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5 Oct 2023 06:11:0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梁憲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發燒】新冠常見病徵 注意查找持續發燒不退原因 5個案或與傷寒、淋巴癌、紅斑狼瘡有關(醫言有理)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99%bc%e7%87%92%e3%80%91%e6%96%b0%e5%86%a0%e5%b8%b8%e8%a6%8b%e7%97%85%e5%be%b5-%e6%b3%a8%e6%84%8f%e6%9f%a5%e6%89%be%e6%8c%81%e7%ba%8c%e7%99%bc%e7%87%92%e4%b8%8d%e9%80%80%e5%8e%9f%e5%9b%a0/ Mon, 05 Dec 2022 07:39: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042 【明報專訊】體溫超標,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新冠病毒測試。新冠病毒仍然流行,發燒是常見病徵。發燒必須找出病因,常見源頭乃病毒或細菌感染,其他還包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及惡性腫瘤。(編者按:以下5個個案,都有久燒不退或反覆低燒等病徵,經查找發燒病因後,分別確診傷寒症、肺結核病、淋巴癌紅斑狼瘡等,如何跟進治療呢?)


相關文章:【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發燒+便秘+皮疹 確診傷寒

【發燒】新冠常見病徵 注意查找持續發燒不退原因 5個案或與傷寒、淋巴癌、紅斑狼瘡有關(醫言有理)

40歲黃小姐發燒多個星期,同時有便秘;腹部曾出現淺紅色皮疹,數天後自然消散。驗血發現傷寒凝集測試(Widal test)呈陽性反應,血液種菌見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確診傷寒症(typhoid fever),接受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康復。


發燒+夜汗+乾咳 確診肺結核病

40歲李先生發燒4個星期,有夜汗,有乾咳但無痰,肺部電腦掃描顯示左肺上葉有病灶,懷疑肺部受結核菌感染(pulmonary tuberculosis)。李先生接受肺氣管內視鏡檢查,取痰液檢查;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發現結核菌基因,確診肺結核病。李先生接受藥物治療後,順利康復。


發燒+夜汗 確診淋巴癌

20歲的志明發燒個多月,有夜汗;服退燒藥後溫度稍退,病情反覆,時好時壞。正電子電腦掃描顯示兩肺之間縱膈(mediastinum)位置,有8厘米直徑腫瘤,活組織檢查確診何傑金氏淋巴癌(Hodgkin lymphoma),正電子掃描顯示淋巴癌已擴散至其他多處淋巴結,幸好骨髓未見癌細胞。志明接受6個月藥物治療,標靶加化療;過程順利,治癒機會高。


相關文章:【紅斑狼瘡症】認識紅斑狼瘡 勿從單一病徵判斷


持續低燒+腳腫蛋白尿 確診紅斑狼瘡

40歲張太近月持續有低燒,雙腳水腫;小便檢查發現嚴重蛋白尿(proteinuria),每天超過3克。驗血顯示腎功能受損,最終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張太需要盡快接受治療,防止腎臟功能進一步惡化。


反覆低燒 確診腎癌

58歲何先生身體近月反覆低燒,沒有其他病徵。腹部超音波檢查及電腦掃描皆顯示左腎有3厘米腫瘤,最終確診腎癌(renal cell carcinoma),幸好未有擴散迹象;何先生馬上接受手術切除腫瘤,順利康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相關文章:【蛋白尿】小便有泡 同時配合特定徵狀 腎功能或已受損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應提高警覺


