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診所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22 Sep 2023 10:37:1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情緒診所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83%85%e7%b7%92%e7%97%85%e3%80%917%e5%80%8b%e9%a6%99%e6%b8%af%e4%ba%ba1%e4%ba%ba%e6%9c%89%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95%8f%e9%a1%8c-%e5%ae%b6%e4%ba%ba%e4%bc%b4%e4%be%b6/ Tue, 07 Feb 2023 07:18: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30 【明報專訊】每7個香港人,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大量研究證明,除了專業治療,遠離持續而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壓力環境,讓患者在身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復元才更理想;而家人、伴侶或朋友,亦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編者按:身邊的情緒病患者,可能會有難以理解的暴怒,或出現不合常理的抑鬱、焦慮或驚慌等……作為身邊人,可以做些什麼?如何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要呢?復元之路難行嗎?自身又有什麼要注意呢?)


相關文章:【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7港人中1人出現不同程度精神健康問題 情緒問題普遍

情緒問題非常普遍。早前一項針對香港人的研究發現,疫情期間,19%受訪者出現抑鬱徵狀,14%有焦慮徵狀。根據2015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每7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因此,我們身邊都可能有一些親人和朋友出現情緒困擾。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Drazen_@iStockphoto)

身心感安全環境 有助復元

精神病是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狀况。生理包括遺傳因素、身體炎症等;心理方面包括認知過程、情緒調節能力、自尊心、性格特徵等;社會因素則包括成長背景、人際關係、家庭環境、鄰舍關係等。由此可見,復元也需要多方面支援和關懷。患者可以選擇適時接受醫生、社工或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支援。大量研究證明藥物或心理治療會有幫助。除了專業治療,遠離持續而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壓力環境,讓患者在身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復元會更理想。作為家人、伴侶或朋友,在情緒困擾人士的生活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愛與關懷對於精神困擾的康復歷程固然必不可少,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應對策略和照顧技巧,陪伴者可以學習和掌握。作為情緒病患者的身邊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自身有什麼需要注意呢?

首先,自身安全和自我照顧(self-care)是首要考慮。雖然絕大部分情緒病患者不會傷害人(傷害自己比傷害他人的比率往往更高),但作為緊密接觸者,我們也要瞻前顧後,審慎評估風險,考慮彼此的安全。例如,丈夫有情緒病,脾氣不好,常常罵人,妻子便要考慮年幼子女會否受到影響;以及如何在照顧丈夫感受的同時,盡量減少子女所受到的影響。至於安全問題,如確實存在潛在風險,甚至可能發生不可挽回的憾事,一定要及早求助,諮詢專業人士。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身邊或有親人或朋友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問題,如何幫助他們踏上康復之路呢?

理解情緒背後需要

作為身邊人,自己的情緒照顧尤其重要。如自己的情緒也不穩定,就不能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情緒起伏,甚至家庭戰爭一觸即發,這樣對誰都沒益處。我們會建議學習「正念」,念念分明照顧自己的情緒,也念念分明如實觀照對方的情緒。一行禪師的《你可以不生氣》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讓我們怎樣照顧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身邊的情緒病患者,可能會有難以理解的暴怒,或出現不合常理的抑鬱、焦慮或驚慌等。這樣的情緒風波固然可怕,但背後根源可能是痛苦、誤解,或是未得到照顧的需要。作為身邊人,首先要記住,情緒和行為背後往往都有原因和意義,如此我們才能深入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要,而不對其生起嗔恨或厭惡的反應。

如我們有心力和能力,可以嘗試理解這些需要,這樣就更有可能幫到患者;如果不能,至少可以先照顧好自己情緒,建立清晰人際關係界線,平靜地處理難題,這一切也將作為身教,成為對方學習榜樣。事實上,很多情緒病患者童年都在痛苦中長大,缺乏父母愛護和身教,所以不懂照顧情緒,亦不太知道怎樣化解人際衝突,所以身邊人的榜樣尤其重要。

