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06 Dec 2023 06:37:1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精神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81%9a%e4%b8%80%e5%80%8b%e5%a5%bd%e7%9a%84%e8%81%86%e8%81%bd%e8%80%85-%e7%90%86%e8%a7%a3%e6%94%af%e6%8c%81%e5%92%8c%e9%99%aa%e4%bc%b4%e6%83%85%e7%b7%92%e7%97%85/ Wed, 06 Dec 2023 06:33: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546

【明報專訊】情緒病患者面臨情緒困擾、心理壓力或精神健康問題,他們需要獲理解、支持和陪伴。聆聽對他們的支援非常重要。做一個好的聆聽者,有助情緒病患者找到可以傾訴和表達自己的安全空間,宣泄情緒、釋放壓力,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減輕孤獨感。(編按:筆者提醒,陪伴他人感受情緒的過程並不容易,需要耐心和同理心;避免試圖輕率地解決問題或給予不適當建議,只需聆聽、肯定和理解。)

支援情緒病患者 聆聽者:開放思維 勿過分理性

聆聽時先不用過分理性。

有時候,過於理性和邏輯思考,可能會忽略情感和情緒層面,是影響與他人建立深層連結的關鍵。通過給予情感空間,可以更加敏銳地捕捉到對方情感狀態、需求和意圖,有助於建立共鳴感和深入理解。

同時,放下過分理性的分析,意味着你能更加開放地接納不同觀點和意見。人們的觀點往往受到個人經歷、價值觀和情感的影響;因此理解他人的觀點,需要超越純粹的邏輯分析,並願意接納他們的感受和觀點。這種開放思維方式可以促進深入對話,增進與他人的連結。

【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開放接納–聆聽時不用過分理性,開放地接納不同觀點和意見,可增進與他人的連結。(Anastasia Borodavkina@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陪伴理解 予對方釋放情感出口

接納他人感受和觀點並不一定意味着必須完全認同他們,而是給予對方表達自己的空間,陪伴他們感受情緒,聆聽他們的經歷、情感和觀點,並尊重他們作為獨特個體的權利。

給予對方抒發感受的空間非常重要。有時候,受困者只是想要有人聽他們傾訴,表達情緒,而不一定需要解決方案或建議。他們可能正在經歷壓力、困惑、悲傷或其他情緒,你的陪伴和理解可以成為他們情感釋放的出口。

在這樣情景中,你可提供一個安全、支持的環境,讓對方表達感受,發泄情緒,包括傾聽他們的故事、情緒、擔憂或挑戰,並確保他們知道你在身邊,願意陪伴他們度過這段時間。

【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耐心陪伴–陪伴他人感受情緒,需要耐心和同埋心,避免輕率地給予不適當建議。(設計圖片,Liubomyr Vorona@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耐心+同理心 勿輕率提出建議

陪伴他人感受情緒的過程並不容易,需要耐心和同理心;避免試圖輕率地解決問題或給予不適當建議,只需聆聽、肯定和理解。

最重要是,緊記每個人都有不同感受和觀點,這是人類多樣性的體現。透過接納和陪伴他人感受情緒,可以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尊重。同時,也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讓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獨特和多樣性。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梁小玲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b8%af%e5%a4%a7%e9%99%b3%e5%8f%8b%e5%87%b1%ef%bc%9a%e7%b2%be%e7%a5%9e%e7%a7%91%e8%a6%86%e8%a8%ba5%e5%88%86%e9%90%98-%e5%95%8f%e7%94%a8%e8%97%a5%e4%b9%9f/ Fri, 23 Jun 2023 09:10: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635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明報專訊】醫管局精神科人手短缺,病人覆診或如走馬看花,醫生只有數分鐘會診,部分病友如阿Wing(化名,詳見下文)更要頻密轉醫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稱,醫管局人手流失快,病人難免轉由不同醫生診斷,然而病人在「公海」不斷轉醫生是絕不理想,醫患將無法建立互信,「連病歷都唔夠時間睇」,醫生不能全面掌握病人情况,即使安排臨牀心理學家等跟進,因下次不再見面亦無法評估成效,最終只好「有咩藥食緊就繼續食」。(編者按:個案阿Wing20多年來飽受幻覺困擾,他說最初根本意識不到那些焦慮和抑鬱病徵,直至……)

醫管局精神科缺人 陳友凱: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陳友凱稱,精神科病人初次診症最理想應花約一小時,以評估、診斷及訂立個人化治療方案,首兩至三個月應隔一至兩周覆診,靠向病人問診檢視病徵及副作用,以便及早調校藥量和處方;用藥一段時間後,醫生便要在取得病人共識下決定不再大改處方,覆診間距可長些。

陳:覆診時間短 難作出情緒及心理支援

不過陳友凱指出,醫管局門診覆診一般僅5至6分鐘,單是問病人用藥情况已未必夠時間,「唔係問一句『你有無幻覺』咁簡單,病人好多時係唔知邊啲係幻覺」,或因而令藥物調校不宜,使病人有感「病徵未清」或長期受強勁副作用影響。他說,醫生有責任兼顧患者多方面病情,惟現實是每次覆診時間短,談何情緒及心理支援,問診或只能流於表面。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個案經理支援非僅行政 阮淑茵促醫社整合

同為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社協幹事阮淑茵稱,情緒支援需多方配合,社康護士或醫務社工作為個案經理,需聯繫不同系統為病人提供支援,不應只負責行政工作如審批醫療費用減免。她認為若能及早從輔導層面介入,可減低病人對醫學支援的需要,建議政府整合醫社服務並組成網絡,讓個案經理充分發揮聯繫角色,否則「幾多人都唔夠用」。

陳友凱補充,個案經理可協助病人處理家庭關係、教導應付壓力,並透過家訪評估病人實際精神狀况、有否服藥及副作用等。

他認為不應歸咎病人是否願意分享感受,個案經理有責任為病人提供自由及安全空間分享,否則便是失敗。

個案:幻覺纏廿載 種植修心「最想有得返工」

阿Wing(化名)20多年來飽受幻覺困擾,不時聽見令人煩擾的「聲音」,「好似酒樓、地盤好多好多人傾偈咁,好近嘅!好似喺身邊咁」;又見過街上有「人」穿過他人身體,種種幻象令他驚怕又厭倦。病情反覆嚇得他不敢上班,生怕幻覺忽爾出現,令他驚惶失措要躲進廁所逃避。他家窗台擺放8盆植物長得茂盛,是他悉心照料的心肝,他每日定時灌溉,看着葉莖漸長,葉子蒼翠欲滴,恍如提醒自己堅持總有成果,「我最想有得返工」。

