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專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9 Sep 2024 07:15:4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精神科專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85%ac%e9%99%a2%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7%a4%be%e6%9c%83%e5%a3%93%e5%8a%9b%e7%b6%93%e6%bf%9f%e7%92%b0%e5%a2%83%e6%9c%aa%e6%94%b9%e5%96%84/ Thu, 19 Sep 2024 07:04: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45 【明報專訊】患思覺失調38歲男子日前在北角疑病發襲擊家人遭警員開槍擊斃,再掀社會關注精神病患支援。醫管局數據顯示,公院上年度跟進30.94萬精神病患,人數過去10年增近半,但同期精神科醫生增加不足兩成,平均每名醫生要多跟約154名患者,最新醫患比例達1:775.4。而最新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有5.2萬宗新症。有曾任職公院的精神科醫生說,部分同事更要跟進過千患者,預料情况只會惡化。有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建議加強基層醫療篩查和介入,並透露委員會將討論北角個案和如何及早識別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惡化。

精神科醫生:病患比例1:775.4  精神病患10年增近半

醫管局數據顯示,該局由2013/14年度跟進約20.81萬名精神病患,增約48.7%至2023/24年度30.94萬人,同期精神科醫生由335人增至399人,即每名醫生由10年前平均跟進621.2名病人增至最新的775.4名(見圖)。精神科門診總求診人次同期亦由79.12萬增約23.7%至97.9萬。而最新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有5.2萬宗新症,緊急和半緊急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維持於目標的一周和4周內;各聯網穩定新症最長輪候84至100周,較去年同期的57至95周長。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醫局預留1.27億聘人支援

醫管局回覆本報稱,2024/25年度預留約1.27億元額外撥款,包括進一步增聘個案經理、加強精神科住院和門診服務的護理人手、支援專職醫療和朋輩支援員,以及加強精神科長效針劑治療。該局會適時檢討成效,並按需要推行補充措施,進一步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和改善求診安排。

專科醫:社會壓力升 料病患續增

曾任職公院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莊勁怡說,社會壓力愈大且對求診更開明,相信醫管局精神病患只會愈來愈多,「無論加幾多人都好難(足夠)」。她說,受內部人手編配和社會情况影響,曾聽聞部分醫生要跟過千宗個案;自己亦試過一個下午看40個症,即平均5分鐘一個,只能自行編配時間,「有些個案可能傾耐些會改變到,便會耐少少」。她認為支援精神健康要「全民皆兵」,若患者親友、同事、鄰里甚至保安均有相關認知並了解社區支援,可避免更多悲劇。

學者倡及早安排社工跟 避惡化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說,近年社會氣氛和經濟環境未見改善,精神病患者增加是預料之內,看不到可「扭轉乾坤」。他說精神科醫生需時培訓,亦難靠引入海外醫生,建議及早介入情緒困擾者並安排社工、臨牀心理學家等照顧,避免病人惡化至需由醫生跟進。

政府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精神醫學系臨牀副教授張頴宗認同,須在基層醫療層面及早篩查和介入,而推出不久的地區康健中心篩查計劃需時顯現成效,建議未來在更多地區推行,並加強透過家庭醫生和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處理輕微抑鬱、焦慮及失眠個案,處方簡單抗抑鬱藥。

病情惡化有徵兆  未必及時能「捕捉」

北角慘劇死者病情一直穩定並準時覆診,張頴宗說病情惡化一般有徵兆,但現實環境複雜,未必及時「捕捉」得到,希望家屬不要自責;又稱委員會將討論有關個案,研究如何及早識別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惡化。他提醒今次死者只因特定情况觸發情緒,呼籲社會不應將精神病與暴力掛鈎。

