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萬福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8:00:1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梁萬福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4%e7%a8%ae%e8%80%b3%e7%96%be%e3%80%91%e8%80%b3%e7%9f%b3%e3%80%81%e8%80%b3%e6%b0%b4%e4%b8%8d%e5%b9%b3%e8%a1%a1%e3%80%81%e8%81%bd%e5%8a%9b%e4%b8%8b%e9%99%8d%e3%80%81%e8%80%b3%e9%b3%b4-%e4%bb%a4/ Fri, 20 May 2022 09:06: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889 【明報專訊】一個早上,在診所看了4名病人。事有湊巧,4人都是80多歲老太太,都是由女兒陪同前來,都向我投訴精神狀况差。經診斷後,4人都患有耳疾。耳疾困擾,苦不堪言,不能忽視。(編者按:耳石移位令整個人「氹氹轉」,每次眩暈約維持1至2分鐘;耳水不平衡會令患者同樣眩暈,但不同的是持續天旋地轉,甚至出現嘔吐;聽力下降呢?是長者常見的問題;還有持續的耳鳴,像是關不掉的噪音會令患者疲憊不堪、神經衰弱。4種耳疾問題逐一拆解。)

4種耳疾問題: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影響生活——耳疾不單影響聽力,還可能引起頭暈、眼花、嘔吐,影響精神狀態和日常生活。(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AsiaVision@iStockphoto)

耳石移位 起牀翻身眩暈2分鐘

第一個病人覆述病况時,她壓根兒沒有想到自己的疾病與耳朵有關。老太太女兒焦慮地轉述母親病况:「媽媽頭暈得厲害,已有個多月了。血糖、血脂、血壓都驗齊,急症室也去過兩次。服用醫生處方藥物後,就整天在睡,一起身就暈,躺下又暈,她不敢郁動,連轉身都不敢,不知怎麼辦!」

頭暈有多種:短暫、持久、眼花、目眩、休克、天旋地轉、嘔吐不止等。引致頭暈的原因很多;所以,診斷前必須先弄清眩暈徵狀。

查問之下,老太太清晰告知:眩暈時,景物都在轉動,整個人在「氹氹轉」,她感到十分驚慌。不過每次眩暈時間不是太長,約維持1至2分鐘。所以,雖有眩暈,未曾有嘔吐及反胃。一天之中,頭暈曾發作多次,而每次都是與轉動頭部有關,最嚴重是起牀和翻身。所以很多個早晨,就算是眩暈止了,也不敢起來,只是賴在牀上,不敢移動身體。她說過往個多月大部分時間都只躺在牀上,甚少坐立,大大影響生活起居。

老太太清楚的描述使我立即想到耳石移位。耳石移位所產生的眩暈多與頭部姿勢變化有關。每次眩暈時間很短,一般不超過1分鐘,每日以早上最為嚴重。因此,我告訴老太太:「你的眩暈多數是由『耳石移位』所引致。」

「噢,什麼是耳石移位?醫生,我耳仔入面有石頭?」老太太反應敏捷地提問。

對的。內耳結構確實藏有耳石(otolith)。內耳前庭有3條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負責身體平衡。如果內藏的耳石一旦移位或脫落至其他位置,耳朵平衡功能便會受影響,誘發眩暈。醫學上稱為「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稱「耳石移位症」。

藥物未能止暈 大多自我康復

耳石移位可依據臨牀表現及特殊檢查來確定診斷。檢測是讓病人坐在牀上,讓頭轉向一側,並叫病人迅即躺下,將頭部放至低於牀的水平。只需數秒,病人出現嚴重眩暈,眼球旋轉震顫,約持續15秒。當病人坐立時,眩暈又會出現,而眼球震顫方向一般與躺臥時呈相反。

因此,若是患上耳石移位,服用止暈藥物是不能制止眩暈。不過,很多患者都能在數星期以至數月內自我康復,因為移位的耳石會慢慢被身體吸收,眩暈會逐漸改善及消失。不過,如果症狀持續,病人可接受「耳石復位術」把移位的耳石矯正過來,治療由耳鼻喉專科醫生、聽力學家或物理治療師協助。老太太耳石移位症在適當治療後有望很快消除。

