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08 Nov 2024 03:37:2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牙周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植牙前後注意5件事  勿忽視保養導致「植體周圍炎」   //www.afterroberto.com/%e6%a4%8d%e7%89%99%e5%89%8d%e5%be%8c%e6%b3%a8%e6%84%8f5%e4%bb%b6%e4%ba%8b-%e5%8b%bf%e5%bf%bd%e8%a6%96%e4%bf%9d%e9%a4%8a%e5%b0%8e%e8%87%b4%e3%80%8c%e6%a4%8d%e9%ab%94%e5%91%a8%e5%9c%8d%e7%82%8e/ Fri, 08 Nov 2024 03:37: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62

脫掉或失去牙齒後可以有不同方法填補缺口,不僅是因為外觀因素,更重要是維持牙齒的功能,其中植牙(俗稱「種牙」)近年愈來愈多人問津,但是否人人都適合?植牙後又是否代表一勞永逸?有專科醫生提醒,若忽視植牙前後的保養,包括保持口腔衞生、定期檢查及注意日常飲食或磨牙等習慣,不但令牙齒受損,藏在牙肉內的種植體也可能出現類似牙周病的「植體周圍炎」,導致植牙失敗,隨時要拆除及重置,故必須注意植牙前後5件事項!

植牙是利用金屬植體植入牙槽骨內,作用就如牙齒的牙根一樣,為假牙作錨基,令假牙更穩固,而其「壽命」也跟真牙一樣,若做好術前及術後護理,同樣可以「用足一世」。

1.  傳統的假牙或植牙代替脫落的牙齒有何分別?

    betway体彩 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謝達柱醫生指出,牙套及牙橋(固定假牙)等鑲牙方法,均受附近牙齦狀况影響,而穩定性較高及外觀較自然的植牙,可能是大部分人用以固定鑲牙的選擇,但亦非人人適合。在考慮選用哪種方式來填補缺口時,必須向醫生詳細了解不同的方案,並按自己的狀况來選擇最合適的一項。

    植牙前後注意5件事  勿忽視保養導致「植體周圍炎」  
    植牙是利用金屬植體植入牙槽骨內,作用就如牙齒的牙根一樣,為假牙作錨基,令假牙更穩固。(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2.  植牙受年齡或其他因素限制嗎?牙齒脫落後應何時植牙較理想?

    謝醫生表示,植牙一般適用於成年人,唯要注意,若牙骨根基較薄弱、曾受破壞或質素太差,便可能無法植牙,又或要先進行植骨或加骨手術後才能植牙。另外,若本身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而病情未受控、口腔附近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經常吸煙、患有牙周病而未處理好,又或是身體狀况不理想的人士,都未必適合植牙。

    他提醒,植牙需要把握黃金時機。「一般在牙齒脫落後的2至3個月,待牙骨及牙肉完全康復後,便可進行植牙,不宜超過一年,以免拖延愈久,附近的牙齒移動走位的機會愈大, 甚至出現牙肉及牙骨萎縮等情况,大大增加植牙的難度和複雜性。」

    3. 植牙後會出現哪些常見問題?類似牙周病的植體周圍炎會有什麼徵狀?

    謝醫生表示,植牙後常見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物理性問題,例如假牙崩裂、螺絲鬆脫、種植體爆裂等等;第二類則是生物性的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嚴重時可以波及牙骨,令植體失去支撐致植牙失敗。

    他解釋,植體周圍炎是一種類似牙周病的漸進式發炎反應,徵狀亦跟牙周病相若,如流牙血、流膿、牙袋發炎等,有時亦有可能導致植體逐漸鬆脫及牙骨流失等問題,其成因多與口腔衞生及植牙設計有關。

    「植體的螺絲表面較粗糙,好處是幫助骨細胞依附其上,亦可加快植體與牙骨脗合,但壞處是容易藏污納垢,一旦有細菌入侵會更難處理,因此植體周圍炎一般較牙周病的惡化速度更快,影響亦更嚴重。」要應對更複雜的植體周圍炎,牙醫需要進行深層清潔,甚至拆解植體,或需要牙周病或口腔頜面外科等專科醫生作跟進和治理。


    相關閲讀:【假牙種類】「固定式」?「活動式」?了解各類型假牙 詳細評估助裝配


    4. 植牙後,如何減少出現植體周圍炎的機會?

    謝醫生稱,很多人以為植牙後便「一了百了」,毋須護理和覆診,但其實植牙亦需靠持續的悉心照料,包括清潔和保養,才能長久保持外觀和功能,否則只會白白浪費了金錢和時間。

    跟處理真牙的牙周病一樣,植體周圍炎同樣需要透過口腔清潔及定期檢查牙齒作有效預防。謝醫生表示,口腔內有很多細菌,當細菌黏附在植牙便會形成牙菌膜及牙石,然後再進入植體引發炎症,情况與牙周病如出一轍,所以徹底清潔牙齒,預防牙菌膜積聚,已可大大減低植體周圍炎的發生。

    他提醒,刷牙僅完成牙齒清潔的一半,再配以牙線或牙縫刷清潔牙縫才能稱之為完整的潔牙程序,而定期檢查牙齒有助及早發現和處理炎症。

    5. 注意口腔衞生和定期檢查牙齒外,還有延長植牙「壽命」的方法嗎?

    謝醫生表示,植牙需動輒數月或以上的時間方能完成,要避免植牙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就必須由植牙前做好準備,例如妥善治理原有的牙周病、正視口腔異常習慣(parafunctional habits)如磨牙,及其他會影響口腔健康的病患。而牙醫要做好植牙的設計,包括植體的落位和角度、假牙的形狀及大小、牙套及牙橋要預留清潔的空間等,以上種種都有助減少植牙失敗、植體周圍炎及損耗等問題的發生。

    除了清潔牙齒及定期覆診,日常飲食及起居都要多加注意並作出改善,例如避免進食過硬的食物、過度咬牙、戒煙或盡量減少吸煙量,以及睡覺時使用牙膠防止磨牙等,都有助延長假牙的「壽命」。

    植牙前後注意5件事  勿忽視保養導致「植體周圍炎」  
    betway体彩 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謝達柱醫生表示,植牙後必須做好日常保養,包括口腔清潔和定期牙科覆診,配合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令植牙都可以跟真牙一樣「用足一世」。(受訪者提供)

    延長植牙壽命?必做5件事

     • 刷牙外,要以牙縫刷或牙線清潔牙縫

     • 定期牙齒檢查

     • 避免進食過硬食物

     • 若有磨牙,睡前應使用牙膠以減少磨牙

     • 戒煙

    提提你:若出現植體周圍炎徵狀,如流牙血、流膿、牙袋發炎等,應盡快求醫

    植牙前後注意5件事  勿忽視保養導致「植體周圍炎」  
    植牙需動輒數月或以上的時間方能完成,怎樣做才能延長植牙壽命?以下5件事就要多加留意。
    ]]>
    多齒症主因遺傳 要拔掉多生齒?易致牙周病?拆解6個護齒迷思 //www.afterroberto.com/%e5%a4%9a%e9%bd%92%e7%97%87%e4%b8%bb%e5%9b%a0%e9%81%ba%e5%82%b3-%e8%a6%81%e6%8b%94%e6%8e%89%e5%a4%9a%e7%94%9f%e9%bd%92-%e6%98%93%e8%87%b4%e7%89%99%e5%91%a8%e7%97%85-%e8%ad%b7%e9%bd%92/ Fri, 28 Jun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262

    【明報專訊】成年人一般有32隻牙,若發現多於32隻牙,可定義為多齒症(hyperdontia)。根據健力氏世界紀錄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加拿大男子Evano Mellone共有41隻牙,是紀錄中最多牙的人。患多齒症者不算罕有,全球約有2%至3%人口有多生齒,即約50人中,有1人有多齒症,而大部分患者沒有徵狀,若非透過牙科檢查,患者很多時不會發現。(編按:多生齒主要成因是遺傳,是否一定要拔掉多生齒呢?若不處理會影響牙齒清潔,易致牙周病嗎?此外,要護齒便要早晚刷牙、定期檢查、少吃甜食等都是常識吧!但要怎樣刷牙或清潔口腔才能讓健康牙齒陪伴終老呢?刷牙後不用漱口?電動牙刷比普通牙刷刷牙更乾淨?專家拆解6個護齒迷思。)

