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治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5 Oct 2023 06:08:1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標靶治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血癌三大類】警惕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相關病徵 及早求醫接受個人化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a1%80%e7%99%8c%e4%b8%89%e5%a4%a7%e9%a1%9e%e3%80%91%e8%ad%a6%e6%83%95%e6%b7%8b%e5%b7%b4%e7%98%a4%e3%80%81%e9%aa%a8%e9%ab%93%e7%98%a4%e3%80%81%e7%99%bd%e8%a1%80%e7%97%85%e7%9b%b8%e9%97%9c/ Thu, 23 Feb 2023 03:53: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628 血癌大致分為三大類:「淋巴瘤」、「骨髓瘤」及「白血病」,三類血癌個別亦分為急性和慢性,以及其他特有的種類。急性血癌的病情進展較快,病徵較明顯,病人較易察覺身體有異;慢性血癌進程則較慢,有機會毫無病徵。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建議,日常可留意有否突然出現不適,例如發燒、流牙血、流鼻血、身體有瘀斑或頭頸、腋下有腫塊等,如有懷疑應求醫;同時可定期接受身體檢查,血常規檢查或能針對血癌診斷提供重要的線索。


血癌三大類 淋巴瘤新症佔多 骨髓瘤、白血病次之

【血癌三大類】警惕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相關病徵 及早求醫接受個人化治療
血癌大致分為「淋巴瘤」、「骨髓瘤」及「白血病」三大類。

betway体彩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詹楚生醫生指出,每年約有1,000多宗淋巴瘤的新症,是三大血癌中佔比最多;骨髓瘤及白血病則每年分別約有300宗新症。


相關閲讀:【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淋巴瘤唯一有固的血癌

淋巴瘤是由淋巴細胞惡化成癌細胞後失控增生而形成,可發生在任何一個,甚或是某一堆淋巴結,常見發生在頸部,是能夠讓人摸得到、感覺到的固體腫瘤。由於淋巴細胞可經淋巴系統在全身循環,一旦出現擴散,它可以出現在任何有淋巴結的器官或身體部位,甚至在骨髓,因此其擴散的程度及走向難以預測。

淋巴瘤可劃分為何傑金氏和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病人比例在本港約為1:9。何傑金氏淋巴癌雖然個案較少,惟它的病徵獨特,會令病人身體痕癢難耐,但不會有皮疹。此外,非何傑金氏淋巴瘤同時可再分為急性和慢性,由於急性淋巴癌的腫瘤生長得快,病人較容易察覺,例如頸部有可能長出無痛硬塊,並於短時間內生長至很大的體積;病人亦有機會出現發燒、消瘦、夜間盜汗等病徵;至於慢性則可能沒有病徵,容易被病人忽略。

骨髓瘤:別忽視骨痛的潛在危機

骨髓瘤一般牽涉骨頭問題,不少患者通常會出現骨痛,表面上好像較容易察覺。然而,由於年輕人或上班族可能早晚都需要用電腦或其他電子器材,容易誤以為是長期勞損帶來的腰痠背痛問題,因而延誤求醫;年長病人則可能以為骨痛乃骨質疏鬆所致,因而掉以輕心,往往服藥後未有改善,直至疼痛惡化,甚至骨折,最終才確診骨髓瘤。此外,骨髓瘤患者亦有可能出現貧血,容易疲累,體能變差;亦有機會有蛋白尿,出現小便多泡的情况,以上徵狀需分外警惕。


相關閲讀:牙痛、流牙血非熱氣 了解牙周病先兆 原來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白血病細胞佔據「造血工廠」

白血病意指造血的幹細胞變質、增生,癌細胞充斥在骨髓,以致只能製造出失去正常功能的壞血球。白血病可劃分為骨髓性及淋巴性,同時有急性及慢性之分。

急性白血病代表癌細胞在骨髓內增生得非常快,正常血球及血小板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一般會引致患者有發燒、容易流血等徵狀。急性白血病可再細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前者較常見於小童,病情相對較嚴重,但有較大機會能治癒;後者則以成人患者居多。


求醫檢查  捉緊每個蛛絲馬跡

日常除了警惕有否明顯病徵,以盡快求醫檢查之外,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亦十分重要。詹醫生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例,部分病人可能長期沒有病徵,在接受定期身體檢查時,即使透過血常規檢查能發現白血球指數及淋巴性白血球指數升高,甚或連續數年都高於正常水平,病人仍可能因為沒有不適或徵狀而忽略,但其實這些數據有機會是罹患白血病的警號,如有懷疑,建議諮詢主診醫生意見,及早接受更詳細的檢查。


識別變異基因  制定精準治方案

詹醫生指出,大部分血癌個案都有一定程度的基因變異,例如不同染色體對調,引致形成組合基因及組合反白,激活多個細胞訊息傳導系統,以致癌細胞急速生長,最終引致血癌,透過「次世代基因排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為病人檢查癌細胞基因圖譜,以識別出變異基因,有助制定精準治療方案。

治療血癌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例如骨髓移植、化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還有嶄新的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均是可選用的治療方法。然而,治療方案並沒有單一方程式,醫生必須先透過詳細檢查,為病人所患的血癌進行精確分類,按照其分類、病情及需要,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才能達致最佳的治療效果。

]]>
【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www.afterroberto.com/%e5%8d%81%e5%a4%a7%e5%b8%b8%e8%a6%8b%e7%99%8c%e7%97%87-%e6%97%a9%e6%9c%9f%e8%82%ba%e7%99%8c%e7%97%85%e5%be%b5%e6%88%96%e9%9b%a3%e5%af%9f%e8%a6%ba-%e9%9d%9e%e5%90%b8%e7%85%99%e6%82%a3%e8%80%85%e5%a4%9a/ Wed, 02 Mar 2022 08:05: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658 肺癌為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根據醫管局數字,每年新增的確診個案平均約有5000人。不少肺癌患者由於在病情初期未必會出現病徵,甚至X光檢查亦無法發現,往往病情已屆後期才能確診。然而,現時已推出不同療法,按病人的病情及需要來選用,冀能穩定病情免於惡化,延長存活期,或有望根治。

 

吸煙屬肺癌風險因素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betway体彩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指出,吸煙是其中一個風險因素會引致肺癌,通常會引致鱗癌或小細胞癌等類型。然而,非吸煙者同樣有機會患上肺癌,本港的非吸煙肺癌患者通常屬腺癌的類型,風險因素與吸煙的關係不大,而是跟空氣污染及化學物質有關,例如汽車、工廠排放的廢氣,石棉等,均有機會誘發肺癌。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肺癌病徵:咳嗽、痰中帶血、胸痛 早期難察覺

羅醫生表示,肺癌病徵可能會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問題,惟若腫瘤生長在肺部較邊緣的位置,而非接近氣管、胸膜等位置,上述病徵未必一定出現;而X光檢查亦因為有其技術上的限制,假如腫瘤太細小,或是「隱藏」起來,有可能會看不見,因此不少病人往往到病情的中、晚期才能發現。現時一般會建議例如吸煙者等高危人士,定期接受低劑量的電腦掃描,冀能盡早揪出病情屬早期的個案並安排治療。

肺癌病徵可能會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問題,惟早期病徵並不容易察覺,如腫瘤太細小或是「隱藏」起來,故不少病人到病情中、晚期才能發現。(網上圖片)
肺癌病徵可能會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問題,惟早期病徵並不容易察覺,如腫瘤太細小或是「隱藏」起來,故不少病人到病情中、晚期才能發現。(網上圖片)

 

先分辨肺癌屬原發性?轉移性?

