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復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19 Sep 2023 10:31:0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新冠康復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www.afterroberto.com/sars%e5%8f%8a%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4%bb%8d%e6%9c%aa%e8%b5%b0%e5%87%ba%e8%ba%ab%e5%bf%83%e5%89%b5%e5%82%b7-%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5%86%80%e8%a9%95/ Tue, 21 Mar 2023 08:16: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21 【明報專訊】廿年前,2003年2月SARS無聲滲入香港,短短數月無情地帶走了299人的生命,先後共1755人染疫,當中包括當時47歲的救護員何錦華。廿年後的春天,SARS康復者疫症記憶和恐懼猶未退去之際,港人在路途上已再走過另一場歷時逾3年的新冠疫情。任憑年月過去,如何走出身心陰霾,對於一眾SARS康復者仍是終生課題,依然並肩同行的精神科專科醫生寄望社會毋忘這群SARS康復者外,也值得政府疫後評估,了解疫情對全港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康復者:先後感染SARS及新冠病毒 身心創傷仍未痊癒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篤信佛教的SARS康復者何錦華(圖)受訪時,穿上禮佛時所穿的「海青」,說SARS為他帶來身心創傷,除了間中向心理學家求醫外,為免家人過憂,他最終都是要靠自己走下去,亦有感宗教為他帶來更多力量。(鄧宗弘攝)

事隔17年,冠狀病毒在2020年重臨香港,喚醒何錦華心底一隅的恐懼,「未中(新冠)之前好驚,不知道究竟中咗會點,會不會好似SARS咁要插喉、入ICU(深切治療部)呢?」。先後感染SARS及新冠,他除了發現後者病徵較輕微,也意會到原來SARS帶來的身心創傷仍未痊癒。

染SARS謝婉雯曾主診 聞死訊晴天霹靂

現年67歲的何錦華,2003年3月與妻子赴京旅遊,被團友傳染SARS,回港後入住屯門醫院隔離20日。留醫日子至今烙印腦海,他仍記得躺臥病牀時,耳邊傳來同房病人的嘆息聲、醫療儀器發出時而尖銳的警號,有感死神就在窗外凝視自己。

因屯門醫院胸肺科醫生不足,主動請纓轉到SARS病房的謝婉雯醫生,一度為何錦華的主治醫生,當他從醫院廣播得悉謝醫生染疫的瞬間,不禁晴天霹靂,「如果連醫我的人都病了,咁我點算?」

焦慮抑鬱纏繞 需看心理醫生

後來謝醫生病逝,何錦華活了下來,惟出院後要與身心後遺症搏鬥。那時看到消瘦近20磅的身驅,又深怕家人被傳染,令他飽受失眠困擾,一度想輕生遠離憂愁,多年來因焦慮、抑鬱須斷斷續續向心理學家求醫。

何錦華康復後有感心肺功能比一般人差,17年後再遇新型冠狀病毒疫症,喚醒他的恐懼。他說新冠初期未有疫苗或特效藥,對染疫病死率一無所知,擔心染疫後將重現聞氧氣的情景,名人或年輕人感染後死亡的消息、接二連三的疫情新聞令他應接不暇,一度失眠。

奈何疫下他一直求診的心理學家一度暫停診症,為免家人憂心,他選擇獨自處理不安情緒,避開悲情新聞,刻意減少外出,入升降機也與人保持距離,惟最終去年7月疫情放緩時與家人到酒店「宅度假」(staycation)時染疫。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新冠如發燒感冒 過憂帶來情緒問題

曾為新冠惴惴不安的何錦華,染疫後僅現「幾聲咳」及骨痛,形容新冠猶如發燒感冒,笑言過憂反為自己帶來情緒問題。為免傳染同住孫女,他申請入住竹篙灣隔離營;相比昔日SARS病房,他說「糟糕灣」不再有危重病人氣喘聲,亦不再擔心傳染醫護,形容獨自隔離的經歷「好似好過一點」。

歲月如梭,SARS襲港已時隔廿年,同為香港沙士互助會理事的何錦華表示,療癒SARS帶來的身心創傷為一眾康復者的畢生課題。記者於某個陽光普照的中午與他做訪問,就在對話結束之際,他淡然嘆道,重談SARS經歷恍如將他帶回2003年,當晚對他來說將是另一個無眠的晚上。

精神科醫生同行 冀社會毋忘康復者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圖)曾在聯合醫院跟進逾百名SARS康復者。「有時我覺得,我能夠醫到他們,對我的得着很多,在睇症和看人生都學會很多」。(楊柏賢攝)

2003年的春天,一場SARS疫症匆匆走過,卻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傷痛。現時私人執業的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那時任職聯合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曾陪伴百多名SARS康復者走過難關。離開公立醫院後,即使換了身分,他與不少康復者都成了朋友,多年來繼續分享喜與悲,也見證新冠疫情再次觸碰到他們的傷口。轉眼廿年過去,他嘆道許多港人漸漸淡忘SARS,「都好的,慢慢淡忘,將件事放低」,但希望社會不要忘記一群SARS康復者。

本身是香港沙士互助會榮譽顧問的麥永接,離開公院後仍定期於周年晚宴和活動與「沙士友」共聚互相支持,談談往事與近况。他昔日跟進的康復者,不少成為了朋友,有女康復者至今仍受骨枯影響。新冠爆疫初期,他再收到她的短訊提醒做好防護。

勾起康復者恐懼 新冠不敢出門

「創傷後遺就好像一道傷疤,一直存在,會隨時間慢慢變淡,但有時觸碰到仍會痛」,麥永接說當年不少SARS康復者患上創傷後遺症,3年前新冠疫情來襲,也再次勾起許多康復者的SARS回憶,部分人甚至出現「回閃」,爆疫初期選擇不外出、常洗手、逃避看電視和新聞。