耳水不平衡 天旋地轉嘔吐乏力

第二個病人,驟眼看,病情與第一個病人差不多。她的女兒告訴我:「媽媽頭暈得厲害。急症室也去過幾次。服用了處方藥物,都不能止暈。眩暈時,天旋地轉,站不穩,嘔吐至全身乏力。不知怎麼辦!」

細問病情,病人的眩暈與第一個病人的確有分別。當她眩暈時,感覺是劇烈、持續天旋地轉;而每次煎熬超過20分鐘。老太太說眩暈是隨時隨地觸發,沒有任何先兆,十分困擾及難受。當她告知還有耳鳴及聽力減弱的徵狀,我較為肯定地告知:「你應該是耳水不平衡!」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耳朵檢查——當發現聽力下降,應找醫生檢查,有助診斷各種耳疾。(設計圖片,Image Source@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眩暈逾20分鐘 耳鳴聽力減弱

耳水不平衡,正確名稱為美尼爾氏綜合症(Ménière’s disease)。成因多是內耳的耳水(內淋巴液)突然增多,導致內耳前庭的眩暈毛細胞受壓,繼而輸出錯誤的眩暈信息,使人眩暈大作。過多的耳水還會壓迫聽覺毛細胞,讓人有耳鳴及耳悶塞的感覺。

至於耳水為何會突然增加,至今原因未明。可能與病毒感染、免疫失調、遺傳因素、耳管阻塞、耳壓失效等有關。雖然耳水不平衡暫時仍未有根治方法,但是藥物治療可大致控制病情,頭暈及作嘔得以改善。

除了以藥物改善症狀外,我還告訴老太太:「長遠可在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方面入手,例如飲食要少鹽,有助減少內耳水壓,亦要盡量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以免引發內耳水腫,對減少病發有一定幫助。」

聽力下降 退化、耳垢導致

第三名病人是我老同學Christie的媽媽,我稱為勞Auntie。Christie告知母親的聽力已轉壞多年,電視機音量開至60度仍然是聽不到,日常交談已達吵架聲量。做過檢測,是退化。醫生建議用助聽器,購入了過萬元助聽器,但她總是諸多藉口,不願使用。

「她不想用就由她,但她又常常投訴自己聽不清!阿福,我媽媽最聽你話。我帶她來見你,你叫她戴助聽器啦!」Christie預早吩咐我。

5G助聽器減噪易操作

聽力下降是長者常見的問題。在香港的健康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士有四成受訪者有聽力下降。聽力下降多由退化引起,如內耳聽覺神經退化、中耳耳骨退化等。除了退化之外,耳垢阻塞亦可影響聽力。所以,每當發現聽力下降,便應接受耳朵檢查及聽力測試,找出原因。如果是外耳耳垢引起,就要定時清理。若是內耳神經退化,可以利用助聽器來提升聽力。但一般長者,對助聽器並不熱中,其中原因包括:錯誤選擇助聽器型號、不懂正確使用、助聽器聲音信號和噪音互相干擾、接收的噪音使人煩擾等。

看過Christie帶來的助聽器後,我建議:「不如看看新型助聽器吧!『靚仔』好多。」

隨數碼科技發展,現在的耳機有不同選擇,5G助聽器不但操作容易,減噪功能亦強,我強力推薦勞Auntie試試,她亦欣然答應。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提升聽力——因退化導致聽力下降,可考慮用助聽器提升聽力。(資料圖片)

耳鳴 「噪音」關不掉 致失眠抑鬱

最後一個到診病人,老太太一進門便說:「醫生,隆隆聲,不停呀!整日不停鑿,我的頭頂快要被鑿穿!」

老太太的女兒告知,母親兩個多月前耳鳴大作,看過耳鼻喉專科醫生,做過檢查,除了耳道、耳膜、鼻咽檢查外,還做了鼻咽內視鏡、中耳腔功能、聽力及電腦斷層檢查等,結果是無大礙,沒有發現嚴重疾病。但老太太的耳鳴持續,這些關不掉的噪音使她失眠、抑鬱及焦慮。

與之共存 「白噪音」分散注意

耳鳴通常不被定義為疾病,但它的影響實在是煩擾不堪。搞不好,令人神經衰弱、疲憊不堪。我曾有一個舊同事,因為耳鳴請了兩個多月病假。當時她只是30多歲,當上醫生不久,差一點想辭職在家休養。因為耳鳴對她困擾不堪,令她完全睡不着,精神恍惚,甚至到達崩潰邊緣。