羅醫生指出,在制定治療方案前,一般會先為病人分辨其肺癌是屬於原發性,抑或是轉移性。他解釋,因為有部分癌症,例如乳癌、腸癌等,都有機會擴散至肺部,需為病人進行電腦掃描便能得知腫瘤的範圍,如果屬轉移性,則有需要抽取原發灶的組織化驗,了解腫瘤的特性,再針對各部位,包括轉移性肺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肺結節莫非肺癌來襲? 正確診斷、定期監察肺部 隨時可免「一刀切」

 

肺癌不同期數 調整治療手法及目標

肺癌大致上可分為第一期至第四期,羅醫生表示,病人在不同期數,其治療目標及手法均有所不同:

第一、二期:早期的肺癌一般會建議以手術切除腫瘤作為首選治療方案,之後加上輔助治療,冀能根治。

第三期:中期的肺癌需視乎腫瘤的大小來決定治療方案。如果腫瘤的體積相對大而不適宜手術,醫生有可能會先安排化療、電療等其他治療,冀能將腫瘤縮小,以便進行手術切除,仍以根治為目標。

第四期:一般晚期的肺癌已較難根治,通常會以穩定病情,延長存活期作為首要目標。目前晚期肺癌除了化療外,亦可採用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患者接受標靶治療前都必須先抽取組織進行病理基因化驗,以了解基因突變的部分是否與可獲得的標靶藥相吻合,檢測需時一星期;如果標靶治療並不適合,則會再研究免疫/化學治療的可能性。一般而言,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屬互不相容,甚難雙管齊下。

羅醫生強調,每種治療均有其副作用,醫生會判斷病人的身體狀况、病情等因素來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病人、病人家屬及醫護三方可多作溝通,以制定出對病人適合的抗癌計劃。

]]>
【頭頸癌】留意4大警號 口腔癌、喉癌較常見 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www.afterroberto.com/%e9%a0%ad%e9%a0%b8%e7%99%8c-%e7%95%99%e6%84%8f4%e5%a4%a7%e8%ad%a6%e8%99%9f-%e5%8f%a3%e8%85%94%e7%99%8c-%e5%96%89%e7%99%8c%e8%bc%83%e5%b8%b8%e8%a6%8b-%e5%8f%8a%e6%97%a9%e6%b2%bb%e7%99%82%e6%8f%90/ Thu, 16 Dec 2021 10:37: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5574 除腦部、眼部、鼻咽及甲狀腺之外,在頭及頸部位置出現的惡性腫瘤,一般會歸納為頭頸癌,當中相對較常見的頭頸癌為口腔癌及喉癌;較為隱蔽的下咽癌則較多是晚期才能發現,增加治療難度。醫生一般會按腫瘤生長的部位及期數,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若能愈早發現腫瘤並治療,愈可提升存活率,因此建議大眾需多留意頭頸癌的4大警號,如有疑慮應及早求醫。

注意頭頸癌的4大警號!
注意頭頸癌的4大警號!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頭頸癌牽涉範圍廣泛 較常見口腔癌、喉癌

betway体彩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指出,頭頸癌只屬概括的描述,實際上牽涉的範圍非常廣泛,若惡性腫瘤原發於下列部位,均歸類為頭頸癌:

.口腔、舌頭

.軟顎、硬顎

.鼻腔、鼻竇

.咽部:包括喉嚨、吊鐘及扁桃腺

.下咽:連接口咽和食道的部分

.喉部

.唾液腺、腮腺

羅醫生表示,罹患頭頸癌的病人主要是65歲以上人士;男性患者比女性多,比例約為2.3:1;每年新確診病人約有1000人,死亡率約30%,相比肺癌及肝癌等癌症為低。在頭頸癌個案中,口腔癌病人佔最多,每1000宗約有三分之一屬口腔癌,其次是喉癌。

 

引致頭頸癌的風險因素

.年長人士

.吸煙

.酗酒

.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牙齒內生:牙齒長期與舌頭過度接觸和摩擦,或引致舌癌

 

腫瘤位置隱蔽或難早發現

頭頸癌能否及早察覺,需視乎腫瘤出現的位置及病人的警覺性。羅醫生解釋,其中下咽、軟顎、扁桃腺、懸雍垂(俗稱「吊鐘」)等屬較為隱蔽的位置,腫瘤體積如果不是太大,病人可能未必察覺,又或只有非常輕微的不適而未有求醫,當出現異物感、吞嚥困難、出血等情况時,代表腫瘤可能已變得很大,屆時可能已經屬中、晚期;另外,舌癌初期的狀態猶像普通的「痱滋」,病人有機會因而忽略,直至腫瘤開始變大及出現潰瘍、出血,則可能已經進入中、晚期,屆時治療會相對較困難。

 

相關文章:【頭頸癌症知多少】認識鼻咽癌成因與診斷

 

按癌症期數及病人實際情况制定治療

初期:早期發現的頭頸癌,治癒率相當高。例如早期舌癌,一般可透過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病人亦毋須太擔心切除部分舌頭後會大幅影響說話、咀嚼及吞嚥功能,因為早期舌癌的腫瘤體積小,所需切割範圍相對細,加上舌頭肌肉靈活,一般康復後不會造成大問題。

至於早期發現的喉嚨癌和聲帶癌,則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或放射治療來醫治,經醫生臨床評估下,如病人適合以放射治療來醫治,則可避免因外科手術切除部分聲帶,而影響到日後發音和說話。