訪問當日算是阿Wing狀况較佳之日,甫開門迎接已面帶笑容,溫婉地將引進記者屋內。見記者臉頰汗珠徐徐滴下,他開冷氣又多次問要不要冰茶,生怕招呼不周。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阿Wing家中窗台擺放8盆植物,他興奮地着記者摸摸毛絨絨的葉,手指沾上如檸檬或百里香般的淡淡香氣,他說這叫「檸檬香」,花了一年悉心栽種。(朱安妮攝)

初期未意識焦慮抑鬱病徵 後惡化 「睡眠癱瘓」夜難寐

他淡然談起當年察覺患病經過,說最初意識不到那些焦慮和抑鬱病徵,相識多年的太太亦不理解,半年後妻子提出離婚,令他再受打擊,病情急劇轉差。有時夜晚躺在牀上徹夜難眠,雙目半張,幻聽聲音嘈吵煩擾,四肢控制不了,後來聽醫生診斷始知,這叫睡眠癱瘓症。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日服10多顆藥丸 感睏倦暈眩副作用

醫生當年提出3種治療選項:入院、打針或服藥。他向記者展示裝藥膠盒,一盒早晚服,一盒每晚一次,另一盒安眠藥睡前服,每日要嚥下10多顆大小藥丸。他說服藥後會異常睏倦、暈眩和水腫,有時副作用強勁,「見到啲藥想嘔」,試過偷偷停藥一兩天,卻令病徵加劇,頭痛和幻覺難當,最後只能乖乖服藥。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多年來與阿Wing形影不離的是3個藥盒,上方兩盒藥物分別是早晚服及晚上服,其中一款是「濃縮版」鎮靜藥,以往每次服用8粒,現在減至兩粒;紫色盒是安眠藥,同樣要每晚睡前服,阿Wing說否則徹夜難眠。(朱安妮攝)

冀「社區治療令」勿太苛

他很明白精神病人有時會抗拒治療,期望政府亦理解,將來即使推行強制病人治療的「社區治療令」也不能過於嚴謹,若病人拒絕治療一兩次不應立即「捉入醫院」,最重要是讓病人明白治療的好處。

近日新聞不停播放荷里活廣場兇案,阿Wing說,每次傳媒報道傷人案,總提及疑兇有否精神病紀錄,「咁樣係唔啱,唔係個個精神病都斬人……唔好當我哋係傻佬,一話精神病就話係傻嘅」。

]]>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7%b1%b2%e7%a4%be%e6%9c%83%e5%8b%bf%e6%a8%99%e7%b1%a4-%e5%85%8d%e6%bd%9b%e5%9c%a8%e7%97%85%e4%ba%ba%e4%b8%8d%e6%95%a2%e6%b1%82%e5%8a%a9/ Tue, 06 Jun 2023 09:32: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552

【明報專訊】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精神醫學講座教授陳友凱稱,理解公眾因殺人案而擔心精神病者再有暴力行為,但強調過往大部分嚴重傷人、謀殺案均非精神病者所為,「99.9%精神病患者喺99.9%時間都係冇安全威脅」。對於有人擔心與精神病患者生活於同一社區,陳稱患者有家人及醫療團隊陪同,「普通人都可以有(暴力傾向)」,期望社會勿過分憂慮或歧視,否則部分潛在病人或不敢求助,「講出嚟咁大鑊,就寧願唔講」。另外,根據醫管局數字,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有逾5萬宗精神科新症預約,約四分之三屬穩定新症。至於各區輪候時間中位數,緊急新症介乎少於1周及1周,半緊急新症介乎3周至4周,達到醫管局分別維持2周及8周內的目標(見表)。

學者憂社會對精神病患者有負面印象 勿標籤和歧視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阮淑茵認為,事發後社會難免感不安和痛心,故疏導死者家屬和受影響市民的情緒屬重要工作。她說憂慘劇發生後,社會對精神病患者會有負面印象,導致患者擔心被標籤和歧視而拒絕求助,未能及早識別問題,或令其精神健康惡化,着大眾不要就單一事件與精神病者處於對立狀態。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社工:「精神病」「暴力」勿畫等號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表示,業界就精神健康教育工作宣傳多年,可惜每次出現慘劇,少不免有人單一地歸究於疑犯的精神病紀錄。丁惟彬認為「凡事總有導火線激發犯案」,應了解疑犯家庭背景及犯案動機等,而非在案件審判前就理所當然地將「精神病患者」與「暴力傾向」畫上等號。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昨日發聲明,對不幸事件深表關注,向兩名死者家屬表達深切哀悼和真誠慰問;呼籲市民停止傳播事件的相關短片和圖片,並持續留意自己和身邊人情緒狀况,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委員會相信是次悲劇屬於個別事件,呼籲市民毋須對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抱有不必要恐懼,應繼續支持及鼓勵他們求助。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荷里活廣場前日發生謀殺案,社署昨日在商場旁邊的鑽石山站C2出口設流動服務站,提供情緒支援,包括向市民派發單張,講解處理情緒困擾的方法。社署臨牀心理學家亦會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情緒輔導。社署24小時電話熱線為2343 2255,紅十字會熱線為5164 5040。(衛永康攝)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心理學會:逾九成暴力事件無關精神病患

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昨發新聞稿表示,英美等國家數據顯示94%至96%暴力事件與確診精神病患者無關,強調確診精神病不會增加暴力行為風險,希望市民以客觀中立看待精神病患者需要。

(求助熱線:社署24小時電話熱線為2343 2255,紅十字會熱線為5164 5040)

醫管局:逾5萬精神科新症預約 穩定新症最長輪候1.8年

根據醫管局數字,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有逾5萬宗精神科新症預約,約四分之三屬穩定新症。至於各區輪候時間中位數,緊急新症介乎少於1周及1周,半緊急新症介乎3周至4周,達到醫管局分別維持2周及8周內的目標(見表)。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稱,部分患者因財政狀况未能到私家門診治療,故未能及時獲支援;而患者一般不能單靠服藥痊癒,需醫生了解其家庭狀况及成長經歷等,逐步協助他們走出陰霾,較短時間治療未必能達至相關效果。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精神健康諮委:加強「醫社合作」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阮淑茵建議當局加強「醫社合作」,促進醫生與社工聯繫,讓精神病者獲更全面診治。她認為多年來精神病者醫療及社區資源均不足,擔心患者未能獲即時治療而病情惡化。她說現時一名醫生要照顧50至60個舊症,另每日要應付新症,早前曾陪新症患者求診,惟醫生很匆忙,不足半小時就完成診斷,未有把握首次見面了解其成長背景及建立信任,工作量大令診治質素欠佳。

