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困擾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8 Jan 2024 03:44:1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情緒困擾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7%94%b7%e5%a3%ab%e6%83%85%e7%b7%92%e5%9b%b0%e6%93%be%e8%97%8f%e5%bf%83%e5%85%a7-%e7%95%99%e6%84%8f%e5%be%b5%e5%85%86/ Thu, 18 Jan 2024 03:42: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967 【明報專訊】韓國演員李善均、本港前新聞主播柳俊江,近日先後走上輕生的不歸路,令人惋惜之餘,同時喚起大眾對男士情緒健康的關注。受傳統性別定型規範,男兒有淚不輕彈,還要堅強、勇敢、成功。當情緒出現問題,很多男士傾向藏在心內,或以高風險行為逃避問題,結果谷至爆煲,甚或作出極端選擇。據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統計,2022年男士自殺率為19.6(每10萬人口),較女性的9.7高出1倍。當發現身邊男士的言談或行為隱藏情緒困擾,如何伸出援手?(編按:男士不擅長表達負面情緒,身邊人可以留意蛛絲馬迹,例如持續失眠、情緒波動大、失去食慾、無法集中精神工作等7個徵兆,有助及早伸出援手。)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SpicyTruffel@istockphoto)

男士情緒困擾7個徵兆 港男自殺率比女士高1倍

柳俊江生前活躍於社交平台,予人正面、積極感覺,不少人得悉其死訊後都感到愕然。香港心理衛生會總主任(服務)、註冊社工陳國溪解釋,「一個人對外展現的形象,尤其在社交媒體上,未必實際反映真實內心」,特別是公眾人物,他們或受社會期望、職業壓力影響,要隱藏真實感受,「如他們『放負』,或被批評博同情、吸引人關心」。即使內心飽受情緒困擾,往往難以傾訴。

近年港人精神健康響起警號,不同年齡層的男性,在學業、工作、社交、健康等各有不同壓力。其中,中年男士承受的壓力不容小覷;陳國溪解釋,他們在事業上或陷入樽頸,對自己能力或前景抱有懷疑;在家庭上可能面對子女管教、夫妻相處等問題;健康上感覺體力大不如前,甚至有前列腺健康、三高等困擾。除此以外,生活轉變都帶來很大挑戰,比如子女升學、照顧退休父母等。「華人社會把男士塑造成一家之主,這些壓力都會落在他們身上,加上近年經濟環境不佳,未來難料,亦增加男士的負擔。」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求助即示弱?–傳統社會男士形象傾向獨立、堅強,求助被視為示弱,因此習慣隱藏情緒,累積至最後易演變成情緒病。(stnazkul@iStockphoto)

多留意男士情緒困擾蛛絲馬迹

●情緒波動大、易怒、無助、悲傷等

●言談間透露「留在世界上沒有意思」、「做人很辛苦」

●失眠,睡得差,每日斷續只睡兩三小時,持續兩周便屬警號

●社交生活突然減少,拒絕朋友、同事的邀約

●無法集中精神工作

●突然做一些高風險行為,如豪賭、酒駕等

●失去食慾

(資料來源:註冊社工陳國溪)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明報製圖)

 

男士求助意欲較低

由香港心理衛生會推出的賽馬會「再闖男天」計劃,去年就男士情緒健康作問卷調查,發現逾三成受訪男性有中度或嚴重精神健康風險,逾半介乎35至54歲。有34%人有較高焦慮症風險,27%有較高抑鬱症風險。

陳國溪引述香港心理衛生會轄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求助數據指出,中心近七成求助者是女性,男性僅三成,反映男士求助意欲較低。他曾向男士們了解,對方表示社會期望男士要獨立、不能示弱,習慣有事自己解決,「有男士反映,找人幫助令自尊大受影響」;此外,社會對精神病仍有污名化狀况,「與人講自己不開心,旁人可能覺得你有精神病,令人卻步」。

面對負面情緒,男士常採用「不處理、不理會」的方法,以為過一段時間就會沒事,「但這是錯誤想法。無助感、不開心只會累積,不知何時爆發」;有男士埋首在工作、興趣,藉此逃避負面情緒;或藉飲酒、賭博、濫藥等麻醉自己。陳續指,女性較擅長表達自己感受,相反男士傾向只說事實,較少分享情緒,身邊人較難捕捉到他們的情緒困擾。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陳國溪(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小心

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補充,男士習慣匿藏情緒,當突然變得無耐性、脾氣暴躁,可能已經有情緒困擾。情緒病成因普遍是外在壓力,再因自身性格影響,將問題放大,思想變得負面,惡性循環演變成情緒病。通常性格內向、追求完美、自我意識太強、難忍失敗、人際關係疏離的人,較容易鑽牛角尖。而當出現輕生念頭,通常已有嚴重的抑鬱症狀。

對於男性自殺率比女性高1倍,歐陽國樑指,男性選擇的自殺方式一般都較危險,例如跳樓,他們通常死意堅決或十分衝動;而女性或會選用安眠藥等搶救成功率較高的自殺方法。另外,男性拖延求醫的時間和年齡成正比,年輕人較願意求助,年齡愈大則可能自殺風險愈高。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歐陽國樑(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知多啲:倘拒訴心事 勿施壓批評

男士不擅長表達負面情緒,身邊人可以留意蛛絲馬迹,及早伸出援手。若男士願意分享和傾訴,註冊社工陳國溪認為,旁人的聆聽和表達理解很重要,並鼓勵他們尋求協助,甚至陪伴踏出這一步,「對男士而言,要他主動求助很難,如果身邊人協助並陪伴,相信效果更好」。

「讓他靜一靜」恐錯失救人機會

不過,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表示,有時身邊人想幫助,反令當事人更不願透露自己的事情,免得讓人擔心或連累他人。他提醒,如果對方堅決不承認有情緒困擾,身邊人千萬不要繼續施壓或批評,只會令他更抗拒求助。此時或可嘗試了解他正面對什麼問題,商量解决策略,令他較容易接受幫助或處理問題。