倡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SARS短短3個月,新冠卻演變成大流行,歷時逾3年,但麥永接說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如其名般,疫情來得急且嚴重,病毒和治療方法不明,社會「無望無助」,有感對病人的衝擊和創傷更深。不過,他認為新冠疫情更漫長,經歷社交距離措施、停課、經濟重創,對各階層的精神健康影響較廣闊,值得政府疫後評估,了解疫情對全港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

「有時我覺得,我能夠醫到他們,對我的得着很多,在睇症和看人生都學會很多」,麥永接說SARS康復者除了提醒他健康與家人才最重要,他們的傷痛經歷正正提醒社會以至世界,處理疫症時不能只顧及病人的身體健康,也要兼顧精神健康。過了廿個春天,該忘掉還是記起SARS一役?麥永接說如非必要,許多康復者都不願重提舊事。他記得有一年曾在沙士互助會晚宴高唱《Try to remember》憑歌寄意,「不用經常提起(SARS),但如果okay,都可以嘗試記得,希望有天想起時再無咩影響情緒就最好了」。

]]>
【渣馬】新冠康復者跑手賽前賽後 學者6建議:勿吃太酸、泡腳保暖迎開賽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b8%a3%e9%a6%ac%e3%80%91%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8%b7%91%e6%89%8b%e8%b3%bd%e5%89%8d%e8%b3%bd%e5%be%8c-%e5%ad%b8%e8%80%856%e5%bb%ba%e8%ad%b0/ Thu, 09 Feb 2023 08:33: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44 【明報專訊】渣打香港馬拉松將於周日(12日)舉行,3.7萬人參賽。進入備戰最後階段,根據香港天文台預測,比賽當日氣溫為20至24℃,相對濕度介乎80%至100%。浸大中醫藥學院臨牀部助理教授周志豪昨稱,濕度較高在跑步時跑手呼吸定受影響,提醒新冠康復者跑手勿強迫自己完成賽事,量力而為。他建議新冠康復者賽前不要食太酸的食物,還可用蘇葉及生薑焗水飲用,亦可按摩位於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兩乳頭之間的「膻中穴」,幫助肺氣運行;賽後可飲用「清補涼」、適量食辛辣食品等。


相關文章: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新冠康復者跑渣馬 賽前賽後飲食、失眠怎辦?中醫學者6建議

1.比賽當日天氣較濕熱,周志豪表示,跑手一般或容易感疲倦,建議賽前及賽後可飲用「清補涼」,有助保持肌肉力量,賽前防止受傷及賽後促進恢復;其中材料如淮山、蓮子及芡實更有助建脾,生熟薏米則有助去濕。

【渣馬】新冠康復者跑手賽前賽後 學者6建議:勿吃太酸、泡腳保暖迎開賽
渣馬 (明報資料圖片)

賽前勿吃太酸

2.賽前飲食方面,周志豪建議跑手不要食太酸的食物,稱中醫認為脾主肌肉,過食酸或有損脾胃、傷筋及助長肝氣。對於市面大部分運動飲品都是酸性,他強調中醫不會阻止跑手飲用。


賽後適量食辣補肝

3.周志豪建議,跑手賽後可食適量辛辣食品、如葱、蒜及薑,疏通肝氣。


按穴紓緩腹痛

4.周志豪亦分享如何按適當穴位,若在比賽中途感到腹痛,他建議跑手可按摩腕橫紋上兩寸,掌長肌腱及橈側屈腕肌腱之間的「內關穴」、或上腹部正中線,肚臍上四寸的「中脘穴」,紓緩痛楚。

【渣馬】新冠康復者跑手賽前賽後 學者6建議:勿吃太酸、泡腳保暖迎開賽
渣馬開跑在即,浸大中醫藥學院臨牀部助理教授周志豪(圖)介紹多個穴位按摩方法,以供一眾跑手參考,紓緩身體不同部位痛楚。(黃迪暉攝)

按摩兩眉頭中間改善失眠

5.針對跑手賽前因緊張而難以入睡,周志豪建議跑手可按摩兩眉頭中間的「印堂」及「太陽穴」,有改善睡眠質素、放鬆心情及提神。


相關文章:【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泡腳保暖迎開賽日 減受傷風險

6.他又建議,跑手可在開跑前的日子泡腳保暖,有助「陽氣升發」,減低受傷風險;賽後可按摩小腿外側、腓骨突起處下方(即近膝頭外側)的「陽陵泉」,有助紓緩肌肉。

]]>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3%80%91%e8%bd%89%e9%99%b0%e6%88%96%e9%80%80%e7%87%92%e5%be%8c%e6%9c%89%e5%8f%a3%e4%b9%be%e3%80%81%e7%96%b2%e5%80%a6%e3%80%81%e8%83%83%e5%8f%a3/ Tue, 07 Feb 2023 04:29: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26 【明報專訊】如何度過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康復期,成為目前很多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近期病毒感染發病的特點,以風寒濕邪致病為主,病情發展過程中可能化熱傷陰,在退燒或轉陰的過程中,很多人有明顯的口乾、疲倦、胃口差等表現。


相關文章: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新冠康復轉陰現口乾 雪梨清熱 針對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