阮稱由委員會建議試行的公私營合作計劃已開展,以減輕公院壓力,她曾反映要訂立指標和時間表等,惟未獲正視,反問「究竟幾時先會擴大至幾多社區」。她說東涌和深水埗等區先後有新屋邨落成,惟當局未有相應增加資源,導致部分中心人手及資源不足。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社工:港一社工支援40患者

澳美1對10多人

曾在相關中心服務逾10年的丁惟彬說,2011年一個社工要支援60至70個患者,前年減至約40個,惟與澳洲及美國等一人照顧10多宗個案相比,本港人手比例仍較吃力。他說一般被列作精神病的個案都需處理,從情緒輔導、家庭狀况,以至就業支援等範疇均涵蓋,而患者不論有否在公院治療,或相隔一段時間未再診治亦會獲支援,故前線工作壓力增加。

丁說醫管局曾於2017至18年提議加強醫社合作,包括雙方分工、建立中央醫療紀錄及雙方聯繫機制等,惟推進工作並不積極,現時雙方只就高危個案開會,但屬非常規安排。他說過往經常會主動與社康護士及個案經理聯繫,期望理順雙方對精神病者的支援,惟亦曾被婉拒,因此認同需就醫社合作建立機制。

社署發言人稱,政府將於2023/24年度增加中心的臨牀心理學家人手,加強專業支援及培訓,亦會提供額外資助加強資訊科技應用。

醫管局表示會配合政府政策,並與精神科服務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探討如何應對本港精神健康事宜。

明報記者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www.afterroberto.com/sars%e5%8f%8a%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4%bb%8d%e6%9c%aa%e8%b5%b0%e5%87%ba%e8%ba%ab%e5%bf%83%e5%89%b5%e5%82%b7-%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5%86%80%e8%a9%95/ Tue, 21 Mar 2023 08:16: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21 【明報專訊】廿年前,2003年2月SARS無聲滲入香港,短短數月無情地帶走了299人的生命,先後共1755人染疫,當中包括當時47歲的救護員何錦華。廿年後的春天,SARS康復者疫症記憶和恐懼猶未退去之際,港人在路途上已再走過另一場歷時逾3年的新冠疫情。任憑年月過去,如何走出身心陰霾,對於一眾SARS康復者仍是終生課題,依然並肩同行的精神科專科醫生寄望社會毋忘這群SARS康復者外,也值得政府疫後評估,了解疫情對全港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康復者:先後感染SARS及新冠病毒 身心創傷仍未痊癒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篤信佛教的SARS康復者何錦華(圖)受訪時,穿上禮佛時所穿的「海青」,說SARS為他帶來身心創傷,除了間中向心理學家求醫外,為免家人過憂,他最終都是要靠自己走下去,亦有感宗教為他帶來更多力量。(鄧宗弘攝)

事隔17年,冠狀病毒在2020年重臨香港,喚醒何錦華心底一隅的恐懼,「未中(新冠)之前好驚,不知道究竟中咗會點,會不會好似SARS咁要插喉、入ICU(深切治療部)呢?」。先後感染SARS及新冠,他除了發現後者病徵較輕微,也意會到原來SARS帶來的身心創傷仍未痊癒。

染SARS謝婉雯曾主診 聞死訊晴天霹靂

現年67歲的何錦華,2003年3月與妻子赴京旅遊,被團友傳染SARS,回港後入住屯門醫院隔離20日。留醫日子至今烙印腦海,他仍記得躺臥病牀時,耳邊傳來同房病人的嘆息聲、醫療儀器發出時而尖銳的警號,有感死神就在窗外凝視自己。

因屯門醫院胸肺科醫生不足,主動請纓轉到SARS病房的謝婉雯醫生,一度為何錦華的主治醫生,當他從醫院廣播得悉謝醫生染疫的瞬間,不禁晴天霹靂,「如果連醫我的人都病了,咁我點算?」

焦慮抑鬱纏繞 需看心理醫生

後來謝醫生病逝,何錦華活了下來,惟出院後要與身心後遺症搏鬥。那時看到消瘦近20磅的身驅,又深怕家人被傳染,令他飽受失眠困擾,一度想輕生遠離憂愁,多年來因焦慮、抑鬱須斷斷續續向心理學家求醫。

何錦華康復後有感心肺功能比一般人差,17年後再遇新型冠狀病毒疫症,喚醒他的恐懼。他說新冠初期未有疫苗或特效藥,對染疫病死率一無所知,擔心染疫後將重現聞氧氣的情景,名人或年輕人感染後死亡的消息、接二連三的疫情新聞令他應接不暇,一度失眠。

奈何疫下他一直求診的心理學家一度暫停診症,為免家人憂心,他選擇獨自處理不安情緒,避開悲情新聞,刻意減少外出,入升降機也與人保持距離,惟最終去年7月疫情放緩時與家人到酒店「宅度假」(staycation)時染疫。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新冠如發燒感冒 過憂帶來情緒問題

曾為新冠惴惴不安的何錦華,染疫後僅現「幾聲咳」及骨痛,形容新冠猶如發燒感冒,笑言過憂反為自己帶來情緒問題。為免傳染同住孫女,他申請入住竹篙灣隔離營;相比昔日SARS病房,他說「糟糕灣」不再有危重病人氣喘聲,亦不再擔心傳染醫護,形容獨自隔離的經歷「好似好過一點」。

歲月如梭,SARS襲港已時隔廿年,同為香港沙士互助會理事的何錦華表示,療癒SARS帶來的身心創傷為一眾康復者的畢生課題。記者於某個陽光普照的中午與他做訪問,就在對話結束之際,他淡然嘆道,重談SARS經歷恍如將他帶回2003年,當晚對他來說將是另一個無眠的晚上。

