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問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18 Oct 2024 08:40:2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情緒問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學童適應障礙徵狀?開學、考試、長假期高危 不及早處理增患焦慮症、抑鬱症機會 //www.afterroberto.com/%e5%ad%b8%e7%ab%a5%e9%81%a9%e6%87%89%e9%9a%9c%e7%a4%99%e5%be%b5%e7%8b%80-%e9%96%8b%e5%ad%b8-%e8%80%83%e8%a9%a6-%e9%95%b7%e5%81%87%e6%9c%9f%e9%ab%98%e5%8d%b1-%e5%a2%9e%e6%82%a3%e7%84%a6%e6%85%ae/ Fri, 18 Oct 2024 08:40: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51 升學對小朋友來說是重要的轉變之一,而任何轉變都難免帶來壓力。由幼稚園入學、升小學、中學,甚至每個學年的開始,學生們都可能因生活上種種轉變被壓力所困擾,有些還會出現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的徵狀。究竟這種心理狀况,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家長應如何應對?若不及早處理,會否演變為抑鬱症、焦慮症呢?

不少家長都曾有這些經歷:每早要孩子起床上學甚為艱難,要不孩子賴床不加理睬、要不發脾氣大鬧一場;孩子下課後顯得悶悶不樂,連對最喜歡的零食、活動、玩手機等都顯得冷淡。家長看見孩子似有不懂或不願意表達的情緒,感到擔心卻不知從何入手。

留意學童適應障礙徵狀 對喜愛事失興趣、情緒變暴躁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表示,如果學童對於上學突然顯得很擔憂、不願上學;或在開學後對本來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如嗜好、食物、玩手機等;或有睡眠欠佳、時常發呆、時常感到疲累不堪、對社交不及以往的興趣、忟憎暴躁等情况,有可能是孩子出現「適應障礙」的行為情緒表現。

適應障礙症的患者在面對轉變所帶來的壓力時,未能適應或應對,因而引致心理、行為及情緒問題。學生除了在開學期間會出現適應障礙,考試期間及長假期亦屬高危時間。原因與學生的日常規律有變,或減少與同學見面及面對新的挑戰有關。

不斷「反芻」負面思想 增患焦慮症或抑鬱症機會

李永浩指,在未能適應轉變的背後,孩子心底裏或潛藏着一些負面的想法。有時,壓力會引發他們重複不停地想着負面的事情,心理學上稱為「反芻」(Rumination)。「舉例說,小朋友心裏會想:『如果同學不睬我怎麼辦』,這可能只是一個假想而非事實,但當他們不斷重複這個想法,變得愈來愈擔心卻沒有解決方案,最終,孩子真的會漸漸孤立自己,甚至認為只有在家中才安全,沉迷於自我的負面思想,如不能自拔會增加患有焦慮症或抑鬱症的機會。」

李永浩續稱,如我們看待自己的想法變得負面,思路屬於負面思想,往往會引致以假亂真的感受。家長可教導孩子要時常考究、檢視自己的想法。例如可問孩子:「你怎知道別人看不起你呢?」然後,逐步引導孩子探索思想的真確性:「若同學真的看不起你,他們可能會走開、你說話他們也不會給予反應。但反思你的同學卻不是,他們似乎仍很有興趣聽你的說話呢。」可引發孩子作進一步的反思:「這觀察其實反映同學實際是否跟你想像的一樣負面。」

學童適應障礙徵狀?開學、考試、長假期高危 不及早處理增患焦慮症、抑鬱症機會

「往內」「往外」看壓力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際關係與學業成績,是許多學生的壓力來源。李永浩指,面對壓力時,可從不同層面應對:往內看、也要往外看。所謂「往內」,是指先檢視問題(壓力狀况),衡量這些壓力有多確切(假使是真切的,對自己有什麼不良影響?可以怎樣應對等。)然後,再跟孩子討論可以怎樣提升自我的適應能力。有時更可與孩子試行一些角色扮演的訓練。


相關閲讀:小孩表達抑鬱焦慮情緒或跟成人不同 家長注意6個表現3大壓力來源

藉外在支援因素 助小朋友紓緩壓力

另外,亦可以透過一些外在的支援因素(rescue factors)幫助孩子降低壓力感。例如:

朋輩支持:知道自己無論遇到挫敗或難關,都會有同學朋友的支持、「撐自己」。無論是小息時的玩伴或一起溫習的同學,這種友誼可減低孩子孤立無援的感覺。友誼的建立是自主發生的,家長老師只需從旁觀察、支持便足夠。而當孩子慢慢發現,自己也可以為朋友提供支援,也有助建立自信心。

提升孩子的自尊心:不論能力高低,自卑感往往是負面思想的源頭。如「人人都比我叻」的想法變得以偏概全(generalization),會令孩子低估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成功的證據視而不睹、也把難關想得太嚴峻。另一極端是過度的「完美主義」,以為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才是成功與完美,否則會「災難性」地認為自己是全盤失敗。事實上,每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優點及不足的地方,家長可教導孩子無需過份完美,發揮所長,同時間積極改善自己的弱點就可以了。家長如能耐心地與孩子傾談,讓孩子敞開心扉,才能引導他們從負面思緒中找到出口。

聆聽孩子的心事:只要有傾訴對象,任何情緒都會變得有出路。李永浩指,聆聽孩子時父母不應「訓話」,如此會失去與孩子互動的機會,不特難以支援孩子,更令孩子怕了父母,在家也不安心。若孩子不懂用言語表達,家長可適量提問予以引導,「其實你是否想告訴我你在學校很孤單?」、「害怕別人會怎樣看自己?」回應時,可先取用孩子自己的智慧,「你自己曾經試過如何應付這件事?」如此,孩子便會感到自己有被聆聽,自然會吐露更多內心想法,與家人一起多元地探索紓緩壓力的有效方案。


相關閲讀:【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剝洋蔥」了解孩子壓力根源 制定心理治療適應方案

當然,現實中的親子溝通並不一定那麼順利。「許多孩子來接受心理治療時,有時我都會了解:你為什麼不跟父母說?許多孩子都反映,父母對他們的說話都聽不入耳,不知道如何啟齒。」李永浩指,在輔導的過程中,臨床心理學家會如「剝洋蔥」般讓孩子表達想法,先要弄清楚孩子腦袋內思考的問題是什麼。如果孩子感到有壓力,那麼,壓力的根源是什麼?如果是因為缺乏自信,或可由如何提升自信心開始。想法思路或行為傾向都需要了解,了解後就可更有系統的想出更有效的適應方案。

他時常會跟孩子打這個比喻:「一班朋友去旅行,拍了一張團體照。大家一起看這張團體相,你第一個會看哪個人?」孩子會發現,原來人們通常只會關注自己的模樣。「別人不會特別留意你,你亦不會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要掌握的是你怎樣可以充實自我,而不要被其他人的看法左右了你人生的大目標。」

他補充,適應障礙有時是心理困擾的表徵,如不及早處理,困擾會逐漸擴大,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抑鬱症、焦慮症等;亦有些時候,適應障礙的行為表徵,是由自閉症譜系障礙或過度活躍症等問題所引發。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其獨特之處,家長如對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感到不解,可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診斷及意見。