另一點,是決心。當發現自己的伴侶有情緒病,因不知如何應對而糾結和困擾,無論考慮離去或想留下來幫忙,都是人之常情。如你沒信心或能力去處理(例如你也在創傷中長大,或缺乏情緒調節能力),或有其他顧慮,決定離開也是無可厚非。不過,如選擇留下,這將對伴侶的康復有莫大幫助;但要有心理準備,這段路不太容易走。耐心陪伴與溫暖愛意,絕對能讓在心靈傷痛或精神困擾中的伴侶,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乃至看到希望。親友陪伴的療癒效果,甚至超出單一專業人士介入。因為不管是精神科醫生、社工、輔導員,治療介入時間都有限;但作為伴侶,與患者朝夕相處,共同經歷生活中很多細小片刻,一起分享內心喜悅和悲傷。有很多機會伸出援手,讓患者知道,有人支持自己,有情緒時可以安全地說出來,原來別人可以這樣平靜地解決問題。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顧及子女——若伴侶有情緒病,照顧者除了要考慮自身安全,也要考慮年幼子女會否受到影響。(設計圖片,takasuu@iStockphoto)

個案:童年陰影+工作壓力 不受控暴怒

靜宜與阿明在學校認識,拍拖已1年。阿明剛畢業時遲遲未找到工作,常常面對家人冷言冷語。靜宜知道阿明本身有些情緒困擾,偶爾會失眠,很容易怪責自己,有時候會借酒澆愁乃至一醉不醒,此外他一直害怕跟家人聚餐。

不久,阿明情况愈來愈嚴重,脾氣有時變得暴躁。雖然他事後會道歉,但阿明有時太生氣甚至會遷怒靜宜,並叫她不要再理會他。阿明也會夢到母親的責罵,甚至會半夜驚醒。靜宜很擔心,想陪阿明去看醫生或找心理輔導,不過阿明不太願意,遲遲未答允。

後來,阿明終於找到工作,但工作壓力令他苦不堪言,上司常常喝罵他,讓他猶如重新回到常常被母親辱罵的小時候。漸漸地,他的情緒每况愈下,嚴重時甚至企圖傷害自己。對此,靜宜既心痛又無奈,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幫助男朋友走出情緒低谷。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關鍵角色——照顧者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陪伴者,對患者復元有莫大幫助。(Photobuay@iStockphoto)

童年痛苦未得到照顧

其實,靜宜需要先考慮自身狀况,好好照顧自己情緒和感受。另一方面,如果靜宜願意,可以慢慢嘗試了解阿明的情緒背後,反映着什麼需要。例如,阿明之所以常常發噩夢見到母親責備自己,可能是因為童年被責罵的痛苦情緒未得到照顧和處理;阿明有時會突然發脾氣而不受控,可能是因為某些觸發事物(triggers),令他無意識地勾起以前不太愉快情緒和身心反應,而做出反射的防衛機制。當然,作為陪伴者,我們要保持虛心,不是要盲目揣測每個行為的原因,而是陪伴對方慢慢認識自己的狀况,踏上改善和成長之路。


相關文章: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重建安全環境減傷害

靜宜可以鼓勵阿明尋求專業意見,或靜宜自己感到有壓力或不知如何是好,亦可諮詢社工。多一個資源,多一份支持,對靜宜和阿明都有好處。最後,靜宜可以跟阿明好好溝通,一起想辦法遠離不必要的壓力,例如,若母親繼續惡言相向,嚴重影響阿明身心健康,就保持適當距離,可能有助阿明的復元,重建安全環境,減少進一步傷害是心理復元的第一步。