    多齒症主因遺傳 要拔掉多生齒?易致牙周病?拆解6個護齒迷思
    多齒症–成人有32隻恆齒,如發現多於32隻,便屬多齒症。如多生齒阻礙恆齒生長或因藏在牙骨內而形成水囊,便需要處理。(明報製圖)

    多齒症成因:遺傳 多生齒要拔掉?多於兩門牙中間

    當乳齒換上恆齒,20隻乳齒逐漸脫落換成32隻恆齒,如發現多於32隻,便屬多齒症,患者通常多出1至2隻牙齒。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牀助理教授蒲靜雅表示,較常見多生牙齒的位置是在上顎兩隻門牙中間,多生齒未必會顯露出來,故患者也未必發現;若多生齒已暴露,或影響其他牙齒結構,透過X光檢查會發現問題。

    蒲靜雅解釋,多生齒主要成因是遺傳,若媽媽有多生齒,孩子較大可能也有,但並非百分之百。

    多齒症主因遺傳 要拔掉多生齒?易致牙周病?拆解6個護齒迷思
    病人的牙齒X光片顯示,下排有4隻多生齒(紅箭嘴示)。(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醫生張明欣提供)

    無阻礙正常牙齒生長毋須拔掉 須定期檢查

    多生齒如何治療?是否一定要拔掉?蒲靜雅說視乎多生齒的位置及狀况,大部分不會衍生太大問題,但如果多生齒已生長,並阻礙其他正常牙齒生長,則需要拔去。如果患者本身32隻恒齒完全成長且沒有問題,即使發現有多生齒,只要定期接受牙科檢查及照X光片觀察便可,毋須特別處理。

    多齒症主因遺傳 要拔掉多生齒?易致牙周病?拆解6個護齒迷思
    蒲靜雅(受訪者提供)

    多生齒長期藏牙骨 形成水囊發炎

    不過,長期藏在牙骨內的多生齒,有可能形成水囊,初期患者未必有感覺,但當水囊愈來愈大,甚至發炎或導致其他牙齒鬆脫,牙醫則需要介入處理,將多生齒拔去。蒲靜雅稱,雖然發生機率不高,但定期檢查多生齒是非常重要,一旦發現問題,可及早處理。

    恒齒不整齊難清潔 易致牙周病

    此外,有些個案是多生齒逼着旁邊牙齒,令其他牙齒長得不整齊,或數隻牙齒擠在一起,難以清潔,容易導致牙周病。蒲靜雅稱,在這情况下,牙醫亦會建議移除多生齒。另一個需要拔去多生齒的情况是,因牙齒排列不整齊而箍牙,牙醫需要移動牙齒位置,多生齒阻礙了其他牙齒移動,有需要移除。

    拔除或涉神經線 轉介口腔頜面外科

    蒲靜雅表示,若移除多生齒牽涉複雜的情况,例如它藏在牙骨內或牽涉血管及神經線等,在衡量風險及手術複雜程度後,或會轉介至口腔頜面外科的醫生處理。移除多生齒在口腔頜面外科來說屬小型手術,是否需要麻醉或如何麻醉則視乎醫生評估及病人意願,可選擇局部或全身麻醉,或施用鎮靜劑令病人在睡眠狀態下接受手術。手術後2至3天,傷口會有不適,吃東西時要小心,一般1至2星期後能康復。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拆解6個護齒迷思:刷牙後建議不漱口?

    牙齒除了咀嚼,還影響儀容、說話發音,所以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十分重要。正確的口腔護理,應要早晚刷牙、定期檢查、少吃甜食等,以減少牙患,讓健康牙齒陪伴終老。

    今次綜合了一些「護齒迷思」,找來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修復齒科臨牀助理教授林宇恒為大家拆解。

    多齒症主因遺傳 要拔掉多生齒?易致牙周病?拆解6個護齒迷思
    林宇恒(受訪者提供)

    舌頭沾牙膏塗牙齒表面

    問:用牙膏刷牙後,應否用清水漱口?

    答:用牙膏刷牙後,最好不漱口。

    牙膏含有氟素(fluoride),可以保護牙齒免被細菌侵蛀,所以氟素留在牙齒表面愈長時間愈好,牙醫通常建議刷牙後盡量不漱口,以免氟素被洗走,只要將口腔內的牙膏泡沫盡量吐掉便可。

    如大家習慣了漱口,可選擇漱口後,將牙膏塗在舌頭上,再用舌頭將牙膏塗在牙齒表面,這亦有效保護牙齒。另外,建議刷牙後不要立即像漱口般大口喝水,正常慢慢地喝,便不會弄走氟素。

    多齒症主因遺傳 要拔掉多生齒?易致牙周病?拆解6個護齒迷思
    牙醫建議刷牙後盡量不漱口,以免氟素被洗走,只要將口腔內的牙膏泡沫盡量吐掉便可。(Panupong Piewkleng@iStockphoto)

    兒童宜用氟素較少牙膏

    問:小朋友一定要用兒童牙膏,不能用成人牙膏嗎?

    答:兒童牙膏成分跟成人牙膏大同小異,主要分別是氟素含量。

    成人牙膏氟素含量約1000至1450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一),兒童牙膏則約500至1000ppm。氟素能鞏固牙齒防止蛀牙,但如小朋友吞嚥功能未發展得很好,刷牙時可能會吞了牙膏。有研究指,小朋友恒齒仍然在生長中,若吸收太多氟素,會影響牙齒生長,有可能出現氟斑,即牙齒出現一片白色。因此建議小朋友使用氟素含量較低的兒童牙膏,即使誤吞了牙膏,氟素分量也不會令牙齒鈣化或影響生長。

    牙膠漂牙 停用藥水打回原形

    問:美白牙膏真的能夠美白?

    答:市面上出售的美白牙膏,大部分含有微細粒子,以助磨走牙齒表面污漬,但過量使用可能將牙齒表面琺瑯質一同磨走,令牙齒變得敏感。而美白牙膏的漂白物質,含量比醫用低,所以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才有較佳效果。

    想美白牙齒,可考慮由牙醫提供的藍光美白,最快可於1小時完成漂牙;另外,由牙醫為病人製作個人化牙膠,病人每晚戴上牙膠後擠進藥水,持續2至3個月,亦可達到漂白效果。不過即使完成漂牙,若沒有持續用藥水維持,日子久了牙齒會回復原本顏色。

    美白牙齒或漂牙主要為了外觀,事實上,每個人的齒色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較黃,是否漂牙視乎自己需要。


    相關閲讀:【敏感牙齒原因】牙肉萎縮、琺瑯質磨蝕致敏感牙齒 5個預防方法要注意

    普通vs.電動牙刷 潔齒效果相若

    問:用電動牙刷比普通牙刷乾淨?

    答:根據研究,使用普通牙刷及電動牙刷的潔齒效果相若,但個別病人的手不夠靈活,即使知道正確刷牙方法,但欠缺技巧的話,未必刷得乾淨,牙醫可能會建議用電動牙刷。

    牙線+正確刷牙 未必要用漱口水

    問:每次刷牙後都要使用漱口水嗎?

    答:不一定。若刷牙前使用牙縫刷或牙線清潔牙縫,加上正確刷牙方法,未必要使用漱口水。不過,如有些人較容易蛀牙,使用含有氟素的漱口水,有助保護牙齒,但注意漱口水不能替代刷牙。另外,有些漱口水含殺菌成分,曾接受口腔手術的病人,牙醫可能建議他們使用,以防止傷口受到細菌感染。

    問:牙線或牙縫刷,應如何選擇?

