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16 Oct 2024 08:25:4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水疱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手足口病傳染力高 5歲以下高危 初期病徵似感冒 症狀:手腳掌口腔出紅疹  //www.afterroberto.com/%e6%89%8b%e8%b6%b3%e5%8f%a3%e7%97%85%e5%82%b3%e6%9f%93%e5%8a%9b%e9%ab%98-%e5%88%9d%e6%9c%9f%e7%97%85%e5%be%b5%e4%bc%bc%e6%84%9f%e5%86%92-%e7%97%87%e7%8b%80/ Wed, 16 Oct 2024 08:13: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37

【明報專訊】每年9月開學鐘聲響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潛在威脅隨之而來。這種常見於幼兒的傳染病,尤其容易在群體密集地方迅速傳播。儘管大多數手足口病相對輕微(初期病徵與普通感冒相似,不易察覺),但其高傳染力和可能帶來的併發症(編按:如脫水、心肌炎等,症狀包括:口乾、頭暈、發燒、嘔吐等),仍是家長的心頭大石。(編按:病名來自其典型症狀:患者手掌、腳底及口腔內出現紅疹或水疱。其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糞口傳播。潛伏期一般為3至7天,其間患者可能尚未出現明顯病徵,但已具有傳染力……)

手足口病傳染力高 5歲以下高危 初期病徵似感冒 症狀:手腳掌口腔出紅疹 
(Ramdan_Nai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手足口病典型症狀:手掌腳底口腔現紅疹 由多種腸病毒引起 傳染力高5歲以下高危

由多種腸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是急性傳染病,特別容易影響5歲以下嬰幼兒。病名來自其典型症狀,即患者手掌、腳底及口腔內出現紅疹或水疱。腸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常見的包括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和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後者特別值得注意,因可導致較嚴重的併發症如腦膜炎和腦炎等。雖然大部分患者在1至2周內自行康復,但由於病毒易於學校等群體環境中傳播,因此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對預防感染至關重要。

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病毒71型在人群中廣泛存在,特別是在兒童集中場所。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糞口傳播。潛伏期一般為3至7天,其間患者可能尚未出現明顯病徵,但已具有傳染力。

手足口病傳染力高 5歲以下高危 初期病徵似感冒 症狀:手腳掌口腔出紅疹 
手足口病特別容易影響5歲以下的嬰幼兒,初期病徵與普通感冒相似,不易察覺。(圖片:pexels / 明報製圖)

初期病微與普通感冒相似

手足口病初期病徵通常不易察覺,因為與普通感冒相似,包括:

•喉嚨痛:
患者可能感到喉嚨不適及刺痛,這是因為病毒感染了咽喉部位

•發燒:
低至中度發燒是常見初期症狀,通常體溫在37.5℃至38.5℃之間

•食慾不振:
由於喉嚨疼痛及全身不適,患者可能食慾減退

病情轉為舌頭牙齦潰瘍 手掌腳掌臀部出疹

隨後數天,手足口病會進入下一階段,出現一些明顯的症狀:

•口腔潰瘍:
患者口腔內,尤其是舌頭、牙齦和口腔內壁出現潰瘍,引起疼痛,使進食和飲水變得困難

•紅疹或斑點:
在手掌、腳掌,甚至腹股溝或臀部出現紅疹或斑點

•水疱形成:
隨病情發展,紅疹或斑點可能進一步演變成小水疱。這些水疱通常比周圍皮膚的顏色淺,呈現灰色,並且經常伴隨疼痛,尤其當它破裂時

常見併發症:口乾尿少或脫水 胸痛心悸或心肌炎

不單止是兒童,成年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並有相似症狀。然而由於成年人症狀通常比較輕微,故容易被忽略。成年人應該提高警覺,特別是在出現疑似症狀時應盡早就醫,避免無意中將病毒傳染給家人、同事或兒童。

儘管手足口病通常被認為是輕微疾病,但仍有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特別是免疫力較弱的兒童。常見併發症包括:

•脫水:
由於口腔潰瘍引起疼痛,患者可能因進食和飲水困難而導致脫水。脫水症狀包括口乾、尿量減少、頭暈和疲倦。對於幼兒來說,脫水可能迅速加劇病情,因此應特別注意他們的水分攝取