另一方面,有些人察覺到身邊男士有異常,卻心存僥倖,「認為『只是鑽牛角尖』、『過一段時間就沒事』、『讓他靜一靜』,製造一堆藉口,可能錯過一個幫助他的機會,令事情無法及早處理」。歐陽國樑提醒,若察覺情况嚴重,應立即求助。

求助途徑:手機App傾心事 不怕無面

「再闖男天」計劃去年推出Men’s Space手機應用程式,內有精神健康資訊,提升男士對情緒健康的關注,還可以在平台上預約社工或臨牀心理學家安排線上輔導。註冊社工陳國溪表示,要男士主動致電求助,他們或覺得沒面子,動機較低;透過手機App不但方便快捷接觸到所需服務和資訊,而且透過文字溝通,看不到樣貌、聽不到聲音,無法辨識身分,能讓當事人放心傾訴。「當同事發覺他的情况不太理想,甚至有危機,便會邀請面談。」「再闖男天」亦不時舉辦各種運動、興趣小組,如跑步訓練班、靜觀咖啡工作坊、情緒管理課程,費用全免,希望參加者放鬆地與其他男士相處、傾訴。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網上截圖)

下載程式

iOS:apple.co/48RWaQe

Android:bit.ly/45R6RRA

自學平台建連繫尋寄託

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為男士提供社交及情緒支援服務,中心主任鍾斯曉指,中心強調給予男性學習成長過程,了解處理問題的方法。現時中心服務主要分為3類,第一、網上自學平台「愛之語」,分享簡單資訊、講座或影片,讓男性隨時按自己需要,了解有興趣的內容;第二、舉辦社交接觸活動,幫男士建立興趣與社交網絡,從而建立連繫和寄託,「人的生活或自尊感依靠很多事物支撐,包括家庭、興趣、朋友……以此讓人覺得生活有價值及意義」;第三、精神科醫生單次諮詢服務,提供簡單的初步評估。

【精神健康】男士情緒困擾藏心內 留意7個徵兆 內向、自我、完美主義者易鑽牛角尖
 鍾斯曉(受訪者提供)

網上自學平台「愛之語」

網址︰bit.ly/3O00WTO

明愛賽馬會思達計劃

網址︰bit.ly/3TXJzqt

文:陳真紀、張淑媚

編輯:黃振宇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www.afterroberto.com/%e7%aa%81%e7%84%b6%e9%9b%a2%e4%b8%96-%e5%96%aa%e8%a6%aa%e4%b9%8b%e7%97%9b%e9%9b%a3%e6%94%be%e4%b8%8b-%e4%bb%a5%e8%81%86%e8%81%bd%e5%92%8c%e9%99%aa%e4%bc%b4%e4%bd%9c%e5%ae%89%e6%85%b0/ Tue, 19 Sep 2023 08:50: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814 【明報專訊】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每年有超過5萬人去世,當中涉及急病、意外和自殺的個案約佔25%,即每4名死者就有1人在毫無預兆下突然離世。面對突然而來的死亡,至親好友即時反應是震驚和難以置信;而其他哀傷情緒如焦慮、憤怒、遺憾、自責等亦會陸續浮現,維持多久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在一年半載後有明顯改善,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甚至永遠悲傷。(編者按:筆者偶然讀到一名外國作家對哀傷的理解後,發現原來並非每份哀傷都可以放下,當哀傷無法縮小時,不如考慮將生命擴闊,令哀傷的影響力及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怎樣做到呢?)

至親突然離世  喪親者哀傷難放下 安慰陪伴勝說話

嘉儀結婚20年,沒有孩子。夫妻都是專業人士,收入不俗,一直以來生活十分寫意自在。一天,嘉儀的丈夫獨自在停車場準備駕車上班時,突然心臟病發昏迷,2小時後被發現時已經死去一段時間。嘉儀知道消息後,情緒即時崩潰,完全無法相信、無法接受數小時前還一起吃早餐的丈夫,已經永遠離開了。

事後,嘉儀需要服食精神科藥物和接受心理輔導。過了1年,她的情况大有改善,工作和日常生活差不多恢復正常,但每當憶起丈夫,仍會難過痛哭,悲傷始終未能放下。

我發表過一篇以〈最沒用的安慰說話〉為題的專欄文章,當中10句說話是我在多年輔導中,從不同喪親者分享中收集得來。文章刊登後,不少讀者在社交網站留言,既然有10句沒用的安慰說話,那麼什麼才是「有用的安慰說話」?

其實我跟各位一樣,希望找到那句只要一說出口,就能夠令喪親家屬恢復過來、重新得力的奇妙說話。可是經過16年尋覓,接觸近1000個喪親家庭,遺憾仍沒任何頭緒;相反,一句就令家屬加倍難過、失望,甚至憤怒的說話倒是存在。曾經有喪親家屬表示,至愛逝去的悲傷是錐心刺骨,因為當中夾雜多年彼此之間的愛和回憶,有時再加上又愛又恨的關係。試問這麼深厚複雜的情感,又怎能單憑一兩句說話就得到釋放。

喪親者或情緒激烈 需包容、接納、願意聆聽

在撰寫這篇文章前,我搜尋不少外國及本地資料,得出結論是,相比起說話,聆聽和陪伴才是最有效的安慰方法。聆聽是大部分人都擁有的基本能力,但並非人人都能夠做得好。有些人在聆聽過程中左顧右盼,根本沒有專注在對方的分享之中,令人感到不受尊重。又有不少人在聽到別人悲傷故事時,會不自覺地進入專家模式,急於分析和評估對方情况,給予意見或解決問題方法;當然這並非錯誤,但有時候喪親者需要的是包容和接納,即他在親人突然離世後有多麼激烈的情緒,如何無理取鬧,甚至滿口粗言穢語地發泄憤怒,你都願意靜靜地坐在旁邊,嘗試盡量聆聽和盛載他的感受。

