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8 May 2024 03:53:2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發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關注多發性硬化症】徵狀千變萬化及早治療減低不適及殘障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9%97%9c%e6%b3%a8%e5%a4%9a%e7%99%bc%e6%80%a7%e7%a1%ac%e5%8c%96%e7%97%87-%e5%be%b5%e7%8b%80-%e5%8f%8a%e6%97%a9%e6%b2%bb%e7%99%82%e6%b8%9b%e4%bd%8e%e9%a2%a8%e9%9a%aa/ Tue, 28 May 2024 03:53: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012

每年5月30日是「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是腦神經科疾病的一種,在香港並不常見,加上它的病徵跟其他疾病相似,故不容易被診斷。腦科疾病如中風或認知障礙症多數發生在長者身上,惟多發性硬化症的病發年齡一般介乎20至40歲。由於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神經細胞,導致神經信號無法正常地傳遞,因而出現各種徵狀,如手腳無力或麻痹、視力模糊、言語障礙等。此疾病所影響的身體功能可以十分廣泛,及早診斷及治療有助紓解徵狀,加快復發後的康復進程,令患者可盡快重回正常生活。 

betway体彩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邵家樂醫生指,當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免疫細胞會錯誤地攻擊中樞神經的髓鞘(Myelin sheath),引起發炎。髓鞘是包裹大腦神經元軸突(Axon)的外膜,功能像電線的絕緣體,能有效加速神經信號的傳導。它一旦受損會影響神經信號的傳送,導致不同的徵狀出現,最終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或退化。 

多發性硬化症特質:病徵多樣、多次復發 

邵醫生解釋,「多發性」的意思是指每次病發都可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不同部位,包括視神經、大腦、小腦、腦幹或脊髓等,病發後有機會再復發;而「硬化」是指中樞神經出現炎症受損後形成的斑塊。多發性硬化症女性和男性患者的比率大概為3比1,白種人的患病率較亞洲人高。發病的確實成因未明,而遺傳因素、居住在較高緯度和日照少的地方,甚或是過去曾受某類病毒感染,都有較高的病發機會。 

多發性硬化症的病徵因人而異,並取決於患者哪個部位的中樞神經受損。若視覺神經受損,患者會出現視力模糊、眼部疼痛、難以分辨顏色,甚至失明等。至於中樞神經或脊髓出現炎症則會導致手腳無力、麻痹或大小二便受影響;腦幹發炎會導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視覺出現重影。一般情况下,患者每次病發只會影響某一部位,當有超過一個部位受影響時,病情已屬嚴重。 

因此當出現上述病徵,而且病情持續,便應盡快找醫生檢查清楚找出原因,及早接受治療。 

【關注多發性硬化症】徵狀千變萬化及早治療減低不適及殘障風險
多發性硬化症的病徵因人而異,取決於患者哪個部位的中樞神經受損,若視覺神經受損,患者會出現視力模糊、眼部疼痛;中樞神經或脊髓出現炎症則會導致手腳無力、麻痹等……

病發次數增 逐步影響身體機能 

多發性硬化症早期多屬於「復發緩解型」(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簡稱RRMS),即病人在第一次病發之後,或會有一段時間完全沒有病徵,到下次病發時,體內可能已有多於一處曾經出現過炎症,影響身體機能。邵醫生指,早期病發時身體的修復機制,會使輕微病徵慢慢消退,令患者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隨着病發次數增加,身體的修復機能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病徵及殘障程度亦會日趨嚴重,這階段稱為「繼發進展型」(Second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簡稱SPMS)。一般由「復發緩解期」發展至「繼發進展型」的多發性硬化症,過程大約20年。邵醫生表示,踏入「繼發進展型」階段的患者其復發頻率較少,甚至不會復發,但腦部的修復功能經已耗損,腦神經細胞會慢慢衰退及死亡。殘障慢慢累積,身體機能退化令活動能力大受影響,患者可能需要用上輔助工具如輪椅,甚至大、小便功能出現障礙,需要別人協助。 


相關閲讀:認知障礙症非單「無記性」 影響患者判斷、情緒、自理能力  及早「投資」保健大腦


藥物及規律生活有助減輕病情 

縱然多發性硬化症暫時未能根治,患者仍可透過不同的方法,緩解不適和加快康復,改善生活質素。 

邵醫生表示,急性發作時可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加快復原的速度,長期就要接受改善病情藥物的治療。現時已有超過20種不同的口服藥及效力較強的注射針劑,可以減少復發頻率和延緩殘障程度。除此之外,醫生也會處方一些適用於紓緩痛症、麻痺感,或減低影響大小便功能等徵狀的藥物,目標是希望減輕患者的身心不適。 


相關閲讀:黃斑區常見眼疾:黃斑前膜、黃斑病變可致視力模糊、影像扭曲 勿與白內障混淆


飲食宜三低一高 作息定時免過勞

飲食方面,雖然暫時沒有證據顯示哪些食物有助減低病發,但患者應遵從「三低一高」,即減少糖、鹽及脂肪的攝取,多進食蔬菜和水果,對健康亦有幫助。另外,進行適量運動,加強呼吸及肌肉訓練,有助改善肌肉張力、平衡和協調性。患者還要注意作息定時、確保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及精神受壓,亦有助紓緩徵狀。

]]>
手部關節腫痛?分辨勞損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關節炎成因和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6%89%8b%e9%83%a8%e9%97%9c%e7%af%80%e8%85%ab%e7%97%9b-%e5%a6%82%e4%bd%95%e5%88%86%e8%be%a8%e5%92%8c%e6%b2%bb%e7%99%82%e9%97%9c%e7%af%80%e7%82%8e-%e9%8a%80%e5%b1%91%e7%97%85/ Mon, 08 Apr 2024 08:51: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16

手部關節包括手指、手指連接手掌,以及手腕關節出現痛楚或腫脹,可以是由於不同的原因引致,除了因為重複性動作而引起的勞損性關節疼痛或發炎,也可能與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等有關。有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提醒,若關節出現持續疼痛或紅腫,應盡早求醫作檢查,診斷成因。

勞損性關節炎:多見於手指頭、拇指接駁手腕等關節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珮珊醫生表示,手部關節炎常見是由於勞損或過度活動而引致,特別是經常進行重複性的動作,例如打字或打球,日積月累下便容易出現勞損性關節疼痛或發炎。勞損性關節炎多發生於手指第一節關節,或者拇指接駁手腕的位置,主要與近年多了「機不離手」的情况有關。

手部關節腫痛?分辨勞損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關節炎成因和治療
手部關節出現痛楚或腫脹,可以是勞損性關節疼痛或發炎,也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如何分辨和治療呢?