針對口乾,可以吃雪梨,清熱生津。如果脾胃弱怕涼者,可切碎雪梨加小量南北杏、薑絲,煮水25分鐘,頻頻飲用,可中和雪梨的涼性。若患者年邁體弱,口乾疲倦明顯,咽部有少許黏痰難出,可將雪梨中間的核挖去,放入6粒碾碎川貝和少許冰糖封口,砂鍋加3至4碗水,放15克切碎太子參,在水中燉45分鐘,吃梨喝湯,可以益氣生津、潤肺化痰。如果體質較好,出現口乾便秘、胃脹口臭、舌苔厚膩者,可以用雪梨、南北杏、青蘿蔔或白蘿蔔,以及小量薑絲煮水喝,可清熱化痰,又能理氣消積。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
雪梨有清熱生津之效。(pexels photo)

未完全康復者 切忌進食難消化食物

尚未完全康復的患者,飲食上應選用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菜配瘦肉或魚肉煮粥,白蘿蔔絲芫荽肉丸湯泡飯等,切忌過早進食高熱量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影響正氣抗邪。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
有營易消化——新冠感染康復期,應選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菜配瘦肉粥或魚肉粥。(Metinee@iStockphoto)

發病後3周 不宜劇烈運動

同時,大家特別要注意,即使已經轉陰,在發病後3周內仍需增加休息時間,減少工作量,不宜做劇烈運動,可以在戶外陽光下短時間散步,靜待正氣恢復,迎接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相關文章:【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董爽(註冊中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

]]>
應對Omicron再變種XBB.1.5 接種二價疫苗更具保護力?副作用?7個問題你要知 //www.afterroberto.com/%e6%87%89%e5%b0%8domicron%e5%86%8d%e8%ae%8a%e7%a8%aexbb-1-5-%e6%8e%a5%e7%a8%ae%e4%ba%8c%e5%83%b9%e7%96%ab%e8%8b%97%e6%9b%b4%e5%85%b7%e4%bf%9d%e8%ad%b7%e5%8a%9b%ef%bc%9f%e5%89%af%e4%bd%9c%e7%94%a8/ Fri, 27 Jan 2023 04:47:3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447 新冠病毒歷3年以來已出現多次變種,最新變種病毒株XBB.1.5在短時間內成為美國主流病毒株,本港亦已出現零星的輸入和本地個案。betway体彩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指出,縱使病毒的「殺傷力」有走弱之勢,但其傳播力變得更強故此不容忽視,呼籲盡早接種新冠疫苗,以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佩戴口罩等仍是最切合現時疫情的防疫措施。

不過,部分人對於復必泰二價疫苗仍心存疑問,現階段應接種原始疫苗,抑或二價疫苗?二價所產生的中和抗體、副作用會否更強?有關二價疫苗、變種病毒、新冠口服藥的7個問題你要知,勿再以訛傳訛。


相關文章:復必泰二價疫苗 美數據:可能與65歲或以上長者中風有關 林永和籲三高吸煙長者可先諮詢後接種


問題1:Omicron不斷變種,應接種二價疫苗,抑或是第一代疫苗呢?

現時本港居民可以免費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究竟跟第一代mRNA疫苗有何分別?徐醫生指兩疫苗的基本原理一樣,主要分別是第一代疫苗僅包含一種病毒株,即是最早期出現的新冠原始病毒株;二價疫苗則含有兩種病毒的基因,包括原始病毒株及後期出現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BA.4/5。

「二價疫苗既保留原始病毒株,同時加入相對近期流行的Omicron病毒株mRNA,較貼近現時的流行病學,更重要的是為接種者提供更廣泛的覆蓋保護能力,刺激更多針對性的中和抗體。」至於第一代疫苗,即使已接種3針,仍未必能產生足夠應對Omicron病毒的中和抗體,故建議接種二價疫苗增強保護力。


問題2:二價疫苗有效預防重症或降低住院率嗎?

美國是較早開打二價疫苗的國家,徐醫生引述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 公布2022年9月至11月的最新數據,65歲或以上接種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的人士,跟沒有接種新冠疫苗者比較,住院率可大幅減少84%;與曾接種兩劑第一代疫苗比較,則接種二價疫苗者的住院率可降低73%,代表二價疫苗更有效預防重症和降低住院率。


應對Omicron再變種XBB.1.5 接種二價疫苗更具保護力?副作用?7個問題你要知
betway体彩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指出,以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數據證明有效降低患上重症、住院等風險,副作用亦跟原始疫苗相若。

問題3:若從未接種新冠疫苗,可以二價疫苗作為首針嗎?

徐醫生不建議以二價疫苗作為第1針。「任何藥物必須經過臨床研究才能確定是否有效,而現時有關二價疫苗效用的研究對象,都曾接種過兩針第一代疫苗,故跳過基礎接種階段,直接注射二價疫苗,能否產生同樣保護作用,並未有科學數據支持,變相效用成疑,故在未有更多科學數據之前,現時市民應按照當局建議,按指引接種新冠疫苗或加強劑。」


問題4:過往一直接種科興疫苗,建議「溝針」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嗎?

接種科興疫苗的人士,徐醫生鼓勵他們「溝針」打復必泰二價疫苗,例如曾接種兩針科興疫苗,可以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原因是臨床數據已證明「溝針」可以提高免疫反應。

若曾感染新冠的康復者,按現時規定,接種過4劑疫苗,或已接種3劑疫苗的曾染疫康復者,分別都可以在接種疫苗或受感染後最少6個月後,接種二價疫苗。


應對Omicron再變種XBB.1.5 接種二價疫苗更具保護力?副作用?7個問題你要知
輝瑞與BioNTech藥廠生產的復必泰二價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法新社資料圖片)

問題5:哪些人不適合接種二價疫苗?副作用較原始疫苗更大嗎?