曾經有意外死者家屬因過分悲傷,在急症室大吵大鬧,指罵醫護人員毫無用處,未能救活她的親人。當時我嘗試行近去安慰她的情緒,卻被拒絕,甚至大聲責罵並要我離開。當然我沒有離開,相反緩緩地坐在她旁邊,並跟她說:「我不會說太多話,只是想陪陪你,因為稍後醫護人員或警察都可能需要找你處理一些事,我可以幫你好好完成。」那天我陪了她約3小時,只是陪她去見醫生和警察,買水給她解渴和送她往巴士站乘車回家。兩天後,她主動致電辦公室找我,希望我陪她處理殯葬事情。面對突然而來的死亡,陪伴喪親家屬妥當完成需要或想做的事,就已經給予很大幫助。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設計圖片,模特兒非文中個案事主,Filmstax@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真正的陪伴:觀察和感受對方需要 從一支水到一個擁抱

在香港,每一個突然死亡個案都需要呈報死因裁判官,過程可能需要見法醫、落口供和出席死因研訊。大部分市民應該不曾經歷這些程序,難免會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時候如果有人陪伴在旁,往往能夠有效地讓他們慢慢安定下來。

另外,真正有效的陪伴並非只在旁邊不發一言,而是敏銳地觀察和感受對方的需要,作出適當行動。例如你察覺到對方已經站了很久,便嘗試找一個合適地方讓他休息一下。若然知道對方已經在手術室門外等候多時,就應帶一些小食和水給他充飢。如果你感到家屬的情緒開始激動,就輕拍他的肩膀或擁抱。陪伴最重要是隨時準備「接着」對方「拋出」的需要,而並非拉他的手急着前行。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錐心之痛–至親逝世的悲傷錐心刺骨,難以單憑一兩句安慰說話就能得到釋放。(Chinnapong@iStockphoto)

如何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聆聽和陪伴能讓喪親者得到安慰和支持,但在我10多年輔導經歷中,曾遇過一些個案,無論如何努力嘗試不同的輔導手法,對方的悲傷程度仍然維持原狀,絲毫沒有下降。過往我一直認為哀傷輔導是要用盡方法幫喪親者放下哀傷,重新充滿力量,積極向前開展新生活。直至經歷3年疫情,我體會到人的能力原來十分有限和渺小,很多時面對外在環境發生的事,根本無力改變。

過去3年,有個案事主在疫情前親自送老父入住老人院,殊不知那是最後一次見面,之後老父染疫、病危、入院和離世,他都無法陪伴在旁。在輔導室裏,他表現出強烈遺憾;另一名個案事主在疫情稍為緩和時外出與朋友聚餐,卻因而受感染,更傳染家人,導致家中一名長者離世,他不斷怪責是自己害死家人。當我聽着他們的故事,不禁聯想若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是否能夠做到放下悲傷?

帶着悲傷繼續生活下去,是否就不可接受,甚至會被標籤為有情緒問題?在我感到迷惘,對從前深信的輔導目標抱有疑問之時,偶然讀到一名外國作家對哀傷的理解,竟為我帶來全新的想法和出路:

很多人誤以為哀傷會因時間而逐漸縮小。真相是,哀傷從不曾變過,是生命隨着哀傷而逐漸強大了。(〈隨着哀傷而成長〉Growing around grief, Lois Tonkin)

嘗試令哀傷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

這段短短的文字讓我發現,原來並非每份哀傷都可以放下。當哀傷無法縮小,不如考慮將生命擴闊,從而令哀傷的影響力及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如果大家未能了解這概念,我用下列兩條數學算式解說。

例子一:3/4(75%)→ 1/4(25%)

在第一條算式中,分子代表「哀傷」,分母則代表「生命」。¾相當於75%,即是代表一名喪親者處於非常悲傷的狀態時,悲傷佔據他大部分的生命;當這人獲得關懷後能減少哀傷,分子變成1,那麼哀傷在他生命中的比例就大幅下降至25%。

例子二:3/4(75%)→ 3/40(18.75%)

如果一個人的哀傷經歷太嚴重,分子完全不能改變(75%),該怎樣做才能讓哀傷百分比減少?答案就是將分母加大,例如由4變為40,哀傷在生命中的比例就會由75%下降至18.75%。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相關閲讀:【心臟病與三高】胸痛、呼吸困難?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


開放自己 參加興趣班 行山做義工 或能與哀傷共存

幫助喪親者,除了盡力協助他們減輕哀傷外,原來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鼓勵和幫助他擴闊生命。當生命範圍夠闊夠大,即使哀傷仍然存在,但對生命的影響會減低很多。當哀傷真的無法放下,就毋須勉強自己,反而考慮開放自己的生命,接受無限可能和不同邀請,例如有朋友相約參加興趣班、外出行山、參觀藝術館、參與義工服務等,即使興趣不大,但不要即時拒絕,反而鼓勵自己嘗試出席。日子久了,或許發現自己能夠與哀傷好好共存,每當憶起逝去親人,即使仍會哭泣,但再沒有往日般痛楚,那就已經足夠。

文:梁梓敦(安寧服務社工)

編輯:朱建勳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練安神功 放鬆助眠【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9%a4%8a%e7%94%9f%e5%b8%96%ef%bc%9a%e7%b7%b4%e5%ae%89%e7%a5%9e%e5%8a%9f-%e6%94%be%e9%ac%86%e5%8a%a9%e7%9c%a0/ Wed, 25 Nov 2020 02:00: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97 【明報專訊】不斷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讓政府一直不敢放寬限聚令。許多大家庭的生日聚餐或朋友的聯誼會都難以實行,導致許多人不開心。當然,不開心的表現有多方面,例如悶悶不樂、心煩意亂、思想難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降低、不知為何總是想哭,以及睡眠欠佳,如難以入睡或易醒、噩夢不斷等。之前我曾介紹過紓緩不開心的練功方法,誠心地堅持練習,可解決心中不快。

練安神功 放鬆助眠【養生帖】
(插圖:張堯)