類風濕關節炎:關節腫痛 晨僵常見

至於自身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的手部發炎,是由於免疫系統受刺激而變得活躍,繼而攻擊體內的細胞,例如類風濕關節炎便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骨膜,而引起關節腫痛。類風濕關節炎所引起的手部發炎多發生於手腕和手指關節,陳醫生指出,此類患者很多時會出現晨僵,即是在早上起床時疼痛較嚴重,這主要是因為睡眠期間,關節長時間沒有活動,待起床後活動一段時間,關節放鬆後情况便會好轉。

銀屑病關節炎:左右雙手關節對稱發炎

由於銀屑病也有機會引起手腕關節,或者手指和手掌之間連接的關節發炎,因此容易與類風濕關節炎混淆,陳醫生解釋,銀屑病相關的關節炎通常都會有對稱的特性,即是雙手同時發病,而且最容易受影響是最遠端、即是手指頭或腳趾頭的關節,提醒病人多加注意相關徵狀,避免惡化至影響日常生活才求醫。


相關閲讀:【牛皮癬】銀屑病成因是遺傳?皮膚炎症隨時影響全身關節發炎 了解生物製劑療效


手部關節炎 求診家庭醫生或風濕病科?

陳醫生表示,一般出現手部關節炎可先向家庭醫生求診,如情况未有改善甚至惡化,有需要時便會轉介至風濕病科專科跟進。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除了臨牀問診和詳細了解家族病史,亦會詢問病人的生活習慣、工作情况,例如是否需要經常扭毛巾、拋鑊等對關節負荷較大的動作。

此外,醫生亦會安排病人抽血檢驗發炎指數,以了解其炎症的嚴重程度,例如懷疑屬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醫生會檢驗其類風濕因子,亦會透過X光、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掃描等檢查來協助分析及診斷。


相關閲讀:對付類風濕性關節炎 把握治療黃金期 保住關節活動免侵蝕


多管齊下 炎症

以往類風濕關節炎或銀屑病關節炎發作時,醫生會處方消炎藥紓緩疼痛、紅腫徵狀,但治標不治本,長遠不能改善病情。陳醫生指出,近年醫學界提倡以改善病情為目標,患者可以透過抽血檢查了解發炎指數和找出發炎因子的種類,除了使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有效控制關節炎、延緩對關節的損害,現時也有不同的生物製劑可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或銀屑病關節炎,較快而有效地改善關節炎徵狀,配合非藥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和適當的關節護理,有助減輕關節腫痛及變形,減低對患者活動能力的影響。

]]>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7%b4%85%e6%96%91%e7%8b%bc%e7%98%a1%e7%97%87-%e5%a5%b3%e6%80%a7%e6%82%a3%e8%80%85%e5%b1%85%e5%a4%9a-%e5%b8%b8%e8%a6%8b%e7%97%87%e7%8b%80%e7%9a%ae%e8%86%9a%e5%87%ba%e7%b4%85%e7%96%b9-%e5%9a%b4/ Wed, 13 Dec 2023 03:26: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719

皮膚出現蝴蝶形紅疹,「罪魁禍首」可能是免疫系統?紅斑狼瘡症(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患者會因為自身免疫系統失控,產生過量不正常抗體,同時錯誤辨識正常細胞為外敵而發動攻擊,有機會因此令身體各個器官發炎,造成不同問題。除了皮膚出紅疹外,紅斑狼瘡症亦有機會影響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嚴重可危及性命。醫生會因應病人情况處方藥物治療,在病情控制得宜的情况下,女患者可嘗試懷孕,惟需留意紅斑狼瘡症有可能會遺傳予胎兒,甚至有小產、早產等風險。

紅斑狼瘡症患者女性居多 雌激素易誘發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嘉恩醫生表示,紅斑狼瘡症患者的常見發病年齡為15至45歲,女性患者比男性多,青春期年齡層的男女比例大概為9:1。為何女性患者的比例較高?陳醫生解釋,雌激素是其中一個誘發紅斑狼瘡症的因素,而紫外線、香煙的化學物質、壓力、感染同樣有機會誘發病情;有家族病史人士,亦有較大機會患此病。

紅斑狼瘡症常見皮膚出紅疹 3類型皮膚表徵

紅斑狼瘡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皮膚出現紅疹,陳醫生補充,紅斑狼瘡症引致的紅疹可分為3類:

類型 皮膚表徵
急性 常見於鼻樑至臉頰位置出現蝴蝶形紅疹
亞急性 皮膚出現圈狀紅疹,紅疹外圍較紅,中心位置則呈淺紅色,有輕微脫皮狀况,常見於患者被太陽照射後引致
慢性 皮膚出現盤狀紅疹,猶如一隻碟或盤,患處乾涸並有萎縮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紅斑狼瘡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皮膚出現紅疹,所引致的紅疹可分為3類:急性、亞急性和慢性。

免疫系統失控可攻擊全身器官

除了皮膚的病徵,患者有可能會無故發燒、經常有口腔潰瘍,身體不同器官、部位或出現不同程度的炎症。如果失控的免疫系統攻擊患者腦部,嚴重可造成腦癇症、認知障礙症等;攻擊心臟、肺部的話,則分別可能會構成心包膜炎、心肌炎,以及肺積水、肺血壓高等問題,病情若持續失控,會有致命風險。

及早驗血診斷 藥物控制病情

陳醫生指出,要診斷紅斑狼瘡症,會安排病人驗血,檢測血液中是否含有抗核抗體(ANA)、抗可溶核抗體中(anti-ENA)的anti-Ro、anti-La及anti-Sm等抗體,這些抗體的存在能反映出病人的免疫系統是否失常。如果要監察及了解病情,則可留意血液中的抗雙縷DNA抗體及補體的數量,病情嚴重時,抗雙縷DNA抗體的數量會上升;補體的數量則會相應下降。

