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11 Sep 2024 06:50: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情緒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3%80%9115%e6%ad%b2%e4%bb%a5%e4%b8%8b%e9%9d%92%e5%b0%91%e5%b9%b4%e8%87%aa%e6%ae%ba%e7%8e%8710%e5%b9%b4%e9%ab%98-%e5%a5%b3%e7%94%9f%e9%a3%887%e5%80%8d/ Wed, 11 Sep 2024 06:49: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82

【明報專訊】 昨日(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布本港自殺數據,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去年顯著上升,該組別自殺死亡個案由2022年7人增至去年24人,以自殺率計見10年新高,當中女童自殺率更急升7.4倍,去年共16名女生自殺。中心總監葉兆輝稱情况令人憂慮。他續說,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部分或因未及早識別,但亦可能是其自殺原因無法提早識別,「可能只是一次被責罵,一時想不開」,提醒防自殺工作切忌醫療化,「不要覺得自殺一定有精神病,或有精神病一定會自殺」,改善整體校園及家庭氛圍更重要。中心認為,女性更重視人際關係,踏入青春期易受荷爾蒙變化影響情緒,故自殺率更高。葉慨嘆昔日疫下長期停課犧牲了全港學童精神健康,造成的成長缺口影響深遠,各界應共同努力填補,否則難言自殺潮會否持續。

中心根據去年死因庭數據分析自殺趨勢,報告顯示,去年本港15歲以下自殺死亡個案中,16宗為女生,8宗為男生;以每10萬人口計算自殺率,按年升2.2倍,由0.9升至2.9,為10年新高,當中女生自殺率由0.5升至4.2,升幅7.4倍(見表)。

生命熱線高級程序策劃經理余利安稱,前線經驗反映不少家長不了解,甚至拒絕接受子女可能有精神健康問題,盼各界多討論,改善對自殺的忌諱。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及臨牀心理學家何倩恒提醒家長多留意子女,要分辨是青春期情緒化,還是精神健康出現危機,可觀察子女有否「功能上」的轉變,例如對平日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成績下滑、人際關係突變、與好友鬧翻等。她說萬一子女談及想死,不要誤解詳談會鼓勵對方實行而迴避,反而應直接討論,表達關心,才能真正幫到子女。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疫後追學業人際壓力爆煲

「如抵抗力低突多致敏原」

葉兆輝說,青少年自殺並非單一原因所致,多數同時有學業及家庭問題,而翻看去年自殺個案的時間線,很多在剛復課及開學後發生,重返校園令很多新障礙「爆發」,如要追趕學業進度、與同學和老師重建人際關係等,學童在未建立好支援網絡的新環境下面對壓力,心靈上會處於較脆弱狀態。何倩恒分析,青少年在青春期受荷爾蒙影響,情緒較波動,在此狀態下面對眾多新挑戰,猶如「一個抵抗力低的人身邊突然多了很多致敏原、要一個腳痛的人再走好多里路」,壓力會引起青年自殺念頭。她說,女生在8至13歲踏入青春期,較受荷爾蒙影響,故自殺率較男生高。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遺書顯非無交帶 多求家人原諒

葉兆輝又稱,三分之一15歲以下自殺個案有留下遺書,慨嘆他們並非外界以為般「無交帶」,自殺者在遺書中表現出強烈「無望感」,對未來失去信心和盼望,同時亦覺對不起家人,盼獲原諒,有個案更叮囑弟妹照顧好爸媽。

何倩恒認為,這些遺書反映家長對子女期望,不論是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子女精神健康,而「無望感」則反映青少年欠缺「成長心態」。她說成長心態本應是「今日我不成功,但我覺得若我努力,就可能會成功」,但很多青年做不到某事時會自責,認為只有結束生命才能解決困難。她說青年缺乏成長心態與社會文化有關,社會多以成績表現為讚美指標,卻很少有人讚賞一個人很努力,令他有動力進步。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葉兆輝籲社會共補「成長缺口」

葉說,香港是全世界在疫下停面授課最久的地方之一,日後不應再為防疫忽略精神健康而長期停課。他說現時各界要多做工夫,打造具「幸福感」的校園環境,協助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彌補疫情兩三年空白期,否則學生繼續帶着「缺口」成長,長大後面對困難仍欠穩定支援網,對整個社會都有深遠影響。

籲檢討三層應急機制 八成未見精神問題 防自殺勿「醫療化」

政府去年底因應學童自殺潮,在全港中學推出校本「三層應急機制」,以及早識別及支援有自殺風險學生。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稱認同應及早識別,但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有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很多自殺個案事前未必有高風險徵狀,在醫療診斷下亦未必有精神病,要在眾多學生中找出有自殺風險個案較困難,當局應反思靠有關機制是否真的能識別高危學生,提醒應避免將自殺問題「醫療化」。他認為防止自殺工作應更着重強化學校及家庭功能,着力改善整體氛圍。

教局:已聘顧問檢視成效

三層機制將運作至今年底,第一層為學校及早識別及優先輔導較高自殺風險學生;第二層是若學校人手不足,教育局會將個案轉介至社署跟進;第三層為由校長轉介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學生予公立醫院精神科,緊急個案會優先處理。對於如何應對15歲以下自殺個案上升及會否延長機制,教育局回覆稱,估計去年15歲以下輕生情况增長,與疫情期間學生社交生活受影響有關,據局方紀錄,以往疑自殺身亡個案絕大部分為中學生。局方稱會密切留意機制運作,已委聘顧問檢視機制成效。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葉:或只一次責罵 一時想不開

葉兆輝說,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部分或因未及早識別,但亦可能是其自殺原因無法提早識別,「可能只是一次被責罵,一時想不開」,提醒防自殺工作切忌醫療化,「不要覺得自殺一定有精神病,或有精神病一定會自殺」,改善整體校園及家庭氛圍更重要。他透露政府已委託中心檢討機制,已有校長向他反映,希望即使機制不延續,日後仍有途徑供學校求助。

研究:女長者自殺減 料因疫後重啟社交

另外,中心研究發現,去年60歲或以上自殺率由20.4稍跌至19.4,當中女性下降25.9%,男性則升近一成。葉兆輝認為,長者自殺率改善與疫後重投社區活動有關,女較男更願重啟社交,故改善較大。

報告亦發現15歲以下自殺個案中,觀塘及九龍城區佔比較高。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稱,兩區青少年比例較低、資源較少,亦有多舊樓和劏房戶,希望兩區學校加強支援學生。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
【DSE開考】考生紓壓除困擾 心態好重要 (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dse%e9%96%8b%e8%80%83-%e8%80%83%e7%94%9f%e7%b4%93%e5%a3%93%e9%99%a4%e5%9b%b0%e6%93%be-%e5%bf%83%e6%85%8b%e5%a5%bd%e9%87%8d%e8%a6%81-%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Thu, 28 Mar 2024 07:11: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655

編按:香港中學文憑試筆試將於4月9日正式開考,考生在努力溫習的同時,要承受的壓力亦會愈來愈大,怎樣紓緩壓力和不安的情緒呢?原來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都很重要……)「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DSE)是人生的重要挑戰,面對未知的將來,應屆考生難免感到沉重的精神壓力。在此提醒應考的同學在努力備試的同時,亦要察看自己的情緒及想法,並調適心態,以助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培養抗逆力迎接挑戰。

