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3 Aug 2023 02:14:0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細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外賣食物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雞鴨魚肉蛋奶高危?專家教路減食物中毒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5%a4%96%e8%b3%a3%e9%a3%9f%e7%89%a9%e6%af%8f20%e5%88%86%e9%90%98%e7%b4%b0%e8%8f%8c%e5%b9%be%e4%bd%95%e7%b4%9a%e6%95%b8%e5%a2%9e%e9%95%b7-%e9%9b%9e%e9%b4%a8%e9%ad%9a%e8%82%89%e8%9b%8b%e5%a5%b6/ Thu, 13 Jul 2023 07:15: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809

【明報專訊】夏日熱焫焫,只想躲在室內歎冷氣,不少人將三餐託付「外賣送遞員」,一通電話又或在手機上按幾下,就能足不出戶吃到各方美食,甚至跨境訂購烤魚、蛋糕、珍珠奶茶等。不過,炎夏令外賣更易出現「變」數,一旦揀錯食店、揀錯食物,可能助長細菌大量滋生,或致食物中毒。(編者按:常見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引起。細菌繁殖以每20分鐘以幾何級數增長,當(數量)達到10萬粒或以上,進食了這些受污染的食物,有可能致肚瀉、嘔吐等。)想減低食安風險,就要參考專家5條的deliver rule,精明點外賣!

外賣注意 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5個deliver rule

香港夏天炎熱、潮濕,外賣隨時病從口入。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副教授方麗影指,高溫增加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風險,常見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引起。細菌在危險溫度範圍,即4℃至60℃,尤其容易滋生,「細菌繁殖以每20分鐘為一個循環,以幾何級數增長,當(數量)達到10萬粒或以上,進食到這些受污染的食物後,就有可能肚瀉、嘔吐等」。

避免吃壞肚皮,從外賣運送時間、儲存環境到食物種類、包裝等,都有講究,由專家指點5條食物安全deliver rule。

外賣食物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雞鴨魚肉蛋奶高危?專家教路減食物中毒風險
(Edwin Tan@iStockphoto)

1. 高蛋白、濕潤食物易變壞:雞鴨、蛋奶、魚肉高危

香港食品科技協會創會會長袁仲安指出,「細菌像人一樣,需要進食來生長」,它們會分解蛋白質,將其轉換成胺基酸,用作繁殖生長,所以在高蛋白質食物中更易滋生。因此,雞、鴨等肉類應先用高溫煮至全熟,確保殺死細菌,亦要避免長時間放置在室溫環境中。方麗影補充,蛋奶類和魚肉類都是高蛋白、較濕潤的食物,較易變壞,屬高危食物。

外賣食物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雞鴨魚肉蛋奶高危?專家教路減食物中毒風險
燒味飯(資料圖片)
外賣食物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雞鴨魚肉蛋奶高危?專家教路減食物中毒風險

2. 未經高溫烹煮細菌易滋生:忌半生熟 酒醃製≠安全

半生熟或是未完全煮熟的食物如半熟牛排、溫泉蛋、滑蛋飯等同屬高危,不能在室溫放置太久。袁仲安解釋,因細菌會在未經高溫烹煮的部分開始滋生,建議點外賣時盡量避免這些半生半熟的菜式。

有指酒精有助殺菌,那麼以酒醃製的菜式,如醉雞,又是否安全?袁仲安說,這類菜式會將煮熟的食材浸在酒中,食材本身經高溫烹調後含菌量較低,浸酒目的是「要味多過要殺菌」。他強調,當中的酒精成分雖可提供基本的殺菌能力,但需配合其他措施,例如低溫冷藏、密封處理等。而且食材一旦從酒中取出,暴露在空氣中,便失去酒精保護,需盡快食用。

外賣食物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雞鴨魚肉蛋奶高危?專家教路減食物中毒風險
唔熟唔食——流心蛋、半熟蛋等半生熟食物高危,易成細菌溫牀,點外賣時應盡量避免。(RATTANACHAI MOK-NGAM@iStockphoto)

3.冷盤、燒味、切得愈細愈小心:加工程序多 污染風險高

「外賣冷盤要小心,留意食物加工程序是否繁複,如果很複雜,不適宜外賣。」方麗影以手撕雞為例,雞肉不單高蛋白質,又是冷盤,進食前不會加熱,還需經人手撕成一條條,容易受到手上的細菌污染,不建議外賣。蛋糕亦是高危食物,「如海綿蛋糕要加忌廉、夾入餡料、排成一層層、切開一件件等,步驟較多,(受細菌污染)風險又會較高」。

袁仲安補充,切得愈小件的食材,細菌滋生得愈快。他舉例一整塊牛排與免治牛肉比較,後者的細菌量遠高於前者,原因是切粒增加了食材表面積,容易接觸更多細菌生長。

香港人愛吃燒味,食物安全中心研究曾發現,完整燒味細菌量不高,但斬件後,尤其是以保鮮紙包裝的燒味,有利細菌生長,在室溫放置數小時後,細菌總含量曾上升至不及格水平。方麗影解釋,「燒味不但高蛋白,(煮好後)通常會掛在店內一段時間,有人下單時才斬件上碟,而在切的過程,砧板、刀、抹布等都是風險位」,容易藏有細菌,污染食物。袁仲安補充,燒味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又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細菌便會肆意生長。

外賣食物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雞鴨魚肉蛋奶高危?專家教路減食物中毒風險
方麗影(資料圖片)

4.外送距離宜40分鐘內 室溫放置4小時要掉棄

外賣速遞發展蓬勃,安坐家中都可點選跨區美食,元朗直送柴灣不是夢。然而,方麗影提醒,盡量選擇一些外送距離40分鐘內的店家,縮短運送時間。

由於細菌在4℃至60℃範圍內容易繁殖,每20分鐘一個循環,食物製作好後盡快食用方為上策。外賣何時送到顧客手中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外賣員領餐時間,如果他一次過送幾張單,會額外增加外賣的運送時間,增加食物逗留在「危險溫度範圍」的時間。袁仲安建議,顧客應在收到食物後盡早食用。食物安全中心建議應遵從「2小時/4小時原則」處理食物:

一、食物置於室溫2小時以內,可即時食用或放入雪櫃待用

二、食物置於室溫2至4小時內,可即時食用,但不能放入雪櫃儲存

三、食物置於室溫逾4小時,就需掉棄

方麗影認為參考食安指引外,還要留意若「天氣太熱和潮濕,或更早出現大量細菌,不宜食用」。外賣食物若非即食,未進食前不應該打開包裝,以免空氣中細菌污染食物。如果要將食物放入雪櫃,應先放室溫「攤凍」,否則食物的高溫會令雪櫃內溫度提升,影響其他食物儲存溫度。參考食安中心指引建議,熱食應在2小時內冷卻至20℃,再放入雪櫃進一步降溫至4℃。「進食前將食物翻熱至75℃或以上,可殺滅大部分細菌。」

如何辨別食物是否已變壞?不建議靠肉眼看或放入口嘗,「應聞一聞,如有發霉、酸餿等異味,已不能進食」。

5. 包裝不完整不宜食 長時間放保溫袋或利細菌生存

外賣運送過程不穩定,可導致食物溢出或包裝凹陷。方麗影指,「外賣員透過電單車、單車或步行送外賣,過程中或會搖晃,甚至跌在地上,顧客都未必知道」。以外賣壽司常用的塑膠盒為例,蓋與盒受撞擊、搖晃後容易分離,增加細菌感染風險。她建議可留意店家有沒有用一些材質較硬身的包裝盒,保護力會較高,每次外賣到達,要留意包裝是否完整,如有損耗或破壞,不建議進食。

外賣員很常用保溫袋,務求食物送抵時仍然溫熱。袁仲安指出,食物經高溫烹調殺菌,裝入保溫袋可短暫保持高溫,防止細菌滋生。但食物若長時間存放在袋中,會隨時間降溫,跌入「危險溫度範圍」,助長細菌滋生。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常見致病細菌的最佳生長溫度約在30℃至50℃,例如沙門氏菌的最佳生長溫度為35℃至37℃;因此保溫袋或會提供有利細菌的生存環境,所以他同樣建議選擇距離較近的餐廳,縮短運送時間以減低風險。

點揀外賣食物:炒粉麵、炸物外賣較安全

「食物熱焫焫、包裝完整地送到顧客手上,只要盡快享用,就毋須擔心食物安全風險。」方麗影續說,如果想進一步減低食安風險,不妨選擇較不易變壞的食物,如酸性、水分較少、乾身的食物,比如乾炒牛河、炒麵等相對安全。

炸薯條、炸蝦片、咖喱角等油炸食物亦屬低風險。袁仲安解釋,炸物經過高溫油炸徹底殺菌,而且油炸後表面會形成一層外殼,例如是吉列豬扒外層的炸衣,可阻擋空氣中細菌入侵。但他提醒,油炸時必須確保食材內部已經熟透,否則仍存在風險。

知多啲:便利店「奶櫃」溫度不穩 買食物即吃勿等

除了外賣速遞,大家也會買便利店的三文治、飯糰、便當等享用。這些食物放在雪櫃,不少人都覺得可以存放得久一點,也能保持新鮮,但香港食品科技協會創會會長袁仲安指出,並非所有雪櫃都足夠安全,便利店中俗稱「奶櫃」的凍櫃食品便相對危險。

細菌在極端環境下無法生存,所以存放在冷藏櫃或乾貨架的食物滋生細菌風險相對較低,因細菌不能在極寒冷和極乾燥環境中繁殖,而且這類食品通常都經過高溫消毒和密封包裝。然而,「奶櫃」擺放奶製品、三文治、甜品等食物,它們不能放在室溫,但又毋須急凍冷藏,部分食品更未經高溫烹調、消毒和密封處理,可能潛藏細菌。袁仲安又注意到,大部分凍櫃溫度設定於4℃至8℃,設計為開放式,難以保持穩定低溫,細菌更易滋生。因此,這些食品一旦離開凍櫃,尤其在炎熱天氣下,不用10分鐘便會升溫,有利細菌滋生,建議盡快食用。

外賣食物每20分鐘細菌幾何級數增長 雞鴨魚肉蛋奶高危?專家教路減食物中毒風險
小心選購——「奶櫃」溫度不穩定,食品相對較容易滋生細菌,購買時需留神。(設計圖片,FotografiaBasic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文:張淑媚、實習記者雷璟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85%b8%e9%81%93%e5%81%a5%e5%ba%b7%e3%80%91%e8%85%b8%e8%8f%8c%e5%a4%b1%e8%a1%a1%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6%9b%b4%e6%83%a1-%e5%a2%9e%e5%bc%b7%e5%85%8d%e7%96%ab%e5%8a%9b/ Mon, 17 Aug 2020 04:41: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877 【明報專訊】面對世紀疫症,除了口罩和搓手液,我們還需要一隊腸道尖兵。腸道微生態與健康息息相關,包括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中大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壞」菌多,「好」菌少,不但增加感染風險,而且壞菌愈多,病情愈嚴重。恒常運動、均衡飲食,能增加腸道益菌,提升免疫力。相反,食物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甜味劑、乳化劑及代糖等,破壞腸道微生態平衡!

【Power Up 推介】益多康-檸檬多酚 (即飲) – 確保你每日吸收足夠維他命C與B、扺抗病毒入侵。立即網上訂購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腸道尖兵——腸道微生態與健康息息相關,包括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每日適量運動、均衡飲食,能增加腸道益菌,提升免疫力。(資料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菌種收窄 增肥胖糖尿癌症風險

腸道細菌生態(又稱腸道微生態)在人體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一項是免疫能力。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表示,傳統錯誤的觀念以為細菌、病毒一定是「壞分子」,其實恰恰相反,「人體內的細菌、病毒與人類互惠互利,調節飲食分量、控制血糖、對付病毒侵襲感染;甚至癌症、情緒疾病等,往往都與腸道細菌息息相關」。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陳家亮(資料圖片)

腸道細菌重量逾2公斤;而將人體所有細胞加起來,數量只是這些微生物的十分之一。腸道微生態可直接影響人體健康,而重點在於好、壞菌之間的平衡和數量。「如何保持腸道菌種繁多、達到平衡,是最重要的事!」隨年齡增長,腸道細菌種類會減少,或因飲食、生活不健康,使腸道細菌品種收窄,就會增加肥胖、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或疾病的風險。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運動養菌——有研究指出,恆常運動的人腸道細菌組合,相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更健康。(Nattakorn Maneerat@iStockphoto)