    答:牙縫闊的人,可用牙縫刷,否則應用牙線。不過,可按個人感受選擇,若有問題應諮詢牙醫。

    文:王木音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北上睇牙醫?先了解牙周病、杜牙根、植牙、拔智慧齒等治療方法和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5%8c%97%e4%b8%8a%e7%9d%87%e7%89%99%e9%86%ab-%e5%85%88%e4%ba%86%e8%a7%a3%e7%89%99%e5%91%a8%e7%97%85-%e6%9d%9c%e7%89%99%e6%a0%b9-%e6%a4%8d%e7%89%99-%e6%8b%94%e6%99%ba%e6%85%a7%e9%bd%92-%e6%b2%bb/ Tue, 30 Apr 2024 09:04: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841

    【明報專訊】(編按:你因為什麼原因見牙醫呢?牙痛、蛀牙、杜牙根、牙周病、矯齒箍牙、活動假牙、植牙、拔智慧齒?)香港人北上消費除了吃喝玩樂,也有人北上求醫,做身體檢查、驗配眼鏡、箍牙植牙。最新的審計報告揭示香港牙科街症服務縮減,導致病人需大排長龍。近日港人尋求內地牙科診所服務成了大熱話題。專家提醒,無論在任何地方求醫,最緊要有詳細病歷,了解各類牙齒疾病的治療方案及風險,切勿輕信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內容。(編按:有牙醫提醒,若是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在接受牙科治療時更要特別小心。以前者為例,若沒細心照料傷口,很容易受感染;至於後者,一旦細菌入血可造成心瓣發炎及壞死……)

    北上睇牙醫?先了解牙周病、杜牙根、植牙、拔智慧齒等治療方法和風險
    評估風險–到香港境外接受牙科療程前,必須了解治療方案,評估成本及風險,並考慮往來交通、時間及療程次數等, 不要盲目相信網上宣傳。(設計圖片,Portra@iStockphoto)

    了解牙齒疾病療程:牙周病、蛀牙、植牙 處理不當增風險

    牙齒疾病涉及不同類別,市民最常接受的治療包括牙周病、蛀牙、矯齒箍牙、活動假牙及植牙、拔智慧齒等。社會牙醫科專科院士吳建葦提醒,各種療程均有不同風險,市民要小心選擇合適及具經驗的牙醫。

    北上睇牙醫?先了解牙周病、杜牙根、植牙、拔智慧齒等治療方法和風險
    牙齒疾病涉及牙周病、蛀牙、矯齒等不同類別,各種療程的風險亦有不同,市民要了解更多和小心選擇。(明報資料圖片)

    牙周病嚴重 需切開牙齦清理

    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引起,初期病徵包括流牙血、口臭等;若不及時處理,導致牙齦與牙齒脫離,形成牙周囊袋,令牙菌斑堆積,此時單靠刷牙也不容易清潔,炎症更會向深層牙周組織蔓延。嚴重導致牙齦萎縮、牙齒動搖,甚至脫落。

    早期牙周病,可接受專業洗牙,清除積聚的牙石和牙菌膜。若牙周囊袋太深,則需小型牙周翻瓣手術,切開牙齦清理感染範圍。術後患者要注意口腔衛生,避免傷口感染,一般3星期後回診所拆線,檢查傷口癒合情况。

    蛀牙杜牙根 牙脆弱需戴牙套

    不少人誤以為蛀牙必須杜牙根,其實牙齒組織分為琺瑯質、象牙質及神經線,輕度蛀牙只影響琺瑯質及象牙質外部,或會誘發暫時的牙髓發炎,只要及時清走蛀牙菌及補牙,牙齒神經可自行修復。但若嚴重蛀蝕神經線至無法修復,就需要杜牙根,抽出受感染的牙髓神經,修補蛀掉的牙齒。術後牙齒變得脆弱,感知能力亦會受影響,故建議患者佩戴牙套加強保護,以免牙齒脆弱易斷、崩裂。

    矯齒事前檢查、跟進要做足

    不少人箍牙以改善咬合和儀容。箍牙前要否拔牙、拔哪幾隻牙,需要牙醫判斷,拔牙目的是釋出空間來排列牙齒。牙醫亦需要評估顎骨及牙齒情况,若有嚴重蛀牙或牙周病,會增加矯齒難度及治療時間。箍牙療程由1至3年不等,若事前牙齒檢查不足、沒有定時跟進牙齒移動進程、沒定時洗牙,或選用不合適箍牙物料,均會影響效果,有可能導致箍牙失敗或不同牙病。

    植牙療程約半年 術後腫脹出血

    不少長者因蛀牙及牙周病等原因,導致牙齒脫落,需要訂製活動假牙;但長時間佩戴活動假牙,容易鬆脫及令牙肉收縮,故亦愈來愈多人考慮植牙。植牙手術需要切開和翻開牙齦,在適當位置鑽孔,植入鈦合金植體,用作牙根;待約3個月鈦合金植體與牙槽骨癒合,再套上牙齦癒合裝置,令牙齦生長成為理想形狀,最後印模及再安裝牙冠,整個植牙過程約需時半年。植牙屬入侵性手術,術後會有腫脹、出血等不適。若牙醫經驗不足,可能會插穿牙齒神經線,或致流血不止;而護理不當則增加傷口感染、化膿、發炎等風險。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拔智齒不慎傷神經恐面癱

    拔智慧齒屬於口腔頜面手術。由於智慧齒蛀牙、生長空間不足以致長歪,影響鄰近牙齒等問題,令患者感到痛楚、牙肉膿腫、張口困難,需要拔掉。手術需局部麻醉,牙醫先鬆動牙齦,再用手術鉗把智慧齒拔除;或根據患者牙齒情况,將智慧齒分割再拔除。術後患者需保持口腔衛生,小心傷口受感染。

    由於智慧齒與舌頭和面頜神經線關連,萬一手術令神經線受損,可能導致嘴角或面部失去知覺及永久麻木。

    北上求醫睇牙  勿盲信宣傳

    近年內地牙醫集團的宣傳十分多樣化,例如以廉價、環境寬敞為賣點,又或請藝人宣傳。牙醫吳建葦透露,早前有牙醫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一張宣傳圖片,印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及香港全科牙科醫學會會徽,標題為「2024年香港最新植牙計劃」,註明「2024年3月起,香港口腔醫院將提供免費牙齒植牙活動,不需要花錢,活動為期1個月」。吳建葦直言,有關宣傳圖片屬虛假信息,香港全科牙科醫學會沒有提供相關免費植牙活動,提醒網民勿點擊不明來源的連結。

    北上睇牙醫?先了解牙周病、杜牙根、植牙、拔智慧齒等治療方法和風險
    吳建葦(受訪者提供)

    了解治療方案、風險 備詳細病歷減風險

    根據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指引,香港註冊牙醫禁止宣傳業務;惟非香港註冊牙醫,如內地牙醫則不受有關條文規管。有參與本港和內地牙醫培訓的吳建葦表示,兩地均有完善的牙醫培訓課程。本港牙醫需接受全科訓練,另有8大類專科培訓,包括牙齒矯正科、口腔頜面外科、牙周治療科、牙髓治療科、兒童齒科、修復齒科、家庭牙醫科、社會牙醫科。

    吳建葦提醒,每種牙疾有不同治療進程,牙醫需因應患者情况,擬定不同治療方案及風險評估。故市民決定到境外接受牙科療程之前,必須了解治療方案、全面評估成本及風險,並考慮往來交通、時間及療程次數等,不要盲目相信網上宣傳。

    北上睇牙醫?先了解牙周病、杜牙根、植牙、拔智慧齒等治療方法和風險
    提供病歷–不論在何地求醫,向醫生提供完整的病歷,有助對症下藥,減低醫療風險。(設計圖片,teekid@iStockphoto)

    心臟病患睇牙 細菌入血可攞命

    若是骨質疏鬆、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接受牙科治療時更需要特別小心。吳建葦解釋,牙科治療過程中,簡單如洗牙,會有輕微出血;一些慢性病患者的傷口可能較難癒合,或會增加感染風險。以糖尿病人為例,若沒細心照料傷口,很容易受感染,所以患者治療前必須先管控好血糖水平;至於心臟病患,一旦細菌入血可造成心瓣發炎及壞死,嚴重可致命,故患者接受牙齒治療前,牙醫或要求服用或注射抗生素,減低細菌感染導致心瓣發炎的風險。不少長者患有骨質疏鬆,正服用的藥物可能導致拔牙後傷口遲遲無法癒合。若選擇植牙,治療前應請牙醫評估。

    牙齒治療 可涉不同專科

    不同慢性疾病及相關藥物均有可能影響牙科治療。吳建葦提醒,牙科治療不止是牙齒問題,有可能跨不同醫療專科,故市民決定到境外接受牙科治療前,必須全面評估成本及風險,更特別需要詳細交代個人病歷,以便牙醫評估。

    知多啲:反覆轉醫生 長期病難跟進

    隨大灣區交通網絡發達,不少長者選擇北上養老;亦有不少人香港內地兩邊走,既工作兼生活,令北上求醫需求增加。當大眾追求「平、靚、正」的醫療服務下,有醫生提醒,在兩地求醫均需向醫生提供完整的病歷,才能對症下藥,減低醫療風險。