的確,復元之路不容易走,不過靜宜如果願意,絕對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陪伴者角色。這樣的支持和陪伴,不僅對阿明的復元之路有莫大幫助,在困境中的互相支持和不離不棄,相信亦會讓彼此的情意更見堅固,如寒梅經冬不敗,似鑽石歷久彌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馮康泓(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博士後研究員)、崔佳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www.afterroberto.com/%e9%ab%98%e5%8a%9f%e8%83%bd%e6%8a%91%e9%ac%b1%e7%97%87%e6%98%af%e4%bb%80%e9%ba%bc%ef%bc%9f%e6%97%81%e4%ba%ba%e7%9c%bc%e4%b8%ad%e5%b7%a5%e4%bd%9c%e7%94%9f%e6%b4%bb%e5%a6%82%e5%b8%b8/ Thu, 10 Nov 2022 08:16: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868 【明報專訊】部分抑鬱症患者,在旁人眼中,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現也沒有異樣,但其實每天都活在陰霾中,整個人備受負面情緒籠罩,有人稱之為「高功能抑鬱症」。 而這名詞背後,反映了人的韌力與潛能,的確可以很強。可能受到DSM-5《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定義所影響,一般人對抑鬱症患者印象,都是學習、工作以至社交功能受損,甚至認定他們的抗壓與抗逆能力比較弱,導致出現負面情緒。不過,作為抑鬱症過來人,再加上自己跟進精神及情緒個案逾10年經驗,我見證到很多受抑鬱困擾的朋友皆非弱者,相反,他們都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傾向將不同重擔孭上身,事事力求完美……


相關文章:【點解會笑】笑能抗抑鬱?笑會出縐紋?擳自己唔會笑?假笑苦笑可減壓?教你笑多啲


高功能抑鬱症患者工作生活無異樣 暗裏負面情緒籠罩

有資深社工教授說過,抑鬱症患者,出問題時往往會先責怪自己,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也常常擔心自己未能惠及他人;所以,他們都不是自私自利及不懂自省的人。

相比其他人,抑鬱症患者在履行工作或照顧家庭等責任時,要耗費額外精力與負面情緒抗衡,很多時在完成工作後,都已感到筋竭力疲。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當中,部分未有展現明顯病徵,在旁人眼中,他們的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現也沒有異樣,但其實每天都活在陰霾中,整個人備受負面情緒籠罩。


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對抗負能量——抑鬱症患者需要耗費額外精力與負面情緒抗衡,工作後已筋竭力疲。(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過來人:最低潮從不請病假 放工後情緒決堤

記得約8、9年前,當時我仍是一名前線社工,曾經有一段很長時間,因為家庭與人際關係的問題,情緒變得非常差,常常悲從中來,每日以淚洗臉,胃口及睡眠都較以往差,放假時也不太願意外出見朋友,在最低潮的時候,更加會質疑生存的價值與意義。

那時候看精神科醫生,有按照指示服藥;同一段時間,自己每日如常面見個案,聽他們訴說過去的痛苦與創傷經歷,協助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記憶中,即使在最低潮時,也沒有請過一天病假。在同事與案主眼中,我仍然是那個積極、勤快與盡責的社工。只是每當下班後,夜闌人靜,負面情緒便有如江河決堤般全部湧出來,整個人就像虛脫了似的。

在多年的個案工作中,我也遇上不少類似情况。當中有一名中年男士,歷時數年也未能放低至親離世的傷痛,他覺得自己之前低估了至親病患的嚴重度,未有積極關顧。他每天停不了悔疚及自責, 把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來;嚴重的時候,更不時會聽到一把聲音,矛頭都是指向他,批評他做人非常失敗,不配生存下去。


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表面無異樣——「高功能抑鬱症」患者,在旁人眼中,生活看似正常,工作也沒有異樣,但當夜闌人靜,負面情緒便有如江河決堤般湧出來。(id-work@iStockphoto)

竭力與幻覺並存 工作中尋意義

然而,縱使活在痛苦的深淵中,他未有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身為家中的經濟支柱,所謂「仔細老婆嫩」,一家上下包括兩老的生活,都靠他一人工作維持照顧。即使在情緒最差的時候,他仍然能夠維持工作,也會駕車接載兩老到公立醫院覆診;平日亦不時返回舊居,為雙親的生活打點。只是放假的時候,他會將自己關在房內,不願對外溝通,對着妻子及一對年幼子女,也是不理不睬。

像我與中年男子的案例,有人稱之為「高功能抑鬱症」,而這名詞背後,多少反應了人的韌力與潛能,的確可以很強,在別無選擇,例如要照顧家庭的時候,會竭力與抑鬱及幻覺並存。而正如前述,抑鬱症患者通常有很強的責任感,這個特質亦驅使他們在逆境中奮力掙扎。