陳醫生表示,紅斑狼瘡症可透過藥物有效控制病情,常見會處方羥氯奎,亦會因應病人情况處方類固醇,以盡快穩定病情,惟醫生一般待患者病情穩定後,以其他免疫系統調節藥物取代類固醇,以減低副作用對身體構成的傷害,現時更有部分生物製劑適合控制病情。

藥物控制病情 患者可嘗試懷孕 7至8%遺傳機會

由於紅斑狼瘡症的患者是女性居多,不少婦女都擔心生育問題。陳醫生解釋,紅斑狼瘡症患者的懷孕機率不受影響,只要病情穩定半年或以上,器官沒有受到影響,患者可嘗試懷孕,惟需注意會有較大機會有小產、早產風險,出生後的胎兒亦會有較大機會生長緩慢。至於疾病遺傳,則會有7%至8%的遺傳機會,若同時有非直系親屬患有此病,遺傳機會更有10%至12%。

患者懷孕時亦必須透過藥物控制好病情,陳醫生強調,常用的羥氯奎是一種可在懷孕及餵哺母乳時服用的藥物,藥物同時可阻止不正常抗體影響胎兒心跳,對寶寶健康有利,貿然停藥反而可能有不良影響,必須小心並定時按指示服藥。

]]>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www.afterroberto.com/%e9%a0%ad%e7%9a%ae%e7%97%95%e7%99%a2-%e5%b8%b8%e8%a6%8b%e5%8e%9f%e5%9b%a0-%e9%a0%ad%e7%99%acvs%e9%a0%ad%e7%9a%ae%e6%bf%95%e7%96%b9vs%e9%a0%ad%e7%9a%ae%e8%84%82%e6%ba%a2%e6%80%a7%e7%9a%ae%e7%82%8e/ Thu, 17 Aug 2023 07:55: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124 【明報專訊】天氣仍然高溫悶熱,經常滿頭大汗,不單油頭垢面,也特別容易出現頭皮痕癢。不少人都以為,只要勤洗頭就可以擺脫困擾,但原來有些頭痕問題,並非單靠多洗幾次頭便能解決。不及時求醫,更有可能招致頭皮發炎潰爛,引起脫髮危機,屆時就真的「頭痕」了!(編者按:了解3大常見頭皮痕癢原因,包括頭皮脂溢性皮炎、頭皮濕疹和頭癬,箇中成因和病徵有何不同呢?怎樣才能對症治療止痕呢?)

3大常見頭皮痕癢問題: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頭痕纏擾——頭痕或並非單純頭髮清潔不周,必須揪出背後成因,並及早治療,才能消除困擾。(設計圖片,kuppa_rock、champja@iStockphoto)

炎熱高溫下,頭皮皮脂腺轉趨活躍,令分泌增多,容易積聚油脂及滋生細菌,使頭皮變得敏感及發癢。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劉顏銘表示,一般情况,洗頭確是最簡單有效的止痕方法,「大汗、頭油較多的人,建議每天洗頭一次,把頭皮徹底洗乾淨,避免污垢殘留和阻塞毛孔。當然,要選擇適合自己髮質的洗頭水,保持油脂分泌平衡」。但若然每天洗頭,頭皮還是持續痕癢,還伴隨有紅色斑疹、大量脫屑、頭皮浮腫、冒膿疱,甚至有掉髮等徵狀,那就當心可能並非一般的頭痕了,需要正視及找出原因。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頭皮痕癢】港常見脂溢性皮炎 皮膚發紅、痕癢、有皮屑 注意4個因素與皮炎有關:壓力、潮濕天氣招菌


頭皮脂溢性皮炎:痕癢、紅疹、脫屑易復發 男患者佔多

劉顏銘說,引起頭痕的原因眾多,撇除糖尿病或腎病等內科疾病所招致,其他如各種發炎性皮膚疾病、感染等,都會叫人頭癢難耐。當中較常作祟的就有脂溢性皮炎,「它是十分常見,亦容易復發的皮膚炎症,以男性患者佔多」。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劉顏銘(受訪者提供)

脂溢性皮炎的成因,在醫學上尚未完全解開,但普遍相信與皮屑芽孢菌過度增生有關。劉顏銘指出,這種真菌存在於大部分成年人皮膚上,正常不會構成健康風險;然而,受某些誘因刺激,例如皮脂分泌過度旺盛,皮屑芽孢菌便會大量滋長,並積聚在皮脂腺密度較高及活躍的位置,例如頭皮。由於皮膚菌叢失衡,有可能刺激免疫系統,引起皮膚一連串發炎反應,造成發紅和脫屑。

脂溢性皮炎、濕疹頭痕徵狀相似 易混淆

由於脂溢性皮炎和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所引起的頭痕徵狀很相似,故很容易混淆。劉顏銘不諱言,兩症都屬於皮炎,症狀相近,一般人確實不容易分辨,需要靠醫生臨牀經驗去判斷。「皮屑芽孢菌喜歡在油脂分泌多的地方滋生,所以假如患者頭皮痕癢、泛紅、脫屑之餘,同時額頭、眉間、鼻翼兩側、耳朵、前胸等位置,亦出現類似情况,就傾向是由脂溢性皮炎所引起;但如果患者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歷史,又投訴頭皮十分痕癢,則會傾向相信是由異位性皮膚炎所造成;若患者全身只是在頭皮有發紅、出疹子、搔癢,便會考慮是否屬接觸性皮炎,最近有否染髮或轉換洗頭水呢?」

頭皮濕疹:可影響整個頭部 宜用溫和洗頭水

此外,脂溢性皮炎的頭痕,一般會反覆在固定位置出現,尤其是髮線;反之,濕疹通常無固定病灶,可以影響整個頭部。脂溢性皮炎的另一特徵,是常伴有鱗屑或略帶黃色結痂的斑片,而急性頭皮濕疹發作時,雖然可能會滲液,但就無油脂性鱗屑。