覆診者稱住院逾月終獲重新校藥

患有思覺失調的61歲阿Wing(化名)去年接受本報訪問時談到,每次公院覆診會見不同醫生,只得寥寥數分鐘問診。他一直希望與醫生商討調校藥物,卻遲遲未有機會,他昨再受訪說早前疑因藥物問題引致抽筋和咬傷舌頭,一度留醫深切治療部,住院逾月期間終獲另一精神科醫生重新校藥,現時有感服藥副作用較小,病情更穩定,「可能之前每次覆診不同醫生就不敢轉藥,照開以前藥物」。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患思覺失調的61歲阿Wing(化名,上)去年9月入院經醫生調校處方後,現時每日仍需服用10多顆藥丸,加上其他身體疾病,家中儲藥多得駭人。由於每次服藥數量多且分量略有不同,親友會幫他將藥丸分類放在膠盒。(鍾林枝攝)

曾因藥物問題抽筋入ICU

20多年前起出現幻覺和幻聽的阿Wing,患有思覺失調、抑鬱、焦慮和睡眠癱瘓症,由公院精神科跟進,現時每3個月覆診。他說過去一年政府和社會更關注精神健康,有感現時覆診醫生會多問幾句,更詳細了解病徵,但每次仍由不同醫生看症,覆診時間與以往相若,「因為病人多,已經好好了,沒有辦法」。

阿Wing每日要服用10多顆藥丸,其中一種藥日服9顆,他去年9月因家中藥物不足而停服數日,有天頭暈抽筋,更咬傷舌頭,幸好友人助召救護車。他最終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一周,轉送精神科病房約一個月,其間有醫生為他重新校藥和持續監察副作用,「醫生都話無理由每次要食9粒這麼多」,現時覆診已改用新處方。

社協倡持續提供社康外展

跟進阿Wing情况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說,阿Wing一直希望與醫生商量校藥,但每次覆診不同醫生且時間有限,到入院才有機會調校,身體卻已變差。她說阿Wing獨居、社交網絡較弱,需多些社區支援,曾有社康護士探訪卻只跟進約一年,認為醫管局應為有需要者持續提供外展。

日前北角警員開槍案死者亦患思覺失調,屬嚴重精神疾病個案,阮淑茵認為社康護士或個案經理可擔當監察和聯繫角色,及早識別個案惡化,並轉介至合適社區資源。她說雖然病患現可直接聯繫個案經理,惟曾聽聞有個案「3日都找不到人」,建議設立途徑讓患者及家屬在緊急情况下直接聯繫求助,例如透過「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普通科門診公私協作:兩年66人參與 學者:須教育精神問題不一定看專科

公立醫院精神科病患人數持續增加,醫管局前年5月起將「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擴至精神科專科門診,邀請輕微情緒問題且病情穩定者轉由社區家庭醫生跟進。醫管局回覆本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有66名精神科病人參與計劃。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質疑杯水車薪,資源用以聘請醫生或更有用。

計劃資助病人每年10次到私家醫生求診,收費50元等同醫管局普通科門診,醫生每次另可獲361.2元資助。醫管局回覆稱,截至7月底有519名私家醫生參加計劃,其中41人具備精神科相關專業訓練,而獲邀參加計劃的病人都適合在社區基層醫療繼續跟進,他們可從醫生名單按意願選擇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莊勁怡說,平均每個聯網少於10名病人參與,醫管局須檢討參與率低原因,並稱醫生資助額吸引力不大,「用這麼多資源,會否將錢用來聘請或培訓專科醫生更好?」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認識情緒病症狀3大範疇 有別壓力反應

學者:家庭醫生處理輕症 可減標籤作用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認為,家庭醫生有能力處理輕症並可減低標籤作用,但得悉部分備有精神醫學培訓的家庭醫生仍對處方安眠藥等有保留,認為須加強社會教育以改變風氣,讓大眾明白有精神健康問題不一定要看專科,可選擇其他支援。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精神醫學系臨牀副教授張頴宗說,委員會最近會議未有談及上述計劃,但認同須檢討成效,例如「會不會病人覺得繼續這樣(留在精神科門診)也很穩定,來拿藥又有專科醫生,沒有原因要去家庭醫生?」他亦建議檢視其他下放精神科門診病人的途徑。