發酵食物多益生菌 蒜頭洋葱富益生元

要提升免疫力,可從改善腸道微生態着手。許多研究發現,與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恆常運動的人腸道細菌組合更健康。飲食方面,發酵類食物如泡菜、味噌含天然益生菌;蒜頭、洋葱含有大量益生元,長期食用有助改善腸道微生態。相反,幾乎無處不在的食物添加劑,包括色素、防腐劑、乳化劑、甜味劑或代糖,會破壞腸道微生態,增加肥胖、病毒感染、患糖尿病等風險,少食為妙。

代糖不單破壞腸道益菌,亦會直接增加腸道內糖分吸收,令胰島素阻抗變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陳家亮表示,長期攝入代糖,會破壞好菌和壞菌平衡,削弱免疫力,「隨着這方面知識愈來愈多,醫學界對市民的建議都應要改進,代糖絕對是對身體無益的食物」。

補充劑菌種少欠實證 不足改善失衡

擔心腸道益菌不足,免疫力下降?想改善腸道健康,不少人選擇益生菌補充品。陳家亮表示,明白現時疫情嚴峻,大眾都希望增強免疫力,但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大部分欠缺醫學實證,不能夠有效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胡偉康(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註冊藥劑師胡偉康表示,醫生處方抗生素時,考慮到抗生素會殺死腸道好菌和壞菌,或會同時處方益生菌作補充;但腸道有逾千種細菌,而一般益生菌補充劑只有約10種菌;與腸道菌群種類比較,根本不足以恢復正常細菌生態。反而,多吃不同類型蔬菜水果,增加腸道菌群種類,對腸道微生態益處比較明顯。

研究分析代糖對菌群影響

至於食物添加劑,胡偉康認為,在現今生活中已經無可避免。「代糖是食物添加劑,並非對人體有益。」她引述科學期刊Nature在2014年一份代糖與腸道菌群的研究。研究以老鼠為對象,在飲用水中分別加入3種常用代糖:糖精、三氯半乳蔗糖、阿斯巴甜,對照組則喝葡萄糖水或清水。在第11周時,代糖組葡萄糖耐受性下降。該研究再找來7名健康人士,連續一周服食代糖的每日建議最高攝取量,結果其中4人血糖反應明顯較差(即血糖控制減弱,攝入大量葡萄糖後,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降低血糖水平),之後將其糞便樣本轉移到無菌老鼠體內,同樣出現葡萄糖不耐症徵狀。分析認為,代糖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功能,增加患葡萄糖不耐症的風險。

然而,上述研究的實驗數量少,是否有臨牀意義尚不確定。再者,有關代糖的研究大多是老鼠實驗,實驗中老鼠所服食的代糖分量,按人體每公斤體重每日攝入量計算,然而由於老鼠與人類體型相差甚大,在藥物代謝動力學層面並不相等,直接轉換的話,變相老鼠服用量「好誇張」。胡偉康又補充,動物實驗能夠嚴格控制食物來源,甚至單一飲食;但人類是雜食動物,食物種類多元化,從中攝取食物添加劑分量亦人人不同,而代糖所佔比重很小,動物實驗與現實情况可能有很大落差。她認為,暫未有大型臨牀研究指代糖對健康有負面影響,但食物添加劑始終愈少吃愈好。


知多啲:研究:每日飲無糖汽水 糖尿病風險增67%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少吃為妙——註冊營養師張詠曦認為,不論是代糖或糖都應盡量減少攝取,應以少油、少鹽、少糖為飲食原則。(gilaxia@iStockphoto)

這邊廂,有人說代糖是減肥人士、糖尿病患者的恩物;那邊廂,有人卻說代糖增加患糖尿病風險。究竟誰對誰錯?

「天然代糖」經加工 非全天然

代糖是食物添加劑,為飲品、食物提供甜味,甜度比砂糖高出幾十至幾百倍。如預先包裝食物使用了任何甜味劑,成分表上須列明確實名稱或國際編碼系統編號。有商家標榜出售的是天然代糖,是否更優質?澳洲註冊營養師張詠曦表示,所謂天然代糖雖然取自天然植物,但生產過程涉及大量加工程序,絕非全天然。因此,營養師一般以零熱量和低熱量甜味劑區分,前者一般沒有任何營養素或熱量,後者通常是果糖、糖醇類。

【腸道健康】腸菌失衡新冠肺炎更惡 增強免疫力 少食添加劑多吃蔬果
張詠曦(受訪者提供)

零熱量(0 千卡)

  • 三氯半乳蔗糖 sucralose
  • 醋磺內酯鉀 acesulfame K
  • 西克林美 cyclamate
  • 甜菊糖 stevia

低熱量(1克約4千卡)

  • 阿斯巴甜 aspartame
  • 果糖 fructose

甜味刺激胰島素反應增食量

代糖甜度高,用量極小已達到所需的甜味。以廣泛使用的阿斯巴甜為例,1克的甜味大約相等於200克砂糖;而1克阿斯巴甜的熱量只有約4千卡,200克砂糖則約有750千卡,差不多等於3碗白飯。「代糖不會被身體吸收,可謂『直入直出』,亦不會引致血糖上升。」

不過,雖然代糖熱量低,但也不能多吃。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therapeutics於2011年一份文獻回顧指出,代糖甜味更濃,會刺激胰島素反應,令血液中的糖分儲存在細胞,但由於代糖不會令血糖上升,有可能導致血糖過低和食量增加。文獻又提到,動物實驗發現老鼠服食代糖後,熱量攝入和體重都增加。張詠曦提醒,老鼠和人類的新陳代謝不同,作用於人類身上或有異。

此外,2009年Diabetes Care的研究發現,每日飲無糖汽水的人,患代謝綜合症和二型糖尿病風險分別增加36%和67%。張詠曦認為,不論是糖或代糖都應盡量減少攝取,鼓勵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因為經常食太甜的食物,味蕾適應後會對其他較清淡的食物失去興趣,可能間接引起飲食不均衡或偏食問題。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www.afterroberto.com/%e7%9d%87%e6%b8%85%e6%b6%88%e6%af%92%e6%88%90%e5%88%86-%e6%bf%95%e7%b4%99%e5%b7%be%e9%9d%a0%e9%85%92%e7%b2%be%e5%bf%ab%e9%80%9f%e6%ae%ba%e7%97%85%e6%af%92/ Tue, 03 Mar 2020 08:27: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773
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酒精殺毒——新型冠狀病毒表面有一層脂肪包膜,酒精可溶解脂肪膜,亦可令病毒的蛋白質變性,使其死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明報製圖/AntonioGuillem@iStockphoto)