就我自己的情况,事後回想,大概是從個案工作中找到意義與存在感,令自己可以如常上班,而這亦可能是一種自然發展出來,應對負面情緒的有效策略。事實上,往後的日子,「抑鬱」這老朋友仍不時到訪;至今天,自己由前線轉向教學工作,於我而言,工作背後那份意義,仍然是最有效的抗抑鬱藥。

當然,「高功能抑鬱症」由於表徵不明顯,身邊人未必容易察覺得到,當事人常常獨力苦苦掙扎,未必能得到適時的支援。而長時間以責任感壓迫自己,確實可能會有倒下一天。

希望大家多點留意、關心身邊的人。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原來大腦需要這些有助紓緩情緒(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丁惟彬(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情緒診所:長困家中 照顧子女身心健康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8%a8%ba%e6%89%80%ef%bc%9a%e9%95%b7%e5%9b%b0%e5%ae%b6%e4%b8%ad-%e7%85%a7%e9%a1%a7%e5%ad%90%e5%a5%b3%e8%ba%ab%e5%bf%83%e5%81%a5%e5%ba%b7/ Mon, 09 Mar 2020 04:38: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077
情緒診所:長困家中 照顧子女身心健康
充實生活——小朋友停課,生活變得枯燥,家長可與小朋友一起入廚、清潔家居,或到郊外走走。(szeyuen@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學校停課,社交活動減少,小朋友留在家中的時間相應增加。在抗疫期間,不但家長的情緒可能受影響,其實小朋友也可能因為生活規律突然改變,情緒變得衝動、容易哭鬧、過動或者退縮。

小朋友有這些情緒,都是十分正常。家長毋須過於擔心又或是只顧責罵。家長可以表達理解的同時,多加與孩子在家中作不同的互動,例如一起做伸展運動,或按照小朋友的喜好一起玩耍,把握親子機會,同時可以一齊放鬆身心。

 

藉電子心意卡維持社交
「媽媽,我什麼時候才可以見到同學?是否大家都病了?」

家長可以先跟小朋友解釋,他們的擔心很正常,再以他們明白的方式慢慢講解現在的實際情况;然後鼓勵他們透過視像通訊或電子心意卡等,維持社交連繫。

 

親子煮飯仔 清潔家居
「小朋友整天留在家中,生活變得枯燥,如何是好?」

面對生活突變,青少年可能會因為不安或不知所措而顯得消極,在適當的防疫措施下,家長可以鼓勵青少年一起幫忙清潔家居、邀請他們一起下廚或製作小食。如情况合適,更可一起到郊外走走,一齊維持充實及積極的生活。

家長是子女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觀察和學習對象。為子女作一個好榜樣,照顧家人的同時,亦要記得照顧自己的身心靈需要!

新生精神康復會「抗疫同時不忘照顧子女的身心靈健康」短片:

文:張敬斯(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

]]>
情緒診所:森林浴打開五官 療癒身心靈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8%a8%ba%e6%89%80%ef%bc%9a%e6%a3%ae%e6%9e%97%e6%b5%b4%e6%89%93%e9%96%8b%e4%ba%94%e5%ae%98-%e7%99%82%e7%99%92%e8%ba%ab%e5%bf%83%e9%9d%88/ Mon, 06 Jan 2020 06:18: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205
情緒診所:森林浴打開五官 療癒身心靈
大自然療癒——大量研究證實,大自然有神奇療癒力量,令人心境平靜,同時增強認知和專注力。(baona@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平日生活節奏如此急促,不少人都愛在假日出外走走,放鬆一下。多接觸大自然,到公園散步,都對身心有益。事實上有很多研究實證,大自然有奇妙的療癒力量,可以促進身心健康,是送給身心靈最美麗的禮物。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零距離科學》亦播放了一個外購節目《大自然療法》,闡釋及探討大自然與人的關係。

近年,探討大自然與健康關係的研究愈來愈多,至2018年已發表了350個研究報告。當中不少提供具體證明,證實大自然有神奇的療癒力量,包括加強認知力、專注力,提升情緒及靈性健康、主觀幸福感等。這些效益對於特別的群體如辦公室職員、移民人士、醫院病人及囚犯等也能發揮作用。

