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5 Oct 2023 04:54:1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糞便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大腸癌】檢測糞便細菌基因M3新技術 可偵測小至5毫米、沒滲血瘜肉 中大醫學院:及早識別大腸癌靈敏度94%與大腸鏡相若 //www.afterroberto.com/%e5%a4%a7%e8%85%b8%e7%99%8c-%e6%aa%a2%e6%b8%ac%e7%b3%9e%e4%be%bf%e7%b4%b0%e8%8f%8c%e5%9f%ba%e5%9b%a0m3%e6%96%b0%e6%8a%80%e8%a1%93-%e5%8f%af%e5%81%b5%e6%b8%ac%e5%b0%8f%e8%87%b35%e6%af%ab%e7%b1%b3/ Thu, 29 Jul 2021 09:42: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637 【明報專訊】大腸癌為本港癌症第二大殺手!中大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稱,大便隱血測試無法偵測早期、未滲血大腸瘜肉,導致假陰性。中大醫學院經過逾10年,研發出全球首創技術,透過檢測糞便4種細菌基因(M3)以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高達94%。該技術亦擴展至偵測瘜肉復發,可檢測小至芝麻綠豆般約5毫米、沒滲血的瘜肉。團隊指出,新技術有助精準找出患者,讓他們及早接受大腸癌治療,同時減少非必要入侵性治療,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中大醫學院研發出全球首創技術,透過檢測糞便4種細菌基因(M3)以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高達94%。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圖)表示,新技術可精準找出大腸癌和大腸瘜肉患者,減少不必要的入侵性檢查。他手持的是糞便測試套裝。(劉焌陶攝)
中大醫學院研發出全球首創技術,透過檢測糞便4種細菌基因(M3)以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高達94%。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圖)表示,新技術可精準找出大腸癌和大腸瘜肉患者,減少不必要的入侵性檢查。他手持的是糞便測試套裝。(劉焌陶攝)

 

相關文章:【大腸癌】大腸癌 5 大高危因素 大便帶血勿混淆痔瘡 及早發現內視鏡可切除

 

中大醫學院研究:4特定細菌基因 M3檢測技術 可偵測早期大癌、小至5毫米瘜肉

中大醫學院自2009年起研究準確偵測大腸癌的糞便細菌基因,團隊利用宏基因大數據分析糞便中的細菌基因,並將健康人士的腸道細菌,與大腸癌或大腸瘜肉患者的對比,識別出一組共4種特定細菌基因(M3),可用作大腸癌檢測。研究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Gut發表,並已就新技術申請專利。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表示,團隊經過逾10年努力,研發出嶄新技術,既可偵測早期大腸癌,亦可預測瘜肉復發風險,令市民可透過調校飲食及生活習慣,降低復發風險。他對於該技術普及化持審慎樂觀態度,亦會與政府商討,研究納入大腸癌篩查計劃。

 

大便隱血測試難偵測早期、未滲血瘜肉

中大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稱,大便隱血測試無法偵測早期、未滲血大腸瘜肉,導致假陰性,M3檢測可補足這局限。她補充,團隊透過M3技術成功找到小至5毫米、大至30毫米瘜肉。

 

相關文章:小瘜肉7年可變大腸癌 照腸即切 先發制癌

 

新技術靈敏度94% 與大腸鏡相若

團隊分析超過1100人的糞便樣本,結果顯示,透過M3檢測技術識別出大腸癌患者的靈敏度達94%,即用該技術有94%機率可找到真正有大腸癌的患者,與大腸鏡相若;而同類屬非入侵性篩查工具「大便隱血測試」,在偵測早期大腸癌和瘜肉的靈敏度僅約50%及不足10%。

團隊進一步將技術擴展至偵測大腸瘜肉復發,跟進了200多名曾在5年內切除大腸瘜肉的患者,發現復發者糞便樣本的M3水平較沒有復發的高,結果證實該測試靈敏度達90%。團隊補充,上述4種細菌包括3種惡菌,可引致大腸癌及瘜肉復發;另一種為益菌,在健康者的腸道較多。

(劉焌陶攝)
(劉焌陶攝)

 

相關文章:【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暫未納入醫管局檢測項目 有測試套裝2至4小時有結果

衛生署回覆本報稱,署方成立了一個跨專業專責小組,就篩查方法等計劃內容提供意見,小組會繼續檢視本地及國際的癌症篩查建議及做法,有需要時調整計劃。

目前該技術未納入醫管局檢測項目,市民要到私營醫療市場測試。陳家亮表示,市民可透過家庭醫生評估,選擇所需檢測方式。

接受測試者可使用的測試套裝,在家中收集樣本,保存於恆溫中,將樣本送到實驗室做PCR(聚合酶連鎖反應)的測試,2至4小時有結果。正使用抗生素者應待療程完結後數周才測試。