今次介紹一招練功方法,可改善因為不開心而導致的睡眠欠佳。在練習時盡量緩慢、柔和、放鬆地做:

動作要求:

坐式,含胸拔背,雙腳分開同肩寬,雙手放在兩大腿上,全身放鬆

1/ 吸氣時,將頭慢慢轉向左側

2/ 呼氣時,將頭慢慢轉回正中

3/ 吸氣時,將頭慢慢轉向右側

4/ 呼氣時,將頭慢慢轉回正中

注意事項:
自然呼吸,鼻吸口呼,每次轉頭以自然為順,不要太勉強。如頸部肌肉很緊,轉動很不靈活,切勿勉強扭轉,要適可而止。每次練習10至15分鐘,或有睡意時慢慢上牀休息,動作幅度不要太大

 

正能量思考問題

為何需要緩慢、柔和、放鬆地練習?因為若不按要求去做,容易出現頭暈、緊張、呼吸不暢等現象,反而影響睡眠。同時要注意「心病還需心藥醫」,應盡量以正能量思考問題,避免凡事往不開心的方面去想。

文:張群湘(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

 

]]>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4%b8%8d%e7%a9%a9%e7%9a%84%e5%be%b5%e5%85%86%ef%bd%9c%e5%b8%b6%e5%ae%b6%e4%ba%ba%e8%bc%95%e7%94%9f%e9%9d%9e%e9%97%9c%e6%84%9b-%e3%80%8c%e6%86%90%e6%86%ab%e5%bc%8f%e6%ae%ba%e4%ba%ba/ Mon, 16 Nov 2020 04:52: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01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香港發生多宗倫常慘案。有老邁母親與智障女兒雙雙墮樓,又有中年母親疑勒斃智障兒後割脈尋死;上星期,一名母親懷疑切斷家中煤氣喉,與兩名年幼兒女吸入過量煤氣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有人可能會責怪輕生者,不應帶家人尋死,奪去他人選擇生存權利。專家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多關心身邊人——倫常慘劇接連發生,專家建議多關心和聆聽身邊人,也不要吝嗇對別人的讚美,不妨給予支持的說話:「點都撐你!支持你!」(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monzenmachi@iStockphoto)

 

大眾避免太多批判或美化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梁倩儀(受訪者提供)

面對倫常慘劇,有人可能會責怪當事人自私——「自己死自己事,點解要拖埋仔女」。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認為,帶上家人輕生的背後,未必抱着「我想死都唔要你好過」的心態,反而更多是出於不忍子女成孤兒,又或是不想負累他人要照顧遺孤。她提醒,大眾應避免對事件太多批判,因為無論是自己尋死,或帶着家人一同輕生,都是一個悲劇。而輕生絕非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對身邊人以至社會帶來傷害;生命不可逆轉,不應合理化和美化輕生行為。

 

思想偏差 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親友陪伴——專家提醒,日常生活需要儲定「抗壓彈藥」,例如找朋友和家人陪伴,互相支持。(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anon-tae@iStockphoto)

「縱然背後有不同原因及動機,輕生都是暴力的一種。」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指,當事人或考慮到自己輕生後,家人能否得到照顧,因而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delusional altruism),選擇帶上他們完結生命。鄭強調,這種想法並非真正利他行為,「只是他們思想上有偏差,但其實這樣做是奪去他人生存權利」。

而部分人輕生原因會較功能性(instrumental),以為可以解決問題。例如面對欠債,部分人會有「自己結束了生命後,就不用困擾」的心態。惟鄭寶君指,輕生不代表問題可真正解決,「即使你了結生命,家人亦可能要為你還債;好多時候輕生者感到絕望,但冷靜過來才發現輕生從來不是出路」。

另外,近年亦有不少照顧者帶同被照顧者輕生的個案,當中不乏年老夫婦。鄭寶君認為,與老伴一同輕生可能是出於「唔想對方辛苦,寧願幫他解脫」的心態;看着伴侶長期臥病在牀,身體愈來愈差,加上有感自己能力有限,未必能好好照顧另一半,出現「死是一個好的選擇」的錯誤想法,而作出「憐憫式殺人(mercy killing)」的行為,導致悲劇發生。惟她强調,不論原因是什麼,輕生也屬一種罪案,「輕生不論是在道德層面、在社會上也是不會被接受的行為;不論有何原因,也不應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若遇到困境未能解決,適時尋求專業援助才是正確選擇,「人的性命十分寶貴,一旦失去性命,什麼也做不了」。

 

接連發生 社會支援或響警號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鄭寶君(受訪者提供)

鄭寶君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讓社會留意在哪一方面缺少了支援。尤其在疫情初期,不少有特別需要的人士,面對原有宿舍服務暫停,生活規律被打斷而要留在家中,當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家中「你眼望我眼」,相關機構又未能及時提供適切支援,對照顧者及被照顧者也造成壓力。

「絕路之外還有許多路可以行,為何當事人只見到一條路?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梁倩儀認為,當事人是否因為生活圈子窄?壓力遠遠超乎所能承受?社會有無足夠支援?支援是否到位?她提醒,各方都需要慢慢在社區「織網」,播下支援種子。

 

擴生活圈子 儲抗壓彈藥

有媽媽向梁倩儀分享經歷,當年要照顧年幼的智障兒子,感到吃力,曾經想過一起輕生,一了百了。「她經常覺得智障小朋友一世都會受苦,又要辛苦照顧他,不如跳下去,咪乜事都無囉……」想輕生的一剎,兒子對着媽媽笑,她便不忍心與子輕生,覺得自己沒有權奪去他的生命。兒子的笑容告訴她,智障小朋友不一定辛苦,而身為媽媽有責任令兒子保持歡笑。

梁倩儀提醒,日常生活需要儲定「抗壓彈藥」,例如找朋友和家人陪伴,互相支持。她憶述一名青年,在閉上眼想跳下時,腦海浮現他一班好朋友哭泣的畫面,便不忍心離開他們,放下輕生的念頭。平時「儲定彈藥」,遇到困難時,可能首先想起找朋友傾訴,而不是走上不歸路,「生路愈多,絕路就睇唔到」。