•病毒性腦膜炎:
在少數情况下,手足口病或導致病毒性腦膜炎,影響腦和脊髓膜,症狀包括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惡心和嘔吐

•腦炎:
腦炎是更為罕見但更嚴重的併發症,症狀可能包括劇烈頭痛、行為改變、腦癇發作或意識改變

•心肌炎:
手足口病可能引發心肌炎,影響心臟正常功能,導致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小兒麻痹症癱瘓:
雖然極為罕見,但腸病毒71型引起的感染,可導致嚴重神經系統併發症,引致突然的下肢肌肉無力或癱瘓,並永久損害活動能力

家長和照顧者在照顧手足口病患者時,應密切監察病情變化,留意併發症迹象。如果出現脫水或上述嚴重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及早識別和接受適當治療,早期治療對於減少長期影響至關重要。

治療方案:無特效藥 緩解為主

目前沒有針對手足口病的特效藥物,所以治理目標以緩解症狀為主。患者多喝水,保持充分休息,幫助身體對抗病毒。要紓緩發燒不適及口腔潰瘍引起的痛楚,可以使用止痛退燒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布洛芬(ibuprofen),能降低體溫並減輕疼痛。市面上大部分藥房都備有這兩款藥物的藥水劑型,可以減低吞服時的不適,讓兒童更願意服藥。選購藥物之前,宜先諮詢社區藥劑師相關劑量及注意事項。

此外,患病兒童應避免上學或參加集體活動,直至所有水疱乾涸,防止病毒傳播。如果感染是由腸病毒71型引起,應在完全康復後再額外休息兩周才回校,以確保安全。

家長應密切觀察兒童的病情變化,特別是持續高燒、神情呆滯或病情惡化時,可能預示病情加重或併發症出現,應立即求醫,讓專業醫療介入。總之,雖然手足口病通常能自然痊癒,但及時治理對於加快康復至關重要。

拆解3個迷思:
手足口病是「小朋友專利」?

雖然手足口病多發生在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展的小朋友身上,但不代表成年人不會感染,只是感染機率相對較低。當成年人接觸到受感染的兒童後,仍然有可能受感染,特別是當免疫系統較弱或壓力大的情况下。因此,作為主要照顧者的父母應注意衛生,避免因為照顧患病孩子而令自己受感染。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手足口病傳染力高 5歲以下高危 初期病徵似感冒 症狀:手腳掌口腔出紅疹 
預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保持手部衛生,經常用梘液和清水徹底洗手。(gahsoon@iStockphoto)

抗生素或抗病毒藥可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腸病毒引起,抗生素僅對細菌感染有效,無法治療病毒感染。至於抗病毒藥物,雖然有些藥能針對特定病毒,例如針對流感病毒的奧司他韋(oseltamivir)、針對單純疱疹病毒的阿昔洛韋(acyclovir)。但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繁多且變異強,目前並沒有針對手足口病的抗病毒藥物。因此,手足口病治療目標以紓緩症狀為主,例如止痛退燒藥和口腔潰瘍紓緩藥物。大多數情况下,病情在7至10日內自行痊癒,在此期間注意休息和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取。

消毒酒精傍身,能預防手足口病?

僅靠酒精消毒來預防手足口病,事實並無效果。手足口病是由腸病毒引起,而腸病毒屬於無包膜病毒,它們的外層由蛋白質殼構成,而非脂質包膜。日常使用的酒精消毒液(例如70%乙醇)主要通過溶解病毒的脂質包膜來殺死病毒,但對於像腸病毒這樣沒有脂質包膜,僅由堅固蛋白質殼保護的病毒,酒精無法破壞其結構,因此不能有效消滅這類病毒。

預防手足口病不能靠酒精,最重要是保持手部衛生,經常用梘液和清水徹底洗手,並且避免與患病者接觸。消毒家居時,應選用有效對抗無包膜病毒的消毒劑,例如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感染。

