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胃口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2 Oct 2020 17:19:1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無胃口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照顧晚期病人飲食 切忌將坊間食療當「藥」 //www.afterroberto.com/%e7%85%a7%e9%a1%a7%e6%99%9a%e6%9c%9f%e7%97%85%e4%ba%ba%e9%a3%b2%e9%a3%9f-%e5%88%87%e5%bf%8c%e5%b0%87%e5%9d%8a%e9%96%93%e9%a3%9f%e7%99%82%e7%95%b6%e8%97%a5/ Mon, 12 Oct 2020 17:19: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636 【明報專訊】60歲的瓊姐半年前確診晚期胰臟癌,和她自小相依為命的家姐相信食療和戒口能令妹妹康復,堅持要妹妹每一餐吃上一大碗蘑菇。醫生曾多次向家姐解釋,妹妹病情不能夠靠「食療」逆轉,妹夫亦告知瓊姐吃下一大碗蘑菇後,會胃痛得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照顧晚期病人飲食 切忌將坊間食療當「藥」
影響胃口——晚期病人胃口欠佳,可能跟過多飲食禁忌有關。(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Toa55、RistoArnaudov@iStockphoto)

但家姐未有理會,對她而言,這是為了對抗妹妹即將到來的死亡,任誰也不能夠阻止她。

「吃飯了。」聽到家姐輕聲叫喚,瓊姐緩緩步出睡房,走到飯桌,家姐端出餸菜,如她所料,除了豆腐魚湯、清菜之外,還有一大碗煠蘑菇。「又是菇嗎?」瓊姐按捺不住心中的煩厭,低聲念了一句。家姐把整碗蘑菇放到她面前,說:「這是藥,吃完便會好。」雖然知道這不是事實,但瓊姐沒有反駁,默默把「藥」吃掉。

 

堅信蘑菇是「藥」 強迫病妹戒牛

最近,瓊姐因疼痛加劇入院。一到探病時間,家姐送來飯餸,當然少不了煠蘑菇。眼見瓊姐不情願也慢慢吃下,醫生跟她再談一談面前這碗「藥」:「你家姐不明白,你不試着再勸一勸她嗎?」瓊姐放下筷子,說出心中糾結:「要說的都說過,大家都累了,我不想因而爭執。從小到大,她都是非常有主見的人。她喜歡這樣做,便隨她吧。畢竟我要先走,能夠吃她的飯餸時間都不多了。」

「就是說,你願意放棄自己喜好,甚至生活質素,而令她開心嗎?」聽到醫生追問,瓊姐濕了眼框,哽咽着回應:「但我的喜好對她來說是『毒』,不是『藥』呀!醫生,如果我能夠吃我喜歡吃的食物,你說有多好?」

原來,瓊姐不但聽家姐的話把蘑菇吃下,亦聽她的話戒了喜歡的牛肉。由確診開始,她都沒有再吃過了,因為家姐說牛肉「很毒」。一邊吃下令自己不適的食物,一邊戒掉自己喜愛的味道,瓊姐飲食方面正承受極大痛苦。這些痛苦,其實家姐一直都看在眼內,曾想過任妹妹吃想吃的;但想到妹妹與病患搏鬥多時,不甘心在這個時候放棄,作為家姐,只能靠一手好廚藝,煮一些健康食物來照顧她、支持她。即使妹妹辛苦,自己心痛,都要堅持下去,因為她未捨得妹妹離自己而去。而瓊姐也許察覺到這一點,既然身體不能夠好轉過來,唯有以「食」去報答家姐的照顧。

照顧晚期病人飲食 切忌將坊間食療當「藥」
以食傳情——「食」除了是權利,亦是樂趣,應讓病人及家屬以「食」共度最後時刻,留下溫暖。(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

 

食到胃痛無怨 只為報答家姐

幾天後,瓊姐情况轉差,醫生預計她剩下時間不多了。聽到這消息,家姐非常失望,亦很徬徨:「我盡了力,幫她預備食物、祈福,又定時去佛堂,自己亦轉吃素,希望她會好起來。」她的失落和對妹妹的不捨,一下子揪住醫生的心,醫生感覺到這是他要把握溝通的時機。