文憑試考生常見應試心態   應適時檢視及調整

以下是考生面對文憑試時,普遍會出現的心態,方便同學檢視及調適心態:

適當的心態不適當的心態
• 集中心力做好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比較,例如: 「每日恆常溫習便足夠,不必和其他人比較。」

• 專注當下,努力面前,例如: 「我要把握現在的備考機會,將來如何根本沒有人能完全掌控,此刻不必太費力去想。」

• 肯定自己,積極面對,例如: 回想以往的成功經驗、自己的強項,建立自信。

• 相信持續努力總會有得益和進步,視今次考試為自己多年學習的發揮機會,決心好好把握。

• 確認學習意義,卻不以此限制自己,例如: 「今次考試固然重要,但我還有其他發展出路和價值,不必將考試結果看得過大。」

• 合適的生涯規劃,思考學習對自己的得益和貢獻,也可與父母、長輩或好朋友分享和討論自己的喜好和發展方向,確立自己目標,加強努力的動機。
• 過分與他人比較,擔憂不及別人,損害自信,例如:「其他人咁叻,我點爭呀?」、「讀極都唔夠人叻,我真失敗!」

• 過分看重別人評價,擔心不能滿足別人期望,加重心理壓力,例如: 「考唔好就俾人睇低,實怪我無用。」

• 災難化思維,放大不安,增加將來焦慮,例如:「考唔好就無晒前途,將來實一事無成!」

• 過分害怕未知,慣性向壞處去想,加劇精神負擔,例如:「突然病倒不能應考,浪費了所有的努力。」、「一試定生死,一失手就乜都無!」、「如果考試突然唔記得,點算?」

• 欠缺目標,對自己興趣和發展沒有足夠認識和規劃,感到迷惘和沒有動力,例如:「考得好又點? 我都唔知以後想做乜,真係無謂。」、「都唔知讀書為乜!」                   

良好習慣  管好壓力

持守健康生活習慣,可為自己增加力量及自信,以助應對考試,例如:

  • 保持健康飲食習慣、適量運動及有充足的睡眠:
    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助改善大腦認知功能,包括專注力、記憶、理解和調節情緒能力,保持頭腦靈活,對於學習和應對考試至關重要。
  • 適當安排時間:
    保持溫習規律,逐步鞏固知識和自信,並適時小休,放鬆身心,有助紓緩壓力;相反,過度學習,並通宵達旦,反而會削弱學習效果和健康。
  • 善用社交支援:
    與父母、師長或投緣同學分享和討論感受,除了可增進彼此了解和情誼,亦可紓緩不安。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若有需  求助不

面對長期壓力,難免感到疲倦和不安,這些都是正常反應。不過,若出現持續困擾,例如長期心情低落、睡眠或食慾異常,應盡快向家人、師長或輔導人員求助,亦可致電情緒通18111精神健康支援熱線,「陪你傾,聽你講」。

最後,衷心祝福各位考生均順利發揮所學,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追尋自己的夢想。

更多有關精神健康的資料,可瀏覽:www.shallwetalk.hk

撰文: 何宗偉 (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

【DSE開考】考生紓壓除困擾 心態好重要 (衛生處方)
中學文憑試(DSE)考生(明報資料圖片)
]]>
【精神健康】愛,沒有別離:長者面對子女移居的心理調適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84%9b-%e6%b2%92%e6%9c%89%e5%88%a5%e9%9b%a2-%e9%95%b7%e8%80%85%e9%9d%a2%e5%b0%8d%e5%ad%90%e5%a5%b3%e7%a7%bb%e5%b1%85/ Mon, 09 Oct 2023 10:05:3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4895

近年有不少港人移居外地,面對與子女別離,留港長者難免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壓力。建議大家適當處理,協助長者適應轉變。

子女移居 長者或出現5種情緒反應

面對子女移居外地,長者可能會出現的情緒反應:

憤怒長者對子女移居的決定大惑不解,如果子女在事前沒有跟父母商量的話,長者甚至會覺得不被尊重、被遺棄,因而感到氣憤。
擔心子女不在身邊,長者一方面擔心自己未能處理生活上的各項事宜,萬一問題出現也不知道可找誰幫忙;另一方面亦擔心子女是否適應異地的生活。
失落不少長者一向以家庭為先,因此在子女離開後頓感失去人生目標和在家庭中的角色,也為着失去一家人共聚天倫的機會而感到不捨。
孤單子女離開後,長者因缺乏社交或嗜好,獨自留在家的時間增多,孤單感油然而生。
抑鬱子女離別和生活上的轉變對長者構成重大的壓力,容易出現負面的思想如人生沒有意義、無助、對將來感到悲觀等,結果令心情愈加低落。
【精神健康】愛,沒有別離:長者面對子女移居的心理調適
子女若有移居打算,應盡早讓長者知道,亦要有充裕的時間讓他們表達想法和做好心理調適。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子女宜與家中長者多溝通 心理調適保持身心健康

為協助長者面對子女移居和適應生活上的種種轉變,建議長者和子女雙方採用以下的心理調適方法:

1. 長者、子女坦誠溝通

• 若子女有移居的打算,應盡早提出,好讓長者有心理準備,亦有充裕的時間去表達想法和感受,以及為他們預備日後生活的實質安排。

2. 生活、照顧及財務安排

• 子女可以跟長者及留港的其他親友商量有關長者日後的照顧計劃,如生活所需、探訪和覆診的安排等。經濟方面,子女可跟家人及長者共同商量日後長者的支出如何分擔,長者自己亦要因應轉變而重新計劃自己的財務安排。

3. 長者紓緩失落、孤單、抑鬱的方法

• 與可信賴的親友傾談,分享自己的感受,讓情緖得到適當的抒發。

• 維持有規律的生活,如作息定時、恆常運動、參加長者中心的活動等,從而增加對生活的掌控感。

• 發掘其他興趣以適應人生新角色,例如有長者在子女離港後投入義務工作或重拾興趣,取得生活意義和滿足感。

• 利用各種科技產品如智能電話跟子女保持連繫,也要繼續跟留港的其他子女和親友多聯絡,或認識新朋友,擴大社交圈子。

4. 長者處理焦慮的方法

• 如對子女是否適應異地生活有任何疑慮,長者可先提醒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事實,然後考慮其他可能性,以減少擔心;長者亦不妨直接詢問子女,瞭解他們的實際情况,坦誠溝通有助減輕憂慮;又或利用不同活動如做家務、聽音樂、到公園散步等,來分散注意力,減輕焦慮。

5. 保持積極的思想

發掘事情的正面影響,有助保持積極的思想,例如有長者在子女移居後因要自己解決生活上的大小事務,應變能力和自信心都增強了;另有長者藉子女移居才有機會跟家人有更深入的溝通,並發現彼此的關係比以往更好;還有長者因少了家庭雜務而有較多機會去享受閒餘的時間、結識朋友、參與體能和娛樂活動,保持身心健康。

尋求協助
長者若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可以尋找社工的協助;
如果情緒持續不穩,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應立即求醫。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長者若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可以尋找社工的協助;

如果情緒持續不穩,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應立即求醫。

如希望了解更多精神健康的資訊及求助熱線,可瀏覽「陪我講」網站shallwetalk.hk及「緊急求助熱線」專頁https://www.shallwetalk.hk/zh/get-help/emergency-helplines/