]]>
【抗疫你要知】癌症、糖尿病患者易中招? 抗疫日常7個實用Tips 積極為健康把關 //www.afterroberto.com/%e6%8a%97%e7%96%ab%e4%bd%a0%e8%a6%81%e7%9f%a5-%e7%99%8c%e7%97%87%e7%b3%96%e5%b0%bf%e7%97%85%e6%82%a3%e8%80%85%e6%98%93%e4%b8%ad%e6%8b%9b-%e6%8a%97%e7%96%ab%e6%97%a5/ Thu, 02 Apr 2020 11:52: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725 擔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是人之常情,更遑論是癌症、糖尿病等長期病患者,事關一旦「中招」,對身體會造成雙重打擊,危險性會更大,因此不得不小心防疫!怎樣加倍小心呢?兩位專科醫生不約而同強調,暫時沒有臨牀數據顯示,上述兩類患者特別容易中招,患者切勿因為擔心疫情兼且認為醫院、診所屬高危地方而不按時覆診取藥,甚至諱疾忌醫,可能對本身病情、身體狀况造成更大影響!與其擔心病毒來襲,不如細讀醫生提供的7個抗疫日常實用Tips,因應需要隨時實戰,正面積極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抗疫你要知】癌症、糖尿病患者易中招? 抗疫日常7個實用Tips 積極為健康把關
betway体彩 副院長、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表示,若癌症病人出現發燒,無論是因為治療後的副作用或是有機會感染病毒,都切忌因擔心「中招」而選擇逃避到醫院,必須立即求醫。 (陳國良攝)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下,對癌症病人來說確實是百上加斤、多一重挑戰!」betway体彩 副院長、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分享,疫情下不乏病人查詢和表示擔心,尤其是在化療、電療過程中,不少病人會出現發燒等徵狀,如何分辨是治療後的副作用或是有機會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呢?以下4個Tips必須要注意:

 

 

相關文章:【抗疫你要知】糖尿病人防疫首要控制血糖 穩定情緒為上策

 

1. 療程後發燒疑「中招」 立即求醫勿延誤

「接受化療、電療或標靶治療後,部分病人偶爾都會出現發燒情况……在現時疫情下,的確會令治療變得更複雜。」

梁醫生表示,若癌症病人出現發燒,切忌擔心「中招」而選擇逃避到醫院,必須立即求醫。「我們會先安排懷疑有發燒的病人進入隔離區,然後再進行病毒測試,期間有機會延誤了原定的化療或電療程序,但一切待確診為陰性後才再進行療程會較為適合。」若不幸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有機會先要面對肺炎的治療和風險,故有可能要先中斷癌症治療,對病情難免有影響,但醫生會為病人做最適當的安排。

 

2. 肺癌、血癌、淋巴癌患者 小心防疫少外出

「癌症患者中,其中肺癌或癌病已擴散至肺部的患者,還有血癌(淋巴癌、白血病等)患者都屬較為高危人士,必須小心防疫!」

梁醫生闡釋,肺癌或已擴散至肺部的患者本身肺功能已較為遜色,而血癌患者由於在療程所用的藥會令他們的抵抗力再下降,因此會容易受普通病毒、細菌,甚至現時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個別病人若因為白血球數量低,醫生或會處方『升白針』,以盡快提升白血球的數量。若免疫力過低,醫生或有需要為病人注射丙種球蛋白,以提升病人的抵抗力。」梁醫生更建議這類患者在疫情期間,除了基本的防疫措施:戴口罩、常洗手外,更應盡量減少外出和參加公眾活動,若有任何發燒或不適徵狀,應盡快求醫。

【抗疫你要知】癌症、糖尿病患者易中招? 抗疫日常7個實用Tips 積極為健康把關

 

相關文章:【抗疫你要知】防疫飲食:長期病患者儲糧「吃」出抵抗力

3. 化療、電療療程應持續進行 勿耽誤病情

「正在進行電療、化療的患者,可以延遲或減少治療次數,避免經常出入醫院嗎?相信未必適合。」

梁醫生深明在疫情肆虐下,任何人都不希望出入醫院等高危地方,但他提醒癌症患者,切勿擅自停藥或延遲治療,應盡早跟醫生商討有沒有其他的治療方案選擇,例如修正部分針藥改為口服藥物,但並非適合每一個病人。「切忌因疫情影響治療進程,若因此耽誤癌症病情,對身體的影響更難預計。」

 