徐醫生表示,除非本身對疫苗成分過敏或過去接種mRNA疫苗後曾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否則都適合接種二價疫苗,副作用亦與第一代mRNA疫苗相若。

他引述美國CDC公布去年9月至10月的數據指出,該研究共跟進逾1400萬名曾接種輝瑞二價疫苗人士,發現針後出現的副作用與接種原始疫苗的反應大致相若,較常見是針口痛、疲倦、輕微發燒等;至於最惹人關注的心包炎及心肌炎等併發症,CDC跟進逾2200萬名接種二價疫苗的人士中,只有9宗個案,沒有發現其他新增的不適症狀或副作用。


問題6:XBB.1.5變種病毒株變得更具「殺傷力」?

全球正從疫情陰霾中走上復常之路。不過,病毒仍在不斷變種,其「殺傷力」會愈變愈強或弱嗎?徐醫生以XBB.1.5在美國的感染率為例:「在截稿之前,美國本土XBB.1.5的感染率已由12月初的數個百分點上升至49%,足見XBB.1.5 的傳播力驚人,在短時間內取代其他三種流行病毒株 (BA.5、 BQ.1、 BQ.1.1) 成為主流,但慶幸XBB.1.5 並沒有引致重症的基因突變,加上高疫苗接種率和感染康復者形成的免疫屏障,令近期染疫個案雖多,但大部分只有輕微症狀。

對於坊間流傳XBB.1.5會引起難以控制的「無意識腹瀉」情况,徐醫生表示,腹瀉一直是感染Omicron的症狀之一,但目前並沒有數據顯示XBB.1.5會更容易造成嚴重腹瀉問題,故不宜以訛傳訛。


相關文章:有關新冠陽性患者、隔離令、指定診所、新冠口服藥、口罩令等 30日起新安排的7個問題


問題7:感染後病徵輕微,毋須服用新冠口服藥?

徐醫生強調,經歷去年第五波疫情後,疫苗接種率雖已提高,但至今因染疫入院者中仍不乏從沒有接種疫苗的病人。「有些病人初期僅屬輕症,但數天後卻見惡化,令原可服用新冠口服藥以減輕重症的病人,因錯過染病首5天服用特效藥的最佳治療時機而影響病情。」

他提醒,現階段接種疫苗和繼續佩戴口罩仍是抗疫的重要一環,若出現病徵應盡早求醫,特別是長者及有長期病患等較高危人士,別因病徵輕微而掉以輕心!

]]>
【新冠康復者】中招後無力行路腳軟 肌肉加速流失?簡易3式家居肌力訓練(運動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3%80%91%e4%b8%ad%e6%8b%9b%e5%be%8c%e7%84%a1%e5%8a%9b%e8%a1%8c%e8%b7%af%e8%85%b3%e8%bb%9f-%e8%82%8c%e8%82%89%e5%8a%a0%e9%80%9f%e6%b5%81%e5%a4%b1/ Tue, 24 Jan 2023 00: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429 【明報專訊】數個研究均指出,感染新冠康復後容易出現或加劇肌肉流失。特別是年長一族在疫情下缺乏運動,染病時食慾不振,以及因病導致超量發炎,均會加速肌肉流失。有長者經常指「坐低起身無力、行路腳軟」,可能是缺乏肌肉及肌力的徵兆。(編者按:以下教你3個家居簡單肌力訓練,緊記做運動要做得正確,不單是隨便走走、隨便動動,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新冠康復者】中招後無力行路腳軟 肌肉加速流失?簡易3式家居肌力訓練(運動處方)

有研究指出,感染新冠後容易出現或加劇肌肉流失,尤其是年長一族(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面對新冠後遺症:咳嗽氣喘乏力 研究:中醫治療三成可根治 肺功能呢?


感染新冠 康復後感無力肌肉易流失?

許多研究指出,缺乏肌肉或與慢性痛症、癡肥、二型糖尿病、機能下降等問題息息相關。一些長者的腰背痛或膝頭痛,可能是因為臀部肌群乏力,步行時身體姿勢不穩及傾側。而長期姿勢不良會使骨骼處於非理想位置,加速骨骼磨蝕並可引致退化及疼痛。肌肉量下降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更會增加跌倒以至骨折風險,對長者及照顧者而言均是一大問題。


簡易3式家居肌力訓練 肌肉受刺激才變大

做運動要做得正確,不單是隨便走走、隨便動動。因為肌肉必須受到足夠刺激,讓其產生微量損傷後自我修復,才能使肌肉變大。長者練肌肉必須做阻力運動,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達到鍛煉效果。做的時候須重視離心收縮,即用力後須回到原來姿勢,以及盡量延長肌肉收縮時間以刺激肌肉。

以下3個家居簡單肌力訓練,建議1星期最少做2次(非連續2天),每個動作10次為1組,做3組。


下肢訓練

旨在增加坐下至站立時使用的臀部及大腿肌力,並減少因肌肉乏力導致腰背痛、膝痛或跌倒風險。

動作:

1.坐在穩固椅子上,雙手交叉放胸前。身體微微前傾,雙膝保持輕微外八(圖A)

2.利用臀部及下肢用力站直(圖B)

3.邊數3秒邊坐回椅子,動作要慢

註:若做3組後仍感輕鬆,雙手可拿水樽或裝有物件的袋子以增加負重,刺激肌肉增生。相反,若動作太難,可以扶着穩固物品站起。

【新冠康復者】中招後無力行路腳軟 肌肉加速流失?簡易3式家居肌力訓練(運動處方)
(作者提供)

背肌訓練

旨在強化中及下背部之背肌,減少因肌肉乏力導致圓肩(即寒背),以及因肩胛骨不穩而可能導致肩周炎。

動作:

1.坐在穩固椅子上,身體前傾。雙手舉高成Y字(圖C),肩膊放鬆避免聳肩,雙臂向後用力,夾緊背部及定着3秒,回到原位

2.Y字手向下至手肘與肩膊平排(圖D),肩膊放鬆避免聳肩。雙臂向後用力,夾緊背部及定着3秒,回到原位

註:若做3組後仍感輕鬆,雙手可拿水樽增加負重,刺激肌肉增生。


臀部外展肌肉訓練

旨在強化臀部外展肌肉,減少此肌肉乏力而導致跌倒風險,以及因姿勢錯誤而導致腰背痛或下肢疼痛。

動作:

雙手扶着穩固椅子站立,保持身軀正中及挺直,向側邊提起一邊下肢,定着3秒(圖E),緩慢放回原位,換邊再做

註:若做3組後仍感輕鬆,可延長定着時間到5至10秒,下肢亦可緩慢地凌空畫圈,或在雙腳踝上使用阻力帶,增加肌肉刺激

上述運動絕不能取代經專家評估的治療方案,如有疑問應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

【新冠康復者】中招後無力行路腳軟 肌肉加速流失?簡易3式家居肌力訓練(運動處方)
(作者提供)

相關文章:肌少症|長者體型偏瘦、肌肉量少是正常?慎防肌少症 50歲開始「練大隻」減跌倒風險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示範:陳嘉顥(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物理治療師)

]]>
【新冠康復者】第五波女童確診高燒併發腦炎抽搐需插喉呼吸 康復後接種第1針新冠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7%ac%ac%e4%ba%94%e6%b3%a2%e5%a5%b3%e7%ab%a5%e7%a2%ba%e8%a8%ba%e9%ab%98%e7%87%92%e4%bd%b5%e7%99%bc%e8%85%a6%e7%82%8e%e6%8a%bd%e6%90%90/ Thu, 17 Nov 2022 08:27: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910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仍肆虐,加上冬季流感高峰期將至,兩種病毒夾擊下,若染疫後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現時兩歲的欣欣(圖)今年初第五波疫情高峰期確診新冠,當時沒接種疫苗的她曾持續高燒至40℃,更併發腦炎而抽搐發作,一度不能自主呼吸,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半個月,幸最終康復。欣欣父親說首次面對女兒如此病况,「極度驚慌」,直言「(此情况)可一不可再」,決定讓新冠康復後的女兒接種新冠疫苗,以免二次感染再引發重症。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袁志立引述屯門醫院於第五波接收新冠病人數據,指11名要送往深切治療部的患者中,只有兩名超過10歲,故鼓勵家長盡早帶兒童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以免受「雙重打擊」引發重症。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16個月女童確診高燒不退抽搐需插喉  康復後決心接種第1針新冠疫苗

今年3月初只有16個月大的欣欣確診,當時高燒不退,家人為她沖冷水降溫後,她開始抽筋,其父李先生即送她到博愛醫院求診,因情况嚴重而轉介到屯門醫院急症室。當時欣欣已不省人事,身體抽搐不停,須即時插喉接駁呼吸機,送到兒童深切治療部(PICU),首周不能自主呼吸,以抗病毒藥瑞德西韋、免疫抑制藥物類固醇及托珠單抗等治療,以避免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攻擊正常身體細胞,遏止腦炎引發的抽筋。

【新冠康復者】第五波女童確診高燒併發腦炎抽搐需插喉呼吸 康復後接種第1針新冠疫苗
欣欣

【新冠康復者】第五波女童確診高燒併發腦炎抽搐需插喉呼吸 康復後接種第1針新冠疫苗
欣欣父親李先生(中)在女兒康復後帶她接種新冠疫苗,他在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袁志立(左)及該科部門主管黃立明(右)陪同下,講述女兒染疫情况。(姚超雯攝)

父親:憂幼女嚴重 不理會藥物副作用 先救人

李父憶述,當日看到幼女情况嚴重,即使藥物或有強勁的副作用,當下也果斷回應醫生「不理會(副作用)了 ,先救人」,最終漸漸康復。他8月中詢問醫生意見後,決定帶欣欣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新冠可引發長期嘶哮症和腦炎 屯院11重症入ICU 9人屬10歲以下

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袁志立表示,新冠病毒可引發長期嘶哮症和腦炎,甚至死亡率達三成的壞死性腦炎,兒童感染更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他指入冬是流感高峰期,流感同樣能引發嘶哮症和腦炎,如加上新冠併發症,病情「更為可怕」。袁引述屯門醫院於第五波接收新冠病人數據,指11名要送往深切治療部的患者中,只有兩名超過10歲,故鼓勵家長盡早帶兒童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以免受「雙重打擊」引發重症。

(新冠疫情)

]]>
【新冠康復者】面對新冠後遺症:咳嗽氣喘乏力 研究:中醫治療三成可根治 肺功能呢?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6%96%b0%e5%86%a0%e5%be%8c%e9%81%ba%e7%97%87-%e5%92%b3%e5%97%bd%e6%b0%a3%e5%96%98%e4%b9%8f%e5%8a%9b-%e4%b8%ad%e9%86%ab%e6%b2%bb%e7%99%82/ Thu, 29 Sep 2022 08:17: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461 【明報專訊】醫管局聯同3間大學及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於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跟進150名出院新冠康復者的情况,發現經6個月中醫治療,有咳嗽、氣喘、乏力等新冠後遺病徵的康復者,各有約三成可「斷尾」,而「6分鐘步行測試」可達同齡健康者的標準水平比例,則由5%升至15%。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中醫治療新冠康復者後遺症 研究:咳嗽、氣喘、乏力 三成獲根治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強調中醫在本地醫療系統扮演重要角色。醫管局前年4月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下稱「服務」),至今服務逾6萬名新冠康復者。研究團隊在1390名服務參加者中招募150人接受研究,主要屬51至70歲年齡層,研究並無設立對照組。研究結果今年8月刊於國際學術期刊Chinese Medicine,醫管局形容,研究屬本港首項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中醫新冠康復診療臨牀研究。