    今年2月,政府公布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把7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當中包括牙科服務。betway体彩 副院長、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煥堂表示,有關計劃讓港人得到更多醫療選擇,但對於長者或長期病患來說,必須小心管理個人病歷紀錄,以便在不同地區看診時,幫助醫生掌握病情,提供合適治療。

    陳煥堂說,常見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或白內障,有別於傷風感冒,需要長時間監察及藥物治療。以糖尿病為例,不少患者血糖水平時高時低,需要因應情况調節藥物,一旦血糖控制不穩定,可併發糖尿眼或糖尿足。反覆轉換醫生,難以跟進病情及適切治療。

    北上睇牙醫?先了解牙周病、杜牙根、植牙、拔智慧齒等治療方法和風險
    陳煥堂(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兩地病歷寫法或有差異

    另外,兩地醫療對疾病資訊和病歷寫法,可能有文化及中英文差異。陳煥堂曾經接觸一名居港的內地孕婦,香港婦產科指引,在懷孕20周時須接受結構性超聲波,但她表示在內地接受過「大牌子超聲波」,輾轉了解純綷是名稱差別,所指同樣是結構性超聲波。因此在北上求醫熱潮下,病人需要整理個人病歷紀錄交給醫生,而兩地醫生亦要了解兩地的治療及記錄方式,讓患者得到全面的醫療服務。

    文:黃碧文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牙周牙石常見咽峽炎鏈球菌可致胃癌  中大研究:感染率可達七成 甚於幽門螺旋菌 //www.afterroberto.com/%e7%89%99%e5%91%a8%e7%89%99%e7%9f%b3%e5%b8%b8%e8%a6%8b%e5%92%bd%e5%b3%bd%e7%82%8e%e9%8f%88%e7%90%83%e8%8f%8c%e5%8f%af%e8%87%b4%e8%83%83%e7%99%8c-%e4%b8%ad%e5%a4%a7%e7%a0%94%e7%a9%b6%e6%84%9f%e6%9f%93/ Thu, 14 Mar 2024 06:38: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490

    【明報專訊】幽門螺旋菌一直被認為是胃癌主要風險因素,惟僅有1%至3%感染者會患胃癌。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常見於人體口腔、鼻咽等部位的「咽峽炎鏈球菌」亦可引致胃癌。該研究透過小鼠實驗確立致癌機制,證實該細菌透過誘發胃部產生炎症及胃萎縮,促使胃腫瘤生長。研究團隊稱咽峽炎鏈球菌的感染比幽門螺旋菌普遍,且動物實驗顯示倘同時感染兩菌,患胃癌風險顯著提高。(編按:患牙周病及牙肉發炎者口腔多數有咽峽炎鏈球菌,會隨唾液入胃引發其他病症,呼籲市民注重口腔衛生。)

    中大:咽峽炎鏈球菌感染率可達七成 幽門螺旋菌四成

    研究團隊觀察到胃癌病人的胃黏膜存在大量咽峽炎鏈球菌,根據實驗,近八成中國胃癌患者的胃黏膜測出該菌;咽峽炎鏈球菌的感染亦較幽門螺旋菌普遍,前者在中國人群的感染率可達七成,後者則為四成。

    團隊利用小鼠模型,發現小鼠在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後很快出現急性胃炎,繼而發展成慢性發炎、萎縮性胃炎等癌前病變。團隊透過對照實驗發現,對比只服用致癌劑,同時給予小鼠致癌劑和咽峽鏈球菌的腫瘤發生率大增,證明咽峽炎鏈球菌促使胃癌發生及發展,另透過實驗發現咽峽炎鏈球菌促進胃癌生長的具體致病蛋白因子,確立該菌的致癌機制。研究已在生物學國際頂尖期刊《細胞》發表。

    牙周牙石常見咽峽炎鏈球菌可致胃癌  中大研究:感染率可達七成 甚於幽門螺旋菌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相當常見的「咽峽炎鏈球菌」可引致胃癌。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沈祖堯(左方)亦有參與研究,身在新加坡的他昨以視像形式參與記者會。中和右為中大消化疾病所所長于君、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生付凱莉。(賴俊傑攝)

    同時感染兩菌 料胃癌風險增兩三倍

    研究通訊作者、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說,咽峽炎鏈球菌可適應酸性較高的環境,能在胃黏膜存活及定植,亦能適應偏鹼環境,故亦能活躍在腸部,相信與腸癌形成亦有關。

    參與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院長及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沈祖堯說,大眾普遍認識的胃癌風險因素是幽門螺旋菌感染和家族遺傳,但今次研究為理解胃癌發病機制開拓全新方向。

    沈祖堯說,幽門螺旋菌感染者患胃癌風險是常人的兩三倍,根據今次研究的動物實驗結果推測,倘同時感染該菌和咽峽炎鏈球菌,料患胃癌風險會再增兩三倍。


    相關閲讀: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牙周牙石可帶菌 隨唾液入胃

    咽峽炎鏈球菌感染率較高,被問應否為大眾做胃鏡篩查,沈祖堯強調目前暫無需要,應先驗證根除咽峽炎鏈球菌能否顯著降低人體胃癌發生機率,並提醒「病從口入」,該菌亦常見於牙周及牙石,患牙周病及牙肉發炎者口腔多數有該菌,會隨唾液入胃引發其他病症,呼籲市民注重口腔衛生。至於已有胃癌癌前病變的病人,可持續監察病情有否惡化。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未來研以該菌作治療靶點抑制

    于君形容今次發現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一小步」,指自發現幽門螺旋菌到確定其致癌率,前後歷時20年,而確定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後的致癌率將是個漫長研究過程,將做追蹤研究,對比感染和未感染咽峽炎鏈球菌者的胃癌發生率,於人體印證動物實驗結果;下一步將研究以該細菌作為治療靶點,研究是否有抗生素或益生菌可抑制此菌,以減低胃炎及胃癌風險。

    ]]>
    牙周病嚴重者患癌症風險增24%  牙痛、甩牙非小事 小心胃癌、食道癌 //www.afterroberto.com/%e7%89%99%e5%91%a8%e7%97%85%e5%9a%b4%e9%87%8d%e8%80%85%e6%82%a3%e7%99%8c%e7%97%87%e9%a2%a8%e9%9a%aa%e5%a2%9e-%e5%b0%8f%e5%bf%83%e8%83%83%e7%99%8c-%e9%a3%9f%e9%81%93%e7%99%8c/ Mon, 26 Feb 2024 04:18: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319 【明報專訊】英文俚語teething problems,意指剛開始時出現的問題。但真正的teething problem卻不是芝麻綠豆小事!牙齒問題並非暫時,不但會引致牙痛、掉牙等情况,沒有認真處理還有可能成為癌症誘因!《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一項研究指出,牙周病、牙齒脫落與食管癌和胃癌存在密切關聯。牙齒健康比我們想像中重要!(編按:有研究證明,與患有輕度或無牙周炎的人相比,患有嚴重牙周炎者罹患癌症相對風險增加24%。說明牙齒健康與消化系統有密切聯繫……)

    牙周病嚴重者患癌症風險增24%  牙痛、甩牙非小事 小心胃癌、食道癌
    牙齒問題並非小事,若沒有小心處理牙痛、牙齒脫落、牙周病等口腔健康問題,有可能成為癌症誘因。(明報資料圖片)

    嚴重牙周炎患癌症風險增24% 注意胃癌和食道癌

    不良習慣危害牙齒健康,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經常食用甜食和汽水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易引致蛀牙;牙齒清潔不到位,留在牙齒上的牙菌斑容易變硬,形成牙垢(牙石),若不及時處理,波及牙齒深層,會進一步侵蝕牙根,使牙根從牙肉中鬆脫,出現牙齒脫落。此外,咬牙、磨牙等不良習慣也會對牙齒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這些習慣會增加牙周組織的壓力,引起牙齒折斷、崩裂或鬆動,甚至顳下頜關節紊亂(TMD)。除此之外,長年吸煙的人,不僅會出現牙黃、口臭等問題,還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受損,對口腔疾病防禦能力減弱,增加牙周病、口腔潰瘍,甚至口腔癌的患病風險。


