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質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7 Sep 2020 03:26:2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惡質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安寧頌:晚期病人厭食勿勉強 迎合喜好以食傳情 //www.afterroberto.com/%e5%ae%89%e5%af%a7%e9%a0%8c-%e6%99%9a%e6%9c%9f%e7%97%85%e4%ba%ba%e5%8e%ad%e9%a3%9f%e5%8b%bf%e5%8b%89%e5%bc%b7-%e8%bf%8e%e5%90%88%e5%96%9c%e5%a5%bd%e4%bb%a5%e9%a3%9f%e5%82%b3%e6%83%85/ Mon, 07 Sep 2020 03:13: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142 安寧頌:晚期病人厭食勿勉強 迎合喜好以食傳情
少食多餐——晚期病人因為身體不適及情緒影響食慾,醫生會建議病人吃高蛋白質、高熱量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kazoka30@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晚期病人因身體不適及情緒影響而食慾不振。針對他們厭食徵狀的管理,包括以下幾方面:

1. 營養諮詢

第一步是與晚期病人及家人溝通。從食物種類入手,防止病人出現營養不良。為了讓病人在日常飲食上吸收足夠營養,醫生通常建議病人進食高蛋白質、高熱量及容易消化的食物,亦宜少食多餐。如經諮詢後,病人吸收的營養仍未能達標,會建議服用營養補充劑,例如營養奶、營養飲品、蛋白粉等。

值得注意是,坊間經常流傳透過戒口、斷食或一些極端飲食方式去「餓死腫瘤」,這些方法未經研究證實,不但沒有科學根據,更會導致營養不良,恐怕得不償失。

相關文章:對不起,我吞不下你的愛 晚期病人食慾降 家人關懷添壓力

 

2. 治療可逆轉因素

造成「無胃口」成因很多,某些成因在適當治療後可以逆轉,包括:

腸胃不適:病人可能因惡心想吐、胃脹、消化不良、便秘等,令胃口減少。這些徵狀或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例如因為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胃脹、消化不良,亦可能因為行動不便、活動量減少而造成便秘。

口腔問題:受到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影響,病人出現口腔潰瘍或發炎等,令進食時痛楚。病人亦有可能因為舌頭出現厚厚脷苔,影響對食物味道的覺知,食而無味,因而降低食慾。

其他身體及情緒問題:疼痛、疲倦等徵狀都會影響胃口。另外,情緒不安、焦慮、憤怒、憂鬱等,都會令病人將進食放在次要位置。嚴重的話,病人甚至會因情緒問題而出現厭食徵狀。

若能及早識別及妥善處理上述問題,可有效提升病人的進食意欲。

 

3. 了解癌症惡病質 提升生活樂趣

隨病情惡化,病人食慾不振的情况愈來愈明顯。癌症厭食症惡病質(cancer anorexia cachexia)是其中一個導致病人食慾不振的情况,此時身體進入分解代謝(catabolism)階段,無法單純通過補充營養來逆轉,病人體重漸減、肌肉和脂肪流失、胃口變差及厭食情况只會逐漸加劇。

除了晚期癌症,受惡病質影響的晚期疾病還包括慢阻肺病、腎衰竭心臟衰竭等。由於病人的活動能力會同時下降,他們需要消耗的能量都會比正常人低。病人毋須太多能量,只需足夠能量去維持心跳、呼吸等身體機能運作便可。

除非病人食道或腸道有阻塞,歐洲臨牀營養與代謝學會及美國臨牀腫瘤學會都不支持使用鼻胃管或以靜脈注射方式提供營養。這些營養補充方法不但沒有預期效果,靜脈注射方式更增加感染或併發症風險。

在教育病人及家人有關癌症惡病質資訊時,醫生會同時與家人重新釐定照顧目標,讓家人明白自己的責任不是增加病人食量、體重,而是要提供病人喜歡的食物,令病人感受到樂趣,提升生活質素。當目標變得清晰後,病人和家人為「食」而感到的壓力及困擾也會減少。

 

周旋於食與不食 影響關係

病人和家人往往對「無胃口」有很多誤解,例如以為「無胃口」純粹是病人主觀感覺,只要鼓勵病人進食,他便能夠多吃一點,完全忽略導致食慾不振的生理或心理因素。有時候,病人和家人甚至會周旋於進食與否,影響雙方關係,又犧牲了病人生活質素。