研究發現,中醫治療有助改善多種新冠後遺症,出現咳嗽、氣喘和乏力的康復者,分別約有三成獲根治;而按中醫證型劃分,有8%康復者原屬「平和質」,即健康體質,經半年中醫藥治療,相關比例增至16%,即仍有84%人未達健康體質。


【新冠康復者】面對新冠後遺症:咳嗽氣喘乏力 研究:中醫治療三成可根治 肺功能呢?
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新冠後遺症,如咳嗽、氣喘和乏力等。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康復者持續咳嗽咽喉乾癢現長新冠 中醫:先袪除外感邪氣 飲食作息要注意(養生帖)


九成半研究參加者肺功能原比同齡人士差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卞兆祥稱,「6分鐘步行測試」結果顯示,近九成半研究參加者肺功能原比同齡者差,接受6個月中醫藥治療後,達標比例由5%稍升至15%,仍有約八成半未達標。

卞補充,研究反映中醫藥可改善新冠後遺病徵、肺功能及個人體質,惟相關測試只屬部分康復指標。他形容中醫藥對治療新冠康復者成效「整體嚟講都係幾好」。

【新冠康復者】面對新冠後遺症:咳嗽氣喘乏力 研究:中醫治療三成可根治 肺功能呢?
浸大協理副校長卞兆祥(左二)表示,研究反映中醫藥可改善新冠後遺病徵、肺功能等,「6分鐘步行測試」只屬其中一個康復指標,考慮臨牀症狀、體質等,形容中醫藥對治療新冠康復者的成效「整體嚟講都係幾好」。左起為中大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浸大協理副校長卞兆祥、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黃巧雲、港大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港大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陳駒博士。(何珮瑚攝)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理大研究:4成新冠康復者6至12個月仍受長新冠困擾 持續疲勞、下肢乏力 康復八式助復元(附短片)


(新冠疫情)

]]>
【二次感染】劉澤星:新冠康復者再度感染個案漸增 滿50歲應盡快打第4針 //www.afterroberto.com/%e4%ba%8c%e6%ac%a1%e6%84%9f%e6%9f%93-%e5%8a%89%e6%be%a4%e6%98%9f%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5%86%8d%e5%ba%a6%e6%84%9f%e6%9f%93%e5%80%8b%e6%a1%88%e6%bc%b8%e5%a2%9e/ Mon, 29 Aug 2022 10:39: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240 【明報專訊】第五波新冠變異病毒株Omicron BA.4/5在港漸成主流。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稱,BA.4和BA.5具「免疫逃逸」,新冠康復者可再度染疫,並指近日二次感染個案漸增,暫見患者病徵較溫和。他建議當局考慮調低第4針新冠疫苗的年齡門檻,讓較年輕市民有接種選擇權。另專門研究病毒致病原理的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向本報說,BA.5病毒株最早於4月已流入本港,其後緩慢地增加,相對病毒株種類,他認為應更關注二次感染比率及已接種4針市民的感染比率。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指二次感染病徵較溫和 劉澤星:滿50歲應盡快打第4針「補補佢」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日前稱,近期二次感染比率維持約1%;所涉變異病毒株方面,她說在已分析個案中,並非全部均帶L452R變異基因(即屬BA.4/5),大部分仍帶L452L(即屬BA.2.2),形容比例與社區感染情况相若。

此外,本身是港大醫學院院長的劉澤星早前於商台《政經星期六》稱,BA.4和BA.5具免疫逃逸,曾打針、曾感染亦可受感染,可幸現時所見BA.4和5引起併發症的風險較小,或因整體接種率上升;又指近日二次感染個案增加,但患者病徵較溫和。

劉澤星提醒年滿50歲者應盡快打第4針「補補佢」,至於應否調低第4針年齡門檻,他說不少人距離打第3針已一段時間,若冀減感染風險,當局值得考慮讓更年輕者打第4針,為他們提供選擇權。


港大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 1患者可傳染1.5人

港大最新的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為約1.5,即每名患者可傳染1.5人。劉澤星說,上述數值近兩周緩慢上升,未來每名患者或可傳染兩三人,又指現難界定目前疫情屬第五波或第六波,最重要是整體情况是否可控。

問及新冠病毒會否成風土病,劉澤星說公共衛生專家會有界定,他強調新冠病毒必會繼續變種,全球無地方可「零感染」。劉又稱,新冠病毒引起很多反思,期望新一屆政府能改善基層醫療,以及讓家庭醫學發展得更好,冀每個人都有家庭醫生。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出任政府專家顧問後,鮮有公開評論疫情和抗疫政策。昨天出席商台節目後,被問到應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他稱做法可減少病毒傳播風險;而就政府推出新措施前有否諮詢專家顧問團,他無正面回應,稱政府有定期與顧問團開會討論。(賴俊傑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出任政府專家顧問後,鮮有公開評論疫情和抗疫政策。昨天出席商台節目後,被問到應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他稱做法可減少病毒傳播風險;而就政府推出新措施前有否諮詢專家顧問團,他無正面回應,稱政府有定期與顧問團開會討論。(賴俊傑攝)