一般而言,早期頭頸癌經治療後,觀察兩至三年都沒有復發,基本上約90%機會屬情况穩定,甚少在更遠的未來出現復發。

中期:中期的頭頸癌,一般腫瘤已有一定的體積,兼且有擴散風險,單純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未必足夠。例如中期的口咽癌,擴散至頸部或淋巴的機會提高,外科手術切割腫瘤亦會嚴重影響外觀和功能,因此這類病人有機會安排聯合治療,例如合併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化療,三管齊下,雖然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惟有望提高治癒率。

不過,病人需留意聯合治療或會承受很大的身體負擔,因上述治療手法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食慾下降、疲倦、免疫力低下等,建議在治療初期已需要確保攝取足夠營養,當治療期間的食慾受影響,有需要可採取靜脈注射營養液、胃喉餵食等方法,以維持足夠能量應付療程。

晚期:晚期頭頸癌的腫瘤,可能已未必適合採用手術切除,以往通常只能進行化療,透過低劑量、短期的治療去控制徵狀。10多年前起,醫生會按病人情况,可安排標靶治療來提升腫瘤控制率和患者存活期。

近年醫學界發現,免疫治療對頭頸癌有不錯的治療反應,用途亦相當廣泛,現時已可將免疫治療安排為晚期頭頸癌的一線治療方法,毋須待化療無效時才進行,而是可合併進行。

 

注意4大警號 張開口照鏡自我檢查口腔異常

羅醫生重申,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是應對頭頸癌最重要的一環,建議市民可定期張開口照鏡,自我檢查口腔內有否異常,如發現自身出現以下警號,建議盡快求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口腔有傷口逾兩星期仍未癒合;

.刷牙時經常流牙血;

.持續一至兩星期在吞嚥時感到喉嚨有卡住的感覺;

.持續一至兩星期聲音沙啞。

]]>
【癌症治療】整體癌症新症增加 死亡率減 與癌共存新常態 治療癌症6大種類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99%8c%e7%97%87%e6%b2%bb%e7%99%82%e3%80%91%e6%95%b4%e9%ab%94%e7%99%8c%e7%97%87%e6%96%b0%e7%97%87%e5%a2%9e%e5%8a%a0-%e6%ad%bb%e4%ba%a1%e7%8e%87%e6%b8%9b-%e8%88%87%e7%99%8c%e5%85%b1%e5%ad%98/ Wed, 03 Nov 2021 06:02: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915 【明報專訊】醫管局早前公布2019癌症數據分析,雖然整體癌症發病數字上升,但死亡率有下降趨勢,反映了治療的進步和及早檢測的功效。

因為新藥或新療法推陳出新,加上成像技術不斷改進,令診斷和治療更加精準到位,與癌共存的病人愈來愈多。不過,治療選擇多了,治療時間長了,醫藥費亦隨之而增加,加上個別療程收費高昂,未必人人可以負擔。

【癌症治療】整體癌症新症增加 死亡率減 與癌共存新常態 治療癌症6大種類
(明報製圖)

相關文章:【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我在腫瘤科工作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見證癌症治療上的改進非常大。」中大醫學院臨牀腫瘤學專業應用副教授、中大醫院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唐美思分享說,「以肺癌為例,以往病人確診之後,基本上沒有什麼可做,既沒有合適化療藥物,電療成效亦不大,又或者根本沒有效用。當時的病人確診患癌後,醫生會說,你只剩下3個月命;今時今日就非常不同了,一旦確診肺癌,即使已屆第四期,經過治療,病人壽命都可維持幾年或以上,比比皆是。根據我個人經驗,10年以上也有」。如此巨大轉變,與癌症治療在各方面的突破有莫大關係。「藥物方面,化療藥物多了很多選擇,還有其後出現的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藥物;除此之外,電療技術亦進步了很多。這些新藥物和新技術,每種都各自可以幫助病人延長壽命,加起來就變得有很大幫助。」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19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達35,082宗。相比起2009年的25,977宗,升幅達35%。至於死亡率,雖然癌症仍然是頭號殺手,但整體而言,兩性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都呈下降趨勢(註:年齡標準化比率(ASR)是一個健康統計指標,主要在消除人口年齡結構差異的影響後,才比較不同地區或同地區不同時間的發生率。)

支援藥物進步 減化療副作用

不止香港有此趨勢,唐美思參考美國數字,比起30年前,現今大部分種類的癌症,病人的5年存活率都提升不少。她相信跟治療進步有莫大關係。「例如化療,雖然近10年來並沒有推出很多新藥,不過相關支援藥物就進步了不少,例如止嘔藥、提升白血球針藥等,都令化療副作用大減,也減低化療併發症。病人做化療時較為舒適,醫生治療方案亦能更進取。電療技術上的改進,例如由二維改進到三維,輻射劑量以至分佈都更精準,減少損害周邊健康組織;此外,成像技術的進步,有助醫生更精準地診斷和為癌症分期。這些都有助醫生制訂更適切的治療方案。」

事實上,癌症由當年被稱為絕症,演變成今天個別患者可「與癌共存」。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添成指出:「隨着基因檢測科技的進步,加上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的出現,不但延長癌症病人的壽命,同時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以晚期肺癌為例,以往未有癌細胞基因檢測時,一旦確診為肺癌,只能靠化療減慢惡化;但現在由於可以檢測癌細胞基因,可透過針對性的標靶藥物治療或免疫治療作為第一線治療,以至輔助治療(adjuvant therapy),即完成抗癌療程,癌細胞已受控,仍繼續採用免疫療法以減低復發風險。」

近年腫瘤科最熱門課題是免疫治療。正常情况下,當免疫細胞遇上不健康的細胞,會自動將之消滅,但癌細胞卻會用不同方法避開被免疫系統破壞,包括改變基因,使其不容易被免疫系統識破。透過免疫治療藥物,可增強免疫系統功能,促使免疫系統重新辨認癌細胞。

基因檢測 尋致癌「司機」

不過,免疫治療藥物並非適用於所有病人,必須檢測癌細胞的基因。蔡添成解釋:「癌細胞基因檢測目的,不單要找出有無基因突變,同時亦要找出該基因突變會否刺激腫瘤生長,即腫瘤的生長是否因為這個基因突變而引致。我們有一個比喻,基因突變就好像你在一部車上,它是司機還是乘客?要打就打個司機,不是打乘客,因為打倒乘客,車仍然會行駛,我們要找的是driver mutation。換言之,即使你找出很多基因突變,如果它們並不是控制腫瘤生長的話,找到甚至消滅它們也沒有作用。」

就好像用於肺癌的免疫治療,要先測試癌細胞的免疫檢查點PD-L1的水平(表達力),若高於某個水平(例如50%),就會作為第一線治療,讓病人未開始接受其他治療前,先接受免疫治療,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令免疫系統恢復對癌細胞的攻擊力。