研究:在森林壓力荷爾蒙少20%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環境心理學系教授Terry Hartig的研究顯示,身處大自然,可以幫助我們恢復減弱了的認知能力,包括:思考速度、執行效率、集中力和記憶力。

日本千葉大學環境健康及田野科學中心助理主任宮崎良文教授,比較人們身處森林及大城市的身心狀態,研究發現當我們身處森林時,大腦活動會顯著減少,人會平靜下來;負責抑制人體不必要活動的副交感神經,在身處森林時會比在城市更活躍50%,即是說在森林中身體會放鬆一點;相反我們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含量,在森林時會少20%。

2011年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德國腦神經學家Andreas Meyer-Lindenberg的研究結果,他發現腦內的杏仁核會因城市生活的社交壓力而變得活躍,增加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的風險。他另一項研究又發現,環境的綠色程度,和我們的感受及大腦反應有相互關係。由此可見,大自然對神經系統及情緒狀態都有一定好處,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日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健康部免疫學家李卿教授的研究,指出樹木釋放的芬多精(Phytoncides)能激活保護人體的免疫細胞,增加我們的免疫力。因此,日本近年流行天然療法森林浴(Shinrin-yoku),正正就是利用大自然來治療和預防疾病,透過五官領受大自然帶來的好處。

 

注意力集中風景 心情變平靜

以上不同研究結果均顯示出,多接觸大自然,可讓我們放鬆身體、平靜心情、減低皮質醇及壓力、加強人體免疫系統、減少焦慮及抑鬱情緒、增強認知及專注力等。這個孕育天地萬物的大自然,原來一直都滋養着我們的身心靈。

其實,就算沒有科學研究證實,從我們的個人經歷也能體會大自然的療癒力。當我們去到郊外,就會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四周風景和大自然環境上,心情變得平靜,五官也隨之而打開,探索四周的自然景物。

視覺讓我們仔細觀察大自然綠油油的世界,細心欣賞陽光灑遍田園上泛起的不同色彩

聽覺讓我們用心聆聽大自然豐富和諧的聲音,包括風聲、鳥聲及樹葉聲等

觸覺讓我們感受雙腳踩踏大地的感覺,觸摸每棵樹木、每片樹葉帶給我們不同的質感

嗅覺讓我們感受大自然清新的氣息,吸收樹木所散發出來的芬多精

味覺讓我們打開味蕾,細心品嘗在地食材與當季蔬果的鮮味

我們和大自然的聯繫可以很多樣化,有些人喜歡靜態活動,例如在公園散步;有些人喜歡動態活動,例如做伸展運動、跑步或登山遠足。選擇自己喜歡、適合的方式跟大自然互動,將走進大自然培養成為習慣,領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這或許能讓身心靈回復平衡,預備迎接生活上不同的挑戰。

■ 田園靜觀退修

為鼓勵大家多接觸大自然,newlife.330開辦一系列「田園靜觀退修」活動,讓參加者於新年、元宵及復活節期間,在恬靜悠閒的田園環境中,體驗各種靜觀活動。在退修中建立每日做「330小休息」的習慣,從而提升身心靈健康。

工作坊詳情:bit.ly/farmretreat

文:陳鑑忠(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

]]>
【精神健康】情緒診所:走出躁鬱 復元經驗引領同路人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8%a8%ba%e6%89%80-%e8%b5%b0%e5%87%ba%e8%ba%81%e9%ac%b1-%e5%be%a9%e5%85%83%e7%b6%93%e9%a9%97%e5%bc%95%e9%a0%98%e5%90%8c%e8%b7%af%e4%ba%ba/ Mon, 02 Dec 2019 07:28: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577
bipolar disorder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每個人都有可能墮入人生低潮,精神病康復者也是如此。如能將自身的艱苦經歷轉化成人生智慧,透過不斷學習與分享,積極裝備自己,終有一天,復元人士也能發揮所長,勉勵同路人繼續向前,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個案

1990年代初,Domi畢業於香港大學後獲聘於一所名校教授英文,他滿腔熱誠正要實踐所學之際,卻被隨之而來的病况打亂。教師工作排山倒海的壓力,加上當時受政治環境影響,Domi病情一觸即發。他患上躁鬱症,往後20餘年,間或需要入院接受治療。