文: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臨床心理學家祁穎宜

]]>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www.afterroberto.com/bedrotting%e7%88%9b%e5%9c%a8%e7%89%80%e4%b8%8a%e9%9d%9e%e6%94%be%e7%a9%ba%e6%b8%9b%e5%a3%93/ Sat, 30 Sep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4464 【明報專訊】面對生活壓力,有人喜歡放空,有人選擇躺平!近期又出現對付壓力「新招」。外媒報道,社交媒體平台最近流行一個新風潮bed rotting(爛在牀上),整天hea在牀上掃網煲劇,並將過程拍片分享。惟專家指出,長時間持續爛在牀上,非但無法放鬆身心,反而增添更多壓力,甚或是在逃避壓力或要處理的事情,例如逃避返學、交功課、工作等,同時可能影響睡眠質素,不利身心健康的警號……爛在牀上傷神又傷身,該如何戒掉這壞習慣?專家提供4個Tips。

bed rotting長時間躺牀上 網開餐煲劇 表面減壓

Bed rotting是近期席捲社交平台的新風潮,網民長時間躺牀耍廢、擺爛,只對着手機、平板或手提電腦來掃網、上聊天室、看視頻,連三餐飲食也不離牀,整天跟牀黏在一起,恍如在牀上「腐爛」的狀態。#bedrotting相關視頻累積瀏覽次數已超過1億,並且受不少網友推崇,留言表示bed rotting是自己最喜歡活動,甚至謂:「我覺得此生的目標就是在不同地方腐爛:我的牀、酒店牀、沙灘、吊牀等。」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不利身心–爛在牀上耍廢,不失為一個偷閒方法,但持續超過2、3天,可能不利身心健康。(設計圖片,whitebalance.oatt@iStockphoto)

心理學家提醒 背後或在逃避壓力

爛在牀上亦會影響睡眠,是另一個需要留意的問題。睡眠衛生有助對抗失眠,而牀與睡眠之間的連繫是睡眠衛生其中一個重點。廖嘉敏指出,牀是用來睡眠,兩者必須建立緊密連繫,我們才可以「自動波」上牀後進入睡眠狀態。如果長時間在牀上做一些跟睡眠毫無關係的事,如吃小食、玩電話、煲劇等,便會大大削弱牀跟睡眠之間的連繫,容易導致失眠,繼而影響情緒。「爛在牀上會削弱牀和睡眠的cue(提示),你在牀上碌得愈久,cue就會愈弱。」綜合上述因素,如果只想逃避壓力,或因而損害睡眠質素,都代表爛在牀上不是正確減壓方法。

廖嘉敏補充,如果長時間爛在牀上,肢體甚少郁動,肌力會慢慢衰退,身體漸漸虛弱無力,一旦想起牀走動,可能因缺乏力氣而感到吃力,於是又繼續攤在牀上,惡性循環下,身體更加一蹶不振。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逃避壓力–有人會把減壓和逃避壓力混為一談,但兩者是南轅北轍的事。(kazuma seki@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久臥影響氣血運行 傷神傷身

註冊中醫張瑩表示,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曾提到「久臥」對身體的影響,「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若視、臥、坐、立、行五種本能不當地使用過度時,人體就容易受到傷害。其中「久臥傷氣」是指久臥會傷及肺氣。「中醫有句話:『肺主一身之氣』,意指肺有調節全身各臟腑經絡之氣的作用。肢體郁動時,肺氣得以宣發,才可促進氣血通行,臟腑才能發揮其正常功能。」

張瑩表示,從中醫角度,一般人如果刻意久臥牀上,影響氣血運行,對肺氣有莫大的傷害。日間原本應該起身郁動,讓氣血通行的時候,但你卻選擇不起牀郁動,在牀上做一些肢體不用大幅度郁動的活動,如煲劇、玩電話等。持續多天後,氣血會愈來愈衰弱、愈變愈差,久而久之,可會導致精神差、疲倦、呼吸變得短淺、關節不順、思考反應慢、缺乏食慾,或進食後很快就覺飽、便秘等;如果本身是病人則作他論,其身體因病患或受傷,氣血不在正常狀態,需要多休息,久臥才可減低氣血流失,有助體內補充氣血。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張瑩(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對應貼士:手機食物搬離睡房 須離牀行幾步

爛在牀上傷神又傷身,該如何戒掉這壞習慣?綜合兩名受訪者的意見,得出以下的一些建議。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運動減壓–運動有助大腦釋放安多酚,能令人愉悅,有助紓緩壓力。(torwai@iStockphoto)

1. 改在梳化書枱放空

如果情况不算太嚴重,建議先慢慢縮短爛在牀上的時間。難以一下子完全離開牀不耍廢?可嘗試把放空地點由牀移去其他地方,如梳化、書枱等。一來讓當事人不再把活動範疇局限在牀上,二來可保留牀與睡眠之間的緊密聯繫。

註冊中醫張瑩說:「看到社交媒體影片中的主角,在牀上做各種事情,最簡單方法就是把相關事情搬離睡房,一定要起身離牀才可做相關事情。一旦由躺臥變成行幾步,體內的『氣』開始流動,就不易再有想躺下的感覺。」

2. 重拾基本日常活動

除了減少「爛在牀上」的時間,把日常生活重回正軌也很重要,最起碼把一些基本自理事宜,如洗澡、執被鋪、刷牙梳洗等,都要加入日常生活程序中,亦不要在牀上進食三餐。作息定時、均衡飲食都有助情緒管理。

3.發掘減壓良方

減壓方法因人而異,發掘適合自己又能減壓的方法,不要單一依靠牀。臨牀心理學家廖嘉敏說:「經常對病人分享心流理論(flow)的重要。做自己鍾意的活動時,如跳舞、陶瓷等,高度專注於自己有把握而又具挑戰的活動,令人享受當中,感到十分輕鬆,增加抗壓能力,提升幸福感,亦是減壓良方。」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廖嘉敏(受訪者提供)

另外,運動有助大腦釋放大量安多酚(endorphin),此激素能令人產生愉悅放鬆的效果,有助紓緩壓力。

靜觀練習則是近年十分流行的減壓方法,讓我們覺察當下的狀態,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某特定對象(如呼吸等),過程中不加批判,亦不過度反應。大腦透過這些練習會變得更加專注自己的內在世界,不放大不縮細、不作批判當下的體驗,更大的空間處理不同的思緒,某程度提升抗壓能力。

4. 找專業人士協助

如果爛在牀上情况嚴重,例如壓力有增無減、影響情緒、導致失眠等,就有需要找醫生、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協助,找出背後原因,是否受焦慮、抑鬱等情緒病或其他問題困擾。

文:黎芸迪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4%bb%80%e9%ba%bc%e6%98%af%e9%9b%a3%e6%b2%bb%e6%80%a7%e6%8a%91%e9%ac%b1-%e8%85%a6%e7%a3%81%e6%bf%80%e6%b2%bb%e7%99%82-%e5%99%b4%e9%bc%bb%e6%96%b0%e8%97%a5%e6%88%90%e6%95%88/ Fri, 08 Sep 2023 05:32: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641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算,5%成年人患抑鬱症,全球患者多達2.8億。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的大型研究發現,即使患者願意求診,近兩成抑鬱新症仍會慢慢變成「難治性抑鬱」(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整體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病人高逾五成,部分人更會罹患心臟病、慢阻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謂難治性抑鬱,即患者先後使用2種或以上抗抑鬱藥,每種藥劑量足夠,患者依從醫生指示準時用藥,但經過6至8周後,其抑鬱病徵都無法減少一半或以上……(編者按:不少精神科病人「病識感」低,拒絕求診或不肯服藥,怎麼辦?)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亟需關注–難治性抑鬱值得關注,因為病人不單自殺率更高,抑鬱情緒亦影響身體其他機能,與自殺無關之死亡率也上升。(PRImageFactory、takasuu@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難治性抑鬱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患者高52%