精神科醫生同行 冀社會毋忘康復者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圖)曾在聯合醫院跟進逾百名SARS康復者。「有時我覺得,我能夠醫到他們,對我的得着很多,在睇症和看人生都學會很多」。(楊柏賢攝)

2003年的春天,一場SARS疫症匆匆走過,卻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傷痛。現時私人執業的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那時任職聯合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曾陪伴百多名SARS康復者走過難關。離開公立醫院後,即使換了身分,他與不少康復者都成了朋友,多年來繼續分享喜與悲,也見證新冠疫情再次觸碰到他們的傷口。轉眼廿年過去,他嘆道許多港人漸漸淡忘SARS,「都好的,慢慢淡忘,將件事放低」,但希望社會不要忘記一群SARS康復者。

本身是香港沙士互助會榮譽顧問的麥永接,離開公院後仍定期於周年晚宴和活動與「沙士友」共聚互相支持,談談往事與近况。他昔日跟進的康復者,不少成為了朋友,有女康復者至今仍受骨枯影響。新冠爆疫初期,他再收到她的短訊提醒做好防護。

勾起康復者恐懼 新冠不敢出門

「創傷後遺就好像一道傷疤,一直存在,會隨時間慢慢變淡,但有時觸碰到仍會痛」,麥永接說當年不少SARS康復者患上創傷後遺症,3年前新冠疫情來襲,也再次勾起許多康復者的SARS回憶,部分人甚至出現「回閃」,爆疫初期選擇不外出、常洗手、逃避看電視和新聞。

倡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SARS短短3個月,新冠卻演變成大流行,歷時逾3年,但麥永接說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如其名般,疫情來得急且嚴重,病毒和治療方法不明,社會「無望無助」,有感對病人的衝擊和創傷更深。不過,他認為新冠疫情更漫長,經歷社交距離措施、停課、經濟重創,對各階層的精神健康影響較廣闊,值得政府疫後評估,了解疫情對全港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

「有時我覺得,我能夠醫到他們,對我的得着很多,在睇症和看人生都學會很多」,麥永接說SARS康復者除了提醒他健康與家人才最重要,他們的傷痛經歷正正提醒社會以至世界,處理疫症時不能只顧及病人的身體健康,也要兼顧精神健康。過了廿個春天,該忘掉還是記起SARS一役?麥永接說如非必要,許多康復者都不願重提舊事。他記得有一年曾在沙士互助會晚宴高唱《Try to remember》憑歌寄意,「不用經常提起(SARS),但如果okay,都可以嘗試記得,希望有天想起時再無咩影響情緒就最好了」。

]]>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83%85%e7%b7%92%e7%97%85%e3%80%917%e5%80%8b%e9%a6%99%e6%b8%af%e4%ba%ba1%e4%ba%ba%e6%9c%89%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95%8f%e9%a1%8c-%e5%ae%b6%e4%ba%ba%e4%bc%b4%e4%be%b6/ Tue, 07 Feb 2023 07:18: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30 【明報專訊】每7個香港人,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大量研究證明,除了專業治療,遠離持續而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壓力環境,讓患者在身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復元才更理想;而家人、伴侶或朋友,亦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編者按:身邊的情緒病患者,可能會有難以理解的暴怒,或出現不合常理的抑鬱、焦慮或驚慌等……作為身邊人,可以做些什麼?如何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要呢?復元之路難行嗎?自身又有什麼要注意呢?)


相關文章:【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7港人中1人出現不同程度精神健康問題 情緒問題普遍

情緒問題非常普遍。早前一項針對香港人的研究發現,疫情期間,19%受訪者出現抑鬱徵狀,14%有焦慮徵狀。根據2015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每7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因此,我們身邊都可能有一些親人和朋友出現情緒困擾。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Drazen_@iStockphoto)

身心感安全環境 有助復元

精神病是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狀况。生理包括遺傳因素、身體炎症等;心理方面包括認知過程、情緒調節能力、自尊心、性格特徵等;社會因素則包括成長背景、人際關係、家庭環境、鄰舍關係等。由此可見,復元也需要多方面支援和關懷。患者可以選擇適時接受醫生、社工或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支援。大量研究證明藥物或心理治療會有幫助。除了專業治療,遠離持續而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壓力環境,讓患者在身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復元會更理想。作為家人、伴侶或朋友,在情緒困擾人士的生活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愛與關懷對於精神困擾的康復歷程固然必不可少,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應對策略和照顧技巧,陪伴者可以學習和掌握。作為情緒病患者的身邊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自身有什麼需要注意呢?

首先,自身安全和自我照顧(self-care)是首要考慮。雖然絕大部分情緒病患者不會傷害人(傷害自己比傷害他人的比率往往更高),但作為緊密接觸者,我們也要瞻前顧後,審慎評估風險,考慮彼此的安全。例如,丈夫有情緒病,脾氣不好,常常罵人,妻子便要考慮年幼子女會否受到影響;以及如何在照顧丈夫感受的同時,盡量減少子女所受到的影響。至於安全問題,如確實存在潛在風險,甚至可能發生不可挽回的憾事,一定要及早求助,諮詢專業人士。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身邊或有親人或朋友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問題,如何幫助他們踏上康復之路呢?

理解情緒背後需要

作為身邊人,自己的情緒照顧尤其重要。如自己的情緒也不穩定,就不能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情緒起伏,甚至家庭戰爭一觸即發,這樣對誰都沒益處。我們會建議學習「正念」,念念分明照顧自己的情緒,也念念分明如實觀照對方的情緒。一行禪師的《你可以不生氣》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讓我們怎樣照顧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身邊的情緒病患者,可能會有難以理解的暴怒,或出現不合常理的抑鬱、焦慮或驚慌等。這樣的情緒風波固然可怕,但背後根源可能是痛苦、誤解,或是未得到照顧的需要。作為身邊人,首先要記住,情緒和行為背後往往都有原因和意義,如此我們才能深入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要,而不對其生起嗔恨或厭惡的反應。

如我們有心力和能力,可以嘗試理解這些需要,這樣就更有可能幫到患者;如果不能,至少可以先照顧好自己情緒,建立清晰人際關係界線,平靜地處理難題,這一切也將作為身教,成為對方學習榜樣。事實上,很多情緒病患者童年都在痛苦中長大,缺乏父母愛護和身教,所以不懂照顧情緒,亦不太知道怎樣化解人際衝突,所以身邊人的榜樣尤其重要。