所以持續耳鳴,非常棘手,沒有特效藥,有時會使用抗生素、抗抑鬱藥、鎮靜劑、阿士匹靈等,嘗試改善通往耳蝸的血流和病人的精神狀態。但是這些藥物不能根治問題,尤其是鎮靜藥物,使人有倦意,容易產生意外,對長者而言,往往是弊多於利。

因此,對付耳鳴,最好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及生活方式適應去改善。認知行為療法是透過患者對耳鳴反應的改變,減低他們對耳鳴的焦慮及抑鬱感。我們可以製造「白噪音」,為患者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讓大腦專注於其他聲音而忽略耳鳴,望能將耳鳴的噪音減少。除此,亦應定期清理耳垢、避免咖啡因飲料和食物、調整可引致耳鳴的藥物、在噪吵環境中戴耳塞避免聽覺進一步受損等。

不過,遇上任何一個受耳鳴困擾的病人,我都會用自己的狀况安慰他們。希望他們覺得此道不孤,有人同行吧!因為我是資深耳鳴患者。早在20多歲時,我已是高頻失聰兼患耳鳴,被無日無之的耳鳴纏繞接近40年,一直都揮之不去。至今,我認為最有效方法是:與之共存。有了這想法之後,我有時會有中獎的喜悅:「咦!今天很清靜,為何沒了耳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93歲,還可以做手術! 健康行先 年齡非拒醫理由 //www.afterroberto.com/93%e6%ad%b2-%e9%82%84%e5%8f%af%e4%bb%a5%e5%81%9a%e6%89%8b%e8%a1%93-%e5%81%a5%e5%ba%b7%e8%a1%8c%e5%85%88-%e5%b9%b4%e9%bd%a1%e9%9d%9e%e6%8b%92%e9%86%ab%e7%90%86%e7%94%b1/ Wed, 09 Dec 2020 04:00: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727 【明報專訊】Young old唔易做!我們到了這年紀,雖然可以卸下養育兒女的重責,但另一邊廂,要照顧old-old父母長輩的擔子就愈負愈重,無法放下。同輩中,有很多要為摯愛做決定的煩惱:是否需要遷居同住,還是安排入住老人院?聘請外傭照顧,或是安排移居海外與其他兄妹一同生活?應該為他們選哪個醫療照顧方案?他們會願意插喉嗎?如何向他們解釋?要為他們選擇晚晴照顧嗎?怎麼樣的方案才適合?

93歲,還可以做手術! 健康行先 年齡非拒醫理由
(明報製圖)

我只能說,在這些決定中,摯愛的意願及生活質素應是最重要的考慮點。年齡絕對不應是不作治療的原因。

病人的女兒,一聽到母親的診斷結果,就追問:「醫生,媽媽已經93歲!還可以做手術嗎?」「年紀這麼大!好做手術嗎?」記得同樣的問題,太太也曾經問過我。

病人是一名93歲老太太。那天,她的兒子及女兒齊齊陪她來診所見我。兒子剛從加拿大趕回來。據知,當他接獲姊姊通知,便立即買機票回港。自我隔離後,便陪母親見醫生了。

 

母親由精靈變疲累乏力

93歲,還可以做手術! 健康行先 年齡非拒醫理由
責任重大——Young old要照顧old-old的父母,需在治療和照顧上做很多決定,責任重大。(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imtmphoto@iStockphoto)

老太太雖已93歲,但據兒女說,她一向健康良好。「媽媽好叻。一直沒有病痛。只是十幾年前通過一次波仔,無再入過醫院,只是每半年去心臟科覆診一次。平時自己可以照顧自己,行得、走得、食得,經常自己行去我屋企坐坐。」

我見老太太亦算精靈,對答正常,只是面露疲態,身體有點虛弱。

「但自從農曆年開始,她就不能自己走路去我家!」女兒說,母親住在她家附近,平常生活自理,落街飲茶是她的日常。但是自從今年1月,老太太身體出現狀况,經常感到疲累不堪,連行去女兒家的力氣都沒有。她起初以為母親的疲累是受疫情影響,因整天困在家裏,所以變得乏力。但到了5月,她覺得媽媽情况實在太不對勁。母親不但腳腫,還有嚴重氣促。於是,急忙把老太太送往急症室。