]]>
完美主義「遺傳」 子女陷抑鬱危機 //www.afterroberto.com/%e5%ae%8c%e7%be%8e%e4%b8%bb%e7%be%a9%e3%80%8c%e9%81%ba%e5%82%b3%e3%80%8d-%e5%ad%90%e5%a5%b3%e9%99%b7%e6%8a%91%e9%ac%b1%e5%8d%b1%e6%a9%9f/ Mon, 26 Feb 2018 03:26:4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2335 【明報專訊】「如果我拿不到100分,爸媽便會不愛我」、「我做不到最好就等於失敗,人生就會毁掉了」……我們從求學階段,直至在職場打拼,身邊或多或少都曾遇到力臻完美的人,甚至我們自己有時也會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生怕沒有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確,積極的態度是邁向成功的其中一個因素,但過分追求完美,不單大大增加壓力,苦了自己,更會增加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也許你會說:「想得到100分的人比比皆是,難道所有人都是完美主義者?再者做事想要『完美點』又有何不妥?」完美主義者最大的特點是事事過分追求完美,不斷追逐最高要求,連99分都不滿意。心裏雖知道世上很難做到十全十美,完美主義者卻堅持追求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把全副心神和精力投放在那裏,甚至不惜犧牲私人時間、家庭或社交生活。這些完美主義者在無法達到自己目標的時候,往往會埋怨自己,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完美主義往往與多種心理問題有關,例如抑鬱、焦慮、自尊心低落、厭食/暴食、自殺意念等,當中抑鬱是最普遍的情緒問題。

自我要求、要求他人、被人要求

一般來說,完美主義者可界定為三類:自我要求型、要求他人型及被人要求型。第一種「自我要求型」,顧名思義是指給自己定下了很高的標準,如工作一定要又有效率又要無敵等,當無法達到這些標準時,往往會不斷自責,變得抑鬱;第二種「要求他人型」卻是對別人有很高的要求,總希望別人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不許別人犯錯誤,不許別人有一點瑕疵;而第三種「被人要求型」,他們之所以不顧一切追求完美,是因為深信其他人要求他們完美,所以對自己就「我一定要做到,否則他們就會不滿意」、「我沒有做到他說的那樣,他一定很失望」等。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不單把自己弄得很累,而且還會因為達不到這種期望而產生擔憂或失落。

2017年版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披露,一項研究找來1034名大學生,當中449名來自加拿大的大學,平均年齡為18.7歲;585名來自中國北京的大學,平均19.5歲。研究要求他們填寫多面向完美主義量表的自我測驗,以區分六種不同的完美主義特質,分別為「對錯誤過度在意」(Concern over Mistakes)、「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父母期望」(Parental Expectations)、「父母苛求」(Parental Criticism)、「行為的懷疑」(Doubts about Actions)及「組織」(Organization)。

「對錯誤過度在意」反映了對錯誤的負向反應,是一種將錯誤視為失敗的傾向,而且相信失敗等於喪失尊嚴;「個人標準」反映了對表現定下高標準,且傾向以個人的表現來評價自己;「父母期望」反映了父母所賦予的高期望;「父母苛求」則反映了父母過度的批評;「行為的懷疑」反映了非常關注事情是否做得夠好,以及有重複工作及工作落後之傾向;「組織」則強調凡事一絲不苟。

文化差異 產生不同完美主義者

研究結果顯示,加拿大的學生大多都是「自我要求型」和對錯誤過度在意;中國的學生則多為「被人要求型」,擔心達不到身邊人對他們的定義或期望。而不論是哪一種的完美主義形態,他們普遍也會感到有壓力,而且常有「我害怕失敗,一失敗就會被定型」、「我家人希望我是完美的」的想法。當壓力遠超負荷時,他們便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鬱。至於為什麼加拿大與中國的學生會傾向有不同的完美主義形態?這大概跟社會的文化差異有關。

要考究完美主義者的誕生,不得不從父母入手。人的性格如何,除了一部分是受基因遺傳影響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環境影響,當中包括成長的環境和經歷,以及身邊人的感染。所謂「三歲定八十」,人的性格如何,往往是從小受身邊人的控制或感染而成的,性格一般到青少年階段便已「定好」了,除非遭逢巨大的打擊,或努力下一番苦工改變,否則很難再有大變化。既然性格的發展主要在出生至青少年階段,當中能有最大影響力的,必然是父母。