]]>
2024世界精神衞生日:推動職場精神健康 (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7%b2%be%e7%a5%9e%e8%a1%9e%e7%94%9f%e6%97%a5-%e6%8e%a8%e5%8b%95%e8%81%b7%e5%a0%b4%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Mon, 07 Oct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055

世界心理衞生聯盟將每年10月10日定為世界精神衞生日,以提高公眾關注精神健康。今年活動的主題為「優先關注職場精神健康由此刻做起(譯自”It is time to prioritize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許多人或誤以為沒有精神疾患便等於精神健康,其實良好的精神健康還包括有效應對生活壓力、發揮潛能並為社會做出貢獻。促進精神健康可為僱主及僱員雙方帶來好處。有研究指出,僱員的工作滿意度和幸福感愈高,愈能減低倦怠感及缺勤率,並可提高生產力,激發潛能及創意,同時可為企業提升形象,吸引及挽留人才,獲取顧客及社會的認同及支持。

2024世界精神衞生日:推動職場精神健康 (衛生處方)
不要以為沒有精神疾患即等同精神健康,其實良好的精神健康還包括有效應對生活壓力、發揮潛能,並要為社會做出貢獻。若在職場中,能夠進一步促進精神健康,可為僱主及僱員雙方帶來好處。(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建職場精神健康

為推動職場精神健康,我們鼓勵更多僱主支持並簽署《精神健康職場約章》,透過與僱員一同實踐有關的行動項目,共建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部分建議如下:

僱主/管理層:

  • 調整工作時間,安排彈性工時
  • 靈活及人性化的工作安排
  • 調整目標和職責,讓員工發揮所長
  • 保持雙向溝通

僱員:

  • 尊重及支持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
  • 避免使用「痴線」、「白卡」等帶有偏見的詞語
  • 避免以患者的精神健康問題開玩笑,或輕視他們的狀况

以下的方法亦有助在職人士管理壓力,促進精神健康:

  • 平衡工作及休息
  • 培養健康興趣,拒絕以吸煙、飲酒等不良方式減壓
  • 定時、適量及均衡飲食,避免情緒化飲食
  • 肯定自己的工作貢獻,勿過度自我批評
  • 保持社交聯繫,與人分享、互相支持
  • 遇上精神健康問題時主動求助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正視職場上的污名化

要推動職場精神健康,還需要對抗「污名化」。常見的「污名化」包括視受精神困擾人士為具性格缺陷、無法正常工作、不可靠、懶散、危險、無法康復等。

職場上的「污名化」打擊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向外求助的意願,致問題惡化,造成更大損害,更難復元及融入社會。

事實上,在接受合適的治療後,很多復元人士亦可以在工作上發揮所長,與同事和諧相處,為團隊繼續效力。

如想獲取更多精神健康資訊,請瀏覽「陪我講Shall We Talk」專題網站(https://www.shallwetalk.hk)或《精神健康職場約章》專題網站(https://mentalhealthcharter.hk)。

撰文:何宗偉 (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

]]>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5%9b%b0%e6%93%be%e9%9d%9e%e6%9c%9d%e5%a4%95-%e7%95%99%e6%84%8f8%e5%80%8b%e8%a1%8c%e7%82%ba%e8%a1%a8%e5%be%b5/ Fri, 03 Nov 2023 05:02: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202

【明報專訊】長者與他人發生衝突、爭執,或做出傷害他人及自己行為,釀成悲劇,新聞屢有報道,情况令人關注。當長者情緒受到困擾而沒有適當宣泄或處理時,不單影響日常生活、人際社交、睡眠質素,嚴重更會增加患情緒病風險,如抑鬱症、焦慮症等,對身心健康及生命構成威脅。因此,協助長者妥善管理情緒相當重要。(編按:長者出現情緒困擾並非朝夕之事,建議家人或照顧者多留意長者,若出現以下8種行為表徵,包括:失眠或嗜睡、對大部分事情失去動力、坐立不安、食慾或體重明顯改變等,必須及早處理……)

常見情緒病抑鬱症焦慮症  長者及照顧者留意8個行為表徵

長者最常見的情緒病包括抑鬱症(depression)和焦慮症(anxiety),成因簡單分為環境因素及個人因素。

◆環境因素出現轉變  長者難適應感壓力、壓抑

當外在環境及事物出現轉變,例如社會經濟、政治、家庭狀况,長者適應出現困難、感到壓力,因而產生緊張、擔憂、惶恐、憤恨、壓抑等不同情緒反應。

好像新冠疫情期間,社交距離及隔離措施影響下,長者日常生活規律被擾亂,社交活動停止,令長者感到徬徨無助、孤獨和鬱悶等。調查發現,在第五波疫情期間,不少長者因為擔心感染後會連累家人而產生抑鬱、焦慮或孤獨等負面情緒。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及早處理–長者最常見的情緒病有抑鬱症和焦慮症,家人或照顧者若察覺長者有情緒困擾,應及早處理。(AmnajKhetsamtip@iStockphoto)

◆個人因素如患病、親人離世 衍生負面情緒

長者個人性格或狀况改變而衍生不同負面情緒,包括:

‧身體機能衰退(如聽覺、視覺、活動能力、吞嚥能力等)

‧患上疾病(如認知障礙症、心臟病、腎病、中風、癌症、各種痛症等)

‧親人離世或離開(如配偶過身,子女移民、遷出等)

‧角色改變(如退休、失業等)

‧思考模式(如想法悲觀、逃避面對問題等)

‧性格(如對事情過分緊張、固執、不接受他人意見、不想麻煩別人等)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身體退化–隨年齡增長,長者身體機能衰退,容易令自尊心及自信心受損,影響情緒。(RyanKing999@iStockphoto)

身體轉差 失依靠惹抑鬱

隨年齡增長,長者身體機能下降,自理及活動能力減弱,加上疾病影響,需要長期服藥、覆診,並承受患病帶來痛楚、不適及不同醫療程序;而體弱長者甚至洗澡、如廁、進食等都需要人協助,這些轉變都影響自我形象,令自尊心及自信心受損,甚至否定自我,認為自己無用和無價值,對生活及生存感到沮喪、無望、無意義,身心飽受煎熬,情緒受到困擾。

除此之外,長者退休後會面對各種損失(loss),包括經濟收入、工作滿足感、權力與社會地位。在家庭中,失去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角色,由以往照顧者角色,變為被照顧者。當子女成長及婚後離開家庭,長者更失去子女生活支援;而當配偶離世,失去老伴的依靠及情感支持。眾多轉變都讓長者對晚年生活感到擔憂、迷惘和不安,亦會覺得被遺棄,產生抑鬱、焦慮等情緒。

情緒變化有迹可尋 留意8個行為表徵

長者出現情緒困擾並非一朝一夕,情緒變化亦非無迹可尋。當家人或照顧者察覺長者出現以下行為表徵時,必須加倍留意,及早處理。

1.對大部分事情缺乏興趣、失去參與動力

2.容易疲倦,精神難以集中

3.坐立不安

4.體重或食慾明顯增加或減少

5.失眠或嗜睡

6.覺得生活沒有價值

7.持續出現情緒低落(例如感到憂傷、空虛、無助)