經歷發病與治療的起伏人生,Domi從未放棄自己,曾經任職不同工作,更加積極地活出自己的價值。及至近年,他報讀思健學院的「朋輩支援課程」,同時修讀「身心健康行動計劃證書帶領員」及其他課程,學習應付生活中不同變化,維持良好精神健康狀態,亦為保持競爭力做好準備。後來Domi獲聘為新生精神康復會過渡期宿舍「天悅宿」的朋輩支援員,在職場上發揮所長。

 

助認識社區 陪覆診出庭

朋輩支援員的工作是透過個人復元經驗及「過來人」的角色,與服務使用者同行,提供支援和分享經驗,從而促進彼此復元。Domi會帶領不同復元人士認識社區,帶他們參加求職面試、到醫院覆診或到法庭出席聆訊;亦會了解他們的用錢習慣,助建立理財概念,以免他們入不敷支。

在公眾教育方面,Domi不時與不同背景的受眾如醫科系及社工系學生、公眾分享他的復元故事,讓外界加深對精神病的了解。他亦會協助組織小組活動,進一步開拓朋輩支援網絡,透過日常接觸與對話,鼓勵復元人士放眼當下重拾自信人生。

如今,Domi能夠坦然面對患病經歷,亦感恩能夠在人生下半場用一己所長及人生智慧,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他認為,自己的生命經歷有助他擔任朋輩支援員時,能夠從復元人士的立場看待事物,理解他們所想:「我認為能夠為復元人士帶來快樂、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長處,是非常有意義。我希望成為復元人士的楷模,讓他們看見希望,也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

 

知多啲:「過來人」專家 支援朋輩同尋希望

新生精神康復會聯同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香港明愛及香港心理衛生會,獲得「思健」贊助,開展思健朋輩支援計劃,提供基本知識培訓、技巧訓練和實習。朋輩支援工作員不是特殊員工,而是在朋輩支援及自助方面的專家,幫助服務使用者提升「希望感」,親身展示復元的可能。他們以「過來人」經歷,分享保持身心健康的知識和技巧、申請社會資源的心得,以及遇到困難時的自處方法;透過平等同行的關係,深入理解服務使用者,沒有批判地接納他們。

駐機構朋輩支援服務

查詢方法
九龍南昌街332號新生會大樓2樓安泰軒(深水埗)
查詢:2319 2103
網址:bit.ly/2I5w6HM

文:鄺嘉欣(新生精神康復會思健學院計劃主任,註冊社工)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
情緒診所:於不如意中活得愜意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8%a8%ba%e6%89%80-%e6%96%bc%e4%b8%8d%e5%a6%82%e6%84%8f%e4%b8%ad%e6%b4%bb%e5%be%97%e6%84%9c%e6%84%8f/ Mon, 21 Oct 2019 06:28: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993  

 

情緒診所:於不如意中活得愜意
(明報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論年齡,每人每日都會遇上形形色色的挑戰。即便是小學生,做好學生本分之餘,同時要面對大大小小生活上的問題:對老師的評分標準不滿、朋友之間意見不合甚而鬧翻、遭朋輩杯葛或霸凌等。我們年幼時都對世界充滿憧憬,但隨着成長,慢慢會發現個人及現實環境中有着不同的制約,很多問題往往無法處理或改變。

俊熹是一個熱愛足球的學生,遇上意外後仍冒着腳傷加劇的風險堅持練習,令家人十分擔心。父母不但阻止他外出練習,又罵他固執和反叛,令俊熹感到非常失望和無助,心想:「人生就此完了。」

受傷被禁踢波 人生完了?