醫生先為這位家姐的努力給予肯定:「你愛惜妹妹的心,醫生、護士、社工等所有人都見證你為妹妹做的一切。」之後,引導她想一下自己用的方法是否有效:「不過,妹妹的生命正在倒數,此時此刻,你認為『食療』有用嗎?」家姐搖搖頭,其實她早知道自己的方法不能夠挽救妹妹生命。她在這一刻終於要承認,她將要和妹妹分別。醫生再慢慢引導她去回想妹妹吃蘑菇的情况。「她吃得很痛苦,我知道的。我也知道她胃痛得很厲害,但我以為這是為她好。」醫生趁機分享病人意願:「上一次,瓊姐說她很喜歡吃牛肉,特別是你煮的黑椒牛仔骨,但她希望得到你批准。你想,她可以吃嗎?」家姐心想這或許是妹妹最後一次要求,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打開盒蓋,黑椒香味撲鼻飄來,瓊姐很感動,雖然胃口不好,也把一小塊牛肉放入口中細味品嘗,她很久沒有吃到這味道了。她還把筷子遞給家姐:「家姐,你陪我吃吧。」姐妹談起牛仔骨的故事,「你知道嗎?有一年你生日,我試過學你的方法煮,但都不一樣……」

 

菜式按意願 共膳編織最後回憶

當家姐不再以「食」去抵抗妹妹即將到來的死亡,她便能夠拿起筷子,享受與妹妹共膳的時刻。她的廚藝、心機,雖然不能夠延長妹妹的生命,但同樣的廚藝、心機,卻能夠再次編織姐妹之間的回憶,而這一切將在妹妹離去後,繼續溫暖家姐的心。

文:劉芷詠(賽馬會安寧頌訓練主任)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家札記:晚期病人無謂戒口 剝奪自主徒添痛苦

華人社會,常有戒口及食療的觀念,在照顧晚期病人的過程中十分常見。有病人及家屬認為,病人需要吃得清淡,不能夠吃油膩、煎炸食物;又或者認為某些食物,例如雞、牛奶、海鮮等,會加劇病情惡化而戒口。就算病人喜愛當中某種食物,為了身體好,也只可以忍耐。這些飲食禁忌,普遍受到家庭和社會文化影響,亦可能來自坊間錯誤資訊。

照顧晚期病人飲食 切忌將坊間食療當「藥」
亂戒無用——除了醫生特定指示之外, 病人沒有需要戒口。(資料圖片)

事實上,除了醫生特定指示之外,戒口並無需要。晚期病人因為身體機能衰退和營養需要減少,導致食量下降;而不適徵狀如疼痛、惡心、口乾等,會進一步減低食慾。這情况下,過多飲食禁忌只會令病人進食得更差。心理方面,戒口會為病人帶來壓力及痛苦,不僅失去食的樂趣,也被剝奪食的自主權。要避免以上情况發生,照顧晚期病人及家屬的專業同工,可從以下方向預防及介入:

 

無胃口」實情是厭倦食療?

若病人胃口欠佳,可以檢視會否跟過多飲食禁忌有關。臨牀上,病人家屬按食療烹煮病人不想吃的食物,沒有提供病人喜愛的食物;而病人不想家屬傷心,不願意透露實情,只以「無胃口」作藉口,家屬誤以為病人身體變差,繼續以「食療」改善病人情况。這個惡性循環,全因「食療」而起。只要對病人「無胃口」的情况多一分敏感度,就能夠察覺箇中端倪。

另一方面,如果病人胃口欠佳與某些長期病患(如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的戒口有關,可鼓勵病人向醫生反映,看能否在晚期照顧中按情况放寬飲食限制,或以輔助藥物幫助病人控制放寬飲食後身體的轉變。

 

引導家屬反思「食」的權利

踏入生命最後階段,病人意願要得到尊重,人生才能夠圓滿。這「自主原則」不單應用在照顧決定上,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自主權」在飲食上都同樣重要。不過,有家屬低估病人「食」的權利,以為要盡照顧病人的責任,要讓病人「吃應該吃的」或「吃對身體好的」,希望延長病人壽命。病人對「食」的意願被視為次要,甚至不重要。

如果遇到以上情况,可在合適時候與家屬對話,引導對方評估並衡量這照顧方法的利弊。適當介入能夠令家人反思,是否將病人利益及意願放在第一位,或是只滿足自己「盡責」的個人需要。有時候,家屬對病人的愛或責任,若變成執著,反而會令病人受苦。透過輔導,可讓家屬放下執著,轉換另一種愛的方式,以病人意願及生活品質為依歸。

