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令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19 Aug 2020 14:51:2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禁足令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倘惡化 袁國勇、許樹昌同倡「禁足令」 梁子超:市民每次外出應想清楚 為自己、家庭及社區帶來一分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6%ab%e6%83%85%e5%80%98%e6%83%a1%e5%8c%96-%e8%a2%81%e5%9c%8b%e5%8b%87%e3%80%81%e8%a8%b1%e6%a8%b9%e6%98%8c%e5%90%8c%e5%80%a1%e3%80%8c%e7%a6%81%e8%b6%b3%e4%bb%a4/ Tue, 21 Jul 2020 10:51: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497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今日(21日)新增61宗確診個案,58宗為本地個案,其中25宗本地個案源頭不明;其餘3宗為輸入個案。兩名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袁國勇和許樹昌先後稱倘疫情再惡化要實行「禁足令」。不過,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今日在港台節目表示,不認為「封城」可減緩疫情,最重要是斬斷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傳播鏈,最有效方法是巿民留在家,若繼續「馬照跑,舞照跳」,難以控制疫情,「市民每次外出應該想清楚是否一定要出去,因每一次外出也為自己、家庭及社區帶來一分風險,阻礙撲火工作」。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倘惡化 袁國勇、許樹昌同倡「禁足令」 梁子超:市民每次外出應想清楚 為自己、家庭及社區帶來一分風險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資料圖片)

梁子超:集中控制疫情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宣布收緊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措施,並稱疫情若持續惡化,極致可以是「禁足令」。梁子超認為,「封城」做法極端,對經濟及疫情都是不歸路,即使「封城」市民也要外出買物資、醫院仍要運作,若考慮「封城」倒不如集中控制疫情,以紓緩醫院壓力。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在同一節目稱,有私家醫生及巿民向她表示,有私人機構要求員工若所居住大廈有確診個案,即使沒有緊密接觸也要先檢測,確保結果呈陰性才可上班,卻沒有安排在家工作。她說,即使驗出陰性亦不代表沒有風險,認為在家工作更安全。

袁國勇:倘確診幾何級上升 實施禁足令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若新措施實施14日後,確診仍幾何級上升便要「封城」;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稱,若市民繼續外出食飯,可能要實施禁足令。

袁國勇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稱,若新措施實施7至14日後,確診仍幾何級數上升,就「無得傾,真係要lockdown(封城),唔係話全個城市,起碼你唔出得門口」。但他對香港有信心,認為確診增加,大家會緊張。他說比起2、3月,現時民眾恐慌指數較低、社交活動反彈及夏天戴口罩辛苦,認為市民「輕敵」。
他認為政府早前放鬆防疫措施時應在高危地方如飯堂、學校有針對措施,亦應有足夠檢測,「可惜兩點都做得不好」。他建議可在高危地區設街站派化驗瓶,供有輕微病徵者即場留樣本,但要找「外援」增加檢測量。

許樹昌:市民盡量留家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稱,前日才宣布新措施,要過幾天才知是否到位;若確診下跌即有效,如幾何式上升則要更多措施;又說外國也有禁足令。許樹昌則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市民要盡量留家,若繼續外出食飯,可能要實施禁足令。

何栢良:室內外均應強制戴口罩

政府將強制市民在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措施可更徹底,不分室內外均強制戴口罩,但豁免做運動、有醫生證明的人。他又稱,室外強制戴口罩可減街上「圍爐吸煙」。

(疫情第三波)

專題系列文章

]]>
【新冠肺炎】確診增逾108宗 戴罩令擴商場街市 夜禁堂食限聚延7天 林鄭:倘惡化再收緊 //www.afterroberto.com/%e7%a2%ba%e8%a8%ba%e5%a2%9e%e9%80%be108%e5%ae%97-%e6%88%b4%e7%bd%a9%e4%bb%a4%e6%93%b4%e5%95%86%e5%a0%b4%e8%a1%97%e5%b8%82-%e5%a4%9c%e7%a6%81%e5%a0%82%e9%a3%9f%e9%99%90%e8%81%9a%e5%bb%b67%e5%a4%a9/ Mon, 20 Jul 2020 06:46: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480 【明報專訊】本港昨新增至少108宗新冠病毒確診,再創單日新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召開高層會議,提出收緊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強制戴口罩範圍由公共交通工具擴至「室內公共場所」,涵蓋商場、街市、商舖等;禁食肆晚市堂食延長7天,部分公務員會留家工作等。林鄭呼籲市民忍耐,稱疫情一旦惡化,必會再收緊措施,又引外國例子,表示極致可以是「禁足令」,不准市民外出。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確診增逾108宗 戴罩令擴商場街市 夜禁堂食限聚延7天 林鄭:倘惡化再收緊

措施未滿一周「加辣」引外國例子稱可禁外出

林鄭月娥昨聯同多名政策局長召開記者會,宣布收緊防疫措施。她表示疫情未有受控迹象,「這一波疫情更嚴峻,可以說更棘手」,涉及群組較以往多,性質亦很不同,需迅速應變,已等不及檢視上周實施的措施是否起作用,故昨日再公布新增措施。原定明日(21日)屆滿的防疫措施,包括4人為上限的限聚令,酒吧、美容院等12類處所停業和食肆禁止晚市堂食,會延長多7天至下周二(28日)。她透露曾考慮禁止食肆早餐及午餐堂食,惟與市民一般日常生活有太大落差,未有推行。

同樣在上周三推行的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措施,會擴至所有室內公共場所。林鄭月娥表示,行政會議將召開特別會議處理法律程序,律政司正研究透過修改早前訂立的新法例599I,即在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的條例,還是另立新法例。