兩者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劉稱,輕微的頭皮脂溢性皮炎,可在坊間購買含藥性成分的非處方抗屑洗頭水,例如硫化硒(selenium sulfide)、吡硫鎓鋅(zinc pyrithione)、煤焦油(coal tar)、酮康唑(ketoconazole)、水楊酸(salicylic acid)等。建議每周使用2次,持續至少1個月;如情况無改善,或十分痕癢,可經醫生處方,使用外用類固醇藥水或藥膏來減輕不適感。至於頭皮濕疹,則建議使用成分溫和的洗頭水,避免刺激頭皮,並塗上經醫生處方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或藥水,控制炎症,減少痕癢。

頭癬:真菌上頭 或人寵傳播 須口服抗真菌藥

值得一提的是,天熱潮濕,除了容易爆發脂溢性皮炎和濕疹外,亦有利真菌滋長,萬一不小心把真菌帶到頭上,就可能形成頭癬,患者不單頭癢、脫屑、起膿疱、結痂,還會斷髮,甚至有可能導致疤痕性永久脫髮。

「頭癬主要是頭皮受到皮膚癬菌所感染,這類真菌可以是人傳人,或經由帶菌的寵物如貓、狗等傳播,多見於兒童,而免疫系統較弱的成年人,同樣有可能受感染。」劉顏銘提醒,頭癬傳播力強,患者需要盡快求醫,而治療方法主要靠口服抗真菌藥,「因為外用藥物無法滲透到毛囊根部,治療作用不大。而口服藥則建議最少服食4至6周,但臨牀所見,很多時都要服食2至3個月,確定頭髮重新長出,才算痊癒」。

中醫食療:頭臭與濕毒熱邪攻頂有關 菊花涼茶KO

除了頭痕,頭臭亦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有些人已經勤洗頭,但頭油味依然濃烈。註冊中醫林惠賢指出,從中醫角度,除了皮膚炎和護理不當等外在因素,亦與個人體質有關,如體內有濕熱毒。「濕阻至經絡不通,容易積聚代謝廢物;熱邪向上、往外走,上到頭頂,便會有汗出異常、油脂分泌旺盛、發出異味、生頭瘡、脫髮等情况。」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林惠賢(受訪者提供)

想踢走頭臭,可從起居飲食入手。林惠賢說,要少吃導致身體濕熱或陰虛火旺的油炸、燥熱、肥甘、濃味食物,以減少油脂及汗臭,並適當進食蔬果。此外,也可適當食用清熱解毒或健脾祛濕的食品,例如:苡仁、土茯苓、牛蒡、茵陳等。

勤換枕套少戴帽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勤換枕套——枕頭套每天都被皮屑、毛髮、汗水等污染,容易滋生細菌並感染頭皮,因此必須頻頻更換。(資料圖片)

生活方面,她提醒要勤換枕頭套,亦盡可能減少戴帽,免汗水積聚,令細菌有機可乘,感染頭皮;平日可選用含有生薑、無患子、側柏葉、銀花、苦參、白鮮皮、桑白皮、白蒺藜等具控油效果的中藥配方洗頭水,洗頭後盡快以暖風把頭髮吹乾;作息要定時,做少許運動以行氣活血,更要避免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因為壓力大,或會影響腎上腺功能,進而增加雄激素水平,導致頭皮油脂分泌增加,引發頭臭問題」。

林惠賢續稱,假如頭臭十分嚴重,並生頭瘡,甚至是脫髮,應及早求醫,中醫會按個人體質處方中藥、針灸或刮痧,助病人恢復體魄、暢通經絡,頭部油脂便自然減少。


相關閲讀:【容光煥發新一年】 查找脫髮、頭皮屑多問題根源 M字額、髮線上移與遺傳有關 掌握正確護髮之道 自然容光煥「髮」


輕微症狀可服涼茶

症狀輕微可服用涼茶,她推介以下兩款︰

■夏桑菊(改良版)

材料:桑葉20克、菊花20克、夏枯草20克、銀花20克、荷葉1/4片、冬瓜糖(或冰糖)適量、冷水2公升

做法:把以上材料洗淨,鍋中加入冷水,將所有材料放進煲內,滾起後轉中火煲約1.5小時,最後加糖調味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解暑

■銀菊甘草茶

材料:菊花約5粒、銀花約15條、炙甘草3片、冰糖適量、滾水250毫升

做法:把以上材料放入杯中,以滾水冲泡,加蓋焗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消瘡,補脾和胃

註︰體質偏虛、偏寒、孕婦、月經期間及感冒期間不宜飲用,如有疑問,建議先諮詢註冊中醫

文:沈雅詩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www.afterroberto.com/%e5%be%9e%e4%be%86%e4%b8%8d%e5%90%b8%e7%85%99%e4%b8%8d%e9%a3%b2%e9%85%92-%e7%82%ba%e4%bd%95%e6%82%a3%e4%b8%8a%e8%82%ba%e7%99%8c/ Wed, 12 Apr 2023 05:12: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014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肺癌病人是非吸煙人士。這些病人都會問:自己從來不煙不酒,為何會患上肺癌呢?近年生物醫學研究發現,肺癌成因和肺部某些細胞發炎有關。無獨有偶,中醫認為肺癌病人大多是肺陰虛、肺有火。如何貫通中西醫兩方面的知識,減低患肺癌的風險呢?

不煙不酒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發炎「助攻」引發癌症

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症,可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

‧癌症初始期(tumour initiation)

‧癌症啟動期(tumour promotion)

‧癌症發展期(tumour progression)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密切關係——研究發現,癌症與細胞組織發炎有密切關係,肺細胞長期發炎會加速癌症形成。(utah778、Mohammed Haneefa Nizamudee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癌細胞3個變異階段 正常肺細胞出現基因突變

正常細胞要變成侵略的癌症細胞,必先經過這3階段變異。假如任何情况能夠阻斷這3個階段的變異,癌細胞便會消滅於萌芽,不能發展成傷害身體的癌症。最容易理解是第三階段癌症發展期,當細胞變異到了最後階段 ,最後守住關口的便是身體免疫力。假如免疫力不足,不能制止癌細胞衝破第三階段,便會形成真正的癌症。