人很容易把一個因情緒而起的念頭或想法,誤當成客觀事實或全面真相,繼而未能觀察事情的整體,掉進了情緒陷阱。在俊熹的故事中,放棄足球讓他感到人生的主要支柱遭擊毁,但這不等於他的人生真的「就此完了」或失去意義和價值。因此,當腦裏浮起「沒出路了」或「死一死算了」等念頭時,你可以先覺察它,跟它保持一個觀察的距離。當你處理好情緒帶來的影響,便有空間擴闊思維,讓自己發現其他可能,而非衝動或盲目跟隨固有想法。當你開始認清客觀事實和限制,可以慢慢嘗試將心神和力氣轉移到你真正重視的價值,而不是在死胡同裏掙扎。

睇清價值觀 彈性而堅定實踐

困擾你的事或許違背了你的價值觀,但糾結在苦無結果的掙扎或逃避,只會讓你容易忽略人生其他範疇的價值。回到俊熹的故事,父母的反對令他更堅持練習球技,除了藉此迴避與父母的衝突,他更希望向父母證明自己的理念和能力。然而每個人於家庭、朋輩、社群、成就、個人發展、身心健康、信仰等各方面,均有着不同的價值觀和優次。價值觀,就像漆黑大海中的燈塔,給我們方向,引導我們彈性地實踐有意義的生活。俊熹對足球活動的熱愛源於兩個價值觀:「成就感」和「社交聯繫」。但過於側重球場上的成就,令他忽略了康復的重要,以及球隊和家庭內均需要有互相協調的時候。

最後,俊熹轉為協助球隊招攬和訓練新球員,透過啟發他人繼續追求成就感,同時讓父母安心。這就是彈性而堅定地於人生不同範疇中實踐自己的每個價值:先認清個人價值觀,覺察客觀事實和限制,再訂立即時、短期、和長遠的目標,跟隨個人價值而行,生活自然有意義。

文:張敬斯(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

]]>
情緒診所:批評激進前 不如了解背後創傷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8%a8%ba%e6%89%80%ef%bc%9a%e6%89%b9%e8%a9%95%e6%bf%80%e9%80%b2%e5%89%8d-%e4%b8%8d%e5%a6%82%e4%ba%86%e8%a7%a3%e8%83%8c%e5%be%8c%e5%89%b5%e5%82%b7/ Mon, 30 Sep 2019 06:27: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764
情緒診所:批評激進前 不如了解背後創傷
(圖:LBatelier@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情緒失控、粗言穢語、搗亂破壞、不合作等,這些人容易被標籤為「搞事」或「有問題」。我們總是自然地問:「他到底有什麼問題?」

傾向將責任放在他們身上,認定他們是惡人、壞孩子。早在1995年,有美國學者已提倡「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 approach)的概念,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是什麼事引致他作出這些行為?讓我們嘗試理解不同創傷如何影響人的生物反應、心理和行為。

什麼是創傷?

創傷是指一些對身心健康有長遠影響的事件,它可以是真實或主觀感受到的威脅,可以是單一事件或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連串事件,當中往往牽涉某人或群體的權力大過另一人或群體。以傳統來說,創傷包括身體和性的暴力、虐待和忽略兒童、天災、社會暴力包括欺凌、戰爭等。創傷也可源於種族主義、貧困、不公義、壓迫和歷史創傷。

創傷的反應因人而異,需要從每個人的經驗去理解。創傷的經驗可引致內疚、恥辱、被背叛的感覺,破壞對人的信任感。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創傷會影響人的身體、精神和情緒健康、神經發展和社交技巧等。創傷使人產生不信任感,人際關係亦因而大受影響。更重要的是,創傷令人恐懼,而這些壓力會長期將人放置於反擊、逃走或僵硬(fight, flight or freeze)的模式,使其身心反應極度敏感。小至一句說話或一個眼神,已可引發被攻擊的危機感,以及隨之而來的激烈反應。長此下去,會令人疲憊不堪,感覺麻木,影響日常的生活和認知過程包括記憶、專注力和思考能力。

如何面對創傷?