急症室醫生看過老太太情况,把她收入院。但是在疫情期間,家人不得探望。要了解母親情况,女兒只能透過電話與醫護聯絡。過了幾天,內科醫生終於告知:老太太患有氣喘和貧血;醫院已替她輸血。但是由於疫情嚴峻,而且病人年紀大,於是醫生就說:「你不會同意阿婆再做檢查和手術啦!」

最後,醫生認為根據目前情况,最好是接老太太回家,然後等候心臟科覆診,再讓心臟科醫生跟進。

 

轉介紓緩治療 家人心慌

女兒唯有照辦,接母親回家,等待心臟科覆診期到來。她說,好不容易才等到6月見心臟科醫生,但其間老太太情况沒有好轉,還好像愈來愈差。於是,她將母親情况一五一十告知心臟科醫生。醫生將老太太入院紀錄及駐院醫生建議看過一遍後,只是說:「阿婆年紀太大。我轉介紓緩治療科跟進,不用再回心臟科覆診了。」

女兒說:「聽醫生這樣說,我心慌了。這表示阿媽無得醫!立刻召弟弟回港!」

兒子接着說:「醫生,可否告訴我們,阿媽情况如何?」

我翻查老太太「醫健通」(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所存的個人病歷紀錄),發現她入院時血色素是低於4度(g/dL)(血紅素標準值女性為11.5至16.5度),大便樣本亦有血,患上大腸癌機率極大。其實,80歲以上長者患上大腸癌情况常見。由於老人家多數沒有做大腸鏡例行檢查,早期徵兆會被忽略,往往等到貧血、消瘦、乏力、大便出血、排便困難等病徵出現才有所警覺。

 

疑患大腸癌 憂開刀捱不住

我再看老太太紀錄,半年前覆診驗血仍是正常,貧血及乏力等徵狀近月才出現。因此,估計即使是大腸癌,也許是早期,腫瘤未有擴散。所以,我建議為老太太多作檢查;驗血和驗大便查找癌徵和大腸癌指數,如發現有異常,便做正電子檢查追蹤腫瘤,究其大小及有沒有擴散。如果沒有擴散,可考慮做手術切除腫瘤。但兒女一聽到「手術」二字便問:「已經93歲!還可以做手術嗎?」

這樣的問題,太太曾反覆問我。前年岳母在一次老人科定期覆診時,醫生要求再抽血及留大便檢驗,因為留意到她的血色素及體重同時下降了,懷疑她患上大腸癌。其後檢測證實她大腸內有一個約5厘米惡性腫瘤。於是,醫生建議將腫瘤切除。太太猶豫並問:「阿媽91歲了!還可以做手術嗎?」

「當然做得!」記得當時我是這樣告訴太太:「年齡絕不是考慮手術與否的首要因素,她的健康狀况才是最重要。如果手術能夠恢復她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質素,沒理由因為年紀大而放棄。」

「不是放棄,我不是放棄媽媽。但她已91歲!捱得住嗎?」

記得我當時的解釋是,老年人,無可否認,較多長期疾病如高血壓、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糖尿病、中風、慢阻肺病、認知障礙症等。這些疾病無疑會增加各種治療包括手術的風險。但是究其原因,手術風險是由疾病所引致,並非關乎年齡。因此,一個高齡人士,如果沒有任何嚴重慢性疾病,手術風險並不會差於年輕人。太太聽了之後,仍有猶豫,續問:「手術值得嗎?我最大關注點是,不想阿媽辛苦。」

 

恢復活動能力 手術值得

「如果你問我,就一定值得。」記得我當時這樣回應:「辛苦,凡施手術或治療必有痛楚。但是不做手術,任由腫瘤在腸內生長,媽媽持續貧血、虛弱、氣促、不能排便、塞腸。」我更告訴她,曾看過不少病人,病情到了晚期,肚脹腸塞,糞便從口中溢出,苦不堪言。那種痛苦,真是慘不忍睹啊!