港大、中大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學者,自2014年開始跟進全港8223名在公立醫院確診抑鬱症的新症病人,為期6年。其間有1479人(18%)經歷了2次治療失效,需接受第3種治療,屬難治性抑鬱;當中78人(5.3%)在該6年間離世。分析發現,這類患者較常有自殘行為,綜合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病人高52%;部分人也會罹患心臟病、慢阻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他們是重症中的重症。」參與研究的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陳秀雯表示,難治性抑鬱值得關注,因為病人不單自殺率更高,抑鬱情緒亦影響身體其他機能,「心臟病多些,與自殺無關之死亡率也上升」。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陳秀雯(受訪者提供)

個案:「輔導和藥物最幫到我」

今年38歲的思敏,在高壓家庭及校園欺凌下成長,19年前開始先後患上思覺失調、抑鬱症及驚恐症。她在2016年首次計劃輕生,寫下遺書,相約好友吃飯道別,幸朋友察覺異常,慰問了一句:「你是否想自殺?」那刻她當場嚎哭,且接受對方勸告打消念頭。

然而,她在2017年經歷好友輕生過世,既自責又遺憾,導致抑鬱復發;2018年中,思敏常常出現幻聽:「我站在商場圍欄,覺得地下有人對我說:『下來吧,你跳下來會很舒服!』」她察覺到病情復發,自行往急症室求醫。同年8、9月,她跟家人鬧翻,被送往醫院,在病房以牀單3度上吊。

思敏在精神科病房留醫4個月後出院,在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接受輔導,再加入「同路人」支援小組,遇到其他面對喪親之家屬,才明白自己並不孤單。時至今日,思敏仍在接受治療,每天服用3種精神科藥物。近月,她又經歷同事輕生,抑鬱情緒惡化,幻覺幻聽再現,遂主動要求精神科提早覆診及加藥,並尋求心理輔導。

回顧歷年應對抑鬱,她強調:「輔導和藥物最幫到我,藥物可控制病徵,當沒有幻覺幻聽,人會清醒些、精神些,就可以接受輔導。當聽得入耳,便可梳理性格和行為上的謬誤及問題,可以想辦法去改變一些行為。」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有研究發現,即使患者願意求診,仍有近兩成抑鬱新症會慢慢變成「難治性抑鬱」。(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溝通建立「病識感」 更勝強迫求醫

不少精神科病人「病識感」低,拒絕求診或不肯服藥,怎麼辦?

抑鬱症及驚恐症患者思敏,以及妻子是抑鬱症康復者、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主席周萬長,兩人都強調若患者缺乏病識感,不願接受治療,會影響復康進展;家屬強迫患者接受治療,隨時有反效果。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周萬長(受訪者提供)

病識感,即患者知道自己患病,願意配合就醫及治療;同時也牽涉有關疾病的經驗,例如知道自己出現了病徵,明白為何要診治,治療的重要等。

現於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擔任活動幹事的思敏,以同路人身分,向家屬提供教育及支援。她直言部分情緒病患者不承認有病,甚至反斥家人「我無病,你才有病」。她忠告,若患者並非有自殺或傷人危險,別強迫患者求診,或「捉」他們入院,「若強行叫白車,即使入到醫院,醫生開到藥,如他們不承認患病,也不會持續食藥」!

思敏重申,家屬需要跟患者有良好溝通,有助「收風」,病者願意分享他們想法或病情,「但如果關係差,你永世不會知道其狀况」。即使患者不肯求醫,家屬可憑其覆診紙,代表患者到專科門診見醫生,反映患者新近狀况。

思敏以自身經驗為例,患者要有病識感,才明白用藥前後之分別,認知藥物療效,「每次病發或接近病發,會立即求助,令自己不會掉進谷底」。當患者感到家屬的愛與關懷,一旦病情生變,家屬提出陪伴覆診,亦較易獲患者正面回應。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學習共存–嚴重抑鬱病人,要與醫護合作按時按量用藥,且學習與病共存。(WanjaJacob@iStockphoto)

家屬宜先建互信 再逐步了解

周萬長不諱言,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容易有病識感,反觀抑鬱、躁狂等精神科病人,因認知及情緒受影緒,尤其在病發時,或較難明白治療的重要。要慢慢讓患者恢復病識感,家人先要在溝通下工夫,與患者建立了互信,便可在對方情緒穩定時,找合適時機了解其拒絕就醫或服藥之原因,讓對方認識發病先兆,並分析其情緒波動時間,以至未有治療之後果。周強調,家屬在患者復元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家人要多認識情緒病資訊,當局亦應加強向家屬提供相關培訓。

■抑鬱症患者很怕聽到的說話

1. 你可以積極一點嗎?

2. 你有病,就服藥吧!

3. 你其實可以選擇令自己好過一點!

4. 你不要想那麼多!

5. 你不去想,便不會有事,就不會有抑鬱!

6. 你開心點吧,不要再想過去的事了!

7. 開心要做人,不開心又要做人,為何要不開心呢?

8. 你看我那麼多壓力,都無抑鬱啦!

資料來源:抑鬱症患者思敏、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陳秀雯

■精神病患者家屬資源一覽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

查詢:2560 0651

網址:carer.bokss.org.hk

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

查詢:2144 7244

網址:www.familylink.org.hk/home.html

香港精神健康家屬協會

查詢:5606 7551

電郵:hkarm1994@gmail.com

防止自殺及情緒支援24小時求助熱線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明愛向晴軒:18288

生命熱線:2382 0000

協青社:9088 1023

文:譚以和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擁抱助穩定情緒、降血壓心率、增免疫力、幸福感?與擁抱荷爾蒙、杏仁核有關 //www.afterroberto.com/%e6%93%81%e6%8a%b1%e5%8a%a9%e7%a9%a9%e5%ae%9a%e6%83%85%e7%b7%92%e3%80%81%e9%99%8d%e8%a1%80%e5%a3%93%e5%bf%83%e7%8e%87%e3%80%81%e5%a2%9e%e5%85%8d%e7%96%ab%e5%8a%9b%e3%80%81%e5%b9%b8%e7%a6%8f%e6%84%9f/ Fri, 21 Jul 2023 08:34: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863

【明報專訊】自由擁抱運動(Free Hugs Campaign)自2004年發起至今,全球各地都能見到有人高舉Free Hugs紙牌,向陌生人傳遞溫暖。擁抱象徵了正面意義——溫暖、安慰、支持……疫情卻隔絕了人與人的接觸,你還記得上次與人擁抱是什麼時候嗎?擁抱除了帶來幸福感,還會刺激「擁抱荷爾蒙」,能降低杏仁核的敏感度,讓身體不會輕易進入備戰狀態,有助穩定情緒、降低血壓心率,甚至增強免疫力。在有需要時「自己攬自己」,更有助度過不安時刻。每日攬一攬,真的可以讓醫生遠離我嗎?