張竹君:冇提過感染兩次當兩針

現時曾染疫者可當為接種一劑疫苗,張竹君稱,早前衛生署聯合科學委員會作有關建議時,僅提出感染一次當一針,「就冇提過感染兩次當兩次(針),咁我哋都係當感染咗係一次(針)」。


學者金冬雁:倘擬清零 數月後或大爆發

專門研究病毒致病原理的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向本報說,BA.5病毒株最早於4月已流入本港,其後緩慢地增加,相對病毒株種類,他認為應更關注二次感染比率及已接種4針市民的感染比率。他稱,本港曾染疫和打針比率高,相信現在不會出現2至3月的大爆發,但若政府採取強烈措施「清零」,即刻意將感染數字大幅壓低,反而待數個月後,或因自然感染及疫苗防效減退而出現大爆發。


相關文章:【快測】港新冠陽性個案呈上升趨勢 BA.5個案全球佔52% 附確診後患者或家人7個注意事項


BA.4和BA.5佔本港個案比例增至過半  成主流病毒

第五波新冠疫情高峰期距今超過5個月,單日個案近日重返高位。本港近日單日的本地感染個案徘徊在八九千宗;Omicron BA.4/5最新單日佔比亦持續上升。

]]>
【新冠康復者】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兩成康復童有長新冠病徵 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 3至11歲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未如理想 //www.afterroberto.com/omicron%e9%9d%9e%e6%99%ae%e9%80%9a%e6%84%9f%e5%86%92-%e5%85%a9%e6%88%90%e5%ba%b7%e5%be%a9%e7%ab%a5%e6%9c%89%e9%95%b7%e6%96%b0%e5%86%a0%e7%97%85%e5%be%b5/ Tue, 26 Jul 2022 07:09: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872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呈反彈之勢,單日確診個案連日突破4000宗,染疫兒童人數亦升。港府 22日 公布新增一宗3歲以下染疫兒童嚴重個案,為4月下旬以來首現相關嚴重或危殆個案,患者是一名18個月大女童,因發燒及心跳快入院。另外,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昨公布兒童患者「長新冠」數據,瑪嘉烈醫院近248名新冠康復兒童中,近兩成至少有一個「長新冠」病徵,當中較多人出現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等症狀。他表示,現時3至11歲兒童首針接種率只有七成多,「比較失望」,重申Omicron變種病毒並非普通感冒。政府專家顧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亦表示,在3歲以下、60歲以上的染疫者中,現各有約9%須入院治療,兩個年齡層的疫苗接種率仍未如理想,重申港府應聚焦為相關人士接種新冠疫苗


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兒童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比較失望」 

根據港府前日公布的「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數據」,本港截至當日凌晨新增一宗3歲以下染疫童嚴重個案。本報翻查紀錄發現,本港自4月19日起就沒有出現3歲以下的嚴重個案,而同年齡層上一次出現危殆個案的日期為4月22日。

在疫情記者會(23日)被問及新增兒童嚴重個案的詳情,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表示患者為一名18個月大女童,上周三(20日)因發燒、心跳快,經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入院,翌日情况轉差並有氣促,需要用氧氣,且心跳持續較快,當時被判斷為病情嚴重,隨後已穩定。李補充,截至昨日,兒科病房隔離病牀使用率為48%。

關日華日前在商台《政經星期六》表示,留意到近日染疫入院的兒童數目有所上升,病牀緊張,另擔心在設有住宿及特別照顧的學校出現群體感染風險。

他說,現時3至11歲兒童首針接種率只有七成多,「比較失望」,重申Omicron變種病毒並非普通感冒,兒童感染或會令呼吸系統及神經中樞系統受損,呼籲家長在疫情「相對風平浪靜」時盡快帶子女打針。


【新冠康復者】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兩成康復童有長新冠病徵 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 3至11歲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未如理想
新冠疫苗接種中心(資料圖片)

兩成康復兒童有長新冠病徵 部分突患濕疹等皮膚病

關日華昨傍晚在香港兒科醫學會的講座補充,在瑪嘉烈醫院、由他跟進的248名新冠康復兒童中,有45名(約18%)兒童最少出現一個長新冠病徵,當中較多人出現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等症狀;另有兒童新冠痊癒後突然出現濕疹等皮膚問題,相關個案獲處方低劑量類固醇及保濕藥膏後情况好轉。


【新冠康復者】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兩成康復童有長新冠病徵 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 3至11歲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未如理想

劉宇隆指老幼染疫者各有9%須入院 兩年齡層接種率仍不理想

近日新冠患者留醫人數上升,政府專家顧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昨在同一電台節目說,在3歲以下、60歲以上的染疫者中,現各有約9%須入院治療,若該兩個年齡層出現爆發,將對醫管局服務造成「非常大」的負擔,而他們的疫苗接種率仍未如理想,重申港府應聚焦為相關人士接種疫苗。


世衛估計全球約兩成新冠康復者出現長新冠後遺症

世衛估計全球約一成至兩成新冠康復者出現中、長期後遺症,即俗稱「長新冠」。世衛去年在報告提及,「長新冠」是指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的長期後遺症,包括出現「腦霧」、氣促和抑鬱等症狀,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並持續至少兩個月,不能透過其他診斷解釋。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6%84%9f%e6%9f%93%e6%96%b0%e5%86%a0%e9%95%b7%e8%80%85%e5%be%8c%e9%81%ba%e7%97%87-%e9%95%b7%e6%96%b0%e5%86%a0%e4%bb%a4%e6%80%a7%e6%83%85%e8%a1%8c%e7%82%ba/ Mon, 20 Jun 2022 08:53:3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401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全球爆發,香港也不能倖免。頭四波疫情因嚴格把關,確保了香港安老院舍長者平安和健康;然而,今年2月第五波疫情來襲,安老院舍終全面失守,超過九成院舍爆疫,眾多院友受感染,死亡個案中約55%為安老院長者或殘疾院舍院友。險些走進鬼門關的新冠康復長者,雖然病毒檢測已呈陰性,卻有不輕的後遺症,除身體不適,還有嚴重心理問題。人是留下來,卻是眾多需要的起點。