    相關閲讀:【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

    牙周病屬慢性炎症 增細胞突變風險

    有醫學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患胃癌和食道癌的風險增加。其中,牙周感染引起炎症是促進胃癌發展原因之一。牙周病本身是一種慢性炎症,機體組織長時間暴露於炎症環境中,增加細胞突變的風險。研究證明,與患有輕度或無牙周炎的人相比,患有嚴重牙周炎者罹患癌症相對風險增加24%。說明牙齒健康與消化系統有密切聯繫,且慢性發炎對整體健康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牙齒問題不僅是口腔健康問題,還可能對全身健康產生巨大影響。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定期檢查牙齒 戒煙限酒勿暴飲暴食

    為了預防嚴重疾病的發生,重視牙齒健康是關鍵。定期清潔和檢查牙齒,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是基本步。同時,避免不良生活習慣,保持飲食多樣和均衡,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限酒等是保護牙齒健康的重要措施。

    牙齒健康不僅是美麗笑容的象徵,更是整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牙齒問題傳遞的警號不可忽視。大家要重視早期發現的牙齒問題,及時就醫。

    文:張明智(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牙周病治療先清理牙石 嚴重須牙根刮治 注意口腔細菌游走增心臟病、早產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7%89%99%e5%91%a8%e7%97%85%e6%b2%bb%e7%99%82%e5%85%88%e6%b8%85%e7%90%86%e7%89%99%e7%9f%b3-%e5%9a%b4%e9%87%8d%e9%a0%88%e7%89%99%e6%a0%b9%e5%88%ae%e6%b2%bb/ Thu, 24 Aug 2023 09:20: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295

    【明報專訊】牙周病處理不當,不但有損口腔健康,導致牙肉萎縮、牙齒鬆脫,影響外觀和咀嚼;口腔細菌更可能循血液游走影響身體其他部位,增加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甚至早產等風險。(編者按:治療牙周病,首先要清理牙石。若已發展至牙周炎,須考慮牙根刮治,無論是非手術和手術兩類,都需要用麻醉藥。非手術方法是把工具延伸到牙齦底位置清理;手術則要把牙肉𠝹開,露出牙根清潔,然後把牙肉縫合……)

    及早治療牙周病可減心腦血管併發症 注意口腔細菌經血管游走全身

    新冠疫情除了留下「長新冠」後遺症,有牙醫指出,疫後牙周病患者亦見增加,估計是因為疫情期間不少人都暫停到牙醫診所檢查和清潔牙齒。坊間有傳牙周病可致癌,牙醫汪才生指出,暫沒文獻確定牙周病會導致癌症。不過,牙周病由細菌引起,細菌可由血管傳到身體不同部位,尤其需要血液供應的地方。牙周病得到治療,會減少其他併發症出現,例如心腦血管疾病;另外,牙周病亦會增加懷孕時的風險,所以年輕女士懷孕前,最理想是找牙醫檢查有否牙周病。

    牙周病治療先清理牙石 嚴重須牙根刮治 注意口腔細菌游走增心臟病、早產風險
    (設計圖片,Dissoid、Tharakor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心臟病】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暫無文獻證牙周病致癌

    牙醫梁柱恒亦指,有研究發現,牙周病跟心血管病、呼吸系統病、早產、不良妊娠結果等有關連。至於跟癌症的關係,目前研究只是對癌症病人的一些觀察,未有足夠統計數據證明牙周病是引致癌症的風險因素之一。

    成因:不良刷牙習慣 食物殘渣分解成牙菌膜惹禍

    牙周病治療先清理牙石 嚴重須牙根刮治 注意口腔細菌游走增心臟病、早產風險
    刷牙習慣——若沒有從小養成良好刷牙習慣,年齡漸長容易出現牙周病。(TAGSTOCK1@iStockphoto)

    牙周病患者大多為35歲或以上人士,汪才生指出,青少年若沒有從小養成良好刷牙習慣,年齡漸長容易出現牙周病。牙周病成因與不良刷牙方法有關,「沒好好清潔牙齒,食物殘渣在37℃環境下存留,口腔內細菌會把它們分解成牙菌膜。沒有效清走牙菌膜,慢慢會形成牙石」。

    梁柱恒指,口腔內有逾500種細菌,某些細菌會影響牙周健康。「牙菌膜在牙齒和牙肉邊緣形成牙石,成為細菌溫牀。而免疫系統會對抗細菌,牙周病就是免疫系統對抗細菌的發炎反應。簡單說,是口腔細菌與免疫系統的博弈過程。牙石積聚愈多,細菌愈多,免疫系統作出反應愈大,導致牙周組織被破壞。」

    梁續指,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牙周病的嚴重程度,包括遺傳病、糖尿病、吸煙,還有一些會引致牙肉增生或腫脹的藥物,以及不平滑的牙齒填充物和咬合創傷等。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輕微牙齦炎 紅腫流血口臭 惡化成牙周炎

    診斷牙周病,汪才生指出,牙醫會用一支鈍頭探針,在牙齦附近測度牙周袋的深淺度,並拍下X光,了解牙骨狀况,才為病人提供合適的治療。

    輕微的牙周病稱為牙齦炎,牙齦出現紅腫流血,伴隨口臭。梁柱恒表示,「此階段清理牙石,配合正確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線、牙縫刷,問題可解決;若牙齦炎沒適當處理,慢慢惡化為牙周炎。此時,細菌向牙根、牙牀骨方向滋生,破壞牙周組織,出現牙齦和牙牀骨收縮」。

    牙齦收縮致牙齒敏感痹痛 到甩牙階段難逆轉

    牙周炎破壞牙周組織,梁說:「由於牙齦收縮,牙齒變長,牙齒與牙齦間出現『黑三角』,即牙齦萎縮出現小洞。另外,因牙根外露,沒有琺瑯質保護,導致牙齒敏感,出現痹痛。」若情况再嚴重,可能牙齒變鬆,咀嚼乏力,甚至甩牙。到了這階段,病人即使接受治療把牙周病根治,情况亦不可逆轉。

    牙周病不但影響口腔衛生,還會影響生理和心理健康。梁指出,牙齒鬆動,影響進食,有礙營養吸收。而牙肉收縮,牙齒不合比例變長;或門牙鬆動,形成哨牙;或門牙脫落,病人說話漏風;以上都影響儀容。「有研究發現,牙周病人的生活品質大降,從而影響心理質素。」

    治療方法:首要清理牙石 嚴重須牙根刮治

    治療牙周病,首先要清理牙石。牙醫梁柱恒指出,洗牙方法主要有兩種,「普通洗牙毋須使用麻醉藥,針對牙齦以上及牙齦以下1毫米內的牙石, 可以治理牙齦炎」。但當發展至牙周炎,就須考慮牙根刮治,「分非手術和手術兩類,都需要用麻醉藥。非手術方法是把工具延伸到牙齦底位置清理;但有些情况非手術方法處理成效不彰,就會考慮手術。用小手術把牙肉𠝹開,露出牙根清潔,然後把牙肉縫合」。

    牙醫汪才生指出,不少病人抱怨洗牙辛苦又痛,因牙石較多。「若病人3至6個月洗1次牙,牙石累積較少,位置較淺,洗走牙石困難不大,病人不舒服的時間很短。但1至2年才檢查牙齒1次,牙石積聚較多,洗牙亦較花時間。」早前新冠病毒疫情,很多人不敢看牙醫;相隔數年,到診病人幾乎個個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建議大家及早檢查。

    牙周病治療先清理牙石 嚴重須牙根刮治 注意口腔細菌游走增心臟病、早產風險
    (Kiwis@iStockphoto)

    拆解謬誤:牙周病≠熱氣 漱口不可代替刷牙

    牙肉又腫又痛,不少人即時想起「熱氣」,飲杯涼茶紓緩。牙醫汪才生指出,不少病人將牙周病誤以為「熱氣」,因而延誤治療。另外,有家長認為小朋友的乳齒會更換,故疏於教導孩子護理牙齒。汪才生強調,「應教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和正確的護齒習慣」。亦有人誤以為漱口或用漱口水便可清潔口腔,「這觀念絕對是錯。漱口不可代替刷牙;用牙線、牙縫刷等輔助工具更是必須,尤其35歲或以上的人」。