第一階段癌症初始期,主要和細胞的基因變異有關。第二階段癌症啟動期,研究發現與細胞組織發炎密切相關。


相關閲讀:【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煙草致癌物傷肺細胞 長期發炎加速形成癌症

以肺癌為例,傳統認知是減少吸煙就會減低肺癌風險,因為煙草內有很多致癌物,這些致癌物會損傷正常肺細胞基因,引起肺細胞基因突變。隨病人年紀愈大和吸煙年數愈長,身體的基因修復機制不能夠完全回復煙草致癌物所引起的基因破損,正常肺組織細胞產生了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就像街道的垃圾,當垃圾愈積愈多,但清道夫人數卻愈來愈少,垃圾堆積便會臭氣熏天),使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這便是第一階段的癌症初始期。

但如果只有第一階段基因突變的肺細胞,沒有第二階段的癌症啟動期「助攻」, 這些變異細胞不能完全形成為癌症。以往並不肯定什麼在「助攻」, 但現在研究發現組織發炎便是第二階段的助攻。原來當肺細胞長期發炎,會吸引巨噬細胞(tumour associated macrophage)走到發炎細胞內,這些在肺部的巨噬細胞會不斷分泌發炎因子,可以促進原本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基因變異肺細胞,加速生長變成癌症。

研究:藥物抑發炎因子 減肺癌風險

幾年前發表的一個大型研究(CANTOS trial),研究本來目標是透過一種免疫球蛋白去抑制體內一種發炎因子(interleukin 1 beta,下稱 IL-1β),希望用這一種藥物減低重複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因為由冠動脈阻塞引起的心肌梗塞,和血管有炎症有很大關係)。這個大型研究無意中發現,研究參與者注射了藥物壓抑IL-1β減低身體發炎,肺癌發生機率隨之也降低;而且用藥劑量愈大,肺癌發生率愈低。這無意中證實了,臨牀上若能夠壓抑肺部發炎,確實是可以減少肺癌的發生(當然不能夠用這隻藥去治療肺癌)。

回到非吸煙人士身上,究竟他們為什麼會患上肺癌呢?在香港,不少非吸煙人士所患的肺癌通常是帶有獨特基因變異,最常見是EGFR基因突變。這類肺癌廣為人知的是,可以利用針對EGFR突變的標靶藥來治療。那麼,EGFR這一類基因突變為何會在肺細胞出現?答案雖然未完全清楚,但近來研究發現可能和年紀大基因破損有關;亦即是說不像吸煙人士般接觸了特別的致癌物,而是肺部細胞修復正常基因突變細胞的能力,隨年紀大機能減退。近來甚至有研究發現,在沒有肺癌的人抽取一些肺組織細胞來檢測,正常肺組織細胞也可以帶有EGFR基因突變。那麼,即是說不是單有EGFR基因突變,就一定會出現肺癌。


相關閲讀:【世界無煙日】吸煙令患癌風險大增 電子煙無助戒煙反上癮 中西醫戒煙有法


PM2.5微粒可致肺部發炎

原來另一關鍵是空氣污染。空氣中PM2.5微粒會引起肺部發炎,促進第二階段的癌症啟動期。PM2.5微粒在大氣中的濃度愈高,出現這一類EGFR肺癌的機率也愈高。這項結果無論是在實驗室老鼠當中,或是在公共衛生統計學方面都有相對的研究支持。所以空氣污染引起肺部發炎,可能是肺癌一個主要的成因。

另外,吸煙同時間影響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因為吸煙一方面提供致癌物,引起第一階段的基因變異,也直接導致肺部長期發炎。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空氣污染——空氣中PM2.5微粒會引起肺部發炎。PM2.5微粒濃度愈高,出現EGFR肺癌的機率也愈高。(資料圖片)

中醫理論:養肺良方:睡眠足忌吃辣 郊外做運動

中醫藥方面,一直以來中醫認為肺癌病人是肺陰虛、有虛火。肺有虛火,轉換到現代術語,其實就是肺有長期發炎的意思。

肺有虛火的症狀,包括長期乾咳、喉嚨乾、皮膚乾,以及容易受外邪感染。中醫認為利用簡單食療,例如:沙參、麥冬、梨,是簡單養陰降火的方法。另外,降肺火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吃辛辣和熱氣食物,避免經常發怒。這些生活調適轉換到現代醫學也有根據,因為充足睡眠能夠協助修補DNA破損(第一階段),經常吃高熱量等熱氣食物會促進細胞發炎(第二階段),所以中西醫藥有時確實是一脈相承。

中醫養肺的方法還包括常到郊區做運動。所謂肺氣需要舒張,就是說要多到郊區空氣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的運動,促進肺部健康。這與練氣功的人,要在人流低的郊區練功,道理如出一轍;避免吸入城市中的污染空氣,確實是可以減低肺部發炎。

有趣的是,傳統智慧選購房屋時,一般也不希望在最繁忙的大街,反而喜歡靜中帶旺,甚至在郊區選購大宅。原來確實是有健康的意義在其中。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舒張肺氣——中醫養肺方法包括常到郊區做運動,以及到空氣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舒張肺氣。(Maridav@iStockphoto)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腳趾甲太厚、嵌甲非小事 甲溝發炎致紅腫痛化膿 及早處理足部「小問題」 //www.afterroberto.com/%e8%85%b3%e8%b6%be%e7%94%b2%e5%a4%aa%e5%8e%9a-%e5%b5%8c%e7%94%b2%e9%9d%9e%e5%b0%8f%e4%ba%8b-%e7%94%b2%e6%ba%9d%e7%99%bc%e7%82%8e%e8%87%b4%e7%b4%85%e8%85%ab%e7%97%9b%e5%8c%96%e8%86%bf-%e5%8f%8a/ Tue, 28 Jun 2022 09:17: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544 腳上看似普通的小傷口,很多人大多不會特別注意,但其實足部的問題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香港腳、雞眼、灰甲等之外,還包括嵌甲、腳趾甲太厚等,腳部的一個小傷口,若未有妥善處理及拖延求診,或有機會發炎,最嚴重可以導致腳部組織壞死,需要切除。


常見嵌甲 甲溝發炎徵狀:紅腫痛或化膿

betway体彩 足病診療師鍾雪玲表示,較常見的足部問題,與皮膚相關的包括生繭、雞眼、腳癬(香港腳),還有糖尿病人因周邊血管病變而導致潰瘍;結構問題包括扁平足、大拇趾外翻;也有與腳趾甲相關的如甲癬(灰甲)、嵌甲等。其中嵌甲,又稱甲溝炎,即是趾甲周圍組織包括兩側和底部的甲溝發炎,一般徵狀為紅、腫、痛,嚴重時或會化膿。