文:陳志鵬(藥劑連線 註冊藥劑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抗癌藥物治療期間生蛇風險高?抗病毒藥物72小時內服皮膚水疱癒合較快(醫言有理) //www.afterroberto.com/%e6%8a%97%e7%99%8c%e8%97%a5%e7%89%a9%e6%b2%bb%e7%99%82%e6%9c%9f%e9%96%93%e7%94%9f%e8%9b%87%e9%a2%a8%e9%9a%aa%e9%ab%98-%e6%8a%97%e7%97%85%e6%af%92%e8%97%a5%e7%89%a972%e5%b0%8f%e6%99%82%e5%85%a7/ Tue, 02 Jan 2024 07:30: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830

【明報專訊】70歲王先生最近確診淋巴癌(lymphoma),正接受抗癌藥物治療。醫生處方抗B細胞單克隆抗體及標準化療方案,療效理想。治療期間生蛇(shingles)風險高,醫生因此同時處方預防生蛇的抗病毒藥物;可惜王先生未有遵從指示服藥,最終右腹皮膚生蛇,情况嚴重。

病毒潛伏 趁扺抗力下降誘發生蛇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家族有多名成員,其中包括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感染後可導致水痘(chickenpox)。兒時出水痘,癒後病毒長期潛伏感覺神經節(sensory neural ganglion)。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有可能再度活躍,誘發帶狀疱疹(herpes zoster),俗稱生蛇。受感染神經線的相關皮膚組織受影響,先有刺痛現象,繼而出現小水疱(vesicles)及紅腫反應;受影響部位或有劇痛,癒後仍可能持續一段非常長的時間。


相關閲讀:【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及時服藥 水疱較快癒合減痛

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令皮膚水疱較快癒合,同時減輕感染帶狀疱疹後所引發的神經痛。發病72小時內服藥,效果較佳,長者及免疫力低的患者尤其受惠。治療生蛇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可供選擇,包括阿昔洛韋(acyclovir)、伐昔洛韋(valacyclovir)及泛昔洛韋(famciclovir)。必須服用相對較高劑量,始見成效。口服阿昔洛韋在腸胃難以吸收,伐昔洛韋乃阿昔洛韋的前體藥物(prodrug),口服後較容易在腸道吸收入血,然後在體內轉化成具藥效的阿昔洛韋。這些抗病毒藥物皆屬核苷衍生物(nucleoside analogues),其代謝物(metabolites)干擾病毒的去氧核酸合成工序 (nucleic acid synthesis),令病毒難以自我複製(self replication),繼而覆滅。

抗癌藥增生蛇風險

若傷口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患者須同時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眼、耳或中央神經系統受病毒影響,又或患者免疫力下降,病情一般較嚴重,應考慮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治療期亦較長;個別患者或需要同時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以增強免疫力,加速康復。

高劑量類固醇及抗癌藥物增加患帶狀疱疹風險,建議同時服用低劑量抗病毒藥物,作抑制性治療(chronic suppressive antiviral therapy),降低生蛇機率;亦建議長者接受有效疫苗,減少患病機率。


相關閲讀:生蛇可再復發?72小時黃金治療期?接種疫苗可減後遺症?拆解5個生蛇常見問題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行醫逾卅年,依然滿腔熱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香港腳】對付足癬外用藥多 選殺真菌或抑制 常見5類劑型 塗沫注意3件事 //www.afterroberto.com/%e9%a6%99%e6%b8%af%e8%85%b3-%e5%b0%8d%e4%bb%98%e8%b6%b3%e7%99%ac%e5%a4%96%e7%94%a8%e8%97%a5%e5%a4%9a-%e9%81%b8%e6%ae%ba%e7%9c%9f%e8%8f%8c%e6%88%96%e6%8a%91%e5%88%b6/ Mon, 01 May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171

【明報專訊】天氣溫暖潮濕,雙腳痕癢又脫皮,是不是足癬(俗稱「香港腳」)來襲?足癬屬於真菌感染,其外用藥品繁多,成分各異,外用抗真菌藥物有兩大原理,一種是殺死真菌細胞,另一種是抑制真菌生長,如何選擇?即使同一品牌都有不同劑型,到底哪一種才適合自己?明明已經用藥,香港腳為何反覆發作無法根治?小心長期亂用「消炎」藥膏,反加速真菌增長,令病情惡化!(編者按:無論選哪一種劑型,每次使用足癬外用藥品前,記得3件事。此外,足癬、濕疹、汗皰疹都會出現脫皮、痕癢、水疱等徵狀,如何分辨?如何對症下藥呢?)