擁抱刺激擁抱荷爾蒙 降杏仁核敏感度助穩定情緒

在了解擁抱的效果前,先認識為何會感到焦慮,以及其所引起的不適。衛生署認可香港臨牀心理學家公會名冊會員、臨牀心理學家陳雅文解釋,當面對壓力時,腦部杏仁核(amygdala)會監察到危機並作出反應,向身體兩個系統傳遞信息,分別是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和內分泌系統(endocrine system)。

擁抱助穩定情緒、降血壓心率、增免疫力、幸福感?與擁抱荷爾蒙、杏仁核有關
陳雅文(受訪者提供)

第一個信息傳遞至自主神經系統,啟動由交感神經控制的「戰鬥或逃離反應(fight or flight)」。交感神經活躍時,身體會進入備戰狀態,令心跳加快、瞳孔放大,甚至抑制消化系統等,將能量集中於肌肉來應付危機。陳解釋,第二個信息則是傳遞到內分泌系統,刺激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分泌,分解體內蛋白質,以及分泌腎上腺素(adrenaline),加快心跳和呼吸。

陳雅文指出,長期焦慮不安或「成日想太多」,可能是因為杏仁核太敏感,導致身體經常處於緊張狀態。而要令杏仁核沒那麼敏感,便需要「愛」。

「擁抱是一個原始表達愛的方式。」她解釋,擁抱給人的信息是一種情感聯繫,而人際關係的建立,以及情感交流,會刺激腦部釋放催產素(oxytocin)。這種被稱為「擁抱荷爾蒙」的腦部傳導物質,能降低杏仁核的敏感度,讓身體不會輕易進入備戰狀態。同時,它亦可在危機過後,抑制杏仁核,穩定情緒,助身體回到放鬆狀態。

擁抱助穩定情緒、降血壓心率、增免疫力、幸福感?與擁抱荷爾蒙、杏仁核有關
杏仁核過敏——杏仁核過度敏感,會令人容易緊張,影響體內不同系統。(tuaindeed@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點解會笑】笑能抗抑鬱?笑會出縐紋?擳自己唔會笑?假笑苦笑可減壓?教你笑多啲


長期緊張備戰狀態 免疫系統易失衡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曾做研究,將400個成人暴露在感冒病毒下,監察他們的身體狀况。結果發現,更常擁抱且更能感受到社會支持的人,出現較少嚴重病徵。

陳解釋,當交感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持續處於備戰狀態時,會導致免疫系統失去平衡,可能會攻打自己的器官,因為大腦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免疫系統覺得「這個世界很危險,即使遇到對身體無害的東西,都會想打走」。而擁抱有助穩定情緒,避免身體經常處於備戰狀態,從而讓免疫系統有序運作,減低病菌入侵的機率。

擁抱助穩定情緒、降血壓心率、增免疫力、幸福感?與擁抱荷爾蒙、杏仁核有關
(Alessandro Biascioli@iStockphoto)

催產素抑制杏仁核 降腎上腺素水平讓身體放鬆

另外,催產素抑制杏仁核,使身體解除備戰狀態,降低腎上腺素水平,使呼吸和心跳回復平穩,讓身體放鬆下來。

壓力分好壞 持續傷身傷心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壓力洶湧而至,但壓力也有好壞之分。陳雅文解釋,身體對壓力反應,原意是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危機,「戰鬥或逃離」反應能幫助應付急性壓力(acute stress),例如明天要為新工作面試,「如果太輕鬆,個腦都冇咁sharp醒」。

問題在於,當壓力持續,形成慢性壓力(chronic stress),令大腦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引起身體各系統陷入混亂,例如腸胃不適、心跳持續加快、出現敏感徵狀等。慢性壓力或成為情緒病的因素,亦會增加患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相關閲讀:【點解會笑】笑能抗抑鬱?笑會出縐紋?擳自己唔會笑?假笑苦笑可減壓?教你笑多啲


健康人際連繫 面對面聊天也可改善情緒

邁阿密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iami School of Medicine)整合了2001至2009年的相關研究,指出除了擁抱,其他肢體接觸都有同等效果,例如牽手、拍背、按摩等。陳雅文認同肢體接觸有利安定情緒,但強調,對象是誰、力度多大、擁抱多久等都因人而異,背後或受文化和環境影響。

既然擁抱能夠為身體帶來正面影響,那是否每日一攬就可以改善情緒?陳雅文表示,恆常擁抱固然是好,但只要是健康的人際接觸,「不一定以肢體觸碰來感受聯繫,可能只是面對面聊天,都會有用」。

知多啲:自我擁抱減焦慮

擁抱能安定情緒,但當獨自一人陷入焦慮不安時,如何自救?臨牀心理學家陳雅文建議「自己攬自己 」,除了平常的擁抱方式,她鼓勵嘗試源自體感療癒(somatic experiencing)的姿勢:首先將右手放在左邊腋下,然後左手環抱右邊肩膀(圖),抱着自己,同時專注觀察呼吸、手臂上的壓力和心跳等感覺,維持姿勢直至感到情緒有所改善。

除了自我擁抱,她亦建議從其他感官入手,例如隨身攜帶一種能令自己平靜的香薰,在不安時聞一聞,或能在當刻幫助穩定情緒。另外,音樂和藝術活動都有幫助。陳續說,音樂會讓人感到共鳴,覺得有人幫他說出心聲;而藝術則可以提供一個出口,疏導情緒。

最後,陳雅文提醒,擁抱、牽手等只是一種紓緩方法,不能代替專業治療,當情况嚴重時,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擁抱助穩定情緒、降血壓心率、增免疫力、幸福感?與擁抱荷爾蒙、杏仁核有關
(Sviatlana Herasimenk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藝術治療:繪畫聽歌 抒發情感

擁抱有助疏導情緒,音樂、繪畫同樣可以令人放鬆心情。藝術治療有不同分支,當中表達藝術治療同樣是透過非語言方式,綜合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等,為求助人提供情緒支援。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兼註冊社工張文茵解釋,表達藝術治療屬心理治療的一種,提供言語以外的表達方式,幫助求助人疏導情緒、緩解壓力。

擁抱助穩定情緒、降血壓心率、增免疫力、幸福感?與擁抱荷爾蒙、杏仁核有關
張文茵(受訪者提供)

她指出,表達藝術治療毋須刻意創作,也無形式限制,更重要是求助人在享受藝術的過程中將情感表達出來。例如聽到一首有共鳴的歌而流淚,也是一種抒發;但比起自己在家中聽歌,表達藝術治療着重治療目標,治療師會幫助求助人計劃療程,以達成目標。

治療4階段:表達、分享、理解、改變

治療師會先評估,了解求助人需要,然後一同討論合適的藝術媒體和活動。她指過程大致分為表達、分享、理解、改變4階段。首先幫助求助人表達情緒,然後分享想法,在討論過程中協助他們理解自己,到最後作出改變。張文茵表示,治療過程有長有短,視乎每個人能否將藝術應用在生活中,幫助自己。

擁抱助穩定情緒、降血壓心率、增免疫力、幸福感?與擁抱荷爾蒙、杏仁核有關
 表達藝術治療——治療師會帶領求助人運用藝術疏導情緒,以達到治療目標。(Toa55@iStockphoto)