 

透過分享食物喜好回顧人生

「食」除了是權利,亦是樂趣。在晚期病人身上,這份樂趣會以不同形式呈現出來。有些病人享受食物味道,有些重視與家人進食時刻,有些則以食物去懷念與家人的生活點滴。無論是哪一種,都會給病人帶來獨有意義。鼓勵病人透過分享對食物的喜愛及回憶去回顧人生;就算病人不能夠再進食,亦能夠以這個方式再次享受食物的樂趣。

最後,亦可以利用食物架起病人與家人的溝通橋樑,讓病人分享自己獨有的食譜,甚至示範煮食方法等,藉此向家人傳承自己的生活智慧。這個方法讓病人及家屬以「食」共度最後時刻,亦為家人留下一份溫暖的禮物。

文:陳煒嬋(基督教靈實司務道寧養院紓緩醫學專科醫生)

]]>
【有片:銀髮族養生】誰偷走了長者食慾? 藥丸吃到飽 寂寞嚥不下 //www.afterroberto.com/%e8%aa%b0%e5%81%b7%e8%b5%b0%e4%ba%86%e9%95%b7%e8%80%85%e9%a3%9f%e6%85%be%ef%bc%9f-%e8%97%a5%e4%b8%b8%e5%90%83%e5%88%b0%e9%a3%bd-%e5%af%82%e5%af%9e%e5%9a%a5%e4%b8%8d%e4%b8%8b/ Mon, 25 Sep 2017 05:09: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116 【明報專訊】食得是福,可是不少老友記愈食愈少。

長者無胃口,可能是自然衰老過程:牙齒鬆脫,消化力減弱;或疾病所致:甲狀腺疾病、炎症;亦可能是情緒困擾:抑鬱、孤獨感;甚至受藥物影響。當無胃口加上消瘦,最擔心是癌症來襲。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可讓長者再享口福,吸收充足營養。

76歲的李婆婆早前跌倒導致大腿骨骨折,手術後傷口已逐漸癒合,卻不願做運動,寧願日日卧牀,胃口亦日漸變差。老人科專科醫生黎嘉慧說,見到婆婆食不下咽,家人甚為擔心,於是向醫生求助。醫生評估顯示婆婆有抑鬱徵狀,處方抗抑鬱藥物,但兩三星期後仍未見起色;再抽血檢查發現婆婆原來甲狀腺功能低下,醫生處方補充甲狀腺素藥物後,婆婆逐漸康復,胃口明顯改善,並積極參與物理治療。

92歲病人 日服12種藥

另一名92歲病人,求診時胃口甚差,每餐只吃得下兩口粥,人自然逐漸消瘦和虛弱,要坐輪椅到診症室,而且常有肚痛不適,擔心自己患有重病。黎嘉慧檢查病人藥單,發現每日要服用12種藥物,建議他停服鈣片和通便藥水,兩星期後覆診,他的胃口完全回復正常,「每餐食到大半碗飯」,並且可以自己行入診症室。

味覺退化兼牙痛 食而無味

黎嘉慧指出,長者食慾不振很常見,自然老化過程中,味覺、嗅覺、咀嚼和吞嚥能力減弱,唾液、胃酸、膽汁和消化酵素分泌減少,導致消化力減弱,加上平日活動少,腸道蠕動減慢,都會令長者「食得無後生嗰陣咁多」。不過,除了老化過程,生理、心理和社交問題都可能有影響:

‧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癌症、感染(肺炎、尿道炎、肺癆)、腎衰竭、肝病和晚期認知障礙症

‧情緒:抑鬱症

‧生活問題:退休、孤獨、喪偶及金錢

另一個常見影響胃口的元兇,是服用大量藥物——多重用藥(Polypharmacy),黎嘉慧指出,多重用藥指同時服用5種或以上藥物。「不少長者都有慢性病,每日食十粒八粒藥很普遍,真的吃藥也吃飽。」

「部分止痛藥、抗生素、補腦藥、血壓藥和心臟藥,會影響胃口或有惡心的副作用;鈣片可令腸道蠕動減慢或致腹痛,通便藥物會令胃氣、腸氣增多,引起腹脹。」黎嘉慧指出,長者長期每日服用多過5種藥,可增加食慾不振的機率。因此,檢查病人的用藥紀錄,是診治長者食慾不振非常重要的一環;治療方案往往不是「開藥」,而是「減藥」。