4. 初確診、治療中或已康復的患者 切忌太大壓力 好好保護自己

「疫症下,癌症病人必須要小心,但切勿太擔心,因精神壓力大反而不利治療和康復,最重要是好好保護自己。」

梁醫生慶幸的是,雖然至今未接觸癌症患者受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個案,但即使如此亦不能掉以輕心,無論對初確診、治療中或已康復的癌症患者,可能擔心癌症的變化、治療的副作用, 加上新疫症的感染等,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可以理解。

「癌症患者首要是做好一切保護自己的措施,不妨將自己的憂慮或懷疑告知醫生,讓醫生為患者作出最合適的安排,例如藥物的幫助、轉介臨牀心理專家等,共同積極面對病情和疫情。」

]]>
醫言有理:淋巴結脹大 小心TAFRO綜合症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f%bc%9a%e6%b7%8b%e5%b7%b4%e7%b5%90%e8%84%b9%e5%a4%a7-%e5%b0%8f%e5%bf%83tafro%e7%b6%9c%e5%90%88%e7%97%87/ Mon, 23 Mar 2020 03:22: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490
醫言有理:淋巴結脹大 小心TAFRO綜合症
全身發炎——卡斯爾曼病屬免疫系統疾病,全身出現發炎現象。(luchschen@iStockphoto)

【明報專訊】50歲的王先生在小學教書,早前發現自己全身多處淋巴結脹大,包括頸部兩邊、腋下及腹股溝位置,大小約1至2厘米。王先生公私兩忙,未有小心處理病情,淋巴結大小亦一直沒有太大變化。

 

低燒 全身水腫 眼白微黃

但近日王先生出現低燒現象,約38℃;全身水腫,眼白微黃;小便呈深茶色,並且尿量減少。驗血檢查顯示,王先生有嚴重貧血,並且血小板數量大幅下降;腎臟及肝臟的功能亦有衰竭迹象,「肌酐」(Serum creatinine)及「膽紅素」(Serum bilirubin)水平大幅上升。

「淋巴結活組織檢查」(Lymph node biopsy)顯示王先生患有「卡斯爾曼病」(Castleman disease),屬免疫系統毛病,全身出現發炎現象;「骨髓活組織檢查」(Bone marrow biopsy)顯示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

 

血小板下降 多器官功能衰竭

部分「卡斯爾曼病」個案與「人類皰疹八型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8)感染有密切關係,王先生對病毒測試呈陰性反應。部分卡斯爾曼病個案分別與罕見的「POEMS綜合症」及「TAFRO綜合症」有關,每一個英文字母代表一個特殊病徵。POEMS是指多發性神經線出現病變(Polyneuropathy)、肝脾及淋巴結腫大(Organomegaly)、內分泌失調(Endocrinopathy)、漿細胞單克隆增生(Monoclonal plasma cell proliferation)、膚色變黑及多毛(Skin changes);TAFRO綜合症的病徵則包括:血小板數量減少(Thrombocytopenia)、全身水腫(Anasarca)、骨髓纖維化(Marrow Reticulin Fibrosis)、腎功能衰竭(Renal dysfunction)、肝脾與淋巴結腫大(Organomegaly),其他還有貧血(Anaemia)及發熱(Fever) 。

根據王先生的病徵,可確診患有「TAFRO綜合症」,他的身體多個器官功能出現衰竭現象,屬高危情况;醫生先後處方類固醇激素(Steroids)、IL-6受體單抗(Anti-Interleukin-6 receptor monoclonal antibody,Tocilizumab)及「B細胞單抗」(Anti-B cell monoclonal antibody)「利妥昔」(Rituximab),還有抗T細胞藥物「環孢素」(Cyclosporine)。王先生的病情初步受控,但仍要小心病情反覆。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醫言有理:解讀乙肝血檢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f%bc%9a%e8%a7%a3%e8%ae%80%e4%b9%99%e8%82%9d%e8%a1%80%e6%aa%a2/ Wed, 29 Jan 2020 08:14: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748 醫言有理:解讀乙肝血檢

【明報專訊】檢查乙型肝炎病毒,可抽血檢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HBs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