另一點,是決心。當發現自己的伴侶有情緒病,因不知如何應對而糾結和困擾,無論考慮離去或想留下來幫忙,都是人之常情。如你沒信心或能力去處理(例如你也在創傷中長大,或缺乏情緒調節能力),或有其他顧慮,決定離開也是無可厚非。不過,如選擇留下,這將對伴侶的康復有莫大幫助;但要有心理準備,這段路不太容易走。耐心陪伴與溫暖愛意,絕對能讓在心靈傷痛或精神困擾中的伴侶,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乃至看到希望。親友陪伴的療癒效果,甚至超出單一專業人士介入。因為不管是精神科醫生、社工、輔導員,治療介入時間都有限;但作為伴侶,與患者朝夕相處,共同經歷生活中很多細小片刻,一起分享內心喜悅和悲傷。有很多機會伸出援手,讓患者知道,有人支持自己,有情緒時可以安全地說出來,原來別人可以這樣平靜地解決問題。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顧及子女——若伴侶有情緒病,照顧者除了要考慮自身安全,也要考慮年幼子女會否受到影響。(設計圖片,takasuu@iStockphoto)

個案:童年陰影+工作壓力 不受控暴怒

靜宜與阿明在學校認識,拍拖已1年。阿明剛畢業時遲遲未找到工作,常常面對家人冷言冷語。靜宜知道阿明本身有些情緒困擾,偶爾會失眠,很容易怪責自己,有時候會借酒澆愁乃至一醉不醒,此外他一直害怕跟家人聚餐。

不久,阿明情况愈來愈嚴重,脾氣有時變得暴躁。雖然他事後會道歉,但阿明有時太生氣甚至會遷怒靜宜,並叫她不要再理會他。阿明也會夢到母親的責罵,甚至會半夜驚醒。靜宜很擔心,想陪阿明去看醫生或找心理輔導,不過阿明不太願意,遲遲未答允。

後來,阿明終於找到工作,但工作壓力令他苦不堪言,上司常常喝罵他,讓他猶如重新回到常常被母親辱罵的小時候。漸漸地,他的情緒每况愈下,嚴重時甚至企圖傷害自己。對此,靜宜既心痛又無奈,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幫助男朋友走出情緒低谷。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關鍵角色——照顧者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陪伴者,對患者復元有莫大幫助。(Photobuay@iStockphoto)

童年痛苦未得到照顧

其實,靜宜需要先考慮自身狀况,好好照顧自己情緒和感受。另一方面,如果靜宜願意,可以慢慢嘗試了解阿明的情緒背後,反映着什麼需要。例如,阿明之所以常常發噩夢見到母親責備自己,可能是因為童年被責罵的痛苦情緒未得到照顧和處理;阿明有時會突然發脾氣而不受控,可能是因為某些觸發事物(triggers),令他無意識地勾起以前不太愉快情緒和身心反應,而做出反射的防衛機制。當然,作為陪伴者,我們要保持虛心,不是要盲目揣測每個行為的原因,而是陪伴對方慢慢認識自己的狀况,踏上改善和成長之路。


相關文章: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重建安全環境減傷害

靜宜可以鼓勵阿明尋求專業意見,或靜宜自己感到有壓力或不知如何是好,亦可諮詢社工。多一個資源,多一份支持,對靜宜和阿明都有好處。最後,靜宜可以跟阿明好好溝通,一起想辦法遠離不必要的壓力,例如,若母親繼續惡言相向,嚴重影響阿明身心健康,就保持適當距離,可能有助阿明的復元,重建安全環境,減少進一步傷害是心理復元的第一步。

的確,復元之路不容易走,不過靜宜如果願意,絕對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陪伴者角色。這樣的支持和陪伴,不僅對阿明的復元之路有莫大幫助,在困境中的互相支持和不離不棄,相信亦會讓彼此的情意更見堅固,如寒梅經冬不敗,似鑽石歷久彌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馮康泓(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博士後研究員)、崔佳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中風康復長者失動力練習 逃出抑鬱惡性循環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9%a2%a8%e5%ba%b7%e5%be%a9%e9%95%b7%e8%80%85%e5%a4%b1%e5%8b%95%e5%8a%9b%e7%b7%b4%e7%bf%92-%e9%80%83%e5%87%ba%e6%8a%91%e9%ac%b1%e6%83%a1%e6%80%a7%e5%be%aa%e7%92%b0/ Mon, 14 Sep 2020 07:22: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265 【明報專訊】或許有人認為,長者人生閱歷比年輕人多,應懂得處理壓力及面對不快樂,但事實是不是如此?林伯中風後,雙腳不聽使喚,結果患上了抑鬱症,復康進度與情緒問題,變成惡性循環。

中風康復長者失動力練習 逃出抑鬱惡性循環
中風加抑鬱——研究發現,約31%中風生還者患有抑鬱症,影響自理能力和社交生活。(明報製圖)

有沒有試過,夜深時眼睜睜望着天花板,腦海中已經數到200隻綿羊跨過欄柵,卻絲毫沒有睡意;去到白天,面對平日最喜愛的食物卻絲毫沒有食慾;上班時只覺得渾身疲倦,即使連平日最簡單的工作也沒有動力去完成。這時候,感覺生活像泄了氣的氣球,無論做任何事也無法將它填滿。

 

人生閱歷多 更懂面對壓力?

以上抑鬱感覺,或多或少都在每個人身上出現過。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所經歷的抑鬱也有分別,年輕時相對較為開放,願意與身旁信任的親朋好友分享內心苦惱,也會自發上網尋求解決辦法;再加上可以參加各式各樣活動去暫時忘卻煩憂,解決煩惱的途徑愈多,重拾歡笑的機會愈大。

年輕人是如此,那人生另一階段的老年人呢?或許有人認為,老人人生閱歷比年輕人多,對於如何處理壓力及面對不快樂時間應該不會陌生。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在這裏,想先跟大家分享林伯的故事。

林伯是教會中人,一年多前,在很多人眼中他都是一名開朗長者,所有教會舉辦的活動,或者大大小小的興趣小組,都會看到他的身影,擔當着不同角色。林伯臉上雖然皺紋滿佈,卻常常堆滿笑容,雖然過着退休生活,但一點也不乏味。直到一年多前,一向身體健康的林伯忽然因為中風進了醫院,幸好病情不算嚴重,沒有任何生命危險,幾天後便可以由太太和仔女陪同出院。雖然林伯雙腿不太能使力,需要仔女攙扶行走,但當時所有人,包括林伯在內都抱持樂觀態度,認為是短暫情况,只要定時做物理治療,很快又可以好像以往一樣健步如飛。