]]>
新型冠狀病毒患者腸內多惡菌 中大研益生菌紓緩病情 恢復免疫力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9e%8b%e5%86%a0%e7%8b%80%e7%97%85%e6%af%92%e6%82%a3%e8%80%85%e8%85%b8%e5%85%a7%e5%a4%9a%e6%83%a1%e8%8f%8c-%e4%b8%ad%e5%a4%a7%e7%a0%94%e7%9b%8a%e7%94%9f%e8%8f%8c%e7%b4%93%e7%b7%a9%e7%97%85/ Wed, 10 Jun 2020 05:10: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067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近3個月,醫學界預測疫情難以消退,疫苗或藥物仍在研發階段。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獲政府400萬元資助,探討患者腸道微生物失衡情况等,初步發現有患者即使無腹瀉,腸道仍積聚較多惡菌並惡化;患者腸道益菌亦減少,增加病毒入侵人體機率。團隊期望一年內研發出「益生菌配方」,日後有望提供疫苗、藥物以外選擇,增強市民免疫力,以及調理患者腸道菌群以降低嚴重程度。

新型冠狀病毒患者腸內多惡菌 中大研益生菌紓緩病情 恢復免疫力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圖)的團隊獲港府400萬元自主,探討患者腸道微生物的失衡情况等,初步發現有患者即使無腹瀉等腸胃病徵,腸道積聚較多惡菌並惡化,而益生菌減少。團隊期望一年內研發出「益生菌配方」,日後有望提供疫苗、藥物以外的選擇。(林靄怡攝)

明報記者 許芳文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的團隊探討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衡情况,了解腸道菌如何影響病情,以及患者糞便是否具傳染性等。黃表示,團隊已招募110人參與研究,其中50人染新冠病毒,普通肺炎患者及健康人士各佔30人。

團隊於1月底、本港出現首名確診者後啓動研究,初步分析15名年約20至70歲確診者的腸道細菌,當中2人危殆。團隊發現患者的腸道與健康者比較,益菌少、惡菌多。她舉例,患者腸道較少維持人體免疫力的益菌「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較嚴重的患者體內較多「羅斯氏菌屬(Clostridium hathewayi)」等惡菌。

益菌愈多ACE2受體愈少 減病毒攻擊機率

黃指出,研究發現有4類益菌與引致病毒攻擊人體的「ACE2」受體相關,人體愈多這些益菌,就愈少ACE2,即可減少病毒與其結合而攻擊人體的機率,惟確診者體內較少該類益菌。此外,上述菌群失衡至少持續至患者出院後20天,團隊擔心長遠影響患者免疫力,增加其他感染風險。

黃表示,人體有逾50%的ACE2位於腸道,患者出現腸胃不適的比例較呼吸道小,她估計與胃酸殺滅部分病毒,令其不能到達腸道有關,但如患者腸道受病毒感染,即使沒病徵,整體病情亦較差。她說有兩名危殆患者一直沒腹瀉,但腸道菌群早已失衡,她解釋,當人體有感染及發燒等,惡菌可佔據腸道,令益菌無處立足,甚至引起細胞因子風暴,令病情惡化。

可為康復者健康者增免疫力

基於團隊的初步發現,黃秀娟認為日後可針對3類人研發「益生菌配方」,包括為入住深切治療部的確診者調配益生菌,以減輕嚴重程度;調理康復者腸道菌群,恢復免疫力;向健康者提供食物及益生菌建議,增強免疫力。她預計半年至一年內會有早期研究成果,至於何時可臨牀應用及推出市面,尚要進一步研究經費支持。

患者出院30天糞仍帶毒 籲康復者如廁後清潔

【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病毒患者出院前須符合兩次呼吸道樣本呈陰性,中大初步研究發現,有患者呼吸道測試呈陰性後30天,糞便仍有病毒,每毫升100至1000粒。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表示,外地有研究指同等病毒量樣本能種出活病毒,相信具傳染性,認為患者出院後不宜「太早放鬆」,與家人同住的康復者出院後一個月內,每次如廁應自行徹底清潔,以防交叉感染家人。

新型冠狀病毒患者腸內多惡菌 中大研益生菌紓緩病情 恢復免疫力

(明報資料圖片)

糞便病毒存活比肺呼吸道長

黃秀娟解釋,中大初步研究發現,有確診者入院初期糞便帶病毒,每毫升有1000萬粒,病毒RNA「高度表達」,意味糞便中病毒正活躍繁殖,以及具高度傳染性。她說,初步評估病毒在糞便存活的時間,比在肺、呼吸道更長。曾有患者呼吸道樣本呈陰性後的30天,其糞便樣本仍對病毒呈陽性。