 

【明報專訊】「保持雙手清潔,勤洗手,勿捽眼」,在新型冠狀病毒陰霾下,市民衛生意識提高,時刻緊記清潔雙手的重要。有效清潔雙手的方法,是使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清洗,但在不便洗手情况下,消毒濕紙巾就成為不少人的隨身「法寶」。然而消毒濕紙巾的消毒成分有多種,消毒原理及速度也不同。專家稱,只有一種成分才是最有效及快速,選購時,宜留意成分,睇清睇楚才購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除了口罩和酒精搓手液,消毒濕紙巾也被市民瘋狂搶購。但要留意,市售的濕紙巾分兩種,一種是含消毒成分,另一種則沒有,如果是用作消毒用途,要留意包裝有否標明具「消毒」作用。

 

一般濕紙巾 沒封口易養菌

那麼,使用沒消毒成分的濕紙巾,可否抹走細菌和病毒?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專任導師黃浩賢說:「沒有消毒成分的濕紙巾,只是一張沾了水的紙巾,如果用來抹手,或可把抹擦範圍內的細菌及病毒黏在濕紙巾上,但在抹手過程中,這些細菌病毒有可能被帶到雙手其他位置,由於不含消毒成分,因此不能將它們殺死。」要用濕紙巾來消毒,還是購買含消毒成分的較穩妥。

部分不含消毒成分的濕紙巾,一包或一盒有數十張,如果使用或儲存不當,例如每次取用濕紙巾後沒馬上封口,濕紙巾如被細菌污染,裏頭的水分可讓細菌存活一段時間,所以濕紙巾應避免接觸傷口或雙眼。

殺菌≠殺病毒

市面上含消毒成分的濕紙巾,很多也標榜「殺菌99.9%」、「有效除菌」,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提醒市民,「細菌跟病毒不同,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病毒,並非細菌,能殺菌99.9%,不代表殺病毒也有同樣功效」。

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迅速有效——酒精消滅病毒最迅速和有效,宜選含70%或75%酒精濃度的濕紙巾。(李佩雯攝)

消毒濕紙巾因不受《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或欠缺相關效能測試報告,消委會曾檢視市面上15款搓手液和22款濕紙巾,但只有17個樣本的供應商提供測試報告。

黃浩賢表示:「即使濕紙巾品牌對產品做了相關測試,一般是以某幾種細菌或病毒作為測試對象,不一定對所有細菌或病毒有效。」如果消毒成分是酒精,含量達60%至80%,即使沒有標明什麼,已代表能殺死絕大部分細菌及病毒。

 

專家意見

◆崔俊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崔俊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資料圖片)

◆黃浩賢(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專任導師)

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黃浩賢(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專任導師)(受訪者提供)

 

酒精溶解病毒脂肪包膜 破壞蛋白質外殼

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明報新聞圖片)

市面上的消毒濕紙巾林林總總,消毒殺菌成分主要有酒精(alcohol)、季銨化合物、雙氯苯雙胍己烷等等,部分濕紙巾會有多於一種消毒成分。崔俊明及黃浩賢均認為,在各種成分中,酒精殺病毒最有效及迅速,消毒原理亦跟其他成分不同。

 

未能有效消滅輪狀病毒

酒精為何特別有效?因為酒精會令蛋白變性,亦有溶解脂肪效果,兩者都能有效殺死細菌和大部分病毒。

一顆完整的病毒顆粒,由具保護功能的蛋白質外殼,以及外殼包住的核酸組成。有些病毒外層有一層包膜,通常由脂肪和蛋白質組成,這類病毒稱為包膜病毒(enveloped viruses),新型冠狀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便屬於這一類。酒精能夠快速而有效消滅包膜病毒,因酒精屬脂溶性,能溶解外層的脂肪包膜,酒精亦具有親水和疏水兩種特性,故能吸收病毒蛋白質外殼的水分,亦能破壞蛋白質內、外之間的牽引力,造成蛋白質外殼脫水、變性、凝固,達到消滅病毒目的。

然而對付部分無包膜病毒 (non-enveloped viruses) ,如輪狀病毒,酒精只能使其失去活躍能力,未能將其消滅。

酒精除了可消滅病毒,也具殺菌作用,原理是使細菌細胞膜的蛋白質變性,結構受到破壞。

 

濃度70%或75%最理想

但酒精並非濃度愈高愈好,按世衛建議,60%至80%濃度酒精溶液最有效,濃度太高會適得其反。黃浩賢解釋:「因為酒精濃度太低,未能發揮效用,濃度太高則容易揮發,而且會迅速將細菌或病毒表面蛋白質脫水、凝固,變成了保護層,妨礙酒精繼續滲透,削弱消毒功效。濕紙巾含相當的水分很重要,能幫助酒精滲入細菌及病毒內,酒精濃度以70%或75%最為理想,餘下30%或25%是水分,這個比例有效使蛋白質凝固,以及達到穿透效果,徹底消毒。」

酒精消毒效率高,為何不少濕紙巾要強調不含酒精?因酒精屬脂溶性,如果常用來抹手,容易令皮脂流失,導致乾燥。

 

酒精以外 常見消毒成分

濕紙巾除了酒精,還有季銨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雙氯苯雙胍己烷(chlorhexidine)、三氯生(triclosan)等消毒成分。黃浩賢說:「這些成分的消毒原理主要是破壞病毒包膜,令其喪失活性及死亡,或破壞細菌細胞膜,使其死亡。」

 

季銨化合物  消毒殺菌較慢

季銨化合物以苯扎氯安(benzalkonium chloride)最為常見。據消委會資料稱,季銨化合物消毒殺菌速度較慢。使用該成分濕紙巾清潔時,要確保清潔的地方沒有食物污漬等有機物質,否則會影響功效。

 

雙氯苯雙胍己烷 效用持續一段時間

雙氯苯雙胍己烷消毒速度比酒精慢,但效用可持續一段時間。消委會資料指出,雙氯苯雙胍己烷對包膜病毒也有效,但對無包膜病毒作用則較低。

 

三氯生 抑制病毒真菌較弱

三氯生會干擾細菌和病毒的脂肪合成機制,從而減弱其外層細胞膜功效,以達至消毒效果。據消委會資料指,三氯生對病毒及真菌的抑制作用較弱。此外,有研究發現這成分有可能令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而且在動物身上可干擾內分泌。