抱持着這個信念,一開始林伯完全聽從醫生建議,有規律地做練習,從不缺席任何治療機會。但一個月過去,康復過程卻出乎意料地緩慢;第二個月,雙腿仍舊不聽使喚,林伯開始意興闌珊;直到第三個月仍然不能獨自行走,自此,他便徹底放棄了。

中風康復長者失動力練習 逃出抑鬱惡性循環
水能載舟——情緒影響行為,行為亦影響情緒;但這個關係是惡性還是良性,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imtmphoto@iStockphoto)

獨坐家中 埋藏心裏感受

自從那個時候開始,林伯便常常呆在家裏。教會或親朋戚友來探望他,他只以三言兩語應對了事,仔女表示願意駕車陪他去參加各種活動,他也藉詞拒絕。以往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是緊緊皺起的眉頭,從前滔滔不絕的林伯,現在只願獨自坐在家中,呆望着盆栽便度過一整天,深夜時分寧願在客廳看電視也不願上牀睡覺。而林伯對於自己的感受,始終不發一言。

把一切都看在眼裏的兒子深感不妥,建議林伯去看精神科醫生。他初時極力抗拒,推說自己沒有不開心,只是有點疲倦及沒有心機;但兒子鍥而不捨,每天用盡各式各樣方法勸說父親,林伯的心開始軟化,最終答應去見一見醫生。

 

用藥+心理治療 重投練習

經診斷後,確診林伯患上抑鬱症。導致林伯抑鬱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可以這樣去理解:情緒影響行為,行為亦影響情緒。中風後的林伯,因為復康練習進展緩慢增加了他的無力感,而這種無力感也反過來令他更無動力去練習,自此,一個惡性循環便形成了。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哲學問題,很難說清誰是始作俑者,只知道它們關係密不可分。雖然如此,但究竟這個關係是惡性還是良性,卻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既然行為可以影響情緒,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改變現况?

就以林伯為例,經過兩個月抗抑鬱藥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的努力後,林伯願意吃、睡得熟,慢慢重拾正面積極態度,也不再抗拒做練習,經過持之以恆的努力,現在終於可以靠一己之力站起來,並且行動自如。林伯漸漸回復正常社交和教會生活,經常與家人出外飲茶行街,真正的憑一己之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知多啲:研究:影響生心理 三成中風患者抑鬱

2014年澳洲悉尼大學發表一項綜合分析,涉及不同地方共25,488名中風生還者,估計當中患有抑鬱症的達到31%之多。亦有研究顯示,抑鬱症可能持續地影響中風生還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交生活,更對照顧者造成心理困擾。

 

家人多觀察聆聽 支持最重要

像主稿提及的林伯一樣,接受治療後情緒顯著改善的個案很常見。但若病者拒絕求助,應該怎麼辦?此時,家人的關心和鼓勵就變得重要。林伯兒子便是很好例子,他細心觀察加上不放棄的態度,協助林伯點燃他命運上的路燈。所以很多時候,家人的陪伴及支持至關重要。

 

小貼士:

1. 長者抑鬱症徵狀可能不明顯,需要細心觀察,如果有懷疑,應該找醫生詳細檢查

2. 大部分患有抑鬱症的長者,接受治療後都會好轉;相反不就醫的病人可能會令病情加深,故應該盡快處理

3. 家人的角色是很重要。除了多觀察和聆聽外,亦可以多陪伴及鼓勵

 

文:雷永昌(香港老年學會理事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5%8f%aa%e8%aa%aa%e5%94%94%e4%bf%82%e5%95%a9-%e8%ab%97%e5%a4%9a%e5%92%97-%e7%84%a1%e5%8a%a9%e6%89%93%e6%b6%88%e8%b2%a0/ Mon, 15 Jun 2020 04:04: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10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出現學生輕生個案,引發社會關注。每個個案背景和所面對問題都不盡相同,沒有周全的解決公式。不過,家長或許可透過平日留意子女一言一行,嘗試及早找出端倪加以防範。

預防勝於治療,作為家長,平日應和子女保持良好溝通,建立互信並成為傾訴對象,讓孩子即使遇上挫折亦會主動暢所欲言。有時留意到孩子心不在焉、寢食難安、對遊戲失去興趣等,便要多加關心。若發現孩子在朋友間談及生死話題,或是在網絡搜尋自殺資訊,以至出現自殘行為,家長更要提高警覺。

在子女面前,許多家長即使心存懷疑卻仍迴避談及,怕會觸動孩子。但事實上,開放的討論反而可以讓孩子衝破內心禁忌,給予他們談論自身感受的機會,令他們感到身邊有人願意聆聽。若然難於啟齒,可以嘗試用以下方式打開話題:

「我留意到你最近無乜心機。我明白人心情低落嘅時候,可能連生存都覺得好攰。你最近有無類似諗法?」

「你話好攰,意思係唔係想放棄,唔想做人?」

相關文章:e代精神︰自殺有迹可尋(二)

 

「有無幻想過會點做?」

這些話題雖然沉重,作為家長亦總希望答案是否定。但緊記,一些負面的想法可能早已存在,不會因為避而不談而無故消失;家長主動打開心窗說亮話,反而能為孩子解決問題創造開端,共同尋找出路。因此,身為家長事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無論什麼情况下盡量保持鎮定,以免讓孩子感到壓力。

 

「共情」態度應對 共同尋出路

若不幸發現孩子確實心存輕生之意,家長應以「共情」的態度來應對,即與孩子主動分享情緒。須明白孩子能說出內心鬱結,必定鼓起相當勇氣,家長更應予以肯定和認同其感受。「多謝你對我嘅信任,我完全感受到你嘅痛苦。」

相反,「唔係啩」、「你諗多咗啫」、「唔好咁諗啦」等否定語氣說話不僅並非安慰,反而會終止話題,令孩子更加孤獨和窘困。

孩子萌生輕生念頭原因眾多,但他們的圈子不外乎家庭、學校和網絡,要了解其心理狀况其實亦非大海撈針。若有父母間感情問題、家庭暴力、朋輩欺凌,以至學業壓力等,只要平日稍加留意,意識到危機,透過學校、社工和家庭3方合作,於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往往可避免悲劇發生。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支援貼士:保持冷靜 聆聽不批判