 

知多啲:察覺身邊人情緒不穩 及早「織網」支援

輕生是一個複雜問題,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指,有些人事前會交代好重要事情,有些人則完全沒有徵兆,「可以收得好埋」。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提醒,如身邊人有以下徵兆,便要提高警覺:平時性格開朗,但突然鬱鬱寡歡;避開社交聚會、推掉朋友邀約;忽然交代身後事;無緣無故把自己心愛東西送贈他人、把貴重物品或寵物交給他人保管或照顧,都是警號。

當留意到身邊人情緒不穩,甚至有輕生念頭,鄭寶君指出,最重要的是給予關心和陪伴,必要時及早尋求專業介入,如陪同對方找社工、精神科醫生等,盡快啟動社會支援機制。處理輕生問題需要多個專業合作,「(要一起)織一個安全網,有咩事先可以接住你」。惟若遇上危急情况,如對方已透露輕生地點、時間等,應馬上報警,或將他們送到急症室。

 

勿把責任「攬晒上身」

支援有輕生念頭的人,身邊人亦需要有強大的支援網絡。鄭舉例指,不少想輕生的人會要求朋友向其家人保守秘密;惟朋友作為支援者,在處理牽涉生死的大事前,應找其他人支援,一起尋找出路,例如陪伴當事人求醫、陪他們找家人商量是否可幫忙解決問題,「呢啲都係出路,千萬唔好自己一個單打獨鬥」。

鄭寶君指,若不幸有身邊人輕生,亦不應把責任「攬晒上身」,或責怪自己未能阻止悲劇。遇到身邊人輕生,不少人會有「如果那天我有接到他的電話,有留意到他的信息,就可阻止」的想法,但身邊人要明白,了結生命的責任在輕生者身上,有時候即使用盡方法,也不一定可阻止悲劇發生;應認清自己的角色是陪伴者,而不是將責任全盤攬在自己身上。

 

■24小時防止自殺求助/情緒支援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
2896 0000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
2466 7350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 2255
生命熱線
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
18288
利民會
3512 2626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
6218 1084(WhatsApp)

文:姚穎彤、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www.afterroberto.com/%e5%a3%93%e5%8a%9b%e7%88%86%e7%85%b2-%e7%94%b7%e6%80%a7%e5%8b%bf%e8%87%aa%e6%88%91%e6%a8%99%e7%b1%a4%e5%bc%b7%e8%80%85/ Fri, 17 Apr 2020 02:40: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068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男性必然是「強者」?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表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男性若感到壓力、情緒等問題惡化應立即求醫。

情緒問題無分性別,面對生活上各樣挑戰,男女同樣有機會會遇到。然而在固有的思想中,男性在社會中需要比女性剛強,扮演「強者」的角色,有男士或因此而束縛着自己,面對壓力問題不主動表露出來,拒絕承認問題,更以各種對身體有害的壞習慣來「紓壓」;最終當壓力爆煲,嚴重時或會走上不歸路。因此,男士遇有情緒困擾,應主動向信任的人傾訴,如問題嚴重更不應諱疾忌醫,絕非懦弱行為。家人及朋友亦多關心身邊的男士,協助他們走出情緒困局。

 

女性受困擾較易被察覺

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解釋,基於社會規範及兩性天生性格的影響,男女在應對壓力上大多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她指,女性一般在承受不到壓力之時,會直接影響到日常表現,甚至發展至抑鬱症,因而較容易讓身邊人察覺,若閨中密友或身邊人主動關心和追問下,較容易和盤托出,同時亦較容易主動求醫。

 

男性屬「強者」?遇問題收藏情緒 易以壞習慣抒發情緒

相反,不少男性則認為自己屬社會中「強者」角色,「男兒有淚不輕彈」,即使有問題亦盡力收藏自己的情緒,或拒絕承認問題,裝作若無其事,但卻透過飲酒、吸煙、賭博等壞習慣將情緒抒發,最終或惡化成酗酒、病態賭博,甚至吸毒,問題未有解決之餘,死結愈拉愈緊,問題亦愈積愈多。

 

男性負面情緒「爆煲」萌自殺之念 較難回頭

有研究發現,自殺人士在任何年齡組別中,男性所佔的百分比均較女性高;另一個研究則發現,35歲以下死亡的男性,原因都是自殺。馮博士解釋,男性的負面情緒一旦累積至「爆煲」,或會採取決絶方式解決,最壞情况便是自殺,而男性一旦有自殺之念,意志通常會非常堅決。

 

摒棄性別定形的錯誤觀念 求助非懦弱行為

馮博士強調,男性必然是「強者」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反之女性亦並非絕對「弱者」,因此男性應接受自己都有需要求助的時候,有困難時要向朋友傾訴,主動尋求協助,感到情緒問題惡化立即求醫,絕非懦弱行為。此外,身邊的家人或朋友可主動協助、陪伴,切忌窮追不捨地追問,而男性有時會不懂應對,或許選擇不回應,甚至表現煩厭,建議可改變關心方式,例如提供生活上的協助,處理瑣事等,從旁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

 

]]>
e代精神:應對疫戰 先要戰勝恐慌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6%87%89%e5%b0%8d%e7%96%ab%e6%88%b0-%e5%85%88%e8%a6%81%e6%88%b0%e5%8b%9d%e6%81%90%e6%85%8c/ Mon, 17 Feb 2020 04:42: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323
e代精神:應對疫戰 先要戰勝恐慌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新型肺炎疫情日益嚴重,媒體報道的,都離不開一些負面消息。在這樣的氛圍下,普羅市民在心理上承受極沉重的壓力。一方面需要為糧食口罩等物資短缺而擔心,另一方面又憂慮經濟下滑導致就業不保。常人尚且寢食難安,對於一些弱勢群組、情緒上較為脆弱的人士,又或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他們可能因為對疫情感到無力而更受困擾,可能擔心自己會因而喪命,以致出現茶飯不思、徹夜失眠、精神長期處於繃緊狀態、思想不能集中、腦海裏經常盤旋着揮之不去的負面想法等情况。當他們出現這現象,其實已經踏入了恐慌性情緒。

