殯儀館。所以在病人未過身之前,建議家人預先向殯儀公司查詢有關安排,做足準備。

至於很多人擔心病人在家中過身,居住單位會變成凶宅。其實凶宅主要針對死於非命,即是他殺或自殺的個案。我們處理大部分的個案都是八九十歲以上的長者,能夠在家中自然死亡,對中國人來說都是好事來,不會構成凶宅的因素。

文:高嘉莉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07/HET20180719_01.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07/HET20180719_02.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07/HET20180719_03.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07/HET20180719_04.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d69fce58ec5d0a4d16255a56a7641.jpg (Tomwang112、KatarzynaBialasiewicz@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疾病無關);//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d7ffafa6f490c60e4104f8b0680d4.jpg末期病患——單一器官例如心臟、肺、腎嚴重衰竭,確認病情無可逆轉,醫學上可確診為末期病患。(Pamela Moore@iStockphoto);

]]>
問醫生:變瘦無胃口 最怕癌症重病 //www.afterroberto.com/%e5%95%8f%e9%86%ab%e7%94%9f%ef%bc%9a%e8%ae%8a%e7%98%a6%e7%84%a1%e8%83%83%e5%8f%a3-%e6%9c%80%e6%80%95%e7%99%8c%e7%97%87%e9%87%8d%e7%97%85/ Mon, 25 Sep 2017 04:39: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105 問醫生:變瘦無胃口 最怕癌症重病
牙齒問題——蛀牙、牙齒鬆脫會影響咀嚼功能,導致食慾不振。(圖:gangliu10@iStockphoto)

 

【明報專訊】

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岑健醫生

﹕老人科專科黎嘉慧醫生

 

岑:長者食慾不振,未必是病,什麼情况需要求醫?

黎:建議先找醫生檢查,了解問題所在。醫生會考慮一些危險警號,特別是體重減輕,因為體重減輕與食慾不振同時出現,擔心會潛藏嚴重疾病;其他需要了解的徵狀包括:肚痛、嘔吐、便秘、發燒、咳嗽等,也會查問有否失眠、情緒低落和無心機,以及了解是什麼因素導致。

很多疾病也可導致食慾不振,當中最擔心是癌症。癌症可引致長者無胃口及逐漸消瘦,至於其他疾病包括感染,如肺炎、尿道炎及肺癆;或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衰竭、肝病等。

另外,晚期認知障礙、抑鬱症,亦可影響長者的食慾,其他身體衰老過程如牙齒問題,影響咀嚼而令長者失去胃口,不想進食。

 

全面評估 度身檢查

岑:長者食慾不振,最怕是重病,是否要做很多檢查?

黎:醫生先問診,再替患者做身體檢查,除了檢查心肺及觸摸腹部,亦會檢查牙齒,例如牙齒有否鬆脫、假牙是否適合,因為這都會直接影響食慾。同時,醫生需要了解長者有否受長期痛症困擾而影響胃口,例如關節、腰椎退化或發炎等。

根據臨牀徵狀訂定檢查,基本驗血驗測貧血、糖尿病、腎功能、肝功能及甲狀腺功能等,再按需要安排肺部、腹部X光或超聲波。若懷疑是情緒問題,可利用老人抑鬱評估了解情况。

 

沒有「開胃藥」 對症下藥最實際

岑:病人常問:「有無開胃藥?」另外,坊間健康產品是否適合長者?