誰都有可能遇上身邊人情緒受困或失落,此時如何做一個合適的支援者?黃宗顯及利民會提供以下貼士:

內心平穩

聆聽者須保持冷靜,宜謹慎控制聲線緩急。若聆聽者自身情緒激動或過急回應,可能令求助者的心情更為煩躁。

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

聆聽他人訴苦時,別急於提供意見或回應,如「睡一覺便會無事」;學習以不批判、尊重的態度來聆聽,當對方分享後,可嘗試覆述其說話內容,或進一步詢問了解,展示自己願意及有興趣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

結伴活動

親友情緒受困時,不妨與對方結伴活動,如一同吃早餐、散步等。除了讓親友感受被陪伴,亦可轉移專注力,不會一直陷於負面思緒。

保持警覺

一旦親友萌生輕生念頭,並開始周詳計劃,便需找社工等專業人士跟進。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容易誘發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5個簡單方法助你應對壓力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6%ab%e6%83%85%e5%bd%b1%e9%9f%bf%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ae%b9%e6%98%93%e8%aa%98%e7%99%bc/ Thu, 14 May 2020 03:47: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687
【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容易誘發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5個簡單方法助你應對壓力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王澤塘醫生建議,要預防抑鬱症,首先要懂得應對不快樂和壓力,附圖的 5 個簡單方法有助應對壓力和面對「疫」境。

再有新冠肺炎的本地感染個案確診,令本港連續23日 (至5月13日) 的「零紀錄」已斷纜,即表示每一個香港人仍要繼續防疫,不容鬆懈!事實上,經歷連月來勢洶洶的疫情,威脅着全球人類的健康,打擊社會及經濟等活動外,對不少人的精神健康也帶來負面影響。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王澤塘醫生指,由去年底延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跟面對離婚、喪親等重大生命事件(Major life event)所產生的壓力相若,隨時有機會誘發抑鬱症,尤其是高危人士!你屬高危人士嗎?王醫生建議了5個簡單應對方法,助你面對壓力和「疫」境!。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逐浮現 料抑鬱症求診個案增

王澤塘醫生表示,就近日臨牀診症所見,暫未見抑鬱症患者的求診人數有明顯增加,但預料疫情對經濟、社會所造成的損失逐漸浮現,相信相關個案將會慢慢顯現。

「抗疫過程令很多人的生活大受影響,例如病人會因為醫療系統專注抗疫而未能及時就醫、長者或弱勢社群不易獲得疫症資訊和防疫物資、低下階層和部分行業前線更要承受無薪假、減薪,甚至失業帶來的身心壓力、為人父母者亦因為居家工作及子女停課而分身不暇等等。」

壓力、負面情緒持續兩星期
影響日常工作 及早求醫

王醫生指出,不少人都會因上述問題而感到壓力或衍生不快樂情緒,實屬正常反應;不過,若上述負面情緒持續,例如每日頗長時間情緒低落,甚至持續兩星期或以上,並且感到困擾和影響日常工作、學業、社交關係等,便需要及早正視和處理。

抑鬱症在香港並不罕見。根據食物及衞生局2017年公布有關《香港精神健康調 查 2010-2013》的資料顯示,年齡介乎16至 75 歲的華裔成人當中,抑鬱症的患病率為2.9%。而另一個由香港大學醫學院已進行了10年的「愛+人」研究則顯示,受訪者出現疑似抑鬱症的比率,由2014年的5.3%,徐徐上升至2017年的6.1%,並進一步上升至去年的9.1%,而去年下半年的社會運動,加上今年初的疫情,估計數字有增無減。

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那麼,哪些人較為容易患上抑鬱症呢?王醫生指,屬較高危的人士包括:長期病患者、長者,以及缺乏社會支援、教育及經濟水平較低等人士,女性也有較大機會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徵狀:不開心、睡眠質素轉差、負面思想

王醫生續說,抑鬱症的成因與遺傳及環境兩大因素有關。「受情緒或抑鬱困擾的人士,除了感覺不開心、睡眠質素轉差、對事物失去興趣、性情改變,以及經常出現負面思想外,有時也可能出現軀體徵狀,如頭痛、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

勿怪責及視作等閒 宜多聆聽及陪伴患者

王醫生強調,若發覺身邊人出現以上情况,緊記不要怪責或視作等閒事,而是嘗試聆聽他們的心聲,幫助紓緩其壓力及照顧他們的需要,若情况持續或趨嚴重,更應鼓勵及陪伴他們求醫。經醫生診斷後,可透過處方藥物,及非藥物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來治療抑鬱症,改善情緒。

5個簡單方法 應對「疫」境和壓力

要預防抑鬱症,首先要懂得應對不快樂和壓力,王醫生建議不妨實踐以下5個簡單方法,有助面對「疫」境和紓緩情緒:

1. 不宜過度關注疫情消息:要懂得過濾正確的疫情資訊,避免衍生無謂的擔心。

2. 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例如飲食要均衡、多飲水、戒煙酒、有足夠和規律的睡眠及適量的運動,即使居家工作或停課在家亦要保持規律的生活。

3. 不要忽略自己的精神健康:不妨多想正面的事情,例如在疫情下打掃多了,令家居保持衞生;又或者分享防疫物資予有需要的人。

4. 懂得放鬆自己:每天做一些簡單的呼吸法和伸展運動,又或者進行冥想、靜思等,最重要是積極和持之以恆地做。

5. 保持社交接觸:維持適當的社交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即使與家人及朋友並非經常見面,都可以透過電話及通訊軟件等保持聯繫。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但王醫生相信,只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與家人和朋友互相扶持,即使是再大的疫症也是人生中的一次考驗,這些經歷有助提升日後面對其他困境的能力,再次迎來曙光和希望。