腳趾甲太厚、嵌甲非小事 甲溝發炎致紅腫痛化膿 及早處理足部「小問題」
很多人都會忽略足部的護理,若遇上足部一些「普通」問題,應及早求醫處理。(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剪趾甲太深、感染、受擠壓所致

鍾雪玲解釋,嵌甲大多數是由於剪腳甲的方法不當(如趾甲邊緣剪得太深)、受黴菌感染、或穿着不適的鞋子擠壓趾甲所致。很多病人會誤以為嵌甲需要整塊趾甲拔除,鍾雪玲指出,一般若因細菌引起的甲溝炎,醫生會處方抗生素治療;若指甲出現倒生情况插進肉裏面,足病診療師會為病人把嵌入肉內的那一小塊指甲剪掉就可以,除非情况十分嚴重,否則都不必把整個指甲拔掉。因此提醒大家若發現有嵌甲問題,應及早求診,平日剪指甲時亦盡量避免剪得太短,一般建議指甲白色的地方至少留下1毫米,並避免向兩側甲溝處修剪。


細菌感染可致蜂窩組織炎 嚴重要手術清除

嵌甲的處理相對簡單,但足病診療師不時也會遇上一些較棘手的個案。鍾雪玲表示,曾經有病人因為右腳蜂窩組織炎,小腿一夜之間又紅又腫,影響至膝蓋位置。患者趾縫至前腳掌有傷口,本身在魚檔工作的他因為工作長時間穿着水鞋,雙腳長期處於濕悶環境,容易讓真菌滋生,造成腳癬。傷口加上腳癬問題,卻因為工作忙碌等原因未有妥善處理,沒有依照醫生囑咐每天搽藥,也沒有認真改善穿水鞋太侷促的問題,傷口慢慢因為細菌感染而導致皮下組織有大面積的紅腫發炎,形成蜂窩組織炎。幸好這位患者及早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否則蜂窩性組織炎可以演變成膿瘡,或壞死性筋膜炎,屆時可能甚至需要做清創手術,切除壞死組織。


相關文章:鞋太窄常美甲 小心惹來灰甲


趾甲過厚非小事

很多人都以為足部一些小問題不用特別理會,日子久了自然會痊癒,鍾雪玲提醒這觀念並非正確。例如趾甲過厚看似很「普通」的問題,若一直未有好好護理,除了會影響穿鞋時不舒服外,當情况惡化、趾甲太厚時,或會引起傷口,切勿因為穿上鞋子便看不見,而忽略了足部的護理,若遇上腳部相關問題,應及早求醫處理。

]]>
【彈弓指】扳機指成因和治療 避免長期重複動件、拿重物 10組運動紓緩彈弓指 //www.afterroberto.com/%e5%bd%88%e5%bc%93%e6%8c%87-%e6%89%b3%e6%a9%9f%e6%8c%87%e6%88%90%e5%9b%a0%e5%92%8c%e6%b2%bb%e7%99%82-%e9%81%bf%e5%85%8d%e9%95%b7%e6%9c%9f%e9%87%8d%e8%a4%87%e5%8b%95%e4%bb%b6-%e6%8b%bf%e9%87%8d/ Tue, 02 Nov 2021 08:56: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902 【明報專訊】早晨屈指握拳後,手指無法張開,屈曲與伸直時不順暢,甚至發出「咔」聲響,我們稱為扳機指。每一隻手指都可能會出現扳機指,其中拇指發病率較高。主要病因是手指過度勞動、頻繁屈曲、常提重物,以及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或滑手機等。

扳機指令手指又「彈」又「卡」又痛,10組運動可幫你紓緩。

扳機指=彈弓指成因 避免長期重複動作、拿重物

扳機指(trigger finger),俗稱彈弓指,醫學名稱是「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 of the flexor tendons)。通常是由於包覆在手指肌腱外圍的腱鞘第一環狀帶(A1 pulley)狹窄所造成,令手指活動時痛楚,最常發生在拇指。症狀較嚴重患者,屈肌腱會形成結節,令手指活動時卡在環狀帶中,以致手指無法伸直,形成類似扣扳機的情况。

扳機指成因大多由於手指長期重複動作或不當使用,以致肌腱和腱鞘過度摩擦導致發炎及狹窄。患者手指與手掌交界處第一個環狀帶有壓痛點,甚或出現突起結節;手指屈伸時有卡住感覺,並且疼痛。多於早上或疲勞工作後,感到手指活動遲緩、掌指關節痠痛。

治療方面,經醫生診斷後,若有需要會處方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藥等紓緩症狀,局部注射類固醇亦是有效的治療方案;再配合物理治療。

重複動作——扳機指是因手指長期重複動作或不當使用,如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等,以致肌腱和腱鞘過度摩擦導致發炎及狹窄。(chokja@iStockphoto)
重複動作——扳機指是因手指長期重複動作或不當使用,如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等,以致肌腱和腱鞘過度摩擦導致發炎及狹窄。(chokja@iStockphoto)

相關文章:媽媽手?大拇指手腕痛楚兼乏力 物理治療師教4招手部復康運動助回復手部功能

.急性期(有紅、腫、熱、劇痛)

1. 盡量減少手指活動

2. 冰敷患處,每次15分鐘,如有需要每天可以做3次

3. 手腕及手指有適量鬆弛及伸展運動,紓緩繃緊肌腱

4. 以不同電療方法紓緩不適及炎症

.慢性期(沒有明顯發炎徵狀,但有輕至中等程度疼痛及屈伸問題)

1. 熱敷或浸溫水,每次15分鐘,如有需要每天可做3次

2. 適量伸展運動及強化肌力運動

3. 深層按摩患處

4. 使用合適的輔助工具

5. 保持正確姿勢

6. 物理治療師可利用不同電療方法,如衝擊波,以促進受傷肌腱復元

病情較嚴重者,醫生會考慮用手術治療。手術是把卡住結節的軟組織鬆開,改善手指活動情况。手術後,醫生有需要時亦會轉介物理治療,協助患者恢復正常功能。

衝擊波(作者提供)
衝擊波(作者提供)

拇指鬆弛:

5指伸直合攏。拇指向上及向外輪流來回運動,重複10次為1組,每天3組

手指鬆弛:

開合手掌(屈曲及伸直手指),重複10次為1組,每天3組

相關文章:撞傷跌倒手腳瘀青 碌熱雞蛋?冰敷定熱敷?無故瘀傷血癌警號?