黎:求診的長者及家人經常希望醫生處方「開胃藥」,現時沒有特別藥物可以針對性幫助長者改善胃口,最重要是透過診症及檢查,找出致病原因,然後對症下藥,當問題受到控制或治理,長者胃口自然可以恢復。

至於坊間有健康產品聲稱可以提升食慾,我們強調,長者應接受診症,找出食慾不振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
兒言自得:想老人所想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6%83%b3%e8%80%81%e4%ba%ba%e6%89%80%e6%83%b3/ Sun, 05 Mar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f46f00ce0a26dd7e39d3b619e66e6586 【明報專訊】今年春節假期和一班醫生朋友飯敘,觥籌交錯之間,話題不期然帶到將於明年落成的兒童醫院。老李是兒科醫生,多年來一直鼓吹香港應和中外大城市看齊,擁有至少一所兒童醫院;憧憬着明年理念成真,興奮地不斷自吹自擂說政府願意斥資建院,全仗他多年游說之功,還洋洋自得地說:「全科醫院都是以成人病人為中心,當權的都是內科外科大夫,兒科是少數民族,只有靠邊站。現在有了兒童醫院,兒科終於站起來了,可以為兒童多做點工作。」

老人科、精神科被忽略

老李這番話可惹惱了年輕時已是憤青,現在是憤怒中年的老張。老張是老人科大夫,一向不遺餘力抨擊政府的醫療政策,「香港的新生兒和嬰兒死亡率全世界最低,顯示香港的兒童保健和醫療都是世界頂尖,花百多億建兒童醫院只是錦上添花」。我身為兒科醫生,正想「撐」政府說醫療服務水平高處未算高,更上層樓有何不可,老張已憤憤不平繼續發炮:「可是你看看老人家,有病在急症室等上好半天還未見到醫生,見罷了醫生需要入院,病房卻騰不出病牀接收,可能要在急症室甚至走廊等一兩天。政府這樣分配資源,簡直是昏了頭腦。」我一時語塞,老李也不知如何反應,思索之間,本來一向寡言的精神科大夫老林忽然插嘴:「豈獨是老人科,精神科不也是備受忽略?說了這麼多年缺乏精神科醫生,政府也認同,可是做過什麼來?不單是醫生,臨牀心理學家都很不夠。總之老人和精神病患者都是弱勢社群,被遺忘也是活該。」說到最後,一向溫柔敦厚的老林已經語帶譏諷,憤世嫉俗之情溢於言表。

說到照顧老人,香港和其他發達地區相比,真的應該汗顏。單是醫療一項,每年都有公院病房迫爆,病牀不敷應用的新聞。可是單是增加老人病房,讓多些年老病人住院,真的是老人最需要、最想要的服務嗎?我不是老人科大夫,可是和香港許多人一樣 ,曾經長時期照顧家裏的老人家。老人家最不想,也可能是最害怕的,就是要被迫離開熟悉的家,住進陌生的醫院。要是政府能夠提供多點老人家居照料服務,減少他們住院或到急症室的需要,可能是他們最渴望的德政。

我認識一位患了腦退化行動不良的老人家,因為膀胱機能失調,長期要通過膀胱導尿管排尿。政府雖有提供外展護士服務,每星期兩次上門給他更換導尿管,有一次他的導尿管在晚上意外脫落到體外,求助無門,唯有到公院急症室求診。老人家有長期病患,又說不清自己的病情,急症室醫生不清楚他是否有其他問題,很自然地把他送了上病房。住院期間他得了交叉感染,病得死去活來,差不多一個月後才病癒出院。經此一役,他身體明顯弱了許多,腦退化的病情也愈見嚴重。我常想,要是他脫落導尿管當晚,有受過訓練的人員上門,花十分鐘時間為他重新放置導尿管,老人家可以避過一劫,醫院也可省回不少資源。

人口急遽老化,照顧老人的政策是當務之急。制定政策和調配資源時,當局不但要急老人所急,還要想老人所想。

文:霍泰輝

(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
【明報專訊】今年春節假期和一班醫生朋友飯敘,觥籌交錯之間,話題不期然帶到將於明年落成的兒童醫院。老李是兒科醫生,多年來一直鼓吹香港應和中外大城市看齊,擁有至少一所兒童醫院;憧憬着明年理念成真,興奮地不斷自吹自擂說政府願意斥資建院,全仗他多年游說之功,還洋洋自得地說:「全科醫院都是以成人病人為中心,當權的都是內科外科大夫,兒科是少數民族,只有靠邊站。現在有了兒童醫院,兒科終於站起來了,可以為兒童多做點工作。」