「治療師主要提供一些方向,以及一個舒適環境,帶領求助人抒發情緒。」她續說,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一些藝術活動,疏導自己的情緒,不一定患病才求助。

張文茵建議,在家中擺放令自己感到舒服的藝術作品,例如掛一幅風景畫、播放喜歡的音樂,或是寫下當刻浮現的想法,都能夠緩解情緒。

文:實習記者雷璟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b8%af%e5%a4%a7%e9%99%b3%e5%8f%8b%e5%87%b1%ef%bc%9a%e7%b2%be%e7%a5%9e%e7%a7%91%e8%a6%86%e8%a8%ba5%e5%88%86%e9%90%98-%e5%95%8f%e7%94%a8%e8%97%a5%e4%b9%9f/ Fri, 23 Jun 2023 09:10: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635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明報專訊】醫管局精神科人手短缺,病人覆診或如走馬看花,醫生只有數分鐘會診,部分病友如阿Wing(化名,詳見下文)更要頻密轉醫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稱,醫管局人手流失快,病人難免轉由不同醫生診斷,然而病人在「公海」不斷轉醫生是絕不理想,醫患將無法建立互信,「連病歷都唔夠時間睇」,醫生不能全面掌握病人情况,即使安排臨牀心理學家等跟進,因下次不再見面亦無法評估成效,最終只好「有咩藥食緊就繼續食」。(編者按:個案阿Wing20多年來飽受幻覺困擾,他說最初根本意識不到那些焦慮和抑鬱病徵,直至……)

醫管局精神科缺人 陳友凱: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陳友凱稱,精神科病人初次診症最理想應花約一小時,以評估、診斷及訂立個人化治療方案,首兩至三個月應隔一至兩周覆診,靠向病人問診檢視病徵及副作用,以便及早調校藥量和處方;用藥一段時間後,醫生便要在取得病人共識下決定不再大改處方,覆診間距可長些。

陳:覆診時間短 難作出情緒及心理支援

不過陳友凱指出,醫管局門診覆診一般僅5至6分鐘,單是問病人用藥情况已未必夠時間,「唔係問一句『你有無幻覺』咁簡單,病人好多時係唔知邊啲係幻覺」,或因而令藥物調校不宜,使病人有感「病徵未清」或長期受強勁副作用影響。他說,醫生有責任兼顧患者多方面病情,惟現實是每次覆診時間短,談何情緒及心理支援,問診或只能流於表面。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個案經理支援非僅行政 阮淑茵促醫社整合

同為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社協幹事阮淑茵稱,情緒支援需多方配合,社康護士或醫務社工作為個案經理,需聯繫不同系統為病人提供支援,不應只負責行政工作如審批醫療費用減免。她認為若能及早從輔導層面介入,可減低病人對醫學支援的需要,建議政府整合醫社服務並組成網絡,讓個案經理充分發揮聯繫角色,否則「幾多人都唔夠用」。

陳友凱補充,個案經理可協助病人處理家庭關係、教導應付壓力,並透過家訪評估病人實際精神狀况、有否服藥及副作用等。

他認為不應歸咎病人是否願意分享感受,個案經理有責任為病人提供自由及安全空間分享,否則便是失敗。

個案:幻覺纏廿載 種植修心「最想有得返工」

阿Wing(化名)20多年來飽受幻覺困擾,不時聽見令人煩擾的「聲音」,「好似酒樓、地盤好多好多人傾偈咁,好近嘅!好似喺身邊咁」;又見過街上有「人」穿過他人身體,種種幻象令他驚怕又厭倦。病情反覆嚇得他不敢上班,生怕幻覺忽爾出現,令他驚惶失措要躲進廁所逃避。他家窗台擺放8盆植物長得茂盛,是他悉心照料的心肝,他每日定時灌溉,看着葉莖漸長,葉子蒼翠欲滴,恍如提醒自己堅持總有成果,「我最想有得返工」。

訪問當日算是阿Wing狀况較佳之日,甫開門迎接已面帶笑容,溫婉地將引進記者屋內。見記者臉頰汗珠徐徐滴下,他開冷氣又多次問要不要冰茶,生怕招呼不周。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阿Wing家中窗台擺放8盆植物,他興奮地着記者摸摸毛絨絨的葉,手指沾上如檸檬或百里香般的淡淡香氣,他說這叫「檸檬香」,花了一年悉心栽種。(朱安妮攝)

初期未意識焦慮抑鬱病徵 後惡化 「睡眠癱瘓」夜難寐

他淡然談起當年察覺患病經過,說最初意識不到那些焦慮和抑鬱病徵,相識多年的太太亦不理解,半年後妻子提出離婚,令他再受打擊,病情急劇轉差。有時夜晚躺在牀上徹夜難眠,雙目半張,幻聽聲音嘈吵煩擾,四肢控制不了,後來聽醫生診斷始知,這叫睡眠癱瘓症。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日服10多顆藥丸 感睏倦暈眩副作用

醫生當年提出3種治療選項:入院、打針或服藥。他向記者展示裝藥膠盒,一盒早晚服,一盒每晚一次,另一盒安眠藥睡前服,每日要嚥下10多顆大小藥丸。他說服藥後會異常睏倦、暈眩和水腫,有時副作用強勁,「見到啲藥想嘔」,試過偷偷停藥一兩天,卻令病徵加劇,頭痛和幻覺難當,最後只能乖乖服藥。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多年來與阿Wing形影不離的是3個藥盒,上方兩盒藥物分別是早晚服及晚上服,其中一款是「濃縮版」鎮靜藥,以往每次服用8粒,現在減至兩粒;紫色盒是安眠藥,同樣要每晚睡前服,阿Wing說否則徹夜難眠。(朱安妮攝)

冀「社區治療令」勿太苛

他很明白精神病人有時會抗拒治療,期望政府亦理解,將來即使推行強制病人治療的「社區治療令」也不能過於嚴謹,若病人拒絕治療一兩次不應立即「捉入醫院」,最重要是讓病人明白治療的好處。

近日新聞不停播放荷里活廣場兇案,阿Wing說,每次傳媒報道傷人案,總提及疑兇有否精神病紀錄,「咁樣係唔啱,唔係個個精神病都斬人……唔好當我哋係傻佬,一話精神病就話係傻嘅」。

]]>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83%85%e7%b7%92%e7%97%85%e3%80%917%e5%80%8b%e9%a6%99%e6%b8%af%e4%ba%ba1%e4%ba%ba%e6%9c%89%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95%8f%e9%a1%8c-%e5%ae%b6%e4%ba%ba%e4%bc%b4%e4%be%b6/ Tue, 07 Feb 2023 07:18: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30 【明報專訊】每7個香港人,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大量研究證明,除了專業治療,遠離持續而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壓力環境,讓患者在身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復元才更理想;而家人、伴侶或朋友,亦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編者按:身邊的情緒病患者,可能會有難以理解的暴怒,或出現不合常理的抑鬱、焦慮或驚慌等……作為身邊人,可以做些什麼?如何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要呢?復元之路難行嗎?自身又有什麼要注意呢?)