香港腳發作?對付足癬首選殺真菌外用藥 5類劑型需切合個人需要

足癬屬於真菌感染,坊間藥房可找到很多外用膏藥處理。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董吳以晴表示,對付症狀輕微的足癬,首選外用抗真菌藥物,塗抹在患處,這類外用藥物毋須醫生處方,但有部分需要在藥劑師監督下售賣。

「外用抗真菌藥物有兩大原理,一種是殺死真菌細胞,另一種是抑制真菌生長,卻不能直接殺掉。」市面上能殺滅真菌的藥物大部分屬於唑類,「英文名字最後帶有azole的藥物都屬於唑類,例如咪康唑(miconazole)、克霉唑(clotrimazole)、酮康唑(ketoconazole)、異康唑(isoconazole)等。它們每一種成分都有點不同,但藥理相同」。其他能殺滅真菌的非唑類抗真菌藥,還包括特比萘芬(terbinafine)及阿莫羅芬(amorolfine)等不同種類。

【香港腳】對付足癬外用藥多 選殺真菌或抑制 常見5類劑型 塗沫注意3件事
忌亂用藥——夏天一到,天氣潮濕又悶熱,香港腳困擾許多人;市面外用藥品繁多,切忌亂用藥。(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塗抹藥品注意3件事 應先清洗抹乾腳

另一種治療香港腳的藥物tolnaftate,則屬於抑制真菌生長,這類藥物用於初期能見效,但較容易復發。吳以晴建議首選唑類或特比萘芬等能殺滅真菌的藥物。至於哪一種成分最有效呢? 她指因人而異,「通常建議病人要試哪一種更適合自己,因為每個人的皮膚和所感染的真菌略有不同,其實都是trial and error」;加上市面上有不同劑型,如藥膏、噴霧、乾粉,要視乎病人症狀、使用便利度及接受度來選擇。

無論選哪一種劑型,每次使用前記得以下3件事:

1. 先清洗腳部

2. 抹乾腳部

3. 將藥品均勻塗抹在感染處及其周圍,尤其是趾縫,最容易出現脫皮和痕癢。

【香港腳】對付足癬外用藥多 選殺真菌或抑制 常見5類劑型 塗沫注意3件事
不同劑型——要殺滅真菌,建議首選唑類或特比萘芬等藥物,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劑型。(設計圖片,Henadzi Pechan@iStockphoto)

相關閲讀:個人衛生:洗腳唔抹腳香港腳易惡化


5類常見劑型和適應症

吳以晴列舉以下5類現時常見劑型和適應症:

•乳膏:通常是白色,cream狀,比較滋潤

•凝膠:透明或半透明,油分較乳膏低,比較清爽

•軟膏(油膏):比較油膩,適用於皮膚乾燥、脫皮患者

•噴霧:使用方便,不沾手,可噴於鞋子或襪子裏;比較乾身,不適用皮膚較乾、脫皮患者

•乾粉:以水溶解後浸泡,比較清爽,香港較少見

【香港腳】對付足癬外用藥多 選殺真菌或抑制 常見5類劑型 塗沫注意3件事
吳以晴(受訪者提供)

症狀消失 也須完成療程

除劑型外,藥效長短也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terbinafine標榜每天使用1次,1星期即可痊癒;而其他藥膏,藥劑師通常會建議用3至4星期,或待症狀消失,再使用1星期」,確保所有真菌都被殺滅,減低復發機率,亦會根據病人情况調整用藥。吳提醒,最重要是堅持完成整個療程,「很多人塗2天,覺得沒效就停下來,其實不是藥膏沒用,而是還沒有使用到能夠發揮效用的程度」。另外,即使症狀已經消失,仍應該完成整個療程,不然會有復發風險。

舊式藥物水楊酸 無法殺真菌

以往治療香港腳的舊式藥物,主要成分是水楊酸。吳以晴指出,水楊酸主要用途是去角質,無法殺滅真菌,現在較少用,「有些病人因角質增生變厚,藥物很難滲透至皮膚裏面,此情况下便會採用水楊酸來輔助治療」。這些通常是二合一複方藥物,除水楊酸外,還加入硼酸(boric acid),用於抑制真菌生長,治療香港腳。不過,去角質成分較刺激皮膚,病人或出現過敏、輕度燒灼感、發紅或痕癢等副作用,通常不建議作為第一線的療程。


相關閲讀:【濕疹】回南天兩大因素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皮膚痕癢難斷尾?擔心使用類固醇副作用?