每月藥費$8000至數萬不等

問題來了,新的基因檢測、藥物和技術,不少收費都屬「天價」。以肺癌標靶藥為例,每月費用由$8000至$80,000不等,免疫治療單一藥物一般每月由$40,000至$80,000,混合治療可能更高。換言之,1年藥費隨時過百萬元,即使有危疾保險也未必可以長期應付。不過醫生強調每人治療藥物組合和劑量均有不同,治療費用不能一概而論。

這些新一代抗癌藥,大都沒有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病人必須自費。若無法負擔,便唯有轉而採用其他治療,病人「賣車賣樓」治癌也時有所聞。早前,港隊沙排運動員劉梓浩更發起衆籌,籌得約200多萬元來支付一種新的免疫治療(CAR-T),白血病已逐漸康復。唐美思則表示:「以往,癌症病人若需要某些藥物,例如標靶藥物,若醫管局沒有提供,病人只能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但現今,病人能夠自費買藥,而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個別人士亦可獲得資助。相對而言,病人的選擇已較以往為多。」

【癌症治療】整體癌症新症增加 死亡率減 與癌共存新常態 治療癌症6大種類
「天價」藥費——新的藥物和技術,不少收費都屬「天價」,一年藥費隨時過百萬元,即使有危疾保險也未必長期應付得到。(Doucefleur@iStockphoto)

非牟利機構提供藥物資助

蔡添成認為:「公立醫院其實已經為病人提供很多抗癌藥物,我不會說癌症病人『無錢就無藥醫』,只可以說,若病人負擔到的話,會多一些選擇。」現時本港有多個非牟利機構為合資格病人提供藥物資助,包括撒馬利亞基金、關愛基金、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香港乳癌基金會和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等。

相關文章:【乳癌】診斷三部曲 術前化療、標靶治療縮小腫瘤 為患者盡量保存乳房

 

確診癌症後,接下來就是醫生因應癌症種類、分期、身體狀况、患者意願,制訂不同治療方案。目前治療癌症,大致分為以下種類:

【癌症治療】整體癌症新症增加 死亡率減 與癌共存新常態 治療癌症6大種類
減少損害——電療技術改進,輻射劑量以至分佈都更精準,減少損害周邊健康組織。(Mark Kostich@iStockphoto)

 

‧外科治療:以手術切除腫瘤或遭癌細胞侵襲之組織

‧化學治療:注射或口服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或抑制其擴散

‧放射治療(電療):以高能量放射線射向腫瘤,殺死癌細胞。約六成癌症病人需要在發病的不同階段接受電療

‧荷爾蒙治療:主要應用於與荷爾蒙激素有關的癌症,例如乳癌、前列腺癌等

‧標靶治療:口服或注射標靶藥物,干擾涉及癌細胞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分子(標靶),以抑制癌細胞生長,令癌細胞死亡和停止擴散

‧免疫療法:針對癌細胞特殊生物標記,重新激活身體受抑制的免疫功能。藥物能同時對付多種癌症,包括肺癌、頭頸癌、胃癌、膀胱癌和肝癌等。此外,近年還開發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例如CAR-T療法,透過抽血取出病人的免疫細胞,加以培養、誘導、活化及增量後,輸回病人體內來對抗癌細胞

 

資料來源: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唐美思、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添成

文:葉凱欣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腎癌】免疫標靶夾攻晚期腎癌 有效率可提升至60%(關於腎癌成因、徵狀和治療的6個問題) //www.afterroberto.com/%e8%85%8e%e7%99%8c-%e5%85%8d%e7%96%ab%e6%a8%99%e9%9d%b6%e5%a4%be%e6%94%bb%e6%99%9a%e6%9c%9f%e8%85%8e%e7%99%8c-%e6%9c%89%e6%95%88%e7%8e%87%e5%8f%af%e6%8f%90%e5%8d%87%e8%87%b360-%e9%97%9c%e6%96%bc/ Wed, 01 Sep 2021 09:03: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111 【明報專訊】香港人較少認識腎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近年來腎癌個案數字上升,新症由2009年505宗,增至2018年的近800宗,升幅逾50%,不容忽視。

以往晚期腎癌治療選擇較少,治療效果不理想。直至近年免疫治療在腎癌治療大行其道,雙免疫治療或免疫治療加標靶藥的混合治療,已為一線治療大趨勢。

 

男性居多 逾90% 45歲起確診

腎癌患者以男性居多,任何年齡均有中招風險,但以長者發病風險較高,逾90%新症均於45歲或以上時確診。

腎臟是泌尿系統中的主要器官,位於後腰脊椎的左右兩側。它主要功能是製造尿液,排出身體多餘水分、廢物及有毒物質。另外,腎臟具備內分泌功能,幫助控制血壓及製造紅血球等。常聽到的腎衰竭,就是指腎臟失去機能,需依賴洗血或洗肚將積聚體內的毒素排走,以維持生命。不過,早期腎癌患者極少會出現腎衰竭的情况。

 

相關文章:腎癌|吸煙、肥胖增風險?注意中晚期腎癌6個病徵 治療更棘手 雙免疫治療適合已擴散病人

 

早期無徵狀 小便帶血、無痛須求醫

1. 腎癌有什麼徵狀?

腎臟位於腹部深處,最早期的腎癌並沒有徵狀;直至病情發展,病人才可能會尿中帶血、背部疼痛,或腹部摸到腫塊;病情到達晚期,病人可能出現胃口欠佳、疲累、消瘦、發燒或貧血等徵狀。早期腎癌存活率高達九成,但晚期難以根治。故任何人一旦發現持續小便帶血,尤其是無痛(尿道炎及腎結石的血尿大多會伴隨痛楚),必須立即求診,以免延誤了治療最佳時機。

晚期難根治——腎臟位於腹部深處,早期腎癌沒有徵狀;早期腎癌存活率高達九成,但晚期難以根治。(Rasi Bhadramani@iStockphoto)
晚期難根治——腎臟位於腹部深處,早期腎癌沒有徵狀;早期腎癌存活率高達九成,但晚期難以根治。(Rasi Bhadramani@iStockphoto)

 

高危:吸煙 肥胖 高血壓

2. 腎癌有什麼成因?