此外,港大醫學院外科和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研究團隊,與武漢醫療團隊合作,招募244名於1月至3月在武漢確診新冠病毒的兒童。13.9%兒童有腸胃道病徵,其中兩歲以下較易出現病徵。另外,團隊測試105名兒童糞便樣本,約35%呈陽性,不論有否腸胃不適,糞便病毒陽性比率差別不大。

(抗疫新階段)

]]>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www.afterroberto.com/%e9%95%b7%e7%9f%ad%e6%9c%9f%e6%96%b9%e6%a1%88-%e5%8c%96%e8%a7%a3%e6%b1%a1%e6%b8%a0%e6%92%ad%e6%af%92%e5%8d%b1%e6%a9%9f/ Mon, 17 Feb 2020 04:14: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285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Peter Vahlersvik@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長康邨污水渠事件新型冠狀病毒疑經糞便傳播,令大家再次意識到廁所、污水渠的潛在風險,除了每日倒水入U形渠,冲廁前要先蓋上廁蓋,廁所還有什麼潛在風險?

現在人人頻撲抗疫,疫情究竟何時完結?

「新型冠狀病毒較喜歡在上呼吸道的細胞,多於在腸道細胞。上呼吸道的新型冠狀病毒數量較糞便多,維持陽性反應的時間亦較長。」不過,香港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相信,糞便也載有新型冠狀病毒,雖然病毒數量未必很多,但由於感染者不少出現腹瀉徵狀,令病毒在污水渠積聚。一旦洗手間渠管或排水口出問題,噴出病毒便會污染空氣;當有人長時間逗留在廁所,如15至30分鐘,便可能感染。

從事喉管工作逾40年的香港持牌水喉匠總會創會會長曾貴賢,提供簡單易行的短期應急防護措施,盼在水喉匠上門檢查或維修前減低風險;從事喉管工作逾20年的管藝坊技術總監鍾振宇、資深顧問林錦鵬,則分享治本的長遠修繕方案。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曾貴賢(呂瑋宗攝)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鍾振宇(呂瑋宗攝)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林錦鵬(呂瑋宗攝)

 

短期應急:密封、遮蔽 防污水回湧

  1. 密封破損喉管
    不少大廈的排氣管、排污渠安裝在室內,當懷疑管道表面有破損、裂紋,應立即貼上防水膠紙(圖一)或抿上適量英泥覆蓋,並盡快安排合資格水喉匠維修。即使大廈排氣管和排污渠位於外牆也不要掉以輕心,如接近窗戶要避免開窗,以免有泄漏污水彈進屋內。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圖一(呂瑋宗攝)
  2. 遮蔽地台排水口
    若地台排水口位於牆角等隱蔽位置,要自行檢查隔氣彎管並不容易,若不常用的話可用防水膠紙暫時封閉。長遠計,建議在地台排水口安裝活門(圖二),關閉小門後可遮蔽排水口,防止污水回湧。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圖二(呂瑋宗攝)
  3. 封閉面盆排水孔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圖三(呂瑋宗攝)

    面盆除底部的排水口,部分在盆邊也設有排水孔(圖三),連接面盆底部排水管道,用來排泄滿瀉的盆水。若盆底隔氣彎管失效,病毒有可能循此孔釋出。為加強防疫,建議暫時用防水膠紙封閉盆邊排水孔。面盆不用時亦應把排水口活塞按下(圖四),或蓋上膠蓋遮掩。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圖四(呂瑋宗攝)
  4. 遮掩企缸排水口
    由於企缸地台高度有限,排水口一般只能容納較小型、儲水深度1至2吋的隔氣彎管,比儲水深度約3吋的U形款式易乾涸。建議冲涼後用物件暫時遮掩排水口(圖五),以免隔氣彎管的儲水被抽乾後有污水回湧。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圖五(呂瑋宗攝)
  5. 留門罅通風 免隔氣管乾涸
    密室開抽氣扇會出現負氣壓,會抽乾面盆等各個排水口隔氣彎管中的儲水。建議冲涼時不要把門緊閉(圖六),讓空氣由門罅進入廁所,減輕負氣壓。另外,隔氣彎位中的儲水約1星期內會乾涸。出外旅行或公幹回家後要馬上清潔各排水口及注水。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圖六(呂瑋宗攝)

 

小貼士:泡沫測試隔氣功能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明報製圖)

如發現喉管及排水口附近有臭味,很可能是隔氣彎管失效,要找水喉匠檢查。鍾振宇提供一個初步測試隔氣功能的方法:把洗潔精泡沫置於排水口表面,若隔氣彎管乾涸會有空氣流動,泡沫會被吹起。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明報製圖)

 