8.有尋死或自殺念頭


相關閲讀: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家人或照顧者主動關心 了解需要

任何人都有可能面對情緒困擾,但很多時長者基於身體狀况、傳統文化及思想,以及個人性格等,影響表達及求助意欲。因此,作為照顧者、家人,以至社會大眾,可以主動關心,了解他們的困難及需要,提供協助,以避免長者因為情緒問題而出現不幸事件。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重投社交–長者重建人際社交支援網絡、培養興趣等,都有助改善情緒。(imtmphoto@iStockphoto)

改善情緒: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可幫助長者管理及改善情緒問題。如有疑問,應諮詢醫生意見。

‧藥物治療,包括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s)、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s)、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鎮靜劑(benzodiazepine)

‧非藥物方法,包括重建人際社交支援網絡,保持有規律生活作息,培養興趣及鼓勵參與休閒活動,多做舒展身心運動,管控病情,改變個人思考模式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注意飲食健康 作息規律 重建社交網絡

家人及照顧者的鼓勵支持,以及社會大眾的包容接納,對幫助長者改善情緒困擾十分重要。透過傾談、聆聽、分享、陪伴等,可讓長者感到被關懷、尊重與支持,重建人際社交關係,減少疏離感和無助感,亦可嘗試找出引致長者情緒受到困擾的原因,及早跟進。

除此之外,健康及有規律的生活模式,包括定時起牀、進食、參與活動或復康訓練等,都有助消除負面情緒,讓每日生活變得更充實,減少因為生活空虛或無聊而胡思亂想。與此同時,鼓勵長者發展個人興趣,例如音樂、書法、種植等,邀請他們參與各種有益身心的社交康樂活動,例如棋藝、唱歌、舞蹈、記憶訓練等,藉此增加與他人溝通互動,建立更多互助支援網絡。

培養興趣多運動 血清素增快樂和幸福感

另外,可按長者身體狀况,鼓勵多做合適運動,例如步行、放鬆練習、伸展運動等,都有助強健肌肉,改善新陳代謝,而運動過程中大腦所產生的神經物質——血清素(serotonin),可增加快樂和幸福感。

最後,鼓勵長者遵從醫護人員指示,定時服藥及檢查以穩定病情,可減少因擔心病情惡化而產生的不安焦慮情緒。與此同時,教導長者學習以多角度思考,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適應生活上的各種挑戰,有助減少思想鑽「牛角尖」,或出現自怨自艾的情况。

文:鄧志崗(仁濟醫院郭玉章夫人護理安老院副院長、註冊社工)

編輯:朱建勳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ADHD成人患者症狀:工作屢出錯、人際關係緊張、感情易觸礁 易被誤解性格或能力有問題 //www.afterroberto.com/adhd%e6%88%90%e4%ba%ba%e6%82%a3%e8%80%85%e7%97%87%e7%8b%80-%e5%b7%a5%e4%bd%9c%e5%b1%a2%e5%87%ba%e9%8c%af-%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7%b7%8a%e5%bc%b5/ Mon, 30 Oct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152

【明報專訊】兒童診斷出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ADHD)的個案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其實不少成年人,踏入社會工作後,因為工作經常出錯、人際關係緊張,甚至感情婚姻觸礁,才發現自己患上ADHD。(編按:成年人ADHD有哪些症狀呢?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成年患者很容易被誤解為性格缺陷或工作能力有問題,例如粗心大意、不夠細心;患者較難集中精神聆聽別人的說話,甚至會逃避需要持久靜態的事情,影響了他們接收指令或任務;患者也欠缺良好的組織及時間管理能力,並會經常遺失工作上物件或個人物品……醫生是如何分辨真正的ADHD症狀呢?)

成人ADHD患者易被誤解性格或能力有問題?兒童患者症狀持續至成人? 

(編按:香港大學醫學院於今年3月公布與墨爾本大學合作的有關ADHD藥物的全球研究時指出,ADHD是常見的腦神經發展障礙,兒童的全球患病率約7%,成人則約2%。另外,根據港大醫學院2018年9月研究顯示,有近六成半兒童患者的症狀會持續至成人時期。)

ADHD成人患者症狀:工作屢出錯、人際關係緊張、感情易觸礁 易被誤解性格或能力有問題
哪裏出錯?–成年人有ADHD症狀,如在工作上欠缺良好組織力,又或經常遺失物件,很容易被誤解為工作能力有問題或性格缺陷。(peshkov@iStockphoto)

■個案:知名司儀背後ADHD作怪 怕影響事業焦慮抑鬱

現年40多歲,曾在有線電視擔任節目主持、擁有豐富司儀經驗的霍彩玲(Amanda)是ADHD患者。年輕時當保險代理,曾填錯索償文件,令客戶無法獲得賠償;後來成為司儀訓練學校老闆,竟被同事禁止處理重要文件檔案匣。這些情况看似是Amanda欠缺責任心或工作能力有問題,但其實與ADHD有關。

Amanda現時「靠把口搵食」,開設司儀訓練學校,訓練專業司儀,同時亦為學生接工作。11年前,她在偶然機會下,發現自己患有ADHD。

她說,學生年代的她非常活躍,積極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而且頭頭是道,「做啦啦隊隊長、玩唱歌比賽、搞話劇、打排球,總之所有不需要讀書的事情,我都很厲害」。事後看來,她明白自己「過分」好動,是為了逃避一些需要專注的事情如讀書。在單親家庭中長大、身為「大家姐」的Amanda,一直協助媽媽照顧家人,根本沒有空間發現自己有ADHD的傾向。

ADHD成人患者症狀:工作屢出錯、人際關係緊張、感情易觸礁 易被誤解性格或能力有問題
20年經驗–Amanda為首屆全港司儀大賽冠軍,有超過20年司儀及電視節目主持經驗。(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持續行動力不足是抑鬱症、焦慮症或過度活躍症ADHD作怪呢?4個克服方法


自覺有問題 四處找原因

踏入社會工作後,Amanda第一份工作是保險經紀,故不時需要為客戶處理及填寫表格及文件,但由於ADHD症狀,她無法有條理地處理文件,除了因為填錯索償表格,令客戶沒法取得保險賠償;她又試過與專門詐騙保險金的「保險老鼠」角力,一方面要花很多時間處理文件,證明事件並非源於她的疏忽;另一方面又擔心事件會影響事業,因而加劇了Amanda焦慮及抑鬱情况,令她非常痛苦。

ADHD亦曾影響Amanda與丈夫的關係。她說,試過連續3晚下班回家煮菜,將爐火收細後「完全無咗回事」,直至丈夫回家才發現自己不但忘了吃菜,連爐火也沒有關掉。「一晚也算了,連續數晚也是這樣……(丈夫)有多愛自己也好,也會發火吧!」

Amanda自覺有「問題」,卻一直找不出原因,更試過用水晶、人格類型測試(MBTI)等為自己的「問題」找出原因。直至有一次,偶然看到一段有關ADHD短片,發現ADHD症狀竟跟自己的「問題」很相似。