老人科、精神科被忽略

老李這番話可惹惱了年輕時已是憤青,現在是憤怒中年的老張。老張是老人科大夫,一向不遺餘力抨擊政府的醫療政策,「香港的新生兒和嬰兒死亡率全世界最低,顯示香港的兒童保健和醫療都是世界頂尖,花百多億建兒童醫院只是錦上添花」。我身為兒科醫生,正想「撐」政府說醫療服務水平高處未算高,更上層樓有何不可,老張已憤憤不平繼續發炮:「可是你看看老人家,有病在急症室等上好半天還未見到醫生,見罷了醫生需要入院,病房卻騰不出病牀接收,可能要在急症室甚至走廊等一兩天。政府這樣分配資源,簡直是昏了頭腦。」我一時語塞,老李也不知如何反應,思索之間,本來一向寡言的精神科大夫老林忽然插嘴:「豈獨是老人科,精神科不也是備受忽略?說了這麼多年缺乏精神科醫生,政府也認同,可是做過什麼來?不單是醫生,臨牀心理學家都很不夠。總之老人和精神病患者都是弱勢社群,被遺忘也是活該。」說到最後,一向溫柔敦厚的老林已經語帶譏諷,憤世嫉俗之情溢於言表。

說到照顧老人,香港和其他發達地區相比,真的應該汗顏。單是醫療一項,每年都有公院病房迫爆,病牀不敷應用的新聞。可是單是增加老人病房,讓多些年老病人住院,真的是老人最需要、最想要的服務嗎?我不是老人科大夫,可是和香港許多人一樣 ,曾經長時期照顧家裏的老人家。老人家最不想,也可能是最害怕的,就是要被迫離開熟悉的家,住進陌生的醫院。要是政府能夠提供多點老人家居照料服務,減少他們住院或到急症室的需要,可能是他們最渴望的德政。

我認識一位患了腦退化行動不良的老人家,因為膀胱機能失調,長期要通過膀胱導尿管排尿。政府雖有提供外展護士服務,每星期兩次上門給他更換導尿管,有一次他的導尿管在晚上意外脫落到體外,求助無門,唯有到公院急症室求診。老人家有長期病患,又說不清自己的病情,急症室醫生不清楚他是否有其他問題,很自然地把他送了上病房。住院期間他得了交叉感染,病得死去活來,差不多一個月後才病癒出院。經此一役,他身體明顯弱了許多,腦退化的病情也愈見嚴重。我常想,要是他脫落導尿管當晚,有受過訓練的人員上門,花十分鐘時間為他重新放置導尿管,老人家可以避過一劫,醫院也可省回不少資源。

人口急遽老化,照顧老人的政策是當務之急。制定政策和調配資源時,當局不但要急老人所急,還要想老人所想。

文:霍泰輝

(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7-1.jpg;

]]>
【銀髮族養生】生活壞習慣 「催老」元兇 老得快 糖作怪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95%b7%e8%80%81%e5%81%a5%e5%ba%b7%e3%80%91%e7%94%9f%e6%b4%bb%e5%a3%9e%e7%bf%92%e6%85%a3-%e3%80%8c%e5%82%ac%e8%80%81%e3%80%8d%e5%85%83%e5%85%87-%e8%80%81%e5%be%97%e5%bf%ab-%e7%b3%96-2/ Thu, 23 Feb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bc929d04ebf508cb8e1c7e756e9ad17d 【明報專訊】人類奢望長生不老,秦始皇不止一次派人找長生不老藥,可惜2200多年後的今天,儘管醫學和科技如何進步,科學家仍未找出長生不老之法。

當面對頭髮掉落、皺紋顯現、體力下降等等衰老現實,心裏並不好受,年輕時精力充沛、皮膚飽滿的狀態為何不能維持?更甚是,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老人科教授郭志銳直言,「現代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加速老化」!