不論是使用哪一種消毒成分的濕紙巾清潔雙手,黃浩賢提醒要認真地抹勻雙手每一處,抹手速度不要急。他解釋:「因為要讓酒精或消毒化學物滲入細菌和病毒處,才能發揮功效。如果抹手速度太快,化學物未能徹底沾到雙手便沒有效用。使用酒精濕紙巾抹手時,不要在同一位置重複快速地抹拭,原因是此動作會產生熱量,加速酒精揮發,降低功效。」

 

知多啲:無漂白水 洗潔精梘液代替

睇清消毒成分 濕紙巾靠酒精快速殺病毒
(zGel@iStockphoto)

 

1. 濕紙巾要妥善密封,並儲存於陰涼地方,尤其是酒精消毒濕紙巾,小心包裝封口「漏氣」,讓當中酒精揮發。

2. 選購酒精消毒濕紙巾時,要留意標籤有否標明酒精含量,以60%至80%最為有效。

相同酒精含量的濕紙巾跟搓手液,哪一種較好?崔俊明表示,「酒精濕紙巾揮發速度相對較快,如抹手過程發現濕紙巾已乾透,應使用另一張」。他認為最理想是用肥皂或梘液以清水冲洗雙手,其次是用酒精搓手液,最後才是酒精濕紙巾。

近日漂白水亦被搶購,部分商人將漂白水價格大幅抬高,崔俊明說:「家居清潔可以改用洗潔精及梘液代替,這些清潔劑能溶解新型冠狀病毒的脂肪包膜,令其死亡。」

 

知多啲:病毒外層包膜 避免疫系統監視

雖然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也有可能形成新型傳染病,但細菌和病毒兩者大不同,於去年12月在武漢出現的病毒性肺炎,病原體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非生物 入侵宿主複製

病毒並非生物,需要入侵宿主以自我複製。病毒有一層蛋白質外殼,儲存遺傳資訊,有些病毒也有一層以脂肪或蛋白質組成的外層包膜,以躲避宿主免疫系統的監視。病毒內的核酸載有遺傳資訊,它們只要進入生物細胞內,就能複製出更多病毒。若病毒入侵身體,免疫系統會找出受感染細胞,再派出抗體攻擊病毒。

 

派抗體黏合細菌 逐一摧毁

細菌是地球上微小的生物之一,由單一原始細胞組成。細菌外層有一層細胞膜,負責執行多項代謝功能,細菌內部有由DNA組成的染色體,承載着細菌遺傳密碼,當中的核糖體如一所微型工廠,利用遺傳密碼來幫助細菌成長、分裂。萬一身體受細菌入侵,免疫系統會派出抗體,將細菌黏合,並逐一摧毁。

文:李佩雯
編輯:梁小玲

]]>
酒精搓手好過噴 溝精油阻礙殺菌 //www.afterroberto.com/%e9%85%92%e7%b2%be%e6%90%93%e6%89%8b%e5%a5%bd%e9%81%8e%e5%99%b4-%e6%ba%9d%e7%b2%be%e6%b2%b9%e9%98%bb%e7%a4%99%e6%ae%ba%e8%8f%8c/ Mon, 10 Feb 2020 04:35: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095

酒精搓手好過噴 溝精油阻礙殺菌
飯前消毒——專家指,用肥皂和水洗手是消除細菌的最好方法;如果沒有流動清水,建議使用濃度至少達60%的酒精搓手液。(galitskaya@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口罩、漂白水被搶購一空,搓手液亦是一支難求。網上有不少酒精搓手液DIY教學,藥房消毒酒精賣光,轉用五金店出售的酒精可行嗎?

相關系列:【抗疫你要知】由中醫、西醫、運動專家拆解防疫是與非,傳授簡單精確的抗疫日常貼士。

專家指,並非所有「酒精」都適合用來做消毒搓手液;而在酒精搓手液加入精油,未必能加強殺菌效果,油分反而會阻礙酒精殺菌。各類消毒產品如漂白水、酒精,以至標榜殺菌的噴劑,近期都變成搶手貨,酒精搓手液尤其是供不應求。酒精被廣泛用作消毒劑,但並非所有「酒精」都適合用作消毒搓手液。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麥嘉慧,以及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註冊藥劑師胡偉康,拆解坊間對消毒酒精的誤解。

麥:麥嘉慧

酒精搓手好過噴 溝精油阻礙殺菌
麥嘉慧(李祖怡攝)

 

胡:胡偉康

酒精搓手好過噴 溝精油阻礙殺菌
胡偉康(楊柏賢攝)

工業用甲醇做搓手液 消毒變招毒

Q:所有酒精都可以用來消毒?

麥:常用的消毒酒精是乙醇(ethanol/ethyl alcohol)和異丙醇(isopropanol/isopropyl alcohol),可以瓦解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外殼來消滅它們,於藥房較常買得到的是異丙醇。胡:從消毒角度而言,乙醇和異丙醇分別不大,除了可消滅病毒,兩者均具有殺菌作用,原理是使細菌細胞膜的蛋白質變性,破壞它們的結構。至於甲醇(methanol/methyl alcohol)則是一種工業用酒精,不但有非常強毒性,亦含有雜質,不可用作食用或藥用酒精。建議市民最好在藥房購買乙醇或異丙醇來消毒。

酒精濃度過高 揮發快影響殺菌

Q:酒精濃度愈高,消毒效果愈好?

胡: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指引,酒精最佳殺菌濃度為60%至90%。酒精搓手液濃度要達60%才有效殺菌,但不是濃度愈高愈有效,原因是酒精需要水分促進蛋白質變性過程,增加殺菌功效。再者,酒精濃度愈高,揮發得愈快,未有足夠時間讓酒精將細菌膜變性。

酒精搓手好過噴 溝精油阻礙殺菌
不宜噴灑——酒精容易揮發,於空氣噴灑並無消毒功效。(lamyai@iStockphoto)

Q:酒精可以殺菌消毒,不如直接噴在空氣和手部消毒?