本港沒有治療成人ADHD的專科醫生,Amanda在2008年首先向治療兒童ADHD的精神科醫生求醫,傾談時不自覺地流下眼淚。她說,其實那時一直感到不開心和焦慮。經醫生診斷,除了ADHD外,她亦患有抑鬱症。

當時Amanda報讀了一個遙距碩士課程,為了專注讀書,離開了保險業,她說,「遙距課程更需要自律」,加上怕ADHD症狀會影響讀書,故她積極治療。當時醫生主要提供藥物治療;抑鬱症方面,她找心理輔導,直至2010年,Amanda自覺情况有改善,便沒有再看醫生。

藥物、認知行為治療 雙管齊下

完成碩士課程後,Amanda創辦了司儀學校,惟ADHD的「問題」又來襲。她試過刪掉公司電腦的重要文件匣,因為「犯錯犯得太誇張」,令她雖然身為老闆,卻被同事禁止接觸公司的文件匣。Amanda於2015年再求醫,今次她找到一個本身患有ADHD、曾在美國修讀心理輔導的普通科醫生,Amanda同時接受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效果十分理想,至2019年病情受控。有感看私家醫生花費太大,故她轉往公立醫院繼續跟進。

ADHD常見神經發展障礙  全球兒童患者7%成人2%

香港大學醫學院於今年3月公布與墨爾本大學合作的有關ADHD藥物的全球研究時指出,ADHD是常見的腦神經發展障礙,兒童的全球患病率約7%,成人則約2%。另外,根據港大醫學院2018年9月研究顯示,有近六成半兒童患者的症狀會持續至成人時期。

本地患者成人佔一成八 家族遺傳患病率增3倍

醫管局數字指出,在2022/23年度,有21,300名ADHD患者到公立醫院精神科求診,當中17,500人為兒童和青少年患者(5至17歲),約3800人為18歲或以上成人患者。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允丰表示,成年人確診ADHD,有可能是小時侯沒有被診斷出來,或是沒有接受合適治療;另一個原因是,孩童時期人生及生活相對較簡單,但患者長大成人後,「突然間人生有很多東西要兼顧」,以往的方法已經無法應付,因此ADHD症狀會較孩童時期明顯。他又稱,ADHD有可能來自家族遺傳,「如果家人有的話,患病機率多3倍」。

事實上,成年人ADHD症狀,很容易被誤解為性格缺陷或工作能力有問題,例如粗心大意、不夠細心;由於患者較難集中精神聆聽別人的說話,甚至會逃避需要持久靜態的事情,因而影響接收指令或任務。成人患者亦欠缺良好的組織及時間管理能力,並會經常遺失工作上物件或個人物品。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分辨ADHD 18症狀作評估

醫生如何分辨是出於真正的ADHD症狀?李允丰解釋,香港通常按照美國的準則,評估ADHD問卷中有18項症狀,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各佔9項,若兒童在「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兩個範疇中,各有6項或以上便屬於患ADHD,成人則要各5項。問卷中所用的字眼演繹很主觀,例如某一種症狀經常出現,「經常」的定義是指ADHD症狀在兩種環境下出現,才可以被確診,「不能說在學校才有ADHD,在家則沒有ADHD」。另外,也要看有關症狀是否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導致功能障礙(functional impairment)。

ADHD成人患者症狀:工作屢出錯、人際關係緊張、感情易觸礁 易被誤解性格或能力有問題
李允丰(受訪者提供)

設平台助成人患者 鼓勵求醫

一次機緣巧合,Amanda以ADHD患者身分為協康會任講座嘉賓,有與會者見她說話甚有條理,清晰分明,一度質疑她是否真的有ADHD,激發起她利用自己長處,幫助其他成人ADHD患者的想法。於是,她在2019年成立社企「Let’s Talk ADHD」社交平台,去年成立非牟利機構「香港成人專注力協會」,主要服務對象是成人ADHD患者。她說,希望鼓勵多些成人ADHD患者主動求醫,「如果有近視,你會主動去驗眼及配眼鏡,因為視力不正常會影響別人,亦為自己帶來不便」。10月是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關注月(ADHD Awareness Month),可留意:www.letstalkadhd.hk

文:王木音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 「求助非軟弱」 倡年輕人、大學生關愛自己 家長多陪伴克服逆境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b1%82%e5%8a%a9%e9%9d%9e%e8%bb%9f%e5%bc%b1-%e5%80%a1%e5%b9%b4%e8%bc%95%e4%ba%ba-%e5%a4%a7%e5%ad%b8%e7%94%9f%e9%97%9c%e6%84%9b%e8%87%aa%e5%b7%b1/ Tue, 24 Oct 2023 06:54: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111

【明報專訊】8間資助大學的學生事務代表(22日)發表聯合聲明,稱最近發生數宗大學生及年輕人不幸離世事件,深表哀痛。他們呼籲大學生重視個人心理健康,並明白自我傷害不能解決問題;另鼓勵學生尋求幫助,向信任的人傾訴表達個人感受,以及在校內以至校外與友輩互相關懷和支持,「我們共同努力確保每位學生在其大學生涯,都感受到校方的關懷和支持,及聆聽他們的聲音」。

籲重視心理健康「求助非軟弱」倡家長多陪伴增克服逆境技能

聲明來自八大的學務長、輔導長或副校長等,分別向大學生、社會上的年輕人、家長呼籲,其中向年輕人提及「請關愛自己」,照顧個人身心健康,在生活和學習之間取得健康平衡,做讓自我感到快樂和放鬆的活動,如運動、聽音樂或幫助他人。「尋求幫助是堅強和認識自我的表現,絕非軟弱。」

「致家長的話」則提醒透過給予子女更多鼓勵和陪伴,父母能有助引導子女以更堅強的意志應對困難,而年輕人克服逆境所需的技能,往往源自家長的指導和陪伴。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葉兆輝稱疫後建立人與人關係需時

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昨向本報稱,一直都有監察有關情况,對近日事件感憂慮,擔心是「2016年的翻版」(當年連續數月發生多宗事件)。他認為現時學生面對後疫情時期,而他們疫情時自身精神健康、與朋輩關係未必理想,升大學新環境使其迷惘、需時建立關係,認為八大對近一兩年入學的新生更需多關注。


相關閲讀: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葉兆輝稱,除了導師可更主動關心學生情况,大學層面上,可於保護私隱前提下藉問卷了解學生入學時的精神健康問題,提供合適支援。他又稱,過去曾讓大學生組織精神健康活動,他們更理解同輩情况,成效理想,建議可再推動。至於中學生,葉稱亦留意到發生數宗事件,不論高中趕公開試進度、初中面對新環境適應皆面對困難,認為整體來說後疫情時代需下工夫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www.afterroberto.com/%e7%aa%81%e7%84%b6%e9%9b%a2%e4%b8%96-%e5%96%aa%e8%a6%aa%e4%b9%8b%e7%97%9b%e9%9b%a3%e6%94%be%e4%b8%8b-%e4%bb%a5%e8%81%86%e8%81%bd%e5%92%8c%e9%99%aa%e4%bc%b4%e4%bd%9c%e5%ae%89%e6%85%b0/ Tue, 19 Sep 2023 08:50: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814 【明報專訊】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每年有超過5萬人去世,當中涉及急病、意外和自殺的個案約佔25%,即每4名死者就有1人在毫無預兆下突然離世。面對突然而來的死亡,至親好友即時反應是震驚和難以置信;而其他哀傷情緒如焦慮、憤怒、遺憾、自責等亦會陸續浮現,維持多久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在一年半載後有明顯改善,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甚至永遠悲傷。(編者按:筆者偶然讀到一名外國作家對哀傷的理解後,發現原來並非每份哀傷都可以放下,當哀傷無法縮小時,不如考慮將生命擴闊,令哀傷的影響力及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怎樣做到呢?)