了解真正食量 評估改變

「長者或家人求診時,通常說『唔想食』、『食得少』、『無胃口』,首先要了解什麼意思,問清楚每餐食量,每日進食次數及食物種類等,因為隨身體機能改變,飲食習慣會與以往有分別,例如每餐食得少了,但就少食多餐,加起來其實吃得不少。」她說,長者間中一餐吃少了未必是大問題,但若出現一些警號,便要盡快求醫跟進,包括新近出現的食慾下降、體重減輕、肚痛、嘔吐、發燒、咳嗽、失眠及情緒低落等。醫生會評估他們的用藥紀錄及身體狀况,例如牙齒及健康狀况,有需要會安排驗血、照X光、超聲波,接受老人抑鬱及認知能力評估,找出影響食慾的原因,對症下藥改善問題。

文:張意宇

圖:蘇智鑫、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07_01.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07_02.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07_03.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07_04.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07_05.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12b97ac09bb63d63dba2e79fed3140e6-1.jpg抽絲剝繭——老人家無胃口,原因很多,可能是牙痛、消化力減弱、炎症,甚至是抑鬱、寂寞等,無胃口加上消瘦,最擔心是癌症。(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圖:Toa55@iStockphoto);//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12b98e93d5673c68f3490f91aebb5d7a.jpg多重用藥——不少長者長期服用大量藥物,部分藥物副作用會增加胃氣、減慢腸道蠕動,影響食慾。(圖:sacco_n@iStockphoto);//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0.jpg(圖:蘇智鑫);

]]>
問醫生:變瘦無胃口 最怕癌症重病 //www.afterroberto.com/%e5%95%8f%e9%86%ab%e7%94%9f%ef%bc%9a%e8%ae%8a%e7%98%a6%e7%84%a1%e8%83%83%e5%8f%a3-%e6%9c%80%e6%80%95%e7%99%8c%e7%97%87%e9%87%8d%e7%97%85/ Mon, 25 Sep 2017 04:39: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105 問醫生:變瘦無胃口 最怕癌症重病
牙齒問題——蛀牙、牙齒鬆脫會影響咀嚼功能,導致食慾不振。(圖:gangliu10@iStockphoto)

 

【明報專訊】

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岑健醫生

﹕老人科專科黎嘉慧醫生

 

岑:長者食慾不振,未必是病,什麼情况需要求醫?

黎:建議先找醫生檢查,了解問題所在。醫生會考慮一些危險警號,特別是體重減輕,因為體重減輕與食慾不振同時出現,擔心會潛藏嚴重疾病;其他需要了解的徵狀包括:肚痛、嘔吐、便秘、發燒、咳嗽等,也會查問有否失眠、情緒低落和無心機,以及了解是什麼因素導致。

很多疾病也可導致食慾不振,當中最擔心是癌症。癌症可引致長者無胃口及逐漸消瘦,至於其他疾病包括感染,如肺炎、尿道炎及肺癆;或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衰竭、肝病等。

另外,晚期認知障礙、抑鬱症,亦可影響長者的食慾,其他身體衰老過程如牙齒問題,影響咀嚼而令長者失去胃口,不想進食。

 

全面評估 度身檢查

岑:長者食慾不振,最怕是重病,是否要做很多檢查?

黎:醫生先問診,再替患者做身體檢查,除了檢查心肺及觸摸腹部,亦會檢查牙齒,例如牙齒有否鬆脫、假牙是否適合,因為這都會直接影響食慾。同時,醫生需要了解長者有否受長期痛症困擾而影響胃口,例如關節、腰椎退化或發炎等。

根據臨牀徵狀訂定檢查,基本驗血驗測貧血、糖尿病、腎功能、肝功能及甲狀腺功能等,再按需要安排肺部、腹部X光或超聲波。若懷疑是情緒問題,可利用老人抑鬱評估了解情况。

 

沒有「開胃藥」 對症下藥最實際

岑:病人常問:「有無開胃藥?」另外,坊間健康產品是否適合長者?

黎:求診的長者及家人經常希望醫生處方「開胃藥」,現時沒有特別藥物可以針對性幫助長者改善胃口,最重要是透過診症及檢查,找出致病原因,然後對症下藥,當問題受到控制或治理,長者胃口自然可以恢復。

至於坊間有健康產品聲稱可以提升食慾,我們強調,長者應接受診症,找出食慾不振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