相關文章:【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7港人中1人出現不同程度精神健康問題 情緒問題普遍

情緒問題非常普遍。早前一項針對香港人的研究發現,疫情期間,19%受訪者出現抑鬱徵狀,14%有焦慮徵狀。根據2015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每7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因此,我們身邊都可能有一些親人和朋友出現情緒困擾。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Drazen_@iStockphoto)

身心感安全環境 有助復元

精神病是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狀况。生理包括遺傳因素、身體炎症等;心理方面包括認知過程、情緒調節能力、自尊心、性格特徵等;社會因素則包括成長背景、人際關係、家庭環境、鄰舍關係等。由此可見,復元也需要多方面支援和關懷。患者可以選擇適時接受醫生、社工或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支援。大量研究證明藥物或心理治療會有幫助。除了專業治療,遠離持續而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壓力環境,讓患者在身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復元會更理想。作為家人、伴侶或朋友,在情緒困擾人士的生活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愛與關懷對於精神困擾的康復歷程固然必不可少,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應對策略和照顧技巧,陪伴者可以學習和掌握。作為情緒病患者的身邊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自身有什麼需要注意呢?

首先,自身安全和自我照顧(self-care)是首要考慮。雖然絕大部分情緒病患者不會傷害人(傷害自己比傷害他人的比率往往更高),但作為緊密接觸者,我們也要瞻前顧後,審慎評估風險,考慮彼此的安全。例如,丈夫有情緒病,脾氣不好,常常罵人,妻子便要考慮年幼子女會否受到影響;以及如何在照顧丈夫感受的同時,盡量減少子女所受到的影響。至於安全問題,如確實存在潛在風險,甚至可能發生不可挽回的憾事,一定要及早求助,諮詢專業人士。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身邊或有親人或朋友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問題,如何幫助他們踏上康復之路呢?

理解情緒背後需要

作為身邊人,自己的情緒照顧尤其重要。如自己的情緒也不穩定,就不能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情緒起伏,甚至家庭戰爭一觸即發,這樣對誰都沒益處。我們會建議學習「正念」,念念分明照顧自己的情緒,也念念分明如實觀照對方的情緒。一行禪師的《你可以不生氣》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讓我們怎樣照顧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身邊的情緒病患者,可能會有難以理解的暴怒,或出現不合常理的抑鬱、焦慮或驚慌等。這樣的情緒風波固然可怕,但背後根源可能是痛苦、誤解,或是未得到照顧的需要。作為身邊人,首先要記住,情緒和行為背後往往都有原因和意義,如此我們才能深入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要,而不對其生起嗔恨或厭惡的反應。

如我們有心力和能力,可以嘗試理解這些需要,這樣就更有可能幫到患者;如果不能,至少可以先照顧好自己情緒,建立清晰人際關係界線,平靜地處理難題,這一切也將作為身教,成為對方學習榜樣。事實上,很多情緒病患者童年都在痛苦中長大,缺乏父母愛護和身教,所以不懂照顧情緒,亦不太知道怎樣化解人際衝突,所以身邊人的榜樣尤其重要。

另一點,是決心。當發現自己的伴侶有情緒病,因不知如何應對而糾結和困擾,無論考慮離去或想留下來幫忙,都是人之常情。如你沒信心或能力去處理(例如你也在創傷中長大,或缺乏情緒調節能力),或有其他顧慮,決定離開也是無可厚非。不過,如選擇留下,這將對伴侶的康復有莫大幫助;但要有心理準備,這段路不太容易走。耐心陪伴與溫暖愛意,絕對能讓在心靈傷痛或精神困擾中的伴侶,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乃至看到希望。親友陪伴的療癒效果,甚至超出單一專業人士介入。因為不管是精神科醫生、社工、輔導員,治療介入時間都有限;但作為伴侶,與患者朝夕相處,共同經歷生活中很多細小片刻,一起分享內心喜悅和悲傷。有很多機會伸出援手,讓患者知道,有人支持自己,有情緒時可以安全地說出來,原來別人可以這樣平靜地解決問題。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顧及子女——若伴侶有情緒病,照顧者除了要考慮自身安全,也要考慮年幼子女會否受到影響。(設計圖片,takasuu@iStockphoto)

個案:童年陰影+工作壓力 不受控暴怒

靜宜與阿明在學校認識,拍拖已1年。阿明剛畢業時遲遲未找到工作,常常面對家人冷言冷語。靜宜知道阿明本身有些情緒困擾,偶爾會失眠,很容易怪責自己,有時候會借酒澆愁乃至一醉不醒,此外他一直害怕跟家人聚餐。

不久,阿明情况愈來愈嚴重,脾氣有時變得暴躁。雖然他事後會道歉,但阿明有時太生氣甚至會遷怒靜宜,並叫她不要再理會他。阿明也會夢到母親的責罵,甚至會半夜驚醒。靜宜很擔心,想陪阿明去看醫生或找心理輔導,不過阿明不太願意,遲遲未答允。

後來,阿明終於找到工作,但工作壓力令他苦不堪言,上司常常喝罵他,讓他猶如重新回到常常被母親辱罵的小時候。漸漸地,他的情緒每况愈下,嚴重時甚至企圖傷害自己。對此,靜宜既心痛又無奈,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幫助男朋友走出情緒低谷。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關鍵角色——照顧者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陪伴者,對患者復元有莫大幫助。(Photobuay@iStockphoto)

童年痛苦未得到照顧

其實,靜宜需要先考慮自身狀况,好好照顧自己情緒和感受。另一方面,如果靜宜願意,可以慢慢嘗試了解阿明的情緒背後,反映着什麼需要。例如,阿明之所以常常發噩夢見到母親責備自己,可能是因為童年被責罵的痛苦情緒未得到照顧和處理;阿明有時會突然發脾氣而不受控,可能是因為某些觸發事物(triggers),令他無意識地勾起以前不太愉快情緒和身心反應,而做出反射的防衛機制。當然,作為陪伴者,我們要保持虛心,不是要盲目揣測每個行為的原因,而是陪伴對方慢慢認識自己的狀况,踏上改善和成長之路。


相關文章: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重建安全環境減傷害

靜宜可以鼓勵阿明尋求專業意見,或靜宜自己感到有壓力或不知如何是好,亦可諮詢社工。多一個資源,多一份支持,對靜宜和阿明都有好處。最後,靜宜可以跟阿明好好溝通,一起想辦法遠離不必要的壓力,例如,若母親繼續惡言相向,嚴重影響阿明身心健康,就保持適當距離,可能有助阿明的復元,重建安全環境,減少進一步傷害是心理復元的第一步。

的確,復元之路不容易走,不過靜宜如果願意,絕對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陪伴者角色。這樣的支持和陪伴,不僅對阿明的復元之路有莫大幫助,在困境中的互相支持和不離不棄,相信亦會讓彼此的情意更見堅固,如寒梅經冬不敗,似鑽石歷久彌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馮康泓(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博士後研究員)、崔佳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8a%91%e9%ac%b1%e3%80%91%e7%af%80%e6%97%a5%e6%b0%a3%e6%b0%9b%e6%88%90%e5%a3%93%e5%8a%9b%ef%bc%9f%e6%98%93%e7%94%9f%e5%ad%a4%e7%8d%a8%e6%84%9f%e8%b7%9d%e9%9b%a2%e6%84%9f/ Wed, 01 Feb 2023 04:20: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493 【明報專訊】節日可以是高興的,也可以是難過的。聖誕節和春節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大家喜氣洋洋、互相祝福,可以暫時從忙碌工作中休息一下,心情也愉快一點。但不是每個人也享受這種氣氛,這種氣氛本身也可以是一種壓力。如果你本身情緒狀態不好,在這種強烈的歡欣氣氛下,反而容易產生距離感和孤獨感。焦慮和抑鬱情緒往往使人對社交感到焦慮和煩厭,因而更傾向獨處和留在家中。但這跟社會期望相違背,因而使情緒病患者感到壓力