至親突然離世  喪親者哀傷難放下 安慰陪伴勝說話

嘉儀結婚20年,沒有孩子。夫妻都是專業人士,收入不俗,一直以來生活十分寫意自在。一天,嘉儀的丈夫獨自在停車場準備駕車上班時,突然心臟病發昏迷,2小時後被發現時已經死去一段時間。嘉儀知道消息後,情緒即時崩潰,完全無法相信、無法接受數小時前還一起吃早餐的丈夫,已經永遠離開了。

事後,嘉儀需要服食精神科藥物和接受心理輔導。過了1年,她的情况大有改善,工作和日常生活差不多恢復正常,但每當憶起丈夫,仍會難過痛哭,悲傷始終未能放下。

我發表過一篇以〈最沒用的安慰說話〉為題的專欄文章,當中10句說話是我在多年輔導中,從不同喪親者分享中收集得來。文章刊登後,不少讀者在社交網站留言,既然有10句沒用的安慰說話,那麼什麼才是「有用的安慰說話」?

其實我跟各位一樣,希望找到那句只要一說出口,就能夠令喪親家屬恢復過來、重新得力的奇妙說話。可是經過16年尋覓,接觸近1000個喪親家庭,遺憾仍沒任何頭緒;相反,一句就令家屬加倍難過、失望,甚至憤怒的說話倒是存在。曾經有喪親家屬表示,至愛逝去的悲傷是錐心刺骨,因為當中夾雜多年彼此之間的愛和回憶,有時再加上又愛又恨的關係。試問這麼深厚複雜的情感,又怎能單憑一兩句說話就得到釋放。

喪親者或情緒激烈 需包容、接納、願意聆聽

在撰寫這篇文章前,我搜尋不少外國及本地資料,得出結論是,相比起說話,聆聽和陪伴才是最有效的安慰方法。聆聽是大部分人都擁有的基本能力,但並非人人都能夠做得好。有些人在聆聽過程中左顧右盼,根本沒有專注在對方的分享之中,令人感到不受尊重。又有不少人在聽到別人悲傷故事時,會不自覺地進入專家模式,急於分析和評估對方情况,給予意見或解決問題方法;當然這並非錯誤,但有時候喪親者需要的是包容和接納,即他在親人突然離世後有多麼激烈的情緒,如何無理取鬧,甚至滿口粗言穢語地發泄憤怒,你都願意靜靜地坐在旁邊,嘗試盡量聆聽和盛載他的感受。

曾經有意外死者家屬因過分悲傷,在急症室大吵大鬧,指罵醫護人員毫無用處,未能救活她的親人。當時我嘗試行近去安慰她的情緒,卻被拒絕,甚至大聲責罵並要我離開。當然我沒有離開,相反緩緩地坐在她旁邊,並跟她說:「我不會說太多話,只是想陪陪你,因為稍後醫護人員或警察都可能需要找你處理一些事,我可以幫你好好完成。」那天我陪了她約3小時,只是陪她去見醫生和警察,買水給她解渴和送她往巴士站乘車回家。兩天後,她主動致電辦公室找我,希望我陪她處理殯葬事情。面對突然而來的死亡,陪伴喪親家屬妥當完成需要或想做的事,就已經給予很大幫助。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設計圖片,模特兒非文中個案事主,Filmstax@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真正的陪伴:觀察和感受對方需要 從一支水到一個擁抱

在香港,每一個突然死亡個案都需要呈報死因裁判官,過程可能需要見法醫、落口供和出席死因研訊。大部分市民應該不曾經歷這些程序,難免會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時候如果有人陪伴在旁,往往能夠有效地讓他們慢慢安定下來。

另外,真正有效的陪伴並非只在旁邊不發一言,而是敏銳地觀察和感受對方的需要,作出適當行動。例如你察覺到對方已經站了很久,便嘗試找一個合適地方讓他休息一下。若然知道對方已經在手術室門外等候多時,就應帶一些小食和水給他充飢。如果你感到家屬的情緒開始激動,就輕拍他的肩膀或擁抱。陪伴最重要是隨時準備「接着」對方「拋出」的需要,而並非拉他的手急着前行。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錐心之痛–至親逝世的悲傷錐心刺骨,難以單憑一兩句安慰說話就能得到釋放。(Chinnapong@iStockphoto)

如何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聆聽和陪伴能讓喪親者得到安慰和支持,但在我10多年輔導經歷中,曾遇過一些個案,無論如何努力嘗試不同的輔導手法,對方的悲傷程度仍然維持原狀,絲毫沒有下降。過往我一直認為哀傷輔導是要用盡方法幫喪親者放下哀傷,重新充滿力量,積極向前開展新生活。直至經歷3年疫情,我體會到人的能力原來十分有限和渺小,很多時面對外在環境發生的事,根本無力改變。

過去3年,有個案事主在疫情前親自送老父入住老人院,殊不知那是最後一次見面,之後老父染疫、病危、入院和離世,他都無法陪伴在旁。在輔導室裏,他表現出強烈遺憾;另一名個案事主在疫情稍為緩和時外出與朋友聚餐,卻因而受感染,更傳染家人,導致家中一名長者離世,他不斷怪責是自己害死家人。當我聽着他們的故事,不禁聯想若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是否能夠做到放下悲傷?