胡:聽說有人把酒精噴在空氣消毒,當作是空氣清新劑。這是沒有用,還浪費了酒精!直接噴酒精在空氣中無法消毒空氣,酒精只會掉落在地板或表面上。有人以為噴酒精於手部,效果跟搓手液一樣;但酒精會揮發,經噴壺噴出來的酒精變成液滴大小,揮發得更快,也容易引起火災。麥:酒精會去除皮膚油脂,容易令皮膚㿺㿭,㿺㿭造成傷口,反而有可能讓細菌入侵。因此,酒精搓手液通常會加入甘油,用以滋潤和保護皮膚。如直接在皮膚使用酒精,建議之後塗搽潤手霜。

首選梘液洗手 冲走細菌病毒

Q:酒精搓手是最有效除去病毒和細菌方法?

麥:透過搓手的過程將酒精均勻塗搽在手部,從而瓦解手上的細菌和病毒,但被殺死的病毒和細菌不會隨酒精揮發,仍然遺留在雙手表面。試幻想那個微觀世界,就是細菌和病毒在你手上「散晒」,不過它們已經死亡。用肥皂洗手則能把細菌和病毒冲走。但在沒有水的情况下,用酒精搓手液是清潔雙手的最好方法。胡: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指出,在大多數情况下,用肥皂和水洗手是消除細菌的最好方法;如果沒有肥皂和水,建議使用濃度至少達60%的酒精搓手液。食飯前、回家後、回到公司第一時間洗手,養成良好洗手習慣,已可預防流感等病毒。無法洗手時才用搓手液。搶購引致不必要的恐慌,倒不如留給前線醫護。

抗菌消毒梘液成效無實證

Q:用一般的梘液洗手,還是要用含抗菌、消毒成分的梘液?

胡:普通的洗手梘液或沐浴露即可,當中含有表面活性劑(surfactant),配合以清水捽揉的動作,能夠殺掉及冲走手上的細菌、病毒和污垢,毋須刻意使用宣稱有消毒功效的洗手梘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明,現時沒有足夠科學證明家居抗菌洗手液比普通肥皂來洗手更能預防疾病。報告又提到有實驗室研究指,其中一個抗菌產品成分三氯沙(triclosan)可能有助細菌產生抗藥性,影響抗生素等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建議濫用殺菌劑(antiseptic),抗殺菌劑基因已經存在一些細菌中,不排除多年之後衍變出抗藥性的可能。

 

Q:網上流傳,含高濃度酒精的藥水或飲料,可用作清毒搓手液?

胡:以市面一款可外塗及內服的藥用飲料為例,根據產品標籤,它含80%酒精,理論上可以用來消毒;但從藥理上考慮,由於成分含有薄荷油,薄荷油的黏性會否妨礙酒精消毒功效,需要驗證。而網上有自製酒精搓手液教學,聲稱可加入有殺菌作用的精油,例如尤加利、茶樹,有助增強殺菌效果。不能完全否定精油的殺菌作用,有零星研究指對某一種細菌有用,但缺乏系統性研究這些精油到底消滅到多少細菌,能否大範圍殺菌,以及針對哪類型的細菌。建議兩者最好分開使用,先用酒精搓手液,乾透後才使用精油,以免油分阻礙酒精的殺菌作用。

世衛配方:DIY搓手液 盛器要講究

酒精搓手好過噴 溝精油阻礙殺菌
膠樽盛載——在家自製搓手液,可使用家居器皿,但不要用發泡膠碗、金屬。(楊柏賢攝)

使用酒精搓手液,世界衛生組織的原意是讓發展中國家,在沒有水源下以低成本的方法製作搓手液,讓大眾清潔雙手。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註冊藥劑師胡偉康,根據世衛建議配方,教大家自製酒精搓手液,「並非鼓勵市民自行大規模生產,酒精有助燃性,始終有風險」。如果買不到原材料,用梘液洗手都有效減低感染風險。

■ 自製酒精搓手液(100毫升) 材料
  • 乙醇(ethyl alcohol,96%)
  • 80毫升或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99%)
  • 75毫升* 甘油(glycerol)
  • 1.45毫升* 雙氧水(hydrogen peroxide,3%)
  • 4毫升蒸餾水(已煲滾並冷卻)適量

◆ 步驟:

  1.  將乙醇或異丙醇倒進乾淨的器皿
  2. 用針筒或膠匙羹(大約倒滿匙羹底部)量度1.45毫升甘油,加進器皿中
  3. 用針筒或膠匙羹(大約倒滿大半隻匙羹)加入4毫升的雙氧水,以殺滅瓶內的細菌孢子
  4. 加入蒸餾水至100毫升,攪拌至甘油完全均勻
  5. 將液體倒進乾淨的膠樽待用
  6. 等待72小時,確保瓶內的微生物被消滅後,存放在陰暗的地方

◆ 注意事項:

1. 可使用玻璃瓶或PE膠樽(polyethylene)盛載搓手液2. 不要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發泡膠碗、金屬3. 如買到的是75%酒精,可不用加蒸餾水4. 儲存時應避免陽光照射,以免熱力加速酒精蒸發

 

防疫貼士:避免穿毛衣 外套掛通風位1日

酒精搓手好過噴 溝精油阻礙殺菌
林永和(李祖怡攝)

 

市面有售各式各樣除菌或消毒噴霧劑,部分標榜成分天然、不含酒精。家庭醫生林永和對這些產品功效有保留,部分未有科學證實支持,到底可以殺滅哪一種病毒或細菌,亦未知對冠狀病毒有沒有作用,尤其是現時的新型冠狀病毒,「最好還是用梘液洗手」。

出外回家,身上難免沾上細菌病毒,必須將病菌拒諸門外。

  1. 回家後,把外套掛在玄關位置或通風地方最少一天,避免放在梳化或牀
  2. 門口地氈噴上1:99漂白水
  3.  到最近的洗手間洗手,用洗面膏洗面,眼鏡亦要清洗
  4. 棄置口罩時應將裏面向外包裹。但如果有傷風咳嗽,口罩內已滿佈細菌,便應將口罩外層向內包裹,避免傳染給他人。除口罩後記得洗手
  5. 避免穿戴毛質衣物如羊毛,因容易沾上細菌、飛沫
  6. 回家後,宜馬上換上一套家居服,方便在家中四處坐;洗澡後再換上乾淨衣物7. 長頭髮人士宜紮起或戴帽,洗手後避免撥弄頭髮

資料提供:家庭醫生林永和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安全食蟹5點 //www.afterroberto.com/%e5%ae%89%e5%85%a8%e9%a3%9f%e8%9f%b95%e9%bb%9e/ Mon, 04 Nov 2019 09:24: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210
安全食蟹5點
(FutoshiHamaguchi@iStockphoto)