50歲的陳先生買保險前驗身,發現自己乃乙肝病毒帶菌者。抽血檢驗「表面抗原」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先生血液內有病毒;檢驗「表面抗體」呈陰性反應,反映陳先生體內未有對付乙肝病毒的抗體;檢驗「核心抗體」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先生年幼時曾受乙肝病毒感染。再進一步檢查,發現陳先生身體已有早期「肝硬化」迹象,血液「脫氧核糖核酸」數量處高水平,肝功能已受損。醫生建議陳先生長期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定期接受驗血及肝超聲波檢查,慎防發展成為肝癌。

 

化療降免疫力 潛伏病毒趨活躍

55歲的陳太不幸患上了B細胞淋巴癌,需要接受化療加「利妥昔抗B細胞單抗」(Rituximab),應有不錯的治癒機會。醫生在化療前為陳太檢查乙肝病毒,結果「表面抗原」呈陰性反應,「表面抗體」則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太體內有對付乙肝病毒的抗體。而「核心抗體」亦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太幼時曾受乙肝病毒感染,繼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相信她的肝臟仍餘下微量乙肝病毒。

治療淋巴癌,醫生用化療加「利妥昔」,使陳太免疫力下降,有可能令肝病毒轉趨活躍,例如「表面抗原」有可能轉呈陽性反應,「表面抗體」則轉陰性,「脫氧核糖核酸」數量上升,嚴重可引發肝功能衰退。因此,雖然陳太並非乙肝病毒帶菌者,「表面抗原」呈陰性反應,但醫生仍建議在治療淋巴癌期間,同時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預防出現肝炎。

30歲的陳小姐好事近,婚前驗身,一切正常。驗血檢查乙肝病毒,顯示「表面抗原」呈陰性反應,「表面抗體」則呈陽性反應;陳小姐幼時接受乙肝病毒疫苗注射,成功誘發體內出現對付乙肝病毒的抗體,而「核心抗體」呈陰性反應,顯示陳小姐從未受乙肝病毒感染。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醫言有理:懶理高血壓 中風昏迷奪命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f%bc%9a%e6%87%b6%e7%90%86%e9%ab%98%e8%a1%80%e5%a3%93-%e4%b8%ad%e9%a2%a8%e6%98%8f%e8%bf%b7%e5%a5%aa%e5%91%bd/ Mon, 09 Dec 2019 04:20:3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767

醫言有理:懶理高血壓 中風昏迷奪命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70歲的陳伯有「高血壓」(Hypertension)多年,需要長期服藥,以控制血壓在正常水平。陳伯經常不依時服藥,因此他的血壓指數經常處於高位,並不理想。那天,陳伯在洗手間如廁時突然倒地,即時進入昏迷狀態,幸好兒子就在附近,馬上把他送院。

電腦掃描顯示,陳伯「小腦」大出血(Cerebellar haemorrhage),腦壓大幅上升,情况嚴重。腦外科醫生決定馬上為陳伯施行「腦顱骨開孔手術」,把瘀血放出,為腦部減壓。手術非常成功,陳伯迅速康復。因小腦曾經受損,陳伯目前走路仍然不穩,容易跌倒,必須非常小心。

 

保住性命 仍影響往後活動機能

中風」(Stroke)屬急症,腦血管出現問題,令腦細胞缺氧死亡,包括「腦出血」(Cerebral haemorrhage)、「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及「缺血性中風」3種不同情况,嚴重可短時間奪命。即使保存性命,仍有嚴重後遺症的風險,影響病者往後活動機能。

處理中風,首先要穩定病情,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維持呼吸及穩住血液循環。中風的誘因包括「高血壓」(Hypertension)及「心律不正」(Arrhythmia)等因素,例如「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等。必須留意患者的「血糖」水平,其他還有「缺水狀態」(Dehydration)及「電解質紊亂」(Electrolyte imbalance)等問題。無論是「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或「缺血性中風」,宜小心控制血壓,同時降低膽固醇水平。

 

中風後吞嚥困難 易患吸入性肺炎

不少病人中風後吞嚥困難,容易患上「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另一常見問題是「顱內高壓」(Rai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可影響心肺功能,高危病人,牀頭應調校傾斜至30度。中風患者又可能出現「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及「肺動脈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現象,必須小心,另控制感染及維持正常體溫亦同樣重要。