 

假消息滿天飛 恐慌擴散

從前我們常說,資訊就是力量。不過,這是有前設的:所謂資訊,從來是指有權威、有公信力,經嚴謹考證之前提下發布的消息。可是在手機互聯網年代,人人都可以是發布者,資訊根本是氾濫,我們很難去求證消息的來源真偽,即使有人生經驗的人士,亦會受紛亂的資訊影響。尤其是一些嘩眾取寵之言論,更往往因吸睛而被多番轉載,繼而催生更大範圍的恐慌擴散。

人生來有一種天生自我保護的好奇心,當對某事情愈擔心,便愈想知得更多,目的是令我們提高警覺。可是,當我們不停地去搜尋關於疫情的資訊,到頭來會令我們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不能篩選與過濾一些渲染性的煽情報道,令自己不能冷靜下來、避免踏入恐慌之餘,隨便分享更可能造成集體恐慌。因此,要避免沉溺於無止境的網絡世界,我們應限制自己的資訊接收來源,只留意有公信力的發布機構,反覆參照和對比,便恍如在心理層面上「戴上口罩」,截斷恐慌「疫情」透過虛擬環境傳播,保護自己的心理不隨便受干擾。

人之所以徬徨,往往是出於對事情的不了解,怕自己對情况沒法掌握。要明白,雖為普羅市民,但只需保持個人和家居衛生,確保U形去水位定時注水,冲廁前蓋上廁所蓋,避免和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勤洗手,不隨便擦眼睛、鼻和口,基本上便可以大大減低受感染風險。明白這些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的,只要保持冷靜,緊守崗位,沉着應戰,更不妨留意防疫下一些人性光輝之報道,比如互助、救弱、公益活動等,保持對自己、對人和對社會之信任,避免被情緒牽着自己走,就不會自亂陣腳,疫情亦終必可受控。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施暴者不分性別 眼神、觸碰同屬性暴力 //www.afterroberto.com/%e6%96%bd%e6%9a%b4%e8%80%85%e4%b8%8d%e5%88%86%e6%80%a7%e5%88%a5-%e7%9c%bc%e7%a5%9e%e3%80%81%e8%a7%b8%e7%a2%b0%e5%90%8c%e5%b1%ac%e6%80%a7%e6%9a%b4%e5%8a%9b/ Mon, 21 Oct 2019 07:11: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009
施暴者不分性別 眼神、觸碰同屬性暴力
性暴力定義——性暴力不拘形式,由言語或眼神恐嚇、肢體觸碰乃至強姦等,亦可歸納為性暴力。(petekarici@iStockphoto/明報製圖,圖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對於性暴力的受害人來說,憶起事發經過甚至公開經歷,可能是「二次傷害」。

早前,有參與反修例活動被捕的中大女生,稱遭受警察性暴力。事件引起大眾關注,輿論不斷。到底怎樣才構成性暴力?受害人如何走出陰霾?專家又表示,除了受害人之外,施暴者亦需要接受治療。

「性暴力」一詞語,突顯性冒犯的暴力傷害,意指在受害人不情願的情况下,施暴者作出性冒犯的行為,令受害人感到受威嚇。性暴力關注團體風雨蘭創辦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吳惠貞表示,性暴力不拘形式,由言語或眼神恐嚇、肢體觸碰乃至強姦等,亦可歸納為性暴力。

施暴者不分性別 眼神、觸碰同屬性暴力
吳惠貞(鄧安琪攝)

吳惠貞曾接觸一個案,案中女士與港鐵職員爭執,其後警員到場介入,女警於車站控制室對該名女士全裸搜身,令當事人感到驚恐,及後情緒受困,需向風雨蘭求助。吳惠貞指出,性暴力並非局限於異性行為,「部分人覺得『我是女人,你又是女人,你有什麼身體器官我未看過?』但對受害人而言情况並不同,你的身體歸你來決定,但她不想被人盯着自己的身體」。

先會逃避、否認 漸漸情緒困擾

遭受性暴力後,受害人有感失去對身體自主權,承受心理創傷。吳惠貞指出,大部分受害者會即時感到羞恥、自我尊嚴受損,希望藉否定事件來減輕情緒反應,「許多受害人的第一反應是否認事件,作出逃避行為,如洗澡、睡覺等,希望別再回想那件事」。然而,逃避行為無助減輕情緒影響。她續指,不少受害人漸漸感到悲傷生氣,質疑施暴者的行為,出現情緒困擾,嚴重者會患上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病徵包括腦海不斷回閃事發情况(flashback)、不敢外出等。

可致創傷後遺 不敢外出、抗拒異性

施暴者不分性別 眼神、觸碰同屬性暴力
黃宗顯(李祖怡攝)

精神科專科醫生、認可性治療師黃宗顯補充,創傷後遺症的患者,自殺、酗酒和濫藥的風險都較高。而且性暴力不但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亦可能影響到受害人日後與伴侶的關係,譬如不敢與異性接觸、抗拒親密行為。

黃宗顯憶述一個遭遇性暴力的個案,女受害人事後超過10年才求助。她當年被鄰居性暴後一直啞忍,沒有對任何人提起,包括家人。後來鄰居搬走後,她依然不敢踏出家門,甚至不敢上班,因為會勾起當年被性暴的畫面。在生活上,她拒絕或避免接觸男性,心靈嚴重受創。當時在公營醫院工作的黃宗顯,希望把個案轉介給社工及相關志願機構跟進,但遭當事人拒絕。「給你一個人知道,我已經好辛苦。再多些人知道的話,我很大壓力。」最後,她接受藥物治療、行為治療等輔導,開始敢走出家門。