]]>
【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下 反覆洗手消毒疑似強迫症? 及早關注 減低強迫行為和思想影響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4%b8%8b-%e5%8f%8d%e8%a6%86%e6%b4%97%e6%89%8b%e6%b6%88%e6%af%92%e7%96%91%e4%bc%bc%e5%bc%b7%e8%bf%ab/ Mon, 11 May 2020 08:09: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518
【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下 反覆洗手消毒疑似強迫症? 及早關注 減低強迫行為和思想影響
betway体彩 精神科專科醫生潘佩璆醫生強調,疫症期間着重清潔無可厚非,但若熬夜也要反覆拖地抹屋至身體筋疲力竭、頻密洗手後仍感覺不乾淨,甚至感覺「唔做唔舒服」,則可能是強迫症的先兆!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為防疫全城戴口罩之外,更要每日反覆洗手、消毒清潔家居……不停重複這些行為,不少人更擔心或懷疑自己可能患上強迫症betway体彩 精神科專科醫生潘佩璆醫生指,疫症期間着重清潔無可厚非,但若頻密洗手後仍感覺不乾淨、熬夜也要反覆拖地抹屋至身體筋疲力竭,甚至感覺停下來會更辛苦,則可能是強迫症的先兆!如不及早關注問題,會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

 

重複洗手、消毒未必患強迫症

關鍵有否「唔做唔舒服」

不少人都會問,每日重複洗手、消毒,是否就是患有強迫症?潘醫生表示,強迫症的定義並非以行為重複的次數界定,而是有否出現強迫性的行為和思想。

「病人會覺得有一種壓力或力量迫使他要做某一件事,做了感覺會好一些,若『唔做便會唔舒服』。」潘醫生強調,強迫症病人即使知道重複做這些行為並不合理,但卻無法制止自己,又或嘗試制止會覺得更辛苦。

 

不斷重複強迫行為和思想 影響生活

潘醫生稱,強迫行為可以變化多端,例如有病人因為經過地盤後覺得塵土飛揚,回家後不斷洗澡清潔自己,後來更感覺居所同樣骯髒,於是不停抹塵打掃;有些患者在走路時會刻意避開踏到地磚的縫隙;有些則每次出門要再三檢查門窗水電等是否已關上……「患者可能因為要反覆檢查家中門窗而未能出門上班,影響工作、生活。」

至於強迫性的思想,強迫症患者有時會不斷思考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甚至出現一些衝動的念頭,例如突然想衝出繁忙的車道,又或把手抱嬰兒拋出窗外等。潘醫生說:「這些衝動思想會令患者感到害怕,更會憂慮自己真的會執行這些不合理的念頭,若出現這些情况必須盡早求醫,接受診斷和治療。」

 

治療強迫症 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見成效

現時治療強迫症主要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類。潘醫生指出,強迫症和抑鬱症兩組病徵均與血清素有關,因此一些調節血清素水平的抗抑鬱藥及抗焦慮藥物對患者帶來很大幫助。至於非藥物治療則是利用認知行為治療,幫助病人提高忍耐度及控制強迫行為。「兩類治療配合使用,對患者帶來最大的療效。」

 

強迫症難「斷尾」 2/3患者治療後重拾正常生活

他續指,強迫症的影響通常較為長期,病人的情况時好時壞,也難言能夠完全康復。但追蹤研究顯示,三分二的強迫症患者在接受治療約一年時間後病情好轉,可以回復正常生活。

事實上,強迫症在香港不算常見,僅佔人口中的1至2%,但任何年紀和職業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潘醫生表示,成年人常見於20多歲發病。究竟哪些人屬於強迫症患者高危族呢?

 

追求完美主義、有強迫性性格者屬高危

「有強迫性性格的人士一般會追求完美主義,處事規行矩步、井井有條、要求高,甚至屬『奄尖』,如果這些特徵十分突出,就是強迫性性格。這類人士本身盡責、認真,對事情的要求比較高,可能因此而承受壓力,故容易引發抑鬱症、焦慮症、厭食症等精神問題,強迫症亦是其中之一。」不過,潘醫生強調,有這類強迫性性格並非缺陷,也是做人處事的優點,應好好善用。

潘醫生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近月因為強迫症病情轉差或新症並不多,但因其他情緒如焦慮和抑鬱症等的求診人數則有明顯增多,他相信是這些病症本身比較常見,二則由於長期防疫和經濟轉差,為身心帶來的壓力所致。

潘醫生提醒,若持續出現「睡不着、吃不下、做不到事情」等狀况,便要盡早病向淺中醫。

 

Tips:面對「疫」境 減壓有法

  1. 與人保持聯繫:雖然要保持社交距離,但仍可透過電話、短訊等,互相傾吐,宣泄壓力。
  2. 多接收正能量:嘗試為自己減壓,讓自己和社會有更多的正能量。
  3. 保持活動量:可選擇到人少的地方散步或做運動。

]]>
醫賢心事:在抗疫中的焦慮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f%bc%9a%e5%9c%a8%e6%8a%97%e7%96%ab%e4%b8%ad%e7%9a%84%e7%84%a6%e6%85%ae/ Mon, 20 Apr 2020 03:42: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083
醫賢心事:在抗疫中的焦慮
(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抗疫是與危險對抗、保護自己。因為時刻要保持警惕,所以焦慮已在大家心中慢慢累積起來。有一些朋友已經發覺睡眠出現問題,有些之前穩定了的情緒病人這個時候情緒問題再次浮現。

當「戒備狀態」一直持續,壓力便一直累積。這種壓力的來源不是來自某單一事情,比較沒有聚焦,但在生活中使我們不斷牽掛,漸漸形成緊張狀態,使身體不能放鬆下來。在疫情裏,我們無可避免地不時注意着洗手、買口罩、戴口罩、留意身邊有沒有人看似不適徵狀、留意疫情相關新聞等等,這些動作不會使我們馬上焦慮起來,但當時日久了,身體便可能出現不能放鬆的信號,例如腦海總是轉個不停、情緒變得焦躁、處事變得沒有彈性,甚至開始出現疲倦、腸胃不適、半夜醒來等等徵狀。正正因為壓力的來源並不明顯,不是每個人都留意到疫情為我們帶來的壓力。

 

照顧身心靈 為持久戰作準備

疫情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可能還會繼續。當我們在抗疫物資、衛生習慣上已經有了準備,現在是時候也為我們的心靈準備一下。這個準備並不是要自己再做些什麼,而是多留意自己在無意間因為疫情而不能放鬆下來、因為疫情而變得疲累。要打持久戰,便要在抗疫的生活方式裏找到自己能放鬆和享受的時刻,要看見自己在這個戰備狀態下的焦慮。當我們看見自己的感覺,才能找到平衡點,在抗疫之餘不忘照顧自己。

要打持久戰,我們不能一直忽略自己的心靈。是時候重整一下旗鼓呢!

文:何浩賢(精神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