    正確刷牙有效去除牙菌膜

    預防牙周病,最基本是日常要有效地刷牙,以及使用不同工具防止牙菌膜形成和積聚。不過,不少人刷牙時忽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後方牙齒或門牙內側,汪指,這些地方牙石積聚較多,牙周病亦多在這些地方出現。

    他提醒病人要定期檢查牙齒,牙醫會視乎病人牙齒位置、手部靈活度、領悟力等,提供適切治療和護理方案。牙醫梁柱恒則指出,視乎牙石形成速度,建議每隔6至12個月洗牙1次。

    正確刷牙方法十分重要,梁指出,美國牙科協會推薦改良了的貝氏刷牙法(The Bass Method),有效去除牙菌膜。

    牙周病治療先清理牙石 嚴重須牙根刮治 注意口腔細菌游走增心臟病、早產風險
    潔齒工具——漱口不能代替刷牙,而牙線、牙縫刷等是潔齒必備的輔助工具。(iuliia_n@iStockphoto)

    勿忘刷後方牙齒、門牙內側

    1.橫放牙刷,刷毛對着牙齒和牙肉交界位置,跟牙齒形成45度角

    2.把牙齒分為3個區域:外側面、內側面、咬合面

    3.由外側面最入的大牙刷起,每2隻牙為1組

    4.每組左右來回非常輕力刷8至10次,由一邊刷向另一邊;再刷內側面,最後是咬合面

    5.門牙內側,位置較窄,牙刷刷頭較大,難對準位置。梁建議,把牙刷打直,上下來回清潔

    6.花點時間刷舌頭,預防口臭

    文:馮淑玲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牙周病常見病徵:流牙血、牙肉萎縮點算?中醫:脾胃濕熱腎陰虛 宜戒口兼3個注意 //www.afterroberto.com/%e7%89%99%e5%91%a8%e7%97%85%e5%b8%b8%e8%a6%8b%e7%97%85%e5%be%b5%e6%b5%81%e7%89%99%e8%a1%80%e3%80%81%e7%89%99%e8%82%89%e8%90%8e%e7%b8%ae%e9%bb%9e%e7%ae%97%e4%b8%ad%e9%86%ab%e8%84%be%e8%83%83/ Mon, 12 Jun 2023 07:17: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569 【明報專訊】流牙血、牙肉萎縮、牙齒鬆動是牙周病的常見病徵。牙周病不止是口腔的疾患,更是一種全身疾病,與免疫失調、內分泌紊亂等都有關係。中醫認為臟腑失調,如脾胃濕熱、腎陰虧損、氣血不足,可導致齒齦損傷或失養。通過中藥調整臟腑機能,配合養生調攝,使氣血充足、陰陽調和,有助固齒及改善牙齦健康。(編者按:針對臨牀上較常見的胃熱和腎陰虛證,在日常防治養生方面宜戒口,如減少進食辛辣、煎炸、肥膩、過甜等食物,注意戒煙,以防脾胃積熱;另外,還有3大注意:充足睡眠、刷牙按摩牙齦、勿縱慾。)

    牙周病常見病徵:流牙血、牙肉萎縮點算?中醫:脾胃濕熱腎陰虛 宜戒口兼3個注意

    維持口腔衛生——正確刷牙維持口腔衛生,刷牙時按摩牙齦,有助血 . . . . . . (設計圖片,TAGSTOCK1@iStockphoto)

    中醫牙周病與脾胃濕熱腎陰虛有關 病徵流牙血、牙肉萎縮

    牙周病屬於中醫「牙宣」的範疇,清代《醫宗金鑑》記載「牙宣初起腫牙齦,日漸腐頹久露根」,最後可導致牙齦腐臭,齒根動搖,牙齒鬆脫,病情可由一顆牙齒逐步蔓延至整口牙齒,與現在慢性牙周病的臨牀症狀相符。撇除口腔衛生欠佳的因素,中醫認為牙周病病機與脾胃濕熱、腎陰虧損、氣血不足都有關係。臨牀上若牙周病患者屢經牙科治療(如洗牙、牙周手術等)不效,或患者即使已經非常注意口腔衛生,但仍無法擺脫牙周病症狀者,可嘗試從調整臟腑、氣血機能的方向出發,糾正身體失調,從而改善牙齦健康。

    脾胃濕熱致牙肉紅腫出血

    《明醫雜著》認為若嗜食肥甘厚味,或飲酒,或愛吃辛辣刺激之品,可引致脾胃積熱,其熱可沿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之循行而上蒸齒齦,以致齦傷絡損,容易發生炎症。這種由於脾胃濕熱而引致的牙周病,臨牀常見表現包括牙肉紅腫、牙齦無故出血、牙周袋深而容易積膿,其他症狀還包括口乾、口黏口甜、口臭、經常有飢餓感覺、大便乾硬、尿黃、舌苔黃而厚膩等。針對脾胃濕熱的失調,在治療方面可用清胃瀉火、祛濕清熱的方法,常用方藥如清胃散、黃連、生地黃、知母等。若因胃火熾盛日久而引起胃熱陰虛,以煩熱、口乾舌燥、大便乾結、舌紅而苔黃質乾為主要表現者,可選用玉女煎、石膏、麥冬等清胃滋陰。

    中醫理論認為「齒為骨之餘」,牙齒健康與腎臟的狀態息息相關,《黃帝內經》認為少壯腎氣充盈則齒更髮長,年老腎衰則髮墮齒槁。在《仁齋直指方.齒論》中提到:「腎衰則齒豁,精盛則齒堅,虛熱則齒動。」腎陰虧虛,既可導致腎水不榮於齒,亦可引致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出現牙齦腫痛、萎縮,牙齒逐漸鬆脫。

    中老年患者 常見腎陰虛 或見頭暈耳鳴易生痱滋

    證屬腎陰虛的牙宣臨牀上比較常見,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這是由於中醫認為人過中年則陰津會逐漸虧虛之故。此外,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縱情色慾者,亦容易出現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的失調。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牙肉微紅腫、牙肉萎縮嚴重、牙根外露、牙齒鬆動、牙齦經常滲血。腎陰虛者流牙血的情况往往在晚間加重,患者甚至可因為在睡覺時牙齦大量滲血而弄污枕頭。除此之外,患者亦可見頭暈目眩、耳鳴、腰痠、手足心熱、口乾、多夢、盜汗、容易牙肉腫、易生痱滋、舌紅質乾等。

    治療:補腎滋陰清虛火 正氣不足宜補益氣血

    這類患者在治療方面需要補腎滋陰,兼清虛火,常用方藥如知柏地黃丸,當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有滋補作用,配伍澤瀉、茯苓、牡丹皮、知母、黃柏清瀉虛火。

    臨牀常用中藥還包括龜板、鱉甲、枸杞子、石斛、玄參等,若流牙血嚴重時還可配伍涼血止血藥如白茅根、藕節等。患者也可配合針灸治療調整體質,常用穴位包括三陰交穴、太溪穴、行間穴、合谷穴等。

    久病體弱,氣血不足,也是其中一個導致牙宣的原因。患者多數都是長期病患者,甚或起居生活已不能自理者,面色蒼白無華、神疲體倦、咀嚼乏力,局部可見牙肉淡白不榮,出血一般不多,牙縫間偶有小量膿血滲出,牙齦因失養而萎縮,牙齒鬆動而自然脫落。這種由於氣血虧虛、正氣不足的牙周病在治療方面宜補益氣血,使牙齒和牙齦恢復濡養,常用方藥如八珍湯、黨參、熟地黃、當歸、白芍等。

    知多啲:宜戒煙、少食辛辣、煎炸、過甜食物

    針對臨牀上較常見的胃熱和腎陰虛證,在日常防治養生方面宜減少進食辛辣、煎炸、炒爆等刺激食物,以及肥膩、多油、過甜的食物,注意戒煙,以防脾胃積熱;可多吃五穀類、蔬菜、清潤的水果如梨、蘋果等;多飲清水以保持二便通暢。

    注意1:保持充足睡眠

    作息方面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長時間熬夜缺睡可導致陰津虧損,繼而造成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年長者要確保有良好睡眠質素,如長期受失眠困擾者應積極醫治。