長生不老藥未出現,但如何延緩老化是科學家從未停止研究的課題。不用吃藥打針花錢買保健產品,一些延緩老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細胞修復力減

衰老避無可避

疫苗、抗生素、藥物、衛生設施、醫學科技等進步,使人類愈來愈長壽。可是,任何生物也敵不過時間挑戰,逐漸失去活力,身體機能衰弱、老化,最終死亡。老化不止令身體機能衰退,更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延緩老化,或許是長壽秘訣。為何有些人三四十歲已老態龍鍾,有些人五六十歲仍保持青春活力?人類老化,跟基因與環境影響有莫大關係。郭志銳教授說﹕「說到底,老化與細胞新陳代謝有關。」

新陳代謝修復受損細胞

遺傳基因決定了細胞的構造,而人體由無數細胞組成,細胞透過分裂製造新細胞,藉由頻繁的新陳代謝,不斷替補和修復身體受損細胞,維持我們身體活力和生命。

郭教授解釋﹕「人要複製本來的細胞過程複雜,亦受很多因素影響導致出錯。當出錯時,新細胞功能減弱,甚至停止分裂,使人逐漸衰老,身體狀况不如當年。假如細胞分裂失控不斷增生,更可能引致腫瘤出現。」

「身體能維持健康狀况是一個『奇蹟』,因為內在與外在很多因素影響細胞。以內在因素為例,我們耗用氧氣來製造能量,然而過程會製造有害物質,就如發電廠燒煤一樣,會產生污染物。部分氧會在細胞裏轉換成自由基(氧化劑),並四處結合蛋白質、DNA、細胞膜等加以破壞,身體的抗氧化劑便是對抗自由基的物質。可是,隨年歲漸長,身體變得較無法對抗自由基,以及清除氧化作用後的廢物,傷害逐漸累積。」

「人體奧妙之處是互相制衡,互相幫助,我們才能生存。由於複製過程容易出錯,因此身體有機制進行修補工程。例如當有腫瘤出現,身體能偵察出來並殺死癌細胞。器官與器官之間亦有聯繫,互相合作,修補缺陷。」然而,人體修復受損組織能力隨時間下降,不論醫學或科技如何進步,人始終要面對死亡。

■老化原因逐個捉

◆幹細胞﹕

能複製及取代受損或老化細胞,但隨時間增長,幹細胞功能減弱,修復速度減慢。

◆累積錯誤﹕

年紀漸長,DNA累積環境造成的傷害及細胞分裂時產生的錯誤。

◆端粒縮短﹕

染色體末端的端粒(telomere),可保護染色體免受破壞,但當細胞分裂時,端粒都會損失一些,細胞無法永無止境地複製。

◆糖化終產物﹕

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會累積引致慢性疾病的「糖化終產物」(AGEs),這種葡萄糖與蛋白質聚合產物,導致膠原蛋白(骨膠原)與彈力纖維變硬,不止肌膚失去彈性而產生皺紋,也使細胞失去修補、複製能力。

至於老化的外來因素,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每個人開始老化的時間和速度因此不同。「香港人進食多、熱量多,加上運動少,加速老化過程。如身體保養得好,可以延緩老化速度。」郭教授說。

■老化徵狀

◆頭髮

頭髮的生長周期由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脫落期)三個連續階段組成。人年紀愈大,愈多頭髮毛囊進入休止期,頭髮容易脫落,而且不會生長新頭髮。