長用類固醇反加速真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用於治療皮膚炎症的外用類固醇藥物,雖然可用於初期消炎、止痕,但吳以晴不建議長期用於治療足癬,「類固醇是消炎的藥物,能幫助止癢消炎,但類固醇不是用於抗真菌;若長期使用,皮膚會變薄,加速真菌增長,隨時可能令香港腳或真菌感染的情况惡化」,特別是治療足癬的療程通常較長,故千萬不可亂用。

知多啲:足癬、濕疹 同樣可致汗皰疹

足癬、濕疹、汗皰疹,同樣出現脫皮、痕癢、水疱等徵狀,令人混淆!

【香港腳】對付足癬外用藥多 選殺真菌或抑制 常見5類劑型 塗沫注意3件事
幫助診斷——汗皰疹可由足癬或濕疹引致,病徵近似,醫生會根據病人生活習慣、徵狀和病歷等幫助診斷。例如患者有無到過泳池等傳染病高危地方,本身有無鼻敏感等過敏問題。(資料圖片/karinsasaki@iStockphoto)

依生活習慣、徵狀找成因

足癬是真菌感染,濕疹是皮膚過敏反應,至於汗皰疹,「這是一種急性皮膚炎的反應,不同病因都有可能引致;足癬、濕疹亦可能是原因之一」。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俊彥解釋,感染真菌,有些人只是趾縫間脫皮、痕癢;但有小部分人因免疫系統對真菌反應過大,出現急性皮膚炎。另外,受濕疹困擾的人,在春夏或汗流過多的時候,手掌、腳掌可能出現汗皰疹。汗皰疹成因還包括接觸性皮膚炎、接受化療或標靶藥治療,甚至單純多汗也可能引致。

當汗皰疹出現,我們怎樣分辨是足癬還是濕疹引致呢?陳俊彥指,雖然兩者病徵近似,但亦不難區分,可根據病人生活習慣和臨牀徵狀幫助診斷,「足癬最常見是脫皮、痕癢;若脫皮的同時出現水疱,水疱呈圓圈狀,外圍有紅疹,再加上有灰甲的話,足癬引起汗皰疹的可能較大」。患者若近期去過泳池、醫院或焗桑拿等高危地方,這些都能幫助確認。

相反,如果病人一直受濕疹困擾,手腳關節內側容易出現濕疹,自己或家人有敏感傾向,包括鼻敏感、哮喘和眼睛敏感的話,汗皰疹多數源自異位性皮膚炎。此外,有些人單純在特定季節,如春天,就會出現汗皰疹,而沒有任何濕疹相關的證據,那可能和多汗有關。

【香港腳】對付足癬外用藥多 選殺真菌或抑制 常見5類劑型 塗沫注意3件事
陳俊彥(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鼻敏感】關於洗鼻的3個迷思 可加快新冠患者康復?可治癒鼻敏感?洗鼻10個步驟


先短暫塗類固醇消炎

不論是何種原因的汗皰疹,治療急性皮膚炎, 陳俊彥表示通常會首先使用外塗類固醇,用藥時間短,主要是減輕過敏反應,加快消炎。若汗皰疹是異位性皮膚炎引起,通常使用外塗類固醇已經能解決,「若痕癢比較厲害,就可能會加上口服抗敏感藥如抗組織胺幫助」。若是因足癬引起的汗皰疹,外用類固醇減退皮膚炎便要停藥,需要用上抗真菌藥物才能抑制真菌,病情嚴重者才會考慮處方口服抗真菌藥物。

文:陳真紀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