【新冠肺炎】確診增逾108宗 戴罩令擴商場街市 夜禁堂食限聚延7天 林鄭:倘惡化再收緊
本港昨新增至少108宗確診,再創單日新高,政府收緊一系列防疫措施,日內將立例強制市民在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會包含商場及街市等地方,違例者可被罰款。(林靄怡攝)

管室內公共地方不管室外 陳肇始:戶外運動難戴罩

被問到強制戴口罩為何只規管室內,不伸延戶外,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市民在室外做運動較難戴口罩,故政府先訂立法例強制室內公共地方戴口罩。

行會成員湯家驊表示,律政司仍在草擬新法例,料日內會召開行政會議特別會議審議。湯又稱,公共場所定義主要針對人流聚集地方,例如街市及商場等,相信是因為戶外空氣較流通,才未涵蓋室外。至於罰則,他相信應與現有戴口罩令一致,即最高可被罰款5000元。

對於上周三生效的防疫措施未滿一周便「加碼」,林鄭月娥解釋,政府推行防疫措施要看形勢迅速應變,並不等於上一步「行得少或行錯,而是要不斷檢視情况來進行,若未來疫情惡化,政府還會『出招』」。她又表示,出招到什麼地步,都很難說, 「但如果你環顧世界很多城市,其實出招可以是禁足令,大家不准外出,其實香港6個多月來都毋須採用這個措施,就是保着香港大部分市民還有一點正常的生活」。

【新冠肺炎】確診增逾108宗 戴罩令擴商場街市 夜禁堂食限聚延7天 林鄭:倘惡化再收緊
有記者昨問為何不在上周一併推出公務員在家工作及規定室內戴口罩,特首林鄭月娥(右)說,難保再過一段時間還會「出招」。(鍾林枝攝)

梁子超質疑強制戴罩效用 餐飲協會籲訂指引免糾紛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表示,強制戴口罩對紓緩疫情作用有限,他說口罩覆蓋率超過九成,過去兩周社區仍有大爆發,反映強制公共場所戴口罩作用有限;他認為香港人口密度甚高,即使全民戴口罩仍有傳播風險,「戴了口罩並非天下無敵」。他認為現時盡可能減少人流聚集才有望穩定疫情,呼籲市民外出前停下來想一想,如無必要應盡量避免外出,認為疫情現時仍未失控,未來兩星期市民能否配合政府及專家呼籲,是疫情的關鍵。

對於政府強制市民在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食肆員工並非執法人員,店主亦不想員工與市民因戴口罩問題起衝突,期望政府制訂清晰指引,讓食肆參考。

]]>
e代精神:政府防疫措施 過多還是不足?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6%94%bf%e5%ba%9c%e9%98%b2%e7%96%ab%e6%8e%aa%e6%96%bd-%e9%81%8e%e5%a4%9a%e9%82%84%e6%98%af%e4%b8%8d%e8%b6%b3%ef%bc%9f/ Tue, 07 Apr 2020 03:32: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877 e代精神:政府防疫措施 過多還是不足?
(圖:網上圖片,圖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

救1人還是救5人?

民主社會崇尚多元價值,民意分歧屬正常現象。以美國為例子,最近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一項調查報告,研究美國人對抗疫認真程度的看法,發現有三成受訪者認為全國各地民眾反應過激,同時又有四成受訪者認為社會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不足。面對不同的聲音,政府不論是把所有資源放到抗疫戰場上,或是審慎地考量社會長遠發展之可持續性而控制開支,當中如何平衡各方持份者,從來是棘手的政治難題。

香港亦經歷相同情况,如應否限制旅客入境、規範飲食娛樂行業等議題,社會往往陷入兩難局面。當中的考量,好比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Ruth Foot)在1967年提出的著名倫理學思想實驗「軌道車問題」(the trolley problem)——有一輛壞了煞車掣的軌道車在鐵路上高速行駛,遠處有5個人被綁在路軌上,無法彈動,而軌道車前方有一分岔路,路的另一端也有1人被綑綁着。問題是:你面前有一轉軌桿,拉一把便能把軌道車轉入分岔路,如果選擇什麼都不做,5人便會被軌道車直接撞死;若然拉動桿子,軌道車將會切換到分岔路,輾過另1人,換回5條生命。拉不拉桿子,正是選擇兩難之所在。

據統計,大部分人會選擇拉桿,拯救最多生命。但在道德層面來看,決定不拉桿亦有其道德考慮。拉桿這個動作,本身便成為一個殺人行為,只要想像一下,和被綁在分岔路上那人對望的情景,便不難理解內心會浮現的掙扎,反正另外5人本來就會被輾死,根本與我無尤。畢竟親手殺人和見死不救,在心理層面是兩碼子的事。

 

經濟成本vs.人文成本

把問題放諸社會資源分配,那些推崇人文倫理、把生命價值視為神聖的,多傾向贊成積極採取一切抗疫措施,即使犧牲任何經濟代價都在所不惜;功利主義者則可能側重權衡各項方針之利弊,質疑對疫情是否有過度反應,甚至會從犧牲老弱對社會負擔之影響這個角度去考量。這些分歧,揭示了「經濟成本」與「人文成本」之間的衝突,亦為各界提供多一個討論框架。

是次疫情,可謂是對全球所有領導者管治能力的一場重要考核。不論是「無為而治」抑或是「迎難而上」,面對疫情迫在眉睫,各國政府更應扮演牽頭角色,採納最大公約數,做好溝通工作,適時扶持弱勢,凝聚各階層共識,才能嬴得民心,帶領全民抗疫。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