2017年版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指出,美國研究組織找來159對加拿大父女,當中父親平均年齡為52.3歲,而女兒為19.9歲。他們除了藉多面向完美主義量表來分析完美主義類型,也需填寫依賴性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量表,當中每條題目均設五個等級(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來為對方評分,如「如果我獲取好成績,我的父親會顯示他對我的愛」、「我的父親總愛控制我」、「我的性格像父親」、「如果我女兒做得不夠完美,我會對她不友善」等問題,從而了解父女二人的完美主義類型,以及分析女兒因而抑鬱的可能性。

結果顯示,女兒會有對自己過分批評和對個人表現定下過高標準的完美主義,當中有四成是來自父親有「要求他人型」的完美主義,意即父親如果從小要求女兒不許出錯,凡事要取滿分,那麼父親把完美主義「傳播」到女兒身上的可能便很高,帶來更大壓力,增加抑鬱的風險。而父親對女兒的心理控制,也對女兒的完美主義帶來多於三成的影響。這個研究證明,父母與子女的性格發展有莫大的關係,影響何其深遠。在子女成長過程中,要是太專注在錯處上,會帶來壞的後果。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

其實,對人對事有要求並不是壞事,努力希望做得更好也是積極正面,但過分追求完美,卻是不切實際,也會為自己或子女帶來沉重的壓力,更會增加抑鬱、焦慮、甚至自殺念頭的風險。緊記世上根本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學懂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然後努力做好自己就是了。

文:林慧心(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2/0e69dc280d5499be65b00d7841a89562.jpg壓力爆煲——過分要求子女事事做到最好,可能影響他們在將來變成完美主義者,對所有事情都很執著,壓力爆煲,隨時誘發其他情緒問題。(圖:kiankhoon@iStockphoto,設計圖片,圖中模特兒與文中疾病無關);

]]>
賢醫心事:其實我不懶散……是專注力不足 //www.afterroberto.com/%e8%b3%a2%e9%86%ab%e5%bf%83%e4%ba%8b%ef%bc%9a%e5%85%b6%e5%af%a6%e6%88%91%e4%b8%8d%e6%87%b6%e6%95%a3%e6%98%af%e5%b0%88%e6%b3%a8%e5%8a%9b%e4%b8%8d%e8%b6%b3/ Mon, 25 Dec 2017 07:18:3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1481 【明報專訊】早前,有名任職文員的病人因為工作問題向我求診。他說因為上司常找到他粗心大意的地方,被責怪後感到不開心。

細問之下,他發現自己無論怎樣努力核對,也會有大意的錯誤。這情况從小時候已經開始。回想起在讀書時期,老師總是責怪他大意、不專心,成績一般,當時他沒有為意是自己的問題。踏入社會工作後,他每逢遇到困難便會轉工、轉行,工作都做不長。遇上一些比較棘手的工作時,他便會放棄,進而萌生去意。這不僅限於工作方面,就連去旅行、甚至結婚等人生大事,凡是要動腦筋計劃的事情,他也不願意去想。

動腦筋要事必拖延

再問下去,發現原來他自小已經「大頭蝦」,容易忘記,縱使已經「寫紙仔」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情,但可以整張紙也弄丟;做事亦喜歡拖延,凡要動腦筋的事情便拖到最後,半夜才趕工,而且有時趕不及死線。在工作裏找不到成功感,加上做事難以堅持,引致他常常要轉換工作。這樣下去,很自然便出現了焦慮抑鬱的情况。

誤會自己 併發情緒問題

原來,我們做事能夠堅持到底、把工作計劃得好,也是我們專注力的一部分。專注力不足的人,不喜歡動腦筋,容易給人懶散、沒恆心的印象。很多時候,就連患者自己也誤會自己是沒用及沒人喜歡,甚至連自己也討厭自己,很容易併發情緒問題。

讓患者和家人了解到問題的根源,已經可以令患者好過一點。得到適當治療後,很多患者在工作上也感覺到比較容易處理、挫折亦減少,就連焦慮抑鬱的徵狀也沒有了!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1/00-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