某些「急性缺血性中風」(Acute ischaemic stroke)病者或適合接受「溶栓治療」(Thrombolytic therapy),但必須先替腦部做「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sed Tomography)或「磁力共振掃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查看有否腦出血現象。若條件脗合,「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應該在發病4.5小時內接受「溶栓治療」,接受「重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注射。若大動脈有血栓,則可考慮發病24小時內施行「血管內血栓切除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其他治療方案還包括「抗血栓治療」(Anti-thrombotic therapy)及「亞士匹靈」(Aspirin)。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醫言有理:肺炎鏈球菌疫苗 13、23價要識分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f%bc%9a%e8%82%ba%e7%82%8e%e9%8f%88%e7%90%83%e8%8f%8c%e7%96%ab%e8%8b%97-13%e3%80%8123%e5%83%b9%e8%a6%81%e8%ad%98%e5%88%86/ Tue, 08 Oct 2019 07:46: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54
醫言有理:肺炎鏈球菌疫苗 13、23價要識分
高危人士——肺炎鏈球菌疫苗有效預防感染,目前有兩種疫苗,建議高危人士接種全部兩種疫苗。(Tomwang112@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明報專訊】長者易患肺炎,常見的有「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及「肺炎鏈球菌感染」(Pneumococcal infections),嚴重可以致命。75歲的陳伯,每年皆有接受「流感疫苗」注射,今年醫生建議他同時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

肺炎鏈球菌感染可導致「肺炎」(Pneumonia)、「敗血症」(Septicaemia)及「腦膜炎」(Meningitis),全部皆可致命,免疫力低的病人較容易受感染,尤其接受「脾臟切除手術」(Splenectomy)後,其他還有「漿細胞骨髓癌」(Plasma cell myeloma)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病者。

建議先打13價 再打23價

「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可有效預防感染。目前有兩種疫苗可供選擇,包括含23種「莢膜多醣抗原」(Capsular polysaccharide antigens)的「23價疫苗」(Pneumovax 23),還有較強力但覆蓋面較細的「13價疫苗」(Protein-conjugate vaccine);後者所含的「莢膜多醣抗原」具特殊結構,接種後可產生較強免疫力。因此,「13價疫苗」比「23價疫苗」更適合免疫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兩歲以下幼童及免疫力較弱的65歲以上長者。

幼兒接受疫苗注射,可減少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同時降低感染後成為「鼻腔帶菌者」(Nasal carriers)的風險;帶菌者數目減少,也有助降低其他人受感染風險。

專家建議高危人士接種全部兩種疫苗,可先接種13價疫苗,8個星期之後再加種23價疫苗;如已接種23價疫苗,則須等起碼一年後始再接種13價疫苗。

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危因素,包括抽煙、酗酒、糖尿病及慢性心肺或肝病,尤其長者。超高危因素則包括「脾臟切除手術」、骨髓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晚期腎病,還有「免疫功能障礙」(Immunodeficiency),例如愛滋病及癌症病人。高危人士宜5年後再次接種23價疫苗,以維持免疫力,不需要再接種13價疫苗。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醫言有理:久咳不癒 成因一籮籮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4%b9%85%e5%92%b3%e4%b8%8d%e7%99%92-%e6%88%90%e5%9b%a0%e4%b8%80%e7%b1%ae%e7%b1%ae/ Mon, 26 Aug 2019 07:23: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189
醫言有理:久咳不癒 成因一籮籮
久咳不癒——久咳一般指持續咳嗽超過8星期,常見原因包括鼻水倒流、哮喘和胃酸倒流。(RyanKing999@iStockphoto)

【明報專訊】78歲的陳伯有抽煙習慣數十年,多次嘗試戒煙,皆未能成功。陳伯長期咳嗽,日咳夜咳,最後確診「慢性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吸煙乃主要病因。除了慢性氣管炎,吸煙同時大大增加患癌風險,尤其肺癌及口腔癌,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及中風的風險亦大幅上升。