帶着悲傷繼續生活下去,是否就不可接受,甚至會被標籤為有情緒問題?在我感到迷惘,對從前深信的輔導目標抱有疑問之時,偶然讀到一名外國作家對哀傷的理解,竟為我帶來全新的想法和出路:

很多人誤以為哀傷會因時間而逐漸縮小。真相是,哀傷從不曾變過,是生命隨着哀傷而逐漸強大了。(〈隨着哀傷而成長〉Growing around grief, Lois Tonkin)

嘗試令哀傷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

這段短短的文字讓我發現,原來並非每份哀傷都可以放下。當哀傷無法縮小,不如考慮將生命擴闊,從而令哀傷的影響力及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如果大家未能了解這概念,我用下列兩條數學算式解說。

例子一:3/4(75%)→ 1/4(25%)

在第一條算式中,分子代表「哀傷」,分母則代表「生命」。¾相當於75%,即是代表一名喪親者處於非常悲傷的狀態時,悲傷佔據他大部分的生命;當這人獲得關懷後能減少哀傷,分子變成1,那麼哀傷在他生命中的比例就大幅下降至25%。

例子二:3/4(75%)→ 3/40(18.75%)

如果一個人的哀傷經歷太嚴重,分子完全不能改變(75%),該怎樣做才能讓哀傷百分比減少?答案就是將分母加大,例如由4變為40,哀傷在生命中的比例就會由75%下降至18.75%。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相關閲讀:【心臟病與三高】胸痛、呼吸困難?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


開放自己 參加興趣班 行山做義工 或能與哀傷共存

幫助喪親者,除了盡力協助他們減輕哀傷外,原來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鼓勵和幫助他擴闊生命。當生命範圍夠闊夠大,即使哀傷仍然存在,但對生命的影響會減低很多。當哀傷真的無法放下,就毋須勉強自己,反而考慮開放自己的生命,接受無限可能和不同邀請,例如有朋友相約參加興趣班、外出行山、參觀藝術館、參與義工服務等,即使興趣不大,但不要即時拒絕,反而鼓勵自己嘗試出席。日子久了,或許發現自己能夠與哀傷好好共存,每當憶起逝去親人,即使仍會哭泣,但再沒有往日般痛楚,那就已經足夠。

文:梁梓敦(安寧服務社工)

編輯:朱建勳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好好照顧自己  每天給自己幾分鐘做關懷練習(仁濟健康快訊) //www.afterroberto.com/%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7%97%87-%e7%85%a7%e9%a1%a7%e8%80%85%e5%a5%bd%e5%a5%bd%e7%85%a7%e9%a1%a7%e8%87%aa%e5%b7%b1-%e5%81%9a%e9%97%9c%e6%87%b7%e7%b7%b4%e7%bf%92/ Thu, 31 Aug 2023 04:03: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473 【明報專訊】認知障礙症患者獨特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往往令照顧者無所適從,容易出現倦怠(caregiver burnout)或情緒問題。正努力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你,請也好好照顧自己!(編者按:照顧者可以每天在忙亂生活中讓自己停下來數分鐘,做自我關懷練習。縱使在困難時候,照顧者更要給予自己一份仁慈和疼惜,才能維持身心平衡,繼續在漫長的照顧者道路走下去。)

認知障礙症患者有不同的行為、情緒問題 照顧者無所適從

認知障礙症患者早期一般會有迷路、性格改變、不能獨立處理某些日常活動等病徵。在這個階段,照顧者尚可以學習溝通技巧、記憶遊戲、日常照顧訓練等,以減輕患者的行為和情緒問題。若患者病徵嚴重或去到晚期階段,可能會大小便失禁,有暴力行為,認不到至親,有抑鬱傾向,出現妄想和幻覺等。照顧者付不少時間和心力去學習照顧患者,而患者狀態卻每况愈下。在輔導室中會聽到照顧者表達: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好好照顧自己  每天給自己幾分鐘做關懷練習(仁濟健康快訊)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殊不容易,照顧者在困難時候,更要給予自己一份仁慈和疼惜,才能在漫長的照顧者路上繼續走下去。

「佢成日搵嘢掉我,再係咁落去,我驚我忍唔住會打佢。」

「咁多個兄弟姊妹,得我肯同住照顧佢,但佢𠵱家日日話我迫害佢,搶晒佢啲錢……」

「已經仆心仆命咁照顧佢,佢仲成日鬧我,講啲說話好難聽,真係唔想再理佢。」

「佢已經完全唔認得我,無論我做幾多,佢都唔會好番,好無奈無助。」

「我其實想佢快啲走(死),我咁諗會唔會好不孝?」


相關閲讀: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照顧者長年付出身心俱疲 或出現焦慮抑鬱傾向

這些說話反映照顧者開始有倦怠狀况,感到身心俱疲,長年累月的付出沒有意義,不再有動力照顧,對患者感到厭煩,更出現焦慮抑鬱傾向等。照顧者辛酸和內心複雜的情緒往往不為外人所明白。照顧者除了可以尋求專業輔導和社區支援服務以紓緩壓力外,不妨嘗試多一點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 。

心理學家Kristin Neff提出自我關懷概念可分成3個部分:

1. 善待自己

當自己正在受苦時,嘗試體諒自己和對自己溫柔,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需要。

2. 共同人性

意識到世事沒有完美,所有人都會有經歷困難和脆弱的時候,你不是孤單一個。

3. 靜觀

活在當下,不要批判或壓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照顧者自我關懷練習 每天停下來數分鐘 

照顧者可以每天抽幾分鐘,在忙亂生活中讓自己停下來,做自我關懷練習:

1. 找個安靜地方,閉起雙眼慢慢感受自己的一吸一呼

2. 回想最近遇到的困難,感受一下此時此刻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反應

3. 嘗試溫柔地跟自己說:「此刻是艱難的,我感到辛苦。每個人都有難受的時候,其他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我並不孤單」

4. 給自己一個擁抱,感受手心的溫度,關心一下自己,對自己說:「我最近已經好努力,辛苦了。世事沒有完美,有些事不由我們控制,願我能接納自己和原諒自己」

透過定期自我關懷練習,能使照顧者察覺和接納自己不同的感受,避免過分抑壓難受的感覺。在困難時候,更要給予自己一份仁慈和疼惜,才能維持身心平衡,繼續在漫長的照顧者道路走下去。

文:張雯婷(荃灣地區康健中心註冊社工)

]]>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www.afterroberto.com/%e6%9f%a5%e6%89%be%e8%b2%a0%e9%9d%a2%e6%83%85%e7%b7%92%e5%85%83%e5%85%87-%e7%96%ab%e6%83%85%e6%8c%81%e7%ba%8c%e5%82%b7%e8%ba%ab%e5%8f%88%e5%82%b7%e5%bf%83/ Fri, 23 Apr 2021 07:00: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202 過去一年多經歷了一波接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無論受經濟環境、防疫措施、疫情資訊、減薪失業……等影響,有些人會以從容、積極態度面對,有些卻會變得灰心喪志、無故心煩氣躁,甚至引發各種焦慮、情緒問題等。面對同一「疫」境,不同人的反應為什麼會有如此大分別?臨牀心理學家為大家查找「元兇」,再適時善用4個提升抗逆力的方法,有助梳理個人情緒和壓力,突破逆境!