太太最終同意媽媽在91歲高齡接受了大腸切除手術。由於是微創手術,岳母住院5天便可回家。其後太太亦常說:「好彩阿媽做了手術。難道是麻醉藥作怪,她手術後比以前更精靈。」

事實上,岳母手術後,身體很快便恢復過來。在這兩年間,仍然能夠自理,行動自如,冲涼吃飯都毋須幫忙,我們是感恩的。面對病人兒女的疑惑,我忍不住向他們說一遍岳母情况,希望他們同意為老太太作出適當的治療決定。

文: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救護條例強制非必要急救 在家安寧離世 無奈捱心外壓 //www.afterroberto.com/%e6%95%91%e8%ad%b7%e6%a2%9d%e4%be%8b%e5%bc%b7%e5%88%b6%e9%9d%9e%e5%bf%85%e8%a6%81%e6%80%a5%e6%95%91-%e5%9c%a8%e5%ae%b6%e5%ae%89%e5%af%a7%e9%9b%a2%e4%b8%96-%e7%84%a1%e5%a5%88%e6%8d%b1%e5%bf%83%e5%a4%96/ Tue, 06 Oct 2020 04:09: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573 【明報專訊】臨終病人往往最渴望是:不要受苦,不要成為負累,盡量與家人在一起。病人對治療及死亡多了選擇,其中《不作心肺復蘇術指引》(DNACPR)可讓臨終病人免受急救之苦,可惜在現存法制下,救護員必須施行心外壓。此舉不但浪費公共資源,亦對死者構成了不必要創傷,對家屬也留下遺憾。

救護條例強制非必要急救 在家安寧離世 無奈捱心外壓
(明報製圖)

末期癌患在家安寧 家人寵物陪伴下送別

我在個人facebook上,分享了上一期《明報》人生下半場「快活梁心」文章——〈在家離世路崎嶇 支援足夠有得揀〉。上載不久,收到一位友人留言,分享了個人體驗:

「梁醫生,我實踐了你們推行的『在家離世』。95歲的爸爸患有末期腸癌。雖然醫生願意替他做手術,但是他選擇不做,希望在家安寧。我們就遵照他的意願,在家照顧他。在此期間,他一直清醒,有貓狗陪伴,我們每天隨時可見到他,家人可以隨時弄食物給他,媽媽亦可以繼續與他相處。雖然爸爸有失禁,但是護理照顧方面不太困難。

救護條例強制非必要急救 在家安寧離世 無奈捱心外壓
末期照顧——相比以往,社會大眾對末期照顧有更清晰概念,患者對自己的治療及死亡多了選擇及自主。(imtmphoto@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醫院彈性處理 減病人恐懼壓力

靈實醫院善終服務做得很好,醫護能彈性處理爸爸的治療程序。例如爸爸有貧血,但是為了不想爸爸在醫院過夜,被restrain(約束),醫院將療程分兩天進行。第一天抽血檢驗,然後回家;第二天才回醫院輸血。爸爸更能入住單人房,讓家人陪伴。輸血過程輕鬆愉快,輸血後經醫生檢查妥當,爸爸便可以回家,減低他的恐懼和壓力。

另外,醫院也派出外展護士定期探訪,與我討論護理方案。由於知道我是註冊護士,她甚至願意按我的請求提供放尿物資。有了物資,我可留作緊急應用,以爭取時間不用送爸爸到醫院,可以直接安排他入靈實寧養病房。

出示「不急救文件」 救護拒受理

爸爸在家人陪伴下,在家中咽下最後一口氣。我們可以在其臨終前給他清潔、說話、祈禱等,連狗狗都可以陪伴及見他最後一面。等他沒有呼吸之後,我們才召喚救護車。但最遺憾的是,救護員必須要做急救。我堅持不讓他們急救,並出示了『不急救文件』,但是救護拒絕了。我為此十分生氣,因深信爸爸反對急救。但為了不想爸爸聽到我們爭吵,我最後還是答應了,而他們亦承諾只是象徵式輕輕做少少急救。

送往醫院後,爸爸直接送入寧靜房,等待其他家人到來,過程順利。之後當然有警察到我家調查,當他們明白情况後,很快便離去了。

分享這段經歷,主要是想多謝梁醫生的努力推動和靈實醫院各醫護的配合。爸爸能圓滿走完人生路,得到家人陪伴,相信已經無憾。不過,我認為現時最迫切的是:政府一定要立例,讓救護員能夠接受市民不接受搶救的意願。請努力,加油!

謝謝梁醫生和你的團隊!