「咳嗽」屬自然反射,有助肺氣管內分泌及微粒排出,減少受感染機會。「久咳」令人難以入睡、肌肉痛、頭昏及聲沙。部分婦女產後有小便失禁現象,久咳或令問題加劇。

咳嗽逾8周稱久咳

「久咳」一般指持續咳嗽超過8星期,常見原因包括「鼻水倒流」(Postnasal drip)、「哮喘」(Asthma)及「胃酸倒流」(Acid reflux from stomach)。其他病因包括肺氣管感染及慢性肺氣管病,例如「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擴張」(Bronchiectasis)等疾病;還要小心惡性腫瘤,如「肺癌」(Lung cancer)及「淋巴癌」(Lymphoma)。

「鼻水倒流」乃鼻腔分泌物流入喉嚨後端,刺激喉嚨黏膜,引起咳嗽;誘因包括「鼻敏感」(Nasal allergy)、「鼻竇炎」(Nasal sinusitis)及傷風感冒。治療鼻水倒流,可使用「減充血劑」噴霧(Nasal decongestant spray),含「偽麻黃鹼」(Pseudoephedrine)及「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其他治療方法還有含「類固醇」(Steroids)或「異丙托溴銨」(Ipratropium Bromide)的鼻腔噴霧。

哮喘同樣可以導致「久咳」,其他病徵包括氣喘及呼吸不暢;部分患者可能只有咳嗽,沒有其他明顯徵狀。哮喘誘發的咳嗽,一般屬季節性,或由呼吸道感染所引起;吸入寒冷及乾燥的空氣、煙霧或香薰皆可能令病情惡化。治療哮喘誘發的咳嗽,可考慮使用「類固醇」或「氣管擴張藥」(Bronchodilator)氣管噴劑。

胃酸倒流進入食道,可引致胸口不適,口腔出現酸味;胃酸刺激喉嚨,亦可誘發咳嗽。避免胃酸倒流,應該少吃高脂肪食物及巧克力,避免飲汽水或酸性果汁,睡覺前3小時忌食,超重則需要減肥,同時戒煙戒酒。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乃常用的降血壓藥,兩成高血壓患者服後有咳嗽現象,須轉換另一類降血壓藥物。常用止咳藥物有「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及「苯佐那酯」(Benzonatate),還有「可待因」(Codeine)及「氫可酮」(Hydrocodone)。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醫言有理:易倦無力?小心自體免疫溶血症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6%98%93%e5%80%a6%e7%84%a1%e5%8a%9b-%e5%b0%8f%e5%bf%83%e8%87%aa%e9%ab%94%e5%85%8d%e7%96%ab%e6%ba%b6%e8%a1%80%e7%97%87/ Mon, 29 Jul 2019 04:14: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624 【明報專訊】50歲的陳太,近日感覺非常疲倦,走兩步路即氣促。驗血發現陳太有嚴重「貧血」(Anaemia),最後確診「自體免疫溶血症」(Autoimmune haemolytic anaemia),屬「免疫系統毛病」,血液內有針對紅血球的「自身抗體」(Auto-antibody),令紅血球溶解(Haemolysis),因而導致貧血。

 

自體免疫溶血症
(設計圖片,相中人物與文章所提疾病無關,Toa55@iStockphoto)

 

成因不明 或疾病藥物引致

自體免疫溶血症」大多成因不明,已知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綜合症」(Systemic lupus erythaematosus)、「淋巴細胞增生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以及「藥物反應」,例如青黴素(Penicillins)。

 

如果體內抗體水平不高,患者可能只有輕微貧血,甚至沒有任何貧血現象。相反,大量抗體可引發嚴重貧血,病徵包括氣促、心跳及全身無力,病者面青唇白、眼白發黃,甚至脾臟脹大,屬高危情况。

驗血檢查顯示患者「血紅蛋白」(Haemoglobin)水平下降,即出現貧血現象。血液內的「網細胞」(Reticulocyte)乃較未成熟的紅血球,數量上升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正在增強,補充血液內紅血球不足的情况;溶血導致骨髓加快造血,令體積較大的「網細胞」數量增加,令血液「平均紅血球體積」同步上升。