理解過什麼是創傷和其反應後,我們可從多角度了解一個人的過激行為,避免立即給予負面標籤,並敏銳地了解其背後的經歷。固有的體制如學校和機構,亦可嘗試了解體制中權力不平衡如何有可能引致信任的問題,甚至形成二次創傷(re-traumatisation)的可能。

國際學者提出10個實踐創傷知情的方法:

  1. 從創傷的角度去看事情
  2. 理解一些創傷是隱藏的
  3. 討論創傷時抱持態度謹慎
  4. 提供創傷支援
  5. 避免體制形成二次創傷
  6. 建立信任和透明度
  7. 建立合作和互相關係
  8. 重視充權和選擇
  9. 提升安全感
  10. 與創傷人士建立伙伴關係

了解創傷,讓我們覺察並諒解激烈行為背後的創傷和痛苦,由問別人「你有什麼問題」改為問「你發生了什麼事情」。當我們感到身心安全,才能在社會身心健康地生活。

文:凌悅雯(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

]]>
【精神健康】情緒診所:意見分歧 不割席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8%a8%ba%e6%89%80-%e6%84%8f%e8%a6%8b%e5%88%86%e6%ad%a7-%e4%b8%8d%e5%89%b2%e5%b8%ad%e6%9c%89%e6%b3%95/ Mon, 16 Sep 2019 06:47: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509
【精神健康】情緒診所:意見分歧 不割席有法
(來源:明報新聞)

【明報專訊】親友之間難免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如果彼此只在乎說服、「教導」或擊倒對方,口舌不饒人,很容易贏了場交、輸了關係。爭辯時意氣風發,說出的話如潑出去的水沒法收回來,關係在年月間磨蝕,大家愈走愈遠如同陌路人,又是否值得呢?

建立及維持人際關係是生命中的大課題,然而學校裏沒有專門課程教授,長輩有時只顧嘮叨囉唆,或「身教」示範最壞的溝通模式,於是大家「有樣學樣」然後一再碰壁而傷痕纍纍。開發辯證行為治療的瑪莎林納涵教授(Marsha Linehan)整合了一套人際效能技巧,幫助大家面對各種困難處境。

延伸閱讀:黃藍家人飯敘炒大鑊? 管理情緒 中秋團圓不撕裂

「GIVE」溝通技巧 減輕摩擦

首先,想清楚在這次互動中,你的人際目標是什麼?目標可分3方面:

1. 你希望達到什麼目標(達至目標),如你想要求或拒絕什麼,或純粹表達立場

2. 你希望和對方維持怎樣的關係(維持關係)

3. 你希望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自我尊重)

由於這3個目標很多時會互相矛盾,所以第二步是排優先次序,並想想各種選擇的優劣及效果。譬如,當大家存在重大分歧時,你想以自己的觀點「說服」或「教導」對方,但從過往經驗得知,這會令對方抗拒,甚至和你吵罵起來;那你仍會堅持說服對方、或是說少兩句以維持關係呢?若你為了維持關係而勉強迎合、附和,甚至說出違背價值觀的說話,又可能影響自我尊重。因此,我們須兼顧這3方面的目標,因應處境排序取捨,找出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當溝通存在分歧而你視維持關係為優先目標時,可以運用以下簡稱「GIVE」的溝通技巧,以減輕互動中的摩擦:

友善尊重(Gentle)

首先,態度要友善尊重,恪守「四不」原則:不攻擊、不威脅、不批判、不輕蔑。不作口頭或肢體攻擊,不說隱含威脅或操縱的話,如「如果你不答允,以後我都不會再理會你」。避免批判、指摘或貶低對方, 如「你不應該這樣想」或「你這樣想真笨」等,令對方「落閘」、戒備,甚至難受,令對話難以繼續。

好奇及興趣(Interest)

最好先放下自己的立場,帶着好奇及興趣用心地聆聽對方,不要打斷或搶話,透過留意對方情緒及感受,判斷對方是否想討論下去。若你認識對方很久,更可從他的成長背景及過去經驗去理解他的想法如何形成。

認可(Validation)

在表達你的觀點前,可先認可對方的情感及觀點中真實有效部分,讓對方感受到被明白、理解及尊重。這不代表你完全同意對方或一味附和,你可只承認你覺得真實有效的部分。

輕鬆(at Ease)

最後保持微笑及態度輕鬆(at Ease),不過分堅持己見。

大家意見不同時,不一定要爭辯到面紅耳熱甚至關係破裂,若在重要及困難的議題上能心平氣和地溝通,或可看到事情的多個層面,甚至更了解彼此,有助增進感情。

文:鄧亮瀅(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