友人的分享使我十分感動。臨終病人往往最渴望是:不要受苦,不要成為負累,以及能夠盡量維持與家人的關係。因此,很多病人都寧願回家。但是在家安寧的意願,並不是人人滿足得到。如果沒有家人的付出和愛護,願望便很難達成。而友人的分享正正說明了至親一路好走,是福分,是無憾。

梁萬福
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一直從事老年醫學及老年學研究,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從醫管局退休,仍不遺餘力推動長者健康教育及醫療服務。(資料圖片)

文: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條例限制 留最後遺憾

回望過去,值得安慰的是,香港社會對末期患者的照顧提升了不少。在醫療及社福界的積極推動下,患者及家屬現在有更多選擇,可以在醫院以外的環境,例如在家中或安老院舍走完人生最後一步。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4年前開展「安寧頌」計劃,旨在推動社區及安老院舍晚期照顧,發展社區及專業照顧的教育,努力為晚期病患者及家屬提供專業支援與義工服務。透過與大學、社福機構及專業學會之間的合作,在社區及院舍內組成了專業團隊。因此,安老院舍臨終照顧服務模式及人力支援上,我們都能看到一定程度的成效。相比以往,社會大眾尤其末期患者,對末期照顧普遍有更清晰概念;更多患者對自己的治療及死亡多了選擇及自主。

雖然我們已做了很多工作,向公眾及末期病患者推廣末期照顧概念,讓患者可選擇在醫院以外走人生最後階段,公眾對在家離世的認識也大大提升,但礙於現存救護條例的限制,在真正實行上仍遇到一些困難。病人在家離世後,需要召喚救護車送往醫院證實死亡,而在現存法制下,救護員仍然需要施行心外壓。此舉不但浪費公共資源,亦對死者構成了不必要創傷,對家屬也留下遺憾。

DNACPR指引未獲法定認可

不知不覺間,醫院管理局制訂《不作心肺復蘇術指引》(DNACPR),應用已超過10年。在制定指引時,醫院管理局曾多番與消防處商討,當末期病患及有醫院簽發DNACPR的病人在家離世後,如何安排救護員不作心外壓急救。但礙於DNACPR只被認為是醫院內部文件,所以救護員仍需實踐《消防條例》的法定要求。

建議修例保障病人權益

食物衞生局在2019年12月就預設醫療指示和在居所離世的相關諮詢文件,就是要研究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心外壓急救。報告剛在數月前公布,新建議包括:

《不作心肺復蘇術》文件是醫生作出的書面指示,因預期某人可能出現心跳停止而預先指明不為該人作心外壓急救。對於罹患不可逆轉的嚴重疾病,以及沒有有效預設醫療指示的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如各方達至共識,醫生可簽署非住院病人《不作心肺復蘇術》文件,證明心外壓不符合病人最佳利益,因此不應進行。文件正本須出示予緊急救援人員或治療提供者,作為有效文件的憑證。報告亦建議採用法定的指明表格,而不是非法定的範本表格。當局也會修改《消防條例》相關條文,讓《不作心肺復蘇術》文件可獲接受和實施。

報告接受了大眾要求對在家離世患者免卻不必要的急救程序,建議就DNACPR視為一個法定文件,當值救護人員確認患者是末期個案並由醫生簽發了DNACPR後,就可以不為離世者急救,也不違法例。衷心寄望條例草案盡快展開,以完善香港在家離世的法律制度。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9%95%b7%e8%80%85%e3%80%81%e9%95%b7%e6%9c%9f%e7%97%85%e6%82%a3%e8%80%85%e5%81%9a%e8%b6%b3%e6%97%a5%e5%b8%b8%e9%98%b2%e7%96%ab4%e5%bc%8f/ Tue, 12 May 2020 03:17: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625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近期疫情雖稍有放緩,但長者尤其患有長期病患者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仍屬較高。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下,長者們防疫措施不可或缺。但若過分擔憂、長期被隔離等都會容易產生孤獨感,誘發情緒問題,影響食慾、吞嚥、服藥等,隨時令本身的病情惡化!長者、其家人和照顧者不妨由日常生活做起,做足以下防疫4式,共同強壯身心!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期間,家人或照顧者可協助長者由日常生活做起,有助長者保持身心健康。( 詳見附圖 8 個注意事項 )

 