◆ 伸展運動

每個動作維持30秒,重複10次為1組,每天3組

拇指伸展:

將拇指盡量打開

雙手張開虎口互壓

手指伸展:

將手指盡量伸直及向上拉

手腕伸展:

將手掌及手指向手背方向盡量屈起

◆ 肌力訓練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個別需要,教授以下運動:

拇指伸肌訓練:

橡筋綑住5隻手指,手指屈曲,然後將拇指向外張開,維持5秒。重複10次

手指伸肌訓練:

橡筋綑起4隻手指(拇指除外),將手指向上提高,維持5秒。重複10次

手握力訓練:

掌心握住泥膠或握力球,用力揑緊,以無痛為原則,維持5秒。重複10次

◆ 手部軟組織深層按摩

輕力按壓痛點,以左右橫向方式按摩1分鐘,每天3次

◆ 肌腱滑動運動

整體性肌腱滑動

注意,如運動時或運動後痛楚加劇,建議諮詢醫護人員

(作者提供,明報製圖)
(作者提供,明報製圖)

1. 日常活動,手腕應保持正確姿勢,忌過分前後屈曲,宜放在正中位置發力

2. 避免手腕及手指長時間做持續或重複動作,如使用剪刀、書寫、扭毛巾,或使用滑鼠、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等

3. 避免過分用力緊握用具,如牙刷、剪刀、筆等

4. 善用適當工具,如用較粗的筆、較鋒利的剪刀,於刀柄加防滑墊

5. 善用輔助器,如操作電腦時,可利用鍵盤或滑鼠腕墊

6. 人體功效學的考慮,如提重物時以肩揹代替手拿;工作時不用手指發力,改用手掌力

7. 勤做伸展及強化運動

8. 調節作息時間及工序

 (作者提供,明報製圖)
(作者提供,明報製圖)

文、圖:林寶(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手部復康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www.afterroberto.com/%e9%a1%9e%e9%a2%a8%e6%bf%95%e9%97%9c%e7%af%80%e7%82%8e%e6%97%a9%e6%9c%9f%e5%be%b5%e7%8b%80%e4%b8%8d%e6%98%8e%e9%a1%af-%e9%97%9c%e7%af%80%e7%b4%85%e8%85%ab%e7%96%bc/ Wed, 04 Nov 2020 07:23: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173 類風濕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是一種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出現的慢性炎性關節疾病,早期病人的徵狀並不明顯,但會令身體不同部位的關節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甚至變形,更有機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包括眼睛、皮膚、血管等。現時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選擇多,醫生提醒愈早診斷,癒後愈好,長遠更可避免關節侵蝕、變形或其他結構性問題。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大多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徵狀並不明顯,醫生會先了解患者晨僵程度,還有其關節紅腫、疼痛等臨床表徵是否持續發炎,方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早期徵狀不明顯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嘉恩醫生表示,一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都是因為身體不同部位,包括手指、手腕、腳部等關節紅腫或疼痛而求診,但要觀察這些紅腫、疼痛及發熱等臨床表徵是否持續6星期發炎,方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

診斷視乎患者晨僵程度 持續6星期發炎

不過,大多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徵狀並不明顯,要及早診斷,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會先了解患者晨僵的程度(即早上關節無端僵硬、無法握拳或握拳非常費力,感覺好像雙手手指沾滿膠水,一般維持1 至2小時,甚至一整天)、受影響的關節位置,以及關節以外的其他組織有否受影響,例如血管炎或乾燥症引起的眼乾及口乾等。

 

類風濕因子測試助診斷

陳醫生表示,一旦懷疑病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醫生會安排病人抽血,檢驗類風濕因子、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及C反應蛋白、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等。其中類風濕因子測試,大約七成患者會呈陽性,不過即使測試結果呈陰性,仍有可能患有類風濕關節炎,需要透過觀察臨床徵狀,例如關節有否持續紅腫疼痛、左右或多處關節發炎,並排除發炎與病毒感染或長者痛風有關。要留意的是類風濕因子測試並非針對性,其他疾病如乙型肝炎或結締組織病,亦有機會呈陽性。

另一測試是檢測血液中的Anti-CCP,陽性結果大部分都與類風濕關節炎有關,有研究顯示,大部分Anti-CCP呈陽性人士即使未見典型病徵,部分人於一、兩年後亦有關節問題。

如未發現任何臨床徵狀,或只限有晨僵情况,亦可考慮接受超聲波檢查,觀察關節是否因發炎而有積液、滑膜有否增厚及血流增多,以及其他關節侵蝕及早期筋腱發炎。

 

生物製劑+抗風濕藥 提升治療效果

早期類風濕關節炎主要以藥物治療,陳醫生指出,一線藥物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病人確診後則會處方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Methotrexate)、來氟米特(Leflunomide)、柳氮磺呲啶(Sulfasalazine)、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旨在調控病人的免疫系統及紓緩病情,避免關節侵蝕及變形。抗風濕藥需時發揮藥效,期間病人可服用短期類固醇,加快見效。

近年市面推出不同生物製劑和標靶治療,分為皮下注射或口服兩種,針對特定的發炎因子。生物製劑亦可與抗風濕藥一同使用,例如先處方甲氨蝶呤改善病情,再用生物製劑「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α),有助提升治療效果。非藥物治療方面,患者可透過物理治療、水療及運動減輕痛楚,以及配合職業治療等。