頭髮毛囊有細胞產生黑色素,讓頭髮呈現黑色。年紀漸長,黑色素細胞活躍度減少、新陳代謝減慢,以致白髮出現。

◆視力

水晶體因老化而失去彈性及霧化,在某些距離內聚焦顯得困難和視力模糊。

◆聽力

內耳的毛細胞隨時間受損及死亡,未能將聲音轉化為正確聽覺信號,導致永久聽力受損。

◆嗅覺

嗅球(olfactory bulb)負責嗅覺功能,隨年齡增長,嗅球內的神經纖維及嗅覺受體較少,導致嗅覺不靈敏。

◆體力

肌肉力量不夠,心肺功能變差,使體力下降。

◆皮膚

老化的皮膚細胞,分裂增生速度不及年輕時,減慢修復速度。表皮層失去水分滋潤出現細紋,當皮膚逐漸失去彈性蛋白、膠原蛋白和脂肪,皮膚看來欠彈性和不飽滿,皺紋亦隨之產生。

◆骨骼

骨的鈣裏有微小細孔,細孔內的細胞不斷新陳代謝調節骨骼更新。當身體衰老或健康欠佳時,導致骨質疏鬆,骨頭較脆弱,容易骨折或駝背。

文﹕李佩雯

圖﹕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高卓怡

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224/elfe/_24vm500.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224/elfe/_24vm501.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224/elfe/_24vm502.jpg;]]>
【明報專訊】人類奢望長生不老,秦始皇不止一次派人找長生不老藥,可惜2200多年後的今天,儘管醫學和科技如何進步,科學家仍未找出長生不老之法。

當面對頭髮掉落、皺紋顯現、體力下降等等衰老現實,心裏並不好受,年輕時精力充沛、皮膚飽滿的狀態為何不能維持?更甚是,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老人科教授郭志銳直言,「現代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加速老化」!

長生不老藥未出現,但如何延緩老化是科學家從未停止研究的課題。不用吃藥打針花錢買保健產品,一些延緩老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細胞修復力減

衰老避無可避

疫苗、抗生素、藥物、衛生設施、醫學科技等進步,使人類愈來愈長壽。可是,任何生物也敵不過時間挑戰,逐漸失去活力,身體機能衰弱、老化,最終死亡。老化不止令身體機能衰退,更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延緩老化,或許是長壽秘訣。為何有些人三四十歲已老態龍鍾,有些人五六十歲仍保持青春活力?人類老化,跟基因與環境影響有莫大關係。郭志銳教授說﹕「說到底,老化與細胞新陳代謝有關。」

新陳代謝修復受損細胞

遺傳基因決定了細胞的構造,而人體由無數細胞組成,細胞透過分裂製造新細胞,藉由頻繁的新陳代謝,不斷替補和修復身體受損細胞,維持我們身體活力和生命。

郭教授解釋﹕「人要複製本來的細胞過程複雜,亦受很多因素影響導致出錯。當出錯時,新細胞功能減弱,甚至停止分裂,使人逐漸衰老,身體狀况不如當年。假如細胞分裂失控不斷增生,更可能引致腫瘤出現。」

「身體能維持健康狀况是一個『奇蹟』,因為內在與外在很多因素影響細胞。以內在因素為例,我們耗用氧氣來製造能量,然而過程會製造有害物質,就如發電廠燒煤一樣,會產生污染物。部分氧會在細胞裏轉換成自由基(氧化劑),並四處結合蛋白質、DNA、細胞膜等加以破壞,身體的抗氧化劑便是對抗自由基的物質。可是,隨年歲漸長,身體變得較無法對抗自由基,以及清除氧化作用後的廢物,傷害逐漸累積。」

「人體奧妙之處是互相制衡,互相幫助,我們才能生存。由於複製過程容易出錯,因此身體有機制進行修補工程。例如當有腫瘤出現,身體能偵察出來並殺死癌細胞。器官與器官之間亦有聯繫,互相合作,修補缺陷。」然而,人體修復受損組織能力隨時間下降,不論醫學或科技如何進步,人始終要面對死亡。

文﹕李佩雯

圖﹕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高卓怡

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224/elfe/_24vm500.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224/elfe/_24vm5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