 

【明報專訊】

1. 精明選擇

*應向可靠、衛生和持有相關許可證的店舖選購大閘蟹

*購買外殼完整、有光澤和沒有異味的蟹

 

2. 保持清潔

*烹煮前,先用刷把蟹身、爪和鉗清洗乾淨

*進食前以流動清水和梘液清洗雙手

 

3. 生熟分開

*生蟹應貯存在有蓋容器內才放進雪櫃,並與其他食物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4. 徹底煮熟

*所有蟹均不宜生食,要徹底煮熟、清除內臟才可進食

*鹽、醋、酒和芥辣等調味料不能殺死細菌和寄生蟲

 

5. 盡快食用

*已煮熟的蟹應盡快食用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
波波池藏31種細菌 //www.afterroberto.com/%e5%a2%9e%e5%bb%a3%e5%81%a5%e8%81%9e%ef%bc%9a%e6%b3%a2%e6%b3%a2%e6%b1%a0%e8%97%8f31%e7%a8%ae%e7%b4%b0%e8%8f%8c/ Mon, 01 Apr 2019 04:38: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886 波波池有幾毒?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抽查6個物理治療中心內波波池的塑膠波,作微生物分析,結果找到31種細菌和1種真菌,當中9種細菌和1種真菌可以令人感染致病,如:心內膜炎、敗血症、尿道感染、腦膜炎、肺炎及皮膚感染。

 

波波池藏31種細菌

 

研究員指出,不同波波池的細菌含量差別很大,其中一個波波池蒐集的波波,97%含有大量微生物,另一個只有37%找到微生物。研究員強調,有人的地方就有細菌,不足為奇;但位於物理治療中心的波波池,一般人相信會定期清潔,較少細菌,今次研究卻發現不同波波池細菌含量差別大,相信原因是清潔標準不同。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家長帶小朋友玩波波池前,應向職員查詢設施多久清潔一次,如何清潔;另外提醒小朋友,玩波波前後都要徹底清潔雙手,如果皮膚有傷口就要避免進入波波池。

資料來源:英國國民保健署

醫言有理:中性細胞數量減 細菌感染風險增

 

天天感恩 生活更美好

多個研究證實,察覺生活美好事情,將感恩變成習慣,不但改善情緒,還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學習感恩第一步,就是要找出每天生活中的好事,簡單如找到一個泊車位、一杯香濃咖啡,或好朋友一個問候;然後好好回味這些好事,為自己注入正能量。

 

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家Judith T. Moskowitz鼓勵大家每天練習感恩,幫助你應付壓力、改善心情。Moskowitz研究顯示,當人受壓時,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好人好事;只要透過持續每天的感恩練習,有助提升正能量。

資料來源:美國衛生研究院

 

增廣健聞,波波池,細菌,真菌,心內膜炎,敗血症,肺炎,心理學,自閉症,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協康會,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資料圖片)

自閉關注日 聽「星星」戀事

自閉症人士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在社交、溝通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難,看似令人難以接近,其實他們一樣渴望與人建立友誼,亦有追求戀愛的自由和權利。

明天(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協康會舉行「星星戀事多」小型展覽,聯同「癲噹」向大眾呈現自閉症人士典型特徵,以及他們在談戀愛時會遇到的困難,讓大家認識自閉症的獨特之處。

知多啲:自閉症人士社交困難

 

「星星戀事多」小型展覽

展期:即日至4月7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8:00

地點:觀塘海濱道90號發現號VESSEL 02

查詢:www.heephong.org

 

增廣健聞:打齊疫苗 遠離麻疹、食菇防輕度認知障礙、腰背痛免費講座

增廣健聞:益生菌預防葡萄球菌,幹細胞移植或可根治愛滋病,免費中醫食療講座

 

]]>
DIY面膜或滋生細菌 招粉刺暗瘡 //www.afterroberto.com/diy%e9%9d%a2%e8%86%9c%e6%88%96%e6%bb%8b%e7%94%9f%e7%b4%b0%e8%8f%8c-%e6%8b%9b%e7%b2%89%e5%88%ba%e6%9a%97%e7%98%a1/ Mon, 21 Jan 2019 08:01: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546 【明報專訊】除了飲落肚的甘酒,市面還有不少甘酒護膚品。網上更有教用米麴和米發酵,自製甘酒面膜。

面膜,細菌,粉刺,暗瘡,甘酒,護手霜,抗氧化,
▲(圖﹕黃志東)

麴酸太少無效 太多或傷皮膚

林嘉雯質疑自製甘酒面膜的功效,因自製過程中難以控制麴酸的濃度。「發酵過程中或會產生麴酸,但麴酸的成分有幾多呢?根本不知道。麴酸太少無效,太多亦不等於好,可能會傷害皮膚。此外,若真的產生麴酸,又可否經過面膜滲入皮膚呢?」即使是市面上的護膚品,亦需要其他物質幫助將有效成分帶入皮膚。

林嘉雯提醒,「自製面膜風險頗大,因為製造過程可能有污染物和細菌,加上沒有添加防腐劑,有可能滋生細菌,或令皮膚受細菌或真菌感染。此外,亦可能會閉塞毛孔。不少病人用完自製面膜後,生了粉刺、暗瘡。」

皮膚吸收 外塗較內服有效

至於現成的甘酒護膚品,如甘酒護手霜,標明加入酒粕和米麴,又能否如宣傳字句所言,「締造白滑玉手」?