]]>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50%e6%ad%b2%e5%be%8c%e6%98%93%e7%99%bc%e7%97%85-%e6%8c%81%e7%ba%8c%e5%91%a8%e8%ba%ab%e7%97%9b%e6%89%8b%e8%85%b3%e4%b9%8f%e5%8a%9b/ Wed, 28 Oct 2020 10:13:3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085 長者出現腰痠背痛手腳乏力,或會以為是「老人病」很平常,但若果疼痛持續,而且涉及多組肌肉,卻一直無法找出原因,可能是一種不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風濕性多肌痛症(Polymyalgia rheumatica,簡稱PMR),箇中病徵除了出現肌肉疼痛晨僵外,還有什麼呢?治療方法和患者需注意什麼呢?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風濕性多肌痛症是一種影響四肢和軀幹肌肉的疼痛綜合症,患者以長者為主,除了持續有肌肉疼痛和晨僵外,還會全身乏力等。

風濕性多肌痛症 多於50歲後發病

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黎嘉慧醫生表示,風濕性多肌痛症是一種影響四肢和軀幹肌肉的疼痛綜合症,患者主要是長者,較多於50歲以上發病。數據顯示病發率隨年紀增長而上升,外國特別是北歐國家的發病率較中國為高,而且男患者比女患者多。

病徵持續疼痛乏力 發炎指數升

目前PMR的病因未明,相信與自身免疫力問題有關。病徵方面,患者的頸後、肩膊、髖關節至大腿會出現疼痛和晨僵,持續半小時以上,情况可維持超過一個月,也會出現胃口差、容易疲累、全身乏力等情况。另外患者的血液發炎指數,包括紅血球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會上升,其中ESR會超過每小時40至50毫米。

黎醫生表示,風濕性多肌痛症目前未有確實的影像掃描、組織檢查或血液檢測抗體等診斷準則,必須因應徵狀,透過不同的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而由於風濕性多肌痛症患者初時需要用高劑量類固醇治療,因此診斷時要特別小心。

治療:高劑量類固醇 抑壓免疫系統

一旦確診風濕性多肌痛症,患者需要服用類固醇半年至一、兩年不等,初時要使用高劑量,兩、三個月後可逐漸減少劑量,期間病人需要定期覆診,監察情况以免復發,待免疫系統回復正常、病徵消退,便可以停藥。由於患者都是長者,大多會因而出現肌肉萎縮及肢體僵硬,需要配合物理治療鍛煉肌肉。

黎醫生特別提到,風濕性多肌痛症患者,有機會同時或先後出現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兩者同屬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巨細胞動脈炎患者的主要徵狀是頭痛,以及眼血管受影響,嚴重甚至會導致失明,亦可以導致心臟病發,因此一旦確診其中一種病症後,要小心觀察患者的情况。

由於風濕性多肌痛症徵狀多是疼痛、疲倦乏力,很多時被長者及家人誤以為是普通「老人病」而延誤診治。黎醫生提醒長者及家人,要多留意長者身體變化,如有懷疑要及早求醫。

]]>
新冠病毒病徵不只是發燒、咳嗽和呼吸困難 有攻擊多個身體系統迹象 隨時出現致命併發症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7%97%85%e5%be%b5%e4%b8%8d%e5%8f%aa%e6%98%af%e7%99%bc%e7%87%92%e3%80%81%e5%92%b3%e5%97%bd%e5%92%8c%e5%91%bc%e5%90%b8%e5%9b%b0%e9%9b%a3-%e6%9c%89%e6%94%bb%e6%93%8a/ Tue, 12 May 2020 07:07: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635 【明報專訊】近日多家國際傳媒先後引述各國醫學界指出,新冠病毒出現的病徵日見多樣,不再只是導致發燒咳嗽和呼吸困難等表徵,它還有攻擊多個身體系統迹象,亦會導致嚴重發炎而產生血栓等致命併發症。有醫生稱新冠病毒與一般病毒感染不同,亦遠較流感嚴重,單憑病徵難以斷定誰人受感染,病人亦可能錯過求醫時機。

新冠病毒病徵不只是發燒、咳嗽和呼吸困難 有攻擊多個身體系統迹象 隨時出現致命併發症

 

大部分確診者有輕微呼吸道感染 續出現嚴重併發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顯示,大部分確診者只有輕微呼吸道感染病徵,亦有少數人會腹瀉、失去味覺與嗅覺、出紅疹等,甚至呼吸困難。不過,專家陸續發現多種與呼吸系統無關的症狀。中國南京醫科大學上周於《自然評論》刊登的研究發現,有確診者出現嚴重泌尿系統併發症與腎功能受損,同時男性荷爾蒙水平「劇變」。紐約、倫敦、巴黎等地近日接連有多名確診兒童出現類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症狀,如心血管發炎等,成因未明。

英國肯特大學病毒學講師羅斯曼(Jeremy Rossman)指出,大部分病毒致病的方式有兩種,包括在病毒複製時破壞身體組織,或是免疫系統攻擊病毒時「傷及自己人」所造成,例如因免疫系統反應過度而出現攻擊自身組織等情况。不少專家認為,新冠病毒重症者往往會嚴重發炎,可能導致血栓風險增加,相信是心臟、腎臟等器官出現併發症的共通因素。

荷蘭:49%患者出現血栓 英國:病毒輸送養分往重要器官血管

荷蘭萊登大學醫學中心一項研究便發現,49%接受深切治療的確診病人出現血栓,大部分為肺栓塞,亦有部分為可致中風的腦栓塞等,有此類併發症者死亡率較無併發症者高5.4%。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亦顯示,病毒會令輸送養分往重要器官的血管受感染。

比流感更易導致病危 醫生憑表徵難斷症

新冠病毒帶來的複雜症狀對負責診治的醫生固然是挑戰,醫院如今亦忙於張羅透析機與抗凝血劑等資源,而單一病人亦可能在治好呼吸系統問題後出現更嚴重的症狀。《華爾街日報》稱,部分病人只獲建議在呼吸困難或發燒時就診,但出現其他症狀時或猶豫是否應求醫。

英國劍橋大學醫院傳染病顧問賈維德(Babak Javid)則指出,感染人數較多時,一些罕見的併發症亦會較常出現,目前新冠病毒的確實感染數字未明,可能達數千萬甚至以億計,即使感染者中只有千分之一有罕見症狀,亦涉及數以萬計民眾。由於現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患者出現血栓的情况比其他病毒感染者常見很多,與流感相比更易導致病危甚至致命。

(法新社/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