長遠修繕:一戶亂裝喉管 全幢當災

曾改裝廁所、發現污水渠有滲漏?待疫情過後,應深入檢查、修繕居所和大廈的喉管,更換合規格的隔氣彎管及管道。

  1. 專人改裝 免影響整體管道
    鍾振宇指出,排污系統經過精密計算和設計,如排污渠和排氣管的款式、粗度,是按大廈樓層、單位數目等因素計算。就算這些共用管道處於單位內,住戶也不可隨意私自改動,否則會影響整體運作,例如切斷單位中的排氣管有可能釋出污物,把面盆排水管接駁大廈排氣管亦會造成污染。住戶維修或改動室內喉管時找專業人士,避免因認知不足而破壞大廈排污系統的整體運作。
  2. 定期檢測 訂立耐用安全方案
    鍾振宇鼓勵業主在大廈定期驗樓時,趁機仔細研究渠管狀况和設計。當住戶人數比落成時大幅增加,會加重排污系統的負荷而造成勞損,有可能要更換較粗的喉管。「過程中要和管理公司、承辦商多溝通,按預算訂立長遠、耐用和安全的方案;變動公用渠管設計須通報屋宇署。」
  3. 設中央隔氣守尾門
    一些面盆、企缸、地台排水管設計,在外牆匯合後連接到大廈排污渠。鍾振宇說,在進入大廈排污渠的接駁位置前,可按情况考慮加設U形中央隔氣。若面盆、企缸、地台各自的隔氣彎管乾涸或失效,外牆還有一U形中央隔氣擔當「後衛」,防止污物經大廈排污渠回湧。
  4. 低層單位裝止回閥
    坐廁內隔氣彎管儲水充足,可防止大廈排污渠中的污物回湧。但大廈低層單位的排污渠承受巨大水流衝擊,有失守風險。鍾振宇說可考慮在坐廁排水口接駁大廈排污渠位置,裝置一個止回閥 (non-return valve),防止大廈排污渠中的污水回湧。

 

喉管路線 愈簡單愈好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排污系統——排污系統是按整座大廈的情况而設計。(呂瑋宗攝)

大廈排污渠和排氣管喉管設計千變萬化,鍾振宇指,有些設計位於屋內,優點是方便維修,但當有破損的話住戶便首當其衝。而裝置在外牆,好處是令家居環境較優美亦方便管理處查核,缺點是易受風吹雨打而損耗,檢查和維修時需搭棚。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周全保護——曾貴賢說清潔排水口時要注意衛生,避免在沒戴口罩和眼罩時靠近渠口。不少水喉匠擔心工作時遇上病毒,建議業界人士維修渠管時穿保護衣。(呂瑋宗攝)

林錦鵬說,無論是室內或外牆的喉管,管道路線應盡量簡化,設計避免「九曲十三彎」,愈少部件愈暢通。此外,修繕大廈喉管時要確保管道全段的直徑一致,才可保證流量均勻和暢順。英國、澳紐的渠務系統發展完善,維修時可參考當地的方案。一般渠管在正確設計和使用下可用上20年。

 

知多啲:疫情幾時完?「兩三周無新個案」

不少人關心這次疫情會維持多久,孔繁毅直言「 無人知道」。

「原本上周內地感染個案開始回落,但今日(13日)突然新增1萬多宗(包括臨牀診斷病例),死亡個案亦上升,可見內地疫情未受控。」他指出,香港疫情的發展,較武漢遲3至4星期,還要視乎廣東省的感染個案有沒有上升,因為一旦廣東地區再爆發,會對香港構成威脅。「現時,香港每日都有本地個案,大多跟內地無關,已經是社區爆發。一日有新個案,一日都不會完結。直至兩三周都沒有新個案,疫情才可能完結。」

 

源頭難堵截 疫苗難救急

長短期方案 化解污渠播毒危機
減少外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專家建議停課、在家工作、避免飯敘等防控措施,盼能切斷傳播鏈,減低感染風險。(資料圖片)

要遏止傳染病,方法有:

  1. 堵截源頭
  2. 中斷傳播鏈
  3. 研製疫苗
  4. 全民感染產生抗體

孔繁毅表示,現時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已不單單在武漢,源頭已在香港,難以堵截。至於疫苗,研製測試需時,可能7、8年後才有,到時可能已經沒有用;至於全民感染產生抗體則有可能發生,「但我們絕不想見到此事,因為即使只有1%死亡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會死亡」。

他續指,目前根本不知道傳播鏈在哪裏,難以打斷;唯一方法是「現在人人戴口罩,減少出街食飯,實行在家工作,希望藉此打斷傳播鏈」。孔繁毅一再強調,防控措施很重要,希望現時切斷傳播鏈的方法有效,即停課、在家工作、避免飯敘。感染數字在隨後數星期就有機會回落。

 

文:呂瑋宗、李祖怡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