事實上,若病人持續出現「無胃口」,最理想做法是盡早告知醫生,了解原因,再由醫生對症下藥及作出有效管理。若病人情况可以逆轉,可及早介入;若情况不可逆轉,亦要對病人多一份理解及體諒,而非強迫他們進食。另外,病人及家人切勿過分將「無胃口」視作正常,或只單單留意治療進度及其他身體徵狀,而錯過可以改善病人生活質素的機會。

無論醫護人員或病人家屬,都應該改變思考角度,將重心放到病人生活質素方面。比起增加食量,尊重病人喜好反而顯得更加重要;與其強迫病人進食,不如把時間心機花在食物的選擇上;可減少衝突,也可增進溝通,以「食」傳情。

文:陳煒嬋(基督教靈實司務道寧養院紓緩醫學專科醫生)

]]>
對不起,我吞不下你的愛 晚期病人食慾降 家人關懷添壓力 //www.afterroberto.com/%e5%b0%8d%e4%b8%8d%e8%b5%b7-%e6%88%91%e5%90%9e%e4%b8%8d%e4%b8%8b%e4%bd%a0%e7%9a%84%e6%84%9b-%e6%99%9a%e6%9c%9f%e7%97%85%e4%ba%ba%e9%a3%9f%e6%85%be%e9%99%8d-%e5%ae%b6%e4%ba%ba%e9%97%9c%e6%87%b7/ Fri, 28 Aug 2020 01:00: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021 【明報專訊】「我吃不了,你聽到了嗎?」

家人之間表達愛的方法有很多種,華人家庭就傾向透過食物來表達對家人關懷。然而,晚期病人食慾下降;病人「吃不了」及家人不停要求「多吃一點」,就變成了不安和壓力。

「王伯,90歲,患有晚期肺癌 ,因跌倒而經急症室入院……」放下手上的「排版」,醫生轉頭面向這名剛從洗手間回來的故事主人翁,發覺身形比上一次見面時明顯消瘦,步履亦變得不穩。再看看桌上滿滿一碗已冷掉變稠的肉碎粥,醫生似乎看懂了王伯跌倒的原因,想進一步確定一下:「王伯,你不多吃兩口嗎?」王伯盯着眼前的粥,緩緩道出:「我……吃不下,我真的吃不下;你再問,但我也沒有辦法把它吞下去。」正如醫生所想,伯伯因為「無胃口」而令身體變得虛弱,因而跌倒入院。但在醫生意料之外的是,伯伯因為「無胃口」而承受的一股壓力。

對不起,我吞不下你的愛 晚期病人食慾降 家人關懷添壓力
食慾下降——食慾不振在晚期癌症病人身上十分常見。無胃口成因很多, 可能是情緒問題,或口腔疾病等身體問題;亦可能出現了「癌症厭食症惡病質」。(明報製圖)

「癌症厭食症惡病質」影響胃口

事實上,正如疼痛及疲勞一樣,食慾不振在晚期病人身上十分常見。「無胃口」成因很多,再三檢查後,醫生發現令王伯「無胃口」主要成因並不是情緒問題,亦不是口腔疾病等身體問題。原來,因為病情惡化,王伯身體很大可能出現了「癌症厭食症惡病質」,以致食慾下降。

與厭食症不同的是,王伯的「無胃口」很難靠現有藥物和治療方法來逆轉。「導致你胃口變差的原因是身體出現了這些惡病質,令你想吃也吃不了。你不用強迫自己多吃,想吃多少便吃多少!」醫生慢慢向王伯解釋,希望減少他的壓力與不安。誰知道,王伯聽後,先是鬆一口氣,但很快便再皺起眉頭,盯着眼前家人買來的蛋糕、生果、盒裝鮮奶等,低頭不語。醫生見王伯不願多談,便拍一拍王伯的膊頭,先行離去。