    注意2:年少勿縱慾

    年少者要注意切勿縱慾,具體是指性生活需要有節制,以免損耗腎精。

    注意3:正確刷牙 按摩牙齦

    堅持正確刷牙維持口腔衛生,在刷牙時養成按摩牙齦的習慣,以及每天做叩齒運動,有助促進牙齦血液循環,改善牙齦健康。對於無法保留的患牙,則建議拔除。

    中老年人,尤其是體質屬陰虛者,平時易見口乾,吃熱氣食物容易喉嚨痛、生痱滋口瘡的人,有時會出現牙肉腫脹疼痛,以及牙肉輕微流血的情况,原因多屬於虛火上炎,治療宜養陰清熱。此類人士可飲用生地石斛麥冬瘦肉湯,有助滋陰降火。

    生地石斛麥冬瘦肉湯 滋陰降火

    材料:生地黃20克、淮山30克、石斛12克、麥冬15克、百合12克、陳皮6克、瘦肉適量

    製法:將瘦肉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降火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糖尿病與牙周病有惡性循環 嚴選有營食物控制血糖水平 助維持口腔健康 //www.afterroberto.com/%e7%b3%96%e5%b0%bf%e7%97%85%e8%88%87%e7%89%99%e5%91%a8%e7%97%85%e6%9c%89%e6%83%a1%e6%80%a7%e5%be%aa%e7%92%b0-%e5%9a%b4%e9%81%b8%e6%9c%89%e7%87%9f%e9%a3%9f%e7%89%a9%e6%8e%a7%e5%88%b6%e8%a1%80%e7%b3%96/ Wed, 03 Aug 2022 08:44: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000 不少人或以為口腔疾病只是與口腔清潔欠佳有關,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若血糖水平控制欠佳,有可能引致牙周組織發炎,形成牙周病。因此,糖尿病人除了注重口腔衛生,控制血糖亦非常重要,建議從飲食中着手,多選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以及攝取足夠的維他命及礦物質,有助穩定血糖之餘,亦可維持口腔健康。


    糖尿病與牙周病的惡性循環 須控制血糖水平

    betway体彩 註冊營養師羅銘駿引述研究指出,糖尿病人士患上牙周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這是因為糖尿病人血液中的細胞激素(Cytokines)及脂肪激素(Adipokines)增加,能抑制胰島素及免疫功能,導致口腔內的細菌容易滋生,加劇牙肉發炎,甚至誘發牙周病。此外,一旦患上牙周病,會令糖尿病病情更難控制,這源於堆積在牙齒表面或牙齦溝上的牙菌斑,會刺激牙齦發炎,增強胰島素抗阻,令血糖控制更難穩定,形成惡性循環。


    糖尿病與牙周病有惡性循環 嚴選有營食物控制血糖水平 助維持口腔健康
    有研究指,糖尿病人患上牙周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故要維持口腔健康,除了做足口腔清潔,控制血糖水平同樣重要。

    低升糖指數食物 餐後血糖升幅較平穩

    要維持口腔健康,除了做足口腔清潔,控制血糖水平亦同樣重要,當中包括從飲食着手,要注意食物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即是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進食後,對體內血糖水平上升的速度。羅銘駿表示,進食適量的低升糖指數食物,餐後血糖升幅相對會較為平穩,有助更有效控制血糖。

    他提醒要留意食物的處理及加工過程,會影響食物的升糖指數,例如經去除穀物的麩皮和胚芽後的精製碳水化合物(例:白米、白麵包),升糖指數較高,較易被身體吸收致血糖上升,因此應多選吃全榖類碳水化合物,例如紅米、糙米等,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更可延緩身體吸收碳水化合物,而咀嚼高纖食物更有助去除牙齒表面污垢,有助減低患牙周病風險。


    相關文章: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高纖食物選擇(每半碗含2-4克纖維)

    種類及分量 部分食物選擇
    五穀類
    *(分量按熱量需求及運動量而定)
    紅米、糙米、薏米、麥米、
    燕麥、全麥麵包
    綠葉蔬菜
    *(每日2碗或以上)
    西蘭花、菠菜、白菜、菜心
    水果
    *(每日進食2-3次,每次1份或半碗)
    蘋果、橙、桃、啤梨

    攝取鈣質及多元維他命 助維持口腔健康

    除了控制血糖水平,攝取足夠的維他命及礦物質,亦有助維持口腔健康。羅銘駿指出,鈣質是維持牙齒的重要礦物質,同時有助保持齒槽骨的密度,如未能攝取足夠鈣質,或增加牙周病和蛀牙風險。

    補鈣之餘,攝取足夠維他命D、維他命C及維他命B群亦十分重要。維他命D是一種脂溶性維他命,有助促進腸道中吸收鈣質,提供牙齒礦化鈣的需要,一旦缺乏維他命D,有機會令琺瑯質與象牙質發育不全,形成牙齒基質凹陷。


    陽光照射維持體內維他命D

    要注意食物中的維他命D含量並非很高,因此單靠食物來源一般不足以應付日常所需,其實維持每星期2-3次、每次讓陽光照射臉部、手臂和手部皮膚約5-15分鐘,已足夠維持體內維他命D的正常水平。如有需要亦可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意見,考慮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

    至於維他命C則有助維持口腔中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的健康,其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體內自由基,防止攻擊牙齦內的結締組織,同時可協助合成牙周組織的物質及修復傷口。維他命B群則主要協助身體新陳代謝及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其中維他命B2及B3有助預防牙齦發炎,保護口腔周邊及黏膜組織及促進細胞新陳代謝。


    相關文章:【糖尿病】米飯是血糖飈升罪魁?戒飯控血糖?糖尿患者吃飯3個Tips:選低GI食物 煮飯加入粗糧 增咀嚼次數


    含維他命及礦物質的食物選擇

    種類 部分食物選擇
    鈣質
    *(成年人每日應攝取1000-1200毫克)
    高鈣脫脂奶、高鈣豆漿、硬豆腐、
    果仁、深綠色的蔬菜
    維他命D
    *(成年人每日應攝取約600-800國際單位)
    深海魚、穀物早餐、牛奶、蛋黃

    維他命C
    *(男士應攝取約90毫克;女士應攝取約75毫克)
    奇異果、橙、草莓、西蘭花、燈籠椒
    維他命B群 三文魚、吞拿魚、牛肉、豆類、
    奶製品、全穀物
    ]]>
    【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www.afterroberto.com/%e9%a2%a8%e6%bf%95%e7%a7%91-%e9%95%b7%e6%9c%9f%e5%8f%a3%e4%b9%be%e7%9c%bc%e4%b9%be-%e5%b0%8f%e5%bf%83%e4%b9%be%e7%87%a5%e7%b6%9c%e5%90%88%e7%97%87%e5%8f%af%e5%bc%95%e7%99%bc%e9%97%9c%e7%af%80%e7%97%9b/ Thu, 26 May 2022 08:29: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955 眼乾、口乾可以是因為天氣乾燥、經常用電腦或飲水不足等外在因素引起,不過,若已補充足夠水份和休息過後,口乾、眼睛乾澀情况依然沒有改善,便要小心可能是「乾燥綜合症」(Sjögren’s syndrome)!這種屬於風濕病之一的疾病,不但影響口水和淚水分泌,有時甚至會引發關節痛、血管炎及腎炎等徵狀……目前乾燥綜合症的成因不明,但卻常見於女性,大多於40至50歲發病。

    乾燥綜合症成因不明 徵狀:持續口乾、眼乾

    年約50歲的李女士(化名),過去半年持續出現關節痛情况,偶爾出現晨僵、手指腫脹等,懷疑自己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醫生進一步查找其徵狀後發現她還伴隨口乾問題,觸診時摸到口水腺明顯腫脹,眼科醫生檢查也顯示其淚水減少,加上血液驗出Ro或La抗體,最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

    betway体彩 風濕科專科醫生陳珮珊醫生指出,診斷乾燥綜合症不能單靠個別病徵或驗血檢查判斷,因為此疾病可引起不同的影響和徵狀,需要透過詳細問診和了解才能分辨是乾燥綜合症還是其他疾病,而驗血發現相關的Ro或La抗體則有助醫生作出診斷。

    betway体彩
風濕科專科醫生陳珮珊醫生指出,乾燥綜合症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目前成因不明,除了會引致患者口乾、眼乾外,更有機會引發關節炎、血管炎及腎炎等,故有相關病徵必要及早求診。
    betway体彩 風濕科專科醫生陳珮珊醫生指出,乾燥綜合症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目前成因不明,除了會引致患者口乾、眼乾外,更有機會引發關節炎、血管炎及腎炎等,故有相關病徵必要及早求診。