引致腎臟癌的確切成因,醫學界尚未清楚,但研究指出有下列高危因素:

.慢性腎衰竭:長期洗腎會較容易患上多囊性腎病,增加患腎癌的風險

.吸煙:研究指出吸煙者患腎癌風險較高,而且吸煙時間愈長風險愈高

.高血壓及肥胖:研究指高血壓及肥胖均為腎癌的高危因素,而體重指數(BMI)愈高,風險亦會愈高

.有害化學物質:研究顯示經常接觸鎘金屬(例如:金屬、塑膠、電池製造工人和建築工人)、石棉、石油等化學物質會增加患腎癌的風險

.遺傳:如近親患上腎癌,或患有部分遺傳綜合症病人,如:林道綜合症(Von Hippel-Lindau Disease)或結節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患腎癌風險會大幅提高

由此可見,最佳預防方法是戒煙、控制體重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減低患高血壓的風險。另減少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如屬高危一疾,一旦發現任何病徵,必須立刻求醫。

吸煙風險高——吸煙者患腎癌風險較高,而且吸煙時間愈長風險愈高。(leeser87@iStockphoto)
吸煙風險高——吸煙者患腎癌風險較高,而且吸煙時間愈長風險愈高。(leeser87@iStockphoto)

 

相關文章:【有片】細路長屙泡泡尿 因住腎病 誤當熱氣 可惡化致腎衰竭

 

複雜水囊、實心腫瘤多癌變

3. 所有腎臟腫瘤俱為惡性?

隨影像技術愈來愈發達,很多較細小的腫瘤能在檢查時發現,病人本身並無病徵。並非所有腎臟腫瘤俱為惡性,影像最普遍發現是普通水囊(simple renal cyst),此情况本身並無變癌風險,只需定期覆診便可。反之,如影像發現複雜水囊(complicated renal cyst)或實心腫瘤(solid renal mass)則必須詳細檢查。研究顯示,即使2厘米的腫瘤也有60%至80%機率為惡性;4厘米或以上,風險更逾90%。

 

4. 腎癌如何分期?

當醫生懷疑病人患上腎癌,一般會安排影像檢查,以電腦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力共振檢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為病人腫瘤分期。癌症分期對治療的選擇至關重要。

早期:腎癌局限於腎臟內,未有入侵周邊淋巴、血管及附近組織

中期:腎癌已影響周邊淋巴和血管

晚期:腎癌已擴散到遠程器官,例如肺、骨及肝等

 

一刀切根治 大多毋須洗腎

5. 早期至中期腎癌如何治療?

手術切除是根治腎癌唯一方法。故此,根治性腎臟切除是最常做的手術,除了切單側腎臟,還會將腎上腺、附近淋巴結及周遭組織一併移除,可以用開腹或微創手術。如腫瘤發現時已屆中期,入侵了附近的腎臟靜脈及下腔靜脈等大血管,手術難度便會增加。手術後,患者雖然少了一邊腎臟,但大部分人仍能靠剩下的一邊腎臟過正常生活,不用接受俗稱洗腎的透析治療。

較早期的腫瘤,如位置適合,病人可接受部分腎切除手術,能更大程度保護腎功能。如因身體原因不適合手術,醫生可採用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將腫瘤燒死,或栓塞治療(embolization)將腫瘤餓死,又或冷凍治療(cryotherapy)將腫瘤凍死等。

近年,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亦開始應用於腎癌,透過影像導航技術,用高劑量輻射線殺死腫瘤,病人只需接受1至5次療程。最新國際研究指局部控制率逾95%,而嚴重不良反應率約1%至2%,對病人腎功能影響輕微。

 

6. 已擴散腎癌治療有什麼新突破?

以往擴散性腎癌的治療選擇較少,常見用標靶藥、α干擾素(interferon-α)及介白素-2(interleukin-2, IL-2)等,但治療效果並不理想,而且副作用較大。直至近年,免疫治療在腎癌治療大行其道,最先是用於一線治療失效後的病人;至近一兩年,免疫治療加標靶藥的混合治療,又或是雙免疫治療,已為一線治療大趨勢,有效率由以往標靶藥約30%,提升至40%至60%,尤其對擴散程度較嚴重的病人最為適合。整體而言,由於治療選擇更多,病人整體存活率亦有所提升。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慢性疾病】奇難雜症遇上新冠疫苗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宜先化療(醫言有理) //www.afterroberto.com/%e6%85%a2%e6%80%a7%e7%96%be%e7%97%85-%e5%a5%87%e9%9b%a3%e9%9b%9c%e7%97%87%e9%81%87%e4%b8%8a%e6%96%b0%e5%86%a0%e7%96%ab%e8%8b%97-%e6%80%a5%e6%80%a7%e9%ab%93%e7%b4%b0%e8%83%9e%e7%99%bd%e8%a1%80%e7%97%85/ Mon, 30 Aug 2021 10:41: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060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仍然嚴峻,變種病毒全球擴散,新受感染患者多未接種新冠疫苗。本地疫情雖然稍為緩和,但仍然不能鬆懈。香港有足夠疫苗供應,兩種疫苗同樣有效,可預防嚴重感染,鼓勵大家立即接種。個別人士患有慢性疾病,接種疫苗前可先與醫生商量。

專業意見——患有慢性疾病人士,接種疫苗前可先與醫生商量。(政府新聞處)
專業意見——患有慢性疾病人士,接種疫苗前可先與醫生商量。(政府新聞處)

 

相關文章:【抗疫你要知】癌症、糖尿病患者易中招? 抗疫日常7個實用Tips 積極為健康把關

 

三高控制好可打針

70歲陳太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同時有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史。陳太定時服藥,血壓、血脂及血糖皆控制理想,應馬上接種新冠疫苗。

30歲李小姐5年前不幸患上了何傑金氏淋巴(Hodgkin lymphoma),曾接受半年化療,已完全康復,沒有復發迹象。李小姐免疫力已恢復正常,可馬上接種新冠疫苗。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宜先化療

60歲陳先生患有慢性淋巴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正接受標靶藥物治療;醫生認為陳先生仍可接種新冠疫苗,但估計免疫反應會稍遜,或影響疫苗效力。

30歲陳小姐曾患有自體免疫血小板減少症(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病情穩定;血小板數量已恢復正常,不用服藥,醫生認為陳小姐可如常接種疫苗。

75歲林伯有多年抽煙習慣,早前患上了肺癌;幸而腫瘤未有擴散,接受手術後肺癌完全被切除。醫生建議馬上戒煙,同時接種新冠疫苗。

50歲張先生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前驗血,意外確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病情急速惡化。醫生建議先安排化療藥物治療白血病,稍後再考慮接種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接種新冠疫苗前後要注意的7個疑問:三高人士長期服用降血壓、血脂、血糖、 薄血丸、阿士匹靈等藥要先停藥?中藥會否跟疫苗相冲?