施暴者不分性別 眼神、觸碰同屬性暴力
酗酒濫藥——醫生指出,創傷後遺症患者在自殺、酗酒和濫藥方面,風險較高。(Jarin13@iStockphoto)

治療關鍵——承認自己受到傷害

不少受害人對性暴力經歷難以啟齒,如何展開治療?吳惠貞表示,治療關鍵在於受害者承認自己受到傷害,從而面對創傷經歷。她表示,接受輔導治療時,社工會先為當事人做心理評估,檢查有否出現創傷後遺症、抑鬱症等徵狀;假如受害人處於逃避或麻木狀態,社工可向其展示評估結果,讓當事人了解事件的影響,「如果當事人一直不肯承認自己是受害人,很難展開治療」。

吳惠貞以遭到全裸搜身的女事主個案為例,她最初接受輔導治療時,只能以點頭或搖頭來回應問題,「她完全沒有預想這樣的事情會發生,所以害怕到全身顫抖,不懂反應」。她之後確診患上抑鬱症,經兩至三個月輔導及藥物治療後,情緒方漸漸恢復平靜,「對某些人而言,全裸搜身這行為把自己去人性化,有感自己被當作物件(Object)來看待」。

文:鄧安琪、李袓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知多啲:大合唱≠音樂治療 有情緒困擾快求診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5%a4%a7%e5%90%88%e5%94%b1-%e9%9f%b3%e6%a8%82%e6%b2%bb%e7%99%82-%e6%9c%89%e6%83%85%e7%b7%92%e5%9b%b0%e6%93%be%e5%bf%ab%e6%b1%82%e8%a8%ba/ Mon, 23 Sep 2019 08:02: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77
知多啲:大合唱≠音樂治療 有情緒困擾快求診
找認同感——有不少網民自發在不同場合大合唱,從中找到認同感或同路人。(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近期有網民發起在不同場合大合唱,到底對紓緩情緒有沒有幫助呢?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及註冊社工周雪甄認為,大合唱沒有治療目標,談不上有治療效果,但有紓緩情緒作用。平時看到新聞不開心,可能獨自在家哭泣,但當在外面與其他人大合唱時,亦即所謂的「集氣」,可以紓緩某些情緒。

只要覺得這首歌能夠與自己連結,而且可以寄託情感,已經是一首「好歌」。但須留意,處理情緒困擾與紓緩情緒是兩回事,並不是聽音樂便能解決。如有情緒困擾問題,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和跟進。

釋出安多酚多巴胺 紓緩情緒

知多啲:大合唱≠音樂治療 有情緒困擾快求診
鄭寶君(受訪者提供)

臨牀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補充,有研究指出人類在聽音樂的時候,腦部的回饋反應(reward system)與進食時相似,很多時都會釋出紓緩情緒的物質——安多酚及多巴胺。不論創作、表演等任何形式的音樂,都會在腦部有類似的反應。音樂一方面可以紓緩情緒,另一方面有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繫,「簡單而言,即是we connect」。鄭寶君提到有研究發現,一群人一起聽歌或唱歌,特別是一些節拍感較強如戰曲的時候,人與人的距離感會減少,感覺更親密。某些音樂可以激動人心,因為人們在聽同一首歌曲時,從中找到共同的情感,形成凝聚力。

找共同情感 形成凝聚力

在大合唱中,人們找到認同感或「同路人」。鄭寶君從社會行為角度分析,市民覺得自己在集會中有一個角色,所以在集會中參與合唱;同時,他們因為參與了合唱,覺得自己是認同集會背後的理念。面對當前情况,很多人都希望找到在社會上自己可擔任的角色,合唱可能是其中一個方法。她認為這是既和平而且安全,表達自己情緒和個人感受的方法。

相關文章:

【有片】大合唱we connect 音樂治療建溝通平台

]]>
【有片】大合唱we connect 音樂治療建溝通平台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c%89%e7%89%87%e3%80%91%e5%a4%a7%e5%90%88%e5%94%b1we-connect-%e9%9f%b3%e6%a8%82%e6%b2%bb%e7%99%82%e5%bb%ba%e6%ba%9d%e9%80%9a%e5%b9%b3%e5%8f%b0/ Mon, 23 Sep 2019 07:59: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63
【有片】大合唱we connect 音樂治療建溝通平台
音樂治療——失意時唱歌聽歌玩樂器,並不等同音樂治療。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周雪甄(圖)解釋,音樂治療是透過音樂技巧和音樂元素,配以心理學和輔導學的知識,以達到治療目標。(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反修例運動至今已超過100天,港人負面情緒積累。近來不少市民在香港各區大合唱,齊齊集氣,可否為悲傷憤怒不安找到出路?
音樂治療的應用範疇廣泛,包括情緒受困擾的人、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等。一起合唱感覺治癒,是否等於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 須配合心理輔導

相信不少人都試過,失戀時找來一班朋友大唱慘情歌「療傷」。然而平時唱歌、玩樂器、聽歌,並不等同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在英國、美國、澳洲、德國等國家,音樂治療屬於輔助醫療,必須由註冊音樂治療師進行。目前,香港部分醫院提供音樂治療,例如基督教聯合醫院瑪麗醫院。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及註冊社工周雪甄(Cat Chau)表示,治療師與參加者之間建立治療關係(therapeutic relationship),透過音樂技巧、心理學和輔導學的知識、音樂元素,以達到治療目標。

 

應用廣泛 藉樂器互動梳理情緒

【有片】大合唱we connect 音樂治療建溝通平台
互動梳理——音樂治療並非純粹聽音樂,治療師會利用樂器與參與者互動,幫助他們梳理感受、情緒和需要。(林靄怡攝)

音樂治療的應用層面廣泛,對象包括特殊學習需要兒童、認知障礙長者、長期病患者、情緒受困擾人士等,治療目標視乎參加者的年齡和需要而定。在歐美等國家,音樂治療師更會入產房,透過音樂協助產婦在自然分娩時減痛。