相關文章: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節日感孤單不罕見 不要勉強壓抑情緒

有時候,即使我們的情緒沒什麼問題,但遇上某些性格特質的親友,也可以令我們反感。有些親友平日本來就不多見面,大家生活圈子和價值觀也不同,在相聚過程中,若對方高談闊論,沒有留意其他在場人士的感受,或嘗試強行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便容易引起不愉快情况。

若有些我們想念的親友離開了香港,在節日便容易勾起思念之情。這種想念對老人家來說尤其痛苦。老人家生活圈子一般較窄,亦比較重視家庭關係。若子女移民,節日裏便會倍感孤單。

節日裏感到孤單並不罕見,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感到歡樂。感受自己真實情緒,無論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每種情緒也有它背後原因,不能勉強壓抑或改變。


【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本身若情緒狀態不好,在節日的歡欣氣氛下,反而容易令人產生距離感和孤獨感。(網上圖片)

聆聽內心感覺 思考背後原因

節日時感受到的情緒,可能是整體情緒其中一部分。當我們對某些人和事產生反應,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思考為什麼會這樣,了解自己喜歡和什麼人相處。

我們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的期望。聆聽自己內心的感覺,若第一個感覺是自己需要休息,這便是最真實的感覺。可以嘗試找個平衡,例如跟親友作短暫聚會,然後告訴他們有其他事情要做,不能逗留太久。記住,你自己的感覺才是最重要。


面對真實自己 面對情緒是寶貴經歷

我們不能控制或改變別人。親友高談闊論,甚至把意見強加在你身上,會使你感到不安和憤怒。他在嘗試改變你,你不要犯同樣錯誤。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對這個人有這樣感覺,這種感覺跟過往經歷有什麼類似?當過去的創傷沒有好好處理,便會對當下情景有更強烈的反應。我們能夠做的,是好好了解自己和照顧自己。

只要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無論是怎樣的情緒,也是一種寶貴的經歷呢。


相關文章:【笑多一點快樂多一點】世界微笑日 關注精神健康 專家教你應對壓力、吃出好心情 慎防情緒爆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創傷後遺症】災難後的傷痛持續? 了解創傷後壓力症4個主要症狀 (醫賢心事) //www.afterroberto.com/%e5%89%b5%e5%82%b7%e5%be%8c%e9%81%ba%e7%97%87-%e4%ba%86%e8%a7%a3%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4%e5%80%8b%e4%b8%bb%e8%a6%81%e7%97%87%e7%8b%80/ Mon, 01 Aug 2022 04:42: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954 【明報專訊】災難是傷痛的。但不幸的是,在我們的一生裏,直接或間接地都需要面對災難。相信在過去幾天,香港人面對演唱會發生嚴重意外,或多或少都感到震驚、傷心、難過和憤怒。牽涉人為因素的災難比起天災更容易勾起這些情緒,因為我們都會想:「意外能避免嗎」、「為什麼會這樣」。


災難是傷痛的 愈熟悉愈感同身受

大家對意外中受傷的偶像愈熟悉、愈有親切感,便愈感同身受,在事件中感到受傷害。我們對偶像都帶着不同程度的愛,當心愛的人受到傷害,那種痛既深刻亦持久。偶像在事件中若嚴重受傷或有後遺症,整體社會的傷痛亦必定延長。

在社交平台上瘋傳的意外畫面,使意外直接呈現眼前、歷歷在目。即使我們完全不認識傷者,這些畫面亦足以激起我們的恐懼和惻隱之心。恐懼源於在一個熟悉的地方,竟然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意外。這種惶恐感覺會使我們擔心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看見傷者受傷倒地的畫面,那種無助、無能為力感覺實在叫人沮喪。

災難後有不安情緒十分常見。我們可能會感到恐懼與焦慮,周遭事物都很容易令我們聯想到災難而陷入這些情緒;也可能會感到絕望和空虛,變得焦躁、憤怒、悲傷,對生活失去動力和興趣。

災難發生後,每個人面對傷痛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會覺得情緒變得灰暗,會無緣無故地哭,感到緊張和焦慮,影響食慾,甚至失眠。也有人想要避開一切會令他們觸景傷情的人和事,嘗試沉醉其他事物去麻醉自己,甚至想以酒精或藥物令自己暫時忘記傷痛。

災難的傷痛可導致我們不能集中、容易分心、影響記憶力、無法做決定、腦海不斷重複災難畫面、做重複的噩夢、衝擊我們原本的世界觀或信仰。

這些情緒在災難後頭幾天十分常見。如果這些徵狀慢慢好轉,不太影響日常生活,我們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復元。但如果徵狀持續1個月或以上,便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遠離創傷壓力環境 困境下倖存 重建美好生活


創傷後壓力症的症狀主要包括

腦海裏不斷出現關於意外的畫面

腦海裏不由自主地出現意外的畫面,感受親歷其境的感覺,做關於意外的噩夢,當接觸到關於意外的資訊時非常不安

逃避接觸關於意外的資訊和場景

因為太痛苦,患者會避開關於意外的資訊和場景,以避免勾起與意外相關的情緒。患者可能會不願意談及意外,或不願意到意外相關的地方

負面情緒

絕望、無助、悲傷、失去動力、感到麻木、不能感受到快樂、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失望。這些症狀和災難發生後頭幾天出現的情緒狀態相似,但更持續和對生活整體的影響更深更廣,甚至影響與其他人建立關係,對世界失去信心

身體和情緒反應

患者會容易擔心意外發生、容易被「嚇到彈起」,出現失眠、難以集中和容易暴躁等情緒變化,甚至出現自殘行為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共同面對

災難發生後,整個社會也面對惶恐與不安。我們可以多跟身邊人表達自己的感覺,從共鳴中找到支持,把感覺說出來有助情緒轉化。

焦慮的情緒會使我們不由自主地查看與意外相關的信息,過程中反而使我們更焦慮。我們可以多觀察自己的情緒,容讓情緒存在,亦要提醒自己不要無止境地重複回看相關資訊。

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能夠令自己放鬆的事情上。但要注意避免過度工作或沉醉在某一事情來逃避情緒,凡事適可而止。避免使用酒精或濫用藥物來處理情緒,因為長遠來說反而會有反效果。

注意身體狀况,保持運動、維持適量和健康的飲食、作息定時,也有助情緒健康。保持自己的生活規律,規律往往能給人一種安定和可控的感覺。

當然,如果最後能調查出意外的原因,和找出避免的方法,大家會覺得在這次不幸的意外中能有一點改進的空間,減少下一次不幸的風險,心靈上也會有一點安慰。

最後,希望受傷的舞者能夠渡過難關。

【創傷後遺症】災難後的傷痛持續? 了解創傷後壓力症4個主要症狀 (醫賢心事)
擔心身邊人——恐懼源於在一個熟悉的地方,竟然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意外,這種惶恐感覺會使我們擔心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