 

深部靜脈栓塞 病情穩定可接種

60歲王先生患有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aemia),現正接受化療,同時需要服用亞士匹靈(aspirin)。血小板數量已恢復正常,醫生建議接種新冠疫苗。

45歲林先生患有深部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腿部靜脈曾經出現血塊,目前仍然需要用抗血凝固藥物(anti-coagulants)。林先生情况穩定,醫生認為可以如常接種新冠疫苗。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膀胱癌】早期病徵、成因、治療等6個問題 警號:小便帶血、無痛楚 膀胱癌早醫保膀胱 //www.afterroberto.com/%e8%86%80%e8%83%b1%e7%99%8c-%e6%97%a9%e6%9c%9f%e7%97%85%e5%be%b5-%e6%88%90%e5%9b%a0-%e6%b2%bb%e7%99%82%e7%ad%896%e5%80%8b%e5%95%8f%e9%a1%8c-%e8%ad%a6%e8%99%9f-%e5%b0%8f%e4%be%bf%e5%b8%b6%e8%a1%80/ Mon, 19 Apr 2021 09:39: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104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診治數名膀胱癌患者。相對其他較常見的癌症:如肺癌、乳癌或大腸癌,一般較少人提及膀胱癌。

一旦確診,病人最關心是可否保留膀胱?可否不用造口和尿袋?膀胱癌治療有沒有新發展?綜合了數個最常遇到的問題作深入解說。

 

逾75%患者65歲以上 男女比例4:1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庫資料,2018年共有475人確診膀胱癌,逾75%為65歲以上長者,當中又以男性比例較高(男女比例約為4:1)。2018年有199人死於膀胱癌。

膀胱屬於泌尿系統一部分,是一個空心肉質器官,負責收集和儲存尿液,處腹部下方。尿液在腎臟製造後,通過兩條輸尿管輸送到膀胱並儲存起來,到了膀胱感到滿溢的時候,就會經尿道把尿液排出體外。

 

相關文章:排尿辨色 隱藏健康密碼 血尿事小?隨時癌先兆

 

吸煙最高危 中招風險增50%

1. 膀胱癌早期病徵是什麼?

最常見徵狀是小便帶血,另外也可能會感到尿意頻繁,但病人通常不感到任何痛楚。因此,一旦發現小便帶血,尤其是無痛,宜盡早求醫,勿以為是普通尿道發炎而掉以輕心。

【膀胱癌】早期病徵、成因、治療等6個問題 警號:小便帶血、無痛楚 膀胱癌早醫保膀胱
尿意頻繁 —— 膀胱癌最常見徵狀是小便帶血,亦可能感到尿意頻繁,通常病人不感到任何痛楚。(Giorez@iStockphoto)

 

2. 膀胱癌成因是什麼?

經醫學界一直研究,相信膀胱癌與身體長期吸入致癌物質有關,吸煙是最重要、危險的因素。煙草含有害致癌物質,它們可在尿液中積聚並損害膀胱內壁,增加患癌風險。研究顯示吸煙會令患膀胱癌風險增加約50%。另有證據顯示,長期吃醃製及含防腐劑食品,慢性尿道感染,或部分高危職業(如紡織、染髮、皮革、化學及印刷業)有可能長期接觸致癌物,亦會增加患膀胱癌風險。

【膀胱癌】早期病徵、成因、治療等6個問題 警號:小便帶血、無痛楚 膀胱癌早醫保膀胱
及早戒煙 —— 煙草含有害致癌物質,可在尿液中積聚並損害膀胱內壁,研究顯示吸煙會令患膀胱癌風險增加約50%。(sprng23@iStockphoto)

 

【膀胱癌】早期病徵、成因、治療等6個問題 警號:小便帶血、無痛楚 膀胱癌早醫保膀胱
高危職業 —— 有證據顯示,部分高危職業(如紡織、染髮、皮革、化學及印刷業)長期接觸致癌物,會增加患膀胱癌風險。(dimid_86@iStockphoto)

 

相關文章:【腎石】腎結石致腰背疼痛 注意兩大成因 體外衝擊波碎石助解困局(附:減低腎石風險5個Tips)

 

早期可移除腫瘤 注卡介苗減復發

3. 膀胱癌不同分期,治療有什麼不同?

早期膀胱癌,癌細胞局限於膀胱內壁及周邊,未入侵膀胱肌肉層。一般治療方法為使用膀胱鏡來移除腫瘤,毋須切除整個膀胱,再配合灌注膀胱的化療或卡介苗免疫療法(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本來是預防肺結核的疫苗,後來發展成卡介苗免疫治療劑,治療早期膀胱癌),減低復發風險,達到根治目標。

中期膀胱癌,癌細胞已入侵膀胱壁下的肌肉層或其他軟組織,病人需接受化療及膀胱切除手術來根治。

晚期膀胱癌患者,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或遠程器官(例如骨、肺或肝臟等)。醫生按病情及病人狀况決定採用電療、化療、免疫治療或紓緩治療等,以延緩病情惡化及改善病人生活質素為重點。

 

中期入侵肌肉層 一刀切難逃

4. 膀胱癌患者若想保留膀胱,有沒有其他選擇?

當癌細胞已入侵肌肉層,現時標準治療需將整個膀胱及附近淋巴切除,之後,需要以人工方法做一個儲尿的地方。常見做法包括人造尿道口,透過截去一段小腸,一端連接輸尿管,另一端則連接腹部皮膚將尿液帶出體外;另一做法是膀胱重建手術,過程較複雜,好處是毋須使用尿袋,但新造膀胱的機能不及正常膀胱,較容易失禁。因此,很多病人或多或少對手術切除有所抗拒。

部分病人經醫生評估腫瘤位置、腫瘤大小及身體機能等因素後,可選擇保留膀胱,通常有2個選擇:一、透過手術將一部分膀胱切除(而非整個膀胱);二、透過電療結合化療將腫瘤消滅。但必須強調並非所有病人均適合此類保留膀胱的治療。此外,治療後需配合緊密監察,方能達到最佳治療的效果。

【膀胱癌】早期病徵、成因、治療等6個問題 警號:小便帶血、無痛楚 膀胱癌早醫保膀胱
(magicmine@iStockphoto)

 

免疫、標靶 晚期新曙光

5. 晚期膀胱癌治療,有什麼新發展?

晚期膀胱癌患者,病情一般已擴散至其他主要器官,傳統治療以化療為主,配合電療紓緩病徵。治療選擇比較少,病人預後及生活質素亦不太理想。近年研究帶來了新曙光,引入了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增加治療選擇及提高了治療成效。

免疫治療於癌症治療上的應用日漸普及,最常用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其藥理有別於傳統化療,是透過重新啟動患者免疫系統的抗癌機能,消滅癌細胞。免疫治療現時適用於3類型的晚期膀胱癌患者:

.身體機能較差,不適合化療的年長患者。

.當一線化療失效後,免疫治療可作為二線治療。

.在接受4至6次化療療程後,以免疫治療作為維持治療(maintenance therapy),研究顯示此策略有效提升病人平均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及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最新研究亦顯示,有最少2款標靶藥物對晚期膀胱癌療效顯著,期望此類藥物盡快引入香港,幫助更多病人。

 

戒煙、醃製食品 多飲水吃蔬果

6. 膀胱癌的預防方法?