    相關文章:【風濕科】了解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

    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影響口水腺和淚水腺

    乾燥綜合症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目前成因不明,有研究指可能與遺傳或感染有關,導致身體產生一些抗體並攻擊自身器官,尤其是口水腺與淚水腺等腺體,及上呼吸道最易受到影響,於是產生口乾、眼乾、眼睛有異物感、眼結膜紅腫等情况,有時亦可能引致皮膚乾燥、影響關節以及其他器官。

    乾燥綜合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沒有特別病因,後者則由其他疾病所引起,例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科疾病有關連。「很多原因都可引致眼乾或口乾,例如天氣乾燥或長時間凝望電腦、電話螢幕等,通常在相關因素消失或休息過後情况便會好轉。若在多飲水或閉目養神後徵狀仍沒有改善,並且長時間持續,便有可能是乾燥綜合症或其他問題引起,曾經有病人因為長期眼乾導致眼睛發炎,才發現患有乾燥綜合症。」

    女性患者比例高於男性 治療方法視乎病徵

    與其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一樣,乾燥綜合症較常見於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10。任何年齡都有機會患病,但較多在40至50歲時病發。

    至於治療方面,則視乎病徵和病情而定。「眼乾通常可使用醫生處方的潤眼藥水或藥膏幫助眼球保濕,進行淚腺手術亦有助改善,患者也要讓眼睛有足夠休息。相較之下,口乾問題則較為棘手,病人除了需要多飲水外,也要注意口腔衞生,因為口水不足會增加牙周病及蝕牙等牙齒問題發生。」有指嚼香口膠可以促進口水分泌改善口乾,陳醫生指出,未有確實研究數據證實,但相信亦無害,患者可一試無妨。她續稱,若病人有關節炎或其他問題,便可能需要用類固醇、改善病情藥物等免疫調節劑控制病徵。

    若在多飲水或閉目養神後,口乾、眼乾等徵狀仍持續,有可能是乾燥綜合症所引致。
    若在多飲水或閉目養神後,口乾、眼乾等徵狀仍持續,有可能是乾燥綜合症所引致。

    相關文章:復發性角膜糜爛徵狀 睡醒眼睛刺痛、怕光、流眼水 5類高危人士 激光打磨角膜表皮層減發作

    整體病情可控籲患者勿過分擔心

    乾燥綜合症不算常見,暫時也沒有根治的方法,但持續的徵狀可能會令患者忐忑不安。陳醫生強調,臨牀經驗顯示乾燥綜合症患者的整體病况頗為樂觀,故毋須過於擔心,只是由於此病可攻擊其他內臟器官,引起關節炎、皮疹、血管炎、間質性肺炎及腎炎等,更有研究指乾燥綜合症患者有較高風險患上淋巴癌,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覆診,以監察身體器官及淋巴是否有異常,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陳醫生提醒,若察覺每日多次滴人造淚水或不斷飲水後,仍出現眼乾或喉嚨「有砂」等感覺,建議及早求醫以確定病因。

    ]]>
    長者常見牙齒問題:裂齒、牙肉收縮 恆常檢查避免問題惡化 //www.afterroberto.com/%e9%95%b7%e8%80%85%e5%b8%b8%e8%a6%8b%e7%89%99%e9%bd%92%e5%95%8f%e9%a1%8c-%e8%a3%82%e9%bd%92-%e7%89%99%e8%82%89%e6%94%b6%e7%b8%ae-%e6%81%86%e5%b8%b8%e6%aa%a2%e6%9f%a5%e9%81%bf%e5%85%8d%e5%95%8f/ Mon, 28 Feb 2022 06:18:4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650 牙齒缺失、蛀牙及牙周病都是長者常見的牙齒問題,這些問題不但帶來痛楚,更會引致咀嚼無力而影響進食和消化,大大影響長者的生活質素。除了上述三大牙齒問題,長者的牙肉亦會因退化而逐漸收縮,加上平日飲食習慣,容易令牙齒出現裂痕、變黃等情况,很多時長者都會以為只是小問題而未有及時見牙醫處理。好好保養、保持牙齒健康,進食時才會有「牙力」,因此長者應定期檢查牙齒,不能忽視簡單的牙齒問題。

    牙齒缺失、蛀牙及牙周病都是長者常見的牙齒問題,長者應定期檢查牙齒,不能忽視牙齒健康。
    牙齒缺失、蛀牙及牙周病都是長者常見的牙齒問題,長者應定期檢查牙齒,不能忽視牙齒健康。

    牙齒問題逐個數:經常咬骨易致牙齒裂縫

    betway体彩 牙科部姚嘉琦醫生指出,港人飲食多肉少菜,而且不少肉類都是連骨或連殼上菜,經常咬骨嚼殼會令牙齒容易出現裂痕,即是裂齒症候群(Cracked Tooth Syndrome)及牙齒咬耗(Attrition),一般由琺瑯質(Enamel)伸延至牙本質(Dentin),少數個案更會影響牙周及牙髓,單靠肉眼難以發現,容易演變成蛀牙。

    隨年紀增長,牙齒外層也會因日積月累的耗損或破裂而變薄,不但令牙齒變得更加敏感,更會導致咬合不良(即牙齒排列不整齊),影響其他牙齒,甚至帶來咀嚼、發音等問題。單靠修補一、兩隻受影響的牙齒,一般無法解決問題,但動輒拔牙,亦會令牙齒數目愈來愈少,影響長者飲食。

    相關文章:牙痛、流牙血非熱氣 了解牙周病先兆 原來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全口重建手術 因應需要修復牙齒

    姚醫生表示,要修補牙齒裂縫,牙醫會先檢查及判斷裂縫的嚴重程度,並嘗試以填補物料逐一修補牙齒破爛處及裂縫,希望避免切割牙齒或拔牙,減低對牙齒的傷害。然而如果裂縫伸延至牙髓部分,則有機會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甚或拔牙。
    近年牙齒修復的技術愈趨進步,當牙齒嚴重磨損、碎裂、變形甚至缺失時,保存齒科醫生一般會建議長者嘗試全口重建手術(Full Mouth Reconstruction),為上下顎作3D倒模,模擬及評估牙齒咬合,並應因牙齒所需制定治療方案,程序或包括固定牙套、活動假牙、牙橋或植牙等。

    琺瑯質變薄 致牙齒變黃

    除了牙齒出現裂痕,港人喜愛飲茶及咖啡等亦容易令牙齒變黃。姚醫生解釋,牙齒外層為琺瑯質,內層的牙本質則較為深色。當琺瑯質隨年月變薄,情况就像變成磨砂玻璃一樣,漸漸透出牙本質,令牙齒看起來泛黃。牙齒變黃會影響外觀,長者可考慮進行牙齒漂白程序,未必需要使用牙套。

    牙肉收縮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

    長者另一常見的牙齒問題為牙肉收縮,當年紀愈大,牙肉會因退化而逐漸收縮,加上不少長者習慣用牙籤剔走牙縫中的食物殘渣,令牙縫愈來愈大,更容易藏起污垢和滋生細菌。若果長者過去經常蛀牙,牙根有機會再次受蛀蝕,令牙冠容易斷裂。姚醫生表示,針對牙根位置的蛀牙,牙醫主要會用釋放氟化物的玻璃離子聚合物(Glass Ionomer)進行修補。

    相關文章:【敏感牙齒原因】牙肉萎縮、琺瑯質磨蝕致敏感牙齒 5個預防方法要注意

    長者宜每半年檢查牙齒

    當長者遇到牙齒問題,很多時會因為行動不便或求診費時而未有即時見牙醫,反而有機會令牙齒問題惡化。不少人都以為老了就必要戴假牙,姚醫生指其實只要定期檢查、保養和清潔牙齒,一副牙齒用到八、九十歲亦不成問題,加上即使配戴假牙,亦需要靠原有的牙齒支撐,方能順利咀嚼,因此小心保養牙齒實在十分重要。

    牙醫一般會建議長者每半年檢查牙齒,如果有牙周病就要檢查得更頻密,避免牙垢膜變成牙石而令牙周發炎、加快牙肉收縮。牙醫會按情况安排長者洗牙,牙齒衞生員亦會細心清理長者牙周袋的牙垢膜,以減少細菌數目,延緩牙周發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