以情緒困擾為例,反送中運動持續數月,市民大眾的負面情緒或未及梳理。周雪甄透過音樂治療,為受事件影響的人提供情緒支援,當中有求助人受社會氣氛影響,勾起本身已有的問題,例如家庭關係、童年經歷。「很印象深刻的一次,有一名女士告訴我,不知道在這段時間自己在做什麼。當看到電視畫面的情景,她就覺得好傷痛,又不停追看社交媒體的資訊。」當周雪甄用鋼琴彈奏簡單音調,對方的眼淚便流個不停。

 

樂器選擇彈奏方式 反映困擾原因

【有片】大合唱we connect 音樂治療建溝通平台
樂器選擇——接受音樂治癒時,參與者可選擇喜歡的樂器,譬如沙槌、波板糖鼓。而選擇什麼樂器、如何彈奏,可能都反映困擾背後的原因。(林靄怡攝)

 

音樂治療不是純粹聽音樂,治療師會利用樂器與參與者互動。「我邀請她選一件樂器一起參與,她想要音量較細的樂器,便選了一個蛋形的小沙槌。原因是她覺得自己在這個社會裏,沒有什麼可以做,就好像這隻雞蛋,聲音又好細,她說自己的人生就好像鵪鶉一樣,有很多不滿很想講出來,但不敢發聲。」周雪甄指出,參加者如何彈奏、選擇什麼樂器,都有背後的原因;音樂治療就是利用音樂和樂器,幫助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需要。

求助人後來快速敲打鐵片琴,奏出明快而連續的琴音。周雪甄接着與她一起彈奏,以音樂作回應,讓她重新演繹和說出感受。她透露家人經常吵架、家無寧日,回家得不到安寧,但又不願出去面對社會這種氣氛。「音樂不是要去改變一個人,而是在對方接受到的情况下,慢慢與她一起找出她本身的內在資源(潛力、特質)。透過玩樂器,她發現原來可以輕力敲打,或是節奏不用太頻密。退一步不是抑壓自己,其實是給自己一個空間,而正正是她在這段時間需要的。」周雪甄認為,音樂治療可讓參加者透過與音樂連結而有所領悟。

 

作歌詞 助焦慮症小學生表達感受

音樂治療的過程除了聽歌、玩樂器,還可以創作歌曲。周雪甄提到,一名患有讀寫障礙和焦慮症的小四學生,從來都收藏自己的情緒,無論開不開心都不會說出來;接受大約7節音樂治療後,透過創作歌詞,開始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言語有時不足以表達內心的感受,音樂治療就正正可以補足。透過音樂和輔導技巧,協助參加者將內在感受呈現。」

 

自閉兒由無反應到模仿音節回應

【有片】大合唱we connect 音樂治療建溝通平台
馮桂儀(李祖怡攝)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項目經理馮桂儀表示,任何人的本能都對音樂有一份與生俱來的安全感及反應,而對於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音樂是一把能打開他們與外界溝通之門的鎖匙。在學校教育裏,可利用音樂介入的策略幫助他們,但要視乎學生的能力和特殊需要去決定使用什麼樂器,譬如鼓勵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可以打非洲鼓等敲擊樂以釋放多餘的能量。

對於語言及表達能力較弱的小朋友,可用樂器或歌詞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至於社交能力較弱的兒童,也可透過輪流打樂器訓練他以非言語的方式互動。一名今年升小二的學生,患有嚴重自閉症和嚴重智力障礙,從未接觸過音樂,花約一年時間上了30節訓練後,開始懂得以音樂與人溝通。「他的轉變是由完全沒有反應,到有動作反應,直至現在有聲音反應。他會模仿音節,譬如聽到lu la la lu la la,他便跟着尾音發出lala……」

馮桂儀提醒,如果當事人對音樂沒有興趣,則難以利用音樂刺激反應,亦不會有治療成效。因此,家長亦毋須迫子女學樂器,否則音樂只會變成一個懲罰。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大合唱≠音樂治療 有情緒困擾快求診

]]>
你抑鬱嗎?網上自我測試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4%bd%a0%e6%8a%91%e9%ac%b1%e5%97%8e%ef%bc%9f%e7%b6%b2%e4%b8%8a%e8%87%aa%e6%88%91%e6%b8%ac%e8%a9%a6/ Mon, 08 Jul 2019 06:29: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215 【明報專訊】抑鬱症是常見的情緒困擾。根據醫管局統計,本港有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患者會感到情緒低落,會持續幾星期甚至幾個月變得思想負面,失去興趣或動力,因而影響生活功能。

 

抑鬱症, 情緒困擾, 抑鬱,
抑鬱徵狀——經常失眠、感到疲倦、對活動失去興趣、有很多負面思想,甚至有自殺念頭,可能患有抑鬱症。(明報製圖)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抑鬱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包括腦部傳遞物失調、家族遺傳(生理)、思想謬誤(心理)和生活壓力(環境)等。

經歷抑鬱症的人會出現不同的身體反應,行為受到影響,思想變得負面,久而久之,這3個範疇會互相影響,因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令情緒困擾一直持續。

身體反應:感疲倦、失眠或嗜睡、體重驟變、專注力下降、心情煩躁、食慾增加或減少

行為:處事模式和以前不同,例如:對活動失去興趣、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緩、表現退縮

思想:大多為負面想法,如感到內疚、覺得自己無用、覺得情况會變差、對將來沒有希望、有自殺念頭

抑鬱及焦慮情緒自我測試:bit.ly/2Zos43p

 

及早介入 擊退情緒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和新生精神康復會合作,推行「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建立階梯式網上自助心理支援平台,當中的「情緒GPS」以自學方法提供低密度的簡短心理介入(Low-intensit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這種方法有別於傳統,強調自主學習。新生會心理健康主任向受情緒困擾人士,包括抑鬱或焦慮,提供心理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令有需要人士更快得到具臨牀實證的治療。

 

相關文章︰

丈夫猝逝兒子患病 結伴同路人 重拾生活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