梁萬福醫生指出,據全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顯示,長者的死亡率均屬較高,其中以武漢早期因感染而死亡的數字為例,80歲或以上群組死亡率為18%,70至80歲為10%,而60歲以上則為7%,50歲以下的少於1% ;意大利亦有研究指,長期病患者的染疫死亡率會倍增。故此必須加倍關注長者、長期病患者在疫情下的身心健康,應怎樣做呢?梁醫生建議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可以協助長者做足以下4式,有助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管理好自身疾病。

 

第1式:記錄身體狀況及日常作息時間表  監察健康狀况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無論是否身處疫情時期,長者都應該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有助預防疾病。家人可以幫助或鼓勵長者自行記錄每天的身體狀况,有助監察長者健康。

「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定期測量和記錄其血壓、血糖、體重、體溫,甚至排便情况;如有需要,更可考慮定期測量血氧濃度,因血氧濃度過低是感染肺炎的其中一個徵狀。」

梁醫生更建議,家人或照顧者可以為長者製作及填寫日常作息時間表,仔細記錄長者每天到過的地方及曾接觸的人士,一旦知悉相關感染個案,也可即時追查長者有否感染的風險和機會。

「當然也建議長者每年注射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也有助預防呼吸道疾病或嚴重併發症的出現。」

 

第2式:長者生活改變  易生孤獨感  溝通莫遲疑

為防疫,很多長者都要留在家中,又或原本居住在院舍或因病住院等的長者,此時難免都要暫受隔離之苦。梁醫生指出,長期少與家人見面,都會增加長者的孤獨感,導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甚至影響血壓、溝通能力等。

「曾有患初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因留院多月後,其溝通能力明顯下降。」梁醫生表示,疫症期間應多關懷長者,即使見面次數減少,亦要善用電話、視像等方式加強聯繫,減低長者的孤獨感。

他提醒,家人也要多關心長者的日常起居,因不少長者習慣每天早上晨運或到酒樓「嘆茶」,疫情下打亂了生活節奏,家人該怎辦呢?

「為免聚眾易受感染,酒樓堂食確實可免則免。不過,家人可嘗試以不同方式『補償』長者的『失落』,例如可代為外賣酒樓或餐廳食品,讓長者安坐家中享受『一盅兩件』,更理想的是為長者下廚,陪伴用膳。」若為非同住的子女或親人,不妨分批到長者家中聚餐,既可陪伴長者,也可避免同一時間多人聚集。

 

第3式:過度擔心致反效果 適量戶外運動有利無害

疫情下人人都擔心受病毒感染,梁醫生表示,部分長者或因此而選擇足不出戶或「消毒」過度,此舉反會對健康造成反效果。「例如有長者因擔心中招而頻密地使用消毒藥水、漂白水等清潔家居,有機會因吸入過量有害氣體,刺激呼吸系統,或因接觸過量消毒用品而引致皮膚敏感等問題。」他強調,若長者長時間逗留在家或少有接觸其他人士,相信做足基本的防疫措施、注意個人和家居衛生已足夠。

梁醫生表示,除非個別情况,否則適量的運動對長者尤其重要!建議長者可選擇到空氣流通、空曠的戶外地方舒展身心,盡量避免與非恆常聯繫的人士見面,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便可。

他更提醒有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人,因不少患者都有遊走行為,不宜長時間待在家中。「家人或照顧者可多陪伴認知障礙症患者到屋苑內的空曠地方,或人流較少的公園散步、做運動,對他們的情緒亦有幫助。」

 

第4式:做足防疫措施  覆診、 按時服藥不可缺

不少人都擔心在疫情期間到醫院覆診,怕踏足高危地方有機會受感染。不過,梁醫生提醒必要的覆診不可免!「在醫院內應正確佩戴口罩、用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避免接觸其他物品、按預約時間抵達醫院,盡量縮短逗留在醫院範圍的時間等,只要做足這些措施,受感染的機會相對較低。」

另一必須關注的是長者的服藥問題,梁醫生指出,不少長者都是長期病患者,例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柏金遜症等,這些病症都必須以藥物控制,若自行減藥或不服藥的後果可大可小。

「以柏金遜症患者為例,一旦用藥不當或停藥,會影響患者的吞嚥或活動能力,因此按時服藥十分重要。」梁醫生叮囑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若發覺長者情緒受困擾,例如出現食慾不振,甚至拒絕服藥等反應,宜及早求醫,以免病情惡化。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提提你:長者身心健康由日常生活做起 8個注意事項