為進一步了解王伯情况,紓緩治療科護士在王伯出院後兩星期上門家訪,怎料到,甫進門便給眼前的大陣仗嚇了一跳。王伯的飯枱上,堆滿了林林總總、大包小包的食物,還未計他吃剩的飯餸,一碟碟用保鮮紙包好排在枱面。 王伯一坐下,他瘦削的身軀便恍似被一座「食物山」包圍,這讓人窒息的感覺任誰也感受得到。深深吸一口氣後,王伯一臉無奈:「老婆及子女給我準備的食物,但是姑娘,我吃不了那麼多。」原來,自從王伯患病後,王伯的家人準備大量他喜歡的食物,希望他多吃一點。而當王伯因為無胃口而變得虛弱和跌倒入院後,家人更是愈買愈多、愈煮愈多,一直叫王伯多吃一點。為了讓王伯能夠隨時隨地進食,家人還把他每一次吃剩的飯餸一直放在枱上,直到食物變冷都不會收起來。

「我知道他們花很多時間和心機,想我多吃一點,但我吃不了。上一次,他們又買了很多食物給我,又堆滿了枱面,我又再說一次!但他們也是不明白。姑娘,我可以怎樣做?」王伯一邊嘆氣,一邊說出心中的糾結,家人的不明白令他氣憤。但作為一個病人,自己能夠為家人做的都不多了。眼看就連「把食物吃掉」這件「小事」也做不了,一股內疚又湧上心頭。說着說着,王伯更感觸落淚,只希望為這個「吃不了」及「多吃一點」的僵局找一個出口。

這個因為「食」引致的僵局,對從事紓緩治療科多年的護士來說,原來並不陌生。

相關文章:【Young Old 健康】留家防疫注意!老友記經常胃口欠佳?味蕾退化? 營養師教你均衡飲食方法

 

改變「一餐飯」觀念

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很多華人家庭都認為「一餐飯」一定要有一碗白飯和一客清湯;甜品和點心等吃不飽的小食不能當作正餐。王伯家人亦不例外,自從王伯病情轉差後,很久都沒有吃過「一餐飯」,非常擔心他會缺乏營養令身體衰退得更快。但原來,晚期病人的「一餐飯」並不如家人所想的那樣。身體機能衰退,活動量下降,王伯的「一餐飯」其實只是喝幾口湯或營養奶,便非常足夠了。

老爺車機能退 入滿油也行不快

在家庭會議上,醫生舉了一個例子去幫助王太和子女明白以上的道理:「伯伯就像一部老爺車,愈行愈慢,不可能因為我們為它入滿油箱而愈行愈快,機能上它沒有辦法協調得到。」這個比喻讓家人明白到無論在身體或心情方面,過多食物對伯伯來說都只是一種負擔。沉默過後,王伯大兒子忍不住問醫生:「我們沒有事可以為阿爸做?」家人之間表達愛的方法有很多種,而華人家庭就傾向於透過提供食物來表達自己對家人的關懷,尤其當家人患上重病,自己無法幫助家人恢復健康的時候。醫生明白家人對伯伯的一份愛,便繼續解釋:「其實,傳遞愛的方式不在於食物數量,而是食物品質。正如那一輛老爺車,它不需要我們為它加滿油,加滿了也不能夠愈走愈快。究竟它想要什麼?如何令它慢慢走,慢慢享受餘下的路程呢?」「或者,給它少許柴油,已足夠了。」大兒子邊想邊答,然後與醫生和家人相視而笑。

不久之後,護士再次到王伯家探訪。這次,她見到了一個不同的景象,飯枱收起了,剩下一個茶几,上面放了小量精緻點心及一杯熱茶。 王伯坐在沙發上,雖然看起來有些疲倦,但不見愁容了。

尊重理解 小量多元吃得開懷

家人理解王伯的情况後,學會了尊重他的意願及口味,不再強迫他進食大量食物,只要王伯想吃什麼,家人會買小量給他品嘗。「我現在經常吃自助餐,很難想像,對吧?」王伯自豪地說。原來,家人在準備食物過程中加了一點創意,為了讓王伯吃得更開心,便逐少把不同種類食物擺放在一個精緻的碟上,讓每頓飯化身成迷你自助餐!當家人的照顧目標變得清晰後,王伯不但感到輕鬆不少,還在過程中找到樂趣。家人的愛,他終於吃得下了。

文:劉芷詠(賽馬會安寧頌訓練主任)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