文:謝美芳、夏穎欣 圖:黃永昌

 

疫情下負面情緒元兇:忽略好事、不接受現實

反覆的疫情令人有兩極的表現。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以關閉健身室為例,有人會另選行山、公園進行戶外活動,但亦有人選擇足不出戶。「如果只着眼於疫情當下帶來的負面問題,往往會忽視了很多周邊正面的人和事。」

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名譽教授李永浩博士指出,無論在疫情或逆境中,首要學會「接受現實」。「有些人無法接受現實生活上的轉變,例如長時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因而產生困擾和不安情緒。」兩人都強調,不同人對同一事情會產生不同的看法,箇中抱持哪種「心態」是重要一環。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左)和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右)表示,無論身處逆境或「疫」境,抱持正面心態尤其重要,從經歷中學習,有助提升抗逆力。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容易誘發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5個簡單方法助你應對壓

 

疫境中傷「心」個案 轉換心態成關鍵

以下是他們分享的兩個真實案例:

1/ 一位太太因疫情失去了工作,亦難於短期內找到新工作,其丈夫希望太太留在家中分擔家務,但太太卻認為自己不適合擔任家庭主婦的角色,堅持找新工作,結果夫婦的磨擦多了。

轉個心態:馮博士表示,太太若接受行業現况和個人能力的限制,暫時留在家中,既可分擔家務,亦可以增加親子時間。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親手栽種一些小盆栽,細心留意其成長,同樣可以培養出好心情。

2/ 一名女孩自疫情開始後,經常因腹瀉而入院,她的媽媽深信女兒是因疫情壓力所致。不過,女孩在醫院卻表現正常和開心,但每當準備出院時腹瀉徵狀又再出現。經了解和觀察後,原來媽媽由疫情開始已甚少帶女兒外出,媽媽的雙手亦因擔心染疫而頻洗手搓手致破損。

轉個心態:李教授表示,一直受壓的其實是媽媽,甚至將壓力投射到女兒身上,「製造」了「一出門便會染疫」、「經常洗手搓手才安全」等「現實」予女兒,誘發了女兒身體的免疫反應致腹瀉。他強調,在疫情資訊氾濫情况下,更需要客觀地釐清事實。例如不乏數據顯示,新冠病毒的死亡率並不高,其中70歲或以上的高齡人士才是較高危群組,而非小朋友,反問長期不准小朋友外出是否合適和唯一的防疫方式呢?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下 反覆洗手消毒疑似強迫症? 及早關注 減低強迫行為和思想影響

 

增強個人抗逆力 苦中有樂事

面對疫情持續反覆,李教授強調,「人的最大戰場是自己的腦袋,而人的重要特質之一是懂得改變,故此要學會接受凡事不會完美的現實環境,培育自己正面的心態,定能否極泰來。」

李教授和馮博士提醒,要突破困難或逆境,「抗逆力」尤其重要。以下4個提升抗逆力的實戰方法,人人都可以做到「苦中有樂事」:

1/ 多留意身邊正面經歷:
馮博士表示,在疫情下令不少人感到「辛苦」或「諸事不順」,但是否一點好事都沒有呢?有研究指出,以6樁正面事情或經歷便可以蓋過一次負面經歷!因此不妨發掘或留意身邊「好」事,例如悉心灌溉一些小植物,每日留意盆栽的生長狀况,不難發現親手栽種的成果可以帶來正面和開心的效果,甚至可以感染身邊人,分享和傳遞快樂信息。

2/ 做個平凡英雄(ordinary hero):
人人都可以是英雄,不需要動輒跳海救人才算是英雄。李教授強調,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或同理心,嘗試多行一步,多做一些利己利人的事。那怕只是在疫情下助陌生人「按升降機開關」、做義工,自然能釋放更多「開心」荷爾蒙,成為平凡英雄都不錯!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多發掘和留意身邊「好」事情,學會珍惜當下。

3/ 分清「必要」和「想要」:
即使在疫情下不少人影響了生計,擔心「安全網」再不安全,產生焦慮或壓力……李教授指出,人的基本需要:有水、食物、陽光和空氣已足夠「生存」,若不斷追求更大的「安全網」,便會變得貪婪!一旦身處逆境,一直想着「要由吃魚翅變為麵包」,反而無法適應。時刻提醒自己:享用這個麵包已足夠了。

4/ 珍惜現在,為人生增值:
誰不希望「心想事成」,兩人指出,要明白這個只是「幻想」。要適應人生中有高低、轉變,故此在安逸時要懂得居安思危,面對困境時切忌不斷在問題、壓力中鑽牛角尖,只管減壓亦不可行,要在時間、精力有限的前提下,為自己的人生增值,提升個人的適應力、社群力量等,培育「珍惜現在」的心態,相信自己可以適應任何改變。

 

發覺身邊人不尋常表現 多陪伴切勿困獸鬥

若發覺身邊的家人、朋友在行為或反應出現不尋常的表現或徵狀,馮博士建議,家人或朋友多陪伴他們,嘗試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例如跟他們一同到陽光下走走,專注地做些其他事情,聆聽他們的想法,切勿讓他們在負面情緒中「困獸鬥」。若情况持續,則宜尋求其他專業協助。

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壓力和不安難免,但能夠每天為人生增值,即使小事一樁也可以享受「快樂」。

順逆、情緒起落在於「心態」

李教授深信,無論身處順逆境在乎人的「心態」,他引述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一首詩作總結: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
【爸爸有煩惱?!】慶祝父親節的同時 記得多關心爸爸的身心健康 //www.afterroberto.com/%e7%88%b8%e7%88%b8%e6%9c%89%e7%85%a9%e6%83%b1-%e6%85%b6%e7%a5%9d%e7%88%b6%e8%a6%aa%e7%af%80%e7%9a%84%e5%90%8c%e6%99%82-%e8%a8%98%e5%be%97%e5%a4%9a%e9%97%9c%e5%bf%83/ Fri, 19 Jun 2020 11:22: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87 正在想如何為爸爸慶祝父親節的同時,有沒有發覺爸爸頭上的髮線逐漸向上移?肚腩愈來愈大?又常說自己失眠、扎醒?還會有便秘等腸胃問題?甚至見到爸爸壓力爆煲?為人子女大可以主動多關心爸爸媽媽的身心健康,讓他們及早正視生活和健康問題,做個快快樂樂、身壯力健的爸爸,共渡每一個父親節!

【爸爸有煩惱?!】慶祝父親節的同時 記得多關心爸爸的身心健康

有皮膚專科醫生指出,若整體健康不理想,在面對生理和心理壓力、作息時間不定等前提下,都會影響頭髮和皮膚的生長,即容易增加脫髮機會,而頭皮屑和脫髮問題正是跟都市人的生活和精神壓力息息相關!


 

【脫髮、M字額】查找脫髮、頭皮屑多問題根源 M字額、髮線上移與遺傳有關 掌握正確護髮之道 自然容光煥「髮」

【容光煥發新一年】 查找脫髮、頭皮屑多問題根源 M字額、髮線上移與遺傳有關 掌握正確護髮之道 自然容光煥「髮」

肚腩愈來愈大?莫非是中央肥胖?有營養師指出,要介定中央肥胖,可從腰圍計算,即從肚臍對上大約一吋位置量度,男性腰圍若超過90厘米(35吋半),女性超過80厘米(31吋半)屬於中央肥胖。另外亦可從計算腰圍及臀圍作指標……

 

【肥胖系列】中央肥胖 腹部脂肪踢不走?營養師有計

【肥胖系列】中央肥胖 腹部脂肪踢不走?營養師有計

爸爸夜夜輾轉失眠、頻頻扎醒,甚或醒得太早無法再入睡?長此下去會令人精神萎靡不振、疲倦不堪、思路不清,亦對情緒、記憶及動作協調等帶來影響。怎樣才能擺脫失眠困擾?