針對皮膚的產品,林嘉雯直言外塗較內服有效,「食物要經胃腸道消化吸收,再去到皮膚,效果與外塗相差很遠」。她舉例,攝取維他命C,與由食物吸收相比,外塗可讓皮膚細胞吸收多20倍。

再看看甘酒護手霜的成分,產品標明含有水、甘油、礦物油,林嘉雯指這些成分對皮膚有保濕作用。另外,還有Ginger Root Extract(生薑提取物)和Rice extract(米提取物),都有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主要是對抗自由基。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紫外線下、空氣污染、壓力、缺乏運動,都會令我們產生大量自由基,會破壞纖維毛細胞、膠原蛋白,令皮膚衰老、變薄、缺水、失去彈性」。抗氧化物如維他命C、維他命E、綠茶精華、葡萄籽精華、胜肽,能夠中和自由基。使用含抗氧化物的護膚品,有助對抗衰老,「不過產品沒有列出各種成分劑量,當中抗氧化成分佔幾多呢?」

 

]]>
問醫生:病毒/細菌感染 如何分辨? //www.afterroberto.com/%e5%95%8f%e9%86%ab%e7%94%9f%ef%bc%9a%e7%97%85%e6%af%92%e7%b4%b0%e8%8f%8c%e6%84%9f%e6%9f%93-%e5%a6%82%e4%bd%95%e5%88%86%e8%be%a8%ef%bc%9f/ Sun, 25 Dec 2016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26eca45468d3f2999118050dd8702cec 【明報專訊】鄭:鄭志文醫生 李:李禮舜醫生 觀:facebook Live觀眾

鄭﹕要減少使用抗生素,就要對症下藥。抗生素用於殺滅細菌,但對真菌及病毒感染沒效。有建議使用臨牀測試,分辨出是否細菌感染,是否可行?現時又有什麼選擇?

李﹕臨牀診斷最主要是分開病毒或細菌感染,因為只有細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目前可以考慮進行病毒學測試,當確診是病毒,就毋須用抗生素。另外,亦可在護理點(包括私家醫生、健康中心等)進行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等測試有沒有嚴重感染。這些都可以協助醫生分辨細菌還是病毒感染,不過準確度並非百分百。所以,醫護人員會根據臨牀指引作診斷,例如病人喉嚨紅腫,有白點分泌物,就是甲型鏈球菌咽喉炎(圖)的徵狀。

濫用抗生素 可致肥胖、哮喘

觀﹕抗生素不單殺死惡菌,亦會殺死好菌,令身體抵抗力減弱,不食抗生素,可以嗎?進食益生菌作代替,是否可行?

李﹕近年愈來愈多抗生素的研究,令我們更加了解它的副作用。過往已知抗生素的副作用,主要是出現敏感及白血球偏低,而近年發現會影響到人體內的微生物群組,其中最常見導致腸炎。如果服用太多抗生素,將好菌壞菌一併殺死,反而出現更多壞菌,導致出現肚痛、腹瀉等問題,嚴重可致命。另外,近年亦有研究顯示,用太多抗生素會致肥胖、糖尿病、哮喘,以及各樣的敏感問題,尤其常見於小朋友身上。這些研究令我們明白,抗生素不能胡亂使用。

但一旦確認是細菌性感染,就必須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益生菌主要作用並非殺菌,所以不能代替抗生素。

傷風咳不斷尾? 或因過敏

觀﹕每當生病時,如醫生不處方抗生素,病情就會拖延一段時間才能痊癒,應否主動叫醫生開抗生素?

李﹕是否需要抗生素,最主要看醫生的臨牀診斷。醫生最常遇見的情况,病人有病毒性感染,如傷風,但痊癒後仍不停流鼻水或咳嗽,便以為並未痊癒。其實這往往是痊癒後的過敏徵狀,並非雙重感染。所以應該要針對病徵,而進行紓緩性的治療,而非服用抗生素。

鄭﹕日常診症,病人不時要求處方抗生素,但如病人不是細菌感染,處方抗生素也不會加快痊癒。所以,我的做法是先了解病人為何有這要求,他們可能說考試臨近、明天出遠門等,我或會處方抗生素,但提醒對方不要急着服用,要充分休息及定時服用其他藥物,若病情好轉,就毋須服用抗生素。當病人有抗生素作為「安慰劑」,未必會服用,的確能減低抗生素的使用。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A001_.jpg(圖: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鄭:鄭志文醫生 李:李禮舜醫生 觀:facebook Live觀眾

鄭﹕要減少使用抗生素,就要對症下藥。抗生素用於殺滅細菌,但對真菌及病毒感染沒效。有建議使用臨牀測試,分辨出是否細菌感染,是否可行?現時又有什麼選擇?

李﹕臨牀診斷最主要是分開病毒或細菌感染,因為只有細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目前可以考慮進行病毒學測試,當確診是病毒,就毋須用抗生素。另外,亦可在護理點(包括私家醫生、健康中心等)進行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等測試有沒有嚴重感染。這些都可以協助醫生分辨細菌還是病毒感染,不過準確度並非百分百。所以,醫護人員會根據臨牀指引作診斷,例如病人喉嚨紅腫,有白點分泌物,就是甲型鏈球菌咽喉炎(圖)的徵狀。

濫用抗生素 可致肥胖、哮喘

觀﹕抗生素不單殺死惡菌,亦會殺死好菌,令身體抵抗力減弱,不食抗生素,可以嗎?進食益生菌作代替,是否可行?

李﹕近年愈來愈多抗生素的研究,令我們更加了解它的副作用。過往已知抗生素的副作用,主要是出現敏感及白血球偏低,而近年發現會影響到人體內的微生物群組,其中最常見導致腸炎。如果服用太多抗生素,將好菌壞菌一併殺死,反而出現更多壞菌,導致出現肚痛、腹瀉等問題,嚴重可致命。另外,近年亦有研究顯示,用太多抗生素會致肥胖、糖尿病、哮喘,以及各樣的敏感問題,尤其常見於小朋友身上。這些研究令我們明白,抗生素不能胡亂使用。

但一旦確認是細菌性感染,就必須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益生菌主要作用並非殺菌,所以不能代替抗生素。

傷風咳不斷尾? 或因過敏

觀﹕每當生病時,如醫生不處方抗生素,病情就會拖延一段時間才能痊癒,應否主動叫醫生開抗生素?

李﹕是否需要抗生素,最主要看醫生的臨牀診斷。醫生最常遇見的情况,病人有病毒性感染,如傷風,但痊癒後仍不停流鼻水或咳嗽,便以為並未痊癒。其實這往往是痊癒後的過敏徵狀,並非雙重感染。所以應該要針對病徵,而進行紓緩性的治療,而非服用抗生素。

鄭﹕日常診症,病人不時要求處方抗生素,但如病人不是細菌感染,處方抗生素也不會加快痊癒。所以,我的做法是先了解病人為何有這要求,他們可能說考試臨近、明天出遠門等,我或會處方抗生素,但提醒對方不要急着服用,要充分休息及定時服用其他藥物,若病情好轉,就毋須服用抗生素。當病人有抗生素作為「安慰劑」,未必會服用,的確能減低抗生素的使用。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A001_.jpg(圖: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