長者新冠康復出現後遺症 性情行為有變化 

我是一名資深護師,在香港老年學會專責安老院舍推行晚晴服務,在此分享一個親身經歷。

「廖姑娘,有家屬搵你,澳洲的來電!」接過電話,對方先自我介紹,她叫咪咪,移居澳洲多年,來電求助。咪咪的母親陳太今年87歲,多年來居住在一間質素很好的安老院舍。她沒有嚴重疾病,平時用扶行腳架協助行動,意識非常清晰;至今年3月中出現咳嗽,經檢測證實感染新冠病毒。陳太被送入院舍另一樓層,隔離了整整10日,轉為陰性後才送返原本房間。

陳太以前開朗活潑,沒想到經染疫隔離後,性情行為起了很大變化,像變成另外一個人。她變得驚青、瞓唔安坐唔落、無信心、無心機、䒐䒏、恐懼、失眠,進食時又覺得鯁住喉嚨。雙腳更因乏力而曾經跌倒,幸無大礙。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設計圖片,圖中模特兒跟文中個案無關,sasirin pamai@iStockphoto)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開朗婆婆大變臉 不時抱怨「自己無用」

她每天與子女通電話時都哀聲嘆氣,「自己無用,死了更好」;有時候說「死啦,死啦,我以後再染疫,就行唔到㗎喇」!如果是親戚朋友來電,她的態度稍為溫和些,但仍不時抱怨:「個心好煩,好陰功。」家人懷疑她有創傷後遺症或抑鬱症,希望找專科醫生檢查。

我向咪咪仔細解釋,老人家面對環境轉變,適應能力相對較弱,而感染新冠的病人需要一段時間康復,才可回復正常生活,所以陳太的焦慮及情緒低落應屬暫時情况,可能找老人科專科醫生較合適,並建議她與家人商量後再決定。

我之後充當接洽人,與咪咪在港的弟弟大偉聯絡。4月初,陳太短暫離開院舍外出見醫生,算是丁點的社交活動,能夠呼吸一下外邊空氣,也可紓解內心的鬱結吧!


醫生:心理狀况比身體差

老人科專科醫生評估結論是:心理情緒狀况遠比身體情况嚴重。陳太訴苦失眠令她非常困擾,又自覺患病成了子女的負累。作為母親的醫生,以自己角色給予同理心回應,讓陳太稍感抒懷。

除了提供心理支援之外,醫生也處方鎮靜和安眠藥物,協助婆婆安定情緒和改善睡眠質素,另寫了一封信給醫院管理局社區老人評估小組跟進。同時,醫生建議院舍社工跟進輔導工作,幫助陳太盡快走出因社交孤立而導致不安的憂鬱情緒。

幾天後收到咪咪來電,感激母親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她服用安眠藥後睡眠有改善,晚上9時多上牀,半夜2時起牀,比以前已是很大進步,婆婆當然希望一覺睡到天光。

5月初咪咪再次來電,查詢為母親提供情緒輔導的資源。因為她睡眠雖有改善,但恐懼感、無信心和走路乏力情况沒有明顯進步。近期家庭又發生一些情况,導致母親心情不佳,咪咪不確定問題出自家庭原因還是新冠後遺症。

按陳太情况,似乎是新冠病毒後遺症徵狀。醫生建議一些復康運動,並協助院舍同事和家人明白陳太的情况,提供支援。

人是互動的,當院舍同事和家人了解到情况,就能夠諒解陳太為何會出現這些行為和情緒,亦懂得回應她的想法和情緒,對其康復十分有幫助。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出現較嚴重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極需要家人和專業人員攜手合作(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知多啲:「暖暖心」計劃 紓緩照顧者壓力

【明報專訊】新冠後遺症又稱「長新冠」,根據世衛資料,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症狀包括極度疲倦、氣短、胸痛或繃緊、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腦霧)、味覺和嗅覺變化、關節痛等;症狀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臨牀上最常見是嚴重疲勞、虛弱、全身無力,心理問題包括抑鬱、焦慮、思維渙散、神思恍惚等。不少人痊癒後,身體似乎回不到從前的狀態。

抑鬱焦慮神思恍惚

年初第五波疫情嚴峻時,香港老年學會透過「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院舍」計劃的護士及社工,推行疫下支援工作,支援居住安老院舍而病情趨嚴重的院友、家人,解答家人對醫護照顧上的疑問,紓解焦慮不安的情緒。陳太和家人亦因此與老年學會結緣。

香港老年學會亦得到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緊急援助基金,推出「暖暖心」院舍照顧者計劃,於4月開展並維持至今年7月,協助院舍同工及照顧者紓緩壓力,幫助院舍內的新冠患者盡快走出陰霾。截稿之時,陳太女兒決定接受輔導,學習如何疏導照顧壓力,並學懂理解和回應母親的情况。較嚴重新冠後遺症患者要康復過來,極需要家人和專業人員攜手合作。

「暖暖心」院舍照顧者專線:9104 4681


文:廖進芳(香港老年學會賽馬會安寧頌高級經理(能力發展))

編輯:朱建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