。每天記錄長者身體狀况、日常作息時間表

。長者宜每天保持適量運動,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按時覆診、服藥,切勿自行減藥、停藥

。長者勿過度擔心「中招」,做足基本防疫措施便足夠

。家人多用電話、視像等方式與長者保持聯繫

。家人可分批陪伴長者用膳

。長者每年注射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

。若發現長者情緒困擾,如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或拒絕服藥,應及早求醫

]]>
做gym非年輕人專利 長者版負重運動健骨強肌 //www.afterroberto.com/%e5%81%9agym%e9%9d%9e%e5%b9%b4%e8%bc%95%e4%ba%ba%e5%b0%88%e5%88%a9-%e9%95%b7%e8%80%85%e7%89%88%e8%b2%a0%e9%87%8d%e9%81%8b%e5%8b%95%e5%81%a5%e9%aa%a8%e5%bc%b7%e8%82%8c/ Mon, 16 Mar 2020 10:46: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286 【明報專訊】踏入人生下半場,從全職的醫院工作退下來後,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時間表。每個星期二的下午,我都會和太太一起上健身課。

「哎呀,唔去得唔得呀?」起初,太太老是這樣問我。她本好靜,加上一副心思都放在孫兒身上,樂於忙忙碌碌的弄孫生活。但幾年下來,她也漸漸愛上了運動。現在如果有什麼小病,我勸她暫時休息不要做運動數天,她還會發點小脾氣呢!

太太的智能手表上「圓滿畫圈」(Close Your Rings)——完成她的站立、活動和運動的目標——變了她每天最堅持要完成的事。

試過有人問:「都這把年紀了,還學人上什麼健身課?做gym練大隻咩?散散步、遠足等就得啦!」

做gym非年輕人專利 長者版負重運動健骨強肌
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一直從事老年醫學及老年學研究,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從醫管局退休,仍不遺餘力推動長者健康教育及醫療服務。(資料圖片)

我無意貶低散步和遠足的好處,因為我也是遠足愛好者,星期五有空都會跟太太和朋友們一起遠足郊遊。但在平日會做的運動外加上負重運動,對骨質密度以至一個人的整體健康,卻是非常有效。

骨質疏鬆有很多成因,年齡和性別這些因素是不可改變,但在可以改變的因素中,運動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其中,以負重運動最有效果。

努力造骨 提升骨質密度

硬邦邦的骨頭在人體內其實是活的組織,每一刻都在持續更新中。新的骨組織由成骨細胞(osteoblasts)製造,而老的骨組織又由破骨細胞(osteoclasts)所分解。在造骨的過程中,要用上鈣質;當身體缺鈣時,就要靠分解骨組織來釋放鈣質。

負重運動不怕遲 找醫生評估

研究發現,在負重情况下,骨頭內的破骨細胞會減少活動,而成骨細胞則會更努力地造骨。所以負重運動可以有效提升骨質密度。除此之外,負重運動更可增強肌肉,預防跌倒。

至於,人到初老之年,才開始負重運動又是否太遲呢?誠然,由青春期開始到骨骼完全成熟(大概18至25歲)是骨骼生長最敏感的時期,最能受負重運動影響。但成年後再做負重運動還是會有一點效果。如果你年輕時就已經喜歡運動,那恭喜你,你早就鍛煉了比其他人強健的骨骼,要隨年齡增長、骨質逐步流失至骨質疏鬆的地步較難,只要維持一個活躍的生活習慣就好了。但如果你已經進入人生下半場而又不是時常運動,最好先找家庭醫生檢查及評估後才開始運動。

做gym非年輕人專利 長者版負重運動健骨強肌
(明報製圖)

運動中享受安靜幸福感

我問太太,運動究竟能給她什麼滿足感,讓她在感冒時都要堅持做?她說:「我能感受到非常安靜的幸福感。吸入空氣,吐出空氣,呼吸聲中聽不出凌亂。」她拿了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的句子回應我。她性子本來就急,靜態的冥想也不能靜下她的思緒。反而在運動之中,專注動作、呼吸讓她有寧靜平和的感覺。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時Close Your Rings,社會充滿恐慌和憂慮的情緒,在這個時間該做什麼?除了家居清潔及避免到高危地方外,可多到郊外空曠地方吸吸新鮮空氣,加上多做運動!要運動,才能令身心強壯。大家都要保持健康!

文: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
編輯:劉家睿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