 

【睡眠與疾病】失眠?扎醒?教你7個改善睡眠貼士

【睡眠與疾病】失眠?扎醒?教你7個改善睡眠貼士

便秘是十分常見的腸道問題,如有排便困難,有些人會選擇使用瀉藥,但胡亂用藥的話,隨時會有後遺症。其實只要天天做一些簡易小運動,已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及強化肌肉力量,再配合一些飲食習慣,便可以改善問題!

 

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情緒問題本來無分性別,然而在固有的思想中,男性在社會中需要比女性剛強,扮演「強者」的角色,有男士或因此而束縛着自己,面對壓力問題不主動表露出來……男士遇有情緒困擾、壓力頻爆煲,怎辦呢?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有臨牀心理學家建議,當情緒、壓力爆煲時,可嘗試以下幾招,即時分散注意力,為情緒降溫。

【容光煥發新一年】情緒降溫:3招分散注意力 重拾心理資源

【容光煥發新一年】情緒降溫:3招分散注意力 重拾心理資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或以上便屬超重;30或以上即屬肥胖。醫學會更推算,本港最少有一成人口患有肥胖症,當中以男士較嚴重,相信與飲食習慣有關。怎樣可以從基本做起減肥呢?即睇營養師教路。

減肥關鍵:還原基本步 驅走肥胖症

【肥胖系列】減肥關鍵:還原基本步 驅走肥胖症

]]>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9%95%b7%e8%80%85%e3%80%81%e9%95%b7%e6%9c%9f%e7%97%85%e6%82%a3%e8%80%85%e5%81%9a%e8%b6%b3%e6%97%a5%e5%b8%b8%e9%98%b2%e7%96%ab4%e5%bc%8f/ Tue, 12 May 2020 03:17: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625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近期疫情雖稍有放緩,但長者尤其患有長期病患者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仍屬較高。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下,長者們防疫措施不可或缺。但若過分擔憂、長期被隔離等都會容易產生孤獨感,誘發情緒問題,影響食慾、吞嚥、服藥等,隨時令本身的病情惡化!長者、其家人和照顧者不妨由日常生活做起,做足以下防疫4式,共同強壯身心!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期間,家人或照顧者可協助長者由日常生活做起,有助長者保持身心健康。( 詳見附圖 8 個注意事項 )

 

梁萬福醫生指出,據全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顯示,長者的死亡率均屬較高,其中以武漢早期因感染而死亡的數字為例,80歲或以上群組死亡率為18%,70至80歲為10%,而60歲以上則為7%,50歲以下的少於1% ;意大利亦有研究指,長期病患者的染疫死亡率會倍增。故此必須加倍關注長者、長期病患者在疫情下的身心健康,應怎樣做呢?梁醫生建議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可以協助長者做足以下4式,有助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管理好自身疾病。

 

第1式:記錄身體狀況及日常作息時間表  監察健康狀况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無論是否身處疫情時期,長者都應該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有助預防疾病。家人可以幫助或鼓勵長者自行記錄每天的身體狀况,有助監察長者健康。

「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定期測量和記錄其血壓、血糖、體重、體溫,甚至排便情况;如有需要,更可考慮定期測量血氧濃度,因血氧濃度過低是感染肺炎的其中一個徵狀。」

梁醫生更建議,家人或照顧者可以為長者製作及填寫日常作息時間表,仔細記錄長者每天到過的地方及曾接觸的人士,一旦知悉相關感染個案,也可即時追查長者有否感染的風險和機會。

「當然也建議長者每年注射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也有助預防呼吸道疾病或嚴重併發症的出現。」

 

第2式:長者生活改變  易生孤獨感  溝通莫遲疑

為防疫,很多長者都要留在家中,又或原本居住在院舍或因病住院等的長者,此時難免都要暫受隔離之苦。梁醫生指出,長期少與家人見面,都會增加長者的孤獨感,導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甚至影響血壓、溝通能力等。

「曾有患初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因留院多月後,其溝通能力明顯下降。」梁醫生表示,疫症期間應多關懷長者,即使見面次數減少,亦要善用電話、視像等方式加強聯繫,減低長者的孤獨感。

他提醒,家人也要多關心長者的日常起居,因不少長者習慣每天早上晨運或到酒樓「嘆茶」,疫情下打亂了生活節奏,家人該怎辦呢?

「為免聚眾易受感染,酒樓堂食確實可免則免。不過,家人可嘗試以不同方式『補償』長者的『失落』,例如可代為外賣酒樓或餐廳食品,讓長者安坐家中享受『一盅兩件』,更理想的是為長者下廚,陪伴用膳。」若為非同住的子女或親人,不妨分批到長者家中聚餐,既可陪伴長者,也可避免同一時間多人聚集。

 

第3式:過度擔心致反效果 適量戶外運動有利無害

疫情下人人都擔心受病毒感染,梁醫生表示,部分長者或因此而選擇足不出戶或「消毒」過度,此舉反會對健康造成反效果。「例如有長者因擔心中招而頻密地使用消毒藥水、漂白水等清潔家居,有機會因吸入過量有害氣體,刺激呼吸系統,或因接觸過量消毒用品而引致皮膚敏感等問題。」他強調,若長者長時間逗留在家或少有接觸其他人士,相信做足基本的防疫措施、注意個人和家居衛生已足夠。

梁醫生表示,除非個別情况,否則適量的運動對長者尤其重要!建議長者可選擇到空氣流通、空曠的戶外地方舒展身心,盡量避免與非恆常聯繫的人士見面,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便可。

他更提醒有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人,因不少患者都有遊走行為,不宜長時間待在家中。「家人或照顧者可多陪伴認知障礙症患者到屋苑內的空曠地方,或人流較少的公園散步、做運動,對他們的情緒亦有幫助。」

 

第4式:做足防疫措施  覆診、 按時服藥不可缺

不少人都擔心在疫情期間到醫院覆診,怕踏足高危地方有機會受感染。不過,梁醫生提醒必要的覆診不可免!「在醫院內應正確佩戴口罩、用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避免接觸其他物品、按預約時間抵達醫院,盡量縮短逗留在醫院範圍的時間等,只要做足這些措施,受感染的機會相對較低。」

另一必須關注的是長者的服藥問題,梁醫生指出,不少長者都是長期病患者,例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柏金遜症等,這些病症都必須以藥物控制,若自行減藥或不服藥的後果可大可小。

「以柏金遜症患者為例,一旦用藥不當或停藥,會影響患者的吞嚥或活動能力,因此按時服藥十分重要。」梁醫生叮囑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若發覺長者情緒受困擾,例如出現食慾不振,甚至拒絕服藥等反應,宜及早求醫,以免病情惡化。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提提你:長者身心健康由日常生活做起 8個注意事項

。每天記錄長者身體狀况、日常作息時間表

。長者宜每天保持適量運動,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按時覆診、服藥,切勿自行減藥、停藥

。長者勿過度擔心「中招」,做足基本防疫措施便足夠

。家人多用電話、視像等方式與長者保持聯繫

。家人可分批陪伴長者用膳

。長者每年注射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

。若發現長者情緒困擾,如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或拒絕服藥,應及早求醫

]]>