.煙民必須立即戒煙

.少吃醃製及含防腐劑的食品

.多飲水,食用含高抗氧化物的蔬果

.如從事高危行業,工作時應做足防護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如發現小便帶血,必須立刻求醫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www.afterroberto.com/%e9%a1%9e%e9%a2%a8%e6%bf%95%e9%97%9c%e7%af%80%e7%82%8e%e6%97%a9%e6%9c%9f%e5%be%b5%e7%8b%80%e4%b8%8d%e6%98%8e%e9%a1%af-%e9%97%9c%e7%af%80%e7%b4%85%e8%85%ab%e7%96%bc/ Wed, 04 Nov 2020 07:23: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173 類風濕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是一種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出現的慢性炎性關節疾病,早期病人的徵狀並不明顯,但會令身體不同部位的關節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甚至變形,更有機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包括眼睛、皮膚、血管等。現時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選擇多,醫生提醒愈早診斷,癒後愈好,長遠更可避免關節侵蝕、變形或其他結構性問題。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大多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徵狀並不明顯,醫生會先了解患者晨僵程度,還有其關節紅腫、疼痛等臨床表徵是否持續發炎,方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早期徵狀不明顯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嘉恩醫生表示,一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都是因為身體不同部位,包括手指、手腕、腳部等關節紅腫或疼痛而求診,但要觀察這些紅腫、疼痛及發熱等臨床表徵是否持續6星期發炎,方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

診斷視乎患者晨僵程度 持續6星期發炎

不過,大多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徵狀並不明顯,要及早診斷,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會先了解患者晨僵的程度(即早上關節無端僵硬、無法握拳或握拳非常費力,感覺好像雙手手指沾滿膠水,一般維持1 至2小時,甚至一整天)、受影響的關節位置,以及關節以外的其他組織有否受影響,例如血管炎或乾燥症引起的眼乾及口乾等。

 

類風濕因子測試助診斷

陳醫生表示,一旦懷疑病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醫生會安排病人抽血,檢驗類風濕因子、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及C反應蛋白、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等。其中類風濕因子測試,大約七成患者會呈陽性,不過即使測試結果呈陰性,仍有可能患有類風濕關節炎,需要透過觀察臨床徵狀,例如關節有否持續紅腫疼痛、左右或多處關節發炎,並排除發炎與病毒感染或長者痛風有關。要留意的是類風濕因子測試並非針對性,其他疾病如乙型肝炎或結締組織病,亦有機會呈陽性。

另一測試是檢測血液中的Anti-CCP,陽性結果大部分都與類風濕關節炎有關,有研究顯示,大部分Anti-CCP呈陽性人士即使未見典型病徵,部分人於一、兩年後亦有關節問題。

如未發現任何臨床徵狀,或只限有晨僵情况,亦可考慮接受超聲波檢查,觀察關節是否因發炎而有積液、滑膜有否增厚及血流增多,以及其他關節侵蝕及早期筋腱發炎。

 

生物製劑+抗風濕藥 提升治療效果

早期類風濕關節炎主要以藥物治療,陳醫生指出,一線藥物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病人確診後則會處方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Methotrexate)、來氟米特(Leflunomide)、柳氮磺呲啶(Sulfasalazine)、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旨在調控病人的免疫系統及紓緩病情,避免關節侵蝕及變形。抗風濕藥需時發揮藥效,期間病人可服用短期類固醇,加快見效。

近年市面推出不同生物製劑和標靶治療,分為皮下注射或口服兩種,針對特定的發炎因子。生物製劑亦可與抗風濕藥一同使用,例如先處方甲氨蝶呤改善病情,再用生物製劑「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α),有助提升治療效果。非藥物治療方面,患者可透過物理治療、水療及運動減輕痛楚,以及配合職業治療等。

]]>
十大癌症丨甲狀腺髓質癌 用碘無效 尋精準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5%8d%81%e5%a4%a7%e7%99%8c%e7%97%87%e4%b8%a8%e7%94%b2%e7%8b%80%e8%85%ba%e9%ab%93%e8%b3%aa%e7%99%8c-%e7%94%a8%e7%a2%98%e7%84%a1%e6%95%88-%e5%b0%8b%e7%b2%be%e6%ba%96%e6%b2%bb%e7%99%82/ Mon, 02 Nov 2020 05:05: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132 【明報專訊】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發表最新數據,2018年升幅最高的癌症是甲狀腺癌,按年升17.3%;由2016年本港第11位癌症升至第9位,升幅驚人。治療甲狀腺癌,大家第一時間想起放射碘治療;不過,甲狀腺髓質癌的細胞不會吸收碘,手術切除腫瘤後,病人可透過基因分析,配對合適標靶藥。

十大癌症丨甲狀腺髓質癌 用碘無效 尋精準治療
基因分析——晚期甲狀腺癌患者可考慮做基因分析,檢查腫瘤基因,透過標靶藥物和免疫系統等治療控制病情。(明報製圖)

 

甲狀腺癌女性風險較高

十大癌症丨甲狀腺髓質癌 用碘無效 尋精準治療
蝴蝶狀腺體——甲狀腺是在頸氣管前方的蝴蝶狀腺體,分泌甲狀腺素荷爾蒙,調控新陳代謝、血壓、心跳速度、體溫和體重。(Rasi Bhadramani@iStockphoto)

甲狀腺是在頸氣管前方的蝴蝶狀腺體,分泌「甲狀腺素」荷爾蒙,調控新陳代謝、血壓、心跳速度、體溫和體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8年數據,甲狀腺癌有1037宗新症,最常見發病年齡組別為45至64歲(509宗),其次是20至44歲(328宗);女性患者佔806宗。

李女士(79歲) 於2014年發現患上甲狀腺髓質癌,手術切除甲狀腺和腫瘤後,接受放射治療。不幸地,於2017年復發,並擴散至肺部、骨和肝臟;起初病情較慢,李女士只需定期觀察,但到2019年,病情變化得較快,骨轉移令她需要拐杖輔助步行,決定開始接受標靶治療。在照顧李女士這段期間,她和女兒問了一些問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問:甲狀腺髓質癌跟其他甲狀腺癌有什麼分別?
答:甲狀腺癌主要分為4類:

˙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濾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