 

「抗球蛋白測試」(Antiglobulin test)又稱「庫氏測試」(Coombs test),陽性反應有助確診「自體免疫溶血症」;血液內的「抗紅血球抗體」令碟形的紅血球細胞膜變形,形成「球狀細胞」(Spherocytes)。

 

溶血又令紅血球內的「血紅蛋白」從細胞泄出,與血液中的「血紅素結合蛋白」(Haptoglobin)結合,目的是保護腎臟不致受到破壞;「血紅素結合蛋白」水平下降至零,有助確斷「溶血症」。其他生理變化還包括「間接膽紅素」(Indirect bilirubin)及「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水平上升。

 

治療「自體免疫溶血症」,首選「類固醇」(Steroids);如效果欠理想,可考慮使用「抗B淋巴細胞單克隆抗體」(Anti-B cell monoclonal antibody)、「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或進行「脾臟切除手術」。其他選擇還有「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ants),如「硫唑嘌吟」(Azathioprine)、「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及「環孢素」(Cyclosporine)。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醫言有理系列文章:

澱粉樣變性 蛋白沉積主器官攞命

雷諾氏現象 手指變色白藍紅

冷凝集素病 低溫易病發

中性細胞數量減 細菌感染風險增

接受化療 易患念珠菌感染

]]>
醫言有理:澱粉樣變性 蛋白沉積主器官攞命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6%be%b1%e7%b2%89%e6%a8%a3%e8%ae%8a%e6%80%a7-%e8%9b%8b%e7%99%bd%e6%b2%89%e7%a9%8d%e4%b8%bb%e5%99%a8%e5%ae%98%e6%94%9e%e5%91%bd/ Mon, 15 Jul 2019 09:55: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454 【明報專訊】80歲的陳婆婆定期檢查身體,最近發現有「蛋白尿」(Proteinuria),腎臟及心臟功能亦逐漸轉差;「腎臟活組織檢查」(Renal biopsy)顯示「澱粉樣變性」(Amyloidosis),屬血液疾病一種。

 

醫言有理:澱粉樣變性 蛋白沉積主器官攞命
(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圖:Toa55@iStockphoto)

 

「澱粉樣蛋白」(Amyloid proteins)乃「低分子量的血漿蛋白」(Low molecular weight plasma proteins),可在身體各器官組織細胞外沉積,形成幼小的「纖絲」(Fibrils),破壞細胞組織,影響器官正常功能,這稱為「澱粉樣變性」。

「澱粉樣變性」有多種,屬罕見疾病,其中以「原發性澱粉樣變性」(Primary amyloidosis)較多見,又稱AL amyloidosis,屬「克隆漿細胞增生病」(Clonal plasma cell proliferative disorder),病因包括「漿細胞骨髓瘤」(plasma cell myeloma)及「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

人體正常「B淋巴細胞」可轉化成「漿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即對付細菌和病毒的抗體(Antibody),屬人體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結構有「重鏈」(Heavy chain)和「輕鏈」(Light chain)兩部分,不同的基因組合可組成千千萬萬不同結構的抗體,對付不同目標,尤其細菌和病毒。

 

可致舌頭脹大 心腎衰竭

「澱粉樣蛋白」源自異常漿細胞所分泌的「單克隆輕鏈」(Monoclonal light chain),「單克隆」(Monoclonality)乃「漿細胞」來自單一「母細胞」,其「子細胞」分泌分子結構完全相同的「輕鏈」。「澱粉樣蛋白」沉澱病者體內重要器官,造成破壞,主要影響心臟、腎臟、腸道、皮膚、肝臟、舌頭及骨髓等重要器官。患者舌頭脹大,又稱「巨舌頭」(Macroglossia)。腎臟受損引發嚴重「蛋白尿」,可引致全身水腫,甚至腎功能衰竭。心臟受影響尤其危險,引致心臟功能衰竭,可迅速致命。「澱粉樣變性」常與「漿細胞骨髓癌」有關,治療方法亦大同小異,有效藥物包括「類固醇」(Steroid)、「硼替佐米」(Bortezomib)、「沙利度胺」(Thalidomide)、「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及「馬法蘭」(Melphalan)等藥物;較年輕病者可考慮接受「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可更有效控制病情。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醫言有理系列文章:

雷諾氏現象 手指變色白藍紅

冷凝集素病 低溫易病發

中性細胞數量減 細菌感染風險增

接受化療 易患念珠菌感染

醫言有理:重編基因影響後代

其他醫言有理系列文章

]]>
醫言有理:雷諾氏現象 手指變色白藍紅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8%80%e6%9c%89%e7%90%86-%e9%9b%b7%e8%ab%be%e6%b0%8f%e7%8f%be%e8%b1%a1-%e6%89%8b%e6%8c%87%e8%ae%8a%e8%89%b2%e7%99%bd%e8%97%8d%e7%b4%85/ Mon, 27 May 2019 04:00: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189 【明報專訊】不少疾病的病徵與低溫有關,其中包括某些免疫系統毛病。早前天氣較冷,50歲的李太發現自己雙手接觸冷水,即令手指顏色轉白,然後變藍,再轉紅。醫生懷疑李太患有「雷諾氏現象」(Raynaud phenomenon),手指或腳趾的「細動脈血管」(Arterioles)遇冷即出現異常收縮反應(Vasoconstriction);皮膚出現白、藍、紅3個階段的變色現象,手指或腳趾末端尤其容易受影響。皮膚首先變得「蒼白」(Pale),並與正常皮膚出現明顯分界。第2階段皮膚組織因缺氧而變成紫藍色,一般持續15至20分鐘。血管在最後的第3階段放鬆(Vasodilation),皮膚顏色轉紅。

 

醫言有理,雷諾氏現象,冷凍球蛋白血症,血管發炎,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梁憲孫醫生

 

「雷諾氏現象」通常從單隻手指開始,然後擴展至雙手雙腳的其他手指腳趾,尤其中指及無名指;大拇指通常不受影響,「繼發性雷諾氏現象」(Secondary Raynaud phenomenon)除外。

「原發性雷諾氏現象」(Primary Raynaud phenomenon)一般沒有任何誘因,而「繼發性」(Secondary)的病因則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綜合症」(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全身硬化症」又稱「硬皮症」(Systemic sclerosis or scleroderma)、「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ixed conmective tissue disease)、「薛格連氏綜合症候」(Sjogren’s syndrome)、「皮肌炎」(Dermatomyositis)等多種「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其他病因還有「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aemia)、「冷凝集素疾病」(Cold agglutinin disease)、「副蛋白血症」(Paraproteinaemia),「低溫纖維蛋白原血症」(Cryofibrinogenaemia);又包括「過量使用振動工具(Excessive use of vibration tool)及「腕管綜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等,亦要小心排除「甲狀腺功能減退症」(Hypothyroidism)。

患者必須保持全身溫暖,切勿吸煙,避免心理壓力影響情緒;有效的治療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或「氨氯吡啶」(Amlodipine)。

 

冷凍球蛋白血症 37℃以下發病

「冷凍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aemia)乃人體血清有異常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在37℃以下的低溫情况下,「冷凍球蛋白」(Cryoglobulin)可引致「血管發炎」(Vasculitis),並誘發各種不同的併發症。「冷凍球蛋白血症」患者多有免疫系統毛病,例如「B淋巴細胞」(B lymphocytes)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又稱「副蛋白血症」(Paraproteinaemia),其中包括「漿細胞骨髓癌」(Plasma cell myeloma)、「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系統性紅斑狼瘡綜合症」(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及「薛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部分個案與病毒感染有關,例如「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及「愛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相關文章:

醫言有理:冷凝集素病 低溫易病發

醫言有理:中性細胞數量減 細菌感染風險增

醫言有理:接受化療 易患念珠菌感染

長期眼乾口乾 慎防乾燥綜合症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