˙髓質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未分化形甲狀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九成甲狀腺癌為高分化甲狀腺癌,即乳突癌和濾泡癌。而髓質癌佔1%至5%,來源於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又稱C cell、 parafollicular cell);75%髓質癌屬零星個案(sporadic),但約25%是家族遺傳(RET Gene Mutation),當中10%至20%會伴隨多發性內分泌瘤二型(MEN II),患者需要檢查是否同時患上副甲狀腺腫瘤 (parathyroid tumor) 和腎上腺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

問:甲狀腺髓質癌完成手術後, 是否需要服用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
答: 完成手術後,醫生會按病理報告,決定是否需要放射電療治療。一般來說,若腫瘤擴散至附近淋巴組織或腫瘤已侵蝕甲狀腺外膜,都需要術後電療。由於髓質癌C cell不會吸收碘,所以跟一般甲狀腺癌不一樣,不用放射性碘療程。

問: 完成所有癌症治療後,還需要什麼跟進療程?
答:手術切除甲狀腺後,病人需長期服食甲狀腺荷爾蒙補充劑,補充身體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不足。部分病人在手術時有可能影響附近的副甲狀腺組織,便需要補充鈣質。

建議病友定時檢查身體,抽血驗癌指數(CEA、Calcitonin、超聲波檢查頸部確定沒有淋巴轉移,以及照肺。

晚期擴散 標靶藥助控制

十大癌症丨甲狀腺髓質癌 用碘無效 尋精準治療
用藥副作用——治療晚期甲狀腺髓質癌的標靶藥,或會引起腹瀉、惡心、高血壓、食慾降低等副作用。(設計圖片,SatjawatBoontanataweepol@iStockphoto)

問:如甲狀腺髓質癌不幸擴散至其他器官,有什麼治療方法?
答:針對晚期甲狀腺髓質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核准兩種標靶藥:凡德他尼(vandetanib) 和卡博替尼(cabozantinib)。臨牀研究顯示,兩種藥物可延長腫瘤無惡化存活率和整體腫瘤控制率。不過,兩種藥物各有副作用。凡德他尼副作用包括腹瀉、皮疹、惡心、高血壓、食慾降低、肝功能異常等。而卡博替尼常見副作用包括腹瀉、口腔黏膜炎、手足症候群、高血壓,另外較少見但嚴重副作用為廔管形成及下顎骨壞死。

分析血液腫瘤DNA 對症下藥

問:個人化精準治療(precision medicine)在甲狀腺髓質癌上有幫助嗎?

答: 個人化精準治療需要抽取病人血液或腫瘤樣本,作詳細基因分析,然後根據基因測驗結果,選擇最佳治療方法。

歐洲腫瘤學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簡稱ESMO)剛發表有關新一代基因排序系統——次世代定序儀(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指引,報告指出晚期甲狀腺癌患者可考慮透過詳細基因分析,檢查包括如NTRK、RET、TMB等腫瘤基因,因現時標靶藥物和免疫系統治療可針對這些腫瘤基因來控制病情。

現今醫學進步了很多,過往只能用手術治療,現在有其他治療程序,如電療、標靶治療等。李女士用了標靶治療已經一年多時間。上星期覆診,正電子掃描檢查見到擴散到肝和骨的腫瘤有明顯改善,現在不用拐杖輔助,她還告訴我現在可以跟家人出去飲茶。

文:陳穎樂(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劉家睿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肺部有陰影|肺腑之言:如何診斷「肺花」? //www.afterroberto.com/%e8%82%ba%e9%83%a8%e6%9c%89%e9%99%b0%e5%bd%b1-%e8%82%ba%e8%85%91%e4%b9%8b%e8%a8%80-%e5%a6%82%e4%bd%95%e8%a8%ba%e6%96%b7%e8%82%ba%e8%8a%b1/ Tue, 20 Oct 2020 03:58: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863 【明報專訊】隨着醫學科技發展,診斷肺部陰影(俗稱「肺花」)成因,除了照X光和驗痰外,有很多更先進的方法和選擇。各種掃描,包括電腦掃描(CT) 、磁力共振(MRI)和正電子掃描(PET)等,可根據病情需要,給醫生提供肺部更詳細的影像資料。另一方面,各種「介入」技術,包括支氣管鏡、支氣管鏡超聲波和胸腔鏡等內窺鏡,可以直接從病人下呼吸道內獲取樣本作病理和微生物學等測試。然而,如果大家以為可以替所有「肺花」病人100%確診,就可能會有所誤解。

70餘歲張女士是糖尿和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患者,上月被診斷患上晚期肺腺癌,之後接受口服標靶治療。然而,上星期因嚴重氣喘入院,需要接受高濃度氧氣才可勉强維持合理的血氧水平,肺片顯示兩邊肺多個肺葉都有廣泛陰影。基於她的病歷、病徵與肺片影像分析,可能病因有很多,包括是由細菌、病毒、癆菌,甚至真菌所引致的肺炎、心臟衰竭誘發的肺水腫(pulmonary oedema)、肺癌擴散,以及因標靶治療所引起的間質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tis)等。

然而,張女士與家人都不願意做任何侵入性(invasive)檢查和治療,包括內窺鏡和插喉協助呼吸;而她不穩定的病况和維生指標亦未能容許提供進一步診斷。因此,只可以依賴臨牀檢查,再配合其他血液、痰涎、鼻咽拭子等基本化驗數據,規劃治療方針。

用抗生素作「經驗治療」

從張女士情况,大家可以察覺到有很多因素左右醫療團隊的診斷過程和選擇,這些情况在很多長期病患的長者身上經常發生。在這些困難下,要作出確診是有困難。但是,醫生可以憑各種可能病因的特性,透過臨牀檢查和研究,排除一些較不可能的診斷。此外,醫生也可以根據經驗、病人狀况與風險等因素,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去作「經驗治療」(empirical treatment),再密切觀察其效果和病情發展。

其實,每一種檢查程序,除了對人體會構成風險外,都會有本身的靈敏度(sensitivity)和特異度(specificity),因而影響診斷的可靠和準確度。而且,診斷複雜病例如癌症,更需要多過一種檢測工具去互相配合輔助。因此,面對較為複雜和嚴重的病例,醫護人員很多時都需要向病者和家屬詳細解釋,除了加深了解和減少誤會外,亦可以增強他們共同參與診斷和治療計劃的能力。

最後,張女士臨牀病徵和檢測資料經過呼吸系統科、傳染病科及腫瘤科醫生會診後,認為較罕見的間質性肺炎可能性較高,可以靠停止標靶治療和服用類固醇去治療。她接受了抗生素和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後,情况慢慢得到改善。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